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适用高中化学专题4硫与环境保护第3单元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课后习题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高中化学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测评A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高中化学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课后习题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高中化学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1单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课后习题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高中化学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2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课后习题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1 次下载
新教材适用高中化学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测评B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专题5测评(B)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短周期元素X和Y组成化合物X2Y,那么X和Y所在族的序数不可能分别是( )。
A.ⅠA和ⅦA
B.ⅠA和ⅥA
C.ⅦA和ⅥA
D.ⅤA和ⅥA
答案:A
解析:当X为+1价时,Y为-2价,X可能为ⅠA、ⅤA、ⅦA族元素,Y为ⅥA族元素,所以A符合题意。
2.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②甲比乙更容易与氢气化合;③甲单质能与乙的简单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④与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与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但得电子不一定容易,则不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故④错误;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无法确定非金属性的关系,故⑤错误;①②③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C正确。
3.下列各组离子从左至右半径依次减小且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S2-、Cl-、K+ B.Mg2+、Na+、O2-
C.Mg2+、F-、H+ D.Br-、Al3+、Cl-
答案:A
解析:O2-不能在水溶液中存在;F-与H+不能大量共存;离子半径:Br->Cl->Al3+。
4.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酸性:HClO4>H2SO3>H2SiO3
B.碱性:KOH>NaOH>LiOH
C.热稳定性:H2O>H2S>PH3
D.非金属性:F>O>N
答案:A
解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由于S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2SO4,不是H2SO3,因此不能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H2SO3与HClO4、H2SiO3的酸性强弱,A项错误;元素的金属性:K>Na>Li,所以碱性:KOH>NaOH>LiOH,B项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O>S>P,所以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O>H2S>PH3,C项正确;同一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F>O>N,D项正确。
5.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 X | Y | Z | M | R |
原子半 径/nm | 0.186 | 0.102 | 0.075 | 0.074 | 0.143 |
主要化 合价/价 | +1 | +6,-2 | +5,-3 | -2 | +3 |
已知X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且与R同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大小:R3+<X+<M2-
B.Y与M组成的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C.将YM2通入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D.M的简单氢化物的熔、沸点低于Z的简单氢化物的熔、沸点
答案:D
解析:经分析X、Y、Z、M、R对应的分别为Na、S、N、O、Al。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半径:Al3+<Na+<O2-,A项正确;Y与M组成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是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原因之一,B项正确;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C项正确;M的简单氢化物为水,Z的简单氢化物为氨气,水的熔、沸点高于氨气的熔、沸点,D项错误。
6.现有4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和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Z、Q在同一周期。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 相关信息 |
X | 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一半 |
Y | 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之和为零 |
Z | 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常存在于火山喷发口附近 |
Q | 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时,X单质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
B.Y与Q元素组成的YQ4分子,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
C.Y、Z、Q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
D.位于第五周期且与Q同主族的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X是Be,Y是C或Si,Z是S,Q是Cl。Be的金属性弱于Mg,常温时镁与冷水不反应,因此Be单质不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A项错误;Y与Q元素组成的CCl4或SiCl4分子,空间结构均为正四面体,B项正确;Y、Z、Q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C项错误;位于第五周期且与Cl同主族的元素的单质是碘,在常温常压下呈固态,D项错误。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35Cl-和37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均可以表示为
B.HClO的结构式:H—Cl—O
C.HF的电子式:
D.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U原子U
答案:A
解析:35Cl-和37Cl-的质子数均为17,因此两种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均为,A项正确;HClO的结构式为H—O—Cl,B项错误;HF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应为,C项错误;根据原子组成,左上角应为质量数,即为238,应写U,D项错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和O2互为同位素
B.H2O2与H2O互为同素异形体
C.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HCl和MgCl2
B.Na2O和CO2
C.CaCl2和NaOH
D.NH3和H2O
答案:D
解析:HCl中H与Cl之间存在共价键,MgCl2中含有离子键,A项错误;Na2O中含有离子键,CO2中C与O之间存在共价键,B项错误;CaCl2中含有离子键,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项错误;NH3和H2O中均存在共价键,D项正确。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B.CH4、CF4、CCl4、CBr4的熔、沸点逐渐升高,原因是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
C.NH3和H2O间可以形成氢键,这也是氨极易溶于水的原因之一
D.NH4F中只含有离子键
答案:D
解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特征是生成新物质,A项正确;CH4、CF4、CCl4、CBr4的熔、沸点逐渐升高,原因是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B项正确;NH3和H2O间可以形成氢键,这也是氨极易溶于水的原因之一,C项正确;NH4F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D项错误。
