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届中考化学考向信息卷 山东济南专版 试卷 1 次下载
- 2023届中考化学考向信息卷 陕西专版 试卷 1 次下载
- 2023届中考化学考向信息卷 四川成都专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届中考化学考向信息卷 天津专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届中考化学考向信息卷 重庆专版 试卷 0 次下载
2023届中考化学考向信息卷 云南专版
展开2023届中考化学考向信息卷
云南专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或变化中,利用了化学性质或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有几个 ()
① 石油的分馏
② 氧气用于气焊
③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④ 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⑤ 煤干馏得到焦炭
⑥ 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产生
⑦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⑧ 煤气中毒
⑨ 化石燃料的形成
A.6个 B.7个 C.8个 D.9个
2.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汽车轮胎 B.纯棉T恤
C.可降解饭盒 D.尼龙连衣裙
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氢气、硫酸钠、稀盐酸 B.钢、氧化铝、石油
C.甲烷、双氧水、碳酸钙 D.氮气、冰水、空气
4.如表所示为氨气的相关信息。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物质
分子个数
体积
0℃/101kPa
20℃/101kPa
0℃/202kPa
17g氨气
约个
22.4L
24.1L
11.2L
A.氨分子质量很小 B.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C.温度升高,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5.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B.空气中的化学性质比活泼
C.充入食品包装可以起到防腐作用
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形成酸雨
6.“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下列人体所需营养素中,为生命活动提供主要能量的是( )
A.水 B.蛋白质 C.维生素 D.糖类
7.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指( )
A.铁单质 B.铁元素 C.铁原子 D.三氧化二铁
8.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 )
A.过磷酸钙 B.碳酸氢铵 C.硝酸铵 D.氯化钾
9.下列说法正确是( )
A.溶质都是固体 B.溶液都是无色、澄清、透明的
C.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可用水区分NaCl固体和固体
10.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1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药品
B.滴加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读出液体体积
12.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酸在水溶液中会解离出,所以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D.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13.我国“高分5号”卫星天线是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如图为镍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关于该原子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它的核电荷数为28 B.它有4个电子层
C.它的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D.它易失电子
14.如图为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硒的原子序数为34 B.硒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4
C.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15.中药莲花清瘟胶囊是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有效药物之一,其成分有甘草苷(化学式为)。下列有关甘草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甘草苷由3种原子构成 B.甘草苷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甘草苷属于有机物 D.甘草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1:22
16.中国宣布,将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科学家研究用Ni-CoS催化剂,实现了被还原成和,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不充分燃烧,也不可能生成CO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之一
17.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中的少量
通入足量的溶液,干燥
B
检验是否完全变质
取样加水溶解,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C
除去中的
加水溶解,再依次加入过量溶液、溶液,然后过滤、蒸发
D
鉴别化肥和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1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实验
目的
探究空气与呼出气体中含量的多少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选项
C
D
实验
目的
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探究碘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
A.A B.B C.C D.D
19.时,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加入固体质量/g
5
10
15
20
现象
固体完全溶解
固体完全溶解
剩余少量固体
剩余较多固体
A.实验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
B.实验说明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C.实验③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D.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质20g
20.如图7-4-15所示,某河旁甲、乙、丙、丁四座化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分别含有碳酸钠、氯化铜、氢氧化钠、盐酸中的一种。某同学对①、②、③、④处水质监测时记录了以下现象。根据现象推断甲、乙、丙、丁四座化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的成分,错误的是( )
地点
①
②
③
④
记录现象
无色溶液
蓝色浑浊
浑浊消失
产生气泡
A.甲:碳酸钠
B.乙:氯化铜
C.丙:盐酸
D.丁:碳酸钠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3分)
21.按要求用化学符号填空:
(1)6个一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_。
(2)画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
(3)4个硫原子___________。
(4)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___________。
(5)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价。
22.酒精(乙醇的俗称)的“前世今生”。
(1)史前人类尝到野果、浆果中自然发酵产生的特殊液体,从而发现酒精。发酵的过程主要发生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18世纪高纯度酒精出现。当时浓缩酒精主要的方法是加入氧化钙除水,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19世纪发现酒精的化学式为。酒精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4)20世纪研制出固体酒精。某小组利用、温度传感器对密闭容器中某固体酒精的燃烧情况进行如下探究,所得结果如图所示,其中横轴表示反应时间,纵轴表示温度或气体的体积分数。
