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每日必刷题
- 每日必刷题 21—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22—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24—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25—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26—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每日必刷题 23—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每日必刷题 23—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下列关于符号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查漏补缺特训13
1.我国中医认为“怒伤肝”,“恐伤肾”,“虑伤脾”这说明()
A. 中医是错误的 B. 人的情绪与健康无关
C. 不良情绪对健康有害 D. 人的疾病是由消极情绪造成的
2.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运用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为防止水分蒸发,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B. 油锅着火,最简单灭火方法是向锅内倒水
C. 用滴管吸取试剂前,应先挤压胶头排出空气
D. 为防止近视,连续看书1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
3.今年杭州中考于6月18、19日举行。19日刚好是农历十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6月19日当天的月相是满月,有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B. 19日当天的白昼时间长,黑夜时间短。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
C. 杭州夏季会有一段阴雨连绵的“梅雨”时期描述的是天气现象
D. 从2016年6月18日到G20峰会召开(2016年9月4日),太阳直射点都在北半球,并且一直向南移动
4.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有关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鞋底花纹增大与地面间的摩擦,阻碍人向前运动
B. 图乙因为筷子受到摩擦向上,所以能提起来
C. 图丙是机器上安装的滚动轴承,使摩擦为零
D. 图丁是举重运动员搓碳酸镁粉末,为增大手掌与器械摩擦
5.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放置两个完全相同且装有等量清水的密封装置,将右边枝条上的叶片去掉一半,然后把天平调节平衡,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一个小时,其结果是( )
A. 光合作用量不等,天平向左边倾斜 B. 呼吸作用量不等,天平向左边倾斜
C. 蒸腾作用量不等,天平向右边倾斜 D. 两边作用几乎相同,天平依然平衡
6.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
A. 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B. 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 水往低处流 D. 用吸管吸饮料
7.如图是一位宁波市某人民医院接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确诊患者。此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发烧,乏力,肌肉酸痛。经医护人员精心诊治和护理,身体恢复正常,于2020年3月31日正式出院。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患者感到的肌肉酸痛的痛觉是在肌肉处形成的
B. 此时图片中患者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C. 此患者身体恢复正常后,其体内的散热大于产热
D. 人们谈“病毒”色变,紧张害怕,这表现是受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引起
8.下列关于符号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B. 符号必须要用文字表达且世界通用
C. 符号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D. 符号能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
9.下列四种动物中,不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
A. 虾 B. 鱼
C. 鸡 D. 牛
10.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
X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
Y
氧化反应
混合物
化学变化
化合反应
A. A B. B C. C D. D
11.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实验中,把鱼骨浸泡在稀盐酸中,实验后会变成( )
A. 变轻、变软 B. 变轻、变硬 C. 变重、变硬 D. 变重、变软
12.如图是甲烷(CH4)分子两种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B. 图1是比例模型,图2是球棍模型
C. 甲烷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4
D. 甲烷发生化学反应时,甲烷分子结构并没有变化
13.家用电冰箱中消耗电能的器件主要是电动压缩机(用符号M表示)和照明灯泡。其中电动压缩机M受温控开关S1控制,照明灯泡L受门控开关S2控制。电动压缩机和照明灯泡既能单独工作,又能同时工作。如图所示是几个同学设计的家用电冰箱的电路图,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4.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后绘制出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滤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锌粉的质量为 m2时, 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看到气泡
B. 当锌粉的质量分别为 m1、m2时,滤液中 Cu2+数目相等
C. 当锌粉的质量为 m1时,滤渣中一定有银,不一定有铜
D. 当滤液中溶质的种类为 2种时,滤渣中固体的种类不可能为 2种
15.当下人们崇尚身体锻炼,小金妈妈以2米/秒的速度快走,小金以7.2千米/时的速度慢跑,则( )
A. 小金的跑步速度比妈妈走路速度快 B. 妈妈2米/秒的快走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 相同时间内,两人运动的路程是相同的 D. 以妈妈为参照物,小金向前运动
16.从地面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经过2.56秒收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那么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17.人类发明并使用氟利昂(主要用作制冷剂)若干年后,科学家发现氟利昂进入大气层后,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出的氯原子能消耗臭氧,其破坏臭氧层的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________。
(2)上述三步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3)经过上述①②③的反应过程后,氯原子的个数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_ (填“是”或“否”)。
(4)诺贝尔奖获得者莫里纳博士的研究表明“少量的氟利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你根据循环示意图简要说明他的观点:________。
(5)在科学家的建议下,国际社会签署了限制使用和消费氟利昂的协议,使得大气中氟利昂的含量得到了控制。请你根据本题提供的信息,就怎样有效保护环境谈一点建议和认识________。
18.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则通电螺线管的A端是________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端移动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将________.
