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每日必刷题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每日必刷题 18—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19—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21—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22—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 每日必刷题 23—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试卷 0 次下载
每日必刷题 20—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复习
展开
浙教版中考科学考前每日必刷题201.两只小灯泡的规格分别为LA(6V3W)、LB(6V6W),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它们的电阻之比RA:RB=________;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两端,为使它们的电功率都不超过它们的额定功率,则该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________V。 2.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纯净的D气体能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物质名称填在空格内。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3.春季,人们常采用扦插的方法对柳树进行繁殖。对扦插材料的处理方法不同,将影响扦插的成活率。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在茎段下方是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哪种处理方法更容易使茎段成活。 (1)实验的变量: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 (3)实验步骤: ①材料准备:取20根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柳枝。按要求处理茎段叶片和茎段下方切口。②分组:A组10根,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B组10根,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分别标上标签A与B。③将A、B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土壤中,并在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培育。(4)观察记录:培育一段时间后,看哪组先长出新叶,并作好记录。 实验结论:柳树扦插时,下方切成斜向切口的茎段容易成活。支持上述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5)扦插时,将植物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这样处理有利于成活,其原因是:________。 4.热机发明后,一直在持续的改进和发展中。 材料一:1769年,法国人居纽制造出蒸汽机推动的三轮汽车(图甲),传统蒸汽机的燃料在气缸外部燃烧(图乙),热效率为5%-8%之间。 材料二:1862年,法国人德罗夏提出内燃机(内燃指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四冲程循环理论:①气缸的向外运动造成的真空将混合气体燃料吸入气缸;②通过气缸的向内运动对进入气缸里的燃料进行压缩;③高压燃烧气体产生巨大爆发力;④将已经燃烧的废气从气缸中排出。材料三: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以四冲程为依据的煤气内燃机,利用飞轮的惯性使四冲程自动实现循环往复,内燃机的效率达到14%。(1)四冲程循环理论提及的“巨大爆发力”由下图中的__________冲程实现。 A.B.C.D.(2)德罗夏提到的内燃方式是基于________的猜想。 (3)老师在重复演示“做功改变内能“实验(图丙)之间,需在拔出活塞后将厚玻璃筒甩几下,其目的与内燃机的________(选填“吸气“、“压缩”、“做功”或“排气”)冲程的原理相似。 5.“吹泡泡”是一种很流行的儿童很喜欢玩的游戏。七(4)班的亮亮同学自制了一套“吹泡泡”的玩具,看着自己吹出的那一个个美丽的水晶般美妙的泡泡,特别开心。可是他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1)同桌的梅梅猜想:________。(2)于是她设计并科学地进行了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分析以上实验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3)根据你吹泡泡的经验,你认为泡泡的产生可能还与哪些因素有关:________(至少答两个因素)。 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 A、B 两个实验。 (1)B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A、B 两个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加入一纯净的烧杯中(如图 C 所示),混合后,观察到烧杯中有蓝色沉淀。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猜想】小明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 Na2SO4、CuSO4;小光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 Na2SO4、NaOH;小英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 Na2SO4、CuSO4、H2SO4; 你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 。(3)【讨论】你认为________的猜想一定不合理。如果滤液为无色,还可排除________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 (4)【实验】若小光的猜想正确,请完成下表的方案。7. 小军手里有一个额定电压为6V,正常工作电流约为0.5A的小灯泡,他想利用小灯泡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为9V.(1)小军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按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把电路连接完整.