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每日必刷题
- 每日必刷题 35—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36—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38—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39—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40—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每日必刷题 37—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每日必刷题 37—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甲是清代的救火工具“水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测量未知电阻Rx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不变且未知)、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R0等。小科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测量电路,进行如下步骤:
(1)在不拆改电路的前提下,将S和S1开关状态分别设置为 ________,可测出电源电压表的示数为U1;
(2)将S闭合S1断开,测出电压表示数为U2。已知定值电阻阻值为R0 , 由此可以得出待测电阻Rx阻值的为________(请用已知的字母表示)。
2.图甲是清代的救火工具“水龙”。使用时,启动横木带动活塞向下压,水箱中的水从输水管中喷出,水柱可高达10m。用汽水瓶和吸管模拟“水龙”的工作原理,往瓶中吹气,瓶中的水就从吸管中喷出,如图乙。
往瓶中吹气,水能从吸管喷出的原因是________。
3.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靠点燃氧气与氢气混合气体的方法产生大量的能量,能量所带来的冲击波成功把地球推离危险轨道。小金想探究“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他了解到可燃性气体都有爆炸极限,低于爆炸下线时不爆炸也不着火,高于爆炸上线时不爆炸会燃烧。
他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步骤1:利用实验室制取氢气类似的装置,如图甲,用矿泉水瓶收集体积分数分别是5%~100%的氢气若干瓶;
步骤2:将瓶子倒扣后打开瓶塞,架在火柴梗上如图乙,用另一根火柴点燃氢气,实验现象如表:
(1)步骤1中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50%氢气的方法是___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________;
(3)小金觉得上述结论的范围还可以更加精确,下一步操作是________。
4.某同学将完好的仪器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连线没有画出),用来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
合上开关进行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但始终没有变化。则该同学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方式可能是 (可多选)。( )
A.G与C相连,F与H相连
B.G与C相连,D与H相连
C.G与E相连,F与H相连
D.G与E相连,D与H相连
(2)该同学发现了(1)中的问题并作了改正。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滑动变阻器正确接入电路中,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
(3)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并作出U-I图象。
5.某小组同学发现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猜想: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和水蒸气有关。
(1)该小组想设计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可供选择的试剂和药品有:长度为3cm的镁条若干根、浓硫酸、浓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饱和Na2SO3溶液。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并利用如图装置(试管体积20ml),完成实验探究并写出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可以用装置图加以文字表示)
(2)若该组同学想要进一步验证变黑的镁条中含碳酸盐( CO32- ),需要用到哪些试剂?________
6.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请阅读资料卡,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b的名称是 ________ 、 ________ .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甲烷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 ;将反应物装入试管前,应先检查装置的 ________ .简述用排水法收集一瓶甲烷气体的操作方法 ________ ;点燃甲烷前一定要先检验甲烷的________ .
(3)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学习,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共同点是________ (填序号).
a.需要加热 b.需要催化剂 c.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 d.反应物中必须含有要制取物质的元素
(4)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甲烷分类,它属于________ ,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_ .甲烷除用作燃料外,还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将COx和CH4的混合气体直接转化为醋酸(CH3COOH).若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中的原子),则COx中的x为 ________ ,该反应类型是 ________ .
(5)可燃冰的开采和利用,能缓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但开采、利用可燃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开采技术以及开采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温室效应、海底滑坡及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等诸多问题.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你认为开采、利用“可燃冰”还应进一步做好________ .
7. 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________ (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此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将逐渐向________ 移动.
(2)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将所缺的实验数据和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请根据实验序号4的成像规律,写出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________ .
(3)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________(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4)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她这种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
8.为了节能减排,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以某种镁硅酸盐矿石[主要成分Mg3Si2O5(OH)4]为原料的新型绿色水泥。全球镁硅酸盐储量丰富,新型绿色水泥不必担心原材料,推广潜力很大。新型绿色水泥与传统水泥对比如图。
(1)传统水泥和绿色水泥的生产过程分别涉及以下反应:
CaCO3 高温__ CaO+CO2↑;
Mg3Si2O5(OH)4 高温__ 3MgO+2SiO2+2H2O↑。
以上两个反应都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与传统水泥相比,每生产并使用1t绿色水泥能够减少排放________t二氧化碳。
(3)传统水泥生产中,高温煅烧某种石灰石50t,可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吨?已知该石灰石中碳酸钙含量为80%,杂质不参加反应。
9.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2RO4 ,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8.求:
(1)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该化合物中R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0.小明同学对一个金属块进行了两次测量:第一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7N。第二次如图乙所示,让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杯子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7N。(g取10N/kg)
(1)求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求金属块的体积。
(3)通过进一步计算,结合下表所列的某些金属的密度,说明金属块是何种金属。
11.夏天来临,同学们又可以畅饮汽水了.在购买和贮存玻璃瓶汽水时,要注意如下问题:
(1)不要在阳光下爆晒;
(2)不要长时间贮藏在冰箱的冷冻室里.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加以解释.
