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 时 教 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数学
课题 | 6.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1) | 周次 |
| |||
课时 | 1课时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学目标 | 1、 能对照图形准确说出菱形的定义。 2、 正确掌握菱形的性质,并会证明菱形的性质。 熟练应用菱形的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 | |||||
教学重点及难点 | 重点: 菱形的性质 难点:应用菱形的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 | |||||
教学方法 |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 |||||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二次备课 及双边活动 | |||||
一、自主预习 预习课本p2-4内容 1、菱形的定义: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若AB=AD 那么,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
2、实验与操作: 用准备好的菱形纸片,通过折叠回答下列问题 (1)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码?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什么位置关系? (2) 菱形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3)你还有什么发现? 3问题证明: 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AB=AD,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求证:(1)AB=BC=CD=AD,(2)AC⊥BD (3)AC平分∠BAD和∠BCD ;BD平分∠ABC和∠ADC
4、数学理解: 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图中有多少个等腰三角形?多少个直角三角形?它们什么关系?你能证明吗? (小组内交流,把结果写在导学案上)
二、合作探究:(自己看课本第3页,例1) 例1,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BAD=60°BD=2 求AB和AC的长。
三、当堂反馈 1、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相等 B.对边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相等 2、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个 (1)AC⊥BD (2)OA=OC (3) OB=OD (4) OA=AD (5) ∠ABO=∠ADO (6) ∠BCA=∠DCA A 3 B 4 C 5 D 6
3、如图,在菱形ABCD中,∠ABC=2∠BCD 则 ∠A= ° ⊿ABD是 三角形, 若BD=5,则菱形ABCD的周长是 面积是
4、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10cm和6cm 。求这个菱形的周长。
四、课堂反思: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感受到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
| |||||
板 书 设 计 | 教 学 反 思 | |||||
|
| |||||
|
| |||||
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当堂反馈,课堂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合作探究,当堂反馈.,课堂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