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五沸,绞去滓,适稀稠及暖服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B卷)     下列属于张青莲教授的成就的是(    )A. 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B. 发表分子学说
    C. 发现元素周期律 D. 研究空气的成分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读数值 B. 闻气味
    C. 取用药品 D. 滴液体    小明同学参加了辩论赛。正方:化学造福人类;反方:化学危害人类。下列说法不能作为正方论据的是(    )A. 化学研发氨纶、涤纶等新衣料,丰富了大家的穿着
    B. 化学研发食品添加剂,改良食品的口感,但有害人体健康
    C. 化学研发新型建筑材料,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
    D. 化学研发新型燃料,缓解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    下列生活事实不能体现分子特征的是(    )A.  B. 给自行车打气
    C.  D. 实验室仪器破碎    在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A.  B.  C.  D.     《本草拾遗》中对黄土的记载:“主泄痢冷热赤白,腹内热毒绞结痛,下血。取入地干土以水煮三、五沸,绞去滓,适稀稠及暖服一、二升。”该过程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    )A. 烘干 B. 加热 C. 量取 D. 过滤    大蒜中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大蒜素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
    B. 大蒜素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
    C. 大蒜素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
    D. 大蒜素中碳、氢、硫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6103    以下归纳存在错误的一组是(    )A.物质用途
    ①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②液氦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③酒精可作燃料B.安全认知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检验纯度
    ②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用湿抹布盖灭
    ③面粉加工厂应严禁烟火C.化学用语
    ①氢分子:
    ②硫酸根离子:
    2个钙原子:2CaD.物质的成分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③人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A. A B. B C. C D. D   以下做法能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是(    )A. 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B. 将大小相同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同时加热
    C. 将空气通入热水中的白磷,白磷在水中燃烧
    D. 将燃着的蜡烛用烧杯盖灭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 蜡烛在密闭的氧气瓶中燃烧
    B.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C.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D.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①用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检验a管气体的方法是:打开a活塞,将 ______放在a管口,看到 ______,证明a管产生的气体是 ______
    ②该实验能进一步证明水是由 ______组成的。
    图乙是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X试剂可能是 ______
    可用 ______来检验净化后的水是否为软水。生活中常采用 ______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 ______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名称为 ______,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______
    NO排在同一横行是因为它们原子的 ______相同。
    Mg排在同一纵行是因为它们原子的 ______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 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图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原子序数增加,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 ______某兴趣小组开展“做中学”活动,探究物质的性质仪器中的液体都是水
    实验一中待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实验二中,燃烧停止后,取出燃烧匙,用毛玻璃片盖紧集气瓶,振荡,悬空倒置。
    ①能说明硫燃烧是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______
    ②集气瓶倒置后,毛玻璃片没有脱落的原因是 ______
    实验三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火柴 ______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
    以上实验中,可用细沙代替水的是实验 ______。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它属于 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力争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
    向空气中排放的过多,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______
    生活中有利于降低“碳排放”的做法是 ______
    的捕集、封存与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重要战略。
    ①吸附法是一种利用固态吸附剂对气体进行有选择性的可逆吸附来分离回收。该吸附剂可能具有 ______的结构。
    ②将捕集到的转化成流体态气态、超临界态和液态共存输送到封存地点。此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 ______填“有”或“没有”改变。
    ③“用碳不排碳”的固碳技术是将煤、______、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使用时产生的直接转化为三嗪醇、尿素等。
    ④如图是工业上以为原料生产尿素的反应,尿素 ______氧化物填“是”或“不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神箭”助力中华民族太空“安家”梦想。已知是六种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BC是含有相同元素的气体,D常温下易分解,E是黑色固体,F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写出下列物质:C ______D ______
    C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小明同学设计了一套制备气体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如图。

    若用图甲装置制取一瓶气体,应选择的药品是 ______和稀盐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收集时集气瓶的放置应选 ______填“乙”或“丙”
    采用图甲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
    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简图,以验证的密度比空气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小明同学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观察到的“发白光”现象比其他同学不明显,因此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1】木炭的形状会影响实验现象。
    【设计并实验】
    实验:分别取等质量不同形状的三块木炭放入三瓶相同的氧气中,如下表。装置序号123木炭质量22x木炭形状
    块状
    片状
    锥状现象木炭燃烧,发光颜色偏黄、较暗木炭燃烧,发光颜色偏黄、较亮木炭尖端迅速燃烧,发光颜色偏白、较亮【实验结论】猜想1 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交流与讨论】
    在相同条件下,木炭形状不同导致燃烧现象不同是因为 ______
    【猜想2
    会影响实验现象。
    【设计并实验】
    实验:取与实验3中形状、质量相同的木炭,放入三瓶相同的氧气中进行实验。序号456装置现象木炭尖端迅速燃烧,发光颜色偏黄、较亮木炭尖端迅速燃烧,发光颜色偏白、较亮木炭尖端迅速燃烧,发出白光、明亮耀眼【实验结论】猜想2成立。
    【交流与讨论】
    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实验6中为防止瓶塞弹出,用澄清石灰水吸收 ______ ______
    【反思与评价】
    小明同学终于明白,自己“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现象比其他同学不明显”,原因是: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操作不当。小明的不当操作可能是 ______请写出一种
    实验、实验中多处控制单一变量:例如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氢能源是一种高能全新燃料,1kg氢气能供一辆50kW的氢能源汽车行驶约100km。水在光催化作用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计算72kg水在光催化下最多能制得氢气的质量是多少?理论上能供该氢能源汽车行驶 ______km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张青莲教授为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故选项说法正确。
    B、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说法错误。
    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D、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答案】C 【解析】解:A、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该项正确;
    B、闻气体的气味时,鼻子不能凑到瓶口,应用手轻轻扇动,该项正确;
