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七宝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1. 啤酒是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低酒精度酒,除此之外啤酒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低分子糖、无机盐和各种酶。其中,低分子糖和氨基酸很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啤酒往往被人们称为“液体面包”。
(1)经常大量喝啤酒,容易导致人体发胖的原因是__________ 。
(2)啤酒中氨基酸吸收进人体后可以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血红蛋白、胰岛素等蛋白质,但这些蛋白质的功能并不相同,推测其可能原因是 。
A. 氨基酸数目不同B. 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C. 肽链数目不同D. 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在酿造过程中酿酒酵母不具备用大麦酿造啤酒所需的所有酶。例如,酵母菌细胞不产生淀粉酶,需要酿酒者首先利用麦芽中的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低分子糖,该过程称为糖化。
(3)下图表示酵母菌细胞中几种化学元素与相应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③④代表单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⑤具有催化作用,则①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
B. 若②具有保温、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则②比同质量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能多
C. 若⑥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则③中不含单糖
D. 若⑦是淀粉,则④只存在于酵母细胞中
(4)啤酒生产中以大麦芽中淀粉为原料,经过糖化过程才能酿造,其原因是
A. 淀粉能够进入细胞发生反应B. 淀粉是多糖直接参与细胞呼吸
C. 淀粉糖化产生葡萄糖进入细胞D. 淀粉糖化产生葡萄糖进入线粒体
(5)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产生酒精的场所和气体分别是
A. 细胞质基质 O2B. 线粒体基质 CO2
C. 细胞质基质 CO2D. 线粒体基质 O2
随着提取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在啤酒酿造过程中提取各种酶制剂,现有三个烧杯 A、B、C 装有从麦汁中提取到的脂肪分解酶、蛋白分解酶和两种酶的混合物,由于没有标签不知道 A、B、C 各个烧杯中装有哪种酶制剂。现在利用这些酶制剂来清洗衣服,根据现象给相应装有酶制剂的烧杯贴标签。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越多表示去渍效果越好),实验结果见下表。
根据实验结果:
(6)含蛋白分解酶的杯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7)含两种酶的杯子是____________ 。
(8)表中不宜用哪种杯中装的酶制剂洗涤蚕丝织物?__________ 。
【答案】(1)啤酒中含有人体容易消化吸收的低分子糖 (2)ABC (3)B (4)C (5)C (6)A杯和C杯 (7)C杯 (8)A杯和C杯
【解析】
【分析】在细胞内,组成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可能成千上万,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极其多样,这就是细胞中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
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也叫作发酵。产生酒精的叫作酒精发酵。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不完全分解,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就是无氧呼吸。
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小分子的氨基酸,脂肪酶能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
【小问1详解】
据题干信息“啤酒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低分子糖、无机盐和各种酶”,可知,经常大量喝啤酒,会摄入较多低分子糖,且低分子糖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容易导致人体发胖。
【小问2详解】
不同蛋白质功能不同是其空间结构不同造成的,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差异体现在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数目及肽链盘曲折叠的方式不同。AB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小问3详解】
