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各地化学中考试题选编——第10单元+酸和碱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各地化学中考试题选编——第10单元+酸和碱练习题,共5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简答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0单元 酸和碱练习题
一、单选题
1. (2022·山东省东营市·模拟题)要使如图装置中的 b 液面下降,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的组合是( )
A. 石灰石和稀盐酸
B. 铁和稀硫酸
C. 生石灰和水(放热)
D. 硝酸铵和水(吸热)
2. (2022·山东省·模拟题)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3. (2022·山东省·模拟题)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 )
A. 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 B. 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4. (2022·山东省德州市·模拟题)常见食物pH的近似值范围如下:
常见食物
橘子汁
泡菜
酸牛奶
鸡蛋清
pH(近似值)
3.0-4.0
3.2-3.6
6.3-6.6
7.6-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鸡蛋清显碱性 B.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
C. 橘子汁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 酸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强
5. (2022·山东省泰安市·模拟题)鉴别物质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B
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分别滴加BaCl2溶液
D
鉴别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A. A B. B C. C D. D
6. (2022·山东省东营市·模拟题)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M点时,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
B. M、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2
C. N、P点时,溶液的pH:N>P
D. 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a−b)g
7. (2022·山东省菏泽市·模拟题)利用推理、归纳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石墨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B.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 碱溶液pH>7,所以pH>7的溶液均为碱溶液
D.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所以铁制品比铝制品更耐腐蚀
8. (2022·山东省东营市·模拟题)白蚁能分泌蚁酸,其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据此推断,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
A. 镀锌水管 B. 大理石地板 C. 铝合金门窗 D. 铜制饰品
9. (2022·山东省东营市·模拟题)下列关于酸和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酸的溶液中都存在氢离子 B. 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C. 酸一定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 碱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10. (2022·山东省济宁市·模拟题)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检验CO2是否集满
C. 检验气密性 D. 倾倒液体
11. (2022·山东省·模拟题)人体内几种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体液
血浆
胃液
胆汁
胰液
pH
7.35~7.45
0.9~1.5
7.1~7.3
7.5~8.0
A. 血浆呈碱性 B. 胃液和胆汁呈酸性
C. 胰液比血浆的碱性强 D.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碳酸饮料
12. (2022·山东省东营市·模拟题)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
A. B.
C. D.
13. (2022·山东省东营市·模拟题)下列关于物质保存方法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保存方法
原因
A
浓氨水应密封保存
浓氨水易挥发
B
浓硫酸应密封保存
浓硫酸在空气中易吸水
C
浓盐酸应密封保存
浓盐酸易挥发
D
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A. A B. B C. C D. D
14. (2022·山东省东营市·模拟题)A、B、C三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其中,A是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是金属氧化物,可作干燥剂;C是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理石和物质C均可作建筑材料
B. 物质B有吸水性,易跟水起化合反应
C. 物质A可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和改良酸性土壤
D. C溶液较长时间放在空气中表面会有一层白膜(若水没有减少),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15. (2022·山东省东营市·模拟题)有反应:X+H2SO4=BaSO4↓+2Y,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 Y可能是HCl
B. X一定是BaCl2
C. Y中可能含有氢元素
D. 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35
16. (2022·山东省德州市·模拟题)如图是室温下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X是氢氧化钠
B. 图中a点的阴离子是OH−
C. 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D.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H2O
17. (2022·山东省·模拟题)根据下面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A
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氧气浓度大,木炭燃烧剧烈
B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
氢氧化钠固体置于空气中,表面很快变得潮湿并逐渐溶解
氢氧化钠固体有吸水性
D
向未知溶液中滴加氯化钡试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A. A B. B C. C D. D
18. (2022·山东省东营市·模拟题)为了探究影响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将稀盐酸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四支试管中进行下列对比实验.
19.
20. 下列对比实验的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对比实验
探究影响因素
A
①和②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B
②和③
温度
C
②和④
温度
D
③和④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A. A B. B C. C D. D
21. (2022·山东省东营市·模拟题)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若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
A. CO2、Ba(OH)2、CuSO4
B. Mg(OH)2、HNO3、K2CO3
C. Na2CO3、CuCl2、Ca(OH)2
D. NaOH、BaCl2、H2SO4
22. (2022·山东省东营市·模拟题)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 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 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D.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23. (2022·山东省东营市·模拟题)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变化观:随着科学的发展,有朝一日科学家能把水变成石油
B. 微粒观:过氧化氢(H2O2)是由H2分子和O2分子构成的
C. 守恒观:100mL的水和100nL的酒精混合,混合后的体积为200mL
D. 分类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是由于都含有OH−
24. (2022·山东省东营市·模拟题)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 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的溶液
25. (2021·山东省枣庄市·历年真题)下列为四种食物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食物
牛奶
豆浆
苹果汁
鸡蛋清
pH
6.3~6.6
7.4~7.9
2.9~3.3
7.6~8.0
A. 牛奶 B. 豆浆 C. 苹果汁 D. 鸡蛋清
26. (2022·山东省·模拟题)肉类的新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如表是肉类新鲜度与pH的关系,则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变化是( )
肉类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7
A. 酸性逐渐增强 B. 酸性逐渐减弱
C. 碱性逐渐增强 D. 由酸性变为碱性
27. (2022·山东省东营市·模拟题)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
B. d点溶质种类为三种
C. 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少
D. c点所含的溶质种类最少
28. (2022·山东省·模拟题)归纳总结是非常有效的促进知识内化的方式。下列总结正确的是( )
A. 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都含有氢离子
B. 同一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 洗洁精除油污和汽油除油污都是利用乳化作用
D. 水沸腾与电解水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9. (2022·山东省东营市·模拟题)下列实验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的是( )
30. ①浓硫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增重;
31. ②浓硫酸干燥氢气;
32. ③浓硫酸使白纸变黑;
33. ④浓硫酸使蓝色硫酸铜晶体变白;
34. ⑤浓硫酸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35. ⑥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制“黑面包。
A. ②④⑤ B. ③④⑥ C. ③⑥ D. ①③⑤
二、填空题
36. (2022·山东省济宁市·模拟题)“对比试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试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37.
