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分层作业】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含答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精品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精品课时训练,共9页。
语文部编版7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4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分层作业】(基础版)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丁卯(mǎo) 触及(chù) 诲人不倦(juàn)B.修润(rùn) 商酌(zhuó) 不耻下问(chǐ)C.不妥(tuǒ) 恢复(huī) 颠沛流离(pèi)D.打拱(gǒng) 譬如(bì) 拖沓无理(tà)2.下列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B.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C.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D.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缀又别拗。3.下列对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垂柳的枝条有着小姑娘般的羞涩,鹅黄的叶芽米粒一般,密密麻麻地布满柔枝。(描写)B.机遇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只有那些有充分准备的人,才能发现并善于利用机遇。(议论)C.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说明)D.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记叙)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学会接纳生命里的每一天,无论好与坏、悲与喜,坦然面对世间的千变万化。②沉淀自己,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人生最好的升华。③人生是一个不断取舍、不断超越的过程。④有句话说得好:“水的清澈,不是因为它不含杂质,而是在于它懂得沉淀。”⑤让自己在岁月的洗礼中,变得温柔而强大。A.②①⑤④③ B.③①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③⑤④②①5.班级要开展“诵读儒家经典,涵养君子之风”专题阅读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查阅资料】你如果图书馆借阅参考书籍,可以从下列书籍中选择哪两本?( )A.《论语别裁》 B.《庄子心得》C.《战国策》 D.《孟子的智慧》E.《乐府诗集》6.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B.从现在开始这样做并以身作则,这将会培养孩子的同情心。C.遇到不懂的问题,同学们总喜欢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D.对于外界关心的传言,他只是付之一笑,避而不答。7.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的。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张中行的籍贯是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C.《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记叙的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D.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二、字词书写8.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结合语境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外面正响着鞭pào( ),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zhào( )上双层的悲哀。(2)他对普通话生shū( ),于是(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___________,让我帮他(修改润色)__________。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量斟酌)______性的意见。(3)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_________,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4)譬( )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ménglóng( )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5)对于外界的流言,他只是(一笑了之,毫不在意)___________。(6)叶圣陶先生治学严谨,(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___________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三、填空题9.默读课文填空。第一部分(第1段):写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第2段):从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第三部分(第3~8段):通过写与叶圣陶先生的交往,写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部分(第9段):写作者怀念叶圣陶先生并__________________。10.写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1)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2)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 )(3)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4)他说:“好,就这样。”( )四、现代文阅读班级开展“传承中华美德,做新时代好少年”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材料一】①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的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②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选自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材料二】深情怀念叶圣陶与叶至善范守纲①日前,收到小沫和永和姐弟寄赠《叶圣陶叶至善千校家书(1969-1972)》(叶小沫、叶永和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版)一卷。三年前,至善先生寄赠《父亲长长的一生》一卷。又27年前,叶圣老寄赠《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两卷。忽忽30年,叶氏三代赠书教我,此间情谊非一言两语所能尽述。记得初见叶老是在1980年深秋。那年,我去北京参加全国第二次语文教材座谈会。其间,我第一次去叶圣陶先生家。亲切谈话近两个小时。临别,我披衣就走,叶老拉住我,嘱我穿好大衣,还不放心地将钮扣一一摸过,确认扣上,才挥挥手说:“至善,替我送一送。”此情此景,恍如眼前。②1981年秋,我再去北京。同行者有杨州大学一位教授。他托我请叶老为一本著作题写书名。时东四八条老屋整修,叶老一家暂住友人处。当时,叶老视力已差,不能写毛笔字。老人明白来意后,郑重地交我一张打字的纸条,内容是向“嘱我写字的同志”表示歉意:“我实在不能写毛笔字了,弧负雅意,是出于不得已,倘蒙原谅,不胜感激。”③接读纸条,我很为打扰叶老而不安。至善先生介绍了叶老身体的近况。请托事过,这张字条却深深印入我的心底。从字里行间中,我分明地感受到叶圣陶先生吐语真诚,对人对事都是那么认真。