(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小军移动滑动变阻器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0V,且灯不亮,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故障排除后,小军边实验边记录数据在下表中.①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_ A.②小军分析数据发现通过小灯泡电流与小灯泡两端电压不成正比,这是因为________ .③若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将小灯泡换成________ .(4)若只将小灯泡换成电磁铁,当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量将________ 8.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速度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快慢(单位时间内运动速度的改变量)与物体受力大小的关系,在创新实验室做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了一个导轨。导轨上的小车用细绳跨过定滑轮(摩擦不计)与重物相连,小车上固定一个宽为d=1厘米的挡光片。在导轨上A、B两个位置各固定一个光电门。光电门如图乙所示。光电门内有一束光从N射向M,M处装有光传感器。当有物体经过NM之间把光挡住时,传感器能记录光被挡住的时间t,这样就可求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A和vB。两个光电门配合使用还能测出挡光片从A运动到B的时间tAB。实验步骤:①保持重物P质量不变,让小车从OA间任意点释放,分别测出挡光片经过A、B两位置的挡光时间tA和tB , 以及挡光片从A运动到B的时间tAB , 计算出单位时间运动速度的改变量(用a1表示),即a1= 。重复实验。a1近似相等。②增大重物质量且保持不变,让小车从OA间任意点释放,按照①的操作,计算出单位时间运动速度的改变量(用a2表示)。重复实验。a2近似相等,且a2>a1。(1)在实验①时,某次挡光片经过A位置的挡光时间tA为0.025秒,则挡光片穿过光束的速度vA为 ________。 (2)该实验中为什么用重物P来提供拉力? (3)由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上述结论可以解释汽车在行驶过程中 的现象。 A.制动力(阻力)越大,汽车越容易停下来B.质量越大,汽车越难停下来C.速度越大,汽车越难停下来9.比较人和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填写下表。(填有、无)10.如图是小科同学校运动会投掷实心球的场景,当实心球脱手时,重心离地面的高度是1.8m,当实心球至最高点时,重心上升了0.9m。已知实心球质量为2千克,小科的质量为55千克。 (1)若小科每只脚与地面的面积是200cm2 , 则小科手握实心球站在水平地面时,脚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2)实心球自脱手至落地的过程中,实心球重力所做的功。 (3)实心球自脱手至落地的过程中(不计空气摩擦),下列关于其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大小分别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中,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1.氯霉素属于广谱抗生素,能杀灭细菌,但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血液疾病,所以国家严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今年,广州市有关部门在抽检中发现,有些不法商贩向黄金贝、花蛤等海产品中添加氯霉素,来延长海鲜的存活期。这种滥用氯霉素的现象引起了市民的警觉。 (1)氯霉素性质稳定,不易分解,这种性质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氯霉素(化学式为C11H12Cl2N2O5)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3)长期使用氯霉素,细菌能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这是氯霉素对细菌进行________的结果。 12.重15 000牛的小汽车受到发动机800牛的牵引力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求:(1)小汽车速度。 (2)10秒内重力对小汽车做的功。 (3)10秒内发动机对小汽车做的功和发动机的功率。 13.小沈同学在科学周活动时制作了一支可以测定物体密度的杆秤(杠杆自身重力不计)。使用时,只要把被测物体持在杆秤的挂钩上,移动秤锤,使秤杆平衡在水平位置,读出L1;再将被测物体浸没在水中,移动秆锤使秤杆再次水平平衡,读出L2 , 如图所示,由此可得被测物体的密度ρ=L1 p水/(L1-L2),请证明小沈同学的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1. 2:1;9 解析:(1)根据公式计算出两个灯泡的电阻,然后作比; (2)首先根据计算出它们的额定电流,然后根据串联电流各处都相等确定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最后根据U总=I总R总计算出电源电压的最大值。 解答:(1)A的电阻:; B的电阻:; 那么它们的电阻之比:RA:RB=12Ω:6Ω=2:1; (2)A的额定电流; B的额定电流; 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 那么电路的最大电路I总=0.5A; 该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U总=I总R总=(12Ω+6Ω)×0.5A=9V。2. 氧气;硫;二氧化硫;氢气 解析:物质推断题要先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从突破口出发,前后联系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将结论带入验证,比如根据本题中的颜色和状态、气味可很快猜测是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判断。解答:因为“A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又知“B可以在A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只有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可推断A为氧气,B为硫,C为二氧化硫;由D气体能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体,可以判断D为氢气;故填:A、氧气,B、硫,C、二氧化硫,D、氢气;3. (1)茎段下方的切口(2)柳树扦插时,下方切成斜向切口的茎段可能容易成活。