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一元二次方程2.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优秀教案
展开新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 2.5.2 图形面积与几何动点问题教学设计
课题 | 2.5.2 图形面积与几何动点问题 | 单元 | 第二单元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九年级 |
学习 目标 |
①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列关系,列出相关的一元二次方程; ②能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图形面积问题; ③能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几何动点问题。
①掌握面积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并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②通过课本例题的变式练习加强学生对面积问题的理解。
| ||||||
重点 | ①掌握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图形问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②能够利用一元二次函数解决几何动点问题。 | ||||||
难点 | ①图形面积公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结合; ②几何动点运动、直角三角形性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结合。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回顾知识 + 导入新课
回顾知识 + 导入新课
|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将学习了用直接开方的方法、以及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以及一元二次方程与增长率、经济利润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回顾下前面学习的知识: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 ≠ 0)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①直接开方法;②配方法;③公式法;④因式分解法; 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b²-4ac. 4.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x 5.一元二次函数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x1+x2 . 6.一元二次方程与增长率:a(1±x)n=b x:平均增长(或降低)百分率 a:增长(或降低)前的量 b:增长(或降低)n次后的量 【导入新课】问题:如图,一块长和宽分别为40 cm,28 cm的矩形铁皮,在它的四角截去四个全等的小正方形,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使它的底面积为364 cm2. 求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 解:设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则无盖长方体盒子的底面边长分别为:(40-2x)cm,(28-2x)cm. 根据题意,有 (40-2x)(28-2x)=364. 整理得, x2-34x+189=0. 解得 x1=27,x2=7. 如果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7cm,那么左下角和右下角的两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之和为54cm,这超过了矩形铁皮的长40cm. 因此x1=27不合题意,应当舍去.即所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7cm. |
学生跟着教师回忆知识,并思考本节课的知识。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并跟着教师的讲解思路思考问题,并探究知识。 |
回顾学过的知识,帮学生复习知识,引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帮助学生能更好的融入课程。
导入新课,利用导入的例子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
讲授新课 + 例题讲解
讲授新课 + 例题讲解
|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与面积问题,我们需要注意三点: 1.要把握好面积问题中有关的面积公式; 2.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相关方程; 3.计算面积问题时候,注意平移拼接结算面积.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例1】如图,一长为32m、宽为20m的矩形地面上修建有同样宽的道路(图中阴影部分),余下部分进行了绿化.若已知绿化面积为540m²,求道路的宽. 分析:虽然“整个矩形的面积-道路所占面积=绿化面积”,但道路不是规则图形,因此不便于计算. 若把道路平移,此时绿化部分就成了一个新的矩形了. 若设道路宽为xm,则新矩形的长为(32-x)m,宽为(20-x)m,根据等量关系你能列出方程吗? 解:根据题意可以可到方程: (32-x)(20-x)=540 整理,得 x²-52x+100=0 解得 x1 =2 , x2=50 ∵x2=50>32, ∴不符合题意,舍去,故 x=2. 答:道路的宽为2米. 【做一做】如图,在一块长为 92m ,宽为 60m 的矩形耕地上挖三条水渠,水渠的宽都相等,水渠把耕地分成面积均为 885m2 的 6 个矩形小块,水渠应挖多宽? 分析:设水渠宽为xm,将所有耕地的面积拼在一起,变成一个新的矩形,长为 (92 – 2x )m, 宽(60 - x)m. 