12.HDPE膜因具有极好的抗冲击性和防潮性能好, 成为一种优良的工程材料。资料显示该HDPE膜只含C、H两种元素,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该HDPE膜样品的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假设HDPE膜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
(1)按上图装置进行实验,若C装置玻璃管中放入的HDPE膜样品质量为a克,完全燃烧后,E装置质量增加了b克,则该HDPE膜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不影常
(2)若没有F装置,按照上述装置实验,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__。
13.将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10克放入烧杯中, 向烧杯中不断缓慢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FeCl3溶液,测得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FeCl3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线段MN代表________与FeCl3溶液反应的过程。
(2)计算m的值(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如果往此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FeCl3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将会发生变化,请在原图中大致画出。
14.跑步是一种极为简单、人人都能进行的运动项目,能锻炼人的心脏,增加机体的最大摄氧量,增强人体的活动能力。目前已成为国内外一种普遍的防治疾病的手段。下图是研究人员获得跑步速度与摄氧量的关系图。由图可知:随着速度的增加,人体的摄氧量不断增加。请从能量转化和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摄氧量为什么会随着跑步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15.太阳能路灯是目前大力推广的高效节能灯。只要将我国总数1亿盏路灯中的6000万盏改成太阳能路灯,每年就可以节省相当于一个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图中是某小区安装的太阳能路灯及其能量流程图,图乙是这种路灯中LED发光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1)LED发光二极管的额定电压为3.5伏,请根据曲线计算它的额定功率。
(2)从LED发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当它的电压在2.5伏~3.6伏之间发生微小变化时,LED的电功率大约要变化几百倍。设计者在电路中接入了PWM控制器,请你猜想:PWM控制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通过________让路灯稳定发光的。
(3)与太阳能电池板配套的蓄电池,既要防止阴雨期容量不足,达不到供电需求,又要避免容量过大,造成浪费。现有5支2瓦的LED发光二极管由同一蓄电池供电,每天照明8小时,为保证3个连续阴雨天的供电,根据表中信息,请通过计算选择最佳的蓄电池。(注:为了延长蓄电池寿命,连续阴雨天的用电量不能超过蓄电池容量的50%)
答案及解析
1. (1)S闭合,S1闭合
(2)U2R0U1-U2
解析:(1)电压表必须用用电器并联,因此它与谁并联,就测谁的电压;
(2)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用欧姆定律分别表示出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然后以此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求出待测电阻Rx的阻值。
解答:(1)如下图所示:
在不拆改电路的前提下,将S和S1开关状态分别设置为S闭合,S1闭合,可测出电源电压表的示数为U1;
(2) 将S闭合S1断开, 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x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得到:Ix=I0;
UxRx=U0R0;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得到:
U2Rx=U1-U2R0;
解得: Rx=U2R0U1-U2。
2. 往瓶中吹气,瓶内气压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解析:(1)当体积和温度不变时,气体的质量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2)液体总是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往瓶中吹气,水能从吸管喷出的原因是:往瓶中吹气,瓶内气压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3. (1)往瓶子内先装一半水,然后用排水法将水排出
(2)10%-70%
(3)取氢气体积分数在5%-10%,70%-80%区间以1%为梯度做点燃实验,观察是否会爆炸。
解析:(1)如果要收集纯净的即100%的氢气,就将集气瓶装满水;如果要收集50%的氢气,那么就在集气瓶中装入一半的水;
(2)氢气的爆炸极限就是在氢气的体积分数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3)已经测出的爆炸极限是按照体积分数10%为间隔探究的,比较粗略,可以将两端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精细到1%进行研究。
解答:(1)步骤1中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50%氢气的方法是:往瓶子内先装一半水,然后用排水法将水排出;
(2)根据表格可知,当氢气的体积分数在10%到70%之间时发生爆炸,那么它的爆炸极限为: 10%-70%;
(3)小金觉得上述结论的范围还可以更加精确,下一步操作是:
取氢气体积分数在5%-10%,70%-80%区间以1%为梯度做点燃实验,观察是否会爆炸 。
4. (1)B,C
(2)
(3)
解析:此题利用数学描点法来描绘U-I的图象.反映了学科之间的综合。连接实物图,一般分三种情况,连接电路、补充连接、分析错误连接并改正,无论哪种情况,实质都是先连元件比较多的电流路径,再连元件比较少的路径。