①表示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______(填标号)。
②图B中曲线先上升后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23.我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结合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_______,作为“碳替代”的能源之一,它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
(2)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导致_______加剧,生活中你能为“碳减排”所做的一点贡献是_______。
(3)“碳封存”有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等形式。地质封存是模仿自然界储存化石燃料的机制,将二氧化碳压入地下,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______和天然气。海洋封存是将二氧化碳通入深海中,这种封存方式会使海洋酸性增强,其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通过植物的_______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自然界的“碳循环”过程中,二氧化碳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
24.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地球上,铁的含量远比铜多,但是在使用金属的历史上,世界各民族几乎都是使用铜器先于铁器。这是因为:自然界存在着天然铜,且它有醒目的色彩和光泽。而自然界却少有天然铁,即使有从天外飞来的陨铁,外观像石头,且质地坚硬,很难加工成型。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烧陶的温度已能达到900℃,并且有窑。氧化铜在800℃左右的温度就可以与一氧化碳等物质反应生成铜,铜的熔,点较低,只有1083℃,因此铜矿石较易冶炼。而矿石中氧化铁较难转化为铁,铁的熔点高达1537℃,冶炼的难度大很多。
含有铜元素的孔雀石,具有醒目的翠绿色,容易被发现和识别。孔雀石中还常有天然铜伴生。古人在孔雀石矿物垒起的灶上升起篝火,就有可能在矿石表面得到一层铜。铁矿石虽然储量多,分布广,但多数铁矿石与普通岩石没有太大差别,古人很难区分它们。
(1)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是铁合金。生铁与钢性能不同,主要是因为_______元素含量不同;铁生锈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可利用此原理生产暖宝宝。
(2)人类使用铜器早于铁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_。
A.自然界中有天然铜,没有天然铁
B.冶炼铜的难度比铁低
C.铜及含铜矿物的颜色鲜艳容易被发现
D.自然界中铜的含量比铁高
(3)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请写出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写出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材料的发展史以青铜器时代为起点。你认为青铜比纯铜容易冶炼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25.A~H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反应②的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物质A、C、H的名称:A___________、C___________、H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反应。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27题第(3)问3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6.某兴趣小组对氧气制备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请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从“节约能源”角度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最佳的方法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___________开始收集。
(3)“氧立得”是家庭供氧气的最新产品,它是利用过氧化钠(化学式为:)固体压片和水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的原理制成的。若实验室用过氧化钠固体压片制取氧气,可采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编号)
(4)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序号
质量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①
1.2g
/
②
1.2g
CuO 0.5g
③
1.2g
0.5g
①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___________。
②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________(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③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0.5g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________。(简述操作和现象)
【预期结论】氧化铜也能作氯酸钾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_________。
27.小明在“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钙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对照实验:
他设想在室温下,先取少量氢氧化钙粉末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在Ⅱ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在I烧杯中加入含等量蒸馏水的浓盐酸,充分搅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根据上述情况,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你认为要得到可靠的实验结论,需要保证实验I、Ⅱ中______完全相同。预测通过观察______的现象,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了化学反应;
(2)设计对照实验Ⅱ的目的是:______;
(3)如果不采用对照实验,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钙能够发生化学反应:______。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包含1个小题,共6分)
28.向盛有25g石灰石的烧杯中,加入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216.2g。
(1)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g。
(2)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①石油的分馏是利用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②氧气用于气焊 ,利用的是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④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是利用二氧化碳可参与光合作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⑤煤干馏得到焦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⑥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产生,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⑦石墨与金刚石是不同种物质,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⑧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影响氧气的输送,是化学变化;
⑨化石燃料的形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经分析,利用了化学性质或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有7个;
故选B。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的分类。汽车轮胎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A不符合题意;纯棉T恤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B符合题意;可降解饭盒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C不符合题意;尼龙连衣裙是用尼龙制成的,属于合成纤维的一种,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D不符合题意。