A、若⑤具有催化作用,⑤含元素包括C、H、O、N,则⑤是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则①为氨基酸,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A错误;
B、若②具有保温、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则②是脂肪。脂肪含H比例高,则脂肪比同质量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能多,B正确;
C、⑥元素组成为C、H、O、N、P,若⑥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则⑥是DNA,③中含脱氧核糖,C错误;
D、若⑦是淀粉,则④为葡萄糖,葡萄糖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细胞中,D错误。
故选B。
【小问4详解】
据题干信息“酵母菌细胞不产生淀粉酶,需要酿酒者首先利用麦芽中的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低分子糖,该过程称为糖化”,推测淀粉是多糖,不易进入细胞氧化分解,需要先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氧化分解在细胞质基质中。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小问5详解】
酿酒过程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代谢,产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小问6详解】
分析表格,A杯酶制剂和C杯酶制剂洗涤血渍效果好,血渍中成分主要含蛋白质。因此含蛋白酶的杯子是A杯和C杯。
【小问7详解】
C杯酶制剂洗涤血渍和油渍效果均较好,血渍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油渍主要成分是油脂,说明C杯中含脂肪酶和蛋白酶。
【小问8详解】
蚕丝织物的成分中含蛋白质。据表知A杯酶制剂和C杯酶制剂均含蛋白酶,因此不宜用A和C杯中装的酶制剂洗涤蚕丝织物。
二、海水稻
2. 海水稻是一种不惧海水短期浸泡,能在海边滩涂地和盐碱地生长的农作物品种。截止2021 年底,我国海水稻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 60 万亩地,分布在黑龙江、山东、江苏、新疆、内蒙古等十多个省份,品种覆盖全国四大类型典型盐碱地,并且全国种植平均亩产达到了 450 公斤。海水稻能种植在盐碱地环境中,与它根系分不开。
(1)图 1 中呈现的细胞种类至少有 种。
A. 2 种B. 3 种C. 4 种D. 5 种
(2)从图 2 观察到图 3 细胞,经历的操作有_____ 。(选择正确操作并排序)
① 调低亮度 ② 调高亮度 ③ 向左移动载玻片 ④ 向右移动载玻片 ⑤ 转动物镜转换器 ⑥ 调节粗准焦螺旋 ⑦ 调节细准焦螺旋
(3)根尖分生区细胞和成熟区细胞均具有的结构或物质是
①质膜 ②叶绿体 ③内质网 ④细胞壁 ⑤蛋白质 ⑥线粒体 ⑦DNA
A. ①②④⑤⑥⑦B. ①③④⑤⑦C. ①②④⑤⑦D. ①③④⑤⑥⑦
(4)根瘤菌是一种可以侵染植物根部细胞的细菌,根瘤菌与图中根尖细胞均具有的结构是
A. 质膜B. 核糖体C. 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 中心体
(5)下表是海水稻、人体细胞及地壳中 O 和 N 占细胞干重的比例。已知 N 是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之一,O 是组成纤维素的主要元素之一。
下列叙述成立的是
A. 不同分子中主要元素的含量不同B. 两种细胞的蛋白质含量不同
C. 两种细胞中海水稻的纤维素含量可能更高D. 生物体内与自然环境中的元素具有统一性
(6)一般植物都难以在盐碱地中生活,为了探究盐碱地中高盐土壤浓度对植物细胞的影响,某同学做了如下模拟实验:将新鲜的黑藻叶片,置于加有伊红(不能被植物细胞吸收的红色染料)的高盐溶液中,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A、B 处颜色分别是
A. 无色、红色B. 红色、绿色
C. 绿色、无色D. 绿色、红色
(7)普通水稻种植在盐碱地中,其根部细胞也出现了类似现象,如图4。据此推测海水稻能在盐碱地生长,其根尖成熟区细胞内液泡细胞液浓度与外界土壤中溶液浓度关系是________
A. 细胞液浓度=土壤中溶液浓度B. 细胞液浓度>土壤中溶液浓度
C. 细胞液浓度<土壤中溶液浓度D. 都可能
【答案】(1)D (2)③⑤②⑦ (3)D (4)AB (5)ABD (6)D (7)B
【解析】
【分析】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小问1详解】
由于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种类的细胞,图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的细胞结构各不相同,其中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因此图1中呈现的细胞种类至少有5种,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小问2详解】
由图2到图3细胞变大,是换用高倍镜观察的结果,由低倍镜换高倍镜需要先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由于显微镜下呈倒像,因此图2中的装片应向左移动才能保证图像移到视野中央(③),然后转动物镜转换器换高倍镜(⑤),由于高倍镜下视野变暗,因此需要调高亮度(②),并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清晰度(⑦),故经历的操作有③⑤②⑦。
