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终结性分层复习:文化(文学)常识附解析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终结性分层复习:文化(文学)常识附解析教师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05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终结性分层复习:文化(文学)常识语文考试附解析教师版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05 分钟收取答题卡阅卷人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4分)得分 1.(2分)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夏天里的成长》的作者是作家、教育家梁荣若。B.铁凝,俄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玫瑰门》《麦秸垛》。C.《小站》的作者是袁鹰,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D.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答案】B【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A、C、D正确;B:当代著名作家。
故答案为: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2.(4分)六(1)班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赏书法、练好字,传承传统文化”。请你和他们一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完成相应的题目。(1)(2分)书法家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的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根据这些特点可判断 是他的作品。( )A. B. C. D.(2)(2分)陈雯琦的作品入选了书法展览,下面名言能用来评价她专心做事的精神的是( )。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C.精诚所至,金石为开。D.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答案】(1)A(2)C【解析】【分析】(1)考查文化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琴棋书画是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又称雅人四君子。(2)此题要在理解名言的基础上解答。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B:“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意思:希望的有无,正像路的有无一样。路,是人们走出来的,是勇敢的人们开拓出来的。敢于奋战而前行的人多了,世界上也就有了路。也就是说,要实现自己的希望,要创建希望中的新生活,就要脚踏实地,奋然前进。C:“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意思: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D:“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意思:高尚的人有许多值得我们领略的思想和品格,我们如果有一本好书,而且认真去领略他的思想,就想是在了解高尚人的思想,学习高尚人的品格,所以读好书和高尚的人谈话。
故答案为:(1)A(2)C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2)此题主要考查对名言的理解及运用能力。3.(2分)分别号称“诗仙”、“诗圣”、“诗鬼”的诗人是( ) A.李贺、杜甫、李商隐B.李白、李贺、杜甫C.李白、杜甫、李贺【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化文学常识,有关诗人的称号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拓展:诗魔白居易,诗豪刘禹锡。1、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2、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3、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4、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李贺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 5、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诗人称号,日常学习中,要注意作家作品的拓展延伸。4.(2分)下列古诗不是唐代诗人的作品的一项是( ) A.《宿建德江》 B.《过故人庄》C.《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D.《回乡偶书》【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作家作品,要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掌握清楚。可以结合朝代来识记作家作品,也可以根据古诗内容来识记,还可以根据风格流派来积累。A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B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C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朝代】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D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作者】贺知章 【朝代】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作家作品,可以根据朝代、古诗内容、风格流派等内容来识记、区分作品。5.(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使演讲稿更有说服力,可以引用名言警句,也可以引用生动的故事。B.《狼牙山五壮士》描写的是发生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感人故事。C.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D.“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名言出自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之口。【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课内知识点的积累,平时学习的时候要注意积累,有很多知识点有关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还要结合经验,来掌握、识记相关内容。A考查演讲稿的写法,名言警句、生动的故事的引用,都可以使演讲稿更加有说服力,增加可信度。B《狼牙山五壮士》描写的是发生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感人故事。主要脉络是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C考查读书方法,根据不同的目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如我们泛读文章,如果遇到某个不理解的词语,在不影响阅读的前提下,是可以跳过去继续读的。D句子选自陆游的《病起怀书》,句子意思是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故答案为:D【点评】课内知识点的积累,在学习的时候要掌握,然后结合生活学习的经验,学会运用。6.(2分)下面作品、作家和国籍有误的一项是( )A.《草原》——老舍——中国B.《在柏林》——奥莱尔——美国C.《穷人》——列夫·托尔斯泰——俄国D.《花之歌》——纪伯伦——英国【答案】D【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A、B、C正确;D:《花之歌》——纪伯伦——黎巴嫩
