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实验外国语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965743/0-169920104891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外国语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965743/0-169920104896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外国语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965743/0-169920104898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实验外国语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展开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单选题(共16题,1-10题每题2分,11-16题每题4分)
1.2021年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环境司副司长吴险峰表示: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降低PM2.5浓度为主要目标。合理使用燃料可减少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是将水变为油的新型燃料
B.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使燃料充分燃烧,以达到充分利用热能的目的
C.燃料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被人类利用
D.疏的燃烧热为,表示硫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措施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有( )
①用鼓风机向炉膛内鼓风 ②化工生产中将矿石粉碎再参与反应
③食物存放在冰箱 ④糕点包装内放置除氧剂
⑤将固体试剂溶于水配成溶液后反应 ⑥食品中加入着色剂
A.⑥ B.①④ C.④⑤⑥ D.①④⑤⑥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燃烧热为,热化学方程式为:
B.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C.燃烧热为,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下,将和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放热,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4.盖斯定律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一系列转化,则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A.A→F的 B.
C.C→F的 D.
5.已知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
① ②
③ ④
则该反应进行速率快慢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6.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B.乙证明分解反应催化效果好于
C.丙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D.丁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恒温恒压下,向平衡体系充入,正逆反应速率都不变
B.通过光辐射、超声波、高速研磨等,也有可能改变反应速率
C.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都可以提高反应体系内活化分子百分数
D.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
8.一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态的平衡体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变化无法判断
B.该反应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增大X的浓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9.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投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可用如图所示的坐标曲线来表示,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
A.O→a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的氧化物隔离了铝和稀盐酸
B.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度升高
C.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D.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浓度下降
10.和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及能量变化过程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A.总反应为
B.为了实现转化,需不断向反应器中补充和
C.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总反应的
11.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是( )
A.;
B.;
C.;
D.;
12.对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
B.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消耗,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
13.已知反应,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A与B反应时D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若想使曲线b(实线)变为曲线'(虚线),可采用的措施是( )
①增大A的浓度 ②加入催化剂 ③升高温度
④恒温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⑤保持容器内体积不变,加入稀有气体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④⑤
14.时,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后测得B气体的浓度为。其他条件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1倍,重新达到平衡后,测得B气体的浓度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B.重新达到平衡时,A气体的浓度减小
C.重新达到平衡时,D气体的体积分数减小 D.恒温下扩大容器体积,平衡向左移动
15.常温下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忽略溶液混合体积的变化)后发生如下反应,测得溶液中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的速率
B.向P中加入少量铁粉,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000
D.其他条件不变,若将P点溶液各组分浓度均变为原来的2倍,平衡逆向移动
16.自由基是化学键断裂时产生的含未成对电子的中间体,活泼自由基与氧气的反应一直是科研人员的关注点,自由基与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种中间产物中Z最稳定
B.该历程中正反应最大的活化能为
C.相同条件下Z转化为产物的速率:
D.每生成产物,反应放出热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17.现在和将来的社会,对能源和材料的需求是越来越大,我们学习化学就为了认识物质,创造物质,开发新能源,发展人类的新未来。请回答以下问题:
(1)理想的新能源应具有资源丰富、可以再生、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下列属于理想的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地热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2)已知:的燃烧热为,则表示然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反应,在时断开(形成)化学键要吸收(放出)的能量数据为:
则根据反应热的计算, __________。
(4)与在催化剂上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控制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关键反应。用做催化剂时该反应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①过程I为过程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过程Ⅱ生成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填“极性键”、“非极性键”或“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②已知过程I的焓变为,过程Ⅱ的焓变为,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火箭发射时可以用肼(,液态)作燃料,作氧化剂,二者反应生成和水蒸气。已知:
①
②
请写出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实验药品:盐酸、溶液、氨水。已知弱碱电离时吸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还缺少__________。
(2)装置中隔热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浓度为的酸溶液和的碱溶液各混合(溶液密度均为),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测得温度如下:
①两组实验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的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③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重新做甲组实验,测得反应热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测完盐酸的温度直接测溶液温度
B.做该实验时室温较高
C.杯盖未盖严
D.溶液一次性迅速倒入
④若实验中若改用的盐酸与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若实验操作均正确,则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19.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其平衡常数(K)和温度( )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若时,在某时刻反应混合物中的浓度分别为、、、,则此时上述反应的平衡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填“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③将和通入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时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则反应从起始至内,用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时,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
(2)火箭发射时常出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现将充入一个恒压的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 b. c.