移动滑片P,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为零,但始终没有变化。说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变,要么都连上面两个接线柱,要么都连下面两个接线柱。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连接开关、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电流表、到电源负极,最后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一定的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一定选择了接线柱F,上面接线柱任意选择。利用数学方法的描点法描出电压和电流对应的各点,连接起来。
解答:(1)A.G与C相连,F与H相连,滑动变阻器连入右半段,移动滑片,能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改变电压和电流.不符合题意。
B.G与C相连,D与H相连,滑动变阻器没有连入电路,移动滑片,不能能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不能改变电压和电流.符合题意。
C.G与E相连,F与H相连,滑动变阻器全部连入电路,相当于定值电阻,移动滑片,不能能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不能改变电压和电流.符合题意。
D.G与E相连,D与H相连,滑动变阻器连入左半段,移动滑片,能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改变电压和电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2)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一定的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一定选择了接线柱F,上面接线柱任意选择。
故实物连接如图:
(3)首先确定电流为横坐标,标出对应的电流0.1A、0.2A、0.3A、0.4A、0.5A。再确定电压为纵坐标,标出对应的电压0.5V、1.0V、1.5V、2.0V、2.5V。描出(0.1,0.5)(0.2,1.0)(0.3,1.5)(0.4,2.0)(0.5,2.5)各点。连接各点画出图象.
故图象如图:
故答案为:1.B、C;2.;3.。
5. (1)可设计如下五组对比实验:
实验1: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观察镁条变化,来证明没有二氧化碳和水时镁条是否变黑;
实验2:加入2mLNaOH浓溶液观察镁条变化,来证明没有二氧化碳时镁条是否变黑;
实验3: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CO2观察镁条变化,来证明没有水时镁条是否变黑;
实验4: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再充满CO2 观察镁条变化,来证明没有氧气时镁条是否变黑;
实验5: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 观察镁条变化,来证明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接触时镁条是否变黑;
(2)证明碳酸盐的方法是向其中加入酸然后再证明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所用试剂为稀盐酸和澄清 石灰水;
解析:(1)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分析,设计对比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统一,根据猜想,相与镁反应的相关物质逐一证明;
(2)根据碳酸盐的性质分析。
解答:(1)可设计如下五组对比实验:
实验1: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观察镁条变化,来证明没有二氧化碳和水时镁条是否变黑;
实验2:加入2mLNaOH浓溶液观察镁条变化,来证明没有二氧化碳时镁条是否变黑;
实验3: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CO2观察镁条变化,来证明没有水时镁条是否变黑;
实验4: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再充满CO2 观察镁条变化,来证明没有氧气时镁条是否变黑;
实验5: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 观察镁条变化,来证明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接触时镁条是否变黑;
(2)证明碳酸盐的方法是向其中加入酸然后再证明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所用试剂为稀盐酸和澄清 石灰水;
故答案为:(1)见上图;(2)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6. (1)锥形瓶;集气瓶
(2)AC或AD;气密性;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甲烷充满集气瓶后,将导管从瓶口移开,在水下 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槽,倒放在桌上;纯度
(3)cd
(4)有机物;无色无味的气体;2;化合反应
(5)气体的有效收集
解析:解答:(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a是锥形瓶,b是集气瓶;
(2) 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所以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甲烷的装置组合是AC或AD,制取气体之前需要检验 装置的气密性,用排水法收集一瓶甲烷气体的操作方法是: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甲烷充满集气瓶后,将导管从瓶口移开,在水下 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槽,倒放在桌上,点燃甲烷前一定要先检验甲烷的纯度;
(3)通过分析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以及各种气体的性质可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共同点是cd;
(4)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具有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将COx和CH4的混合气体直接转化为醋酸(CH3COOH).若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COx中的x为2,该反应满足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点,所以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5)通过分析可知,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开采、利用“可燃冰”还应进一步做好:气体的有效收集.
