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5.1.2 垂线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5.1.2 垂线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难点,∠BOD,∠BOC和∠AOD,复习回顾,创设情境,垂线概念,随堂练习,MN⊥EF,AB⊥OE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2.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3. 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垂线的画法及利用所 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观察下面的图说一说,图中有没有给我们相交线形象的线?
图中抽象出来的两条相交线设为AB,DC,交点为O,图中的各角都等于多小度?为什么?
∠AOC=∠BOD=∠AOD=∠BOC =90°
两条直线相交的四个角都直角的这样相交线我们叫做互相垂直。
垂线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AB⊥CD”或“CD⊥AB”,读作“AB垂直于CD”,如果垂足为O,记作“AB⊥CD,垂足为O”。
推理:∵∠AOC = 90º(已知) ∴AB⊥CD(垂直定义)
注意: 如遇到线段与线段、线段与射线、射线与射线、线段或射线与直线垂直,特指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
反之,∵AB⊥CD(已知),∴∠AOC =∠COB =∠BOD =∠AOD = 90º(垂直定义)
∵∠AOC=90°(已知),∴AB⊥CD(垂直的定义)
如果直线AB、CD 相交于点O,∠AOC=90°(或三个角中的一个角等于90°),那么 AB⊥CD.
这个推理过程可以写成:
∵AB⊥CD(已知), ∴∠AOC=90°(垂直的定义).
如果AB⊥CD,那么所得的四个角中,必有一个是直角.这个推理过程可以写成:
1.请同学举出日常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实例.
2.判断(1)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的任意一个角等于90°,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的都等于90°,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 )(3)相交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4)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就是相交线( )
3.下面四种判定两条直线的垂直的方法,正确的有( )个。(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两条直线相交,只要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4)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对顶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A . 4 B. 3 C. 2 D. 1
解:∵∠1=35°,∠2=55°(已知)
∴ ∠AOE=180°-∠1-∠2 = 180°-35°-55° =90°
∴OE⊥AB (垂直的定义)
5.如图,已知直线AB、CD都经过O点,OE为射线,若∠1=35° ∠2=55°,求证OE与AB互相垂直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左右移动三角板,沿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则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用“一贴”“二靠”的方法
这样的垂线能画出无数条
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左右移动三角板,使其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点,沿此直角边画直线,则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左右移动三角板,使其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点,沿此直角边画直线,则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利用三角板画垂线的方法:(1)靠(线):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靠在直线上;(2)过(点):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过已知点;(3)画(线):沿着三角板过已知点的直角边画出垂线.
经过一点(已知直线上或直线外),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即:
性质1 :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简单说成: 垂线段最短。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概念: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图,PO的长度叫做点 P到直线l的距离.
1.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这点到这条直线的( )A.垂线段 B.垂线 C.垂线的长度 D.垂线段的长度
3.如图所示,AB⊥AC,AD⊥BC,垂足分别为A,D,AB=6 cm,AD=5 cm,则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是 cm,点A到直线BC的距离是 cm.
2.如图所示,在灌溉农田时,要把河(直线l表示一条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设计了四条路线PA,PB,PC,PD(其中PB⊥l),你选择哪条路线挖渠才能使渠道最短( )A.PA B.PB C.PC D.PD
1.在数学课上,同学们在练习过点B作线段AC所在直线的垂线段时,有一部分同学画出下列四种图形,请你数一数,错误的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AB⊥AC,AD⊥BC,垂足分别为A,D,则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距离的线段共有(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3.如图,△ABC中,∠C=90°,AC=3,点P是边BC上的动点,则AP的长不可能是( )A.2.5 B.3 C.4 D.5
6.如图,当∠1与∠2满足条件 时,OA⊥OB.
5.如图,田径运动会上,七年级二班的小亮同学从C点起跳,假若落地点是D.当AB与CD 时,他跳得最远。
4.(济源期末)点P为直线l外一点,点A,B,C为直线上三点,PA=2 cm,PB=3 cm,PC=4 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 )A.等于2 cm B.小于2 cm C.大于2 cm D.不大于2 cm
7.(河南中考改编)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射线OM平分∠AOC,ON⊥OM,若∠AOM=35°,则∠CON的度数为 .
8.如图,已知DO⊥CO,∠1=36°,∠3=36°。(1)求∠2的度数;(2)AO与BO垂直吗?说明理由。
解:(1)因为DO⊥CO,
所以∠DOC=90°.
所以∠2=90°-36°=54°.
(2)AO⊥BO.理由如下:
因为∠3=36°,∠2=54°,
所以∠3+∠2=90°.
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若∠AOC=90°,则AB⊥CD,点O为垂足。
经过直线上或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直线外的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垂线段CO的长度叫做点C到直线AB的距离。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5.1.2 垂线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观察思考,垂直的定义,垂线的画法,请同学们画一下,画垂线的步骤,垂线段的概念,巩固练习,你学到了什么,相交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说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无数条,垂线的定义,垂线的性质,垂线段,垂线的画法,一放二靠三移四画,点到直线的距离,有且只有一条,基础练习,OD平分∠BOF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课堂教学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相交线知识点回顾,邻补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新知探究,探索与思考,探究与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