38. A.燃烧的条件B.铁定生锈的条件C.证明CO2与NaOH反应
39.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40.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______直接接触.
41.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完后在瓶①中滴加石蕊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42. (2022·山东省聊城市·模拟题)某同学将一朵紫色牵牛花泡在石灰水中,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又将一朵紫色牵牛花泡在稀盐酸中,牵牛花很快就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43. (1)该同学紫色牵牛花泡在肥皂水中很快就变成了蓝色,说明肥皂水显 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44. (2)该牵牛花的汁液 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作指示剂。
45. (3)将紫色牵牛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牵牛花变成了红色,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 ______。
46. (2022·山东省德州市·模拟题)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47.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48.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9.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50. 【假设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51. 猜想一:溶质是NaCl与NaOH 猜想二:溶质只是NaCl 猜想三:溶质是______.
52. 【实验探究】
53. (1)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
54.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丙组同学想选用碳酸钠溶液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
______
猜想三正确
【实验反思】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确定其反应是否反生,丁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先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然后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测定混合溶液的pH.请你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要“当测定pH小于或等于7,”才可证明发生反应了,其原因是______.
【实验拓展】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反应的实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______结合生成水.
三、推断题
55. (2022·山东省德州市·模拟题)如图是关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请回答:
56.
57. (1)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其水溶液即澄清的石灰水可用于检验CO2气体 ______(写化学式),该实验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58. (2)Ca(OH)2与 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含有相同的 ______离子,分别跟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则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______反应。
59. (3)制造氢氧化钠可通过Ca(O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NaOH,该反应能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为______。
四、简答题
60. (2022·山东省济南市·模拟题)某硫酸厂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主要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图如图:
61.
62. (1)实验室里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注入水中,并用 ______不断搅拌。
63. (2)测定稀硫酸pH的操作为 ______。
64. (3)沸腾炉中的炉渣(Fe2O3)可用于炼铁,写出用一氧化碳和炉渣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5. (4)现将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逐滴滴加到盛有12g炉渣(主要成分Fe2O3)的烧杯中。烧杯中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66.
67. ①反应过程中的现象有 ______(填一种即可)。
68. ②当滴加稀硫酸至200g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 ______(写化学式)。
69. ③试通过计算求出12g炉渣中所含Fe2O3的质量。(结果保留至0.1g)
70. (2022·山东省潍坊市·模拟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71. (1)如图1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个微粒是否属于同种元素?______(填“是”或“否”),依据是 ______。
72.
73. (2)如图2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和铝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______(填字母)。
74. A.表中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75.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g
76.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变成Al3+
77. D.锗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78. E.铝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能量最高
79. (3)如图3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图示,回答问题:
80.
81. ①写出图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82. ②结合图Ⅱ的微观图示,判断图Ⅲ中①代表 ______,若要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______(填字母)。
83. A.取样,加入CuO粉末
84. B.取样,滴加NaOH溶液
85. C.取样,加入CaCO3粉末
86. D.取样,滴加AgNO3溶液
87. ③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结合图4分析推测KOH的性质,其中合理的是 ______。
88.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89. B.能与CuO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90. C.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水
91. D.能与铵态氮肥反应生成氨气
92. (2022·山东省东营市·模拟题)Fe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某工业废渣主要成分是Fe2O3,还含有CaCO3和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实验室用此废渣制备FeSO4•7H2O的流程如图1:
93.
94.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95. (1)稀硫酸与粉末中的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96. (2)操作②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 ______ 。
97. (3)经测定,滤渣中只含有CaSO4和SiO2,你认为实验室 ______ (填“能”或者“不能”)用粉末状的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二氧化碳。
98. (4)Fe与Fe2(SO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______ 。
99. (5)硫酸亚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待结晶完毕后,过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用冰水洗涤的目的是:Ⅰ.除去晶体表面的杂质;Ⅱ. ______ 。
100. (2022·山东省济南市·模拟题)(1)化学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归纳总结,某同学用如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01.
102. ①为了验证性质Ⅲ,可以选择下列哪种物质的溶液 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103. A.Na2CO3B .H2SO4C .FeCl3D .Ba(NO3)2
104. ②依据性质Ⅳ,说明NaOH溶液可用于吸收CO2气体。但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无明显反应现象。某欲用化学方法证明CO2和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从NaCl溶液、Ca(NO3)2溶液、稀盐酸三种试剂中选用一种试剂 ______进行实验,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05. (2)已知固体混合物A可能是NaCl和CaCO3或两者之一;另有一固体混合物B,其中可能含有NH4Cl、CuO、CuCl2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按如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106.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07. ①将气体G通入适量的无色酚酞试液中,溶液变 ______色。
108. ②混合物B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写化学式)。
109. ③无色溶液H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______(填离子符号)。
110. ④写出1个生成白色沉淀I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111. ⑤如果要确定固体混合物A的组成,还需取少量混合物A再进行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______。
112. (2022·山东省济宁市·模拟题)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现场出现大量白雾,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并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次氯酸).
113. (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事故现场产生白雾的原因是______.
114. (2)消防官兵抢险时,配戴的防毒面具中装有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他们喷洒大量的某种溶液来消除或减轻污染,这种溶液最好是______.
