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2.2《消化和吸收》讲义(教师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741091/0-169262734514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2.2《消化和吸收》讲义(教师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741091/0-169262734516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2.2《消化和吸收》讲义(教师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741091/0-169262734519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2.2《消化和吸收》讲义(学生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741091/1-16926273479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2.2《消化和吸收》讲义(学生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741091/1-16926273479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2.2《消化和吸收》讲义(学生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4741091/1-169262734796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同步讲义
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精品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精品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22《消化和吸收》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22《消化和吸收》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说出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由哪些器官组成;2.说出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部分的作用;3.阐述食物的消化的过程。4.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5.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1.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2.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部分的作用;3.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消化系统的组成: 知识点01 消化系统的组成知识点梳理:1、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2、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3、消化腺可以分成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肝脏、胰、唾液腺;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肠腺、胃腺。【即学即练1】人体消化系统内最大的腺体是( )A.胃腺 B.唾液腺 C.肝脏 D.肠腺【即学即练2】小明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子咽下去,下列哪一条是西瓜子的“旅行路线”( )A.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B.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C.口腔→咽→食道→胃→小肠→阑尾→大肠→肛门D.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微点拨】1.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2.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3.肠腺能分泌小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知识点02 食物的消化知识点梳理:1、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消化淀粉;胃腺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蛋白酶,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肝脏分泌胆汁,储藏在胆囊中,胆汁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胰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十二指肠。2、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作消化。3、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口腔有初步消化淀粉的作用。4、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场所及消化过程: 唾液 肠液、胰液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口腔 小肠 胃液 肠液、胰液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胃 小肠 胆汁 肠液、胰液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 + 脂肪酸 小肠 小肠5、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因为:小肠很长,一般5 ~ 6米长,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这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含有消化各种物质的消化酶;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即学即练1】图模拟的是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图中“剪刀1”、“剪刀2”分别模拟的是( )A.唾液、胃液 B.消化淀粉的酶、消化麦芽糖的酶C.胰液、胆汁 D.唾液 消化淀粉的酶【即学即练2】下列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肠液 B.胆汁 C.胃液 D.胰液 知识点03 【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 知识点梳理: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唾液淀粉酶要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消化酶的活性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将实验装置放入37℃的温水中是模拟人体的正常体温,在此条件下,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活力最强,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即学即练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都有关?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都有关。某同学操作过程如表所示:试管实验材料唾液清水处理方法1馒头碎屑2mL0mL搅拌,放入37℃的温水,10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摇匀2馒头碎屑0mL2mL搅拌,放入37℃的温水,10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摇匀3馒头块2mL0mL不搅拌,放入37℃的温水,10分钟后,滴加2滴碘液,摇匀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装置为什么要放入37℃温水中处理?__________。(2)上述实验中,只模拟了牙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的是_____号试管。(3)①若以1和2为一组,则其中_______是对照组,_______是实验组。