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45种群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科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45种群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生率增大则自然增长率也增大
B.由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C.标志重捕法可以调查各种生物的种群数量
D.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不会受到K值的限制
2.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内源性因素也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B.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一半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
C.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
D.草原上放牧的羊过多,部分羊会饿死,但羊的环境容纳量不会改变
3.(2022浙江1月选考)沙蝗的活动、迁徙有“逐水而居”的倾向。某年,沙蝗从非洲经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向中亚迁徙,直到阿富汗以及我国西北边境,扩散和迁徙“戛然而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沙蝗停止扩散的主要原因是种内竞争加剧
B.沙蝗种群的数量波动表现为非周期性变化
C.天敌对沙蝗的制约作用改变了沙蝗的生殖方式
D.若沙蝗进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将呈现“J”形增长
(2023浙江嘉兴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4~6题。
生态学家注意到,生物种群栖息地破碎化是出现局域种群的主要原因。局域种群是以很高概率相互作用的同种个体的集合。整个较大区域往往具有多个局域种群,这些局域种群通过较低程度的个体迁移连接形成“集合种群”。生态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一,将会对种群动态、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
4.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局域种群的种群数量。星期一捕捉一定量个体,标志后原地放回;六天后(星期日)再次捕捉并计数。若计算所得种群数量为星期一实际数量,那么这七天中该局域种群( )
A.不能有个体死亡
B.没有个体出生
C.不能有个体迁出
D.可以有个体迁入
5.下列关于“集合种群”及其局域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局域种群数量的逻辑斯谛增长是同步的
B.决定某局域种群数量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C.某局域种群的年龄结构即该“集合种群”的年龄结构
D.人类活动对某局域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内源性因素
6.下列关于“集合种群”所在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集合种群”所在群落具有明显的水平结构
B.生态环境的不均一有利于提高物种的丰富度
C.局域种群的形成是由生态位重叠导致的生态位分化
D.人为因素是该群落生态环境碎片化的原因之一
7.(2023浙江慈溪选考模拟)近几年某地由于频发旱灾进而引发蝗灾,正尝试引入某种生物进行防治。如图曲线Ⅰ表示蝗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是a时期引入的某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生物防治的最佳时期应是蝗虫数量达到C点时
B.AD段,食物等外源性调节因素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C.a点时引入的生物可通过与蝗虫竞争食物来降低蝗虫的环境容纳量
D.蝗灾的发生具有周期性,可通过适当引入其天敌以延缓其发生
8.(2024浙江五校联考)为防治苹果蝽象等植食性害虫,有人尝试在苹果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白三叶草,将苹果单一种植园改造成苹果-白三叶草复合种植园,改造前后一定时期内对植物园中各类昆虫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统计,如图为各类昆虫所占的数量百分比。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昆虫卵的数量
B.改造后各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由内源性因素引起
C.复合种植园中植食性害虫明显减少,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态维持
D.改造后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数量比例增加可能与植食性昆虫种类增加有关
9.(2023浙江金华一模)蝗虫卵会在特定的月份发育为跳蝻,跳蝻的活动能力弱,这是治蝗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研究人员为了探究某地招引粉红椋鸟的治蝗效果,对防控区跳蝻密度的变化情况和对照区进行比较,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调查,结果见表。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不同时间防控区和对照区中的跳蝻密度
A.由于跳蝻活动能力弱,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跳蝻密度
B.调查结果显示,招引粉红椋鸟具有一定的治蝗效果
C.通过招引粉红椋鸟使防控区蝗虫的种群密度降为0
D.由实验结果推测,跳蝻密度变化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10.在实验室内把黄猩猩果蝇饲养在瓶内并喂食酵母菌,其种群增长表现出一种典型的逻辑斯谛增长曲线,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瓶内黄猩猩果蝇种群数量最多为346只
B.由图可知,该黄猩猩果蝇种群在11月11日左右,增长速率达到最快
C.11月上旬黄猩猩果蝇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若现将另一种果蝇与黄猩猩果蝇混合饲养,则K值可能会小于346
B组 素能培优
11.(2023浙江精诚联盟三模)为研究种群的数量特征,以桫椤植株高度划分其生长期各阶段,调查各生长期的株数,构建了桫椤种群年龄金字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绘制桫椤种群年龄金字塔时,需用随机取样的样方法
B.由上图可知,该种群正迅速增长,属于增长型
C.桫椤种群密度可以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若生长环境不发生显著变化,桫椤种群的这种年龄结构情况可以保持较长时间
12.(2023浙江温州第三次适应性考试)对某种群开展了连续8年的跟踪调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当年年末种群数量是前一年年末种群数量的λ倍,λ值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2年年末,种群的自然增长率最大
B.第4年年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第6年年末,种群数量与第2年年末相等