115. (2022·山东省青岛市·模拟题)食醋中一般含有3%~5%的醋酸,醋酸又叫乙酸(CH3COOH),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溶于水。
116. ①在熬制骨头汤时,常常在汤中加少量食醋,因为骨头中含有难溶于水的磷酸钙,可与醋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磷酸二氢钙,能够增加汤内的含钙量,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117. ②醋酸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家用铝盆等金属制品不能用来盛放食醋,以免被腐蚀。
118. ③饮酒过量时,可用食醋来解酒(酒中主要有机物是乙醇)。因为乙酸与乙醇(C2H5OH)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OOC2H5)和水,可达到解酒的目的。
119. ④乙酸(CH3COOH)具有酸性,可以除去水壶内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除水垢时,可在水壶倒入适量食醋,浸泡一段时间,水垢会转化成可溶性的物质而被除去。如碳酸钙会转化成可溶性的醋酸钙【Ca(CH3COO)2】而被除掉,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CaCO3=Ca(CH3COO)2+H2O+CO2↑。
120.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121. (1)乙酸的物理性质 ______(写出一条)。
122. (2)在熬制骨头汤时,加入少量食醋,可以促进人体对 ______和 ______元素(写元素符号)的吸收和利用。
123. (3)家用铝盆等金属制品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盛放食醋。
124. (4)食醋能用来解酒的原因是 ______。
125. (5)用食醋除水垢,乙酸(CH3COOH)和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126. (2022·山东省青岛市·模拟题)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
127. 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是舌尖上最不可缺少的味道。如图1、图2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
128.
129. (1)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______有密切关系。
130. A.最外层电子数
131. B.内层电子数
132. C.电子层数
133. (2)我们观察到的宏观现象,可以用微观实质加以解释,图2是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示意图,请从微观粒子角度写出此反应发生的微观实质 ______。
134. (3)由图3的反应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反应后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 ______(填符号)。
135. 结论:通过图2、图3两个实验可得出结论,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的微观实质是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种类与数量的减少。
136. (2022·山东省青岛市·模拟题)水和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37. (1)把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或通风的地方,可以干得更快。试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一现象 ______。
138. (2)洗衣服时发现肥皂不易产生泡沫且易起浮渣,说明所用的水是 ______(选填“硬水”或“软水”)。
139. (3)“84消毒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起到重要作用。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1所示。
140.
141. 若测得该“84消毒液”的pH=12,则该消毒液显 _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一瓶“84 消毒液”中NaClO的质量至少为 ______ g。
142. (4)如图2,在木块上滴几滴水,将装有某种固体的大烧杯放置于木块上,向大烧杯中加入水搅拌,结果木块上的水结冰了。则大烧杯内的固体可能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
143. A.氯化钠
144. B.氢氧化钠
145. C.硝酸铵
146. D.蔗糖
147. (5)如图3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48. ①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______。
149. ②为了将接近饱和的丙的溶液变为它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任填一种)。
150. (2022·山东省青岛市·模拟题)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51.
152. (1)图1是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A中固体几乎不溶,试管B中固体全部溶解。该实验说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之一是 ______。
153. (2)图2实验 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此过程中燃烧掉的蜡烛的质量 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总质量。
154. (3)图3装置可用于研究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关闭止水夹K,将NaOH溶液全部挤入烧瓶,振荡,然后打开止水夹K,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形成美丽喷泉。
155. (4)图4所示装置是探究铜生锈的部分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铜片保持光亮,试管②中铜片出现绿色锈渍。对比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五、探究题
156. (2022·山东省·模拟题)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157.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58.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159.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160.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161. 猜想Ⅰ:只有CaCl2; 猜想Ⅱ:有______;
162. 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 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
163.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
164.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通入CO2
滴加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
165. (2022·山东省·模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硫酸的部分化学性质,使用氢氧化钠、碳酸钠、金属铝和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进行了相关实验。
166. (1)实验时观察到稀硫酸与A反应有蓝色溶液生成,则A物质是 ______ 。
167. (2)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为了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该组同学设计了如图一所示实验,传感器测定的pH和温度随溶液质量变化的情况见图二、图三。则B溶液是 ______ 溶液,图三中的M与图二中X、Y、Z中的 ______ 数值相等。
168.
169. (3)该化学兴趣小组又做了如图四所示实验:
170. 【提出问题】②号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171. 【作出猜想】猜想一:硫酸钠
172. 猜想二:硫酸钠、硫酸
173. 猜想三: ______
174.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用试管取适量②号试管中的无色溶液,加入一种试剂后,根据产生的现象推断出了②号试管中溶质的成分,该试剂是 ______ 。
175. 【质疑反思】甲同学认为猜想三不能成立,因为①②号试管中溶液混合后烧杯中没有蓝色沉淀生成。乙同学则认为猜想三是可以成立的,理由是 ______ 。
176. (2022·山东省聊城市·模拟题)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1实验,没有明显现象。
177.
178. 【提出问题】图1中没有明显现象,是否发生了反应?
179.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没有反应猜想二:发生了化学反应
180. 【实验探究】
181. (1)化学兴趣一组的同学取少量实验后试管中的溶液,分别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了 ______(填写现象),证明了盐酸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为进一步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还可以向试管b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______(填字母)。
182. A.Zn
183. B.Mg(OH)2
184. C.FeCl3
185. D.AgNO3
186. (2)化学兴趣二组又利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过程。实验操作和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
187. ①该实验中,注射器中溶液是 ______。
188. ②加入注射器中溶液20mL时,烧杯中的溶液溶质成分 ______(填化学式)。
189. (3)化学兴趣三组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利用数字传感器上的计算机绘制出反应时间与溶液温度的图像,如图所示。当加入盐酸 ______mL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190.
191. 【结论与交流】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写出对中和反应的理解 ______。(写一条即可)
192. (2022·山东省济宁市·模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深度学习。请你参与其中,按要求回答问题和开展探究。
193. 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杯内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加入一定量后,发现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94. 【提出问题】该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195. 【猜想】猜想一:CaCl2;猜想二:______;猜想三:CaCl2和HCl
196.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197.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不同的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三是成立的。请帮他们填写有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一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______
二
将一颗生锈铁钉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取一定量烧杯中的溶液加入其中
______
三
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第三支试管中,加入 ______
产生气泡
【反思与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______。
198. (2022·山东省青岛市·模拟题)根据下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99.