19.图1是一片移裁的香樟树。为了保征树木移栽的成活率,给树木挂上含有各种营养液和生长素的“吊瓶”(如图2)
(1)移栽的香樟树被剪去了大部分叶的目的是减弱其 ________ 作用,以减少其体内 ________的散失。
(2)营养液输入的位置愈低愈好,为便于操作,常选择在距离地面30cm以内的范围钻住输液孔。钻注孔的深度达到图3中茎的结构4部位的原因是该处是________部,内有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 ________ 管。
20.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左端的S极正对着电磁铁。当电磁铁中的电流不断增大时,条形磁铁向左加速运动。则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_(填“从a到b”或“从b到a”),条形磁铁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 C
解答:A、怒、恐、虑等都是消极情绪,中医的说法说明了消极的情绪对人体的健康有害。A错误;
B、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B错误;
C、不良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对人体健康有害,C正确;
D、人的疾病并不都是由不良情绪造成的,如先天性疾病、传染病等;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学生要掌握不良情绪危害健康,属于常考题。
2. B
解析:(1)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的表面积、温度,以及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等因素有关。液体表面积越大,温度越高,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就越快。
(2)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一是有可燃物;二是要有助燃剂,常用的助燃剂为氧气;三是温度达到该可燃物的着火点。
(3)用滴管吸取试剂前,应先挤压胶头排出空气。
(4)视觉对我们十分重要。要保持良好的视力,我们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好好保护眼睛,
解答:A 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可以减少水与空气的接触,既可以减慢水表面的空气的流速,也可以适当降低水的温度,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油锅着火,最简单灭火方法是马上盖上锅盖,从而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往锅内倒水,油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会浮在上面,反而会加大火势,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 用滴管吸取试剂前,先挤压胶头排出空气 的目的是防止滴管中的空气与试剂发生反应,从而污染试剂,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连续看书1小时左右休息片刻 可以缓解眼睛疲劳,有助于防止近视,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 B
解析:(1)日食是月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发生日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
(2)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 北纬 23.5°);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 南纬 23.5°)。
(3)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其中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且北极圈 ( 北纬 66.5°) 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其中冬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且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正好相反。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4)天气是短时间内气温、降水和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气候是某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解答:A、发生日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所以此时的月相是新月,发生的日期是农历初一,故A错误。
B、 6月19日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这一现象是因为地球的公转引起的,故B正确。
C、 杭州夏季会有一段阴雨连绵的“梅雨”时期描述的是气候,故C错误。
D、 6月18日到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且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6月22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6月22日至9月4日,太阳仍旧直射在北半球,但直射点是由北回归线向南往赤道移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4. D
解析:(1)分析鞋底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即可;
(2)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摩擦力只能相对减小,不能减小到零;
(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A.图甲鞋底花纹增大与地面间的摩擦,而这个摩擦力是人向前运动的动力,故A错误;
B.图乙,因为筷子相对大米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所以受到摩擦力向下,故B错误;
C.图丙是机器上安装的滚动轴承,可以减小摩擦,但是不能为零,故C错误;
D.图丁是举重运动员搓碳酸镁粉末,除了吸收汗水保持干燥,还可以增大手掌与杠铃之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手掌与器械摩擦,故D正确。
故选D。
5. 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叶片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解答:叶片的上下表皮有许多气孔,它是水分散失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天平两端托盘上放置两个完全相同且装有等量清水的密封装置, 将右边枝条上的叶片去掉一半,然后把天平调节平衡 。变量是叶片数目不同,左边的叶片多于右边,所以左边的蒸腾作用强,散失的水分多,所剩的质量小,引起天平向右倾斜。
故答案为:C
6. D
解析: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大气压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特别广泛,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此题属于生活常识.