故答案为:(1)锥形瓶,集气瓶;
(2)AC或AD;气密性;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甲烷充满集气瓶后,将导管从瓶口移开,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槽,倒放在桌上;纯度;
(3)cd;
(4)有机物,无色无味的气体,2,化合反应;
(5)气体的有效收集.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制取气体之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用排水法收集气体,需要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再进行收集,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需要检验气体的纯度等知识进行分析;
(3)根据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以及各种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
(4)根据物质的分类,以及甲烷的物理性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5)根据开采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温室效应、海底滑坡及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等诸多问题进行分析.
7. (1)较暗;上
(2)倒立、缩小的实像;30;放大镜
(3)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4)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
解析:(1)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环境应该比较暗,这样成的蜡烛的像更加清晰;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
(2)①由数据知,当物距为30cm时像距为15cm,此时物距大于像距,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当物距为15cm时,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像距为30cm,此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③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实际应用是放大镜;
(3)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烛焰完整的像;由于凸透镜折射光线的数量比原来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
(4) 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改变凸透镜与地面间的距离,直到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 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如果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此时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没有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所以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 置.
故答案为:
(1)较暗;上;
(2)倒立、缩小的实像;30;放大镜;
(3)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4)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
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前后光线相差越大,实验效果越明显,蜡烛的像越明显;理解倒立实像的含义,在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相对于凸透镜向下运动,则像向上运动;
(2)当物距大于像距,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物距小于像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体在焦点以内时,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若将凸透镜的一部分遮住,凸透镜其他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所以仍能成物体完整的像,只是折射的光线数量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
(4)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此点为凸透镜的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粗略测量薄透镜的焦距时,可以测出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
8. (1)分解反应
(2)0.6
(3)该石灰石中含CaCO3质量为50t×80%=40t。
设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
10040t=44m ,
m=17.6t。
解析:(1)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2)首先根据产生量-吸收量计算出两种方法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再将多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减即可;
(3)首先用石灰石的质量× 质量分数计算出其中碳酸钙的质量,然后写出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利用碳酸钙的质量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
解答:(1)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两个反应的反应物都只有一种,而生成物有多种,符合分解反应的定义,都属于分解反应;
(2)传统水泥多生成二氧化碳质量:0.8t-0.3t=0.5t;
绿色水泥多生成二氧化碳质量:0.5t-0.6t=-0.1t;
那么绿色水泥比传统水泥能够减少排放:0.5t-(-0.1t)=0.6t。
(3)该石灰石中含CaCO3质量为50t×80%=40t。
设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m,
CaCO3 →高温 CaO+ CO2↑;
100 44
40t m
10040t=44m ;
解得:m=17.6t。
9. (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设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1×2+x+16×4=98,x=32.
(2)该化合物中R的质量分数是 ×100%≈32.7%.
解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解答.
10. (1)F浮=G-F示=2.7N-1.7N=1N。
(2)∵金属块浸没水中,F浮=ρ水gV排 ,
∴V=V排= F浮ρ水g=1N1.0×103kg/m3×10N/kg =1×10-4m3。
(3)∵G=mg=ρgV,
∴ρ= GgV=2.7N1.0×10-4m3×10N/kg =2.7×103kg/m3。查表可知:此金属块是铝。
解析:(1)当金属块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时,它受到的浮力和测力计的拉力与重力相互平衡,根据F浮=G-F示计算浮力即可;
(2)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它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即 V=V排=F浮ρ水g ;
(3)根据公式 ρ=GgV 计算出该金属的密度,然后与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即可。
11. (1)温度升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从而增大瓶内的压强,使瓶炸裂,造成危险;
(2)水结冰,体积膨胀,造成瓶的炸裂.
解析:(1)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降温制成的,在阳光下暴晒,则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从而增大瓶内的压强,使瓶炸裂,造成危险,故答案为:温度升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从而增大瓶内的压强,使瓶炸裂,造成危险;
(2)长时间贮藏在冰箱的冷冻室里,则水结冰,体积膨胀,造成瓶的炸裂,故答案为:水结冰,体积膨胀,造成瓶的炸裂.
分析:根据已有的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和温度降低水的体积的变化分析解答即可.
