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上海市复旦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上海市复旦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3,62,9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
元素与化合物
1. 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可随着细胞液pH变化改变颜色,使花瓣和果实呈现多种色彩,常见的花青素有天竺葵素(图1)、矢车菊素、飞燕草素等。
(1)已知花青素在植物体内以苯丙氨酸(图2,其R基的元素组成为-C7H7)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结合图1判断,下列与天竺葵素化学元素组成相同的是( )
A. NaOH B. 葡萄糖 C. 水 D. 核苷酸
(2)根据资料分析,花青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中
A. 细胞壁 B. 叶绿体 C. 细胞质基质 D. 液泡
研究证明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抗衰老及抗癌作用,对肝脏、心脑血管和视力具有保护作用,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有黑莓、蓝莓、紫薯、紫甘蓝等,可从中提取、纯化花青素。
研究人员欲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蓝莓中花青素含量及活性的影响,首先从蓝莓中提取各种花青素并分析它们的含量,结果如图3。
(3)据图3分析,要进一步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蓝莓中花青素含量及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应选择哪些种类的花青素做为主要指标进行检测( )
A. D3G和C3G B. D3A和M3G C. P3G和M3A D. C3G和P3G
研究人员测定干燥的不同条件对蓝莓中某种花青素保留率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
(4)图4中自变量是( )
A. 不同干燥方式(热风及远红外干燥) B. 干燥温度
C. 干燥时间 D. 花青素保留率
(5)已知蓝莓的干燥处理一般需要持续4h以上才能达到效果,根据图4实验结果选择更适合的干燥方式及干燥温度并写出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人员欲探究蓝莓中花青素对糖尿病小鼠肝脏是否有保护作用。主要实验方法如下:
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鼠若干只,其中一部分高脂饮食4周构建为糖尿病小鼠,再随机分为六组:NC组-8只健康小鼠;DM组-8只糖尿病小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MET组-8只糖尿病小鼠,灌胃250mg/kg盐酸二甲双胍溶液;蓝莓花青素低剂量组8只(BA-L组)、中剂量组8只(BA-M组)和高剂量组8只(BA-H组)均为糖尿病小鼠,分别灌胃100、200、300mg/kg蓝莓花青素;以上灌胃操作均持续4周后进行检测。
肝功能以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为检测指标(已知正常情况下,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结果如图5。
(6)将小鼠“随机”分组主要体现了实验设计中哪一原则( )
A. 可重复 B. 控制无关变量 C. 设置对照 D. 控制自变量
(7)下列关于实验设置的说明正确的是( )
A. 对比NC组与DM组小鼠血液中谷丙转氨酶活性,说明糖尿病小鼠的肝功能受损
B. 对比DM组与MET组小鼠血液中谷丙转氨酶活性,说明盐酸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小鼠肝脏有保护作用
C. 肝细胞内谷丙转氨酶活性也可作为检测指标
D. 为节约时间,灌胃操作可以持续一天即进行肝功能检测
(8)已知糖尿病会造成肝功能损伤,据图5推测,谷丙转氨酶活性越______(高/低)说明肝功能损伤程度越高。
(9)据图5分析,描述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2)D (3)A (4)ABC
(5)远红外60℃,花青素保留率最高
(6)B (7)AB
(8)高
(9)实验结果:糖尿病组谷丙转氨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健康小鼠组,灌胃250mg/kg盐酸二甲双胍溶液组小鼠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灌胃蓝莓花青素组也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谷丙转氨酶活性,但均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蓝莓花青素对糖尿病小鼠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保护作用越大
【解析】
【分析】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设计实验时需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科学性原则等,还需要控制无关变量,使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小问1详解】
