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培优训练题(67份)
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培优--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培优--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训练,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培优--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0.1mol/L醋酸溶液中,要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同时又使氢离子浓度减少,醋酸根离子浓度都增大,可加入的试剂是
A.0.01mol/LCH3COOH溶液 B.1mol/L氨水 C.CH3COONa浓溶液 D.1mol/L硫酸溶液
2.已知弱电解质在水中达到电离平衡状态时,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有电解质分子总数的百分率,称为电离度。在相同温度时100mL0.01mol•L-1醋酸溶液与10mL0.1mol•L-1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B.电离度
C.H+的物质的量浓度 D.CH3COOH的物质的量
3.在相同温度时,100mL0.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的物质的量 B.醋酸的电离常数
C.中和时所需的量 D.加足量锌粉产生氢气的量
4.下列事实用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
A.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
B.中子数为20的K原子:
C.常温时,0.1mol·L−1氨水的pH≈11.1:
D.O2-的结构示意图:
5.向浓度为HF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下列各量减小的是
A. B. C. D.
6.下列图象表达正确的是
A.图1表示用溶液滴定HCl和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
B.图2反应 ,A点比B、C点颜色均深
C.图3常温下,有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与足量锌粉发生反应②为醋酸
D.图4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导电能力变化如图,a、b、c三点的电离程度:
7.如图是0.01mol/L甲溶液滴定0.01mol/L乙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其中曲线③是盐酸滴定CH3COONa溶液,其他曲线是醋酸滴定NaOH溶液或者NaOH溶液滴定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通过曲线③可以推断相同条件下导电能力:盐酸>CH3COONa溶液
B.b点溶液呈中性
C.曲线①是醋酸滴定NaOH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曲线
D.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离子带电量有关,与离子种类无关
8.向一定浓度的氨水与氢氧化钠混合液中滴加醋酸,溶液导电能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段,导电能力下降是由于溶液总体积变大
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段,导电能力下降是由于溶液中离子个数在减少
D.随着醋酸的滴加,最终溶液导电性又将增大
9.将0.l mol·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 B.溶液中c(H+)增大
C.溶液的pH增大 D.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10.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 + OH﹣(aq) ═ H2O (l)△H=﹣57.3kJ•mol﹣1。分别向 1L 0.5mol•L﹣1 的 NaOH 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醋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为 Q1、Q2、Q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Q1>Q3>Q2 B.Q1<Q2<Q3
C.Q1>Q2=Q3 D.Q1=Q2<Q3
11.从植物花中提取一种有机物,可用简化式HIn表示,在溶液中因存在下列电离平衡:,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在该水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使该指示剂显黄色的是
A.盐酸 B.碳酸钠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过氧化钠
12.有相同体积pH均为3的醋酸和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10倍后,两者的pH变化醋酸等于盐酸
B.加入足量的锌粉,产生氢气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C.加入一定量的锌粉,产生气体的体积相同,则醋酸一定有剩余
D.中和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盐酸大于醋酸
13.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碱溶液应沿玻璃棒分三次倒入小烧杯
B.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会使测得的中和热的绝对值偏大
C.用0.55 mol/L的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若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
D.测量终止温度时,应当记录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14.如图表示25℃时,的一元弱酸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某物理量(y)随加水量(x)变化的情况,则图中纵轴y不可能是