(或柳树扦插时,下方切成水平切口的茎段可能容易成活。)(3)适宜且相同(4)下方切成斜向切口的茎段先长出新叶(5)增加茎段吸收水分的面积 解析: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主要是为了探究水平切口和斜向切口这两种切口方法,哪种更容易成活,因此变量是茎段下方的切口;故答案为:茎段下方的切口; (2)假设主要是对变量的一种进行肯定即可;故答案为: 柳树扦插时,下方切成斜向切口的茎段可能容易成活。(或柳树扦插时,下方切成水平切口的茎段可能容易成活。) (3)实验过程中要保证唯一的变量,而该实验的变量是切口的不同,因此其他所有的量都要保证一样;所以处理后茎段要插入相同的土壤并在相同的环境中培育;故答案为:适宜且相同; (4)实验的结论是斜向切口的茎段更容易成活,扦插的过程成活的现象是长出新叶;斜向切口的茎段先长出新叶;故答案为:斜向切口的茎段先长出新叶; (5)水平切口和斜向切口的唯一区别是切口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不同,既然斜向切口,则说明导致斜向切口更容易成活是因为其更有利于茎段吸收水分;故答案为: 增加茎段吸收水分的面积; 故答案为:(1)茎段下方的切口;(2) 柳树扦插时,下方切成斜向切口的茎段可能容易成活。(或柳树扦插时,下方切成水平切口的茎段可能容易成活。) (3)适宜且相同;(4)斜向切口的茎段先长出新叶;(5) 增加茎段吸收水分的面积 。4. (1)C(2)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热量散失少,热效率高(3)排气 解析:(1)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只有两个冲程有能量转化,即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如果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由于缸体被机器的外壁包裹,因此热量的散失肯定会减小,效率肯定会提高,据此分析; (3)在内燃机的排气冲程中,打开排气门,将做功完成后剩余的废气排出气缸,为吸取冲程做好准备。 解答:(1)A:进气门打开为吸气冲程;B:两个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为压缩冲程;C:两个气门关闭,火花塞大火,为做功冲程;D:排气门打开,为排气冲程。 四冲程循环理论提及的“巨大爆发力”来自与做功冲程,故选C。 (2)德罗夏提到的内燃方式是基于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热量散失少,热效率高的猜想。 (3)老师在重复演示“做功改变内能“实验(图丙)之间,需在拔出活塞后将厚玻璃筒甩几下,排出燃烧后的废气,其目的与内燃机的排气冲程的原理相似。5. (1)泡泡的产生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 (2)相同条件下,管子直径越大,越难产生气泡(3)液体浓度、液体种类、吹泡泡用力的大小、液体的温度、蘸有液体的多少等合理均可 解析:设计多个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解答:(1)由表格分析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管子直径(毫米)的大小,所以同桌的梅梅猜想是泡泡的产生可能与管的直径有关。(2)由表格中数据知:管的直径越来越大,泡泡的产生越来越难。(3)根据吹泡泡的经验,泡泡的产生可能还与液体的浓度、液体的种类、用力的大小、液体的温度、蘸液体的多少有关。故答案为:(1)泡泡的产生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 ;(2)相同条件下,管子直径越大,越难产生气泡;(3)液体浓度、液体种类、吹泡泡用力的大小、液体的温度、蘸有液体的多少(合理均可)6. (1)2NaOH+H2SO4=Na2SO4+2H2O(2)Na2SO4(3)小英;;小明;滤液中含有硫酸铜,溶液呈蓝色(4)无色溶液变成红色 解析: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分析,根据酸能与沉淀的碱反应分析,根据能反应的物质不能共存分析。解答:(1)B 实验为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2)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加入一纯净的烧杯中,混合后,观察到烧杯中有蓝色沉淀,说明酸一定没有剩余,氢氧化钠与硫酸一定生成硫酸钠,所以滤液中溶质一定含硫酸钠,而氢氧化钠和硫酸可能剩余其中一种,所以滤液中溶质除给定的猜想外,还可能是硫酸钠;(3)在杯底有蓝色沉淀生成,所以能与蓝色沉淀反应的硫酸一定不能剩余,所以小英的猜想错误;如果滤液为无色,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所以小明猜想也错误;(4)若小光猜想正确,即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所以加入酚酞时,溶液会变成红色。7. (1)将电压表与灯泡并联,由题意知,应选择0~15V的量程;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已接了上面一个接线柱,由电路图知,应再接下面左边的接线柱,如图所示:(2)小灯泡短路 (3)0.48;小灯泡电阻随温度变化(或小灯泡电阻是不固定的) ;定值电阻 (4)增多 解答:解:(1)将电压表与灯泡并联,由题意知,应选择0~15V的量程;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已接了上面一个接线柱,由电路图知,应再接下面左边的接线柱,如图所示:(2)灯泡不亮,可能断路或短路,由于灯泡不亮,且电压表无示数,所以可能是灯泡短路造成;(3)①由图丙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8A;②由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断变化,所以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③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将灯泡换成定值电阻;(4)将小灯泡换成电磁铁,当滑片向左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所以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量变多.故答案为:(1)见上图;(2)小灯泡短路;(3)①0.48;②小灯泡电阻随温度变化(或小灯泡电阻是不固定的);③定值电阻;(4)增多.