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必刷题 17—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18—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20—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21—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22—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每日必刷题 19—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展开1.请根据如图中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2℃时,100g水中溶解________g甲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临近海边的人常常“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图中与“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的是________.
2.20℃时,在盛有 50g 水的烧杯中加入 15g 固体 X(不含杂质),充分溶解后,逐渐升温,并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 X 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35℃时,该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 g;
(2)65℃时,该溶液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无法判断
(3)根据下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可知 X 属于________ 物质;
(4)50℃时,使烧杯中析出的 5g 固体 X 全部溶解,至少需再加入________ g 水;
3.新昌,是茶的故乡,大佛龙并,声名远扬。泡茶时使用的自动上水电热水壶取水、加热方便越来越受到喝茶人士的喜欢,取水时,只要闭合取水开关,水泵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就能将水抽到壶内,如图甲。
(1)电热水壶的水泵原理与图乙相似。图乙中,当泵壳里的水被高速旋转的叶轮甩出时,转轴附近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区,水在________的作用下,通过进水管进入泵壳。
(2)某电热水壶两端的电压为220伏,加热时温控开关闭合,电流表的示数为5安;保温时温控开关自动断开,R1R2的连接关系是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5安,工作电路如图丙。制作电热水壶时,所选用电热丝R2的阻值为________欧姆。
4.某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碳酸钠、氯化钡(水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完成下列填空:
(1)操作Ⅰ是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分析,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2)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5.小柯利用如下实验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1)图甲实验设立B组的目的是________。
(2)如图乙,把几棵新鲜菠菜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在________环境中放置十二小时后,松开袋口,插入导管立即扎紧袋口,并将导管口插入烧杯中,缓慢挤压塑料袋,蜡烛熄灭。该现象能否说明菠菜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判断并说明理由: ________。
6.燃烧法是一种常用于确定有机物元素组成的实验方法。请完成以下问题:
(1)[定性实验]甲烷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定量实验]某有机食品保鲜袋除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外,可能含有氧元素。为确定该保鲜袋是否含有氧元素,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过程:
①按图示连接好仪器并检验该装置气密性
②称取1.4g该保鲜袋样品,剪碎后放在硬质玻璃试管中
③用天平称得装置A的质量为82.0g;装置B的质量为85.0g
④持续通入纯O2 , 点燃酒精灯,直至保鲜袋样品完全燃烧
⑤实验结束,待冷却后,再次用天平称得装置A的质量为83.8g,装置B的质量为89.4g
请回答:
a.查得资料:白色的无水硫酸铜易吸水,吸水后呈蓝色。根据实验后装置A中固体变蓝的现象说明该保鲜袋含有________元素;
b.结论:该保鲜袋样品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氧元素;
c. 若无装置C,则实验测得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下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②________
(2)漏斗中的液面应____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3)蒸发滤液时,玻璃棒起的作用是 ________
(4)粗盐提纯时正确顺序是
A.溶解、蒸发、过滤
B.过滤、蒸发
C.溶解、过滤、冷却
D.溶解、过滤、蒸发
(5)硝酸钾(KNO3)、氯化钠(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有下列可供选择的操作步骤:
a.溶解b.结晶c.蒸发d.降温e.热水溶解f.过滤g.趁热过滤
要从氯化钠和硝酸钾(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氯化钠晶体,采用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
