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作业(单项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作业(单项版)含答案第1页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作业(单项版)含答案第2页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作业(单项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作业(单项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作业(单项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种甲和物种乙为二倍体植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四)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2021·福建选择性考试)物种甲和物种乙为二倍体植物。甲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悬崖顶,乙生活在悬崖底的林荫里。在某些山地坡度和缓的地方,甲和乙分别沿着斜坡向下和向上扩展,在斜坡上相遇并杂交产生丙。若丙不能产生子代,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和乙仍然存在生殖隔离
    B.甲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甲发生了进化
    C.甲、乙向斜坡的扩展可能与环境变化有关
    D.甲、乙、丙含有的基因共同构成一个种群的基因库
    D [生殖隔离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结合题意,甲、乙杂交产生丙,但丙不能产生子代,符合生殖隔离定义,A正确;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甲、乙向斜坡的扩展可能与环境变化有关,比如阳光照射范围的变化,C正确;由题意可知,甲、乙属于不同物种,不属于同一个种群,D错误。]
    2.(2021·湖北选择性考试)酷热干燥的某国家公园内生长有很多马齿苋属植物,叶片嫩而多肉,深受大象喜爱。其枝条在大象进食时常被折断掉到地上,遭到踩踏的枝条会长成新的植株。白天马齿苋属植物会关闭气孔,在凉爽的夜晚吸收CO2并储存起来。针对上述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象和马齿苋属植物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B.大象和马齿苋属植物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C.水分是马齿苋属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
    D.白天马齿苋属植物气孔关闭,仍能进行光合作用
    B [大象和马齿苋属植物属于不同种生物,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和发展,存在共同进化,A正确;酷热干燥的某国家公园内生长有很多马齿苋属植物,叶片嫩而多肉,深受大象喜爱,因此大象和马齿苋属植物存在捕食关系,B错误;酷热干燥的某国家公园内生长有很多马齿苋属植物,酷热干燥缺少水分,因此水分是马齿苋属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C正确;白天马齿苋属植物会关闭气孔,在凉爽的夜晚吸收CO2并储存起来,这些CO2在白天释放出来供给马齿苋属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因此白天马齿苋属植物气孔关闭,仍能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
    3.(2021·广东选择性考试)兔的脂肪白色(F)对淡黄色(f)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 500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F、f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15%、85%      B.25%、75%
    C.35%、65% D.45%、55%
    B [由题意可知,该兔种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FF)和1 500只淡黄色脂肪兔(ff)组成,故F的基因频率=F/(F+f)=(500×2)/(2 000×2)=25%,f的基因频率=1-25%=75%,B正确。]
    4.(2022·重庆二模)假设羊的毛色遗传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毛(B)对白毛(b)为显性。一个随机交配多代的羊群中,白毛和黑毛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现需对羊群进行人工选择,逐代淘汰白毛个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淘汰前,该羊群中黑毛个体数量与白毛个体数量相等
    B.淘汰前,随着交配代数增加,羊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增加
    C.随着淘汰代数的增加,羊群中B和Bb的频率均逐渐增加
    D.白毛羊至少要淘汰2代,才能使b基因频率下降到25%
    D [淘汰前,bb(白毛)的个体占1/2×1/2=1/4,BB(黑毛)的个体占1/2×1/2=1/4,Bb(黑毛)的个体占1/2×1/2×2=1/2,故该羊群中黑毛个体数量应该多于白毛个体数量,A错误。淘汰前,由于种群内个体是随机交配,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所以不管交配代数是多少代,羊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均不变,都是1/2,B错误。淘汰前,B和b的基因频率均为1/2,Bb的基因型频率为1/2,BB的基因型频率为1/4,白毛个体占1/4;淘汰第一代白毛个体后,BB的基因型频率为1/3,Bb的基因型频率为2/3,此时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2/3,b的基因频率为1/3;黑毛个体随机交配,下一代个体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4/9,bb(白毛个体)的基因型频率为1/9,BB的基因型频率为4/9;淘汰第二代白毛个体,Bb的基因型频率为1/2,BB的基因型频率也为1/2,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1/2+1/2×1/2=3/4,b的基因频率为1/4;由此可推测随着淘汰代数的增加,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逐渐下降,B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大,Bb的基因型频率不是逐代增加,且白毛羊至少要淘汰2代,才能使b基因频率下降到1/4(25%),C错误、D正确。]
