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碳的单质课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5262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碳的单质课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5262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新版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一册课后习题(打包34套)
202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碳的单质课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碳的单质课后习题新版新人教版,共4页。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 碳的单质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某市中考实行网上阅卷,答题时必须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A.石墨 B.金刚石C.木炭 D.C602.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3.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 000个碳原子,直径6~9 nm,在低于-183 ℃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碳纳米泡沫”是碳单质B.“碳纳米泡沫”是混合物C.“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含碳化合物D.“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4.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金刚石、石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金刚石、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5.石墨烯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制得。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如图),图中每一个小球代表一个碳原子。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烯和金刚石都由碳元素组成B.石墨烯的导电性比银强C.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为三个六元环共用D.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6.(1)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它是天然存在的最 的物质,可用来切割玻璃。 (2)电车与电缆接触的部分称作“电刷”(如图所示),制作“电刷”的物质是一种碳的单质,这种碳单质是 (填名称)。该物质应该具备的性质是 (填序号)。 ①硬度大②具有导热性③具有导电性(3)活性炭具有 的结构,具有 能力,制糖工业利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 7.★在物质的各大家族中,有一家兄弟多:老大骨头硬,光彩照人,身价百万;老二又软又滑,生活学习都有它;老三似足球,科研工作者喜欢它。(1)举出老大的一种用途 。 (2)请你猜出老二是 ,用途有 。 (3)请写出老三的化学式 。 (4)请你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它们是一家人 。 探究创新8.某校同学自制了三个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并分别向其中添加了如下表所示的物质,做了三个对比实验。首先取一个大烧杯,装满水,并向其中滴入几滴红墨水,搅拌均匀后,将其分成等体积的三份,再分别倒入三个净水器中,同学们把观察到的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记录如下。实验序号添加物质及质量实验现象实验一1 g活性炭溶液的红色变浅实验二2 g活性炭溶液的红色消失实验三2 g木炭溶液的红色变浅(1)通过上述实验,你发现的问题是:① ② (2)通过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知能演练·提升1.A2.A 氢气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水,这是利用了氢气的化学性质。金刚石作装饰品利用了它对光具有折射性;铜丝能导电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活性炭用于滤毒罐中,是利用了它的吸附性。有光泽、导电性、吸附性这些都属于物理性质。3.A4.D 由于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造成了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具有很大差异,故选D。5.D A项,石墨烯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B项,由题干信息可知,目前石墨烯的导电导热性能最强,因此石墨烯的导电性比银强;C项,由石墨烯的结构可知,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为三个六元环所共有;D项,石墨和石墨烯属于两种不同的物质,因此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6.答案(1)硬 (2)石墨 ③ (3)疏松多孔 吸附7.答案(1)钻头(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石墨 作铅笔芯、电极、润滑剂等(3)C60 (4)C+O2CO28.答案(1)①实验一和实验二相比,都是活性炭,为什么实验二红色消失而实验一红色变浅?②实验二和实验三相比,是等质量的活性炭和木炭,为什么实验二红色消失而实验三红色变浅?(2)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的强(或接触面积越大,吸附性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