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学生版)-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2019必修2)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0845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学生版)-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2019必修2)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0845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学生版)-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2019必修2)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40845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一生物同步练习(2019人教版 必修第二册)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课时作业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课时作业,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单倍体育种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1课时: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目标导航
1.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通过解释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养成归纳与概括的科学思维方式。
2.阐明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相关假说。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相关假说,提高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的科学探究能力。
3.简述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过程,并说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1.实验过程
2.结果分析
①F1全为黄色圆粒,表明黄色对绿色是显性,圆粒对皱粒是显性。
②F2中粒色的分离比黄色∶绿色=3:1,粒形的分离比圆粒∶皱粒=3:1,表明粒色和粒形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③F2出现了新性状的组合,表明不同对的性状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
知识点02 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结果的解释
1.理论解释
①两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②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这样F1可以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YR、Yr、yR和yr,比例接近于1∶1∶1∶1。
③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两对遗传因子互不干扰;性状表现有4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
2.遗传图解
知识点03 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结果解释的验证
1.方法:测交,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杂交。
2.过程
结果(检验推理)
结论:假说成立,得出结论。
①内容(自由组合定律又名孟德尔第二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②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知识点04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1.测交法:双杂合子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1:1;
2.自交法: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
3.花粉鉴定法:若双杂合子的花粉有4种,比例为1:1:1:1;(直接证据)
4.单倍体育种法:取双杂合子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后,用秋水仙素处理能获得4种植株,
比例为1:1:1:1。
知识点05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材料:正确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2.对象:由1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
3.技术手段: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方法:假说——演绎法
知识点06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杂交育种:通过杂交育种,可将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个体上。
能力拓展
考法01 重组型和亲本型
重组型和亲本型是从表型角度对F2代个体的划分。重组型是指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而不是基因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亲本型是指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而不是基因型与亲本相同的个体。
【典例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为( )
A.9/16 B.6/16 C.3/8 D.5/8
【答案】CD
【解析】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有两种情况,以豌豆为例:甲、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乙、黄色皱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两种情况下子一代均为黄色圆粒,子一代自交、子二代都是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但在甲情况下,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属于亲本型、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属于重组型,F2中亲本型占10/16=5/8、重组型占6/16=3/8;在乙情况下,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属于亲本型、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属于重组型,F2中亲本型占6/16=3/8、重组型占10/16=5/8。
规律总结:含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中亲本型所占比例并不都是10/16,重组型所占比例并不都是6/16。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时,F2中亲本型所占比例是10/16、重组型所占比例是6/16;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时,F2中亲本型所占比例是6/16、重组型所占比例是10/16。
考法02 自由组合定律的研究对象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但自由组合的发生时有条件的,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才能自由组合,而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不能自由组合。
【典例2】果蝇野生型和5种突变型的性状表现、控制性状的基因符号和基因所在染色体的编号如下表。(注:类型中的野生及五种突变型果蝇均为纯合子)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若模拟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后代中运动器官的性状表现,可选作杂交的亲本的类型应是①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序号①~⑥中选填)
(2)若模拟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观察体色和体型的遗传表现,选作杂交亲本的类型(填序号)是______ ________。选择上述杂交亲本的理论根据是_______________ ___表现为自由组合。
【答案】(1)④或⑤ (2)③×⑥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如果模拟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后代中运动器官的性状表现,即选择翅形或者肢型,亲本的基因型是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杂交,因此可选作杂交的亲本的类型应是①与④或⑤。
(2)如果模拟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观察体色和体型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表现,则选作杂交亲本的类型③bbHH×⑥BBhh。理论依据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特别提醒:两对及两对以上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要看两对及两对以上的非等位基因是否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如图中A-a、B-b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在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AaBb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2)在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其自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但比例不是9∶3∶3∶1。