结合图1的天竺葵素结构式可判断,天竺葵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与天竺葵素化学元素组成相同的是葡萄糖,NaOH由Na、O和H组成,水由H、O组成,核苷酸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小问2详解】
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可随着细胞液pH变化改变颜色,细胞液存在于液泡中,说明花青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中,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小问3详解】
分析图3可知,从蓝莓中提取各种花青素并分析它们的含量,其中D3G的含量最高,其次为C3G,其他种类花青素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不合适用于进一步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蓝莓中花青素含量及活性的影响,故应选择含量高的花青素作为研究对象,A正确,ABC错误。
故选A。
【小问4详解】
该实验目的是测定干燥的不同条件对蓝莓中某种花青素保留率的影响,结合图4结果可知,自变量为不同干燥方式(热风及远红外干燥)、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因变量为花青素保留率,AB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小问5详解】
蓝莓的干燥处理既要保证含水量低,同时尽可能保留更多的花青素,综合图4结果可知,持续4h以上各种干燥方式均导致花青素含量明显下降,但其中远红外60℃干燥处理下的花青素保留率最高,故远红外60℃为更适合的干燥方式及干燥温度。
【小问6详解】
该实验目的是探究蓝莓中花青素对糖尿病小鼠肝脏是否有保护作用,小鼠的分组情况属于无关变量,分组时要随机,不能存在人为主观意愿,这主要体现了控制无关变量这一原则。
【小问7详解】
A、对比NC组(健康小鼠)与DM组小鼠(糖尿病小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血液中谷丙转氨酶活性,DM组血液中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高于NC组,说明糖尿病小鼠的肝功能受损,A正确;
B、对比DM组(糖尿病小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与MET组小鼠((糖尿病小鼠,250mg/kg盐酸二甲双胍溶液)血液中谷丙转氨酶活性,MET组小鼠谷丙转氨酶活性低于DM组,说明盐酸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小鼠肝脏有保护作用,B正确;
C、正常情况下,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无法通过血液检测判断谷丙转氨酶活性,肝功能受损后,肝细胞破坏释放其中的谷丙转氨酶,故以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为肝功能的检测指标,而不能以肝细胞内谷丙转氨酶活性作为检测指标,C错误;
D、灌胃操作均持续4周后保证相关物质发挥作用后再进行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检测,仅持续一天,时间过短,无法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D错误。
故选AB。
【小问8详解】
由图5结果可知,糖尿病小鼠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小鼠,已知糖尿病会造成肝功能损伤,说明肝功能损伤程度越高,谷丙转氨酶活性越高。
【小问9详解】
由图5结果可知,糖尿病组谷丙转氨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健康小鼠组,灌胃250mg/kg盐酸二甲双胍溶液组小鼠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灌胃蓝莓花青素组也能降低糖尿病小鼠谷丙转氨酶活性,但均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灌胃250mg/kg盐酸二甲双胍溶液组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糖尿病小鼠组,说明盐酸二甲双胍溶液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灌胃蓝莓花青素组也能降低糖尿病小鼠谷丙转氨酶活性,由此可得出结论:蓝莓花青素对糖尿病小鼠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保护作用越大。
光合作用的探究
2. 甜椒是我国温室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下图中甲表示甜椒叶肉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乙表示利用甜椒叶圆片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实验装置。
(1)下列对甲图中两种细胞器I和Ⅱ的列表比较正确的是( )
选项
比较项目
细胞器I
细胞器Ⅱ
A.
具有双层膜结构
是
否
B.
内膜是产生ATP的场所
否
是
C.
基质中含有相关反应的酶
是
否
D.
