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概念的概述教学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概念的概述教学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第一部分概念的含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核心内容:什么样的思维是合乎逻辑的思维?
抽象思维的 基本形式
目 录
The meaning f the cncept
《新论·鄙名第十七》载:“庄里有人,字其长子曰盗,次子曰殴,盗持衣出耨,其母呼之曰:'盗!’吏因缚之。其母呼殴殴喻吏,遽而声不转。但言:'殴!殴!’吏因殴之。盗几至于殪。
思考:这种情况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
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是指既为某事物所具有,也可能为其它事物所具有的属性。
有一天,柏拉图与学生们在园林中散步。一个学生问柏拉图:“您说,人是什么?”柏拉图思考了半晌,对学生说:“人依靠两条腿走路,依我之见,人是两腿直立的动物。”于是有一个调皮的学生,不知从哪里抓来一只鸡,问柏拉图:“请问老师,这是人吗?”鸡长有两条腿,但鸡显然不是人。柏拉图觉得自己的说法有漏洞。连忙修正自己刚才的说法:“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腿直立的动物。”柏拉图心想:人与鸡的区别只不过在于人没有羽毛而鸡有羽毛。又有一个学生,找来了一只拔光了羽毛的鸡,在柏拉图面前高高举起.问老师:“这只没有羽毛的鸡,难道是您说的人吗?”“哈哈哈!”学生们大笑了起来。从此以后,学园的学生就把那只没有羽毛的鸡称作“柏拉图的人”。
思考:如何界定“人”这一概念?
有眼睛、有鼻子、耳朵、有四肢
能思维、会说话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
不仅为人所具有,也为其他高等动物所具有的非本质属性。
√ 揭示“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属性是多方面的,依据人的本质属性,我们可以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人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认识了这些本质属性,才能产生“人”的概念。
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概念含义: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概念的性质: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
①语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
②概念和语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③如不做区分,容易引起概念混淆
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多词一义)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一词多义)
“白头翁”会飞?
白头翁会飞王爷爷是白头翁所以,王爷爷会飞
【评析】“白头翁”有时表示一种鸟,有时表示白发老汉。该词语有多种含义,在不同的情景中表达不同的概念。混乱地使用不同的概念,是不合逻辑的。
这种说法对吗?你是如何判断的?
思维形式(对事物作出的反映)
思维的内容(反映的对象)
物质载体(标识这一反映的符号)
《三国演义》第72回:“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吩咐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方起……痛哭流涕,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唯修(杨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思考:如何理解杨修的话?
第二部分 概念的基本特征
Basic features f the cncept
为了证明“白马非马”的论题,公孙龙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求“马”,给“黄马”“黑马”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求“白马”,给“黄马”“黑马”就不合要求。“马”讲的是马的形体;“白”马讲的是“马的颜色”。讲颜色不同于讲形体,所以“白马非马”。
思考:你是否同意公孙龙的论证?为什么?
点评:①“白马非马”中的“非”理解为“不是”。从概念的外延来看,“白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 ,“白马”是“马”的一种,“白马非马”就是错误命题。 ② “白马非马”中的“非”理解为“不等于”。从概念的外延看,“白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 从内涵看,“白马”是种概念,“马”是属概念,二者是种属关系,种概念和属概念是不同的。 “白马非马”就是正确命题。
概念的基本特征
含义: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重要性:究竟反映什么
含义: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重要性:究竟是在指“谁”
举例:“商品”这一概念的内涵
举例:“商品”这一概念的外延
二者关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 “《史记》的作者”与“司马迁” ◆ “动物”与“马” ◆ “马”与“动物” ◆ “中学生”与“球迷”
思考:上述每组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
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
交叉关系是指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
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的部分。
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又称全异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
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依据所指范围相同部分的多少
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其不相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且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其中一个概念为另一个概念的补概念。
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且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表示为:A+B < C
1.“中国”和“北京市”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请用欧拉图表示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提示:中国和北京市同在亚洲,都属于地名,中国是国家名称,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是国家象征,二者是外延不同的概念,是全异关系。易错提醒:将概念的外延关系混同于事物之间的关系。
2.在海外疫情前景不容乐观和美国大搞保护主义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布局、发展“双循环”迫在眉睫。据此可知( )①“双循环”若作为一个概念,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语词来表达②“双循环”作为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意思③“双循环”在不同场合表达概念时,其内涵和外延一定是相同的④在使用“双循环”这一概念时,如果不作区分,容易引起概念混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概念的概述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概念的含义,二概念的基本特征,全同关系,属种关系,种属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一般全异关系,相容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概念的概述课文内容课件ppt,共35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概念的概述教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单元单元结构,概念混淆,本框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