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资源拓展试题含解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2453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资源拓展试题含解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2453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资源拓展试题含解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24533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同步训练题
展开(2019 江苏盐城建湖期中)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长江流域是栽培稻的起源地
长江流域是栽培粟和黍的起源地
距今 10 000 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农作物种植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下图文物反映了当时( )
A.农业初兴 B.聚族而居 C.采集狩猎 D.贫富分化
3.(2019 吉林通化外国语学校期中)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是( )
A.干栏式建筑 B.木结构水井 C.半地穴式房屋 D.洞穴
4.(2017 湖南怀化中考改编)黄河与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是( )
北京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元谋人
一个生活在距今约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他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用磨制的石器和骨器从事劳动
穿着缝制的衣服,吃上了粟米饭,再配以各式素菜和荤菜
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用漂亮的彩陶装东西
6.(2015 贵州黔东南中考)黔东南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是哪一原始人群( )
A. 元 谋 人 B.河姆渡人C.半坡人 D.山顶洞人7.阅读下面材料: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远古人类遗址时写下这样的诗句:
“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请回答:
根据诗的内容,请你推断这反映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该地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的是什么农作物?
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三年模拟
(2019 北京西城二模,2,★☆☆)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北方和南方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
A.水稻、胡豆 B.粟、水稻 C.粟、小麦 D.水稻、玉米
2.(2019 广东深圳南山同乐学校期中,5,★☆☆)稻花香里说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栽培水稻的是 ( )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3.(2018 山东济南槐荫期中,2,★★☆)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4.(2018 江苏连云港灌云实验中学模拟,1,★★☆)下列图片符合半坡人生活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五年中考
(2018 江苏无锡中考,1,★☆☆)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 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2.(2017 广东中考,1,★★☆)下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约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可佐证他们生活在( )
石斧 骨耜(复原图)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 青 铜 时 代 D. 铁 器 时 代
3.(2016 山东青岛中考改编,1,★☆☆)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入日本、朝鲜, 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下列远古人类中种植粟的是( )
A.北京人 B. 元 谋 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4.(2015 重庆中考 A 卷,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5.(2018 湖南怀化中考,26,★☆☆)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判断上述说法,正确的填涂“T”,错误的填涂“F”)( )
核心素养
解读邮票,探究其蕴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使命;走进古遗址,感悟历史空间的恒远和生命传承的意义。观察下面的邮票和古遗址图片,回答问题。
【邮票】
【古遗址】
将四枚邮票和对应的文化遗址进行正确的搭配。E—— 。 F—— 。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都过着定居生活。促使他们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氏族公社的形成 C.原始农业的发展 D.学会建造房屋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分别位于哪一大河流域?
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在建筑和农作物种植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
总结两处原始居民生活各不相同的原因。
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去感受历史的存在。下列两组资料,一组是文物图片资料,一组是复原图片资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一组 文物图片资料
考古小专家:请你观察上述文物图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图片中提炼出正确的历史信息。
图1: 。
图2: 。
图3: 。
图4: 。
第二组 复原图片资料
记忆小能手:请根据所学知识说出这两幅房屋复原图中建筑的名称,并判断它们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分析小智囊:请试着说出这两种房屋的优点(说出两点即可)。两种房屋结构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说明了什么?
知识能力
答案 B 距今 10 000 年左右,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 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故A、C 正确,B 不正确。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故D 正确。
答案 A 从图片分析,四个文物都为农具,故选A 项。
答案 A 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栏式房屋,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故选 A。
答案 B 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约 6000 年的今天陕西西安半坡村一带,属于黄河流域,其已过上农耕生活。北京人、元谋人还未过上农耕生活,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A、C、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 B。
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子,所以 C 与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状况不符,故选C。
答案 C 在陕西西安半坡村一带发现的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氏族聚落遗址。半坡人已经学会种植粟,并且住着半地穴式房屋。A、D 还没有开始农业生产;B 是我国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居民。故选 C。
7.答案 (1)半坡原始居民。
粟。
没有发现中国古老的文字。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提示信息“彩陶”“人面”“双鱼”“农耕”,推断出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2)问。第(3)问根据诗中“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可得出结论。
三年模拟
答案 B 依据所学可知,在原始农耕时代,我国北方居民的主要农作物是粟,南方居民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所以选择 B。
答案 B 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还没有进行农耕生活。故选B。
答案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会制造色彩鲜艳的彩陶。①③与河姆渡原始居民有关,故选 D。
答案 D ①是半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②是北京人等原始人群使用的打制石器,③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④是半坡遗址出土的鱼纹彩陶盆,故选D。
五年中考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题干给出的“种植水稻”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元谋人、北京人还不会种植农作物;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粟。故选C。
答案 B 新石器时代是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明发展阶段,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图片中的石斧是经过钻孔和磨制加工的,属于磨制石器,骨耜是新石器时代河姆渡居民使用的,故 B 项正确。
答案 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半坡原始居民,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题干中的“粟”。结合所学可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粟,由此判断 C 正确。北京人、元谋人还不会种植农作物,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因此 A、B、D 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 D 第一幅图片反映的是半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是半坡人制造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第三幅图片反映的是半坡人使用的纺轮。因此可以看出,三幅图片反映的信息都与半坡人有关,符合题意的是 D。
答 案 T
解析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 10 000 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故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核心素养
答案 (1)E——A、B、D。F——C。(2)C
河姆渡原始居民位于长江流域;半坡原始居民位于黄河流域。
建筑:河姆渡人住的是干栏式房屋,半坡人住的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农作物种植: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半坡人种植粟。
自然环境的不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辨别能力。第(1)问通过观察本题所给的邮票和古遗址图片,结合所学知识, 即可进行正确的搭配。第(2)问,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都过着定居生活,促使他们过定居生活的主 要原因是原始农业的发展。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4)问根据所学知识即可答出河姆渡原始居民 和半坡原始居民在建筑和农作物种植方面的不同之处。第(5)问,自然环境的不同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 始居民生活各不相同的原因。
答案 (1)图 1: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说明当时半坡原始居民已会制造彩陶,在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图 2: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图 3:河姆渡人已饲养猪等家畜。图 4: 河姆渡人已种植水稻。(符合史实即可)
(2)图 5 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 6 是干栏式房屋。分别是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3)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节省材料;干栏式房屋通风防潮,下面还可以圈养家畜。原因:自然环境的不同。说明:人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或人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第(1)问结合图片下的文字信息并联系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来回答。第(2)(3)问联系所学知识,从房屋样式和居住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专题0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这是一份专题0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文件包含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原卷版docx、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