广泛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
是
是
(2)甲图中结构a中发生的光合作用阶段是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甲图中CO2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存在于I的基质 B. 存在于Ⅱ的基质 C. 产生于三羧酸循环
D. 产生于卡尔文循环 E. 产生于糖酵解过程
(4)温度会影响光合速率,当温室内温度升高或高温时间延长,可能会导致甜椒叶片的光合速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有( )
A. 光照强度减弱 B. 叶片面积减小
C. 气孔关闭降低CO2吸收 D. 酶活性受影响
某小组选取颜色相同的甜椒叶制成大小相同的叶圆片若干,用一定的方法先排除叶肉细胞间隙中的空气并按乙图装置使叶圆片沉于NaHCO3溶液中,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本实验中采用特殊光源,其对温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该装置的实验原理是光合作用产生的O2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主要积累在细胞间隙中,结果可使原来下沉的叶片上浮。
(5)使用乙图所示装置,适当改变条件,还可以探究哪些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A. CO2浓度 B. 光质 C. O2浓度 D. 温度
(6)小组同学根据实验结果绘制了坐标曲线图(见下图)其中表示相同时间内叶圆片浮起个数与光源距离关系的曲线是______(①/②)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为甜椒不同部位叶片面积、单个叶片质量(鲜重)、叶绿体色素含量、气孔开放度、净光合速率的比较。
叶片部位
叶片面积(cm2)
单叶片质量(g)
总叶绿体色素含量(mg/g鲜重)
气孔开放度
(mmol·m-2·s-1)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上部
124.31
1.52
4.16
0.23
0.25
中部
188.62
3.38
3.60
0.12
0.10
下部
341.74
6.93
1.16
0.08
0.07
(7)据表分析,哪个部位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结合表中数据及实际情况,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光反应 (3)ABC (4)CD (5)ABD
(6) ①. ② ②. 距离越近,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强度越强,相同时间内浮起的叶圆片个数越多
(7)叶片上部的叶片面积和单叶质量小于中部、下部,但总叶绿体色素含量和气孔开放度比中部、下部高,有利于其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故净光合速率高
【解析】
【分析】图甲中I是叶绿体,a为类囊体膜,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II是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小问1详解】
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双层膜结构,A错误;
B、叶绿体产生ATP的场所是类囊体膜,线粒体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内膜,B错误;
C、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线粒体的基质中含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C正确;
D、叶绿体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线粒体动、植物细胞中都有,D错误。
故选C。
【小问2详解】
a为类囊体膜,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
【小问3详解】
A、在植物体内,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固定成有机物,故CO2存在于叶绿体基质,A正确;
B、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会产生CO2,故CO2存在于线粒体基质,B正确;
C、在三羧酸循环中也会产生CO2,C正确;
D、卡尔文循环产生糖类物质和C5,D错误;
E、细胞呼吸过程中,糖酵解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其产物为丙酮酸和[H],E错误。
故选A、B、C。
【小问4详解】
A、温室内温度升高或高温时间延长,不影响光照强度减弱,A错误;
B、温室内温度升高或高温时间延长,不影响叶片面积大小,B错误;
C、温室内温度升高或高温时间延长,可能会导致气孔关闭降低CO2吸收,导致暗反应受阻,致使甜椒叶片的光合速率下降,C正确;
D、温室内温度升高或高温时间延长,可能会影响酶的活性,致使甜椒叶片的光合速率下降,D正确。
故选C、D。
【小问5详解】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除光照强度之外,CO2浓度、温度、不同光质也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故使用使用乙图所示装置,适当改变条件,还可以探究上述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A、B、D正确。
故选A、B、D。
【小问6详解】
表示相同时间内叶圆片浮起个数与光源距离关系的曲线是②,距离越近,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强度越强,相同时间内浮起的叶圆片个数越多。
【小问7详解】
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的部位是叶片上部,据表分析叶片上部的叶片面积和单叶质量小于中部、下部,但总叶绿体色素含量和气孔开放度比中部、下部高,有利于其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故净光合速率高。
细胞代谢