8.下图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实验所需的材料用具:生长状况一致的天竺葵、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清水、小烧杯、碘液、透明的钟罩等。请回答:
(1)乙装置小烧杯中应加入的液体是________,目的是与甲装置________。
(2)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________,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将甲、乙装置在阳光下光照一段时间,然后从甲、乙装置的天竺葵上,各取一片叶,经处理后滴碘液,观察叶色的变化。请你根据假设预测实验结果:
A.若光合作用不需要二氧化碳,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
B.若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实验结果是 ________。
9.为探究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小科利用铜片、锌片作电极的水果电池(图甲)和电压传感器(精密电压测量仪)等器材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为探究电极之间距离对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影响,应选用实验________(填组别)进行对比。
(2)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于电池与水果电池原理类似,其结构如图乙。若要改变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根据本实验的结论,你的做法是________。
10.小球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沿无摩擦轨道运动。
(1)如图1所示,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到达C点时速度是否为零?;
(2)将轨道BC段改为水平,如图2所示,小球仍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经过M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小于还是等于其在A点的机械能?________。以小球经过M点时为计时起点,大致画出小球在MN段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________
11.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 CaCO3 和 SiO2。课外小组同学将 100g 盐酸分 5 次加入到 35g
石灰石样品中(已知 SiO2 不与盐酸反应),得到如下部分数据:
(1)第 2 次加入盐酸后,a 为________g;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 0.1%)
(3)10%的 CaCl2 溶液可做路面保湿剂。欲将第 5 次实验后的溶液配成 10%的 CaCl2 溶液, 可先向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石灰石粉末,完全反应后过滤,这时还需要向滤液中加入水多少克?(假设实验过程中溶液损失忽略不计)(计算结果精确至 0.1g)
1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混合动力型汽车
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能源的汽车称为混合动力型汽车,通常指的是利用汽油和电池发动的车.该类型汽车,一般有一台质量较小且较为经济的汽油发动机与电动机,汽油发动机可以满足大多数情况下行驶的需要,当需要更多的动力时,可以再由电动机提供,电动机由能重复充电的蓄电池供电.
有一种类型的混合动力型汽车,称为“并联混合动力型汽车”(如图),该车的汽车发动机和电动机通过同一个变速器与车轮相连,何时使用汽油发动机、何时使用电动机、何时两者同时使用,均由内置电脑控制.这类汽车除了油箱里的汽油之外,不再需要外界其他能源,与电动汽车不同,你不需要将混合动力型汽车的蓄电池接到电源插座上去充电.普通汽车在制动时,汽车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混合动力型汽车在制动时,电动机作为发动机使用,把汽车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对电池的充电
(1)混合动力型汽车与普通汽车相比,具有哪些优点(写出两点)________
(2)并联混合动力型汽车在水平面上制动时,汽车的动能转化为________ 和________ .
(3)并联混合动力型汽车以速度v行驶,若汽油发动机与电动机同时提供动力,其功率分别为P1、P2 , 此时该车的牵引力F=________
13.如图为一款利用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的挂烫机,它的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水箱最多装水0.3kg,加热功率有高温和低温两个档位。设计师最初设计的内部电路有甲、乙两种接法,其中电热丝R=56Ω、R2=44Ω。
(1)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时,水蒸气遇到衣服迅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放出热量将衣服熨平,所以使用时要避免烫伤。
(2)已知熔断器里的保险丝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8.2A,请通过计算说明设计师应该选择哪个电路。
(3)按照所选的电路,用高温档把里面所装的0.22kg水从20℃加热到100℃(不考虑能量损失),需要多长时间?(c水=4.2×103J/(kg·℃)
参考答案
1. (1)t1
(2)25;20%
(3)甲
解析:(1)固体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据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及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解答;(3)冬天捞碱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分析图中曲线即可完成解答.
