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展开部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下《石钟山记》
课标分析
课标提到选读体现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代表作品,加强理性思考,增进对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中华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体会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趋势。
《石钟山记》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缘由的结论未必完全正确,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确的。它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情,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这体现了古人不盲目迷信权威、重视实地勘验和自主思考的文化观念。苏轼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而且敢于探索,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精神值得学习。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推进的过程,推动这一过程的不是对旧说的陈陈相因,而是人们通过实践检验对旧说的否定、丰富或完善。当今时代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各种理论、观点、见解层出不穷,我们尤其需要这种不盲从、重勘验的文化观念,让我们在纷繁的世事中透过现象探求实质。用胡适先生的话说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并且运用辩证的方法去作出尽可能正确的判断。
同时课标提到标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注重文学素养培养。文言文的阅读离不开基础知识的巩固,课上我注重对学生问出知识的巩固落实。本文是一篇游记,其中深夜乘舟至绝壁下那一段,将山水之间万籁俱作、鸟鸣浪涌、众声纷起之状,写得妙趣横生,兴会淋漓,堪称“绘声”文字中的上品,学习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品读其妙处。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至情至性”,属“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共有 6篇文言文,有的以情见长,至情至性,感人肺腑;有的以理取胜,理趣盛然,发人深思。这些作品体裁不一、风格各异,呈现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多样面貌。
《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详述出游之缘由、见闻和感想。其中深夜乘舟至绝壁下”一段,将山水之间万籁俱作、鸟鸣浪涌、众声纷起之状,写得妙趣横生,兴会淋漓,堪称“绘声”文字中的上品。文章不只是记游,在登山临水的兴致之中,始终萦绕着求真辨伪的旨趣。出游之因,乃疑前人之说,既析之以理,又验之以实;父子出游,不避夜深舟小,亲身探访,终有所得;进而引申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道理。全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由小事入,由深理出,其中体现的质疑和求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古代散文中,有的格局谨严而不乏情采,有的潇洒随性而自有法度,《石钟山记》可谓后一类文章的典范。阅读时对这一点要多加关注,反复诵读,细心体会。
素养目标
1. 掌握文中的“得、适、鼓、殆、而、焉”等重要实词、虚词与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
- 学习本文将情趣与理趣融为一体的写法,理解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观点。
- 学习作者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求实精神。
回顾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和欧阳修一起创立了一种稳定成熟的散文风格,世称“欧苏”。苏轼也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苏轼也是宋代著名画家,“湖州墨竹派”创始人之一。他的诗清新自然,逢源自始,似信手拈来,亦庄亦谐,大巧若拙,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化,是宋诗走向成熟的标志。他的词开一代豪放词风,他对题材、意境、风格、技巧等进行大胆创新,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木石图》等
题目解说
本文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游记,记录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
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任务一:理基础
任务二 赏析文章独特的构思
任务三 品读文章“写景绘声”之妙任务四 品读文章的情趣与理趣合作探究任务一:理基础
- 记字音
2通假字
3古今异义
4一词多义
5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事不目见耳闻微风鼓浪
而此独以钟名夜泊绝壁之下大石侧立千尺
(2)动词的活用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桴止响腾所在皆是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6特殊句式
(1)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此世所以不传也
(2)得双石于潭上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而大声发于水上
(3)古之人不余欺也余是以记之
(3)石之铿然有声者
(4)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今以钟磬置()水中
任务二 赏析文章独特的构思
本文结构不像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请结合文本分析文章结构
任务三 品读文章“写景绘声”之妙
本文是一篇游记游记,其中深夜乘舟至绝壁下那一段,将山水之间万籁俱作、鸟鸣浪涌、众声纷起之状,写得妙趣横生,兴会淋漓,堪称“绘声”文字中的上品。
1夜游石钟山,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这段描写有何作用?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
大石――比喻绘形
栖鹘――直接绘声
鹳鹤――比喻拟声(类比拟声)
作用:渲染阴森可怖的氛围,突出亲身探访的不易。“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 文章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赏析。①两处鸟叫不同。
写栖鹘是 先点鸟名(“山上栖鹘”), 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 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
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写鹳鹤 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然后点鸟名 (“或曰此鹳鹤也”)。
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
②两处水声不同。
前面的水声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是“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是声源不同;
前面的“噌吰如钟鼓不绝”是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鞳......如乐作焉”是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是音调和音量的不同;
前面是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鞳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
任务四 品读文章的情趣与理趣
本文是如何做到因事说理的?
本文是一篇通过记游来发表议论的别开生面的文章,它既有记叙文写景状物形象生动的特点,使文章富有情趣,又有议论文剖析事理探讨问题的性质,富有理趣全文分为三部分: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
合作探究
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实践出真知。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和苏轼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正是一致的。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