A. B. C. D.
15.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酸
HX
HY
HZ
电离常数K
9×10-7
9×10-6
1×10-2
A.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X>HY>HZ
B.反应HX+Y-=HY+X-能够发生
C.相同温度下,0.1 mol·L-1的HX、HY、HZ溶液,HX溶液pH最大
D.相同温度下,1 mol·L-1 HX溶液的电离程度大于0.1 mol·L-1 HX
二、实验题
16.Ⅰ.碘化钾常用作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原料。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探究KI的还原性。
(1)探究不同条件下空气中氧气氧化KI的速率。
组别
温度
KI溶液
H2SO4溶液
蒸馏水
淀粉溶液
c(KI)
V
c(H2SO4)
V
1
298 K
0.1 mol/L
5 mL
0.1 mol/L
5 mL
10 mL
3滴
2
313 K
0.1 mol/L
5 mL
0.1 mol/L
5 mL
10 mL
3滴
3
298 K
0.1 mol/L
10 mL
0.1 mol/L
5 mL
5 mL
3滴
①酸性条件下KI能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设计实验组别3的目的是_______。
(2)探究反应“2Fe3++2I-=2Fe2++I2”为可逆反应。
试剂:0.01 mol/LKI溶液,0.005 mol/LFe2(SO4)3溶液,淀粉溶液,0.01 mol/LAgNO3溶液,KSCN溶液。实验如图:
①甲同学通过试管ⅰ和试管ⅱ中现象结合可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则试管ⅰ中现象为:_______;乙同学认为该现象无法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原因为:_______。
②请选择上述试剂重新设计实验,证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_______。
Ⅱ.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已知10 mL1 mol/LH3PO2与20 mL1 mol/L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组成为NaH2PO2的盐,则:
(3)NaH2PO2属于_______(填“正盐”“酸式盐”或“无法确定”)。
(4)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次磷酸是弱酸:_______。
17.天然海水中含有非常丰富的化学元素,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工业上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请列举海水淡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碳酸在水中的电离常数Ka1=4.2×10-7,Ka2=5.6×10-11;次氯酸在水中的电离常数Ka =4.7×10-8。写出向“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和次氯酸钠)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水中溴元素以Br-形式存在,工业上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上图。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步骤③通入二氧化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蒸馏的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80-9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产,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双氧水(H2O2)和水都是极弱电解质,但H2O2溶液显酸性
(1)若把H2O2看成二元弱酸。请写出其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
(2)二氧化锰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催化剂。下列是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双氧水分解实验方案:
实验
20.0mL双氧水溶液浓度
粉状MnO2
温度
待测数据
Ⅰ
5%
0.2g
20°C
Ⅱ
5%
0.5g
20°C
Ⅲ
10%
0.2g
20°C
①利用实验Ⅰ和Ⅲ,探究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待测数据是_________:若在本组实验中现象不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3)加0.1 mol MnO2,粉末于50mL过氧化氢溶液(H2O2,ρ=1.1 g×mL-1)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前4min内氧气的产生速率为________mL×min-1
②A、B、C、D各点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③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④计算H2O2初始状态的浓度______________。
19.实验小组对Cr(Ⅲ)与过氧化氢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实验过程如下:实验1:探究pH对Cr(Ⅲ)与过氧化氢反应的影响
1.室温下,加酸或碱调节0.1mol/LCr2(SO4)3溶液pH分别为2.00、4.10、6.75、8.43、10.03、13.37。
2.各取5mL上述溶液分置于6支试管中,分别向其中逐滴加入30%H2O2溶液,直至溶液不再发生变化,观察并记录现象。
pH对Cr(Ⅲ)与过氧化氢反应的影响
试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pH
2.00
4.10
6.75
8.43
10.03
13.37
起始现象
墨绿色溶液
墨绿色溶液
蓝色浑浊液
蓝色浑浊液
蓝色浑浊液
亮绿色溶液
终点现象
墨绿色
墨绿色
黄绿色
亮黄色
橙红色
砖红色
查阅资料:
①Cr3+为绿色,CrO为亮绿色,CrO为黄色。
②Cr3+较稳定,需用较强氧化剂才能将其氧化;CrO在碱性溶液中是较强的还原剂。
(1)Cr(OH)3为蓝色固体,写出⑤中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
(2)试管①②中溶液未发生明显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
(3)④中沉淀溶解,溶液变为亮黄色,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4)Cr(OH)3与Al(OH)3类似,具有两性。存在如下关系:Cr3++3OH-Cr(OH)3CrO+H++H2O。解释实验1中,随着溶液pH升高,终点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
