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数学(上海A卷)(全解全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数学(上海A卷)(全解全析),共16页。
2023年高考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数学·全解全析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2小题,满分54分,第1-6题每题4分,第7-12题每题5分)
考生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填写结果。
1.已知,且满足,则__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复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由,得,
所以.
故答案为:.
2.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为______.
【答案】(答案不唯一)
【分析】首先得到其法向量为,则可直接写出其一个方向向量.
【详解】直线的法向量为,
则其一个方向向量为.
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
3.已知为锐角,若,则______.
【答案】
【分析】由条件结合诱导公式可求,再由同角关系求,结合两角和正切公式求.
【详解】因为,所以,又为锐角,所以,,所以.
故答案为:.
4.若函数的图象恒过定点,且,,当有最小值时,______.
【答案】4
【分析】由函数的图象恒过定点得,
解法一:展开后由基本不等式求得取最小值时的值,从而求得 ;
解法二:再使用“1”的代换,由基本不等式求得取最小值时的值,从而求得 .
【详解】由函数的图象恒过定点得,
即.
解法一:
,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此时.
解法二:
,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此时.
故答案为:4
5.若,则三棱锥O—ABC的体积为_____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求得棱锥底面积和高,结合棱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根据已知可得:,即,
又,
故△的面积;
不妨取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则点到平面的距离,
故三棱锥O—ABC的体积.
故答案为:.
6.已知 的图象在处的切线与与函数的图象也相切,则该切线的斜率 __________.
【答案】
【分析】分别求两条曲线的切线方程,比较系数得a的值.
【详解】函数的图象在处的切线的切点为,
因为,所以切线斜率为,切线方程为,即,
设的图象的切线的切点为,因为,所以切线斜率为,
切线方程为,即,
由题,解得,,斜率为.
故答案为:.
7.已知的展开式中第5项的系数与第3项的系数之比为56:3,则___________
【答案】10
【分析】由二项展开式通项公式得系数比,从而求得.
【详解】,
由已知第5项的系数与第3项的系数之比为,解得(负值舍去).
故答案为:10.
8.已知函数奇函数,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____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奇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由为奇函数,所以,
当时, ,
所以,解得,所以取即可.
故答案为:(满足条件即可).
9.小同学和小同学计划在“五一节”5天假期中随机选择两天到图书馆学习,则两位同学没有同一天到图书馆的概率为_________.(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答案】
【分析】先求出总的选法,再求两人没有同一天到图书馆的选法,利用古典概型求解.
【详解】小同学从5天假期中随机选择两天去图书馆学习的选法是,
小同学从剩下的3天里随机选择两天去图书馆学习的选法是,
所以两位同学没有同一天到图书馆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0.已知数列满足,().设为中取值为1的项的个数,则 __________ .
【答案】12525
【分析】设,根据()依此类推归纳得到,从而得到求解.
【详解】解:当时,若,则,,
依此类推,可归纳证得,(),
从而.
因此,,当且仅当(),从而,
故恰有个.
则,
,
故答案为:12525
11.在中,AB=4,AC=3,∠BAC=90°,D在边BC上(与B、C不重合),延长射线AD到P,使得AP=9,若(m为常数),则DB的长度为 __.
【答案】##1.4
【分析】以A为坐标原点,分别以AB,AC所在直线为x,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得B与C的坐标,再把的坐标用m表示.由AP=9列式求得m值,由题意可求的坐标,可求得D的坐标,则BD的长度可求.
【详解】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分别以AB,AC所在直线为x,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B(4,0),C(0,3),
由若,得,
整理得:.
由AP=9,得,解得或.
当时,可得,所以点的坐标为,所以
直线PA的方程为,直线BC的方程为,
联立两直线方程可得点D的坐标为,,
所以,
当时,此时,所以三点共线,点在直线上,所以三点共线,又三点共线,所以可知D与C重合(舍去),
∴BD的长度是.
故答案为:.
12.对于定义域为D的函数f(x),若存在且,使得,则称函数f(x)具有性质M,若函数,具有性质M,则实数a的最小值为__.
【答案】
【分析】设,由可得,结合可得 ,进而求得,由此得解.
【详解】解:设,由得,
则,故,
∴,
又,
∴,
∵,∴,
则,∴,
∴,故,
∴,则实数a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满分20分,每题5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考生应在答题纸的位置,讲代表正确选项的小方格涂黑。
13.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D
【分析】两点集的交集,即这两条直线的交点.
【详解】
故选:D.
14.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lg(x2+)>lgx(x>0) B.sinx+≥2(x≠kπ,k∈Z)
C. D.>1(x∈R)
【答案】C
【分析】应用基本不等式:x,y>0,≥ (当且仅当x=y时取等号)逐个分析,注意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条件及取等号的条件.