200. (1)图甲实验说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为 ______。
201. (2)图乙实验中,分别向两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 NaOH溶液和 ______,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瓶子变瘪程度,由此可以验证的结论是 ______。
202. (3)图丙实验中,当打开K1和K2后,迅速从a处向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此时进入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mL。关闭K1和K2,发现白磷燃烧(白磷过量),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K2,如果观察到量筒B中水倒流入A瓶中,且剩余水的体积为 ______mL,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203. (4)装置丁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该实验不能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______。通过实验改进可以完成该定律的验证,以下合理的做法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
204. A.装置不变仅将碳酸钠换成金属锌
205. B.装置不变仅将碳酸钠换成硝酸钡溶液
206. C.药品不变,将烧杯换成锥形瓶,并在瓶口套上一只气球
207. (2022·山东省青岛市·模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208.
209. (1)图中标有序号X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
210. (2)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
211. A.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和气味
212. B.药品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
213. C.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
214. D.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215. (3)选用B作为发生装置,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216. (4)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后的废液中如果含有稀盐酸不能直接排放,以免污染环境。请你选择下列试剂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检验废液中是否含有稀盐酸。可供选择的试剂:石灰石、硝酸银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操作
现象与结论
______
______
217. (2022·山东省济宁市·模拟题)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深究的重要手段。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218.
219. (1)A图为蒸发溶液的实验。当观察到 ______时,停止加热。
220. (2)B图所示实验,根据本炭在图①中燃烧与木炭在图②中燃烧剧烈程度,你能归纳出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______有关。图③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
221. (3)C图所示酸的性质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中溶液 ______;此实验说明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由于 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明确化学反应能否产生气体、温度变化与气压变化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有气体生成,能使装置中b液面上升,故错误;
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有气体生成,能使装置中b液面上升,故错误;
C.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的空气受热膨胀,能使装置中的b液面上升,故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会造成装置内的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b液面下降,故正确。
故选:D。
2.【答案】A
【解析】解:A、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说法正确,故此选项正确。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氧化铜和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铜和水,但是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C、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在同素异形体组成的混合物中,仍满足只有一种元素,但该物质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故此选项错误。
D、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错误。
故选:A。
A、化合物必须是纯净物,且必须含多种元素。
B、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碱和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不属于中和反应。
C、根据单质和同素异形体的关系判断;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
逻辑推理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应提倡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但应注意推理的合理性、正确性。
3.【答案】A
【解析】解:A、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利用的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金属氧化物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鸡蛋清的pH大于7,显碱性。正确;
B、泡菜的pH小于7,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正确;
C、橘子汁的pH小于7,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正确;
D、酸牛奶和橘子汁的pH都小于7,显酸性,酸牛奶的pH比橘子汁的pH大,酸性比橘子汁弱。正确。
故选:D。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答案】B
【解析】解:A、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气体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现象有明显差异,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鉴别,故选项符合题意。
C、BaCl2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稀盐酸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分别显酸性、碱性,分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变蓝色,可以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鉴别。
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6.【答案】D
【解析】解:A、M点时,氧化铜部分反应,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该选项说法正确;
B、M点氧化铜部分反应、N点时氧化铜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2,该选项说法正确;
C、N点时,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pH=7,P点时,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pH小于7,溶液的pH是N>P,该选项说法正确;
D、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b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难度一般。
7.【答案】A
【解析】解:A.金刚石、石墨是组成元素(碳元素)相同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相似,选项说法正确;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KClO3中虽然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错误;
C.碱溶液的pH>7,但是pH>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属于盐,水溶液显碱性,选项说法错误;
D.铁的活动性比铝弱,但铁制品不如铝制品耐腐蚀,因为铝制品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8.【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酸的性质,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解答】
A、锌能与盐酸、蚁酸等酸反应生成氢气,故镀锌水管能被腐蚀;
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碳酸钙能与盐酸、蚁酸等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大理石地板能被蚁酸腐蚀;
C、铝能与盐酸、蚁酸等酸反应生成氢气,故铝合金门窗能被腐蚀;
D、铜不与盐酸、蚁酸等酸反应,
综上,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铜制饰品。
故选:D。
9.【答案】C
【解析】解:A、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的溶液中都存在氢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酸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一水合氨属于碱,不含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和碱的相关知识、酸碱指示剂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
【分析】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解答】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解:
A、血浆的pH为7.35~7.45,pH大于7,呈碱性,故正确;
B、胃液的pH为0.9~1.5,pH小于7,呈强酸性,胆汁的pH为7.1~7.3,pH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
C、血浆的pH比胰液的稍低,随着pH的增大碱性增强,因此胰液比血浆的碱性强,故正确;
D、胃液的pH为0.9~1.5,呈强酸性,应食用碱性食物,少饮碳酸饮料,故正确。
故选:B。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随着pH的增大碱性增强.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答案】A
【解析】解:A、通入二氧化碳时,虽然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是无明显现象;
B、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试管中气压减小,从而导致液体在试管中上升;
C、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气球膨胀;
D、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烧杯中的水流入锥形瓶中。
故选:A。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根据装置连接的具体情况可以判断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1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和碱相应物质的性质,根据性质分析选择保存方法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浓氨水易挥发,应密封保存,故A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因吸水而浓度降低,需密封保存,故B正确;
C、浓盐酸有挥发性,为防止氯化氢的挥发必须密封保存,故C正确;
D、烧碱在空气中易潮解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须密封保存,故D不正确。
故选D。
14.【答案】C
【解析】解:A、B、C三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钙,B是金属氧化物,可作干燥剂,碳酸钙高温会生成B,所以B是氧化钙,C是碱,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C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A、大理石和氢氧化钙均可作建筑材料,故A正确;
B、物质B氧化钙有吸水性,易跟水起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B正确;
C、物质C可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和改良酸性土壤,故C错误;
D、C溶液较长时间放在空气中表面会有一层白膜(若水没有减少),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中的溶质减少,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D正确。
故选:C。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5.【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质量守恒定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当X是BaCl2时,氯化钡与硫酸的反应符合X+H2SO4=BaSO4↓+2Y,Y是HCl;当X是Ba(OH)2时,氢氧化钡与硫酸的反应符合X+H2SO4=BaSO4↓+2Y,Y是水,故Y可能是HCl,也可能是水,故A正确;
B、当X是Ba(OH)2时,氢氧化钡与硫酸的反应符合X+H2SO4=BaSO4↓+2Y,故X不一定是BaCl2,故B错误;
