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石钟山记》
一、挖空训练: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 )临( )深潭,微风鼓( )浪,水石相搏( ),声如洪( )钟。是( )说也,人常疑之。今以( )钟磬置( )水中,虽( )大风浪不能鸣( )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 )访( )其遗( )踪,得( )双石于潭上(句式 : ),扣( )而( )聆( )之,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枹止响腾( ),余韵徐( )歇。自以为得之( )矣。然( )是( )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句式: ),所在皆是也,而此独( )以( )钟名( ),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 )齐安舟( )行适( )临汝,而长子迈将赴( )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 )得( )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 )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 )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 )笑而( )不信也。至暮夜( )月明,独( )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 )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 )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 ),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句式; ),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 )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句式 ),噌吰( )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不知其浅深( ),微波入焉( ),涵澹( )澎湃( )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 )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窽坎镗鞳( )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 )笑谓迈曰:“汝识( )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窽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句式 )!”
事不目( )见耳闻,而臆断( )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 )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 )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 )不传也。而陋者( )乃以斧斤考( )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 )记之,盖( )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参考答案: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语气助词)。”郦元以为下(名作状,在下面)临(靠近,临近)深潭,微风鼓(激荡,掀动)浪,水石相搏(拍击),声如洪(大)钟。是(这)说也,人常疑之。今以(把)钟磬置(放)水中,虽(即使)大风浪不能鸣(使……发出声音)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才)访(寻求)其遗(遗留,动词)踪,得(找到)双石于潭上(句式:状语后置),扣(敲打)而(连词表承接)聆(仔细听)之,南声函胡(同“含糊”),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传播),余韵徐(慢)歇。自以为得之(石钟山命名的真正的原因)矣。然(但是)是(这)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句式:定后句),所在皆是也,而此独(惟独)以(用)钟名(命名名作动),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从)齐安舟(用船。名为状)行适(到……去)临汝,而长子迈将赴(赴任,就职)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因而,于是)得(能够)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派)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其中的)一二扣之,硿硿焉(形容词尾),余固(仍旧,还是)笑而(连词表修饰)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单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倾斜)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抓,扑,动词)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句式:被动句),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句式:状语后置句),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内心惊恐)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句式:状语后置句),噌吰(这里形容钟声洪亮)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裂缝),不知其浅深(深度 形容词作名词),微波入焉(兼词,“于是”即“到那里”),涵澹(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窽坎镗鞳(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于是)笑谓迈曰:“汝识(记住)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窽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句式宾语前置)!”
事不目(目,亲眼;耳,亲耳,名词作状语)见耳闻,而臆断(主观猜测去推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大概)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名作状,在夜里)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此世所以(……的原因)不传也。而陋者(浅陋的人)乃以斧斤考(敲击)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古:两个词连用。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今:一个词。义为“实质上”)。余是以(因此)记之,盖(表原因、目的)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二、理解性默写
1.《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 ”,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2.从苏轼的《石钟山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治学做事要有严谨的态度,“ , ”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3.在《石钟山记》中,作者用一个宾语前置句来表达自己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轻松愉快的心情的是: 。
4.《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有三个: , , ; , ; 。
5.对于石钟山的得名缘由,有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 法。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 , ,”而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而李渤则从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后聆听他们的声音 , , , 。 6.作者怀疑郦道元的说法原因在于 , , !
7.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原因在于 , , , ?