3.答案:D
4.答案:B
解析:A中,根据17g氨气中所含的分子数目可知,氨分子质量很小,正确。B中,根据表格信息,无法判断氨气是否有刺激性气味,错误。C中,根据不同温度、同一压强条件下等质量的氨气的体积可知,温度升高,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正确。D中,根据不同压强、同一温度下等质量的氨气的体积可知,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正确。故选择B。
5.答案:C
解析: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是错误;故选项错误;B、空气中的化学性质比活泼错误,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故选项错误;C、充入食品包装可以起到防腐作用正确,故选项正确;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会形成酸雨错误,因为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错误;故选:C。
6.答案:D
解析:A、水为无机物,不能提供能量,不符合题意;
B、蛋白质是供能物质,但不是主要物质,不符合题意;
C、维生素,维持身体健康,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不符合题意;
D、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B
解析: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B。
8.答案:A
解析:A、过磷酸钙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正确。B、碳酸氢铵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C、硝酸铵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D、氯化钾中只含有氮、磷、钾这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故选:A。
9.答案:D
解析:A、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是气体,如盐酸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选项错误;B、溶液都是澄清、透明的,但不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等,选项错误;C、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都是溶液,如水是均以稳定的液体但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选项错误;D、氯化钠溶于水时水温无明显变化,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使水温降低,因此可以用加水的方法通过测量水温来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选项正确;答案为:D。
10.答案:A
解析:“釜底抽薪”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利用了移走可燃物的原理起到灭火的作用。此项符合要求。B用二氧化碳灭火利用二氧化碳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从而起到灭火的作用。不符合要求。C用碗盖盖来着火的油锅,利用了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的原理,从而起到灭火的作用。不符合要求。D用高压水枪灭火利用了水将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同时水汽化时会吸收一部分热量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从而起到灭火的作用。不符合要求。所以应选A。
11.答案:D
解析:A、倾倒液体药品,瓶塞取下要倒放在桌面上,防止污染试剂或腐蚀桌面,A错误;
B、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保持橡胶胶帽在上,竖直滴入试管,不能伸入试管内,防止污染滴管,B错误;
C、不能用点燃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酒精燃烧引发火灾,C错误;
D、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将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D正确;
故选D。
12.答案:D
解析: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故pH<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A错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B错误;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也能解离出氢离子,但硫酸氢钠属于盐,C错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D正确。
13.答案:C
解析: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14.答案:B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不是质子数的两倍,则原子核内中子数不等于34,故选项说法错误。C、硒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15.答案:C
解析:A、甘草苷由甘草苷分子构成,说法错误;
B、甘草苷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21):(1×22):(16×9)=126:11:72,则芒果苷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甘草苷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甘草苷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21):(1×22) =126:1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6.答案:A
解析:A、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由水分子构成,由甲烷分子构成,由氧气分子构成,这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A正确;
B、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不充分燃烧,也可能生成CO,故B错误;
C、该反应用Ni-CoS作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错误;
D、是大气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错误。
故选A。
17.答案:D
解析: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除去了原物质二氧化碳,该选项不正确。B、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色,不能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该选项不正确。C、加水溶解,再依次加入过量溶液(除去硫酸钠带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氯化钙、过量的氯化钡带入过量的碳酸钠),然后过滤、蒸发得到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该选项不正确。D、硝酸钾不能和氢氧化钙反应,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该选项正确。故选:D。
18.答案:C
解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别向等量空气以及人体呼出气体中滴入等量澄清石灰水,根据石灰水变浑浊程度,可探究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A正确;分别向冰水和热水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根据扩散情况可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B正确;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前,铜与硝酸银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银前,无法进一步比较铁相对于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C错误;分别将等量碘加入等量水和汽油中,根据溶解情况可探究碘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D正确。
19.答案:C