解答:(1)由图可知: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表示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同;
(2)t2℃时甲的溶解度是25g即100 g水中溶解25g甲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二百五十九的质量分数为25/125* 100%=20%;
(3)临近海边的人常常“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冬天捞碱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温度降低其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图中甲的溶解度曲线符合此特点;
故答案为:(1) t1 ;(2) 25 ; 20% ;(3) 甲
2. (1)57
(2)C
(3)可溶
(4)25
解析:(1)首先根据加入固体的质量-析出的质量计算出溶解的X的质量,然后根据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计算即可;
(2)当物质充分溶解后,如果有物质析出,那么说明溶液达到饱和;如果没有物质析出,那么无法判断是否达到饱和;
(3)将固体X的20℃时的溶解度与表格对照即可;
(4)50℃时,固体X析出5g,说明最多溶解(15g-5g=10g),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列方程计算即可。
解答:(1) 35℃时, 固体X析出8g,那么完全溶解:15g-8g=7g,因此溶液质量为:50g+7g=57g;
(2) 65℃时, 该溶液中没有固体X出现,因此无法确定是否达到饱和,故选C;
(3)根据表格可知,20℃时,固体X的溶解度是5g,正好在1-10g之间,因此属于可溶物质;
(4)50℃时,饱和溶液中固体X的质量为:15g-5g=10g;
设至少需要再加入水的质量为x,
;
解得:x=25g。
3. (1)大气压
(2)串联;836
解析:(1)根据大气压强的知识分析解答;
(2)如果电路只有一条通路,那么用电器串联;如果电路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通路,那么用电器并联。首先根据计算出两个电阻串联时的总电阻,然后根据计算出开关闭合时R1的阻值,最后根据R2=R总-R1计算即可。
解答:(1)图乙中,当泵壳里的水被高速旋转的叶轮甩出时,转轴附近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区,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通过进水管进入泵壳。
(2)保温时温控开关自动断开,此时从正极到负极,只有一条通路,电流依次通过两个电阻,
因此两个电阻串联,此时总电阻为:;
当开关闭合时,只有电阻R1工作,那么它的电阻为:;
因此电阻R2的阻值为:R2=R总-R1=880Ω-44Ω=836Ω。
4. (1)过滤;碳酸钠、氯化钡;氯化钠
(2)向滤液C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无色酚酞变红色
解析:该题主要考察了过滤、物质检验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解答:根据图示可知:经过操作Ⅰ可得到沉淀与溶液,即:操作Ⅰ为过滤。由沉淀B可知,A中含有碳酸钠与氯化钡,因为两者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与氯化钠溶液,所以溶液C为氯化钠溶液。要确定白色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用滤液C进行实验时,要考虑上步反应的碳酸钠是否有剩余,应在实验前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将剩余的碳酸钠全部转化为碳酸钡白色沉淀,再去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固体A中含有氢氧化钠。
5. (1)与A组进行对照(或对照)
(2)黑暗或无光照;不能,烧杯中的烛焰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证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
解析:(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水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植物必须是活的,图甲实验设立B组的目的是与A组进行对照(或对照。(2)通过对呼吸作用主要产物CO2的检验来证实植物呼吸作用消耗O2产生CO2检验CO2的存在我们实验室中一般用澄清石灰水。图乙扎紧口袋在黑暗或无光照的环境中让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袋中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放置十二小时后,松开袋口,插入导管立即扎紧袋口,并将导管口插入烧杯中,缓慢挤压塑料袋,蜡烛熄灭。很容易让人误会是产生的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但实际蜡烛熄灭的因素是很多的,氧气含量减少蜡烛也会熄灭。所以蜡烛熄灭现象不能说明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解答:(1)设置B组的目的是与A组进行对;(2)要说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需避免光合作用所以需要在黑暗或无光照的环境中;蜡烛熄灭的原因很多所以不能说明,烧杯中的烛焰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证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
故答案为:1、与A组进行对照(或对照);2、黑暗或无光照 不能,烧杯中的烛焰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证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
6. (1)CH4
(2)H(氢);不含有;偏大