解答:解:A、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是为了承受更大的水压,不是大气压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B、注射时,医生用力将针筒内的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不是大气压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C、水往低处流是由于受重力作用与大气压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D、用吸管吸饮料牛奶时,口腔内气压小于饮料牛奶瓶中的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饮料压入口内,这是有大气压的缘故,符合题意;
故选D.
7. D
解析:1、大脑是形成感觉的部位;
2、人体安静与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不同的,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内脏,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3、正常人的产热与散热是平衡的,当产热大于散热时体温会升高,当产热小于散热时体温会降低;
4、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下协调着进行工作。
解答:A:此患者感到的肌肉酸痛的痛觉是在肌肉处形成的,错误感觉应该是在大脑皮层处形成的,A错误;
B:此时图片中患者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错误,图中患者处于安静的状态产热器官应该是内脏器官,B错误;
C:此患者身体恢复正常后,其体内的散热大于产热,错误,恢复正常后人体的产热与散热应该是平衡的,C错误;
D:人们谈“病毒”色变,紧张害怕,这表现是受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引起,说法正确。
故选D
8. B
解析: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符号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符号能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
A、比如压强的单位则牛每平方米,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因此符号可以 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A不符合题意。
B、符号不是必须要用文字表达的,比如用符号Pa表示,也可以用字母表示,B符合题意。
C、电路元件符号,科学的单位符号,交通标志符号,公共标志符号,事物种类多外形不同,表达的语 言文字不同种类多,会引起混乱为此符号可以避免这些问题,C不符合题意。
D、m= ρV,这是求质量的公式,因此m表示质量,所以符号能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 A
解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又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解答:A、虾体内没有脊椎骨,属于无脊椎动物,故符合题意。
B、鱼属于脊椎动物中的鱼类,不符合题意。
C、鸡属于脊椎动物中的鸟类,不符合题意。
D、牛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哺乳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 A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包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交叉关系、纯净物混合物是并列的物质分类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为并列的两种变化分析。
解答:A、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符合题意;
B、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包含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 A
解答: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无机物能够与盐酸反应,剩下有机物,从而使骨变软。故答案选:A
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无机物使骨较硬,有机物使骨柔软,无机物能够与盐酸反应,剩下有机物,从而使骨变软。
12. A
解析:A、根据甲烷的结构模型进行解答;
B、根据图1是球棍模型,图2是比例模型进行解答;
C、根据元素的质量比就是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比进行解答;
D、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行解答;
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故选项正确;
B、图1是球棍模型,图2是比例模型,故选项错误;
C、由甲烷的化学式CH4可知,甲烷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2:(1×4)=3:1,故选项错误;
D、甲烷发生化学反应时,甲烷分子会分裂成原子,然后原子重新组成新分子,故甲烷分子结构一定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3. B
解析:(1)如果用电器相互影响,那么它们串联;如果用电器不相互影响,那么它们并联;
(2)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电动压缩机和照明灯既能单独工作,也能同时工作,那么二者不相互影响,因此为并联;
(2)压缩机只受温控开关S1控制,那么二者串联在同一支路上;照明灯只受门控开关S2控制,那么二者也串联在另一支路上。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4. B
解析: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时,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Zn>Cu>Ag,发生的化学反应依次是:Zn+2AgNO3=Zn(NO3)2+2Ag以及Zn+Cu(NO3)2=Zn(NO3)2+Cu
解答:A、当锌粉的质量为 m2时,溶液中的滤渣为Ag,其与稀盐酸不发生反应,故A错误;
B、锌粉的质量为m2相较于 m1时,其不同在于有更多的Zn和AgNO3发生发应,而Cu(NO3)2还未参与反应,所以 Cu2+数目不变,故B正确;
C、当锌粉的质量为 m1时,只有Zn和AgNO3之间发生发应,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一定没有铜,故C错误;
D、当滤液中溶质的种类为 2种时,AgNO3完全反应完、Zn和Cu(NO3)2之间发生发应,故滤渣中的固体为Ag和Cu两种,故D错误。