解析:实验①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小;实验②10g体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实验③15g固体未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则该实验无法得出该物质在25℃时的溶解度;实验③④所得溶液均为25℃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二者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实验④中加入的20g固体物质未完全溶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小于20g。
2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①处河水为无色溶液,②处河水出现蓝色浑浊,是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铜,故乙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氯化铜,甲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氢氧化钠;③处河水浑浊消失,说明③处有能和氢氧化铜反应的盐酸,则丙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有盐酸;④处产生气泡,而盐酸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丁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有碳酸钠。故选A。
21.答案:(1)6CO
(2)
(3)4S
(4)Fe
(5)-1
解析:(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6个一氧化碳分子表示为6CO;故答案为:6CO;
(2)镁离子的质子数为12,核外有10个电子,分成两层排布,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因此镁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3)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硫原子表示为4S;故答案为:4S;
(4)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故答案为:Fe;
(5)过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则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故答案为:-1。
22.答案:(1)化学
(2)
(3)4:1
(4)①C②酒精燃烧放出热量,燃烧结束后,温度逐渐降低
解析:(1)发酵过程产生乙醇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3)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
(4)酒精燃烧消耗,生成,同时放出热量。题图A中纵轴表示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增大,故表示的是的体积分数,题图B中纵轴表示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先增大后减小,故表示的是温度,题图C中纵轴表示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小,故表示的是的体积分数。
23.答案:(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或森林面积的不断减小);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无污染
(2)温室效应;多步行,少乘车(合理即可)
(3)石油;
(4)光合作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4.答案:(1)碳或C;放热
(2)D
(3);
(4)青铜器时代冶炼温度不足以熔化铜
解析:(1)由于生铁含碳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即生铁与钢性能不同,主要是因为碳元素含量不同;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会为放热,可利用此原理生产暖宝宝。
(2)A、根据材料知道:自然界存在着天然铜,且它有醒目的色彩和光泽。而自然界却少有天然铁,即使有从天外飞来的陨铁,外观像石头,且质地坚硬,很难加工成型。A正确;B、根据材料知道:氧化铜在800℃左右的温度就可以与一氧化碳等物质反应生成铜,铜的熔,点较低,只有1083℃,因此铜矿石较易冶炼。而矿石中氧化铁较难转化为铁,铁的熔点高达1537℃,冶炼的难度大很多。B正确;C、根据材料知道:含有铜元素的孔雀石,具有醒目的翠绿色,容易被发现和识别。孔雀石中还常有天然铜伴生。古人在孔雀石矿物垒起的灶上升起篝火,就有可能在矿石表面得到一层铜。铁矿石虽然储量多,分布广,但多数铁矿石与普通岩石没有太大差别,古人很难区分它们。C正确;D、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由高到到低顺序为:铝>铁>铜。D不正确。
(3)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4)青铜属于合金,其熔点低于纯铜,青铜比纯铜容易冶炼的原因可能是青铜器时代冶炼温度上限较低,不能使铜熔化,难以冶炼。
25.答案:(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碳
(2)分解
解析:由A是暗紫色固体,可知A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B是二氧化锰,C是锰酸钾,D是氧气;H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H是二氧化碳,G是木炭;E是一种无色液体且反应生成氧气,则E是过氧化氢溶液;B在反应②中作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26.答案:(1) 集气瓶;用止水夹夹紧导管,从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若在长颈漏斗处形成一段水柱且一段时间后高度不变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出现连续并比较均匀的气泡冒出时
(3)B
(4)测量生成等体积氧气所用时间;小 ;向试管中倒入适量的双氧水,观察到大量气泡,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若复燃,则说明氧化铜有催化作用;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哪个更好
27.答案:(1) 氢氧化钙粉末的质量;实验I中白色粉末消失成为无色溶液或(实验I中的浑浊程度比实验Ⅱ中小)
(2)排除氢氧化钙粉末溶于水的因素,以证实氢氧化钙粉末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3)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钙粉末中加入适量的水,再滴加2-3滴酚酞试液,浑浊液变红,然后加入适量盐酸至红色消失,变为无色液体,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钙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解析:(1)实验中的变量是加入的液体的种类不同,则其它量应保持一致,即需要保证实验I、Ⅱ中氢氧化钙粉末的质量完全相同;
如果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了化学反应,则会观察到实验I中白色粉末消失成为无色溶液或实验I中的浑浊程度比实验Ⅱ中小。
(2)设计对照实验Ⅱ能够排除氢氧化钙粉末溶于水的因素,以证实氢氧化钙粉末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3)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够使无色酚酞变红,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钙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可以设计为: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钙粉末中加入适量的水,再滴加2-3滴酚酞试液,浑浊液变红,然后加入适量盐酸至红色消失,变为无色液体,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钙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28.答案:(1)8.8
(2)7.3%
解析:(1)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故答案为:8.8。
(2)设稀盐酸中的溶质质量为。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7.3%。
2023届中考化学考向信息卷 天津专版: 这是一份2023届中考化学考向信息卷 天津专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 40,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中考化学考向信息卷 陕西专版: 这是一份2023届中考化学考向信息卷 陕西专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将草酸,日常防疫中蕴含化学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中考化学考向信息卷 江西专版: 这是一份2023届中考化学考向信息卷 江西专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表示可循环利用的图标是,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3%的氯化钠溶液,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