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一针对练习+单元测试(含解析)
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精品综合训练题
展开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精品综合训练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2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针对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该反应的燃烧热
B.1mol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燃烧热
C.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燃烧热
D. 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C元素变为气体、H元素变为液态等)时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燃烧热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时放热98kJ
B. 为气态时,放热大于196kJ
C.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D.加入催化剂,反应热不变
3.和合成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
B.
C.
D.
4.热化学方程式表示( )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的热量
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1mol一氧化碳和lmol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mol氢气,吸收热量131.3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收热量131.3kJ
5.己知。已知环丙烷(g)的燃烧热,丙烷(g)的燃烧热,1 mol液态水蒸发为气态水的焓变为。则 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的 (kJ/mol)为( )
A. -658 B. -482 C. -329 D. -285
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有关描述或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热化学方程式
有关描述或结论
A
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B
丙烷比乙烯稳定
C
含10.0 g NaOH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约为14.3kJ
D
①;
②
A.A B.B C.C D.D
7、下列关于反应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CO(g)的燃烧热为,则反应的
B.已知与结合生成时放热。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反应反应热,则含和的稀溶液反应的反应热
C.反应热全部是正值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8、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B.为该反应的反应热
C.
D.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9、已知:,则的反应热是( )
A. B. C. D.
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有关描述或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热化学方程式
有关描述或结论
A
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B
丙烷比乙烯稳定
C
含10.0 g NaOH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约为14.3kJ
D
①;
②
A.A B.B C.C D.D
11、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B. 已知4P(s,红磷)===(s,白磷),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C. 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为
D.已知;。则
12、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的能量变化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白磷的燃烧热 B. 图示中
C. +3价磷的氧化物被氧化是吸热反应 D. 1 mol 白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13、已知:;。某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kJ热量,同时生成3.6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 B.1:2 C.1:1 D.2:3
14、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1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已知H—H键、H—O键和O=O键的键焓分别为、和。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5、11.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mol葡萄糖晶体在氧气中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2804.0kJ热量: 。
(2)32g铜粉在足量氧气中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时放出78.5kJ热量: 。
(3)标准状况下,2.8L CO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时放出35.35kJ热量: 。
(4)一氧化碳气体还原磁铁矿得到1mol单质铁时放出14.7kJ热量: 。
16、(1)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和反应,生成等污染大气,其中生成NO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则图1中三种分子最稳定的是 ,图1中对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图2是与CO反应转化为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根据图2分析,若0.5mol CO被氧化,该过程放出的热量= kJ。
若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将0.5mol CO与1mol 混合,则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 (填“>”“<”或“=”)kJ。
(3)仿照图2的形式,在图3中绘制出与反应生成NO(g)的能量变化曲线。
17、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蕴藏在海底的“可燃冰”是高压下形成的外观像冰的甲烷水合物固体。甲烷气体燃烧和水汽化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
②。
则320 g“可燃冰”(分子式为)释放的甲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 。
(2)0.3 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时放出649.5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3)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常温常压条件下,1 g丁烷完全燃烧生成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0kJ,则表示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4)下列制氢气方法中最节能的是 (填序号)。
A.电解水制氢气:
B.高温使水分解制氢气:
C.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
D.天然气制氢气:
18、磷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两种固态氧化物和。现将3.1g单质磷(P)固体在3.2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放出的热量。
(1)反应后生成物的组成是 (用化学式表示)。
(2)已知单质磷的燃烧热为,则1 mol P(s)与反应生成固态的反应热= 。
(3)若3.1g磷在3.6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放出的热量,则(填“<”“>”或“=”)。
(4)磷的两种氧化物中较稳定的是 。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在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不一定是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就是该物质的燃烧热,故A、 B、C错误,D正确。
2.答案:D
解析:未注明所处状况,无法计算氧气的物质的量,故无法计算放出的热量,A错误;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要吸热,故为气态时,放热小于196 kJ,且未说明生成的的物质的量,B错误;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C错误;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焓变,故加入催化剂,反应热不变,D正确。