C、反应物中含有氢元素,硫酸钡中不含有氢元素,Y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相同,硫酸钡与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35,因为Y的系数是2,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不是135,故D错误;
故选A。
16.【答案】C
【解析】解:A、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X是稀硫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B、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存在OH-,但由于在a点时向溶液中已添加了稀硫酸,故溶液中还存在SO42-,故选项说法错误。
C、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稀硫酸过量,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减小到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D
【解析】解:A.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由此可知,氧气浓度大,木炭燃烧剧烈,选项说法正确;
B.酸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若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固体置于空气中,表面很快变得潮湿并逐渐溶解,说明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具有吸水性,选项说法正确;
D.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证明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也可能含有银离子,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探究影响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可选用控制变量法(即控制其它条件不变,只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对比实验①和②,大理石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反应条件相同,但大理石的状态(反应物接触面积)不同,可研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A正确;
B、对比实验②和③,大理石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因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条件(温度)不同,大理石的状态(反应物接触面积)不同,无法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B不正确;
C、对比实验②和④,大理石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大理石的状态相同,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条件(温度)不同,可以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C正确;
D、对比实验③和④,大理石的质量相同,稀盐酸的体积相同,反应条件相同,但大理石的状态(反应物接触面积)不同,可研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故D正确。
故选:B。
19.【答案】B
【解析】解:A、二氧化碳不能和盐酸反应,盐酸不能和硫酸铜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镁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镁和水,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硝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硝酸钾、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该选项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碳酸铜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钙,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铜都是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不能和氯化钡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A、二氧化碳不能和盐酸反应,盐酸不能和硫酸铜反应;
B、氢氧化镁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镁和水,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硝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硝酸钾、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
C、碳酸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碳酸铜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钙,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
D、氢氧化钠不能和氯化钡反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答案】C
【解析】解:A、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C、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A、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C、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可能是原子、分子或离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21.【答案】D
【解析】解:A、石油中含有碳元素,水中不含碳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不可能变成石油,故选项说法错误。
B、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分子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100mL的水和100nL的酒精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mL,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是由于都含有OH-,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过氧化氢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分子间有间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过氧化氢的微观构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答案】A
【解析】解: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臭氧和氧气的混合物,该物质中只含氧一种元素,但它是混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
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相同,故选项推理错误。
C、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如CO+CuO−△Cu+CO2,故选项推理错误。
D、碱溶液呈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的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A、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D、根据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23.【答案】C
【解析】解:pH小于7时,溶液显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四种物质中,苹果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C。
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4.【答案】B
【解析】解:猪肉在变质过程中,pH逐渐增大,酸性减弱。
故选:B。
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5.【答案】D
【解析】解: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此过程在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然后和硫酸铜反应。
A、a至b段是氢氧化钠中和硫酸,没有蓝色沉淀生成,故说法错误;
B、d点时氢氧化钠过量,此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钠、氢氧化钠,溶质种类为两种,故说法错误;
C、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氢氧化钠增多,碱性变大,pH变大,故说法错误;
D、c点时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钠,溶质种类最少,故说法正确。
故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和所代表的反应的反应原理和相关物质的定量反应关系,难度不大。
26.【答案】A
【解析】解:A、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都含有氢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同一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大,如采用的改变温度至恰好饱和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洗洁精除油污和汽油除油污分别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溶解原理,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水沸腾,属于物理变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不饱和溶液变饱和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解原理和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任何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溶解原理和乳化作用、不饱和溶液变饱和的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7.【答案】C
【解析】解:①浓硫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增重是因为具有吸水性;
②浓硫酸干燥氢气是因为具有吸水性;
③浓硫酸使白纸变黑是因为具有脱水性;
④浓硫酸使蓝色硫酸铜晶体变白是因为具有吸水性;
⑤浓硫酸使铁、铝等金属钝化是因为具有强氧化性;
⑥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制“黑面包”是因为具有脱水性;
故选:C。
根据浓硫酸的性质进行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和强氧化性。
本题考查了浓硫酸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记常见物质的性质,以便灵活应用。
28.【答案】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氧气 2NaOH+CO2=Na2CO3+H2O 溶液变红色
【解析】解:(1)实验A中,两种物质都和氧气接触,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两种物质才能够燃烧,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故填: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2)实验B中,①中铁钉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②中铁钉没有和氧气接触,③中铁钉没有和水接触,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氧气直接接触.
故填:氧气.
(3)实验C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瓶变瘪更明显,证明CO2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瓶①中,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因此滴加石蕊出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
故填:2NaOH+CO2=Na2CO3+H2O;溶液变红色.
(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和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3)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显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29.【答案】碱性 能 醋酸
【解析】解:(1)题干信息可知,紫色牵牛花遇碱性溶液变蓝。紫色牵牛花浸泡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变蓝,说明肥皂水显碱性;
(2)牵牛花的汁液遇酸碱性变不同的颜色,可以用作指示剂;
(3)醋酸显酸性,将紫色牵牛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牵牛花变成了红色,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醋酸。
故答案为:(1)碱性;
(2)能;
(3)醋酸。
(1)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溶液酸碱性分析解答;
(2)从指示剂遇酸碱溶液的变色情况分析解答;
(3)根据醋酸显酸性分析。
本题考查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定义来判断生活中的常见汁液能否做酸碱指示剂,关键要把握有用的信息来进行分析。
30.【答案】HCl+NaOH=NaCl+H2O HCl和NaCl NaOH 有气泡产生 排除因稀盐酸的加入,稀释氢氧化钠溶液而引起pH减小的干扰 氢氧根离子(OH-)与氢离子(H+)
【解析】解:【学生板演】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故填:NaOH+HCl=NaCl+H2O.