若在相同温度下,上述反应改在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将__________(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
20.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及记录】
(1)请完成上述实验设计,其中: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实验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实验①中的数据,计算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实验②中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甲所示,但查阅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实际趋势如图乙所示。
甲 乙
小组同学根据图乙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设计以下实验方案继续进行实验。
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化学月考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单选题(共16题,1-10题每题2分,11-16题每题4分)
1.C【详解】A.“可燃冰外观像冰,其化学组成是,水的化学式为,根据元素守恒知,水不能变为油,A错误;
B.氧气助燃,所以通入足量的空气能使燃料充分燃烧,但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会使热量被空气带走,不利于热量的充分利用,B错误;
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通过燃烧反应转化为热能、光能,可以通过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等,C正确;
D.燃烧热是时,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产物时的反应热,常见元素的稳定产物,硫转化成气态的二氧化硫,D错误;
2.A【详解】①用鼓风机向炉膛内鼓风,增大氧气浓度,加快反应速率;
②化工生产中将矿石粉碎再参与反应,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③食物存放在冰箱,降低温度,减慢反应速率;
④糕点包装内放置除氧剂,降低氧气浓度,减缓食物被氧化速率;
⑤将固体试剂溶于水配成溶液后反应,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⑥食品中加入着色剂,与反应速率无关;
综上,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有⑥,答案选A。
3.C【详解】A.甲烷的燃烧热为表示甲烷完全燃烧产生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是,则表示其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错误;
B.物质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不仅与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也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因此要注明物质的存在状态,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产生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错误;
C.燃烧热为,表示完全燃烧产生液态,放出的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项正确;
D.合成氨为可逆反应,和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小于,放热,则热化学方程式为:,D错误;
4.B【详解】A.根据题图可知,F→A的,则A→F的,故A正确;
B.循环一周后,反应热之和为0,由图可知,,故B错误;
C.F→C的,则C→F的,所以C→F的,故C正确;
D.A→D的,D→A的,二者的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故D正确;
5.C【详解】在单位相同的条件下,将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除以其计量数,得到的数值越大说明该反应速率越大,①,②,
③,④,
反应速率:③>①>②>④,故选C。
6.C【详解】A,装置甲中产生的气体可能通过长颈漏斗流失,故A错误;
B.两份溶液中,变量不单一,阴离子也应该相同,不能比较,故B错误;
C.温度不同,两边的反应中平衡移动的方向不同,气体颜色有差别,故C正确;
D.温度计不能挨着烧杯底部,缺少搅拌装置环形玻璃搅拌棒,故D错误;
7.B【详解】A.恒温恒压下,向平衡体系充入,气体体积增大,浓度减小,速率减慢,故A错误;
B.通过光辐射、超声波、高速研磨等方式,相反应体系输入能量,改变反应速率,故B正确;
C.增大压强,缩小气体体积,使单位体积分子总数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C错误;
D.加入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故D错误;
8.D【详解】
A.由于无法知道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无法判断,故A正确;
B.正反应与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互为倒数,故B正确;
C.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且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态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正确;
D.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对化学平衡常数无影响,故增大X的浓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故D项错误;
9.C【详解】A.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对内部的单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图像中开始不生成,是因为发生的是氧化铝与盐酸的反应,,选项A正确;
B.在反应过程中,盐酸浓度减小,会导致反应速率减小,但由于反应放热会使溶液温度升高,从而导致反应速率加快,所以b→c段反应速率加快,温度升高是其主要原因,选项B正确;
C.与盐酸的反应不是可逆反应,所以不存在平衡状态,选项C错误;
D.随着反应进行,体系内温度会升高,浓度会下降,因此时,产生氢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浓度下降导致的,选项D正确;
10.B【详解】A.根据图甲,①;②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故A正确;
B.总反应为,不需向反应器中补充和,故B错误;
C.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为,逆反应的活化能为,故C正确;
D.根据图乙,总反应的,故D正确;
11.B【详解】A,后者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多,但放热越多,则,故A不符合题意;
B.气态硫的能量要高于固态硫的能量,因此前者放出的能量多,则,故B符合题意;
C.前者是不完全燃烧,放热少,后者是完全燃烧,放热多,则,故C不符合题意;
D.后者的化学计算数扩大2倍,后者放出的热量多,则,故D不符合题意;
12.A【详解】A.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到平衡,故A正确;
B.单位时间内生成一氧化氮的同时,消耗氨气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B错误;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气体压强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故C错误;
D.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则,故D错误;
13.B【分析】由题干图像所示信息可知,由曲线b变为曲线a为反应速率增大,但不变,说明平衡没有移动,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①增大A的浓度即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增大,不合题意;②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符合题意;③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平衡逆向移动,减小,不合题意;④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故恒温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反应速率加快,平衡不移动,不变,符合题意;⑤保持容器内体积不变,加入稀有气体,相当于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平衡不移动,不变,不合题意;综上所述只有②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4.A【详解】A.其他条件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1倍,若平衡不移动,则B气体的浓度为,实际上B的浓度变为,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A错误;
B.密闭容器的容积加倍,平衡逆向移动,但各物质的浓度都要减小,即A气体的浓度也减小,B正确:
C.由上面A选项的分析知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1倍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D气体的体积分数减小,C正确;