考法03 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方法
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方法
验证方法
结论
自交法
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相应性状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测交法
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相应性状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花粉鉴定法
若有四种花粉,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典例3】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 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答案】(1)抗病矮秆
(2)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将纯合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
【解析】(1)杂交育种的目的是获得集多种优良性状于一身的纯合新品种,从题意知,抗病与矮秆(抗倒伏)为优良性状。
(2)孟德尔遗传定律研究的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的遗传特点。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先由纯合的抗病高秆和感病矮秆杂交得到抗病高秆的杂合子,再与感病矮秆(隐性纯合子)杂交,如果后代出现抗病高秆∶感病高秆∶抗病矮秆∶感病矮秆=1∶1∶1∶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考法04 “拆分法”求解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
在遗传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时发生,同时起作用。在研究多对基因遗传时,人和一对基因的遗传仍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因此,在独立遗传的前提下,可以把基因自由组合的问题分解为相应的分离定律的问题逐一分析,然后把各组基因分离的结果综合,就能快速解决自由组合的遗传问题。
1.配子种类和比例问题
如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Aa产生的A和a两种配子,Bb产生的B和b两种配子,Cc产生的C和c两种配子,dd产生的d一种配子,因此,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等于2×2×2×1=8种。AaBbCcdd产生AbCd配子的概率是多少? Aa产生A配子的概率是1/2; Bb产生b配子的概率是1/2; Cc产生C配子的概率是1/2, dd产生d配子的概率是1,所以,AaBbCcdd产AbCd配子的概率是1/2×1/2×1/2×1=1/8
2.后代基因型种类和比例问题
如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laa);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2×3=18种基因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个体所占比例等于:1/2(Aa所占比例)×1/2(BB所占比例)×1/4(cc所占比例)=1/16。
3.后代表现型种类和比例问题
如AaBbcc×AabbCc,其杂交后代可能有多少种表现型?可分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有2种表现型;Bb×bb→后代有2种表现型;Cc×Cc→后代有2种表现型,所以AaBbcc×AabbCc后代中有2×2×2=8种表现型。AaBbcc×AaBbCc,其后代中三对相对性状都为显性的概率等于3/4×3/4×3/4=27/64。后代表现型
【典例4】某植物的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即A_B_C……)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3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根据杂交结果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植物的花色可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
C.甲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可能是aabbcc
D.杂交组合甲×丙的F2中红花纯合子占1/9
【答案】D
【解析】
由题意可知,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BC…)才开红花,甲和丙的F1红色自交,F2的分离比为红:白=27:37,即红花占27/64= (3/4)3,则可推测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且3对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B正确;如果甲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bbcc,则丙的基因型为AABBCC,则乙与丙杂交后代应该出现红色,则与题干不符,因此甲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可能是aabbcc,C正确;杂交组合甲×丙后代中F1基因型为AaBbCc,F2中红花占27/64,纯合子红花AABBCC占1/64,因此F2中红花纯合子占1/27,D错误。
方法技巧:
题型分类
解题规律
示例
种类问题
配子类型(配子种类数)
2n(n为等位基因对数)
AaBbCCDd产生配子种类数为23=8
配子间
结合
方式
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AABbCc×aaBbCC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1×4×2=8
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
双亲杂交(已知双亲基因型),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等于各性状按分离定律所求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乘积
AaBbCc×Aabbcc,基因型为3×2×2=12种,表现型为2×2×2=8种
概率问题
基因型
(或表现
型)的
比例
按分离定律求出相应基因型(或表现型),然后利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AABbDd×aaBbdd,F1中AaBbDd所占的比例为1×1/2×1/2=1/4
纯合子或杂合子出现的比例
按分离定律求出纯合子的概率的乘积为纯合子出现的比例,杂合子概率=1-纯合子概率
AABbDd×AaBBdd杂交,AABBdd所占比例为1/2×1/2×1/2=1/8
考法05 亲本基因型的推测及有关概率计算
将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拆分成分离定律的分离比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逆向组合。
示例如下:
①9∶3∶3∶1⇒(3∶1)(3∶1)⇒(Aa×Aa)(Bb×Bb);
②1∶1∶1∶1⇒(1∶1)(1∶1)⇒(Aa×aa)(Bb×bb);
③3∶3∶1∶1⇒(3∶1)(1∶1)⇒(Aa×Aa)(Bb×bb)或(Aa×aa)(Bb×Bb);
④3∶1⇒(3∶1)×1⇒(Aa×Aa)(BB×_ _)或(Aa×Aa)(bb×bb)或(AA×_ _)(Bb×Bb)或(aa×aa)(Bb×Bb)。
【典例5】.豌豆中,籽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y)和皱缩(r)为显性,现将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A.YYRR yyrr B.YYRr yyrr
C.YyRR yyrr D.YyRr yyrr
【答案】C
【解析】此题宜使用排除法。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其中圆粒∶皱粒=3∶1,这说明F1中控制籽粒形状的基因组成为Rr,故亲本中控制籽粒形状的基因组成为RR、rr,据此排除B、D项。A项中亲本杂交产生的F1自交后代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A项被排除。
迁移推广:用十字交叉法解决自由组合的两遗传病概率计算问题
1.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分析如下:
2.根据序号所示进行相乘得出相应概率再进一步拓展如下表:
序号
类型
计算公式
设患甲病的概率m
则不患甲病概率为1-m
设患乙病的概率n
则不患乙病概率为1-n
①
同时患两病概率
m·n
②
只患甲病概率
m·(1-n)
③
只患乙病概率
n·(1-m)
④
不患病概率
(1-m)(1-n)
拓展
求解
患病概率
①+②+③或1-④
只患一种病概率
②+③或1-(①+④)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下图中哪个过程(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下列有关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9种表现型
B.F1产生的精子中,YR和yr的比例为1∶1
C.F1产生YR的卵子和YR的精子的数量比为1∶1
D.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精子和4种卵子自由结合
3.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
A.1/8 B.1/16 C.3/16 D.3/8
