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月考)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904587/0-169744570019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月考)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904587/0-1697445700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月考)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904587/0-169744570027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月考)
展开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2023学年第二学期阶段一考试
化学试题 高二年级
命题时间:2023年9月 命题人:黄冰如 审题人:黄橄荣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上。
2.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C-12,O-16,Na-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天工开物》中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盆周阔数丈,径亦丈许。用铁者以铁打成叶片,铁钉拴合,其底平如盂……其下列灶燃薪……共煎此盘……滚沸延及成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以铁打成叶片”说明金属铁有较好的延展性
B.“铁钉拴合”换为铜钉,可减缓腐蚀
C.“煎盐锅”用完需洗净擦干防止生锈
D.“滚沸延及成盐”属于蒸发结晶操作
2.工业上用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为,如图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单位为)的变化。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打开可乐瓶盖,瓶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
B.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适当过量的氧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C.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和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4.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乙烷转化率的是( )
A.增大容器的容积 B.升高反应的温度 C.分离出部分氢气 D.等容下通入稀有气体
5.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已知反应:①101kPa时, ;②稀溶液中, ,由此可以推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B.①的焓变为
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热为57.3kJ
D.1mol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大于110.5kJ
7.某反应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其反应热。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经历三个基元反应阶段,反应历程如图所示(TS表示过渡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三个基元反应中只有③是放热反应
C.该化学反应的速率主要由反应②决定 D.该过程的总反应为
8.用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 | B.当K接M,X为锌棒,可起到保护铁的作用 | C.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 D.依据褪色时间的长短比较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9.在做催化剂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用将HCl氧化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降低温度,可提高产率
B.提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C.若断开键的同时有键断开,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10.电致变色器件可智能调控太阳光透过率,从而实现节能。下图是某电致变色器件的示意图。当通电时,注入到无色薄膜中,生成,器件呈现蓝色,对于该变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g为阳极 B.由银电极向变色层迁移
C.W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总反应为:
11.下列选项中的原因或结论与现象不对应的是( )
选项 | 现象 | 原因或结论 |
A | 在中加入,能加速的分解速率 | 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
B |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呈红色,再滴加几滴溶液,溶液颜色变浅 | 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C | 将盛有气体的密闭容器浸泡在热水中,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 | ,,平衡向生成方向移动 |
D | 在密闭容器中有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为,将容器容积扩大到原来的5倍,测得为 | A为气体, |
12.用CO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CO和,测得平衡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且 B.反应速率:
C.在C点时,CO转化率为75% D.加入催化剂后反应的焓变增大
13.电池实现了对的高效利用,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多孔Pd纳米片为正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Zn电极反应为:
C.a为,b为
D.当外电路通过时,双极膜中离解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
14.氨是最基本的化工原料之一。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 ,在一定条件下,将和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两次平衡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相等
B.第10min时改变的一个条件为加压或加入催化剂
C.可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工业合成氨需在高温下进行
D.25至30min时间段,反应的平均速率
15.某企业研发的钠离子电池“超钠F1”于2023年3月正式上市、量产。钠离子电池因原料和性能的优势而逐渐取代锂离子电池,电池结构如图所示。该电池的负极材料为(嵌钠硬碳),正极材料为(普鲁士白)。在充、放电过程中,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于未使用稀缺的锂元素,量产后的钠离子电池的生产成本比锂离子电池的低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放电时,移向电势较高的电极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D.充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阳极的质量减少23g
16.在催化剂作用下,向容积为1L的容器中加入1molX和3molY,发生反应:,平衡时和反应10min时X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分别如曲线Ⅰ、Ⅱ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
B.200℃时,前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C.400℃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D.bc段变化可能是催化剂在温度高于400℃时活性降低导致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17.(14分)研究金属腐蚀和防腐的原理很有现实意义。
(1)甲图为人教版教材中探究钢铁的吸氧腐蚀的装置。某兴趣小组按该装置实验,导管中液柱的上升缓慢,下列措施可以更快更清晰观察到水柱上升现象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甲图 乙图
A.用纯氧气代替试管内空气 B.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提高温度
C.将铁钉换成铁粉和炭粉混合粉末 D.换成更细的导管,水中滴加红墨水