小问3详解】
根尖分生区细胞和成熟区细胞都有①质膜、③内质网、④细胞壁、⑤蛋白质、⑥线粒体、⑦DNA,根细胞不含叶绿体,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小问4详解】
AB、根瘤菌是原核细胞,根尖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质膜、核糖体、AB正确;
C、根瘤菌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C错误;
D、根瘤菌是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含中心体,D错误。
故选AB。
【小问5详解】
A、已知N是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之一,O是组成纤维素的主要元素之一,因此不同分子中主要元素的含量不同,A正确;
B、N是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之一,海水稻细胞N含量低于人体细胞,说明两种细胞的蛋白质含量不同,B正确;
C、纤维素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动物细胞不含纤维素,C错误;
D、生物体内含有O和N,地壳内也含有O和N,说明生物体内与自然环境中元素具有统一性,D正确。
故选ABD。
【小问6详解】
图示细胞是置于高盐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后的图像,A为细胞质,B为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的空隙,充满的是外界溶液,由于黑藻叶片含有叶绿体,因此A为绿色,伊红是不能被植物细胞吸收的红色染料,但由于细胞壁为全透性,因此B为红色,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小问7详解】
普通水稻种植在盐碱地中,其根部细胞出现了图4的质壁分离现象,而海水稻能在盐碱地生长,说明其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中溶液浓度,保证细胞能正常吸水,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三、真核细胞的结构模型
3. 动植物细胞模型可以直观地反映动植物细胞的特点,不同组织的细胞形态不同,细胞各结构的大小、数量等也各不相同。下图是两位同学为精心制作的细胞模型附上的平面图,序号代表细胞结构,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左图所示的保卫细胞模型所属的细胞类型,及其特有的细胞结构是
A. 动物;①④⑥B. 植物;①⑤⑦
C 动物;③⑥⑦D. 植物;③④⑦
(2)请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推测:保卫细胞失水会导致气孔_______ (打开/关闭)。
(3)某同学在对右图脂肪细胞的描述中写道“白色脂肪细胞 90%的体积被脂肪滴占据,使细胞质在细胞边缘形成一个圆环,细胞核也被压缩,细胞器较少„„”。请根据该同学的描述推测脂肪滴的储存场所及该场所的结构特点
A ⑨ 单层膜B. ⑨ 单层磷脂分子
C. ⑮ 单层膜D. ⑮ 单层磷脂分子
(4)根据下表中对相关功能描述,填写图中对应的结构,选择对应正确的选项
A. ③⑩⑨ B. ③⑩⑫ C. ③⑧⑩ D. ③⑨⑩
(5)请结合两位同学的模型平面图和所学知识,指出两位同学模型中的至少两处不合理之处,并写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2)关闭 (3)D
(4) ①. ③ ②. ⑩ ③. ⑫
(5)保卫细胞中的液泡过小;脂肪细胞中缺少核糖体和线粒体
【解析】
【分析】分析保卫细胞的示意图:①表示绿叶体,②表示细胞质基质,③表示内质网,④表示核糖体,⑤液泡,⑥表示线粒体,⑦表示细胞壁。
分析脂肪细胞的示意图:⑧表示细胞膜,⑨表示溶酶体,⑩表示中心体,⑪表示染色质,⑫表示核仁,⑬表示核膜,⑭表示高尔基体,⑮表示脂肪滴。
【小问1详解】
甲所示的细胞是植物细胞,其特有的细胞结构是①叶绿体、⑤液泡、⑦细胞壁。
故选B。
【小问2详解】
保卫细胞失水时,为了减少水分的过度散失,会关闭气孔。
【小问3详解】
结合题干可知,由图脂肪细胞90%的体积被脂肪滴占据,使细胞质在细胞边缘形成一个圆环,细胞核也被压缩,细胞器较少,因此脂肪滴储存于⑮中;脂肪滴为脂溶性,因此与磷脂的亲脂性尾部结合,细胞质基质为水溶性,与磷脂的亲水性头部结合,因此⑮由单层磷脂分子组成。
故选D。
【小问4详解】
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③表示内质网。
中心体与低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构成,⑩表示中心体。
核仁与某些rRNA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⑫表示核仁。
故选B。
【小问5详解】
保卫细胞中的液泡过小;图乙所示的脂肪细胞中,脂肪细胞需要合成蛋白质,缺少④核糖体;脂肪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缺少⑥线粒体。
四、小肠上皮细胞与中药
4. 小肠是各种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图1示小肠上皮细胞,其中SGLT1、GLUT2、 Na+ -K+泵都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一侧的细胞膜突起形成微绒毛。研究发现,小肠上皮细胞内囊泡上的 SGLT1 与(肠)腔面膜上的 SGLT1 存在转移现象,导致(肠)腔面 SGLT1 的数量发生变化。
