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章分层作业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活化能课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375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章分层作业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活化能课件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375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章分层作业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活化能课件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3759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章分层作业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活化能课件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3759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章分层作业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活化能课件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3759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章分层作业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活化能课件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3759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章分层作业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活化能课件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3759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章分层作业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活化能课件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3759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课时教学课件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作业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作业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反应速率减小,淀粉溶液,无色溶液变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改变外界条件可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针对H2(g)+I2(g) 2HI(g),其中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的是(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 ②压缩容器容积 ③升高体系的温度 ④使用催化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但不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②压缩容器容积,增大气体的压强,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但不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③升高体系的温度,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④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2.热催化合成氨面临的两难问题:采用高温增大反应速率的同时会因平衡限制导致NH3产率降低。我国科研人员研制了Ti—H—Fe 双温区催化剂(Ti—H区域和Fe区域的温度差可超过100 ℃)。Ti—H—Fe双温区催化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反应的总反应速率由②决定B.①为氮氮三键的断裂过程C.④为N原子由Ti—H区域向Fe区域的传递过程D.使用Ti—H—Fe双温区催化剂使合成氨反应转变为吸热反应
解析 反应②为吸热反应,活化能最大。对于多步反应,整个化学反应的速率由慢反应决定,故整个反应的总反应速率由②决定,A正确;经历①过程之后氮气分子被催化剂吸附,并没有变成氮原子,则N≡N没有断裂,B错误;由题中图示可知,过程④完成了Ti—H—Fe—*N到Ti—H—*N—Fe两种过渡态的转化,N原子由Fe区域向Ti—H区域传递,C错误;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而不能改变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因此化学反应不会因加入催化剂而改变反应的吸、放热情况,D错误。
3.[2023广东佛山高二期末统考]平流层中的氟氯代烷破坏臭氧层的部分过程如下:①O3+Cl·=== O2+ClO·(慢反应)②ClO·+O·=== Cl·+O2(快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l·为该过程的催化剂B.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C.增加Cl·的浓度能使臭氧分解的速率变快D.反应①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②
解析 反应①消耗Cl·,反应②重新生成Cl·,Cl·参与反应且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均不变,为该反应的催化剂,A正确;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部分普通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从而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B正确;反应的决速步骤为①,增加Cl·的浓度,反应①速率加快,因此增加Cl·的浓度能使臭氧分解的速率变快,C正确;反应①是慢反应,反应②是快反应,因此反应①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②,D错误。
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C与CO2反应生成CO时,增加C的量能使反应速率增大B.等质量的锌粉和锌片与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相等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小D.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大该化学反应速率
解析 C是固体,增加C的量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A不正确;锌粉的表面积大,反应速率快,B不正确;升高温度,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速率均增大,C不正确;催化剂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D正确。
5.A、B在溶液中发生反应:A+B C。现将A、B两种反应物进行以下五个实验,其中①~④在20 ℃时进行,⑤在40 ℃时进行,实验刚开始时,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20 mL 0.2 ml·L-1 A+20 mL 0.2 ml·L-1 B②50 mL 0.5 ml·L-1 A+50 mL 0.5 ml·L-1 B③10 mL 1 ml·L-1 A+10 mL 1 ml·L-1 B+30 mL H2O④20 mL 1 ml·L-1 A+60 mL 0.4 ml·L-1 B⑤30 mL 0.6 ml·L-1 A+30 mL 0.6 ml·L-1 BA.②④⑤①③B.⑤④②③①C.④②⑤①③D.③⑤④②①