12. (1)解:增加b克的质量为CO2的质量,CO2中C元素的质量为
mc=b克×C/CO2=3b克/11
HDPE膜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3b克/11a克 = 3b11a (或 300b11a% )
(2)偏大;E装置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结果偏大
解析:(1)根据E装置增重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2)根据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的干扰分析。
解答:(1)E装置增重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即为 HDPE膜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 ,由此计算 HDPE膜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娄;
(2)F装置是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若没有F,则二氧化碳质量会偏大,碳元素质量分数偏大。
故答案为:(1) 3b11a 或 300b11a%; (2)偏大;E装置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结果偏大 。
13. (1)铜粉
(2)根据图像可知,与铁粉完全反应的氯化铁溶液的质量为162.5g,
设参加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x,
Fe+2FeCl3=3FeCl2 ;
56 325
x 162.5g×20%
56x=325162.5g×20%;
解得:x=5.6g;
(3)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由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铁先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然后铜粉再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
(1)根据上面的分析解答;
(2)在图像中的M点时,铁粉和氯化铁刚好完全反应,确定此时消耗氯化铁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铁粉的质量m;
(3)无论氯化铁的溶质质量分数如何,与质量相同的铁粉和铜粉反应的氯化铁的溶质质量都保持不变,据此计算出消耗溶液的质量变化,进而画出大致的图像。
解答:(1)图中线段MN代表铜粉与FeCl3溶液反应的过程;
(2)根据图像可知,与铁粉完全反应的氯化铁溶液的质量为162.5g,
设参加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x,
Fe+2FeCl3=3FeCl2 ;
56 325
x 162.5g×20%
56x=325162.5g×20%;
解得:x=5.6g;
(3)铁粉和铜粉的质量保持不变,那么消耗的氯化铁的溶质质量保持不变。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质量分数可知,如果氯化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那么消耗的氯化铁溶液的质量就会减小,如下图所示:
14. 人在跑步时通过呼吸作用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人的动能(或机械能),人的动能随着跑步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则呼吸作用加强,而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因此摄氧量会随着跑步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解析:(1)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出能量;
(2)动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就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呼吸作用时,将释放出的能量转化为人的动能。
15. (1)P=UI=3.5伏×0.6安=2.1瓦
(2)稳定电压(或调节电压、稳定电流、调节电流等合理答案均可)
(3)发光二极管消耗的电能:W=Pt=5×2瓦×8时×3=240瓦时
蓄电池的电能W=240.瓦时/50%=480瓦时
蓄电池的容量=W/U=480瓦时/12伏=40安时
应选用蓄电池乙
解析:(1)从乙图中找出 LED发光二极管额定电压3.5V时对应的额动电流,利用公式P=UI计算额定功率;
(2)电压在2.5伏~3.6伏之间发生微小变化时,功率就会变化几百倍,为稳定功率,必须保证它的电压变化极其微小,也就是稳定电压;
(3)首先计算发光二极管3天消耗的电能,然后根据连续阴雨天的用电量不能超过蓄电池容量的50%这一要求,计算出蓄电池需要提供的电能总量,最后用总电能除以电压12V就可计算出蓄电池的容量。
解答:(1)根据乙图可知:U额=3.5V时,I额=0.6A
则 LED发光二极管的额定功率P额=U额I额=3.5V×0.6A=2.1W。
(2)为防止电压变化对功率带来太大影响,PWM控制器必须稳定电压。
(3)5支2瓦发光二极管消耗的电能:W=Pt=5×2W×8h×3=240Wh,
蓄电池的电能 W=240Wh50%=480Wh ,
蓄电池的容量=WU =480Wh 12V=40Ah
应选用蓄电池乙。
H2体积分数/%
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点燃时的现象
不燃不爆
弱
爆炸
强
爆炸
强
爆炸
强
爆炸
强
爆炸
强
爆炸
弱
爆炸
安静
燃烧
安静
燃烧
U/伏
1/安
0.5
0.1
1.0
0.2
1.5
0.3
2.0
0.4
2.5
0.5
资料:
1.第八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于2014年7月29日在北京召开.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国计划于2015年开始着手开发“可燃冰”(如图).“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在常温下释放164立方米的甲烷和0.8立方米的淡水,被认为是有一种潜力较大的能源之一.
2.通常情况下,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很容易燃烧.甲烷的实验室制法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态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试管中,加热产生甲烷气体.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________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5
________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
无
正立、放大的虚像
金属
金
铜
铁
铝
密度/×103kg·m-3
19.3
8.9
7.8
2.7
【小资料】铁和铜都能与FeCl3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的先后顺序取决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反应越优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Fe+2FeCl3=3FeCl2;
②Cu+2FeCl3=2FeCl2+CuCl2
CaCO3
高温__
CaO+
CO2↑
100
44
40t
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每日必刷题 47—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扔纸飞机”是民间传统游戏,铝在生活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每日必刷题 22—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心脏四个腔的关系中,不正常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每日必刷题 42—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二氧化硫,心脏四个腔的关系中,不正常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