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春新教材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课后提能训练(30份)
- 2023春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1节化学反应速率第2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活化能课后提能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春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2节化学平衡第1课时化学平衡状态课后提能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春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2节化学平衡第3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课后提能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春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3节化学反应的方向课后提能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春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4节化学反应的调控课后提能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相同的温度下,测得反应,下列反应在210 ℃达到平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A组·基础达标1.关于平衡常数K,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K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大B.对任一给定的可逆反应,温度升高,K值增大C.对可逆反应,K值越大,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越高D.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反应物浓度,K值将增大【答案】C2.下列数据是一些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表示反应物转化率最大的是 ( )A.K=1 B.K=10-1C.K=1010 D.K=10-10【答案】C 【解析】K值越大说明正反应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越大。3.(2021秋·海南三亚期中)对于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A.K=B.K=C.K=D.K=【答案】D4.在相同的温度下,测得反应:①N2(g)+O2(g)2NO(g)的平衡常数K=3.84×10-31;②2SO2(g)+O2(g)2SO3(g)的平衡常数K=3.10×1026。则在此温度下,两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程度之间的关系是( )A.①>② B.①<②C.①=② D.无法判断【答案】B 【解析】K值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反应程度②>①。5.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分子数之比相同的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K值分别是①H2+F22HF K=1047②H2+Cl22HCl K=1017③H2+Br22HBr K=109④H2+I22HI K=1比较K值大小,可知各反应的正反应进行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C.①④③② D.无法确定【答案】A6.已知298.15 K时,可逆反应Pb2+(aq)+Sn(s)Pb(s)+Sn2+(aq)的平衡常数K=2.2,若溶液中Pb2+和Sn2+的浓度均为0.10 mol·L-1,则反应进行的方向是( )A.向右进行 B.向左进行C.处于平衡状态 D.无法判断【答案】A 【解析】Q===1<K=2.2,故反应未达到平衡,反应向右进行。7.(2020·广东汕头潮阳实验学校月考)在一定条件下,将3 mol A和1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2 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 mol·L-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1B.2 min内A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1·min-1C.B的转化率为50%D.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答案】C 【解析】列三段式计算: 3A(g)+ B(g) xC(g)+ 2D(g)起始/mol 3 1 0 0转化/mol 3a a xa 2a平衡/mol 3-3a 1-a xa 2a由题意得: 2a=0.8 mol,a=0.4 mol。=0.2 mol·L-1,x=1,A正确;v(A)==0.3 mol·L-1·min-1,B正确;α(B)=×100%=40%,C错误;由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只有在平衡时才保持不变,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8.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如下:2NO(g)N2(g)+O2(g) K1=1×10302H2(g)+O2(g)2H2O(g) K2=2×10812CO2(g)2CO(g)+O2(g) K3=4×10-9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c(N2)·c(O2)B.常温下,2H2O(g)2H2(g)+O2(g),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2C.常温下,NO、H2O、CO2三种物质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H2O>NO>CO2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B 【解析】A项,K1=;B项,K===5×10-82,正确;C项,平衡常数越大,放出O2的倾向越大,由大到小顺序为NO>H2O>CO2。9.下列反应在210 ℃达到平衡:PCl5(g)PCl3(g)+Cl2(g) K=1①CO(g)+Cl2(g)COCl2(g) K=5×104②COCl2(g)CO(g)+Cl2(g)③(1)根据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该反应在平衡时下列等式必定成立的是 。a.c(PCl5)=c(PCl3)=c(Cl2)=1b.c(PCl5)=c(PCl3)·c(Cl2)=1c.c(PCl5)=c(PCl3)·c(Cl2)(2)反应②和反应③的K值的乘积是 。(3)降低Cl2浓度,反应③的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1)c (2)1 (3)不变10.