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两小儿辩日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划分课文朗读节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辩斗,感受两小儿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的精神。
3、学习孔子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1、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两小儿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观察的精神及孔子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
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品读名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品读黑板上的三则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你们知道这三则名言是谁说的吗?(孔子)
2、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
3、孔子在你们心目中是什么样的人呢?(博学、知识渊博,贤能)
然而,有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却难到了学富五车的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你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两小儿辩日”,书写课题。“辩”是什么意思呢?(争论、争辩),那么课题的意思是?(两个小孩儿在辩论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
(二)初读,检测预习情况
课件展示三个句子
1、三个句子中“为”的读音一样吗?意思有区别吗?
2、谁能朗读一下这三个句子。
3、这位同学朗读得好,主要是因为文言文的朗读节奏把握得好。
4、下面我们看看课文的朗读节奏,大家齐读。
5、听示范朗读。
6、再齐读。
(三)分析课文
1、孩子们读得非常好,那两个小孩在辩论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时,他们的观点又分别是什么呢?(请同学)
2、第一个小孩是怎么说明自己观点的?(请同学)
3、第二个小孩又是怎么说明自己观点的呢?(请同学)
4、两个小孩儿说得有理有据吗?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个小孩儿观察到的现象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盘盂”。①你见过车盖吗?见过盘盂吗?(课件展示)
②谁大谁小?什么不同?(板书形状)
③这个小孩从人的什么感观去观察的?(板书视觉)
④那这个小孩如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来判断太阳远近问题的?理由是(请同学: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板书远、近)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第一个小孩的说得有理有据。
5、①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小孩儿观察到的现象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②沧沧凉凉是什么意思?探汤是什么意思?
③这个小孩观察到太阳早晨寒凉,中午很热,这是什么不同?(温度)(板书)
④那他是从人的什么感官去观察的?(触觉)(板书)
⑤那他如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来判断太阳远近问题的?理由是?(请同学: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看来第二个小孩的分析也是有不无道理的。
6、齐读4、5自然段,再次体会两个小孩是如何观察太阳的?
7、老师总结:两个小孩在同样的时段观察太阳,得出的结论确是相反的(一近一远,一远一近),原来是因为他们的观察角度不同。(课件展示)
(四)体会人物的形象
1、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两个小孩儿的辩论。一小儿说,日始出时近,一小儿却说日初出远。这叫针锋相对。一小儿说日中时远,另一小儿却说日中时近,这叫势不两立。到底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谁说的对,谁说得不对?为了这事,两小儿之间有了一番,用书上的话就是辩。
2、同桌之间分色开展辩论。(课件展示辩斗会)
3、两位同学上来辩论一下。
两个同学辩论得真精彩,可谓是唇枪舌剑、刀光剑影。
4、全班同学辩论,要求:1、2组扮演第一个小孩,3、4组扮演第二个小孩。老师读旁白。
5、你们喜欢这两个小孩吗?为什么?(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
6、老师总结:同学们的辩论真是针尖对麦芒,不可开交,这时候,一位大思想家孔子来了,他决断谁对谁错了吗?从哪里看出的?(孔子不能决也),孔子虽博学多才,也有不能决断的问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可见他在学问面前谦虚谨慎,实事求是。(课件展示)齐读这两个词语。两个小孩又是怎么说的?(孰为汝多知乎)(课件展示),两个小孩是带着什么语气说的?(嘲笑),再读。
7、同学们,太阳究竟什么时候离我们远,什么时候离我们近呢?在几千年前由于知识的局限,确实是无法解释,而今天我们有了答案,太阳任何时候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原因是,请看(课件展示)
五、拓展延伸
小练笔:“孔子有话想说”。面对两小儿的嘲笑,孔子会怎么想?怎么说呢?请同学们拿出笔,写一写,孔子说:
六、教师总结
同学们,这个故事不仅包含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人生智慧,更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求学是漫长的,它犹如一条长河,永无止境。
板书:
形状
车盖(近)—————————盘盂(远)
视觉
温度
沧沧凉凉(远)———————探汤(近)
触觉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共5页。
2020-2021学年两小儿辩日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两小儿辩日教案及反思,共8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