D.第8年年末,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13.(2023浙江金丽衢十二校第二次联考)研究者对某地区甲、乙两种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了相关研究,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代表甲、乙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1=Nt,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B、C点分别代表甲、乙两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
B.若甲、乙两种生物为捕食关系,可通过负反馈调节种群数量关系
C.低于A点,与甲种生物相比,乙种生物更有可能成为濒危物种,甚至灭绝
D.该地区甲、乙两种生物种群数量的改变一般不会影响其所在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答案:
1.B 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增大,自然增长率不一定增大,A项错误;由年龄结构可以预测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进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项正确;标志重捕法调查的是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生物的种群数量,C项错误;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受K值的限制,D项错误。
2.B 种群的内源性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环境容纳量的大小与环境的变化有关,A项错误;环境容纳量是环境的固有属性,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不会变化,C项错误;草原上放牧的羊过多,会使草场遭到破坏,导致羊的环境容纳量减小,D项错误。
3.B 沙蝗“逐水而居”,停止扩散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水和食物,A项错误;沙蝗种群的数量波动表现为非周期性变化,B项正确;天敌对沙蝗的制约作用不能改变沙蝗的生殖方式,C项错误;若沙蝗进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不会呈现“J”形增长,D项错误。
4.B 种群中总个体数=重捕总数×标志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迁出和死亡是随机的,标志个体和其他个体迁出和死亡的概率一样,而出生和迁入的个体会增加总个体数,使标志个体被稀释,导致结果偏大。B项符合题意。
5.B 各局域种群所处的生态环境不一样,种群数量的逻辑斯谛增长不同步,A项错误;由题可知,各局域种群间的迁移程度较低,故决定某局域种群数量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项正确;“集合种群”包括多个局域种群,各局域种群的年龄结构不一定相同,因此某局域种群的年龄结构不是“集合种群”的年龄结构,C项错误;人类活动属于影响种群数量的外源性因素,D项错误。
6.C 结合题干“生物种群栖息地破碎化是出现局域种群的主要原因”可知,该集合种群所在群落具有明显的水平结构,A项正确,C项错误;生态环境不均一,环境多样化,有利于提高物种的丰富度,B项正确;人类活动是该群落生态环境碎片化的原因之一,D项正确。
7.B 进行生物防治的最佳时期应是蝗虫数量达到C点(K/2)前,A项错误;AD段,由于蝗虫种群数量增大,食物等外源性因素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B项正确;由题图可知,a点时引入的生物可通过捕食蝗虫来降低蝗虫的环境容纳量,C项错误;蝗灾的发生不具有周期性,D项错误。
8.D 一般来说,对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以及昆虫卵等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常采用样方法,故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昆虫卵的数量,A项错误;改造后各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由外源性因素引起,如捕食关系,B项错误;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食物网的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更强,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态维持,C项错误。
9.C 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跳蝻活动能力弱,可以采用样方法来调查跳蝻的密度,A项合理;实验结果表明,招引粉红椋鸟后,跳蝻密度会下降,说明招引粉红椋鸟具有一定的治蝗效果,B项合理;通过招引粉红椋鸟使防控区蝗虫的种群密度下降,但捕食关系属于负反馈调节,不会使蝗虫的种群密度降为0,C项不合理;对照组未经任何干预,跳蝻密度也会下降,说明跳蝻密度变化受自身和其他外界因素影响,D项合理。
10.D 由题图可知,该瓶内黄猩猩果蝇的K值为346只,而K值是种群在某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而不是最大数量,A项错误;11月11日左右,种群数量已达到K值,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为K/2时,即10月25日左右,B项错误;11月上旬,果蝇的种群数量仍在增加,即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也就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项错误;增加另一种果蝇,则黄猩猩果蝇的资源、生活空间减小,同时会受其他生物的制约,所以环境容纳量可能会减小,D项正确。
11.C 桫椤是植物,因此调查桫椤种群的年龄结构时采用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A项正确;分析题图可知,该种群中幼龄个体数量远多于老年个体,因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项正确;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的是年龄结构,不是种群密度,C项错误;若生长环境不发生显著变化,种群将保持增长一段时间,直到达到环境容纳量,因此桫椤种群的这种年龄结构情况可以保持较长时间,D项正确。
12.B 当年年末种群数量是前一年年末种群数量的λ倍,结合题图可知,第4年年末,λ=2,说明种群的自然增长率最大,A项错误;第4年年末,λ=2,说明第4年年末种群数量是第3年年末种群数量的2倍,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项正确;第2年年末和第6年年末的λ=1,而在第2年~第6年λ>1,说明种群数量在增加,到第6年年末,种群数量比第2年年末多,C项错误;环境容纳量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此时λ=1。由题意可知,第8年年末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科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热点练7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综合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与群落作业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与群落 作业含答案,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