某温度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O2,并加入足量铁粉,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测得CO2和C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1)0~8 min,v(CO)= mol·L-1·min-1。(2)已知:反应Fe(s)+CO2(g)FeO(s)+CO(g)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Fe(s)+H2O(g)FeO(s)+H2(g)的平衡常数为K2。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温度/KK1K29731.472.381 1732.151.67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反应CO2(g)+H2(g)CO(g)+H2O(g)的K。①温度为973 K时,K= 。②温度为1 173 K时,K= 。【答案】(1)0.062 5 (2)①0.62 ②1.29【解析】(1)v(CO)===0.062 5 mol·L-1·min-1。(2)Fe(s)+CO2(g)FeO(s)+CO(g)平衡常数K1=;Fe(s)+H2O(g)FeO(s)+H2(g)平衡常数K2=;而CO2(g)+H2(g)CO(g)+H2O(g)平衡常数K==,故973 K时,K==≈0.62;1 173 K时,K=≈1.29。B组·能力提升11.(2020·广东汕头潮阳实验学校检测)某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反应器中充入0.10 mol SO3,当反应器中的气体压强不再变化时,测得SO3的转化率为20%,则该温度下反应2SO2(g)+O2(g)2SO3(g)的平衡常数为 ( )A.3.2×103 B.1.6×103C.8.0×102 D.4.0×102【答案】A 【解析】SO3的起始浓度为0.05 mol/L,由转化率可知分解的SO3为0.01 mol/L,所以平衡时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01 mol/L、0.005 mol/L、0.04 mol/L。化学平衡常数K==3.2×103。12.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和1 mol 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时测得n(H2)=0.5 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1B.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无关C.CO的平衡转化率为50%D.平衡时n(H2O)=0.5 mol【答案】B 【解析】 CO(g)+ H2O(g) CO2(g)+ H2(g)起始/mol 1 1 0 0转化/mol 0.5 0.5 0.5 0.5平衡/mol 0.5 0.5 0.5 0.5由方程式及以上数据判断可得,A、C、D正确。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有关,B错误。13.在80 ℃时,将0.4 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 L已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时间/s0204060801000.20a0.10cde0.000.12b0.220.220.22反应进行至100 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发现气体的颜色变浅。(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表中b c(填“<”“=”或“>”)。(2)20 s时,N2O4的浓度为 mol·L-1,0~20 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在8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 (保留2位小数)。(4)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该反应的K值越大,表明建立平衡 。A.N2O4的转化率越高B.NO2的产量越大C.N2O4与NO2的浓度之比越大D.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答案】(1)N2O4(g)2NO2(g) >(2)0.14 0.003 mol/(L·s)(3) 0.54(4)ABD【解析】(1)根据题中信息,知 N2O4(g) 2NO2(g)开始浓度/(mol·L-1): 0.20 020 s时/(mol·L-1): 0.14 0.1240 s时/(mol·L-1): 0.10 0.2060 s时/(mol·L-1): 0.09 0.22(此时达平衡)80 s时/(mol·L-1): 0.09 0.22所以b>c。(2)20 s时,c(N2O4)=0.14 mol·L-1v(N2O4)===0.003 mol·(L·s)-1。(3)平衡时K==≈0.54。(4)K值越大,说明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大,故A、B、D正确。14.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温度/℃1 0001 1501 300平衡常数64.050.742.9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ΔH 0(填“<”“>”或“=”)。(2)在一个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000 ℃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0 mol,反应经过10 min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 ,CO的平衡转化率为 。(3)1 000 ℃时,在(2)的平衡体系中,各加0.5 mol CO和0.5 mol CO2,v正 v逆(填“<”“>”或“=”),平衡 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答案】(1) < (2)0.006 mol·L-1·min-1 60% (3)> 正向【解析】(1)Fe2O3(s)+3CO(g)2Fe(s)+3CO2(g)的平衡常数K=。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故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2)设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变化为n mol,则 Fe2O3(s)+ 3CO(g)2Fe(s)+ 3CO2(g)开始/mol: 1 1变化/mol: n n平衡/mol: 1-n 1+n所以=64,解得n=0.6,所以v(CO2)==0.006 mol·L-1·min-1,CO的平衡转化率为×100%=60%。(3)1 000 ℃时,在(2)的平衡体系中,各加0.5 mol CO和0.5 mol CO2,CO的浓度为0.09 mol·L-1,CO2的浓度为0.21 mol·L-1,此时Q=<64,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综合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工业生产中发生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