(1)微绒毛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
(2)与小肠上皮细胞微绒毛处 SGLT1 数量变化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
A. B. C. D. E.
(3)下列不可能是组成 SGLT1 蛋白质的成分是______
A. B. C. D.
(4)小肠上特定细胞可以分泌促胰液素,通过图2过程作用于胰腺细胞,促进胰腺分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质膜参与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 a 表示信号分子促胰液素
C. b 表示促胰液素受体,其成分是多糖D. 甲表示小肠上特定细胞,乙表示胰腺细胞
(5)根据图1,Na+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______。
A. 主动运输B. 自由扩散C. 协助扩散D. 胞吞
(6)根据图1,SGLT1 运输葡萄糖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__________。
A. ATP 水解B. 葡萄糖分解C. K+吸收D. Na+吸收
中药藿香、苍术等具“理气、消食、化湿”作用。为研究其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培养了来自新生健康大鼠小肠的、在一定条件下能分化成成熟小肠上皮细胞的 IEC-6 细胞,用中药提取物处理后测定 SGLT1、GLUT2、Na+ -K +泵等的表达量,结果见表
注:“*”表示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7)结合图1 和表的数据,以下推测合理的是_________
A. 藿香提取物作用于小肠上皮细胞(基)膜面的葡萄糖运输
B. 藿香提取物显著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吸钾排钠的过程
C. 苍术提取物不能影响小肠上皮细胞(肠)腔面的葡萄糖运输
D. 藿香和苍术提取物对小肠葡萄糖吸收的影响机制不同
【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 (2)ABD (3)D (4)ABD (5)C (6)D (7)AD
【解析】
【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等。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可知,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一侧的细胞膜突起形成微绒毛,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微绒毛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小问2详解】
SGLT1 为载体蛋白,所以其合成过程是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经过内质网( D )和高尔基体(B)的加工,再发送至细胞膜,需要线粒体(A)提供能量,故与小肠上皮细胞微绒毛处 SGLT1 数量变化有关的细胞器是ABD。
【小问3详解】
组成 SGLT1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氨基酸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D中氨基和羧基没有连在同一个C上,不属于氨基酸,故不可能是组成 SGLT1 蛋白质的成分是D。
【小问4详解】
A 、图中看出,在乙细胞上存在与 a 物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反映质膜参与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A 正确;
B 、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甲细胞产生分泌某种物质 a 经体液运输到细胞乙,与细胞乙上 b 结合,将信息传到细胞乙, a 可能表示促胰液素, B 正确;
C 、 b 可以促胰液素受体,其成分是糖蛋白, C 错误;
D 、图中甲表示小肠上特定的分泌细胞,该细胞分泌产生 a 物质通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乙细胞,因此图中乙细胞表示胰腺细胞, D 正确。故选ABD。
【小问5详解】
由图1可知,Na+借助细胞膜上的SGLT1由高浓度运输至低浓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这个过程顺浓度梯度,借助载体蛋白,属于协助扩散,故选C。
【小问6详解】
由图1可知,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消耗的是Na+顺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产生的势能。即SGLT1 运输葡萄糖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Na+吸收,故选D。
【小问7详解】
A、结合表中的数据可知:在蕾香提取物作用下,SGLT1、GLUT2、 Na+- K+泵等的 mRNA 表达量都增加,可见霍香提取物能作用于小肠上皮细胞(基)膜面的葡萄糖运输,A 正确;
B、比较蕾香和苍术组,苍术提高SGLT1、GLUT2、 Na+- K+泵等的 mRNA 表达量更高,所以苍术比霍香提取物显著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吸钾排钠的过程, B 错误;
C、结合表中的数据可知:在苍术提取物作用下,SGLT1、GLUT2、 Na+- K+泵泵等的 mR NA 表达量都增加,可见苍术提取物能影响小肠上皮细胞(肠)腔面的葡萄糖运输,C错误;
D、分析表格数据:霍香提取物对SGLT1、 Na+- K+泵的 mRNA 表达量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而显著促进GLUT2的 mRNA 表达,苍术提取物显著促进SGLT1、GLUT2、 Na+- K+泵泵等的 mRNA 表达量增加,可见蕾香和苍术提取物对小肠葡萄糖吸收的影响机制不同,D 正确。故选AD。
五、合理膳食
5. 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础,图示为人体肝细胞内的部分生化反应及其联系的示意图。图中编号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物质[ ]中填图中字母或编号,横线上写文字。
