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上册二 分数乘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1页例3、“练一练”,第33页练习五第10-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继续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丰富对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拓展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数学小讲师
一、复习导入
口算列式。
(1)50朵的是多少?(2)60千克的是多少?
学生回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引入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计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
通过课前的预习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图中的数量关系。
小组汇报:把黄花看作单位“1”,红花是黄花的,绿花是黄花的();把红花看作单位“1”,黄花是红花的,绿花是红花的。
三、组织探究
1.教学例3。
出示题目:黄花有50朵,(1)红花比黄花多,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小组交流:
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图中的哪个部分?
怎样理解红花比黄花多,这里的 是什么意思?
要求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就是求什么?可以怎样计算?
小组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追问:50朵的是什么?
指出:“红花比黄花多”,是把黄花朵数看作单位“1”,也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50朵的。
指名列式。 问:列式时是怎样想的?学生完成计算。
教学第(2)小题。
出示:绿花比黄花少,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
小组交流:(1)绿花比黄花少这个条件中,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2)要求“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就是求多少朵的? (3)对比反思:你认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什么?
小组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指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弄清这个分数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
四、巩固训练
1.做“练一练”。
指名汇报,说说解题思路。
2.观察比较:通过例题和练一练学习,说一说你有什么想法?讨论交流汇报。
小结: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两个数相差多少,就是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做练习五第10题。
先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再把数量关系写完整。
4.做练习五第11题。
独立解答,交流思考过程,集体订正。
做练习五第14题。
学生各自读题后检查预习过程,指名学生板演。
交流算法,共同评议。
提问:比较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解答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两题都是把排球的个数看作单位“1”,求24个排球的几之几是多少,都用乘法列式计算。但第(1)题足球比排球“多”,对应的数量是“多的个数”;第(2)题足球是排球的,对应的数量就是足球的个数。列式解答时,要注意分数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做练习五第15题。
指名读题,交流算法,教师板书,集体校对。题问:两个问题有什么联系?
指出:这道题可以根据前两个条件求出第一个问题,再用新的条件来求第二个问题。
五、拓展延伸
王大伯第一天摘了40筐苹果,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 。第二天摘了多少筐?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指名汇报,说解题思路,集体订正。
六、回顾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12、13题。
八、板书设计:
简单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
分析问题 找单位“1” 明确数量关系
解决问题 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七 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七 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初步感知,基本练习,夯实基础,提高练习,拓展能力,回顾反思,形成体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苏教版五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五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苏教版二 分数乘法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苏教版二 分数乘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回顾再现,分层练习,强化提高,归纳小结,延伸提高,自主评价,畅谈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