分析:(1)将电压表与灯泡并联,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且要接一上一下;(2)灯泡不亮,可能断路或短路,然后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进行判断;(3)①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示数;②根据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特点进行分析;③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使电阻不变;(4)分析滑片向左滑动时,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得出吸引大头针的数量.8. (1)0.4米/秒(2)使物体所受拉力恒定不变(3)小车质量不变的前提下,拉力越大小车速度改变得越快(4)A 解析:(1)挡光片通过光束的距离等于它的宽度,根据公式计算挡光片通过光束的速度; (2)在实验中,如果用手来拉动小车,那么很难控制拉力大小的稳定性。如果将手换成重物,那么拉力始终等于物体的重力,可以准确的保证拉力大小恒定不变; (3)实验中小车的质量不变,但是拉力在不断增大,将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进行比较,根据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即可。 (4)根据实验的结论对现象进行选择即可。 解答:(1)挡光片穿过光束的速度vA为; (2)该实验中用重物P来提供拉力的原因是:使物体所受拉力恒定不变; (3)在实验中,小车的质量不变,当增大重物质量时,拉力增大,那么单位时间内运动速度的该变量增大,即 a2>a1 , 因此得到结论:小车质量不变的前提下,拉力越大小车速度改变得越快。 (4)根据(3)中的实验结论可知,该结论描述的是物体速度的改变快慢与力的关系,与质量和速度无关,那么“制动力(阻力)越大,汽车越容易停下来”正好可以用这个结论来解释,故选A。9. 解答:本题考查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别。动物细胞不具备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动植物细胞的区别。10. (1)p= =14250Pa(2)W=mgh=2kg×10N/kg×1.8m=36J(3)②③④ 解析:(1)小科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它与实心球的总重力,然后根据公式计算角对地面的压强; (2)已知实心球的重力和高度,根据公式W=Gh=mgh计算即可; (3)如果不计空气阻力,那么机械能会守恒,即机械能保持不变,然后根据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分析它们的变化规律即可。 解答:(1)脚对地面的压力为:F=G总=m总g=(2kg+55kg)×10N/kg=570N; 那么脚对地面的压强为:; (2) 实心球自脱手至落地的过程中 W=Gh=mgh=2kg×10N/kg×1.8m=36J ; (3)在实心球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空气摩擦,所以机械能没有损失,即保持不变,那么机械能变化的图像为④;实心球的高度先增大后减小,那么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即图像③;根据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可知,动能则先减小后增大;由于到达最高点时,实心球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变,所以此点时动能不为零,故选②。 因此正确的序号为②③④。11. (1)化学(2)33:20(3)自然选择 解析:(1)化学性质是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计算; (3)长期使用氯霉素,细菌能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答:(1)氯霉素不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 (2)氯霉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16×5)=33:20; (3)长期使用氯霉素,细菌能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这是氯霉素对细菌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1)化学;(2)33:20;(3)自然选择。12. (1)解:图像的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当t=10秒时,汽车通过的路程为s=120米,则小汽车的速度υ= =12米/秒(2)解:小汽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因此10秒内重力对小汽车做的功为0焦(3)解:10秒内发动机对小汽车做的功:W=Fs=800牛×120米=9.6×104焦发动机的功率:P= 解析:(1)从图象中任意读出某一时间通过的路程,利用即可计算小汽车速度;(2)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来判断是否做功;(3)利用W=Fs求出10s内发动机对小汽车做的功,再利用计算发动机的功率.13. 解:设被测物体的密度为ρ,体积为v,挂物物处离提的距离为L0,秤锤重为G0,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空气中ρVgL0=G0Ll①浸没在中后(ρVg-ρ水Vg)=G0L2②由①、②两式得ρ= 所以小学的结论是正确的解析:当物体没有浸没在水中时,物体的重力G看作阻力,它到秤的提钮处的距离为L0;秤砣的重力为G0为动力,到秤的提钮处的距离是L1 ,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出等式;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阻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与浮力的差,阻力臂还是L0;动力还是等于秤砣的重力G0 , 动力臂变为L1 , 再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出等式;接下来用重力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将公式中的对应部分分解,最后计算物体的密度即可。 液 体肥 皂 液管子直径(毫米)35102050泡泡产生的情况容易较易较难难不产生实验步骤预想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________小光的猜想正确实验序号123456电压表示数/V123456电流表示数/A0.190.280.360.420.45电阻/Ω5.267.148.339.5211.11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线粒体 液泡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液泡植物细胞有 有有有有有有动物细胞无 有有有无有无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