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评课ppt课件
展开下面展示的是一些学校的校训,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明德格物(香港大学) 明德、厚学、求是、创新(华中科技大学) 勤奋求实,励志明德(华东理工大学)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中国政法大学)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
任务一:了解《大学》,认识《礼记》
《大学》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相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礼记》原本四十六篇,始于《曲礼》,终于《丧服四制》,但因《曲礼》《檀弓》《杂记》三篇内容过长,所以大多版本将其分为上下篇,故有四十九篇之说。
《礼记》按照所述内容可分为四类: ⑴记礼节条文,补他书所不备,如《曲礼》《檀弓》《玉藻》《丧服小记》《大传》《少仪》《杂记》《丧大记》《奔丧》《投壶》等。 ⑵阐述周礼的意义,如《曾子问》《礼运》《礼器》《郊特牲》《内则》《学记》《乐记》《祭法》《祭义》《祭统》《经解》《哀公问》《仲尼燕居》《孔子闲居》《坊记》《中庸》《表记》《缁衣》《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儒行》《大学》《丧服四制》等。 ⑶解释《仪礼》之专篇,如《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等。 ⑷专记某项制度和政令,如《王制》《月令》《文王世子》《明堂位》等。
戴圣,字次君,生卒年不详,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兰考县、民权县) ,生于梁国睢阳县(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 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 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 著作有《礼记》,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礼记》。
《大戴礼记》是西汉中期戴德编著的礼制著作。原有八十五篇,但今仅存三十九篇。其余的四十六篇,即第一篇至第三十八篇、第四十三篇至第四十五篇、第六十一篇、第八十二篇至第八十五篇,至迟在唐代已亡佚。
《礼记》的产生
《礼》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但是文古义奥,不易通读,因而多作解读以辅助理解,六经中的“《礼》”,主要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诸礼的“礼法”,受体例限制,几乎不涉及仪式背后的“礼义”。不了解礼义,仪式就成了毫无价值的虚礼。所以,七十二弟子在习礼的过程中,撰写了大量阐发经义的论文,总称之为“记”。西汉能见到的用先秦古文撰写的“记”依然不少,到了东汉,社会上出现了两种选辑本,一是戴德的八十五篇本,习称“大戴礼记”;二是戴德的侄子戴圣的四十九篇本,习称“小戴礼记”。《小戴礼记》则由于郑玄为之作了出色的注,而畅行于世,故后人径称为《礼记》
任务二:梳理文言大意,积累文言知识
1、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下面的文段断句。然后比对课文,检查完成效果。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本文的字词句,准确理解文章大意。 1)自主学习:自主落实字词句,对照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梳理过程中如遇障碍、疑惑,做好标记。要求学生使用《同步解析与测评》,完成上面的“语言知识梳理”。 2)集中提问:针对文中难懂的字词句,课堂上由学生集中提问,其他同学或老师相互解答。【学生能够相互解答的尽量让学生解答,学生无法解答的,老师才解答】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亲近民众,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志向坚定不移,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处事合宜,达到“至善”的境界。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结束和开始,知道了它们的先后次序,就与《大学》的宗旨相差不远了。
在古代,想要在天下彰显美德的人,则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则先要使自己家中整齐有序;意欲使自己家中整齐有序的人,则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诚,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品德,品德修养好后才能调整好家族,家族调整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才能使天下太平。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品德作为根本。
任务三:理解思想内容,品味艺术特色
文章围绕“三纲”“八目”谈儒家成人进修的基本原理。阅读文本,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任务1:阅读文章,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思考其内部关系,在此基础上填写下面的结构图。
内部关联: “三纲”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是进阶方法。 在“三纲”中,“明明德”是大学教育的起点,也是儒家修身的基点,“止于至善”是“明明德”“亲民”的最高阶段。 在“八目”之中,修身是中枢环节,围绕这个环节,论述前后依次递进,往前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对应“三纲”中的明明德阶段,修身是前四者的发展终点;往后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应“三纲”中的亲民阶段,修身是后三者的发展起点。
任务2: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大学之道”?它有哪些积极作用?是否有消极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
任务3:阅读文本,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完成下面的两个问题。 1、文章大量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2、文章是如何采用递进论述的?请举例说明。
顶真手法的运用使论述更为严密。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再如“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由此可见,顶真手法的运用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日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使论述层层深入,逻辑严密。
如第二段,对“修、齐、治、平”的论述,先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还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都剖析深刻,逻辑严密。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学之道 道:风尚 B .在明明德 明:彰明 C .定而后能静 静:心不妄动 D .患而后能得 得:处事合宜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齐其家 齐:达到同样的高度 B .致知在格物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C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庶人:平民百姓 D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本:根本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 不以其道得之B.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D.欲治其国者 其皆出于此乎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先正其心A.见贤思齐焉 B.在明明德 C.自贼者也 D.先诚其意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②在止于至善 ③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④先正其心 ⑤先诚其意 ⑥必先苦其心 ⑦南征北战A.①④/②③/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④⑤⑥/②/③/⑦
高中人教统编版5.2* 大学之道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5.2* 大学之道课文配套课件ppt,共1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学之道”,明彰明动词,明美好的形容词,亲亲抚,止达到,知知道,止应达到至善的境界,定志向坚定,静镇静不躁,安内心安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教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人论世,关于《礼记》,儒家经典,关于《大学》,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思考探究,“八目”之间的关系,诚意使心意诚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