3. 丙酮酸脱羧酶是细胞呼吸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酶。如图1是丙酮酸脱羧酶催化某底物的反应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表示丙酮酸脱羧酶的是( )
A. 物质E B. 物质F C. 物质G D. 物质D
(2)该酶只催化丙酮酸脱CO2生成乙酰辅酶A过程,体现了酶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该酶通常分布在____________(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
(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所有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②酶的功能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③一种酶通常只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④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⑤蛋白酶可以水解唾液淀粉酶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⑤
(4)根据图1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适当增大D的浓度会提高酶催化的反应速率
B. E的浓度与酶催化的反应速率始终成正比
C. F或G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催化反应速率
D. 升高温度可能导致反应速率下降
为研究Pb2+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某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5)据图2分析,Pb2+是否改变了胃蛋白酶的最适pH______(是/否),描述图中曲线反应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儿童受铅污染不仅会影响体内各种酶活性使消化功能紊乱,还会阻碍脑发育,导致智商下降、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等,以下关于减少儿童受铅污染的倡议合理的是( )
A. 加大推广无铅汽油代替含铅汽油
B. 减少食用含铅量高的食物,如松花蛋
C. 避免接触含铅量高的二手烟
D. 避免接触含铅超标的劣质图书、玩具
(7)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图为ATP的结构示意图,①③表示组成ATP的物质或基团,②④表示化学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为腺苷,即ATP中的“A”
B. 化学键②易断裂,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C. 在ATP-ADP循环中,③可重复利用
D. 若化学键④断裂,生成的AMP可参与RNA的合成
(8)动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反应过程有( )
A. 糖酵解 B. 光反应 C. 碳反应
D. 丙酮酸脱CO2 E. 三羧酸循环
【答案】(1)D (2) ①. 专一性 ②. 线粒体基质 (3)C (4)ACD
(5) ①. 否
②. 在一定pH范围内,随着pH增大,酶活性逐渐增大,达到最适pH后,随着pH增大,酶活性逐渐降低,Pb2+可能改变酶的空间结构而使其活性减弱,进而导致酶促反应速率降低。 (6)ABCD (7)BCD (8)ABDE
【解析】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特性:1、酶具有高效性 2、酶具有专一性3、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ATP的中文名称是腺苷三磷酸,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构成,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碳)暗反应两个阶段,①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主要包括水的光解过程和NADPH、ATP的合成;②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通过CO2固定和C3还原生成有机物。
【小问1详解】
酶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图1中物质D可将物质E(反应物)分解为物质F和物质G(二者均为产物),因此物质D代表丙酮酸脱羧酶,ABC错误,D正确,故选D。
【小问2详解】
由题干可知,该酶只催化丙酮酸脱CO2生成乙酰辅酶A过程,即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可体现酶的专一性。由于丙酮酸脱CO2生成乙酰辅酶A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而该阶段的反应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因此。该酶通常分布在线粒体基质。
【小问3详解】
①有些酶的本质是RNA,不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因此①错误;②结构决定功能,酶发挥催化活性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因此②正确;③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通常只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因此③正确;④酶可以在活细胞外发挥作用,因此④错误;⑤唾液淀粉酶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可以被蛋白酶水解,因此⑤正确,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
【小问4详解】
A、由上面分析可知,D为酶,增大酶浓度可以增加底物与酶结合的几率,因此适当增大D的浓度会提高酶催化的反应速率,A正确;
B、由上面分析可知,E为反应物,适当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是当酶饱和时,再增大反应物浓度,则无法提高反应速率,B错误;
C、F和G代表产物,可用产物的生成速率来表示酶催化反应速率,C正确;
D、升高温度可能导致酶活性降低,进而导致反应速率下降,D正确。