8.作者到了绝壁下所见所闻之景有 , , ;
, , ; , 。
9.作者发现发出噌吰声的原因是徐而察之, , , , 。
10.作者发现发出窾坎镗鞳之声的原因是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 , , , , 。
11.苏轼在《石钟山记》末尾自述他写作此文的原因是: , 。
12.对“石钟山”命名由来,作者态度各异,对郦道元的观点,作者说“ ”,而对于唐朝李渤的观点,则是“ ”,颇为耐人寻味。
13.苏轼对在夜泊绝壁之下而听到的“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认为分别是“ ”和“ ”。
14.苏轼在《石钟山记》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总结出一个结论: , , ?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1.《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2.从苏轼的《石钟山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治学做事要有严谨的态度,“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3.在《石钟山记》中,作者用一个宾语前置句来表达自己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轻松愉快的心情的是:古之人不余欺也 。
4.《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有三个: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5.对于石钟山的得名缘由,有郦道元和李渤的两种说法。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而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而李渤则从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后聆听他们的声音,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6.作者怀疑郦道元的说法原因在于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7.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原因在于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8.作者到了绝壁下所见所闻之景有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9.作者发现发出噌吰声的原因是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10.作者发现发出窾坎镗鞳之声的原因是舟回至两山之间,将进入港口时,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11.苏轼在《石钟山记》末尾自述他写作此文的原因是: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2.对“石钟山”命名由来,作者态度各异,对郦道元的观点,作者说“人常疑之”,而对于唐朝李渤的观点,则是“余尤疑之”,颇为耐人寻味。
13.苏轼对在夜泊绝壁之下而听到的“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认为分别是“周景王之无射也”和“魏庄子之歌钟也”。
14.苏轼在《石钟山记》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总结出一个结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三、艺术特色
《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一般的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以景物描写为主,寄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情景交融的传统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苏轼的许多记游文字,如《超然台记》《放鹤亭记》《凌虚台记》,都以描写、记叙、议论的错综并用为特点。《石钟山记》则是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除描写所见景物外,还采取了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反驳李渤的观点,进一步补充事实证实郦道元的观点。因此,《石钟山记》除具有游记的特点外,还具有某些论说文特别是驳论文的特点。分析《石钟山记》,应把握住它在文体上的这一特点。
这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是一篇具有某些论说文特点,特别是驳论文特点的游记。我们说它具有论说文,特别是驳论文的某些特点,是因为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问题,摆出靶子,并从逻辑上对李说作了初步的反驳;接着用亲访石钟山耳闻目见的事实,证实并补充了郦说,推翻了李说,使形象描写为证明和反驳服务。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重视“耳闻目见”而不可“臆断其有无”这一中心论点,交代写作意图。全文思路清楚,结构谨严,说理透辟,文笔流畅。苏轼曾称赞谢民师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从来没有固定格式),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也是夫子自道。苏轼的文章,特别是这篇《石钟山记》,也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毫无斧凿雕琢之痕。清代方苞说《石钟山记》是苏轼“诸记中特出者”,说它写得“潇洒自得”,这四字确实把握住了本文的特点。
但是,本文毕竟是一篇游记,因此,又具有一般游记的特点。第一,清楚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第二,它以生动的比喻(明喻如“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钟鼓不绝”“如乐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形象的拟人(“森然欲搏人”),贴切的拟声词(“铿然”“焉”“磔磔”“噌”“窾坎镗”),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读了夜游石钟山一段,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使读者同作者和舟人一样“心动”“大恐”。本文不仅以说理透辟见胜,而且以景物描写的形象生动见胜。第三,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如夜游石钟山一段,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着一段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徐察”,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紧张的心情才趋平静,第二处水声就写得比较舒缓。清代刘大评这段文章时说,苏轼“以‘心动欲还’,跌出‘大声发于水上’,才有波折,而兴会更觉淋漓。钟声二处,必取古钟二事以实之,具此诙谐,文章妙趣,洋溢行间”。他也同方苞一样,认为这是“坡公第一首记文”。第四,文笔变幻多姿,毫不板滞,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写栖鹘是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是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前者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两处水声的描写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声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是“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是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钟鼓不绝”是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如乐作焉”是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是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苏轼对语言有高度的驾驭能力,一笔不肯雷同。
《石钟山记》——【期末必备】高中语文全册课内文言文复习学案(统编版): 这是一份《石钟山记》——【期末必备】高中语文全册课内文言文复习学案(统编版),文件包含《石钟山记》学生版期末必备高中语文全册课内文言文复习学案统编版docx、《石钟山记》教师版期末必备高中语文全册课内文言文复习学案统编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导学案,共25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2 *石钟山记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