【详解】当x>0时,x2+≥2·x·=x,所以lg(x2+)≥lgx(x>0),故选项A不正确;
当x≠kπ,k∈Z时,sinx的正负不能确定,故选项B不正确;
因为,所以选项C正确;
当x=0时,有=1,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的运用,在运用基本不等式时需保证“一正,二定,三相等”,属于基础题.
15.如图,在正方体中,点M、N分别在棱、上,则“直线直线”是“直线平面”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答案】C
【分析】.
根据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
【详解】首先必要性是满足的,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或定义)易得;
下面说明充分性,
连接,平面,平面,则,
正方形中,,平面,则平面,
又平面,所以,
若,,平面,所以平面,充分性得证.
因此应为充要条件.
故选:C.
16.已知点.若曲线上存在,两点,使为正三角形,则称为型曲线.给定下列三条曲线:
①;
②;
③.
其中型曲线的个数是
A. B.
C. D.
【答案】B
【详解】对于①,A(-1,1)到直线y=-x+3的距离为,若直线上存在两点B,C,使△ABC为正三角形,则|AB|=|AC|=,以A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的方程为(x+1)2+(y-1)2=6,联立
解得,或,后者小于0,所以对应的点不在曲线上,所以①不是.
对于②,化为,图形是第二象限内的四分之一圆弧,此时连接A点与圆弧和两坐标轴交点构成的三角形顶角最小为135°,所以②不是.
对于③,根据对称性,若上存在两点B、C使ABC构成正三角形,则两点连线的斜率为1,设BC所在直线方程为x-y+m=0,由题意知A到直线距离为直线被所截弦长的倍,列方程解得m=-,所以曲线③是T型线.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题,满分78分),解答下列个体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写出必要的步骤。
17.(本题满分14分,本题共有两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8分)
17.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已知PA⊥平面ABCD,且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ABC=∠BAD=90°,AB=AD=AP=2,BC=1,且Q为线段BP的中点.
(1)求直线CQ与PD所成角的大小;
(2)求直线CQ到平面ADQ所成角的大小.
【答案】(1);
(2).
【分析】(1)连接,作交于,连接,易得,则直线CQ与PD所成角为,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证线线垂直,应用勾股定理、中位线的性质求相关线段长度,进而求的大小.
(2)连接,由求到面距离,结合即可求直线CQ到平面ADQ所成角的大小.
【详解】(1)连接,作交于,
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形,∠ABC=∠BAD=90°,AB=AD=2,BC=1,
所以为矩形且分别为中点,则.
连接,又Q为线段BP的中点,故,
所以直线CQ与PD所成角,即为,
因为PA⊥平面ABCD,面ABCD,则,AP=2,故,同理得,
又,,则面,而,
所以面,又面,故,则,
又,故在△中,即,
综上,,故.
(2)连接,由题设易知:到面的距离为,又,
所以,而,
由面,面,则,故,
若到面距离为,故,可得,又,
所以直线CQ到平面ADQ所成角正弦值为,故线面角大小为.
18.(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8分)
18.设且,,已知函数.
(1)当时,求不等式的解;
(2)若函数在区间上有零点,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答案见解析;(2)或.
【分析】(1)根据题意得,进而分和两种情况求解即可;
(2)由题知,进而根据已知条件得,再结合对勾函数性质即可得或,进而求得答案.
【详解】解:(1),不等式可化为
若,则,解得,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若,则,解得,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综上所述:,的解集为;,的解集为.
(2).
令,即,
∵,∴,∴;
∴ .
设,则,
∴或,
解得或.
【点睛】本题考查对数函数的性质,对数运算,函数的零点求参数,考查分类讨论思想,运算求解能力,化归转化能力,是中档题.本题第二问解题的关键在于将问题转化为,有解,进而求解.
19.(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8分)
19.如图,游客从某旅游景区的景点处下山至处有两种路径.一种从沿直线步行到,另一种是先从沿索道乘缆车到,然后从沿直线步行到.现有甲、乙两位游客从处下山,甲沿匀速步行,速度为.在甲出发后,乙从乘缆车到,在处停留后,再从匀速步行到.假设缆车匀速直线运行的速度为,山路长为,经测量,,,为钝角.
(1)问乙出发多少分钟后,乙在缆车上与甲的距离最短?
(2)为使两位游客在处互相等待的时间不超过分钟,乙步行的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答案】(1)乙出发后,乙在缆车上与甲的距离最短;(2).
【分析】
(1)求出的值,设乙出发后,甲、乙之间的距离为,根据题意可得出关于的二次函数关系式,利用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可求得结果;
(2)设乙步行的速度为,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可解得的取值范围,即为所求.
