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习题集
- 第五单元综合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21《庄子》二则同步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22、《礼记》二则同步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24、《唐诗三首》同步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第六单元综合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课时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3、《马说》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下列加下划线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骈(pián)死 一食或尽粟(sù)一石 B. 才美不外见(jiàn) 食(shí)之不能尽其材
C. 鞭策(cè) 槽枥(lì)之间 D. 伯(bó)乐 其真无马邪(yé)2. 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食之不能/尽其材 B. 才/美不外见
C.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 安求其能/千里也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 才美不外见 D.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 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 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D. 袛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5. 下列词语中的“临”字与“执策而临之”的“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如临大敌 B. 临阵磨枪 C. 身临其境 D. 临别赠言6.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B.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C. 故虽有名马 虽有千里之能 D.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7. 下列加下划线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一食或尽粟一石 B.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C. 安求其能千里也 D.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8.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文:喂马的人不知道按千里马(的食量)去喂它。
B. 食之不能尽其材。译文: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
C. 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为什么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D.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译文: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二、填空题9. 按要求填空。(1)韩愈,字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 ”之首。(2)“说”是古代的一种 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如我们学过的《 》也是这种文体。《马说》通篇采用 的写法,以千里马难遇伯乐,比喻 。(3)《马说》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4)《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谴责的句子是“ , ”。(5)《马说》中表明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的句子是“ , ”。(6)《马说》中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 ? ”。三、综合性学习10. 学习了韩愈的《马说》一文后,班级举行了“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1)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一个开场白,要求其中至少要引用一句含有“马”字的古诗,或者两个含有“马”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活动要求每个组办一期以“马”为主题的墙报。请你为小组墙报设计如下内容。墙报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墙报的3个板块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韩愈在《马说》一文中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二者关系中伯乐起决定作用;也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而不是驽马,无论是否有伯乐,它在任何地方都会显示出卓越的才能。你同意哪种观点?联系实际,说说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文言文阅读11. 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回答以下各题。【甲】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节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乙】华章藻蔚①,非矇瞍②所玩;英逸之才,非浅短所识。聪鉴③不足,则俊民与庸夫一概矣。夫以玉为石者,亦将以石为玉矣;以贤为愚者,亦将以愚为贤者矣。以石为玉,未有伤也;以愚为贤者,亡之诊④也。盖诊亡者,虽存而必亡;犹脉死者,虽生而必死也。悲夫!(节选自《抱朴子外篇·擢⑤才》)【注】①藻蔚:光彩鲜艳的样子。②矇瞍:盲人。③聪鉴:鉴别人物的才智。④亡之诊:亡国的征兆。诊,征兆。⑤擢:选拔。 (1) 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 ______
②才美不外见: ______
③策之不以其道: ______
④以贤为愚者: ______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英逸之才,非浅短所识(3) 两文都探讨了 ______ 的问题。【甲】文通篇运用 ______ 的写法,“食马者”实则就是埋没、摧残人才的人。【乙】文通篇运用类比手法,“俊民”实则就是【甲】文的“ ______ ”。(4) 两文结尾分别在“呜呼”“悲夫”什么?都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颜渊论御马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①矣。”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ˈ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ˈ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诗曰:‘执辔如组,两骖如舞。ˈ善御之谓也。”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注释】①佚(yì):通“逸”,逃跑。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③躐(liè):超越。④趣:同“促”。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①乡寡人曰( )②昔者舜工于使人( )③然犹策之不已( )(2)下列加下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定公不悦,以告左右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定公躐席而起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孟子·告子上》)C.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D.舜不穷其民 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解析】“才美不外见”中的“见”读“xiàn”,“食之不能尽其材”中的“食”读“sì”。
