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及答案
展开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知识点归纳】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出现:原始社会后期。
2、用途功能: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3、地位: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4、工艺 :商周时期的工匠已准确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铸造技术采用“泥范铸造法”。
5、典型代表: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二、甲骨文
含义 | 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
内容 | 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
造字特点 | 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
地位 |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
意义 | 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
【教材问题解答】
1、仔细观察下图中的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议一议:它们的用途可能是什么?(教材P28“课后活动”)
夏代青铜器有三足,多用于饮酒;商代青铜器,三足两耳,多为礼器和兵器;周代青铜器逐渐平民化、日用化。它们虽然各有特点,但都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导学案: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衰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归纳,教材问题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归纳,教材问题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归纳,教材问题解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