(1)左图中A、B 所代表的物质是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过程①称为___________,过程③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过程①③④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_]。
(3)人体过多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原因是图中的物质 C 可发生某作用,产生的氨基可转变成某物质,再随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该过程中的某作用和某物质分别指_____
A. 脱氨基 乳酸B. 脱氨基 尿素
C. 转氨基 乳酸D. 转氨基 尿素
(4)在人体 BAT(褐色脂肪组织)细胞中,有一种名为 UCP-1 的蛋白质,它能增加线粒体内膜对 H +的通透性。据资料分析,UCP-1 蛋白对细胞呼吸的作用效应是______
A. 消除 H+梯度,减少 ATP 合成B. 增加 H+梯度,增加 ATP 合成
C. 增加 H+梯度,减少 ATP 的合成D. 消除 H+梯度,增加 ATP 合成
(5)在下列人体内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圆圈”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______
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⑤⑥
(6)ATP 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______
A. 小肠上皮细胞主动吸收葡萄糖B. 白细胞吞噬细菌
C. 甘油自由扩散进入细胞D. 肌细胞收缩
(7)右图中,表示丙酮酸脱羧酶的是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
(8)丙酮酸脱羧酶只催化丙酮酸脱羧过程,体现了酶具有__________特点。
(9)当人体长期摄入糖类不足时,体内的脂肪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途径有:脂肪→__________。(用左图中编号和“→”表示,写出一条途径即可)
【答案】(1) ①. 丙酮酸 ②. 二碳化合物
(2) ①. 糖酵解 ②. 线粒体基质 ③. ④ (3)B (4)A (5)D (6)ABD (7)D
(8)专一性 (9)脂肪→⑥→⑧→③→④和脂肪→⑤→⑦→②→③→④。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题图分析,图中A表示丙酮酸,B表示二碳化合物,C表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D代表酶,E代表的是底物,F和G代表的是E分解的产物。
【小问1详解】
左图表示的是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氧化过程,其中A、B 所代表的物质是分别是丙酮酸和二碳化合物。
【小问2详解】
过程①称为糖酵解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③为三羧酸循环,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过程①③④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过程④,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小问3详解】
人体过多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原因是图中的物质 C ,即氨基酸可发生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基可在肝脏部位转变成尿素,再随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即该过程中的某作用指的是脱氨基作用,某物质代表的是尿素,因此过多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即B正确。
故选B。
【小问4详解】
在人体 BAT(褐色脂肪组织)细胞中,有一种名为 UCP-1 的蛋白质,它能增加线粒体内膜对 H +的通透性,进而降低线粒体内膜中氢离子的浓度,消除 H+梯度,减少 ATP 合成,可见,UCP-1 蛋白对细胞呼吸的作用效应表现为消除 H+梯度,因而可减少ATP的产生,使更多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即A正确。
故选A。
【小问5详解】
图①圆圈中的物质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包括一分子的腺嘌呤、一分子的磷酸和一分子的核糖组成;图②圆圈中的物质表示的是腺嘌呤;图③圆圈中的物质表示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图④圆圈中的物质代表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图⑤圆圈中的物质表示的是腺苷,包括一分子的核糖和一分子的腺嘌呤;图⑥圆圈中的物质是包括一分子的核糖和一分子的腺嘌呤,可见①和④中圆圈中的物质相同,⑤和⑥中圆圈中的物质相同,D正确。
故选D。
【小问6详解】
A、小肠上皮细胞主动吸收葡萄糖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该能量来自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A正确;
B、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是胞吞方式,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可来自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B正确;
C、甘油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肌细胞收缩需要消耗能量,该能量可来自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D正确。
故选ABD。
【小问7详解】