(2)该小组将甲图装置改进成乙图装置并进行实验,为探究铁钉腐蚀实验a、b两点所发生的反应,进行以下实验,请完成表格空白: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向NaCl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指示剂 | a点附近溶液出现红色 | a点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 |
然后再滴加2-3滴__________溶液 | b点周围出现蓝色沉淀 | b点电极反应 |
(3)用如图1所示装置及试剂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探究,测定具支锥形瓶中压强(p)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分析,pH=2.0时,压强增大是因为__________。pH=6.0时,铁主要发生__________腐蚀(填“吸氧”或“析氢”)。
图1 图2
(4)该小组为了防止铁钉生锈,想在铁钉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该金属最好是__________(填序号),电镀时铁钉需连接电源的__________(填序号)。
A.锡 B.铜 C.锌 D.正极 E.负极
(5)据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材料相当于其年产量的20%以上。为防护金属被腐蚀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填序号)。
A.健身器材刷油漆 B.自行车钢圈镀铬 C.制成不锈钢 D.将钢管用导线与碳棒连接
(6)金属阳极钝化是一种电化学防腐方法。将Fe作阳极置于溶液中,一定条件下Fe钝化形成致密氧化膜,试写出该阳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
18.(12分)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某兴趣小组用、0.2%淀粉溶液、、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慢)
(快)
(1)向KI、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溶液,当溶液中的__________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与初始的体积与量需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填“>”,“<”,“=”),出现蓝色之前,在反应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
(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①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表示实验序号④的速率为__________。
实验序号 | 体积V/mL | 出现蓝色的时间t/s | ||||
溶液 | 水 | KI溶液 | 溶液 | 淀粉溶液 | ||
① | 10.0 | 0.0 | 4.0 | 4.0 | 2.0 | 10 |
② | 5.0 | 4.0 | 4.0 | 2.0 | 20 | |
③ | 10.0 | 2.0 | 4.0 | 2.0 | 20 | |
④ | 10.0 | 4.0 | 2.0 | 2.0 | 5 |
(3)已知某条件下,浓度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
19.(14分)Ⅰ.某小组同学采用电化学装置验证“”为可逆反应。
(1)按照如图的装置图,组装好仪器后,分别在两烧杯中加入一定浓度的a、b两电解质溶液,闭合开关K,观察到的现象为:Ag电极上有灰黑色固体析出,指针向右偏转,一段时间后指针归零,说明此时反应达到平衡。则a为__________溶液;b为__________溶液;(写a、b化学式)
(2)再向左侧烧杯中滴加较浓的__________溶液,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表明“”为可逆反应。
Ⅱ.利用电极反应可探究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变化规律。
已知:酸性介质中,1mol/L不同电对的电极电势见下表。电极电势越高,其氧化型物质的氧化性越强;电极电势越低,其还原型物质的还原性越强。
电对(氧化型/还原型) | ||
电极电势 | 0.771 | 0.536 |
用可逆反应设计电池,按图a装置进行实验,测得电压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b所示:
图a 图b
(3)电池初始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
(4)某小组从还原型物质浓度、氧化性变化的角度分析图b,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增大,的氧化性减弱,正极的电极电势降低。
猜想2:减小,的氧化性增强,负极的电极电势升高。
①时间后,按图a装置探究,验证上述猜想的合理性,完成表中填空。
实验 | 实验操作 | 电压E/V | 结论 |
ⅰ | 往烧杯A中加入适量Fe | E__________0 | 猜想1成立 |
ⅱ | 往烧杯B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 | 猜想2成立 |
②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1成立。利用上述反应,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猜想1不足以成立的理由__________。
③为进一步验证猜想1,进行实验ⅲ,完成表中填空。
实验 | 实验操作 | 电压E/V | 结论 |
ⅲ | 往烧杯A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 | 猜想1成立 |
结论:可逆氧化还原反应中,浓度的变化引起电对氧化性变化,从而改变电池反应方向。
20.(16分)科学家利用和合成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主要反应有:
Ⅰ.
Ⅱ.
Ⅲ.
(1)__________,反应Ⅲ在__________(填“高温”或“低温”)易自发进行。
(2)恒容密闭容器中只发生反应Ⅰ,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 B.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D.2mol碳氧双键断裂同时有3mol碳氢键断裂
(3)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Ⅰ,起始物,和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3min内用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若平衡时压强为,该反应条件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图1 图2
(4)图2是以甲醇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甲装置a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在乙装置中滴入酚酞溶液,__________(填“c电极”或“d电极”)区的溶液先变红,乙装置中电解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当甲装置中消耗(标准状况),乙装置中d电极上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阶段一考试
高二年级 化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2.A 3.D 4.D
5.B 6.D 7.D 8.D
9.B 10.C 11.B 12.C
13.C 14.D 15.C 16.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17.(14分)
(1)ACD(2分)
(2)(2分) 铁氰化钾溶液(或溶液)(1分)
(3)溶液酸性较强,铁发生析氢腐蚀生成氢气(2分) 吸氧(1分)
(4)C(1分) E(1分)
(5)ABC(2分)
(6)(2分)
18.(12分)
(1)或(2分) <(2分)催化剂(1分)
(2)5.0 2.0 2.0(每空1分);②(2分)
(3)
19.(14分)Ⅰ.(1)或与混合(1分) (1分)
(2)(1分) Ag电极上固体逐渐减少,指针向左偏转,一段时间后指针归零(2分)
11.(3)(2分)
(4)①ⅰ.<(1分) ⅱ.固体(2分)
②加入铁粉后,同时造成增大,减小,都能使平衡逆移,使(2分)
③固体(2分)
20.(16分)
(1)+41.2(2分) 低温(1分)
(2)BD(2分)
(3)0.5(2分) (2分)
(4)(2分) d电极(1分)
(2分) 2(2分)
解析:3min内,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三段式:
起始浓度 1 3 0 0
转化浓度 0.75 2.25 0.75 0.75
平衡浓度 0.25 0.75 0.75 0.75
,故答案为:0.5;。
广东省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罗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工业流程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6,广东省深圳市罗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66,广东省深圳市罗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工业流程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