解析:一个甲烷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的;确定甲烷组成元素的实验方法是:将甲烷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一会儿,烧杯上有水珠出现,证明甲烷含有氢元素;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变浑浊,证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白色的无水硫酸铜是检验有水生成,并吸收水的,吸水后呈蓝色,说明一定有氢元素;氢氧化钠是吸收二氧化碳的,增加的质量就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89.4g-85.0g)×=1.2g,氢元素的质量=(83.8g-82.0g)×=0.2g;根据1.2g+0.2g=1.4g,因此该保鲜袋样品不含氧元素;装置C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若无装置C,则实验测得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会偏大。
解答:(1)一个甲烷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的,故答案为:CH4;
(2)①白色的无水硫酸铜是检验有水生成,并吸收水的,吸水后呈蓝色,说明一定有氢元素;故答案为:氢(或H);
②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89.4g-85.0g)×=1.2g,氢元素的质量=(83.8g-82.0g)×=0.2g,
根据1.2g+0.2g=1.4g,因此该保鲜袋样品不含氧元素;故答案为:不含有;
③装置C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若无装置C,则实验测得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会偏大.故答案为:偏大
7. (1)漏斗
(2)低
(3)A
(4)D
(5)acbf
解析:(1)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有:漏斗、玻璃棒、滤纸和烧杯等,据此进行解答;
(2)根据过滤操作的“一贴二低三靠”进行解答;
(3)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解答;
(4)根据粗盐提纯的基本步骤解答;
(5)如果两种物质都溶于水,但是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明显不同,可以采用溶解后蒸发结晶的方法将受温度变化不影响明显的物质分离出来。
解答:(1)图中②是漏斗;
(2)过滤操作中,漏斗中的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3)进行蒸发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4)粗盐提纯时要先溶解、再过滤、最后蒸发,故选D;
(5)根据图像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明显,因此从氯化钠和硝酸钾(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氯化钠晶体,可以先溶于水,然后进行蒸发,析出晶体后再过滤,那么正确的步骤顺序为:acbf。
8. (1)氢氧化钠溶液;对照
(2)淀粉
(3)甲和乙装置的叶片均变蓝;甲装置的叶片变蓝 乙装置的叶片不变蓝
解答: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二氧化碳的特性,所以,本实验中,应该设置一个烧杯内装氢氧化钠溶液,另一个烧杯装等量清水,这样形成一组对照试验,而在实验前,一定要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若光合作用不需要二氧化碳,那么氢氧化钠吸收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所以两个装置都能产生淀粉,滴加碘液都会变蓝,如果需要二氧化碳,乙装置中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光合作用缺少原料,不会产生淀粉,也就不会变蓝,而甲装置中有二氧化碳,所以产生淀粉,从而滴加碘液变蓝。本题的关键是对于对照实验的理解以及对于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都要扎实掌握。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产物中有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9. (1)1、2、3
(2)电极材科不变时,水果电池的电压大小与水果种类有关,与电极插入深度和电极之间距离无关
(3)改变化学填充剂的成分
解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进行选择;
(2)根据表格数据对比,分析水果电池电压与水果种类、电极深度和电极之间的距离是否有关;
(3)根据(2)中的结论分析解答。
解答:(1)为探究电极之间距离对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影响,必须控制水果种类和电极深度相同,故选1、2、3;
(2)对比实验1、2、3可知,当水果种类和电极深度相同时,电池电压与电极之间的距离无关;
对比实验4、5、6可知,当水果种类和电极距离相同时,水果电池电压与电极深度无关;
对比实验1、4可知,当电极深度和电极距离相同时,水果电池电压与水果种类有关。
最终得到结论:电极材科不变时,水果电池的电压大小与水果种类有关,与电极插入深度和电极之间距离无关。
(3)根据(2)结论可知,要改变水果电池的电压,只能改变水果的种类;据此类推,要改变干电池的电压,就要改变干电池内化学填充剂的成分。
10. (1)是
(2)等于;
解析:(1)在不计阻力和摩擦的情况下,机械能是守恒的.(2)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读懂题意,并知道在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的情况下,机械能是守恒的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解答:解:(1)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由于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没有机械能的损失,所以小球到达C点时速度是0;(2)据题目可知,由于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机械能是守恒的,所以小球经过M点时的机械能是等于其在A点的机械能的;
同时由于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力,小球原来是运动的,所以小球在MN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
故答案为:(1)是;(2)等于;见图 .
