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3 相似多边形教学设计
展开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
4.3 相似多边形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相似多边形和相似比的概念,会根据条件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为相似多边形.
2.掌握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能根据相似比进行相关的计算.
3.在探索相似多边形本质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4.体会团队合作精神,充分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根据条件判断两个多边形是否为相似多边形.
难点:掌握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能根据相似比进行相关的计算.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环节一 创设情境 |
【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课件,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 提问:每组的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吗?大小相等吗? 预设答案:每组的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满足这种关系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 追问:观察这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吗?大小相等吗?
预设答案:这两个图形形状相同,但大小不相等. 思考:它们是什么关系呢? |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回答问题.
|
通过此活动,希望学生能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相似图形的信息,体会相似图形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乐于探索研究的数学精神.
|
环节二 探究新知 | 【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通过量一量活动,对各种相似图形特点的一个自然感知的过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出相似多边形的特点. 问题:图中的两个多边形分别是计算机显示屏上的多边形ABCDEF和投影到银幕上的多边形A1B1C1D1E1F1,它们的形状相同吗? (1)在这两个多边形中,是否有对应相等的内角? (2)在这两个多边形中,夹相等内角的两边是否成比例? 教师鼓励学生利用量角器和直尺,对各组内角及对边先测量,再计算,数据会有所差异,是因为测量有误差. 预设答案: (1)∠A=∠A1=125°,∠B=∠B1=130°, ∠C=∠C1=95°,∠D=∠D1=130°, ∠E=∠E1=155°,∠F=∠F1=85° (2)AB : A1B1=2 : 3,BC : B1C1=2 : 3, CD : C1D1=2 : 3,DE : D1E1=2 : 3, EF : E1F1=2 : 3,FA : F1A1=2 : 3. 思考:通过量一量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答案:图中的六边形ABCDEF与六边A1B1C1D1E1F1是形状相同的多边形,其中∠A与∠A1,∠B与∠B1,∠C与∠C1,∠D与∠D1,∠E与∠E1,∠F与∠F1分别相等,称为对应角;AB与A1B1,BC与B1C1,CD与C1D1,DE与D1E,EF与E1F1,FA与F1A1的比都相等, 称为对应边. 相似多边形的概念: 各角分别相等、各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如:六边形ABCDEF与六边形A1B1C1D1E1F1相似,记作六边形ABCDEF与六边A1B1C1D1E1F1,“∽”读作“相似于”. 在记两个多边形相似时,要把表示对应角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相似比 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例如,六边形ABCDEF与六边形A1B1C1D1E1F1相似,对应边的比: , 因此,六边形ABCDEF与六边形A1B1C1D1E1F1的相似比为, 六边形A1B1C1D1E1F1与六边形ABCDEF的相似比为. 想一想:你是如何判断两个多边形相似的? 预设答案:判定相似多边形的条件: (1)边数相同;(2)角分别相等;(3)边成比例. 以上三个条件是判定相似多边形必备的条件,缺一不可.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想一想:(1)任意两个等边三角形相似吗? 预设答案:已知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都为60°, 三边都相等. 所以满足边数相等,对应角相等,以及对应边的比相等. (2)任意两个正方形相似吗?任意两个正n边形呢? 预设答案:和等边三角形一样,任意两个正方形和正n边形都相似. 归纳:任意两个边数相等的正多边形都相似. (3)任意两个菱相似吗?任意的两个矩形是否相似?
预设答案:任意两个菱形不一定满足对应角相等,任意两个矩形不一定满足对应边的比相等,所以任意的两个菱形和两个矩形不一定相似. 【做一做】 一块长3 m、宽1.5 m的矩形黑板如下图所示,镶在其外围的木质边框宽7.5 cm.边框的内外边缘所成的矩形相似吗?为什么? 预设答案:外围的木质边框的长为:3+2×0.075=3.15(m) 宽为:1.5+2×0.075=1.65(m) ∵1.5︰3≠1.65︰3.15, ∴边框的内外边缘所成的矩形不相似. 此时教师提示学生,直观看到的有时是不可靠的. |
学生动手量一量,算一算,并交流反馈.
学生先尝试自由说一说.
思考后回答
学生根据题目提出的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画出图形、小组讨论,得出结果.
各小组派出代表将自己的结论进行相互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让学生先判断,分组讨论,再通过计算验证自己的判断.
|
通过量一量活动,初步体会形状相同的两个多边形,对应的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从而归纳引出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及相似比的概念.
明确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及相似比的概念.
.
此处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想象和思考.并培养学生对某个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完整地经历 “思考——讨论——印证——作出正确的结论” 和“特殊向一般推广”的活动过程,深刻体会思考、论证对决策问题的直观重要性.
经历探索相似多边形的概念后,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更深层次认识相似多边形的基本涵义;初步掌握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
|
环节三 应用新知 | 【典型例题】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再小组交流探讨,如遇到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最终教师展示答题过程. 例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相似,AD∥BC,A′D′∥B′C′,∠A=∠A′,AD=2,A′D′=4,AB=3,B′C′=6. 求A′B′和BC的长. 分析:由相似比的概念可知对应边的比等于相似比.所以相似比为:AD : A′D′=1:2,再根据对应边中的一条边的长度,即可求出另一条边的长度.
解: ∵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相似, ∴相似比, ∵AB=3,B′C′=6, ∴A′B′=6,BC=3. |
明确例题的做法,尝试独立解答,并交流讨论
|
通过解决例题强化对相似比及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的理解,并应用其解决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
环节四 巩固新知 | 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相应指导,最后给出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 1.如图,矩形ABCD∽矩形EFGH,它们的相似比是2 : 3,已知AB=3 cm,BC=5 cm,求EF,FG的长.
2.如图所示的两个五边形相似,求a,b,c,d的值. 3.如图,一个矩形广场的长60 m,宽为40 m,广场内两条纵向小路的宽均1.5 m,如果设两条横向小路的宽都为x m,那么当x为多少时,小路内外边缘所围成的两个矩形相似?
答案: 1.解:∵矩形ABCD∽矩形EFGH,且相似比为2 : 3, ∴AB : EF=2 : 3,BC : FG=2 : 3, ∵AB=3 cm,BC=5 cm, ∴EF=cm,FG=cm. 2.解:∵两个五边形相似, ∴, 解得:a=3,b=4.5,c=4,d=6. ∴a=3,b=4.5,c=4,d=6. 3.解:由题意知,小路内边缘所围成的矩形的长为60-1.5×2=57(m),宽为(40-2x)m. 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当各边成比例时, 这两个矩形相似,即 , 解得:x=1. 当横向小路的宽1m时,小路内外边缘所围成的两个矩形相似. |
自主完成练习,然后集体交流评价. |
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独立完成练习的习惯.
|
环节五 课堂小结 | 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
学生尝试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 通过小结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归纳、巩固所学知识. |
环节六 布置作业 | 教科书第88页 习题4.4 第2、3题
| 学生课后自主完成. | 通过课后作业,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 反比例函数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 反比例函数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 视图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 视图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 投影与视图2 视图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 投影与视图2 视图第2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