    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内个体间存在生殖隔离
    B.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使生物进化
    C.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A [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是同一个物种,所以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能定向选择种群中的部分个体,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正确;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经过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D正确。]
    6.(2022·广西南宁二模)某山区岩石较多,有深色岩区和浅色岩区,在不同区域生活着同种岩鼠,其体毛深色对浅色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毛色与环境差异较大则容易被天敌捕食。某科研小组对该地深色岩区和浅色岩区岩鼠的深色表现型频率及深色基因频率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岩区
    深色表现型频率
    深色基因频率
    深色岩区
    0.95
    0.7
    浅色岩区
    0.5
    0.3
    A.两个岩区深色基因频率不同,说明两岩区岩鼠存在生殖隔离
    B.两个岩区深色表现型频率不同,说明天敌直接作用于基因型
    C.两个岩区岩鼠的浅色基因频率相比较,浅色岩区的更低
    D.浅色岩区的岩鼠中,纯合子基因型频率比杂合子基因型频率高
    D [两个岩区深色基因频率不同,不能说明两岩区岩鼠存在不能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也就是不能说明存在着生殖隔离,A错误;在自然选择中,环境直接选择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天敌不会直接作用于基因型,B错误;深色岩区的岩鼠的浅色基因频率为1-0.7=0.3,浅色岩区的岩鼠的浅色基因频率为1-0.3=0.7,故两个岩区岩鼠的浅色基因频率相比较,浅色岩区的更高,C错误;浅色岩区的岩鼠中,深色基因(A)频率为0.3,则浅色基因(a)频率为1-0.3=0.7,可计算出AA的基因型频率为0.3×0.3=0.09,aa的基因型频率为0.7×0.7=0.49,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3×0.7=0.42,纯合子基因型频率为0.58,杂合子基因型频率为0.42,所以浅色岩区的岩鼠中,纯合子基因型频率比杂合子基因型频率高,D正确。]
    7.(2022·山东济宁三模)蝗虫的体色有灰黄色和绿色两种,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青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多呈绿色,生活在枯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多呈灰黄色。某科研小组分别在夏季和秋季对同一区域的蝗虫进行了调查取样,发现夏季蝗虫中绿色∶灰黄色=90∶10,其中绿色蝗虫中AA占40%,Aa占60%。秋季调查的数据中绿色∶灰黄色=10∶90,绿色中两种基因型的比例不变(不考虑虫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季节的草丛中,蝗虫体色的不同是蝗虫适应环境的结果
    B.夏季草丛的蝗虫中,A基因的频率为63.6%,a基因的频率为36.4%
    C.秋季草丛中蝗虫的A基因频率不同于夏季
    D.自然界的种群中基因型频率的变化一定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C [不同季节的草丛中,蝗虫体色的不同是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A错误;夏季蝗虫中绿色∶灰黄色=90∶10,其中绿色蝗虫中AA占40%,Aa占60%,整个种群中AA占90%×40%=36%,Aa占90%×60%=54%,aa占10%,A基因的频率为36%+1/2×54%=63%,a基因的频率为1-63%=37%,B错误;秋季草丛中AA占4%,Aa占6%,aa占90%,则A基因的频率是7%,a基因的频率为93%,秋季草丛中蝗虫的A基因频率不同于夏季,C正确;自然界的种群中基因型频率的变化不一定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误。]
    8.(2022·湖南师大附中三模)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隔离的实质是不同种群的基因不能自由交流,常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D.两个种群一旦发生基因频率改变就存在生殖隔离,可作为形成新物种的标志
    D [突变和基因重组只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和基因重组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正确;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因此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隔离是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进行自由交流的现象,常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等,C正确;生殖隔离是产生新物种的标志,但两个种群一旦发生基因频率改变未必一定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
    9.有学者认为,共同进化就是“生态的舞台,进化的表演”。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共同进化是指________、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进而形成生物多样性。在帕米尔高原,因低温导致植物A(2N=20)变成了植物B(4N=40),植物A和B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多样性。