4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 )
A.表现型4种,比例为1∶1∶1∶1;基因型6种
B.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
C.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
D.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
5.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
A.WwDd×wwdd B.WWdd×WWdd C.WwDd×wwDD D.WwDd×WWDD
6.白色盘状南瓜和黄色球状南瓜杂交,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F1全为白色盘状南瓜。若F2中纯合白色球状南瓜有1000个。从理论上算,F2中杂合黄色盘状南瓜的数目是( )
A.1000个 B.2000个 C.3000个 D.4000个
7.(不定项)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A.Fl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 B.Fl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C.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D.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8.(不定项)在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类型,其比例为9︰3︰3︰1。与此相关的解释是( )
A.F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C.F1的四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D.亲本为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
9.牵牛花的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现用纯种的普通叶白色种子和纯种的枫形叶黑色种子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自交得F2,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以下问题:
(1)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____________。
(2)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____________。
(3)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普通叶白色种子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
(4)F2普通叶黑色种子中纯合子约占____________;F2纯合子中,和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10.用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从F2中选取了一粒黄色圆粒豌豆甲,欲鉴定其基因型。请完善下列实验方案并回答问题:
(1)选取多株表现型为________的豌豆乙与甲一起播种,进行杂交实验。实验时,应选用的母本、父本分别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母本的花成熟前,应先采取________处理,待花成熟时再进行________________。
(2)请预测该实验可能得到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预测结果
相应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的基因型为YyRr
后代只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两种表现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的基因型为YyRR
后代只出现黄色圆粒一种表现型
甲的基因型为YYRR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1.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是显性。现用杂合白色茧(IiYy)蚕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茧与黄色茧的分离比是( )
A.3:1 B.13:3 C.1:1 D.15:1
12.基因型为DdTt的与DDTt的个体间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其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各有( )
A.2种、4种 B.2种、6种 C.3种、4种 D.3种、6种
13.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F2代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以及显性纯合子的几率依次是( )
A.18,6,1/32 B.27,8,1/32 C.27,8,1/64 D.18,6,1/64
14.金鱼草正常花冠对不整齐花冠为显性,高株对矮株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不完全显性,杂合状态是粉红花。三对性状独立遗传,如果纯合的红花、高株、正常花冠植株与纯合的白花、矮株、不整齐花冠植株杂交,在F2中具有与F1相同表现型的植株的比例是( )
A.3/32 B.3/64 C.9/32 D.9/64
15.某种小鼠的体色受常染色体基因的控制,现用一对纯合灰鼠杂交,F1都是黑鼠,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体色表现为9黑∶6灰∶1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鼠体色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若F1与白鼠杂交,后代表现为2黑∶1灰∶1白
C.F2灰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
D.F2黑鼠有两种基因型
16.(不定项)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杂交组合是( )
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
B.黑光×白粗→25黑粗
C.黑粗×白粗→19黑粗∶5黑光∶6白粗∶2白光
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10白粗∶11白光
17.(不定项)已知某种水果果皮红色(H)对黄色(h)为显性,果肉酸味(R)对甜味(r)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现有甲、乙两个体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下列叙述可能的是( )
A.两个体的基因型为HhRr和hhrr
B.两个体的表现型为红色甜味和黄色酸味
C.两个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D.两个个体的表现型相同
18.某种鸟类体色(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下表是三组相关杂交实验情况。请分析后回答问题: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黄色无纹×黄色无纹
↓
黄色无纹 黄色有纹
3 : 1
黄色无纹×绿色有纹
↓
绿色无纹 黄色无纹 绿色有纹 黄色有纹
1:1:1:1
绿色有纹×绿色有纹
↓
绿色有纹 黄色有纹
2 : 1
(1)根据第___________组杂交实验的结果,可判定这两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组亲本中黄色无纹个体能够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3)第3组杂交实验后代比例为2:1,请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种判断,若第2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第2组杂交实验。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9.(2018·海南卷,17)蜜蜂中,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某对蜜蜂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为:雌蜂是AADD、AADd、AaDD、AaDd;雄蜂是AD、Ad、aD、ad。这对蜜蜂的基因型是( )
A. AADd和ad B. AaDd和aD C. AaDd和AD D. Aadd和AD
20.(2016·课标Ⅱ卷,32)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
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精品达标测试,文件包含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生版-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必修2docx、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师版-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必修2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 基因的本质第3节 DNA的复制练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结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2节 DNA的结构课后复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制作DNA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在制作DNA分子模型的一条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