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导学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3.2《遵守规则》导学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4694044/0-169210721899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遵守规则优秀练习
展开第2课时 人人遵守规则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改进规则的原因。
2.知道遵守社会规则的要求。
3.掌握维护规则、改进规则的要求。
【重点难点】
重点:自觉遵守规则、维护规则,做到自律和他律。
难点: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自主学习】
-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 、 、 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 。
3.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 、 、 等外在约束,又需要 。
4.自由和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
5.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6.如何维护和改进规则?
【课时达标】
1.《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被大家誉为“史上最严交法”,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通行的,由记3分提高为记6分。此规定( )
A.极大地限制了司机的自由
B.即约束司机的行为,又保障司机的自由
C.彻底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
D.会限制司机的自由,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2基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对低龄未成年人的刑责范围作出重大修改,年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将承担刑事责任。这一修改说明( D )
①制定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
②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要他律
③社会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④我国的法治建设不断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列行为不属于自觉遵守规则的是( )
A.自习课上,同学们安静地学习
B.一个小女孩在独自一个人时,将果皮扔进垃圾箱
C.两位男同学在校园的厕所里吸烟
D.班干部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
4.基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对低龄未成年人的刑责范围作出重大修改,年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将承担刑事责任。这一修改说明( D )
①制定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
②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要他律
③社会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④我国的法治建设不断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王密为报答当年杨震的提携之恩,晚上则准备了白银十斤赠送给杨震,并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B.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C.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D.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6.下列行为属于他律的是 ( )
A. 出租车司机将顾客遗忘在车上的钱包归还
B.小宁坚持每天收听新闻联播,关注国家建设
C.张华上网时发现不健康的网页立刻关闭
D.王亮在妈妈的监督下完成了星期天的作业
7.分析说明题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学校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1)请紧扣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谈谈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写出两个方面)
(2)有人说: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是对学生自由的限制,请你从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角度对此观点辨析。
参考答案:1.B 2.D 3.C 4.D 5.D 6.D
7.(1)①中小学生自制力较差,把手机带进校园会影响学习。②这样做有利于学校管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
(2)此观点错误。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②禁止学生带手机是为了保障学生学习,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自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精品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精品课时作业,共3页。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关爱他人优秀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关爱他人优秀同步训练题,共3页。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优秀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优秀课时训练,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