酶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因此,右图中,可表示丙酮酸脱羧酶的是D。
【小问8详解】
丙酮酸脱羧酶只催化丙酮酸脱羧过程,而不能其他物质的反应,这体现了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小问9详解】
当人体长期摄入糖类不足时,体内的脂肪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脂肪供能首先需要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而后脂肪酸进入到线粒体中变成物质B,即二碳化合物,而后进入三羧酸循环,再进入到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实现供能过程,另外甘油也会转变成物质A实现供能,因此,结合图示可知脂肪的供能途径可表示为:脂肪→⑥→⑧→③→④和脂肪→⑤→⑦→②→③→④。
六、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
6. 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 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1)步骤1中加入的A和步骤3中加入的B淀粉溶液体积分别是
A. 0.5ml 提取液 1B. 0.5ml 提取液 2
C. 0.5ml 蒸馏水 1D. 0.5ml 提取液 2
(2)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 。
A. 红粒小麦B. 白粒小麦
(3)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 ,穗发芽率越
A. 高 高B. 高 低C. 低 高D. 低 低
(4)若步骤3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 。
A. 缩短B. 延长C. 不变
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5)X处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
(6)若I中两管显色_________,且II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___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1)C (2)A (3)D (4)A
(5)使β-淀粉酶失活
(6) ①. 无明显差异 ②. 深于
【解析】
【分析】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小麦籽粒,则“加样”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实验的因变量是显色结果,颜色越深,说明淀粉被分解得越少,种子的发芽率越低。
【小问1详解】
步骤1中加入A后,淀粉遇碘蓝色最强,且无关变量要一致,故加入的C是0.5mL蒸馏水,其中的淀粉没有被分解;步骤3中加入的B淀粉溶液体积属于无关变量,应该和红粒管、白粒管保持相同,加入1ml。故选C。
【小问2详解】
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红粒小麦,该试管内比白粒管内的蓝色深,淀粉分解少。故选A。
【小问3详解】
种子发芽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来自于淀粉,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红粒小麦,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低。故选D。
【小问4详解】
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剩余淀粉量不变),则保温时间应缩短,使分解量减少。故选A。
【小问5详解】
探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活性,Ⅰ中处理作用是α-淀粉酶失活,作为对比,X处理的作用是使β-淀粉酶失活。
【小问6详解】
若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则β-淀粉酶在两管的作用无明显差异,推出Ⅰ中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与白粒管的颜色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深于白粒管。A杯酶制剂
B杯酶制剂
C杯酶制剂
无酶洗衣服(对照)
血渍
+++
+
+++
+
油渍
+
+++
+++
+
元素
海水稻细胞(%)
人体细胞(%)
地壳(%)
O
4443
14.62
48.6%
N
1.46
9.33
0.03
功能
结构
与脂质代谢有关
(1)_______
与细胞分裂密切相关
(2)_______
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_______
SGLT1
GLUT2
Na+-K+泵
对照
1.00
1.00
1.00
藿香
1.10
1.35*
1.25
苍术
1.50*
2.28*
1.80*
步骤
红粒管
白粒管
对照管
1
加样
0.5ml提取液
0.5ml提取液
A
2
加缓冲液(ml )
1
1
1
3
加淀粉溶液(ml)
1
1
B
4
37C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
+
+++++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川沙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下)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川沙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下)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试卷包括多道综合分析题, 可光合作用的原核和真核生物, 质膜的结构和功能, 酶催化细胞的化学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光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光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