    C、取用药品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该项错误;
    D、使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竖直悬空于试管上方,该项正确;
    故选:C
    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要点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室仪器的使用。
     3.【答案】B 【解析】解:A、化学研发氨纶、涤纶等新衣料,丰富了大家的穿着,体现了化学造福人类,故选项错误。
    B、化学研发食品添加剂,改良食品的口感,但有害人体健康,体现了化学危害人类,故选项正确。
    C、化学研发新型建筑材料,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体现了化学造福人类,故选项错误。
    D、化学研发新型燃料,缓解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体现了化学造福人类,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人类学习运用化学就是为了在实践当中找到应对这些弊端的方法来更好的造福人类,结合化学的用途、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的用途、明确正方的观点是化学造福人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我一口气能喝6000万亿个水分子,说明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体现分子的性质,故错误;
    B、给自行车打气,说明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体现分子的性质,故错误;
    C、闻到花香,说明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体现分子的性质,故错误;
    D、实验仪器破碎是物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不能体现微观粒子的性质,故正确。
    故选:D
    根据微观粒子的特征进行分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
    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的特征,能利用微粒的特征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5.【答案】C 【解析】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锰酸钾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则,故选C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元素的化合价.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的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6.【答案】A 【解析】解:由题意,取入地干土以水煮三、五沸,该过程中涉及了溶解、加热;绞去滓,是指药物加水煎成,滤出药液后不立即废弃药滓,而是把药滓放入双层纱布或透水性能好的棉布中,待稍凉后加压绞取药滓中所吸附的药液,将这些药液和滤出的药液混合后备用,最后才把药滓扔掉,此过程中涉及了过滤;适稀稠及暖服一、二升,此过程中涉及了量取;故该过程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烘干。
    故选:A
    根据题意,取入地干土以水煮三、五沸,绞去滓,适稀稠及暖服一、二升,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本草拾遗》中对黄土的记载所涉及古文的含义、了解常见的物质分离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由化学式可知,大蒜素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
    B、大蒜素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B正确;
    C、大蒜素是由大蒜素分子构成的,一个大蒜素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故C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一个大蒜素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即大蒜素中碳、氢、硫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6103,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D、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答案】D 【解析】解:A、①氧气用于供给呼吸;②液氦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③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故A归纳完全正确;
    B、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检验纯度,以防气体不纯点燃时发生爆炸;②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用湿抹布盖灭;③面粉加工厂应严禁烟火,以防发生爆炸,故B归纳完全正确;
    C、①分子可用化学式来表示,因此氢分子表示为;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因此硫酸根离子表示为;③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钙原子表示为2Ca,故C归纳完全正确;
    D、③空气中的氮气不参与呼吸作用,因此人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故D归纳不完全正确。
    故选:D
    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安全知识来分析;
    C、根据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成分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对常见化学知识的总结,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规律性知识,以便灵活应用。
     9.【答案】B 【解析】解:A、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属于清除可燃物阻止燃烧,能够证明的是燃烧需要可燃物,该项错误;
    B、乒乓球的着火点比滤纸低,将大小相同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同时加热,能够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能够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该项正确;
    C、将空气通入热水中的白磷,白磷在水中燃烧,能够证明的是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该项错误;
    D、将燃着的蜡烛用烧杯盖灭,属于隔绝空气进行灭火,能够证明的是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该项错误;
    故选:B
    根据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对比实验中“控制变量”原则进行分析。
    本题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条件进行了考查,题目较易,需要学生掌握燃烧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三个条件,且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0.【答案】C 【解析】解: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放热,随着反应进行,压强增大,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压强减小至原气压,该选项不正确。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该选项不正确。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过程中二氧化锰质量不变,该选项正确。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最终固体质量不是0,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放热。
    B、一定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1.【答案】带火星的小木条  木条复燃  氧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  活性炭  肥皂水  煮沸  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解析】解:①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所以a管气体是氧气,检验a管气体的方法是:打开a活塞,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a管口,看到木条复燃,证明a管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故答案为:带火星的小木条;木条复燃;氧气。
    ②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答案为:氢元素和氧元素。
    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包括:明矾吸附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杀菌消毒,所以X试剂可能是活性炭,故答案为:活性炭。
    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振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分解生成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所以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答案为:肥皂水;煮沸。
    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有淘米水浇花等,故答案为: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根据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根据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包括:明矾吸附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杀菌消毒进行分析;
    根据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进行分析;
    根据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有淘米水浇花等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节约用水等,注意利用“负氢正氧,氢二氧一”来解题。
     12.【答案】硅元素  14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相似  递增 【解析】解: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名称为硅元素,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故答案为:硅元素;14