11.元素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小于20,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的非金属性比Q的弱
B.Q的简单离子半径比R的大
C.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Q的强
D.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R的强
答案:AB
解析: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小于20,由图像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半径的关系可知,X为C、Y为Na、Z为S、Q为Cl、R为K。C的非金属性比Cl的弱,A项正确;核外电子数相同时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故Q的简单离子半径比R的大,B项正确;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Q的弱,C项错误;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R的弱,D项错误。
12.如图所示的两种化合物可应用于阻燃材料和生物材料的合成。其中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和Z同主族,Y原子序数为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和Z的最高化合价均为+7价
B.HX和HZ在水中均为强酸,电子式可表示为
C.四种元素中,Y原子半径最大,X原子半径最小
D.Z、W和H三种元素可形成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化合物
答案:CD
解析:根据题述信息结合图中所示结构可推知W、X、Y、Z分别为N、F、P、Cl。X和Z分别是F、Cl,F无正化合价,A项错误;HX和HZ分别是HF和HCl,HF在水中不是强酸,B项错误;四种元素W(N)、X(F)、Y(P)、Z(Cl)中,W(N)、X(F)有两个电子层,Y(P)、Z(Cl)有三个电子层,Y(P)和Z(Cl)半径大于W(N)和X(F),Y(P)原子序数小于Z(Cl),故Y原子半径在这四种元素原子中最大,X(F)原子序数大于W(N),故X原子半径在这四种元素中最小,C项正确;Z(Cl)、W(N)和H三种元素可形成氯化铵,属于同时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化合物,D项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3.(16分)(1)①NaCl、②干冰、③冰、④Na2O2、⑤白磷(P4)、⑥硫黄、⑦Na2CO3
以上物质中属于离子晶体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
(2)氯化钡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熔点963 ℃,沸点1 560 ℃。它可能属于 晶体。
(3)如图是几种晶体的结构示意图,它们是NaCl、干冰、金刚石、石墨结构中的一部分。
①其中代表金刚石的是 (填字母),金刚石属于 晶体。
②其中代表石墨的是 (填字母),其晶体中碳原子呈平面层状结构排列。
③其中代表NaCl的是 (填字母),晶体中Na+与Cl-之间通过 结合。
④其中代表干冰的是 (填字母),它属于 晶体,CO2分子间通过 结合。
⑤A、B、C所代表物质的熔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 (填字母)。
答案:(1)①④⑦ ②③⑤⑥ (2)离子 (3)①B 共价
②D ③A 离子键 ④C 分子 分子间作用力 ⑤B>A>C
解析:(1)NaCl、Na2O2、Na2CO3均为离子化合物,形成离子晶体;干冰、冰、白磷、硫黄均由分子构成,形成分子晶体。(2)根据BaCl2的性质可知BaCl2应为离子晶体。(3)金刚石是共价晶体,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B是金刚石的结构模型。石墨是层状结构,D是石墨的结构模型。氯化钠是Na+和Cl-按个数比1∶1堆积而成的离子晶体,A是氯化钠的结构模型。干冰晶体中,CO2分子间依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C是干冰的结构模型。一般来说,晶体的熔点: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14.(10分)(1)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 ;属于同位素的有 ;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有 。
①二氧化碳 ②CH3C(CH3)2CH2CH3 ③金刚石 ④干冰 ⑤氢溴酸 ⑥溴水 ⑦液溴
⑧CH3CH(CH3)CH(CH3)CH3 ⑨12C ⑩石墨 C
(2)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反应为:
O3O2+O,Cl+O3ClO+O2,
O+ClOCl+O2;
总反应为:2O33O2。
①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过程中,Cl原子是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中间产物 D.催化剂
②O3和O2是 。
A.同一种物质 B.同素异形体
C.氧的同位素 D.同一种元素
答案:(1)②⑧ ③⑩ ⑨ ①④
(2)①D ②B
15.(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1 | ① |
|
|
|
|
|
|
|
2 |
|
|
|
| ② | ③ | ④ |
|
3 | ⑤ | ⑥ | ⑦ |
|
| ⑧ | ⑨ | ⑩ |
4 |
|
|
|
|
|
|
|
|
(1)请画出元素⑨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2)③⑤⑧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
(3)⑤和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为 > (填化学式)。
(4)①③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5)用电子式表示⑥和⑨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
答案:(1)
(2)O<S<Na
(3)NaOH Al(OH)3
(4)
(5)
解析:根据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知道元素分别是:①为H元素,②为N元素,③为O元素,④为F元素,⑤为Na元素,⑥为Mg元素,⑦为Al元素,⑧为S元素,⑨为Cl元素,⑩为Ar元素。
16.(16分)A、B、C、D、E、F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为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C常温下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C和A2C2,A、D同主族,C、F同主族,B元素质子数为A、D质子数之和的一半,E元素M层与K层电子数相同。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化合物D2F中含有的化学键为 ;化合物D2C2的电子式为 。
(2)热稳定性:A2C A2F(填“>”或“<”);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 (填化学式)。
(3)E在BC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D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C、D、F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其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答案:(1)第三周期ⅡA族 离子键 Na+]2-Na+
(2)> NaOH Mg(OH)2
(3)2Mg+CO22MgO+C
(4)2Na+2H2O2Na++2OH-+H2↑
(5)S2->O2->Na+
解析:根据A为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可知A为H;常温下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H2O和H2O2,可知C为O;A、D同主族,可知D为Na;B元素质子数为A、D质子数之和的一半,可知B为C;C、F同主族,可知F为S;E元素M层与K层电子数相同,可知E为Mg。
(1)E为Mg,12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ⅡA族;D为Na,F为S,化合物Na2S中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D为Na,C为O,化合物Na2O2的电子式为Na+]2-Na+;
(2)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S,热稳定性:H2O>H2S;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Na>Mg,Na、Mg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NaOH>Mg(OH)2;
(3)B为C,C为O,E为Mg,Mg在CO2中燃烧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Mg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
(4)D为Na,Na单质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5)C为O、D为Na、F为S,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为O2-、Na+、S2-,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O2->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