②若以1和3为一组,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4)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又设置了4号试管放在0℃的水中,请你判断4号试管滴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是_____。【即学即练2】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些儿童由于单纯饮食不佳造成体重低于同龄平均正常体重值,且伴有食欲低下、食量减少、偏食等消化不良表现,为改善这部分儿童的消化功能,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的实验。(1)食物所含有的营养物质中,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____________提供的,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试管编号123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唾液有无2mL唾液A2mL唾液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①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___,与1号试管起__________作用。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____________。②如果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③为了证明物理消化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应当设置____________。(2)已有的研究表明,酵母和山楂具有健脾开胃、缓解消化功能不良的功能。科研人员为探究酵母山楂复方制剂是否有促进消化功能的效果,选择了104位有上述消化问题的儿童进行了为期45天的实验。①试食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设置的人数为____________人,实验组儿童服用含酵母山楂复方制剂的胶囊,对照组儿童服用____________的胶囊,实验结果如下:酵母山楂复方制剂实验结果 对进食量影响(克/天)对体重的影响(千克)组别试食前试食后试食前试食后对照组461.99463.1120.5920.76试食组462.05495.2120.5624.25②由表中结果可以看出,试食组试食后进食和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微点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1、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又有很多突起称为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2、小肠内有肠腺,能够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初此之外,小肠内还有胆汁、胰液,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3、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某人为达到减肥目的,去医院割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给出建议:平时应注意合理膳食和合到运动。 题组A 基础过关练1.馒头是我们的主食,其中的淀粉等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人体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A.胃液、胆汁、胰液 B.胆汁、肠液C.睡液、肠液、胰液 D.唾液、胃液、肠液2.某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以后,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A.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咀嚼后变甜,是淀粉被消化成了麦芽糖B.可以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消化C.牙齿咀嚼和舌头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不起作用D.唾液可以消化淀粉,该实验需要在37℃条件下进行3.下列关于细嚼慢咽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磨碎食物,使食物变小 B.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C.促进淀粉在口腔内消化 D.促进脂肪在胃中的乳化4.下列营养成分中,不经消化直接被人体吸收的是( )A.水、脂肪酸、淀粉 B.维生素、葡萄糖、无机盐C.甘油、无机盐、蛋白质 D.麦芽糖、氨基酸、脂肪5.下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甲处阻塞,最可能发生的是( )A.肝脏无法产生胆汁B.胰腺无法分泌胰液C.消化蛋白质的功能降低D.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6.请回答有关“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问题。某同学做了如上图的实验:①向1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冷却的浆糊;②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③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取出,待冷却后各加入2滴碘液。请回答:(1)该小组同学在实验中设置了1号和2号两支试管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一组______。(2)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1号试管______;2号试管______。(变蓝、不变蓝)(3)为了模拟口腔温度,烧杯中的1号、2号试管适宜放置在______℃的温水中,效果最好。(4)该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对______有消化作用。(5)若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将煮沸制成的浆糊立即注入到试管里,立即按实验要求进行实验。则2号试管里物质的颜色______(变蓝、不变蓝),因为浆糊温度高,唾液淀粉酶活性被破坏,淀粉没有被分解。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正趋于多元化,了解消化系统结构和合理膳食的知识,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下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1)消化系统包括_______和____两部分。(2)小明早餐非常简单,只吃了一个馒头,喝了一杯牛奶,食物中最早被消化的营养物质是____,也是图二中曲线____所表示的物质,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____。(3)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大部分糖尿病是由长期摄入过多淀粉、谷物类食物且缺乏运动导致的。①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可通过注射胰岛素降低血糖。该激素属于蛋白质,需采用注射的方式,原因之一是该激素会在图一所示的[ ]_______被完全消化成氨基酸。② 请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 题组B 能力提升练1.下列有关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淀粉被酶分解的部位是口腔B.蛋白质被酶分解的起始部位是胃C.所有的营养物质都需要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D.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大肠2.下列有关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免疫作用的消化液是唾液B.维生素主要在小肠内被消化分解后吸收C.手术病人适量补充蛋白质类食物有利于伤口的愈合D.饭后立即进行剧烈活动会造成胃肠的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消化3.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 )A.人体摄入食物的过程B.营养物质进入小肠腔的过程C.