【详解】(1)因为为钝角,则为锐角,所以,,,
所以,,
设乙出发后,甲、乙之间的距离为,由题意可得,
则,
所以,当时,取最小值,
因此,当乙出发后,乙在缆车上与甲的距离最近;
(2)为锐角,,
由正弦定理可得,
乙从出发时,甲已经走了,
还需走才能到达,设乙步行的速度为,则,解得,
所以,为使两位游客在处互相等待的时间不超过分钟,乙步行的速度应控制在范围内.
【点睛】思路点睛;解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阅读理解题意,弄清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已知与未知,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2)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将实际问题抽象成解三角形问题的模型.
(3)根据题意选择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
(4)将三角形问题还原为实际问题,注意实际问题中的有关单位问题、近似计算的要求等.
20.(本题满分18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8分)
20.已知椭圆,直线,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为椭圆的上顶点,为直角三角形,且到椭圆的右顶点的距离为,点为上的动点,直线交椭圆于两点.
(1)求椭圆的方程;
(2)求的面积的取值范围;
(3)设,,直线,判断直线是否经过定点,若存在,请求出定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3)存在,
【分析】(1)由为直角三角形及两边相等求出参数,即可求得椭圆的方程;
(2)设出直线的方程,表达出两点的坐标,让直线与椭圆联立,由韦达定理表达出的表达式,即可求出的面积的取值范围;
(3)设出直线的方程,和椭圆联立,利用韦达定理表达出和,求出和的表达式,代入直线的方程并化简,即可求出定点的坐标.
【详解】(1)由题意,
在椭圆中,
为直角三角形,且,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即,
∵到椭圆的右顶点的距离为,
∴,
∴,所以,
∴椭圆的方程.
(2)由题意及(1)得
在中,
设直线的方程为,,,
由得,
∴,,,
则,
令,则,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
(3)存在,理由如下:
由题意及(1)(2)得,
直线的斜率显然存在,设为,
由,得,
∴,
由几何知识得,,,
∵,
∴,
同理可得,
代入方程得,
整理得,
令,解得:,
∴当时,
原式=,
即,整理得,则.
即存在这样的点,为.
21.(本题满分18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8分)
21.若无穷数列的各项均为整数.且对于,都存在,使得,则称数列满足性质.
(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满足性质,并说明理由.
①;
②.
(2)若数列满足性质,且,求证:集合为无限集;
(3)若周期数列满足性质,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答案】(1)①不满足,②满足
(2)证明见详解
(3)或
【分析】(1)根据题意分析判断;
(2)根据题意先证3为数列中的项,再利用反证法证明集合为无限集;
(3)先根据题意证明,再分为常数列和非常数列两种情况,分析判断.
【详解】(1)对①:取,对,则,可得,
显然不存在,使得,故数列不满足性质;
对②:对于,则,
故,
∵,则,且,
∴存在,使得,故数列满足性质.
(2)若数列满足性质,且,则有:
取,均存在,使得,
取,均存在,使得,
取,均存在,使得,
故数列中存在,使得,即,
反证:假设为有限集,其元素由小到大依次为,
取,均存在,使得,
取,均存在,使得,
取,均存在,使得,
即这与假设相矛盾,故集合为无限集.
(3)设周期数列的周期为,则对,均有,
设周期数列的最大项为,最小项为,
即对,均有,
若数列满足性质:
反证:假设时,取,则,使得,
则,即,
这对,均有矛盾,假设不成立;则对,均有;
反证:假设时,取,则,使得,
这与对,均有矛盾,假设不成立,即对,均有;
综上所述:对,均有,
反证:假设1为数列中的项,由(2)可得:为数列中的项,
∵,即为数列中的项,
这与对,均有相矛盾,即对,均有,同理可证:,
∵,则,
当时,即数列为常数列时,设,故对,都存在,
使得,解得或,即或符合题意;
当时,即数列至少有两个不同项,则有:
①当为数列中的项,则,即为数列中的项,但,不成立;
②当为数列中的项,则,即为数列中的项,但,不成立;
③当为数列中的项,则,即为数列中的项,但,不成立;
综上所述:或.
【点睛】方法点睛:
(1)对于证明中出现直接证明不方便时,我们可以利用反证法证明;
(2)对于周期数列满足性质,证明思路:先逐步缩小精确的取值可能,再检验判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数学(新高考Ⅱ卷B卷)(全解全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函数,若实数满足,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数学(上海B卷)(全解全析),共15页。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数学(新高考Ⅱ卷A卷)(全解全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则,二项式展开式中的系数为,已知函数,已知是双曲线,下面命题中,正确的有,函数,以下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