【假设猜想】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酸或碱可能过量,因此猜想三溶质是NaCl与HCl.
故填:NaCl与HCl.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故填:氢氧化钠.
(2)要验证猜想三正确,即验证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盐酸,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会有气泡产生;
【实验反思】稀盐酸如果不与氢氧化钠反应,也会将溶液稀释,引起pH减小,但是氢氧化钠稀释,pH不会小于或等于7.
【实验拓展】由图可知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氢氧根离子(OH-)与氢离子(H+)结合生成水.
故答案为:
【学生板演】HCl+NaOH=NaCl+H2O 猜想三:HCl NaCl
【实验探究】NaOH 有气泡产生
【实验反思】排除因稀盐酸的加入,稀释氢氧化钠溶液而引起pH减小的干扰.
【实验拓展】氢氧根离子(OH-)与氢离子(H+).
【学生板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注意化学式的写法和配平;
【假设猜想】根据酸碱不能共存判断不合理的猜想;
【实验探究】(1)乙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NaOH或氢氧化钠.(2)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反思】根据溶液的pH以及酸碱的性质来分析;
【实验拓展】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
此题通过中和反应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方案的评价,解答时要全面审题,认真解答
31.【答案】Ca(OH)2 CO2+Ca(OH)2=CaCO3↓+H2O 氢氧根 复分解 有沉淀生成
【解析】解:(1)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澄清石灰水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化学式为Ca(OH)2,该实验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Ca(OH)2;CO2+Ca(OH)2=CaCO3↓+H2O;
(2)Ca(OH)2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都属于碱,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含有相同的氢氧根离子,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两者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氢氧根;复分解;
(3)氢氧化钙制取氢氧化钠,需要将钙离子转化,所以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能发生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有沉淀生成;故答案为:有沉淀生成。
(1)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进行分析;
(2)根据碱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和中和反应的生成物进行分析;
(3)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此类题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学会知识的综合应用,才能准确的写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32.【答案】玻璃棒 用玻璃棒蘸取稀硫酸于pH试纸上,待pH试纸变色稳定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 Fe2O3+3CO−高温2Fe+3CO2 固体逐渐溶解(合理即可) Fe2(SO4)3、H2SO4
【解析】解:(1)实验室里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测定稀硫酸pH的操作为:用玻璃棒蘸取稀硫酸于pH试纸上,待pH试纸变色稳定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
(3)沸腾炉中的炉渣(Fe2O3)可用于炼铁,用一氧化碳和炉渣炼铁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高温2Fe+3CO2。
(4)①由于炉渣中的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反应过程中的现象有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黄色等。
②当滴加稀硫酸至200g时,硫酸过量的,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生成的Fe2(SO4)3和剩余的、H2SO4。
③150g×9.8%=14.7g;
设12g炉渣中所含Fe2O3的质量为x。
Fe2O3+3H2SO4=Fe2(SO4)3+3H2O
160294
x 14.7g
160294=x14.7g 解得:x=8.0g
答:12g炉渣中所含Fe2O3的质量为8.0g。
故答案为:(1)玻璃棒;
(2)用玻璃棒蘸取稀硫酸于pH试纸上,待pH试纸变色稳定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
(3)Fe2O3+3CO−高温2Fe+3CO2;
(4)①固体逐渐溶解(合理即可);
②Fe2(SO4)3、H2SO4;
③8.0g。
(1)根据实验室里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分析回答。
(2)测定稀硫酸pH的操作方法分析回答。
(3)根据利用一氧化碳和炉渣炼铁的原理写出方程式。
(4)①根据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分析;
②根据图像分析当滴加稀硫酸至200g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
③根据反应的硫酸的质量可计算出12g炉渣中所含Fe2O3的质量。
本题主要考查硫酸的制备和根据方程式的计算,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3.【答案】否 这两个微粒核内质子数不同 CE HCl+NaOH=NaCl+H2O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ABC CD
【解析】解:(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这两个微粒核内质子数不同,所以不属于同种元素;故答案为:否;这两个微粒核内质子数不同;
(2)A.表中元素不都是金属元素,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单位不是g,故错误;
C.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变成Al3+,故正确;
D.锗原子中质子数不等于中子数,故错误;
E.铝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能量最高,故正确;
故选:CE;
(3)①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故答案为:HCl+NaOH=NaCl+H2O;
②由图示可知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要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需要验证氢离子是否有剩余。因为反应有氯化钠生成,无论盐酸是否剩余均有氯离子,验证溶液中有氯离子不能说明溶液中有盐酸剩余;
A、取样,加入CuO粉末,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色,可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
B、取样,滴加NaOH溶液,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才变红色,可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
C、取样,加入CaCO3粉末,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可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
D、取样,滴加AgNO3溶液,氯化钠和盐酸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能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
故答案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ABC;
③A、NaOH可以使紫色石蕊变蓝,故A错误;
B、NaOH不能与CuO反应,故B错误;
C、NaOH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水,推测KOH也可以,故C正确;
D、NaOH能与铵态氮肥反应生成氨气,推测KOH也可以,故D正确;
故选:CD。
(1)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进行分析;
(2)根据图给信息进行分析;
(3)①根据酸碱中和反应方程式的写法进行分析;
②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③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是解题关键。
34.【答案】Fe2O3+3H2SO4=Fe2(SO4)3+3H2O 漏斗 能 Fe+Fe2(SO4)3=3FeSO4 化合反应 减小晶体溶解
【解析】解:
(1)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填:Fe2O3+3H2SO4=Fe2(SO4)3+3H2O;
(2)步骤②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所以该操作是过滤,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故填:漏斗;
(3)题目提示碳酸钙与硫酸能够完全反应,所以可以用粉末状的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二氧化碳,故填:能;
(4)铁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Fe2(SO4)3=3FeSO4,属于多变一的化合反应,故填:Fe+Fe2(SO4)3=3FeSO4,化合反应;