解析 由提供数据可算出第①组A、B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l·L-1;第②组A、B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5 ml·L-1;第③组A、B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 ml·L-1;第④组A物质的量浓度为0.25 ml·L-1,B物质的量浓度为0.3 ml·L-1;第⑤组A、B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3 ml·L-1且温度最高,因此其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⑤④②③①。
6.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实验②的反应物应为( )
A.5 mL 2% H2O2溶液B.10 mL 2% H2O2溶液C.10 mL 5% H2O2溶液D.5 mL 10% H2O2溶液
解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中已有数据中,①和③两组实验有两个反应条件不同,二者无法达到实验目的;实验②和③中,应是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实验②中H2O2的浓度和溶液体积必须与③相同,即反应物为10 mL 5% H2O2溶液;实验①和②中都没有使用催化剂,可以探究H2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的反应物为10 mL 5% H2O2溶液时符合条件,C正确。
7.硝基苯甲酸乙酯在OH-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应:O2NC6H4COOC2H5+OH-O2NC6H4COO-+C2H5OH,两种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均为0.050 ml·L-1,15 ℃时测得O2NC6H4COOC2H5的转化率α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列式计算该反应在120~180 s与180~240 s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 、 。(2)比较两者大小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降低,
8.100 mL 6 ml·L-1的硫酸溶液与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小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硫酸钠固体B.碳酸钠固体C.水D.硝酸钾溶液
9.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装置①用于测定生成氢气的速率B.装置②依据褪色快慢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装置③依据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低判断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D.装置④依据出现浑浊的快慢比较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解析 装置①根据生成氢气的体积可以测定生成氢气的速率,A正确;装置②用不同浓度的草酸(乙二酸)溶液与浓度相同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实验过程中所用草酸过量,依据褪色快慢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正确;Na和水反应放热,广口瓶内气体受热膨胀,U形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所以装置③能达到目的,C正确;装置④中物质的浓度、温度都不同,无法判断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错误。
10.[2023四川成都高二期中]常温下,在一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表所示,当反应到达2 min时放出的热量为Q1 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3Y(g) === 2Z(g)B.反应开始至2 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l·L-1·min-1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该反应的反应热D.反应初始与4 min时容器内压强之比为10∶9
解析 0~2 min过程中Δn(X)=1.0 ml-0.7 ml=0.3 ml,Δn(Y)=1.0 ml-0.9 ml=0.1 ml,Δn(Z)=0.2 ml,根据变化的物质的量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该
B错误;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热,C错误;等温等容下,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反应初始时物质的量为2.0 ml,4 min时物质的量为1.8 ml,则压强之比为2.0∶1.8=10∶9,D正确。
11.不同条件下,用O2氧化a ml·L-1FeCl2溶液过程中所测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推测合理的是( )
A.由①、②可知,pH越大,Fe2+越易被氧化B.由②、③推测,若pH>7,Fe2+更难被氧化C.由①、③推测,升高温度FeCl2被O2氧化速率加快D.60 ℃、pH=2.5时,0~4 h内Fe2+的平均消耗速率小于0.15a ml·L-1·h-1
解析 ①、②中温度和pH均不同,存在两个变量,不能判断pH对Fe2+的氧化率的影响,A项错误;若pH>7,Fe2+会转化为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气氧化成氢氧化铁,B项错误;①、③中pH相同,温度越高,Fe2+的氧化速率越大,C项正确;50 ℃、pH=2.5时,0~4 h内Fe2+的平均消耗速率等于0.15a ml·L-1·h-1,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所以60 ℃、pH=2.5时,0~4 h内Fe2+的平均消耗速率大于0.15a ml·L-1·h-1,D项错误。
12.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现有以下实验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该实验的目的是 。 (3)实验试剂除了1 ml·L-1 KI溶液、0.1 ml·L-1 H2SO4溶液外,还需要的试剂是 ,实验现象为 。
4H++4I-+O2===2I2+2H2O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实验操作中除了需要上述条件外,还必须控制 (填字母)不变。 A.温度B.试剂的用量(体积)C.试剂添加的顺序(5)由上述实验记录可得出的结论是 。 (6)若要进行溶液酸性强弱对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实验,你会采取的措施是 。
温度每升高10 ℃,反应速率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保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不同浓度的H2SO4溶液进行对比实验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作业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课文内容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作业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A,2×10-10,抑制Cu2+的水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