实验2:探究温度对Cr(Ⅲ)与过氧化氢反应的影响
各取5mLpH=13.50Cr2(SO4)3溶液分置于5支试管中,将其分置于0℃、25℃、50℃、75℃、100℃的水浴中,然后向试管中各滴加过量30%H2O2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温度对Cr(Ⅲ)与30%H2O2反应的影响
反应温度
0℃
25℃
50℃
75℃
100℃
起始现象
墨绿色
终点现象
红棕色
砖红色
橙红色
亮黄色
亮黄色
(5)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后溶液颜色由红棕色向亮黄色转变,是因为生成的红色物质CrO(Cr为+5价)不稳定,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随着温度升高会逐渐转化为亮黄色的CrO,同时生成氧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6)反应物浓度也是影响反应的因素之一。请利用实验1给出的试剂,设计实验进行验证_____。
(7)综上所述,Cr(III)与过氧化氢的反应产物与_____密切相关。
20.草酸(H2C2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知常温下0.01 mol·L-l的H2C2O4、KHC2O4、K2C2O4溶液的pH如下表所示。
H2C2O4
KHC2O4
K2C2O4
pH
2.0
3.1
8.1
(1)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使KHC2O4溶液中c(K+):c(HC2O4-)接近1:1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加入适量的H2C2O4 B.加入适量的KHC2O4
C.加入适量的Na2C2O4 D.升高溶液的温度
(2)取一定质量H2C2O4·2H2O和KHC2O4的混合物,加水溶解,配成250 mL溶液,取两份此溶液各25 mL,向第一份溶液中先加入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0.25 mol·L-lNaOH溶液至20.00 mL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向第二份溶液中滴加适量3 mol·L-lH2S04溶液酸化后,用0.10 mol·L-lKMnO4溶液滴定,当消耗KMnO4溶液16.00 mL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完成离子方程式:5C2O42-+2MnO4-+16H+=10______+2Mn2++8H2O。
②原混合物中H2C2O4·2H2O和KHC2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FeC2O4·2H2O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受热分解的产物。当36.0g FeC2O4·2H2O充分反应后,残留固体质量为13.6g,浓硫酸增重7.2g,碱石灰增重11.0g。求残留固体的成分和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已知FeC2O4·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设反应产生的气体被充分吸收)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加入0.01mol/LCH3COOH,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但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选项A错误;
B.加入1mol/L氨水,与醋酸反应消耗H+,氢离子浓度减少,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选项B错误;
C.向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电离,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同时又使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选项C正确;
D.加入1mol/L H2SO4溶液,抑制醋酸的电离,醋酸根离子浓度减小,但氢离子浓度增大,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2.B
【详解】A.100mL0.01醋酸溶液与10mL0.1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相等,因此中和时消耗的NaOH的量相等,A错误;
B.醋酸为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电离度越小,故电离度前者大于后者,B正确;
C.酸的浓度越大,c(H+)越大,故c(H+)前者小于后者,C错误;
D.电离度前者大于后者,故溶液中CH3COOH的物质的量前者小于后者,D错误;
故选B。
3.A
【详解】A.n=0.1L×0.01mol/L=0.01L×0.1mol/L,二者物质的量相同,0.01mol•L-1的醋酸溶液浓度小,电离程度大,前者电离出H+的物质的量大于后者,故A选;
B.温度相同,醋酸电离常数相同,故B不选;
C.醋酸的物质的量相同,中和需要NaOH的量相同,故C不选;
D.由于溶质n(CH3COOH)都为0.001mol,则和锌反应产生氢气的量相同,故D不选;
故选:A。
4.B
【详解】A.NaCl形成过程中,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Cl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二者结合生成NaCl,A正确;
B.中子数为20的K原子的质量数为20+19=39,符号为,B错误;
C.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NH3·H2ONH+OH-,所以0.1mol·L−1的氨水中c(OH-)<0.1mol/L,pH≈11.1,C正确;
D.O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O2-,结构示意图为,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5.C
【详解】A.加水稀释,c(H+)减小,Kw不变,增大,A项不选;
B.只与温度有关,不会随着浓度的变化而变化,B项不选;
C.,加水不断稀释,c(F-)不断减小直至为0,而c(H+)则无线接近于10-7mol,故会减小,C项选;
D.,因c(F-)减小,故增大,D项不选;
答案选C。
6.C
【详解】A.HCl是强电解质,是弱电解质,滴加的弱电解质先和HCl反应生成强电解质氯化铵,但溶液体积不断增大,溶液被稀释,所以电导率下降;当HCl完全被中和后,继续电离与弱电解质反应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铵,所以电导率增大;也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因为溶液被稀释,电导率有下降趋势,所以图象应该是先下降然后上升最后下降,故A错误;
B.A点到B点,压强相同,二氧化氮的体积分数降低,说明反应正向进行,生成四氧化二氮(无色),所以A点颜色深。A点到C点,温度相同,压强增大,是因为减少了体积,体积变小,两气体的气体浓度瞬时增大,虽然平衡正向移动,生成四氧化二氮,但是物理过程要快于化学过程,所以C点颜色深,故B错误;