    NO排在同一横行是因为它们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故答案为:电子层数。
    Mg排在同一纵行是因为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故答案为:最外层电子数;相似。
    图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原子序数增加,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故答案为:递增。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图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原子序数增加,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3.【答案】水进入集气瓶,液面上升至1刻度处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二氧化硫溶于水导致瓶内气压减小  快燃尽      化合 【解析】解:实验一中待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水进入集气瓶,液面上升至1刻度处。
    故答案为:水进入集气瓶,液面上升至1刻度处。
    ①能说明硫燃烧是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故答案为: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集气瓶倒置后,毛玻璃片没有脱落的原因是二氧化硫溶于水导致瓶内气压减小。
    故答案为:二氧化硫溶于水导致瓶内气压减小。
    实验三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
    故答案为:快燃尽。
    以上实验中,可用细沙代替水的是实验三,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三;;化合。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够溶于水。
    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答案】温室效应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合理即可疏松多孔  没有  石油  不是   【解析】解:向空气中排放的过多,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故答案为:温室效应;
    生活中有利于降低“碳排放”的做法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节水、节电、绿色出行等;故答案为: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合理即可
    ①吸附法是一种利用固态吸附剂对气体进行有选择性的可逆吸附来分离回收。该吸附剂可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故答案为:疏松多孔;
    ②将捕集到的转化成流体态气态、超临界态和液态共存输送到封存地点。此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没有改变,分子间隔发生改变;故答案为:没有;
    ③“用碳不排碳”的固碳技术是将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使用时产生的直接转化为三嗪醇、尿素等;故答案为:石油;
    ④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尿素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由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尿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故答案为:不是;
    根据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
    根据降低“碳排放”的做法来分析;
    根据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物质的三态变化、化石燃料的种类来分析;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以及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等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15.【答案】    分子构成不同   【解析】解:是六种常见的物质,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甲烷,BC是含有相同元素的气体,BC可以相互转化,A会转化成C,所以C是二氧化碳,B是一氧化碳,D常温下易分解,所以D是碳酸,碳酸和F会相互转化,F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F是水,E是黑色固体,所以E是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D
    C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的反应是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的反应是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分子构成不同;


    根据是六种常见的物质,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甲烷,BC是含有相同元素的气体,BC可以相互转化,A会转化成C,所以C是二氧化碳,B是一氧化碳,D常温下易分解,所以D是碳酸,碳酸和F会相互转化,F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F是水,E是黑色固体,所以E是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6.【答案】石灰石或大理石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解析】解: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应该采用乙进行收集。故答案为:石灰石或大理石;;乙;
    甲装置,关闭弹簧夹,生成的气体不能排出,试管内气压增大,液体流出试管,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排出,固液接触,反应继续,因此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验证的密度比空气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使用如图装置,蜡烛自低到高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的密度比空气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答案为:
    根据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根据关闭和打开弹簧夹装置内的气压变化进行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选择及二氧化碳性质的检验。
     17.【答案】成立  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同    二氧化碳  反应产生的热量  收集前集气瓶中的水不满或导管口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等合理即可氧气浓度  澄清石灰水 【解析】解:【猜想1】【实验结论】分别取等质量不同形状的三块木炭放入三瓶相同的氧气中,实验现象不同,说明木炭的形状会影响实验现象,故猜想1成立。
    【交流与讨论】在相同条件下,木炭形状不同导致燃烧现象不同是因为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同。
    【猜想2】【交流与讨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木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放热,会使集气瓶内压强增加,导致瓶塞弹出,故用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和反应产生的热量。
    【反思与评价】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收集前集气瓶中的水不满,导管口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现象不同。
    实验、实验中多处控制单一变量:例如实验中木炭质量相同,故;氧气的浓度相同;实验中澄清石灰水浓度、体积相同等。
    故答案为:【猜想1】【实验结论】成立;
    【交流与讨论】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同;
    【猜想2】【交流与讨论】
    吸收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热量;
    【反思与评价】收集前集气瓶中的水不满,导管口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等;
    ;氧气的浓度;澄清石灰水。
    【猜想1】【实验结论】根据题干信息分析。
    【交流与讨论】不同形状的木炭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同,可能导致燃烧现象不同。
    【猜想2】【交流与讨论】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实验6中如果集气瓶内压强增大较多,会导致瓶塞弹出。
    【反思与评价】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根据控制变量实验方法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答案】800km 【解析】解:设能制得氢气的质量为x

    36 4
    72kg x


    答:72kg水在光催化下最多能制得氢气8kg
    由于1kg氢气能供一辆50kW的氢能源汽车行驶约100km8kg氢气能供该氢能源汽车行驶
    故答案为:8kg800km
    根据水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最多能制得氢气的质量;
    根据1kg氢气能供一辆50kW的氢能源汽车行驶约100km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题时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相关试卷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 (1):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 (1),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五沸,绞去滓,适稀稠及暖服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福建省泉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福建省泉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A,【答案】D,【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福建省莆田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氧化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