(5)根据溶解度曲线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冰水的温度低,硫酸亚铁在低温下的溶解度小,可降低洗涤过程中晶体的溶解。故填:减小晶体溶解。
(1)根据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进行分析;
(2)根据过滤操作中使用的仪器进行分析;
(3)根据流程图提示碳酸钙与硫酸完全反应进行分析;
(4)根据流程图铁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进行分析;
(5)根据溶解度曲线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进行分析。
块状的石灰石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而粉末状的石灰石与硫酸增大了接触面积,反应不会停止。
35.【答案】C 稀盐酸或Ca(NO3)2溶液 Na2CO3+2HCl=2NaCl+H2O+CO2↑或Ca(NO3)2+Na2CO3=CaCO3↓+2NaNO3 红 NH4Cl、CuCl2 Na+、Ca2+ NaCl+AgNO3=NaNO3+AgCl↓(合理即可)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硝酸,然后滴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氯化钠,否则,不含氯化钠
【解析】解:(1)①为了验证性质Ⅲ氢氧化钠会与盐反应,氢氧化钠不会与碳酸钠、硝酸钡反应,稀硫酸属于酸,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可以选择的物质溶液是:C;
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从NaCl溶液、Ca(NO3)2溶液、稀盐酸三种试剂中选用一种试剂是:稀盐酸或Ca(NO3)2溶液进行实验,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或Ca(NO3)2+Na2CO3=CaCO3↓+2NaNO3;
(2)混合物A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会生成无色气体,所以A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可能含有氯化钠,C是二氧化碳,D中一定含有氯化钙,可能含有氯化钠;混合物B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会生成气体G和蓝色沉淀F,所以B中一定含有氯化铵、氯化铜,一定不含氧化铜,G是氨气,F是氢氧化铜沉淀,E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氯化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所以I是氯化银沉淀,H中一定含有硝酸钠、硝酸钙,所以
①将气体G通入适量的无色酚酞试液中,溶液变红色;
②混合物B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NH4Cl、CuCl2;
③无色溶液H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Na+、Ca2+;
④生成白色沉淀I的反应可以是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NaNO3+AgCl↓(合理即可);
⑤如果要确定固体混合物A的组成,还需取少量混合物A再进行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是: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硝酸,然后滴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氯化钠,否则,不含氯化钠。
故答案为:(1)①C;
②Na2CO3+2HCl=2NaCl+H2O+CO2↑或Ca(NO3)2+Na2CO3=CaCO3↓+2NaNO3;
(2)①红;
②NH4Cl、CuCl2;
③Na+、Ca2+;
④NaCl+AgNO3=NaNO3+AgCl↓(合理即可);
⑤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硝酸,然后滴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氯化钠,否则,不含氯化钠。
(1)①根据盐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进行分析;
②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2)根据碳酸盐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铵根离子和碱混合会生成氨气,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36.【答案】+1 氯气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盐酸小液滴悬浮于空气中,产生白雾 吸附有毒气体 氢氧化钙溶液(或其它碱性溶液)
【解析】解:(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x+(-2)=0;x=+1;氯气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色素、异味、有毒气体等,常常用于救援人员使用的防毒面具.根据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所以利用碱液吸收,发生中和反应.
故答案为:(1):+1;氯气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盐酸小液滴悬浮于空气中,产生白雾;
(2)吸附有毒气体、氢氧化钙溶液(或其它碱性溶液).
(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根据氯气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色素、异味、有毒气体等,常常用于救援人员使用的防毒面具.进行解答;根据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利用碱液吸收,中和反应;反应完全,速度快,中和氯气彻底快捷进行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37.【答案】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或能溶于水 Ca P 不能 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可达到解酒的目的 2CH3COOH+Mg(OH)2=Mg(CH3COO)2+H2O
【解析】解:(1)乙酸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溶于水,故填: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或能溶于水;
(2)骨头中含有难溶于水的磷酸钙,可与醋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磷酸二氢钙,在熬制骨头汤时,加入少量食醋,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故填:Ca;P;
(3)醋酸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家用铝盆等金属制品不能用来盛放食醋,故填:不能;
(4)食醋能用来解酒的原因是: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可达到解酒的目的;
(5)乙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H3COOH+Mg(OH)2=Mg(CH3COO)2+H2O;
故答案为:(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或能溶于水;
(2)Ca;P;
(3)不能;
(4)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可达到解酒的目的;
(5)2CH3COOH+Mg(OH)2=Mg(CH3COO)2+H2O。
(1)从题中可知,乙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溶于水,据此解答;
(2)骨头中含有难溶于水的磷酸钙,可与醋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磷酸二氢钙,据此解答;
(3)醋酸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据此解答;
(4)乙酸与乙醇(C2H5OH)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OOC2H5)和水,据此解答;
(5)根据食醋除水垢书写乙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题中信息获取解答思路的能力,难度系数中等。
38.【答案】A 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即:H++OH-=H2O 产生白色沉淀 AgNO3+HCl=AgCl↓+HNO3 Ag+、Cl-
【解析】解:(1)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故选:A;
(2)从微观实质示意图可以看出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是NaOH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即:H++OH-=H2O;故答案为: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即:H++OH-=H2O;
(3)硝酸银溶液加入稀盐酸中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化学方程式:AgNO3+HCl=AgCl↓+HNO3;由于反应生成了氯化银沉淀,消耗了银离子和氯离子,所以反应后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银离子和氯离子;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AgNO3+HCl=AgCl↓+HNO3;Ag+、Cl-。
(1)依据图1分析,依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分析;
(2)依据图2信息分析;
(3)依据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主要是利用微观示意图及常见物质的性质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39.【答案】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 硬水 碱性 298 C 乙>甲>丙 升高温度(或加溶质、或蒸发水分)