利用“图形经过移动,它的面积大小不会改变”的性质,把纵、横两条路移动一下,使列方程容易些(目的是求出水渠的宽,至于实际施工,仍可按原图的位置修路). 解:设水渠的宽应挖 x m . ( 92 - 2x)(60 - x )= 6×885. 解得 x1=105(舍去),x2=1. 答:水渠的宽为1cm. 【例2】如图,在△ABC中,∠C=90°, AC=6cm,BC=8cm.点P沿AC边从点A向终点C以1cm/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沿CB边从点C向终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且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移动.问点P,Q出发几秒后可使△PCQ的面积为9cm²? 解:若设点P,Q出发xs后可使△PCQ的面积为9cm²,根据题意得AP= xcm,PC=(6-x)cm,CQ=2xcm ∴,即x²-6x+9=0 整理,得解得 x1= x2=3 答:点P,Q出发3s后可使△PCQ的面积为9cm². 一元二次方程与动点问题我们需要注意的有两点: 1.物体运动将会沿着一条路线或形成一条痕迹,找准等量关系; 2.运行的路线与其他条件构成直角三角形时,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求解. 接下来,我们再次一起总结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理解题意,明确未知量、已知量以及数量关系; 2.设:根据题意,可以直接设未知数,也可以间接设未知数; 3.列:根据等量关系,用含所设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其他未知量,从而列出方程; 4.解:求出所给方程的解; 5.检:检验所求出的根是否符合所列方程和实际问题; 6.答:根据题意,选择合理的答案. |
结合导入的思考和老师的讲解,利用探究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老师在例题讲解的时候,自己先思考,然后再听老师讲解。
老师在例题讲解的时候,自己先思考,然后再听老师讲解。 |
讲授知识,让学生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 1.用长为100cm的金属丝制作一个面积为600cm²的矩形框子,设矩形框子的长为xcm,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B ) A.x(100-x)=600 B.x(50-x)=600 C.x(50-2x)=600 D.x(100-2x)=600 2. 如图,把一根长为64cm的铁丝剪成两段,每段均折成正方形,若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160cm²,则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为( C) A.8cm,8cm B.10cm,6cm C.12cm,4cm D.14cm,2cm 3.如图,某小区有一块长为30m,宽为24m的矩形空地,计划在其中修建两块相同的矩形绿地,它们的面积之和为480m²,两块绿地之间以及周边有宽度相等的人行通道,则人行通道的宽度为 2 m. 解:设人行横道的宽度为xm,则绿地的长为(24-2x) m,绿地的宽为(30-3x)m,根据题意得 (24-2x)(30-3x)=480 整理,得x²-22x+40=0 解得 x1=2, x2=20. 当x=20时,30-3x=-30,24-2x=-16,不合题意舍去,即x=2. 4.如图,在Rt△ABC中,∠C=90°,AC=6cm,BC=8cm,点P、Q同时由A、C两点出发,分别沿AC、CB方向匀速运动,它们的速度都为1cm/s.求当P点运动到多少s时,△PCQ的面积是4cm². 解:设点P运动x秒后,△PCQ的面积为4cm²,则AP=xcm,PC=(6-x)cm,CQ= xcm.根据题意得 , 即x²-6x+8=0 整理,得解得 x1=2, x2=4. 答:P点运动到2或4秒时候,△PCQ的面积为4cm². 5. 如图,在宽为20米,长为32米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道路(图中阴影部分),余下的部分种上草坪.要使草坪的面积为540平方米,求道路的宽. 解:设道路宽为x米,由平移得到图2,则宽为(20-x)米,长为(32-x)米, 列方程得(20-x)(32-x)=540, 整理得 x2-52x+100=0, 解得 x1=50(舍去),x2=2. 答:道路宽为2米. |
学生自主完成巩固练习中的练习,然后在做完之后根据老师的讲解进一步巩固知识。
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完成扩展提升里的联系,然后在做完之后根据老师的讲解进一步巩固知识。 |
借助练习,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便于学生巩固知识。
借助练习、做一做等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便于学生巩固知识。
|
课堂小结 | 在课堂的最后,我们一起来回忆总结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 跟着老师回忆知识,并记忆本节课的知识。 | 帮助学生加强记忆知识。 |
板书 |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 借助板书,让学生知识本节课的重点。 | |
作业 | 教材第52、53页练习第1、2题. 教材第53页练习2.5第3题. 教材第54页B组第7题. |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2.5.2矩形的判定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sx/tb_c9535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5.2矩形的判定教案</a>,共9页。
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3.3 相似图形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九年级上册3.3 相似图形优质教案,共6页。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3课时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