11. (1)25
(2)解: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解: 100g 稀盐酸完全反应消耗碳酸钙的质量=
设 100g 稀盐酸与 25g 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 x,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y
27.75g 氯化钙可形成 10%的溶液的质量 =277.5g
则需要加入水的质量=277.5-(100g+25g-11g)=163.5g
答:还需要向滤液中加入水 163.5g。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分析,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先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根据方程式量的关系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质量比,再从题中找出已知物质的质量,利用相对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相等利出比例式求解。
解答:(1)由第一次反应数据可知,每加20g稀盐酸,会反应5g碳酸钙,故a为25.
12. (1)节约汽油、行驶费用低
(2)内能;电能
(3)
解答:解:(1)混合动力型汽车与普通汽车相比,具有的优点有:节约汽油、行驶费用低、尾气排放少、噪音小等;
(2)并联混合动力型汽车在水平面上制动时,汽车的动能一部分克服摩擦转化为内能,另一部分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3)若汽油发动机与电动机同时提供动力,其功率为P=P1+P2 ,由P===Fv得:
牵引力:故答案为:(1)节约汽油、行驶费用低;(2)内能;电能;(3) .
分析:(1)从节能、环保的角度作出分析和解答;
(2)混合动力型汽车在制动时,汽车的动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电动机作为发电机使用,把汽车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
(3)根据P===Fv求出牵引力
13. (1)液化
(2)甲:Imax= =5A
乙:Imax=I1+I2= ≈8.9A.
I乙max>8.2A,选择甲电路。
(3)Pmax=UImax=220V×5A=1100W
Q=c水m(t2-t1)=4.2x103J(kg·℃)×0.22kgx(100℃-20℃)=73920J
t= =67.2s
解析:(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向外放热;
(2)分析甲、乙两个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分别计算出它们的最大电流,然后与保险丝的额定电流比较即可;
(3)首先根据P=UI计算出高温档的加热功率,再根据 Q=c水m(t2-t1) 计算出水被烧开需要的热量,最后根据计算出需要加热的时间即可。
解答:(1)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时,水蒸气遇到衣服迅速液化成小水珠,放出热量将衣服熨平,所以使用时要避免烫伤。
(2) 甲:当开关接1和2时,电阻R1被短路,只有电阻R2自己工作,此时电阻最小,电流最大,
这时的电流为: ;
乙:当开关接1和2时,电阻R1与R2并联,此时电流最大,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到:;
因为I乙max>8.2A,所有选择甲电路。
(3) 高温档的功率:Pmax=UImax=220V×5A=1100W;
水加热到100℃需要的热量Q=c水m(t2-t1)=4.2x103J(kg·℃)×0.22kgx(100℃-20℃)=73920J;
需要的加热时间 。
溶液的温度/℃
20
35
50
65
75
析出固体 X 的质量/g
10.4
8.0
5.0
0
0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或不溶)
溶解度(20℃)
>10
1-10
0.01-1
<0.01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________
________
A中有氢氧化钠
实验组别
水果种类
电极插入深度/cm
电极之间距离/cm
测得电压/V
1
哈密瓜
1.0
2.0
0.886
2
哈密瓜
1.0
4.0
0.885
3
哈密瓜
1.0
6.0
0.886
4
苹果
1.0
2.0
1.009
5
苹果
1.5
2.0
1.011
6
苹果
2.0
2.0
1.010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0
a
20
15
15
CaCO3+2HCl=
CaCl2+H2O+
CO2↑
100
111
44
25g
x
y
每日必刷题 37—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这是一份每日必刷题 37—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甲是清代的救火工具“水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每日必刷题 47—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这是一份每日必刷题 47—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扔纸飞机”是民间传统游戏,铝在生活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每日必刷题 22—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这是一份每日必刷题 22—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心脏四个腔的关系中,不正常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