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为简单的溶于水的物质的过程D.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管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4.下图表示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的一部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①为胰腺,则②为肠液 B.若②含有脂肪酶,则①一定是肠腺C.若④为毛细血管,则③表示消化 D.若③为脂肪微粒,则④为甘油和脂肪酸5.下列有关食物的营养成分及消化吸收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青少年要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B.儿童缺钙,补钙同时还应补充维生素EC.胆汁中没有消化脂肪的酶 D.水和无机盐不经过消化就能直接被消化道吸收 6.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下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图一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二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________,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2)小肠中除_________分泌的肠液之外,还有能将脂防乳化成脂肪微粒的______和_______等多种消化液。(3)图二中,代表蛋白质的曲线是______,它最终的分解产物是______,代表小肠的一段是字母______。(4)图二中,代表脂肪的曲线是______,它最终的分解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参与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5)某人为达到减肥目的,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______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给出建议:平时应注意___________和合理运动。 题组C 培优拔尖练1.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 )A.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的过程B.营养物质进入消化管的过程C.食物在消化酶作用下分解成能溶于水的物质的过程D.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管壁进入血液的过程2.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肝脏,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B.②是胃,在②中能将蛋白质进行初步的消化C.③是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D.④是小肠,内有胰液,肠液和胆汁三种消化液,利于消化3.下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B.②是胃,是消化淀粉的主要场所C.③是胰腺,分泌的胰液只消化脂肪D.④是小肠,能将蛋白质完全吸收4.下列小肠的结构特点中与其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小肠有皱襞及小肠绒毛 B.小肠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C.小肠有能分泌肠液的肠腺 D.小肠绒毛腔内有毛细血管5.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⑤表示的是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C.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D.④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为什么有些辣椒会“辣”得皮肤灼痛?这是因为辣并非是味觉,而是一种痛觉。人类的口腔和皮肤等区域存在一种名叫“TRPV1”的痛觉感受器,一定条件下它们会被特定的物质或分子激活,并产生痛感。有趣的是,辣椒中的辣椒素、胡椒中的胡椒碱和白萝卜皮中的芥子油等物质也能激活 TRPV1,从而让我们感到疼痛。虽然辣椒素并不会直接破坏人体细胞,但它能通过 TRPV1 受体使大脑产生正在被灼烧的错觉。在所有饮料中,冰牛奶最能缓解辣椒带来的灼痛感。这是为什么?因为辣椒素分子斥水亲油,一旦附着在我们的口腔中就很难用水冲走;而牛奶中有一种名为“酪蛋白”的亲油蛋白质,可以很轻易地和辣椒素结合,便于辣椒素被牛奶冲走。因此,喝冰牛奶能快速缓解辣椒带来的灼烧感。(1)辣椒属于哪种植物 。A.乔木 B.灌木 C.藤本植物 D.草本植物(2)辣椒的器官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中属于营养器官的是_____,属于繁殖器官的是_____。(3)根据文章可知辣其实是一种_____觉,其原理是辣椒分泌的_____会和舌头上的受体结合,造成灼烧感。(4)辣椒素分子斥水亲油,牛奶中有一种名为__________的亲油蛋白质,可以和辣椒素 结合,便于辣椒素被牛奶冲走。这种蛋白质进入消化系统后最先在_____被消化, 之后进入_____消化形成小分子物质氨基酸,最终被吸收。7.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的含量也较高,是人体补充蛋白质和钙的良好食物来源。有些同学喝完牛奶以后会出现腹痛、腹泻、腹胀等“乳糖不耐受”症状。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乳糖,牛奶进入身体后,其中的乳糖需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当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时,未被分解的乳糖经消化道下行,被细菌分解(如图所示)。其中某些细菌的分解产物有大量气体,引起不舒服的症状。由此可见,“乳糖不耐受”症状的出现与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人体肠道内有大量的微生物,除可以引起“乳糖不耐受”症状的“坏菌”外,还有可以高效分解乳糖而不会引起不适的“好菌”,例如乳酸菌、双歧杆菌,它们都可以合成乳糖酶。它们分解乳糖产生的物质中不仅没有气体,这些物质还会抑制其他有害菌生长,有利于维持机体健康状态。乳糖酶的产生受基因控制,婴儿期乳糖酶的合成量较多,四岁后逐渐下降。调查显示全球2/3的人体内缺乏乳糖酶。研究发现,某些种类的乳酸菌或双歧杆菌被胃酸灭活的概率较低,即使被灭活,其内的乳糖酶也不会被胃酸完全破坏,仍能进入肠道中发挥作用。这些外来的菌可以促进肠道有益菌群增长,抑制有害菌群繁殖,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科研人员进行的研究帮助人们找到了既能获取牛奶中的营养,又能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的良好途径。(1)在乳糖耐受的人群体内,乳糖分解产生的小分子物质在小肠被吸收。人体小肠内有皱襞,皱襞表面还有小肠绒毛,这样可以大大的增加________;小肠绒毛壁薄,内有丰富的___________,这些结构特点都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2)在乳糖不耐受的人群体内,小肠中未被分解的乳糖进入图中所示的【A】_________处,被微生物分解。其内的“好菌”和“坏菌”存在________关系。(3)从细胞结构看,乳酸菌与人体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它不具有___________。生活在人体肠道内的乳酸菌从周围获取现成的有机物,进行_______生殖使数量增加。(4)青少年快速成长需要每天摄入一定量的牛奶或奶制品。乳糖不耐受的青少年可以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既能获取牛奶或奶制品中的营养,又能减少不适症状的发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激素调节精品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64《激素调节》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64《激素调节》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精品课时作业,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2《血流的管道血管》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2《血流的管道血管》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