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人教版 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四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PPT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4585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_人教版 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四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PPT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4585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_人教版 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四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PPT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45855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_人教版 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四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PPT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45855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_人教版 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四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PPT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45855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_人教版 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四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PPT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45855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_人教版 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四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PPT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45855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_人教版 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四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PPT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458559/0/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课件
_人教版 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四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PPT
展开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3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思考与讨论】1、如何判断一个失去标签的溶液是酸还是碱?通过酸碱指示剂、pH值试纸、pH计等2、pH值试纸可以确定未知溶液的浓度吗?可以,粗略确定酸、碱的浓度3、那么怎么能准确确定一个未知溶液的浓度呢?酸碱中和滴定1.概念:依据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 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一、酸碱中和滴定标准液待测液2、原理: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跟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H++OH-=H2O),测出二者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的溶液浓度。 中和反应中酸提供的H+与碱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n(H+)=n(OH-),即c(H+)·V酸=c(OH-)·V碱。 3、公式:c酸v酸=c碱v碱(一元酸和一元碱)4、实验的关键:(1)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2)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①配制标准溶液:0.1032mol/L③滴定过程,滴定管滴出液体体积:V2-V1②滴定前量取好 25.00mL于锥形瓶中等待被滴④待求?实验:现在我们用0.1032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该怎么做?实验大概步骤:①准备标准溶液c(标)②取待测溶液体积V(待 )于锥形瓶中等待被滴③滴定,滴出标准液体积V(标)=V2-V1.酸碱中和滴定所需的仪器 二、酸碱中和滴定的基础知识1.仪器及使用(2)仪器仪器a是酸式滴定管, 仪器b是碱式滴定管① 读数精确度:0.01mL② 酸式滴定管盛装:酸性、强氧化性试剂 碱式滴定管盛装:碱性试剂注意:酸式滴定管不能用于装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用于装酸性溶液或会腐蚀橡胶的溶液(如强氧化性的溶液)滴定管的构造全部盛满溶液时,体积大于所标容积滴定管的使用:①检查仪器: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活塞是否漏水。 ②润洗仪器:在加入反应液之前,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2~3次。 ③加入反应液:分别将反应液加入到相应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2~3 mL处。 ④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反应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准确读取数值并记录。 查漏洗涤装液赶气泡2.试剂酸碱中和滴定所用试剂为标准液、待测液和指示剂,酸碱中和滴定中通常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2)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定性测定) 对应溶液的颜色变色范围红3.1橙4.4黄酚酞溶液红5 紫 8蓝 (1)原则:①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明显②变色范围越窄越好,对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较灵敏3.指示剂的选择(3)原理:由曲线可以看出,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在接近滴定终点时有一个突变过程,在此范围内,滴加很少的酸(或碱),溶液的pH就有很大的变化,能使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明显,所以即使酚酞、甲基橙的变色不在恰好中和的pH=7的点上,但体积差距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图: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 HCl溶液的滴定曲线。酚酞:石蕊:甲基橙: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酚 酞无→粉红粉红→无甲基橙橙→黄黄→橙石蕊因没有明显的单一颜色变换,通常不用作指示剂无→粉红黄→橙4.3 突跃范围 9.7指示剂的选择和滴定终点的判断强酸滴定强碱甲基橙 黄→橙酚酞 红→无色强碱滴定强酸甲基橙 红→橙酚酞 无色→粉红强酸滴定弱碱 甲基橙 黄→橙强碱滴定弱酸 酚酞 无色→粉红(1)滴定前准备①检查:使用滴定管前,首先要检查是否漏水。方法是:加入少量水检查活塞或橡胶管是否漏水,再检查活塞转动是否灵活。②润洗:滴定管加入酸、碱反应液之前,先用蒸馏水洗涤干净,然后分别用待装液润洗2~3遍。三、实验操作(以用盐酸标准液滴定NaOH溶液为例)锥形瓶只要洗干净即可③装液:分别将酸、碱反应液加入酸式、碱式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0”刻度以上2~3 mL处。④调液:调节活塞或玻璃球,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反应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或“0”刻度以下。⑤放液: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一定量的NaOH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2~3滴指示剂(甲基橙或酚酞)。点拨: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时,选甲基橙或酚酞都可以,但不能选石蕊试液(遇酸碱颜色变化不明显)。一般原则是酸滴定碱,选甲基橙;碱滴定酸,选酚酞。(2)滴定终点判断: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刚好使锥形瓶中的溶液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变色,即到滴定终点。读数并记录。滴速:先快后慢,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甚至半滴一摇,利用锥形瓶内壁承接尖嘴处悬挂的半滴溶液。滴定终点判断的答题模板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由××色变成××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说明:解答此类题目注意三个关键点:(1)最后一滴:必须说明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2)颜色变化:必须说明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3)半分钟:必须说明溶液颜色变化后“半分钟内不褪色”。