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教案】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教案
展开第二单元 |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难点
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师:这是古时的《三字经》中对早期夏商周三朝的描述,那么,夏商周三代是怎样更替的?这便是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讲授新课
一、夏朝
活动1 夏朝建立与国家产生
1.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题目。
(1)写出夏朝的历史地位: (2)勾划出其依据(词语)。
2.教师给学生讲述世纪与年代的换算关系,并且完成下列练一练。
(1)公元前2070年: 世纪 (2)2070年: 世纪
(3)646年: 世纪 (4)27年: 世纪
3. 结合教材,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尧舜禹, 公天下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1)材料中的“子”是谁?“禹传子”是指什么历史事件?“禹传子”意味着什么?
(2)你认为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
4、灭亡
夏朝灭亡这一部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在幻灯片上展示末代暴君桀将人当坐骑的图片、史料,让学生了解残暴统治必然激起民众反抗的史实,认识王朝衰亡的原因。
提示:
活动1 夏朝—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1、(1)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还修筑了城堡和宫殿
2、(1)公元前21世纪 (2)21世纪 (3)7世纪(4)1世纪
3、(1)“子”是启 ;
“禹传子”是指禹死后,启继承最高统治者的位置;
“禹传子”意味着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从整个历史发展历程来看,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人类由原始社会逐渐过渡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活动2
1、观察图片《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铜鼎》、《镶嵌绿松石的铜牌》,回答:这些考古发现,反映了夏朝怎样的社会状况?
从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可知:夏朝拥有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青铜冶铸作坊,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王国都城遗址,它反映了夏朝统治的建立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
2、问题探究:二里头遗址发掘出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它们的规格和豪华程度差别很大,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后,老师出示答案:
(1)启是凭借强大的势力继承王位的,启继禹位意味着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
(2)夏朝建立后,组建了军队,并制订刑法,设置监狱。
(3)阶级贫富分化加剧和等级界限分明。
二、商朝
(一)自主研学
1.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____灭掉夏朝,建立_______,都城在____。
2.受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____时迁都到____,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_______是商朝最后一个王。
(二)问题探究
观察图片《商代重要城市分布图》结合课本第20页正文,分析商朝很快强大起来的原因是什么?后人为何把商朝又称为殷朝?“酒池肉林”的典故与哪个王有关?
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商代重要城市分布图》,说明商朝时经济得到了更快发展,国家已经强大起来。引导学生认识汤的统治与商朝的强大之间有着因果关系。盘庚迁殷后商朝都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商纣王荒淫无道,统治残暴激起人民反抗。
(三)习题巩固
1、人们常说“故土难离”,但商朝前期由于政治动乱和水患却几次迁都,直至约公元前1300年后才稳定下来,当时的商王是 ( )
A.成汤 B.纣王 C.启 D.盘庚
2.商朝的建立是通过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交战的地点是 ( )
A.涿鹿 B.鸣条 C.牧野 D.殷
3.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 )
A.黄帝 B.禹 C.汤 D.纣
提示:
(一)1.汤;商超;亳。
2.战乱、环境变化;盘庚;殷;商纣王。
(二)DCD
三、西周
(一)表格归纳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 | 建立时间 | 建立者 | 都城 | 重大事件 | 亡国国君 | 灭亡原因 | 启示 |
夏 |
|
| 阳城 |
|
|
|
|
商 |
|
|
|
|
|
|
|
西周 |
|
|
|
| 周幽王 |
|
|
答案提示
(一)表格归纳
朝代 | 建立时间 | 建立者 | 都城 | 重大事件 | 亡国国君 | 灭亡原因 | 启示 |
夏 | 约公元前 21世纪 | 禹 | 阳城 | 启继父位 | 夏桀 | ①客观:统治者暴政 | 得民心者得天下, |
商 | 约公元前 16世纪 | 成汤 | 殷 | 牧野之战 商汤灭夏 | 商纣王 | ②主观: 重视生产, 关心百姓 | 失民心者失天下。 |
西周 | 约公元前 11世纪 | 周武王(姬发) | 镐京 | 盘庚迁殷 | 周幽王 | 重用贤人, 除暴君得民心 |
|
四、西周的分封制
【问题1】分封制之目的对象
面对广袤的疆域,西周统治者如何才能巩固各地和控制新拓展的疆域?观察《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找一找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哪些?分析西周分封的对象有哪些人?
【问题2】分封制之权利义务
阅读材料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
回答:周王授予受封者哪些权利?诸侯对周王应尽到哪些义务?结合材料思考如果诸侯没有尽义务,会有什么后果?
【问题3】分封制之历史作用
观察图片《周初等级示意图》,在对应的位置标注西周的社会等级。
归纳西周分封制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问题4】西周衰亡
西周何时灭亡?讨论:夏朝、商朝、西周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通过学习夏商西周兴亡的历史,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的兴亡交替的历史过程,无疑印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亘古不变的治国之道,现今我们国家提倡的“以人为本”理念亦是彰显了国家的本质所在。
板书设计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朝
二、商朝
三、西周
1.建立: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2.政治:分封制
课堂小结
对本课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重要年代 | 重要事件 | 重要人物 |
约前2070年 | 夏朝建立 | 禹 |
约前1600年 | 汤灭夏,商朝建立 | 商王汤 |
商朝中期 | 盘庚迁殷 | 商王盘庚 |
前1046年 | 牧野之战,西周建立 | 周武王 |
前841年 | “国人暴动” | 周厉王 |
前771年 | 西周灭亡 | 周幽王 |
材料研读(第18页)
答案 这里的“家”是指帝王把国家政权世代据为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使得国家权力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问题思考(第21页)
答案 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课后活动(第22页)
1.答案 分封制;由上往下依次为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答案 夏、商、西周的灭亡都是因为出现了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优秀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融部落,创文明,立制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优秀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