故答案为: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7.(4分)选择题。(1)(2分)鲁迅发表的第一部白话小说是( ) A.《阿Q正传》 B.《狂人日记》C.《孔乙己》 D.《药》(2)(2分)五四初期的白话文中,男人、女人、物品都称“他”,后来创造了“她”和“它”的是( ) A.鲁迅 B.钱玄同 C.刘半农 D.郁达夫【答案】(1)B(2)C【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故答案为:(1)B(2)C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8.(2分)《伯牙鼓琴》中伯牙演奏的琴曲是( )。 A.《高山流水》 B.《阳关三叠》C.《十面埋伏》 D.《霸王卸甲》【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课文内容不难理解,《伯牙鼓琴》中伯牙演奏的琴曲是《高山流水》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9.(2分)我国传统意义上的“五彩”指的是:青、赤、白、黑和( )。 A.绿 B.金 C.蓝 D.黄【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文化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我国传统意义上的“五彩”指的是:青、赤、白、黑和黄。
故答案为:D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10.(2分)下列不属于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的一项是( ) A.《战争与和平》 B.《三作家》C.《复活》 D.《安娜·卡列尼娜》【答案】B【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故答案为:B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阅卷人 二、判断题(共4题;共14分)得分 11.(2分)孟浩然,世称“孟襄阳”。盛唐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春晓》《游子吟》。【答案】(1)错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五言乐府诗。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12.(2分)《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只记录了孔子的言行。【答案】(1)错误【解析】【分析】考查文化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内容记录了孔子及其门徒的的言行。
故答案为: 错误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13.(2分)《江南春》的作者是杜牧,他是唐代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答案】(1)正【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的识记。学生应在关注生活的基础上,加强分类识记和积累。《江南春》的作者是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文化常识需要积累内容: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14.(8分)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1)(2分)“湖阴先生”是指王安石。(2)(2分)“浪淘沙”是唐代的曲名。(3)(2分)杜牧和刘禹锡都是唐朝诗人。(4)(2分)“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四百八十寺”是说有四百八十座寺院。【答案】(1)错误(2)正(3)正(4)错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化文学常识、诗句理解。
(1)《书湖阴先生 》是作者王安石在湖阴先生家的墙壁上题的诗。所以,这句话错误。
(2)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这句话正确。
(3) 杜牧和刘禹锡都是唐朝诗人。 这句话正确。
(4) “南朝四百八十寺”意思是南朝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所以,“四百八十寺”这是虚指。 这句话错误。故答案为:(1)错误。(2) 正确。(3)正确。(4) 错误。【点评】文化文学常识在于课外阅读积累。课外阅读是一个知识体验的过程,关键在于坚持,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一定会有所收获。阅卷人 三、填空题(共6题;共36分)得分 15.(2分)文学常识填空。苏轼(1037-1101), 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 。【答案】北宋;东坡居士【解析】【分析】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点评】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16.(7分)根据积累填空。(1)(1分)“你唱歌五音不全,很难听啊!”这句话中的“五音”在古代是指: 、 、 、徵、 。 (2)(1分)成语“五彩班斓”中的“五彩”在古代是指 、青、 、白、 这五种颜色。【答案】(1)宫;商;角;羽(2)黄;赤;黑【解析】【分析】考查文化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故答案为:(1)宫、商、角、羽;
(2)黄、赤、黑;
【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17.(4分)常识填空课外,我们读了不少作家讲述成长故事的作品。如儿童文学作家 写的小说《青铜葵花》,台湾女作家 写的小说《城南旧事》,苏联作家 写的小说《童年》,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日记体小说《 》等。虽然各不相同,却同样带给我们感动。【答案】曹文轩;林海音;高尔基;《爱的教育》【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故答案为:曹文轩、林海音、高尔基、《爱的教育》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18.(8分)知识积累。(1)(1分)古诗经常会运用修辞手法.以达到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如贺知章的《咏柳》中的“ , ”用了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手法;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的“ , ”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高适的《别董大》中的“ , ”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2)(1分)《水浒传》中,大闹五台山的人是 ,“智多星” 参与了智取生辰纲。