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教案设计)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39399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1.4 植物的一生(教案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1.5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教案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2.1 感觉世界(教案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2.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2.3 耳和听觉(教案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一等奖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 第6节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 ||
教学目标 | 1.能说出细菌的结构及分类 2.能说出细菌分裂的方式 3.能区分细菌和真菌的区别及了解常见的真菌的繁殖方式 4.了解细菌真菌的利弊 5.知道食物保存的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
教学重点、难点 | 1.细菌真菌的繁殖方式 2.细菌和真菌结构上的区别 | ||
主要教学方法 |
| ||
教学设计 | 教学过程 | 设计意图 | 个性化修改 |
导入:是什么使食物变味或发霉呢? (细菌、霉菌等) 新课 一、使肉发臭的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细菌 。细菌很小,用放大镜看不到单个的细菌,但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即菌落。在猪肉块上看到的每一团细菌就是一个菌落。 二、细菌 1.细菌的结构 (1)细菌的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属于原核生物; (2)细菌没有叶绿体,也没有摄食结 构,要依赖现存的有机物生存。 2.细菌按形态分类: 螺旋菌、球菌、杆菌 3.细菌的繁殖 细菌 分布广,数量多,繁殖快.细菌的繁殖方式:分裂生殖;无性生殖 4.细菌的利与弊 弊:1 .有些细菌会使食物腐烂变臭 2 .有些细菌会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利:1. 能治病;如大肠杆菌能合成对人体有益的 维生素B和维生素E 2. 利用细菌可以制成酸奶,酸乳酪,醋,泡菜, 酸菜等。 3. 细菌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环境物质再循环; 三、巴斯德消毒法 有些食物不能用高温加热(如奶),否则会影响它们的营养和味道。对于这 些食物,我们可快速将它们加热至一定温度(一般为80℃),持续半分钟,然后迅速冷却。这样既能杀死食物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又能保持原有的味道。这种加热法叫做巴斯德消毒法,是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发明的。 四、真菌:使面包发霉的是一种霉菌——面包霉。 1.霉菌的结构(与细菌结构比较) 真菌在细胞结构上,它与植物细胞相似,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 2.真菌的种类:霉菌、食用真菌、酵母菌 3.霉菌繁殖、食用菌的繁殖——孢子繁殖 酵母菌的繁殖——出芽生殖(结构)(由于还没教参所以课件中的有关这里的两幅图我只写了页数,需要看书本内容) 4.真菌的利与弊 弊:1 .有些真菌会使食物发霉;2 .有些真菌会引起皮肤病(如指甲病等); 利:3 .蘑菇,木耳等可以食用;4 .真菌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环境物质再循环; 5 .利用酵母菌可以发酵面包,酿酒;6 .利用青霉菌可以制造青霉素; 五、微生物 细菌和真菌,通常也称为微生物。几乎所有的食物上都有微生物。 1.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是什么? (1)适宜的温度 (2)水分 (3)空气 食物的保存方法: 1.冷藏法2.加热法3.干藏法4.真空保存法5.充氮气或二氧化碳法
|
|
| |
作业布置 |
|
|
|
教学反思 |
|
|
|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八年级上册第6节 物质的分离获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上册第6节 物质的分离获奖教案设计,共4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