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一页纸,这不是普通的一页信笺,而是我人生的教科书。为人处世,当以为楷模。④还有一件事不能不说。那是我与叶老的一次通信。1983年2月,我收到叶老的回函。信封是至善先生的笔迹(以往叶老都是自书信封),且注“加重”两字。叶老回信共四页纸,另附至善先生三页纸,厚厚一束。至善先生信中告我,叶老眼睛已近乎失明,“写字用尺子按在纸上比着,只凭手的感觉乱画,实在吃力至极。写这四页纸,竟花了半天又一个清早”。信中叶老的字果然大大小小,只是行距尚见整齐。叶老信中说:“来信是由孙女(当指小沫——笔者)念给我听的,我自己不能看了。现在勉写三纸,以答雅意。”我甚为感动,叶圣陶先生为一代大师,与其通信者数以万计。其中大作家、大学者如巴金、冰心、丁玲、萧乾均受其惠,普通读者有一般教师,一般编辑,老人也总是尽其所能,一视同仁,一样友善,一样认真,受教者何止千百!这是何等高尚的人品,又是怎样的精神境界。⑤此后,我不敢再轻易打扰圣陶老人。所有信札均与至善先生联系。至善先生长我21岁,为我师长,也一如既往,有信必复,京沪往来,又得信函数十通。如今,至善先生也走了,算到今年春节(戊子年),叶老离开我们已整整20年。叶氏父子,两代君子。顷接小沫、永和千里寄书,感慨尤深!所喜者,淳淳家风,后继有人,其欣慰又何如!(选自2012年2月18日《新民晚报》)11.小通同学认为【材料一】第①段写叶圣陶描标点的事应该删掉,因为这件事不能表现叶圣陶先生“待人深厚”。你认同他的看法吗?简述理由。12.【材料一】第②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13.【材料二】第③段作者说:“这不是普通的一页信笺,而是我人生的教科书。”根据你的理解补全下面对话。小通:小州,你觉得作者把一页信笺说成是人生教科书,是不是有点不妥当啊?小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下面两段文字分别来自【材料一】【材料二】和杨绛的《老王》,小通同学对这三段文字做了圈点与批注,请你将他的批注补充完整。圈点批注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回去。就画浪线的内容做批注。(1)__________叶老拉住我,嘱我穿好大衣,还不放心地将钮扣一一摸过,确认扣上,才挥挥手说:“至善,替我送一送。”就加点的内容做批注。(2)__________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杨绛《老王》)(3)这段文字也是写目送来人离开,但和上面两段的情感是不同的。杨绛的情感是__________。15.小通和小州就【材料二】的开头、结尾展开了讨论。根据你的理解补全对话。小通:开头、结尾都提到了小沫和永和寄书给作者,你认为有什么作用?小州:当然有首尾呼应的作用,但我觉得还有其它作用,你想到了吗?小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读完这两则材料,结合你的生活和学习,说说如何弘扬叶圣陶先生的美德。阅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选段,完成各题。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甲】(①南腔北调 ②普通)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乙】(①敏而好学 ②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丙】①(商酌 ②确定)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文字之外,日常交往,______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pì ① 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zuò ② 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17.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誊 ②做 cuì tiē B.①誊 ②做 zú tiěC.①譬 ②作 zú tiě D.①譬 ②作 cuì tiē18.结合语境,为文中【甲】【乙】【丙】三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甲】① 【乙】① 【丙】② B.【甲】① 【乙】② 【丙】①C.【甲】② 【乙】② 【丙】① D.【甲】② 【乙】① 【丙】②19.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理解:这段话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待人接物的坦率、真诚。B.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理解:这段话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对人对事的态度,既诚恳谦逊,又严谨认真。C.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理解:这句话体现了叶圣陶先生在写作时,心里只装着读者,而不追求文章的文学性。D.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理解:这句话通过一些小事,细致入微地表现出叶圣陶先生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20.根据语境,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竟然是一以贯之,严格律己。 B.他同样是一以贯之,严格律己。C.他竟然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D.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21.下面是一位同学评价叶圣陶先生的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源于仁心,成于 ① , ② 誉满天下;出自 ③ ,为在大气,文章名传 ④ 。A.①细处 ②德行 ③真意 ④内外 B.①小节 ②德行 ③真意 ④八方C.①细处 ②诗词 ③感情 ④内外 D.①小节 ②诗词 ③感情 ④八方
参考答案:1.D 2.D 3.C 4.B 5.AD6.C 7.B 8. (1)炮 罩 (2)疏 不耻下问 修润 商酌 (3)颠沛流离 (4)pì 朦胧 (5)付之一笑 (6)以身作则9. 得知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消息后感到悲哀 思想和行为 待人宽厚、谨严自律 提出自己的希望10. 描写 记叙 议论 描写11.不认同。写叶圣陶先生伏案执笔表现了他的认真细致,谦虚表现对吕叔湘的尊重或为吕叔湘描标点这件事对吕叔湘的教育之大,影响之深,从侧面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质感人至深。认同。写叶圣陶先生伏案执笔只是表现了他的认真细致,谦虚,不能表现他的待人厚。 12.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叶圣陶先生与吕叔湘文字交往方面的待人深厚,引出下文在日常交往中的一些细枝末节的事上叶先生的宽厚待人。同时,照应第①段的第一句。 13.我觉得作者的说法是妥当(不是不妥当)的,因为这张信笺让作者感受到叶先生的真诚和对人对事的格外认真,成为我一辈子学习的榜样。 14. 一系列动作,生动地写出他远送客人的真诚,从而突出他在日常交往中对人宽厚(意对即可。) 对“我”,一个晚辈那样细心体贴,关怀备至,待人不看尊卑,可见待人真诚。 对老王僵直下楼梯恐会摔倒的担心,为自己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感到抱歉 15.除了首尾呼应,我觉得还有两个作用:开头写寄家书是为了引出下文作者对叶圣陶、叶至善父子的深情怀念点题,结尾再次写姐弟俩千里寄书,强调突出了叶氏父子谆谆家风的后继有人,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与欣慰(怀念)之情。 16.第一,要像叶先生那样律己严格待人宽厚。比如:认真完成作业,不轻易放过每一个疏漏和错误;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待人谦虚恳切。第二,要像叶先生一样对待别人一视同仁一样友善一样认真。比如:平等对待每位同学,无论是班长还是学困生。17.D 18.B 19.C 20.D 21.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精品课后复习题,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精品课时练习,共7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习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