【答案】(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奠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鲁智深(花和尚);吴用【解析】【分析】(1)考查对诗词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筛选符合要求的诗词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2)本题考查对名著《水浒传》的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故答案为:(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奠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鲁智深(花和尚)、吴用
【点评】(1)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词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2)对于“课标”推荐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19.(6分)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1分)鲁迅原名 ,浙江绍兴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 》等。(2)(1分)当你想开拓创新,实现自己的理想时,你会用鲁迅的一句话鼓励自己: , ,也便成了路。(3)(1分)有的人活着, ;有的人死了, 。——臧克家【答案】(1)周树人;朝花夕拾(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3)他已经死了;他还活着【解析】【分析】(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2)、(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周树人、朝花夕拾;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3)他已经死了、他还活着;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20.(9分)附加题(1)(1分)“南戏四大声腔”指的是海盐腔、余姚腔、 和 。(2)(1分)古代的“六艺”指的是 、 、射、御、书、数。(3)(1分)成语对对子:粗茶淡饭—— (4)(1分)连线。贝多芬 《安魂曲》莫扎特 《波洛涅兹舞曲:军队》肖邦 《月光曲》舒曼 《蝴蝶》【答案】(1)昆山腔;弋阳腔(2)礼;乐(3)山珍海味(4)《月光曲》;《安魂曲》;《波洛涅兹舞曲:军队》;《蝴蝶》【解析】【分析】考查文化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故答案为:(1)昆山腔、弋阳腔 (2)礼、乐 (3)山珍海味(4)《月光曲》、《安魂曲》、《波洛涅兹舞曲:军队》、《蝴蝶》
【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阅卷人 四、综合题(共3题;共26分)得分 21.(4分)认识书法家柳公权。(1)(1分)柳公权是 代书法家,与 、颜真卿、赵孟颊并称“楷书四大家”。(2)(2分)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柳骨”,就是形容其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下列哪一项是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 A.《多宝塔碑》 B.《九成宫醴泉铭》 C.《玄秘塔碑》 D.《胆巴碑》 【答案】(1)唐;欧阳询(2)C【解析】【分析】(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平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2)认识名家字体,掌握他们各自的书法特点。A:《多宝塔碑》作者颜真卿。B:《九成宫醴泉铭》作者欧阳询。 C:《玄秘塔碑》作者柳公权。D:《胆巴碑》作者赵孟頫。
故答案为:(1)唐、欧阳询(2)C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2)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22.(10分)附加题(1)(3分)“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 )的住处。A.刘备 B.班固 C.司马光 D.诸葛亮(2)(3分)下列选项中不是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是( )A.祥子 B.孔乙己 C.闰土 D.阿Q(3)(1分)鲁迅在写作方面主要涉及 、 、杂文三个方面。(4)(1分)巴金“激流三部曲”指的是《家》《 》《 》。【答案】(1)D(2)A(3)小说;散文(4)春;秋【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故答案为:(1)D;(2)A;(3)小说、散文; (4) 春、秋;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23.(12分)附加题(1)(2分)下列选项中不是《伊索寓言》中的故事的是( )A.狼和小羊 B.狐狸和葡萄 C.乌龟和兔子 D.拇指姑娘(2)(2分)《三国演义》中与赤壁之战无关的事件是( )A.草船借箭 B.三气周瑜 C.苦肉计 D.借东风(3)(1分)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请将匹配的人物与情节连起来。 鲁智深 进大观园 诸葛亮 大闹天宫 刘姥姥 空城计 孙悟空 倒拔垂杨柳(4)(2分)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始写于 。(填写朝代)(5)(2分)鲁迅先生称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答案】(1)D(2)B(3)倒拔垂杨柳;空城计;进大观园;大闹天宫(4)宋朝(5)《史记》【解析】【分析】(1)—(3)本题考查对名著的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4)、(5)考查文化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故答案为:(1)D;
(2)B;
(3)倒拔垂杨柳、空城计、进大观园、大闹天宫;
(4)宋朝;
(5)《史记》
【点评 】(1)—(3)对于“课标”推荐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4)、(5)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终结性分层复习:字音附解析教师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10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终结性分层复习:字形附解析教师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终结性分层复习:日积月累附解析教师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文积累,处暑,拓展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