C.pH相同,等体积的醋酸和盐酸,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要大于盐酸,醋酸是弱电解质,在反应的过程当中,还会不断电离出氢离子,所以产生的氢气更多,故C正确;
D.溶液越稀越电离,加水越多越促进醋酸电离,所以电离程度c>b>a,故D错误;
答案选C。
7.A
【详解】A.曲线③起点成分为0.10mol/LCH3COONa,加入足够多的盐酸后,溶液中自由离子总浓度小于0.10mol/LCH3COONa溶液中的,但导电能力却更大,A正确;
B.曲线②是向NaOH溶液中滴加醋酸,b点是CH3COONa溶液,呈碱性,B错误;
C.曲线②最低点比曲线③还低,为醋酸滴定NaOH溶液,所以曲线①是NaOH溶液滴定盐酸导电能力变化曲线,C错误;
D.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仅与离子浓度和离子带电量有关,与离子种类也有关系,D错误;
故选:A。
8.A
【分析】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及所带电荷数有关,离子浓度越大,电荷数越多,其导电性越强。由于此题各离子所带电荷数一样,所以只需考虑离子浓度。
【详解】A. ab段发生反应:,离子的量几乎不变,但由于溶液总体积增大,离子浓度相应减小,所以其导电能力下降,故A正确;
B. bc段为醋酸与一水合氨反应,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铵,为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增强,但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水合氨不可拆分,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 cd段继续滴加醋酸,此时溶液中氨水和氢氧化钠已反应完,醋酸电离程度很小,离子个数增加很少,但体积增大比较多,离子浓度降低,导致导电性下降,故C错误;
D. 随着醋酸的滴加,溶液体积不断增大,离子浓度持续减小,导电性下降,故D错误;
故选A。
9.C
【详解】A.因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水的离子积不变,则氢氧根浓度增大,A错误;
B.因醋酸溶液中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浓度减小,B错误;
C.醋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由于溶液的体积增大,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浓度减小,pH=-c(H+),pH增大,C正确;
D. 醋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平衡向右移动,D错误;
答案为C
10.A
【详解】浓硫酸溶于水放热,醋酸部分电离,且电离吸热,所以反应中生成等量的水时浓硫酸放热最多,醋酸放热最少。
故选A。
11.B
【详解】改变条件后溶液呈黄色,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应该降低氢离子的浓度,符合要求的是B、D两个选项,但是过氧化钠具有漂白性,黄色会褪去,只有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12.C
【详解】A.相同体积pH均为3的醋酸和盐酸,初始时氢离子浓度相同,醋酸为弱酸,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的电离,醋酸中氢离子物质的量增加,稀释10倍后,醋酸溶液的pH变化小,A错误;
B.相同体积pH均为3的醋酸和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同,加入足量的锌粉,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相等,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反应后醋酸又电离出氢离子,因此产生的氢气的速率大于盐酸,反应后期强酸中没有氢离子的补充,氢离子浓度下降得快,反应速度下降就快,且相同体积pH均为3的醋酸和盐酸中醋酸物质的量更大,最终醋酸生成氢气的体积更多,B错误;
C.相同体积pH均为3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总氢离子浓度相同,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等体积的醋酸与盐酸中醋酸物质的量更大,若加入一定量的锌粉产生气体的体积相同,两种溶液中消耗的氢离子物质的量相等,盐酸最低量是恰好完全反应,那醋酸就处于过量状态,C正确;
D.盐酸是强酸完全电离,醋酸是弱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相同体积pH均为3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总氢离子浓度相同,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等体积的醋酸与盐酸中醋酸物质的量更大,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恰好中和,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醋酸大于盐酸,D错误;
选C。
13.D
【详解】A.酸、碱溶液都应一次性倒入,防止热量散失,减小误差,A错误;
B.铜导热,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会使部分热量散失,即测得的中和热的绝对值偏小,B错误;
C.醋酸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且电离过程吸热,所以使用醋酸放出的热量将偏小,即测得中和热数值偏小,C错误;
D.酸碱反应完全即为终止温度,所以应当记录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D正确;
故选D。
14.B
【详解】A.的一元弱酸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减小,故不选A;
B.只与温度有关,的一元弱酸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温度不变时,不变,故选B;
C.的一元弱酸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减小,故不选C;
D.的一元弱酸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减小,故不选D;
选B。
15.C
【详解】A.电离平衡常数K越大,则溶液的酸性越强,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X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培优--烷烃训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培优-糖类训练,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培优--卤代烃训练,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