2.【答案】C【解析】A项“食之”作主语,应从其后断开;B项“才美”作主语应在其后断开;D项应在“安求”后边断开。
3.【答案】D【解析】A项“祗”同“祇(只)”,只、仅;B项“食”同“饲”,喂;C项“见”同“现”,表现。
4.【答案】C【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情况。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词义演变的结果。做题时需要在理解词语基本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句子具体分析。
【解答】
A才能/能够。故A不合题意。
B难道,表反问语气/代词,代千里马。故B不合题意。
C有时/有时。故C合题意。
D的/代词,代学过的知识。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A【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情况。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词义演变的结果。做题时需要在理解词语基本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句子具体分析。
【解答】
例句中的“临”的意思是:面对。
A面对。故A合题意。
B靠近。故B不合题意。
C到。故C不合题意。
D快要。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C【解析】A.吃/同“饲”,喂。B.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名词,马鞭子。C.虽然。D.才能/能够。
7.【答案】D【解析】D项中“辱”是“辱没”的意思,古今意义相同。A项“或”古义:有时;今义:或者。B项“是”古义:这;今义:表肯定。C项“安”古义:怎能,今义:安全。
8.【答案】C【解析】正确的翻译是: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9.【答案】退之韩昌黎唐宋八大家议论爱莲说托物寓意贤才难遇明主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解析】略
10.【答案】(1)示例:同学们,大家好!马是人类的朋友,现在,它离我们愈来愈遥远了。为了增进对马的了解,我们开展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希望各位同学一马当先,为小组竞赛立下汗马功劳。让我们一起走进马的世界吧!(2)示例:马的趣谈有趣的马、马与文学、名马故事。(3)示例:我同意第二种观点。因为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在公司里面工作的员工,只要有才能,就能创造非凡的业绩,从而赢得大家的认可。【解析】略
11.【答案】【小题1】①并列;②同“现”,显现;③用马鞭驱赶;④贤能的人。【小题2】①(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②优秀出色的人才,不是见识浅薄的人所能够辨识的。【小题3】选拔人才(人才),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千里马【小题4】【甲】文感叹人才被埋没,【乙】文感叹如果不识人才就会灭国。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慨(愤懑、悲叹)【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骈:并列。
②句意: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见:同“现”,显现;
③句意: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策:用马鞭驱赶。
④句意:把贤者当作愚人的人。贤:贤能的人。
2.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之,音节助词。而,表转折关系。同,通晓。其,它(的)。句意:(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②重点词:之,的。非,不是。句意:优秀出色的人才,不是见识浅薄的人所能够辨识的。
“之”的用法:
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3. 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甲】文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的发泄。【乙】文也是谈论人才问题,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俊民”实则就是【甲】文的“千里马”。
4.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甲】文“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明作者感叹人才被埋没,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慨。【乙】文“以愚为贤者,亡之诊也。盖诊亡者,虽存而必亡;犹脉死者,虽生而必死也。悲夫”感叹如果不识人才就会灭国。所以,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慨(愤懑、悲叹)
【参考译文】【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光彩鲜艳的美丽花纹,不是盲人所能够观赏的;优秀出色的人才,不是见识浅薄的人所能够辨识的。鉴别能力如果达不到,那么俊才和庸才就没有任何区别。把美玉当作顽石的人,也会把顽石当作美玉;把贤者当作愚人的人,也会把愚人当作贤者。把顽石当作美玉,没有太大的害处;如果把愚人当作贤者,那就是亡国的征兆了。一旦出现了亡国的征兆,虽然还活着却必死无疑。就像脉象出现了死亡症状的人,虽然还活着却必死无疑。唉,真是可悲啊!
12.【答案】(1)①同“向”,从前(先前)②擅长(善于)③用马鞭驱赶(2)C (3)①颜渊告退,不一会儿,马棚的差役就报告说东野毕的马跑了。②从古到今,使自己的百姓走投无路而不发生危机的,从来都没有过。(4)为政者要体恤民情,使百姓安居乐业(不能把老百姓逼得走投无路)。【解析】(2)C项加下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代词,指代前文所说之事。A项:介词,把;介词,因。B项:连词,表示顺承关系;连词,表示转折关系。D项:代词,他的;助词,加强语气。【参考译文】 颜渊在台上陪鲁定公坐着,东野毕在台下御驾马车。定公说:“东野毕驾车(的技术),很好啊!”颜渊说:“好是好,但是他的马将会逃跑。”定公(听后)不高兴,把(这话)告诉旁边的人说:“我听说君子不中伤别人。难道君子也中伤别人吗?”颜渊告退,不一会儿,马棚的差役就报告说东野毕的马跑了。定公从座位上站起来,说:“马上催促车去召回颜渊。” 颜渊到了,定公说:“先前我说:‘东野毕驾车(的技术)很好!ˈ您说:‘好是好,但是他的马将会逃跑。ˈ不知道您是如何知道的。”颜渊回答说:“我以治理国家的道理知道的。从前,舜善于用人,造父善于驾驭马车。舜不竭尽民力,造父不竭尽马力。因此,舜的时候没有(因为受不了压迫而)逃跑的人,造父(手中)没有(因为不服驾驭而)逃跑的马。现在东野毕驾驭马车,上车拿起缰绳,马嚼子和身体都端正;转圈驰骋,合乎调服车马的法度;经历险阻,跑了很远的路,马的体力已经耗尽了。然而却仍然不停地鞭打它,所以知道它会逃跑。” 定公说:“很好,可以进一步说说吗?”颜渊说:“野兽到了穷途末路,就要咬人;禽鸟到了穷途末路,就会啄人;人穷困到极点,就会去欺诈。从古到今,使自己的百姓走投无路而不发生危机的,从来都没有过。《诗经》上说:‘执辔如组,两骖如舞。ˈ说的就是要善于驾驭马车。”定公说:“是我的过错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达标测试,文件包含2022-202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2022-202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按照要求默写句子,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23马说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解析版docx、23马说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