    (2)长舌蝠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筒底部吸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长舌蝠与长筒花通过长期的相互______,实现共同进化。
    (3)为研究捕食者在共同进化中的作用,生态学家通过实验获得了以下数据:

    引入捕食者之前
    适当引入捕食
    者10年之后
    生物有机物的量[kJ/(hm2·n)]
    15 108
    14 829
    物种的种类数
    425
    451
    表中数据表明,适当引入捕食者之后,生物有机物的量变化不大,但物种的种类数却增加,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捕食者往往捕食________的物种,避免出现________生物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科学家把此现象称做“收割理论”。
    [解析] (1)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进而形成生物多样性。在帕米尔高原,因低温导致植物A(2N=20)变成了植物B(4N=40),植物A和B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2)长舌蝠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筒底部吸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长舌蝠与长筒花通过长期的相互选择,实现共同进化。(3)表中数据表明,适当引入捕食者之后,生物有机物的量变化不大,但物种的种类数却增加,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科学家把此现象称做“收割理论”。
    [答案] (1)不同物种之间 物种 (2)选择 (3)个体数量多 一种或少数几种
    10.下图1为某野兔原种群被一条大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图,图2是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一对等位基因(A、a)中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a过程为____________,b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_,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_________。
    (2)由图1可知,物种形成过程中___________是不定向的,而______________是定向的。
    (3)图2中在______________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在T点时__________(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4)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甲种群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则此时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现假设甲种群所生存的环境发生了一种新的变化,使得生存能力AA=Aa>aa,其中aa个体每年减少10%,而AA和Aa个体每年均增加10%,则下一年时种群中的aa的基因型频率约为________,该种群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进化。
    [解析] (1)图1中a过程为地理隔离,b过程为自然选择,b过程的实质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新物种形成必须经过c生殖隔离。(2)由图1可知,物种形成过程中变异是不定向的,而图中过程b自然选择是定向的。(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图2中QR时间段内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说明该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从图中无法判断出是否形成生殖隔离,因此在T点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4)该动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A的基因频率=10%+30%×1/2=25%。现假设甲种群中共有100个个体,则AA、Aa和aa的个体数依次是10、30、60个,若aa个体每年减少10%,而AA和Aa个体每年均增加10%,则下一年时种群中AA、Aa和aa的个体数依次是11、33、54个,因此aa的基因型频率=54/(54+11+33)×100%≈55.1%,Aa的基因型频率=33/(54+11+33)×100%≈33.7%,a的基因频率=55.1%+33.7%=88.8%。由于基因频率在发生改变,说明该种群会发生进化。
    [答案] (1)地理隔离 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生殖隔离 (2)变异 自然选择 (3)QR 不一定 (4)25% 55.1% 会

    11.(2022·北京朝阳二模)报春花具有二型花柱和同型花柱两种不同花型(如图1)。研究发现,传粉昆虫随海拔增加而减少。为研究上述现象对报春花花型的影响,研究者进行模拟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2。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传粉昆虫与报春花间的相互作用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实验中套袋处理是为了模拟高山上传粉昆虫减少的条件
    C.据图2推测二型花柱报春花的传粉方式主要为异花传粉
    D.异花传粉增加了遗传多样性,因此高海拔二型花更具优势
    D [传粉昆虫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起到帮助报春花传粉的作用,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高山上环境温度降低,传粉昆虫减少,因此本实验中,套袋处理可以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模拟了高山上无传粉者的条件,B正确;结合图1和图2分析,套袋处理后,二型花柱的花结实率低或不结实,说明其主要传粉方式为异花传粉,C正确;套袋处理后,二型花柱的花结实率低或不结实,说明其主要传粉方式为异花传粉,这种传粉方式虽然有利于增加报春花的遗传多样性,但同型花柱报春花主要为自花传粉,在传粉昆虫减少条件下结实率更高,有利于繁殖,因而高海拔环境下同型花柱的花比例增大,D错误。]
