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 5.1.2垂线 学案2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9961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 5.1.2垂线 学案2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9961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巩固训练,错题再现,能力提升,精练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垂线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组号:_________ 第二课时—拓展课一、巩固训练1.如果CD⊥AB于D,自CD上任一点向AB作垂线,那么所作垂线一定与CD重合,这是因为 。2.如图1,直线AB、CD、EF交于一点O,GO⊥EF且∠GOB=30°,∠AOC=40°,则∠COE= 。3.如图2,直线AB、CD相交于O,EO⊥AB,OB平分∠DOF,若∠EOC=115°,则∠BOF= ,∠COF= 。图1 图24.如图3,计划把池中的水引到C处,可过点C作CD⊥AB于D,然后沿CD开渠,可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种设计的依据是 。5.如图4,OD⊥BC,垂足为D,BD=6 cm,OD=8 cm,OB=10 cm,那么点B到OD的距离是 ,点O到BC的距离是 ,O、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 图3 图4 二、错题再现1.如图所示,AC⊥BC,CD⊥AB于D,AC=5cm,BC=12cm,AB=13cm,则点B未读到AC的距离是 ,点A到BC的距离是 ,点C到AB的距离是 ,AC>CD的依据是 。2.点A为直线L外一点,点B在直线L上,若AB=3cm,则点A到L的距离( )A.等于3cm B.大于3cm C.小于3cm D.最多3cm3.如图3,O是直线AB上一点,OC⊥OD,有以下两个结论:①∠AOC与∠BOD互为余角;②∠AOC、∠COD、∠BOD互为邻补角。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图3 图44.如图4,若OC⊥AB,OE⊥OD,则图中互余的角共有 对。三、能力提升1.如图,∠α与∠β有公共顶点,且∠α两边与∠β的两边互相垂直,∠α=∠β。试求∠α,∠β的度数。 2、小组合作交流:直角三角形中,那条边最长?为什么? 四、精练反馈A组:1.如图6,∠PQR等于138°,SQ⊥QR,TQ⊥PQ则∠SQT等于( )A.42° B.64° C.48° D.24° 图6 图72.如图7所示,AB,CD相交于点O,OE⊥AB,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OC与∠COE互为余角 B.∠BOD与∠COE互为余角C.∠COE与∠BOE互为补角 D.∠AOC与∠BOD是对顶角B组:3.从钝角∠AOB的顶点O引射线OC⊥OA,若∠AOC∶∠COB=3∶1,则∠AOB= 。4.直线l上有A、B、C三点,直线l外有点P,若PA=5cm,PB=3cm,PC=2cm,那么点P到直线l的距离 。
【答案】【巩固训练】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20°3.25° 130°4.垂线段最短5.6cm 8cm 10cm【错题再现】1.12cm 5cm cm 垂线段最短2.D3.①4.4【能力提升】1. 2.如图所示,AB最长【精练反馈】1.A2.C3.120°4.≤2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巩固训练,错题再现,能力提升,精炼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回顾旧知,新知梳理,试一试,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5.1.2 垂线学案设计,共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探究导入,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