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同步教案】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同步教案】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教案01
    【同步教案】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教案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 原始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①了解我国原始农业的产生。识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生产工具、生活器具、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饲养的禽畜品种、住房特征。

     

    ②通过对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对比,认识到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归纳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③通过学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这一史实,了解我国先民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大贡献,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教学重难点】

    【内容标准(2011版)】

     

    1)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

     

    【内容标准(2022版)】

     

    1)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重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农业发展对中华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完成知识梳理

    (一)小组合作探究

    请同学根据表格比较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并思考形成不同的原因

    生活时间

    生产工具

    原始农业

    原始畜牧业

    原始手工业

    住房样式

     

     

     

     

     

     

     

     

     

     

     

     

     

    原始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

    (1)距今      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       :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         

    (2)发展变化: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__________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____________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教师精心讲解

    1、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并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

    2、河姆渡原始居民在农业方面的重要特征:用磨制石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3、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其他情况:住干栏式房子,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和玉器;懂音乐。

    4、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发明和创造,表明长江和黄河都是中国的母亲河,共同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5、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

    相同: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都有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都有影响;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

    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

    6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进步。

    7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是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两个典型代表;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

    7、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约 5000 年,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进入了早期文明社会。请谈谈你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认识。

    答: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稻作农业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已经证明,早在史前时代中国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就发展出了较成熟的稻作农业。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经历了从起源、产生、发展,到成熟的全过程。大致说来,新石器时代早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时期,新石器时代中期是稻作农业产生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是稻作农业大发展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末期是稻作农业的成熟时期。正是在史前稻作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才产生出了丰富多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显示出史前稻作农业的辉煌成就,并最终从史前走向了文明。

    三、材料研习

     

    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

     

    (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

     

    (3)“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提示:(1)半坡(2)半坡人面鱼纹盆(3)粟⑷没有文字记载。 

    板书设计

     

    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人的生活:年代、住房、工具、粟、生活状况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年代、住房、工具、水稻、生活状况

    三、原始农业:四大标志

    课堂小结

    本节课注重对分析、比较能力的培养,把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农耕生活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南北方原始农耕生活的异同点,进而认识到我国原始农耕文化是南北方共同发展,共同构成了远古中华农业文明的基础。

    id:2147486542;FounderCES

    问题思考(8)

    答案 生活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中,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两者的房屋建筑样式不同,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半坡人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不同,河姆渡人主要种植水稻,半坡人主要种植粟。河姆渡人会挖井,半坡人会使用弓箭。他们制造的陶器艺术风格也不同。

    课后活动(10)

    1.答案 R农作物的出现 R家畜饲养 R聚落

    R磨制工具

    2.答案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主要用于挖土。如果我们使用骨耜,要在骨耜上加一把木柄。使用时,手持骨耜上的木柄,用脚踏插入横孔的木棍,推耜入土,然后手腕一翻,就能掀起土来。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表格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原始农业的发展,河姆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原始农业的发展,我国原始农耕文化重要遗址分布图,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半坡居民的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同步教案】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