故选ACD。
【小问5详解】
分析图2可知,曲线峰值处所对应的pH即为酶的最适pH,无论是否添加Pb2+,曲线的峰值处所对应的pH(即最适pH)没有发生变化。由图可知,在一定pH范围内,随着pH增大,酶活性逐渐增大,达到最适pH后,随着pH增大,酶活性逐渐降低,Pb2+可能改变酶的空间结构而使其活性减弱,进而导致酶促反应速率降低。
【小问6详解】
A、由无铅汽油代替含铅汽油,可减少儿童出行过程中受铅污染的概率,A正确;
B、松花蛋制作方法导致其含铅量较高,减少食用松花蛋等高铅含量的食物,能有效避免儿童受到铅污染,B正确;
C、吸烟过程中产生的二手烟含铅量较高,减少儿童接触二手烟,可以降低儿童铅污染的发生,C正确;
D、劣质图书印刷过程中使用的纸张、油墨铅含量较高,因此避免接触含铅超标的劣质图书、玩具等可有效降低儿童铅污染的概率,D正确。
故选ABCD。
【小问7详解】
A、分析题图可知,①与核糖相连,可推知其为腺嘌呤,ATP中的“A”代表腺苷,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因此图中的①不能代表ATP中的“A”,A错误;
B、图中②和④为特殊化学键,其中远离腺苷的化学键(即②)容易断裂,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B正确;
C、③为磷酸基团,其可以在ATP分解成ADP的过程中形成,也可以在ADP形成ATP的过程中参与反应,因此在ATP-ADP循环中,③可重复利用,C正确;
D、若化学键④断裂,即ATP脱去两分子磷酸,可生成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其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可参与RNA的合成,D正确。
故选BCD。
小问8详解】
A、糖酵解指的是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可以产生少量ATP,A正确;
B、光反应过程中会发生ATP的合成,B正确;
C、碳反应(暗反应)过程中消耗ATP,不生成ATP,C错误;
D、丙酮酸脱CO2可以代表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或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前者不能生成ATP,后者可以生成少量ATP,D正确;
E、三羧酸循环通过氧化乙酰辅酶A来释放储存的能量,该过程中会生成ATP,E正确。
故选ABDE。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4. 甲状腺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的重要内分泌器官,富含由滤泡细胞围成的滤泡(如图)。滤泡细胞能从血液中摄取碘,将合成的甲状腺球蛋白(TG)于滤泡腔内碘化后贮存(MIT和DIT是两种不同的碘化酪氨酸)。当受到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时,滤泡细胞能在细胞结构丙的帮助下把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水解,并将产生的甲状腺激素T3和T4释放入血液。
(1)图中的①-③,具有保护质膜和识别外界信息功能的是______,处于不断“流动”状态的是______。(填编号)
(2)图中与TG的合成、加工和运输有关的细胞结构有( )
A. 甲、乙、丙 B. 甲、乙 C. 甲、丙 D. 乙、丙
(3)据图分析,滤泡腔中的TG进入滤泡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胞吞 D. 主动运输
(4)结合图中信息,从功能角度分析,碘泵最可能是一种( )
A. 通道蛋白 B. 载体蛋白 C. 受体蛋白 D. 激素蛋白
(5)据图分析,碘泵从血液中摄取碘的过程与下列哪一过程直接相关( )
A. ATP合成 B. ATP水解 C. Na+内流 D. Na+外排
碘是甲状腺素合成的重要元素,但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研究发现,高碘处理时甲状腺滤泡细胞的线粒体会发生肿胀、嵴模糊等现象。
(6)结合所学知识,依据题干和图中信息分析:高碘处理对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甲状腺素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③
②. ①②③ (2)B (3)C (4)B (5)C
(6)高碘处理后,甲状腺滤泡细胞线粒体发生肿胀、峭模糊等现象,导致线粒体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不足使甲状腺滤泡细胞主动吸收碘的能力不足,影响甲状腺球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使得甲状腺滤泡细胞释放甲状腺激素的量不足
【解析】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多肽链→多肽链转移到核糖体附着的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通过“出芽”形成囊泡→囊泡包裹着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通过“出芽”形成囊泡→囊泡包裹着蛋白质运输细胞膜,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蛋白质,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小问1详解】
①是磷脂双分子层,②是蛋白质,③是糖蛋白,膜的基本骨架的是磷脂双分子层。糖蛋白有识别作用,能接受促甲状腺激素刺激,三者均处于不断“流动"状态的。具有保护质膜和识别外界信息功能的是③;处于不断“流动”状态的是①②③。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TG属于分泌蛋白,甲是内质网,乙是高尔基体,丙是溶酶体,与甲状腺球蛋白(TG)的合成、加工和运输有关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质网将初加工的甲状腺球蛋白包裹在囊泡中运输给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B正确。
故选B。
【小问3详解】
TG是分泌蛋白,属于大分子物质,故滤泡腔中TG进入滤泡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胞吞,C正确。
故选C。
【小问4详解】
转运蛋白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而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滤泡细胞摄取碘是依靠碘泵,属于主动运输,因此是载体蛋白,B正确。