D.由上面A选项的分析知恒温下扩大容器体积,平衡向左移动,D正确。
15.C【详解】A.生成的速率受到浓度的影响,浓度越大,生成的速率越快,浓度越小,浓度越大,由图可知浓度大小为,则生成的速率为,故A错误;
B.向P中加入少量铁粉,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减小,
平衡逆向移动,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平衡时,原溶液混合后,,达平衡时转化的浓度为,转化的浓度为,生成的浓度为,则平衡时,,,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故C正确;
D.其他条件不变,若将P点溶液各组分浓度均变为原来的2倍,此时浓度商,平衡正向移动,故D错误;
16.C【详解】A.由图可知,三种中间产物中Z的能量最低,物质的能量越低最稳定越稳定,所以三种中间产物中Z最稳定,故A正确;
B.由图可知,该历程中正反应最大的活化能为,故B正确;
C.由图可知,相同条件下Z转化为产物的活化能小于转化为产物的活化能,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则Z转化为产物的反应速率快于转化为产物的反应速率,故C错误;
D.由图可知,生成产物的反应为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放热反应,则每生成,反应放出的热量,故D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17.(每空2分,共14分)
(1)B (2) (3)465
(4)吸热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5)
【详解】(1)新能源应具有资源丰富、可以再生、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结合该特点可知⑤太阳能⑥地热能⑦风能⑧氢能符合新能源的要求,故答案为:B;
(2)的燃烧热为,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
(3)根据焓变等于反应物的键能和减生成物的键能和得:
,解得:,故答案为:465;
(4)①过程为断键过程,断键吸热,则过程I为吸热过程;过程Ⅱ中形成碳氧键(极性键)和氮氮键(非极性键),故答案为:吸热;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②根据盖斯定律,总反应的反应热:,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①
②
依据盖斯定律计算②×2-①得到:。
18.(每空2分,共14分)
(1)玻璃搅拌器(或环形玻璃搅拌棒)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在中和过程中电离要吸热,导致放热较少 AC 不相等 相等
【详解】(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关键是保温工作,装置中隔热层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故答案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①两组实验一个是强酸和强碱的反应,一个是强酸和弱碱的反应,在中和过程中要吸热,导致放热较少。
故答案为:在中和过程中要吸热,导致放热较少;
②盐酸、氨水溶液的质量和,,代入公式得生成的水放出热量,即生成的水放出热量,所以生成的水放出热量为,,
故答案为:;
③反应热偏大,则放热的数值偏小;
A.测量完盐酸的温度再次测最溶液温度时,温度计上残留的酸液未用水冲洗干净,酸碱中和会放热,导致一部分反应物损失,测定数值偏小,故A符合题意;
B.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不会影响实验结果,故B不将合题意,
C.杯盖未盖严,会导致热量散失,数值偏小,故C符合题意:
D.溶液一次性迅速倒入可以减少实验误蹩,碱少能量损失,故D不俯符题意。
故答案为AC。
④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若改用盐酸和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大,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盐酸和溶液进行反应,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
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
19.(每空2分,共14分)
(1) 吸热 逆反应方向 0.1 3
(2)ac 不变
【详解】(1)①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随着温度升高,K值变大,
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②若时,在某时刻反应混合物中的浓度分别为、、、,则此时,则上述反应的平衡移动方向为逆反应方向;
③由图可知,此时氢气的转化率为,则平衡时,,用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起始() 2 3 0 0
转化() 1.5 1.5 1.5 1.5
平衡() 0.5 1.5 1.5 1.5
则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2)a.在恒压溶液中,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气体体积增大,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气体密度减小,当气体密度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符合题意;
b.图像描述的均为正反应,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也就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不符合题意;
c.四氧化二氮的转化率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
故选ac;平衡常数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20.(除标注处外,每空2分,共14分)
(1)2.0(1分) 3.0(1分)
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该设置试管中所加试剂的总体积相同
(2)②③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3)
(4)生成物中的(或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溶液褪色的时间小于
【详解】(1)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该设置试管中所加试剂的总体积相同,由实验②
可知,总体积为,则。
(2)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该设置两组实验的温度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应选择实验
②③,温度越高,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越短,说明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3)实验①中草酸的物质的量为:,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草酸和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显然草酸过量,高锰酸钾完全反应,混合后溶液中高锰酸钾的浓度为:,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
(4)I.由图乙可知反应开始后速率增大的比较快,实验④中向溶液中加入,说明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生成物中的(或)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Ⅱ.对比实验②和④,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则反应速率加快,溶液褪色的时间小于,从而说明是催化剂。化学键
436
x
413
1076
反应物
起始温度
最高温度
甲组()
15.0
18.3
乙组()
15.0
18.1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实验编号
实验温度/
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
溶液
溶液
溶液
①
25
3.0
a
2.0
3.0
1.5
②
25
2.0
3.0
2.0
3.0
2.7
③
50
2.0
b
2.0
3.0
1.7
实验编号
实验温度/
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
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溶液
溶液
溶液
④
25
2.0
3.0
2.0
3.0
d
77,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广州外国语学校、广大附中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77,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广州外国语学校、广大附中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8页。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广州外国语学校、广大附中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广州外国语学校、广大附中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8页。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2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2化学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