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会用直尺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天线段的长短;
2.理解线段等分点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学会数学的建模方法。
4.体会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懂得知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是一个重点。
难点:正确比较两条线段长短。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请你说说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和联系.
(2)如何比较线段的大小呢?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识,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顺利引入新课。
2.思考
(1)我们平时是如何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的?
(2)你能从比身高的方法中得到启示来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吗?
学生活动得出:目测法、度量法、叠合法
设计意图:以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突出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3.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观察下列三组图形,估计每组图中线段a、b的大小关系.看看你的观察结果是否正确.
(1)度量法
即用一把尺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再进行比较。
(2)叠合法
即先把两条线段的一端重合,另一端落在同侧,根据另一端落下的位置比较
4.对比归纳
(1)比较线段长短的两种方法
度量法——从“数”的角度比较.
叠合法——从“形”的角度比较.
设计意图:结合图形让学生对几何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探索新知的兴趣及钻研精神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5.思考:
在没有度量工具,两条线段AC、AB又无法移动的情况下,如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1.学生结合阅读活动小组讨论,探索方法,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用圆规截取
2.引入尺规作图:在数学中,我们常限定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这就是尺规作图.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练习:如图,已知线段a,借助圆规和直尺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a.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收集、选择、交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6.作线段的和差
已知线段a,b ,①画线段AC表示线段a与b的和。②画线段AD表示线段a与b的差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总结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学会数学的建模方法。
7.线段的等分点
(1)线段的中点: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学生活动:在一张纸上画一条线段,折叠纸片,使线段的端点重合,折痕与线段的交点就是线段的中点。 板书:
(2)线段的等分点
类似地,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观察猜想,寻找数量关系,发现线段的等分点。并培养学生用简洁语言归纳得出等分点的性质。
8.随堂练习
1. 如图,AD=AB- =AC+ 。
2.如图,下列说法不能判断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的是( )
A. AC=CB B. AB=2AC
C. AC+CB=AB D . CB= AB
3.已知如图,线段AB=4cm,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DC的长.
4. 点A, B, C在同一直线上,AB=3cm ,BC = 1cm ,AC的长为 cm.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提高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1.比较两条线段大小(长短)的方法:
度量法——从“数”的角度比较.
叠合法——从“形”的角度比较.
2.尺规作图: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线段的和差
3.线段的中点
∵点M是线段AB的中点,
∴ AM=BM= AB(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
设计意图: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上册4.2 线段、射线、直线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七年级上册4.2 线段、射线、直线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准备,探究活动,学习体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2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2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自主探究,归纳总结,随堂练习,小结与反思,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