故选B。
【小问5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碘泵从血液中摄取碘的同时,Na+内流,C正确。
故选C。
【小问6详解】
高碘处理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线粒体发生肿胀、峭模糊等现象,导致线粒体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不足使甲状腺滤泡细胞主动吸收碘的能力不足,影响甲状腺球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使得甲状腺滤泡细胞释放甲状腺激素的量不足。
细胞分裂与分化
5. 如图展示了一个动物细胞的生命历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和②所示的过程,在生物学上分别称为______和______。经过②过程细胞内遗传物质______(改变/不变),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______(改变/不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D细胞属于正常的细胞死亡过程,称为______,受______控制。若A为植物细胞,而D细胞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说明D细胞具有______性。
(3)动物细胞在过程①中与植物细胞的不同之处是( )
A. 间期有DNA的复制 B. 前期中心粒周围出现纺锤丝
C. 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D. 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形成
(4)过程①中细胞的行为呈现周期性,下列描述该周期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抑制DNA复制的药物作用于图甲的S期或图丙的A→B段
B.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图乙的a+b段或b+c段
C. 抑制纺锤体形成可使细胞分裂停留在图丙的B→A段
D. 细胞中可能含有染色单体的时间段是图甲的M或图乙的b、d或图丙的A→B段
(5)如图为某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正常体细胞中有8对染色体)部分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细胞中无纺锤体
B. A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
C. B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
D. B细胞与A细胞中核DNA数目相等
(6)举例说明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哪些机制保证了遗传物质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准确传递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细胞增殖 ②. 细胞分化 ③. 不变 ④. 改变 ⑤.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 ①. 细胞凋亡 ②. 基因 ③. 全能性 (3)B (4)D (5)BD
(6)DNA分子的复制、纺锤体的牵引和染色体的平均分配
【解析】
【分析】据图可知,①表示细胞分裂,②表示细胞分化,③表示细胞衰老、凋亡和癌变等过程。
【小问1详解】
图中①可使细胞数目增多,表示细胞增殖,②使细胞种类增多,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过程不改变细胞内遗传物质,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发生稳定性差异,使细胞种类增多,功能趋向于专门化。
【小问2详解】
图中D细胞属于正常的细胞死亡过程,称为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是受基因控制的;若A为植物细胞,而D细胞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说明D细胞具有全能性,根本原因在于细胞中含有本物种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小问3详解】
A、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都有DNA复制,A错误;
B、动物细胞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是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正确;
C、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着丝粒)的分裂和染色单体的分离,C错误;
D、动植物细胞末期都有核膜核仁重新形成,D错误。
故选B。
【小问4详解】
A、S期完成DNA复制,图丙中的B→A段表示分裂间期,抑制DNA复制的药物需要作用于图甲的S期或图丙的B→A段,A错误;
B、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图乙的a+b段或c+d段,B错误;
C、纺锤体的形成时期是前期,抑制纺锤体形成可使细胞分裂停留在图丙的A→B段,C错误;
D、M或b、d或A→B段都表示整个分裂期,其中分裂期前期和中期存在染色单体,D正确。
故选D。
【小问5详解】
AB、A细胞着丝粒(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含有纺锤体,A错误,B正确;
C、B细胞中着丝粒(着丝点)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故细胞中有32条染色体,C错误;
D、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两者的核DNA数目相等,都是32,D正确。
故选BD。
【小问6详解】
有丝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准确传递,与以下机制密切相关:DNA分子的复制、纺锤体的牵引和染色体的平均分配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