    12.大达夫尼岛遇到干旱时,岛上的浆果减少,生活在岛上的鸟只能更多地取食更大、更硬的坚果。下图为大达夫尼岛干旱发生前后中地雀种群喙的平均深度的变化曲线。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975~1979年间每只中地雀干旱前后喙的大小基本无变化
    B.岛上的浆果减少导致中地雀产生喙深度变大的变异
    C.中地雀种群喙的平均深度变大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D.图示结果表明中地雀喙大小的进化是生物群体的进化
    B [由于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故图示结果表明中地雀喙大小的进化是生物群体的进化,而1975~1979年间每只中地雀干旱前后喙的大小基本无变化,A、D正确;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岛上的浆果减少只是选择出适应环境变化的喙深度而非导致其发生变异,B错误;结合题意“岛上的浆果减少,生活在岛上的鸟只能更多地取食更大、更硬的坚果”可知,中地雀种群喙的平均深度变大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C正确。]
    13.(2022·浙江乐清知临中学模拟)如图表示一个亲代种群由于地理隔离(河流和山脉)形成了两个新的种群,进而进化为两个新物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同一种群中的所有个体属于同一物种
    B.环境的差异导致种群1和2产生了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1和2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D.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1、2与亲本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
    B [种群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属于同一物种,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A正确;种群1和2出现的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与其生活的环境没有直接关系,环境只是选择并保存适宜的变异类型,B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的选择作用使种群1和2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由题图可知,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1、2与亲本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D正确。]
    14.(2022·成都高三二诊)果蝇的正常翅与展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取任意一对展翅果蝇交配,F1总会出现展翅∶正常翅=2∶1。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F1果蝇逐代随机自由交配,预测子代展翅基因的基因频率会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F1果蝇中表现型相同的个体自由交配得到F2,F2果蝇中展翅与正常翅的比例是________。
    (2)研究小组发现展翅和正常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还存在一对基因G/g,显性基因G使果蝇复眼表面无光亮而表现为黏胶眼,而且存在GG致死效应。若将展翅正常眼和正常翅黏胶眼果蝇杂交得到子代,子代中展翅黏胶眼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再将这些展翅黏胶眼果蝇连续自由交配若干代,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子代成熟果蝇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若将F1果蝇随机自由交配,F2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3×1/3=1/9,Aa的基因型频率为1/3×2/3×2=4/9,aa的基因型频率为2/3×2/3=4/9,又因为AA致死,故F2的基因型为1/2Aa、1/2aa,展翅基因(A)的频率为1/2×1/2=1/4,与F1中相比下降。因此若将F1果蝇逐代随机自由交配,预测子代展翅基因的基因频率会下降,原因是展翅基因纯合致死,展翅基因纯合的个体被淘汰。若将F1果蝇中表现型相同的个体自由交配得到F2,即2/3Aa×Aa→1/6AA(2/3×1/4)、1/3Aa(2/3×1/2)、1/6aa(2/3×1/4),1/3aa×aa→1/3aa,AA:1/6、Aa:1/3、aa:1/6+1/3=1/2,AA致死,因此F2的基因型为2/5Aa、3/5aa。展翅(Aa)与正常翅(aa)的比例是2∶3。(2)若将展翅正常眼(Aagg)和正常翅黏胶眼(aaGg)果蝇杂交得到子代,展翅正常眼(Aagg)产生配子Ag∶ag=1∶1,正常翅黏胶眼(aaGg)产生配子aG∶ag=1∶1,Ag与aG结合得到展翅黏胶眼果蝇(AaGg),因此子代中展翅黏胶眼果蝇(AaGg)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Ag、aG。再将这些展翅黏胶眼果蝇连续自由交配若干代,由于AA、GG都有致死效应,子代只有基因型为AaGg的果蝇能存活,因此子代成熟果蝇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不变。
    [答案] (1)下降 展翅基因纯合致死,展翅基因纯合的个体被淘汰 2∶3 (2)Ag、aG 不变 AA、GG都有致死效应,子代只有基因型为AaGg的果蝇能存活

    相关试卷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作业(单项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作业(单项版)含答案,共8页。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及其动态作业(单项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及其动态作业(单项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体液调节作业(单项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体液调节作业(单项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