3.答案:D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 kJ,1 mol 中的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为 kJ,所以或;当生成液态时,1mol的转化1mol的放出的热量为kJ ,则或,故选D。
4.答案:C
解析:反应热表示反应物按照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物质的量反应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kJ/mol,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mol氢气,并吸收131.3kJ的热量,特别要指明水的状态。
5.答案:B
6.答案:C
解析: A项,由给出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错误;B项,丙烷吸收能量分解为乙烯和甲烷两种物质,无法比较反应物与其中一种生成物的稳定性,错误;C项,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与含1 mol HCl的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时放出57.3kJ热量,故含10.0 g NaOH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约为14.3kJ,正确;D项,均小于0,燃烧越充分放出的热量越多,越小,故,错误。
5.答案:B
6.答案:C
解析: A项,由给出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错误;B项,丙烷吸收能量分解为乙烯和甲烷两种物质,无法比较反应物与其中一种生成物的稳定性,错误;C项,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与含1 mol HCl的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时放出57.3kJ热量,故含10.0 g NaOH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约为14.3kJ,正确;D项,均小于0,燃烧越充分放出的热量越多,越小,故,错误。
7、答案:A
解析:表示CO(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则反应的,A项正确;含和的稀溶液反应生成,与结合生成时会放出热量,则反应热小于,B项错误;反应热有正负之分,C项错误;燃烧热是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水应为液态,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 A项,分子拆成原子的过程中需吸收能量,故,错误;B项,,是该反应的反应热,错误;C项,从反应过程分析,,即,正确;D项,燃烧热是指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而D项中对应的是2mol氢气,错误。
9、答案:A
解析:由可以得到,再将其乘以,可得。
10、答案:C
解析: A项,由给出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错误;B项,丙烷吸收能量分解为乙烯和甲烷两种物质,无法比较反应物与其中一种生成物的稳定性,错误;C项,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与含1 mol HCl的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时放出57.3kJ热量,故含10.0 g NaOH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约为14.3kJ,正确;D项,均小于0,燃烧越充分放出的热量越多,越小,故,错误。
11、答案:C
解析:生成的水为气态,不是稳定的氧化物,不能根据所给热化学方程式求氢气的燃烧热,A错误;红磷的能量低于白磷的能量,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红磷比白磷稳定,B错误;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正确;C(s)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多,放热反应的,放热越多越小。故,D错误。
12、答案:B
解析:不是白磷的燃烧热,A项错误;在氧气中反应生成,由题图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项错误;小于0,而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正值,D项错误。
13、答案:C
解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的燃烧热为。生成的,参加反应的为0.2mol,故燃烧放出的热量为。CO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13.74kJ-57.16kJ=56.58kJ,CO的燃烧热为,故。则。
14、答案:D
解析:1mol的气态水分解产生1mol的氢气和mol的氧气的能量变化是2×463k-436J-2×495kJ=242.5k,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为,A、B错误;2mol的气态水分解产生2mol的氢气和1mol的氧气的能量变化是485kJ,同种化学键断开所吸收的能量与形成所放出的能量相等,所以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错误,D正确。
15、答案:(1)
(2)
(3)
(4)
解析: (1)根据题中信息可以写出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2)32g铜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1mol铜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57.0kJ,热化学方程式为,要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的对应关系。
(3)标准状况下,2.8LCO的物质的量为,故1 mol CO气体参与反应放出282.8kJ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为,注意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的转化。
(4)生成1 mol Fe,则参与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为,故热化学方程式为。
16、答案:(1);
(2)117;<
(3)如图所示
解析:(1)键能越小,化学键断裂越容易;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由图1可求出的反应热。
(2)由图2知,消耗1 mol CO时放出的热量为368kJ-134kJ=234kJ,则0.5molC0被氧化时放出117kJ热量;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可能消耗完,因此放出的热量小于kJ。
(3)作图时注意两点: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高,过渡态的能量最高。
17、答案:(1)1780.6 kJ
(2)
(3)
(4)C
解析:(1)由①-2×②可得。中甲烷的物质的量为2mol,2mol甲烷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1780.6kJ。
(2)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3) 101 kPa时,I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所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燃烧热,所以表示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电解水需要大量的电能,A项不符合题意;高温使水分解制氢气及与在高温条件下制氦气均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并产生大量的及其他污染环境的气体,B、D项不符合题意;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C项符合题意。
18、答案:(1)、
(2)
(3)<
(4)
解析: (1)3.1g单质磷(P)的物质的量为,3.2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故磷原子与氧原子的数目之比为1:2,因为2:5<1:2<2:3,故反应产物为和。
(2)设,由题意可知,;设转化成、的P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则
,解得,故1 mol P与反应生成固态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反应热课时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符合如图的热化学方程式是,5 kJ /ml,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反应热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112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高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x、112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高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分层练习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反应热的计算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理解燃烧热的概念,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