故选:B
15. C
解析:(1)1m/s=3.6km/h,将单位换算后比较大小即可;
(2)速度的大小与运动轨迹无关;
(3)根据公式s=vt比较即可;
(4)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它是运动的;否则,它就是静止的。
解答:A.小金妈妈的速度2m/s=7.2km/h,与小金的速度相等,故A错误;
B.妈妈快走的路线不一定是直线,因此她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根据s=vt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两人运动的路程是相同的,故C正确;
D.以妈妈为参照物,小金与妈妈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因此小金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C。
16. 3.84×108m
解答:激光信号在地球向和月球间往返所用的时间为:t=2.56s,激光信号通过的路程为:s=vt=3×108m/s×2.56s=7.68×108m,故月球到地球间的距离为: s2=7.68×108m2=3.84×108m。
分析:注意激光经过的路程是地球和月球之间距离的两倍。
17. (1)O3
(2)②
(3)否
(4)反应过程中氯原子没有消耗,而是反复循环消耗臭氧
(5)对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要严格管理,限制使用
解析: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解答:(1)由图中的模型图可知:臭氧由3个氧原子构成;故答案为:O3;
(2)化合反应就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故答案为:②;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其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故答案为:否;
(4)由图可得,氯原子→一氧化氯→过氧化氯→氯原子循环进行,整个过程中氯原子个数不变,而在①中不断消耗臭氧,故少量的氟利昂即可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故答案为:反应过程中氯原子没有消耗,而是反复循环消耗臭氧;
(5)保护臭氧层要从根本上治理,要让能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不进入大气层;故答案为:对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要严格管理,限制使用;
故答案为:(1)O3;(2)②;(3)否;(4)反应过程中氯原子没有消耗,而是反复循环消耗臭氧;(5)对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要严格管理,限制使用。
18. S;减弱
解析:(1)电磁铁的N极和S极通过安培定则进行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是电磁铁的N极.(2)电磁铁磁性强弱影响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多少、有无铁芯.在电流和铁芯一定时,线圈的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在线圈和铁芯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在线圈和电流一定时,有铁芯时电磁铁磁性越强.
解答:解:(1)如图,闭合开关,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进入,从右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知,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左端是S极.(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端移动时,电源电压不变,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电流变小,螺线管的铁芯和线圈匝数不变,所以螺线管的磁性减弱.
故答案为:S;减弱.
19. (1)蒸腾;水分
(2)木质;导
解析:(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大气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等因素都能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根吸收的水约有 99% 通过这种蒸腾作用散发。
(2)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位于木质部中,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而输导有机物的是筛管 ,位于韧皮部中,韧皮部在树皮靠近木质部的地方,有机物在茎的树皮中由上而下地运输着。
解答:(1) 移栽的香樟树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能力较差,为了能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生命活动所用,需要剪去了大部分叶,减弱其蒸腾作用,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2)图3中1是树皮,2是韧皮部,3是形成层,4是木质部,5是髓,输入的营养液主要就是含有无机盐的水溶液,所以需要通过木质部的导管来运输,所以钻注孔的深度达到图3中茎的结构4部位,因为那里是木质部,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
故答案为:(1)蒸腾;水分;(2)木质;导
20. 从b到a;不变
解析:(1)根据条形磁铁的运动方向判断电磁铁的极性,然后利用安培定则判断电流方向;
(2)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
解答: 当电磁铁中的电流不断增大时,条形磁铁向左加速运动,说明电磁铁的右端是N极。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右端,四指指向下面,说明线圈上电流向下,因此电流从b到a。
条形磁铁在运动过程中,对桌面的压力和接触面都没有变化,因此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从b到a;不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每日必刷题 40—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生物学知识解释下列措施或现象,合理储藏有利于水果保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每日必刷题 43—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冲动在神经细胞内的传导方向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每日必刷题 45 —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