注意:左手、右手、眼睛点拨:滴定终点的判断(以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为例)①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时,溶液的颜色由粉红色突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②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时,溶液的颜色由黄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左手右手视线与凹液面水平相切滴加速度先快后慢眼睛注视瓶内颜色变化半分钟颜色不变滴定管保持垂直特别提醒:1.中和滴定终点是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的点,但不一定是酸碱恰好中和的点。通常有一定误差(允许误差)。2.滴定停止后,必须等待1~2分钟,待附着在滴定管内壁的溶液流下后,再进行读数。(3)实验数据的处理(以用标准盐酸滴定NaOH溶液为例)重复实验2~3次,取消耗标准液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 ,计算出待测NaOH溶液的浓度。(2)滴定阶段:(3)数据处理阶段:(1)准备阶段:①检查是否漏水②水洗、润洗③装液、赶气泡、调液面④记录初读数V1⑩计算待测液浓度⑨记录末读数V2⑧滴加标准液直至颜色发生变化,且半分钟不变⑥取待测液V(待)⑦加指示剂⑤水洗滴定管:锥形瓶:小结:中和滴定步骤无润洗!四、误差分析的依据(以一元酸、碱溶液的滴定为例)液时,c标准、V待测均为定值,c待测的大小由V标准的大小决定。 在实际操作中认为C标是已知的,V待是固定的,所以一切的误差都归结为对V标的影响。A、 V标本身的变化引起的误差B、 C标的变化导致V标的变化而引起的误差C标偏大则V标偏小, C标偏小则V标偏大C、 V待的变化导致V标的变化而引起的误差V待偏大则V标偏大, V待偏小则V标偏小V标偏大则C待偏大, V标偏小则C待偏小。V标偏大c待偏高V标偏大c待偏高V标偏大c待偏高V标偏小c待偏低c待偏低V标偏小V标偏大c待偏高V标偏小c待偏低c待无影响V标不变所有的误差都体现到V标上来分析!小结 中和滴定前,必须用滴定液多次润洗滴定管,以确保溶液的浓度不被剩余在滴定管中的水稀释变小;加入指示剂的量控制在2滴~3滴,以避免指示剂消耗酸或碱;临近终点时,滴液要慢,至指示剂变色“不立即”褪去或变为原色即为终点,避免过量。 重视测定结果的复核。即重复实验测定2次以上,取实验平均值。根据计算公式,求出计算值。中和滴定记忆口决酸式碱式莫混用,读数视线要水平;充满尖嘴不留气,液面不要高于零;莫忘滴加指示剂,开始读数要记清;左手慢慢旋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两眼紧盯待测液,颜色突变立即停;记下刻度求平均,中和滴定准成功。课堂小结酸碱中和滴定定义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原理c酸v酸=c碱v碱 (一元酸和一元碱)仪器及试剂酸、碱式滴定管等标准液、待测液、 酸碱指示剂步骤查漏洗涤、润洗装液、调液和取液(记下读数)滴定操作记录(记下读数)并计算误差分析c酸v酸=c碱v碱 (一元酸和一元碱)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KMnO4溶液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 ( )(2)用碱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0.00 mL的NaOH溶液。 ( )(3)将液面在0 mL处的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的液体全部放出,液体的体积为25 mL。 ( )(4)中和滴定操作中所需标准溶液越浓越好,指示剂一般加入2~3 mL。 ( )××√√(1)任何酸、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写作H++OH-=H2O。 ( )(2)对滴定管内的溶液读数时,仰视使读数偏小。 ( )(3)酸式滴定管用于量取酸性溶液,碱式滴定管用于量取碱性溶液。 ( )(4)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 )×××√2.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解析: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需用待装液润洗才能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NaOH溶液的滴入,锥形瓶内溶液中c(H+)越来越小,故pH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去,说明达到滴定终点,应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所加标准NaOH溶液量偏多,使测定结果偏大。B3.下列实验操作不会引起误差的是( )A.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冲洗干净的滴定管盛装标准溶液C.用NaOH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时,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实验时不小心多加了几滴D.用标准盐酸测定未知浓度NaOH溶液,实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开始实验时无气泡解析:A项,锥形瓶一定不要用待测液润洗,否则会使待测液的量偏大,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从而使所测浓度偏大;B项,冲洗干净的滴定管无论是盛装标准溶液,还是待测溶液,都必须用待装溶液润洗2~3次,否则会使标准溶液或待测溶液比原来溶液的浓度偏小,影响结果;C项,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略多加了几滴,一般不影响实验结果,因为指示剂不会改变反应过程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D项,实验开始时酸式滴定管中无气泡,实验结束时有气泡,会导致所读取的V(HCl)偏小,依据V(HCl)·c(HCl)=V(NaOH)·c(NaOH)得所测得的c(NaOH)偏小。C4.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测定未知浓度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待测液放在锥形瓶中。中和滴定时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锥形瓶中溶液用滴定管量取)( )A.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碱液润洗B.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C.滴定过程中滴定管内不慎有标准液溅出D.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解析:A项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碱液润洗,导致实际取用的碱少,则消耗的酸少,结果偏低;B项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会造成消耗的酸多,结果偏高;C项偏高;D项计算出消耗的酸将会偏多,结果偏高(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面)。A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滴定管时,滴定管必须用待装液润洗2~3次B.滴定操作中,若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C.用10 mL的量筒量取8.58 mL 0.10 mol·L-1的稀盐酸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解析:量筒只能精确到0.1 mL,故不能量取8.58 mL的稀盐酸。C6.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 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④滴定 ⑤洗涤A.⑤①②③④ B.③⑤①②④C.⑤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⑤④解析:中和滴定的顺序一般为:查漏、洗涤、润洗、注液、滴定。B7.某学生用0.100 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移取20.00 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 mL;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字母序号填写)_________________。BDCEAF8.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①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20.00 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标准酸液润洗2~3次后,向其中注入0.100 0 mol·L-1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指示剂刚好变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改变为止,测得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1 mL。④重复以上过程,但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加入5 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 mL。试回答下列问题:(1)锥形瓶中的溶液从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时,停止滴定。(2)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________ mL。(3)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 mol·L-1。红无22.600.1250解析:(1)锥形瓶中的溶液从红色变为无色时,表明达到滴定终点。(2)滴定管读数时要使视线和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切,因此读数为22.60 mL。(3)V(HCl)=[(25.40 mL-0.50 mL)+(29.10 mL-4.00 mL)]/2=25.00 mL,根据:c(NaOH)·V(NaOH)=c(HCl)·V(HCl)得:c(NaOH)=0.125 0 mol·L-1。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