【解析】解:(1)把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或通风的地方,可以干得更快,是因为阳光下或通风的地方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
(2)硬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浮渣多泡沫少,洗衣服时发现肥皂不易产生泡沫且易起浮渣,说明所用的水是硬水;
(3)若测得该“84消毒液”的pH=12,则该消毒液显碱性;一瓶“84 消毒液”中NaClO的质量至少为1.192g/mL×1000mL×25%=298 g
(4)在木块上滴几滴水,将装有某种固体的大烧杯放置于木块上,向大烧杯中加入水搅拌,结果木块上的水结冰了,说明该物质溶于水温度降低,则大烧杯内的固体可能是硝酸铵;
(5)①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在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乙>甲=丙,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乙>甲=丙,将 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 t2℃,甲和乙的溶解度增大,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丙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固体,故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②为了将接近饱和的丙的溶液变为它的饱和溶液,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可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加溶质、或蒸发水分);
故答案为:(1)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
(2)硬水;
(3)碱性;298;
(4)C;
(5)①乙>甲>丙;②升高温度(或加溶质、或蒸发水分)。
(1)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解答;
(2)根据硬水和软水的特点解答;
(3)根据溶液的计算解答;
(4)根据物质溶于水的能量变化解答;
(5)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0.【答案】溶质种类 不能 小于 烧杯中的液体进入烧瓶 铜生锈需要氧气
【解析】解:(1)试管A中固体几乎不溶,试管B中固体全部溶解。该实验说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之一是溶质种类。
故答案为:溶质种类。
(2)图2实验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在此过程中燃烧掉的蜡烛的质量小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总质量,是因为燃烧掉的蜡烛的质量与反应的氧气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和。
故答案为:不能;小于。
(3)关闭止水夹K,将NaOH溶液全部挤入烧瓶,振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导致烧瓶中的气压减小,然后打开止水夹K,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烧杯中的液体进入烧瓶,形成美丽喷泉。
故答案为:烧杯中的液体进入烧瓶。
(4)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铜片(与氧气隔绝)保持光亮,试管②中铜片(与氧气接触)出现绿色锈渍。对比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铜生锈需要氧气。
故答案为:铜生锈需要氧气。
(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溶质种类、溶剂种类、温度等。
(2)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导致烧瓶中的气压减小。
(4)对比试验要确定好常量和变量。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1.【答案】Ca(OH)2+2HCl=CaCl2+2H2O CaCl2、HCl 稀盐酸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 溶液变蓝色 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也能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 反应物是否过量
【解析】解:【演示实验】
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2HCl=CaCl2+2H2O。
故填:Ca(OH)2+2HCl=CaCl2+2H2O。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只有CaCl2;
猜想Ⅱ:稀盐酸过量时溶质有CaCl2、HCl;
猜想Ⅲ:氢氧化钙过量时溶质有CaCl2和Ca(OH)2;
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
故填:CaCl2、HCl;稀盐酸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通入CO2
滴加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溶液变蓝色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评价反思】
(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原因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也能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
故填: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也能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故填:反应物是否过量。
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2.【答案】(1)氧化铜
(2)硫酸 ;Y
(3)硫酸钠、氢氧化钠;石蕊试液; ①号试管中如果有硫酸剩余,会与②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反应,如果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则不会产生氢氧化铜沉淀
【解析】解:(1)实验时观察到稀硫酸与A反应有蓝色溶液生成,则A物质是氧化铜,是因为氧化铜是金属氧化物,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故填:氧化铜。
(2)B溶液是硫酸溶液,是因为溶液pH由大于7逐渐减小;
图三中的M与图二中X、Y、Z中的Y数值相等,是因为M、Y时都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故填:硫酸;Y。
(3)【作出猜想】
猜想一:恰好完全反应时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过量时是硫酸钠、硫酸
猜想三:氢氧化钠过量时是硫酸钠、氢氧化钠。
故填:硫酸钠、氢氧化钠。
【实验验证】
该小组同学用试管取适量②号试管中的无色溶液,加入一种试剂后,根据产生的现象推断出了②号试管中溶质的成分,该试剂是石蕊试液,是因为显中性溶液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显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故填:石蕊试液。
【质疑反思】
乙同学则认为猜想三是可以成立的,理由是①号试管中如果有硫酸剩余,会与②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反应,如果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则不会产生氢氧化铜沉淀。
故填:①号试管中如果有硫酸剩余,会与②试管中的氢氧化钠反应,如果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则不会产生氢氧化铜沉淀。
(1)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2)B溶液是硫酸溶液,是因为溶液pH由大于7逐渐减小。
图三中的M与图二中X、Y、Z中的Y数值相等,是因为M、Y时都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3)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显中性溶液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显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3.【答案】酚酞不变色 AB 稀盐酸 NaCl、HCl 10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或中和反应放热等
【解析】解:【实验探究】
(1)化学兴趣一组的同学取少量实验后试管中的溶液,分别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了酚酞不变色,说明氢氧化钠消失,证明了盐酸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为进一步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还可以向试管b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锌(如果产生气泡,说明稀盐酸过量,原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如果不产生气泡,说明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镁(如果氢氧化镁溶解,说明稀盐酸过量,原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如果氢氧化镁不溶解,说明恰好完全反应)。
故答案为:酚酞不变色;AB。
(2)①该实验中,容易pH由大于7逐渐减小,说明注射器中溶液是稀盐酸。
故答案为:稀盐酸。
②加入注射器中溶液20mL时,溶液pH小于7,说明稀盐酸过量,烧杯中的溶液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过量的HCl。
故答案为:NaCl、HCl。
(3)当加入盐酸10mL时,温度最高,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故答案为:10。
【结论与交流】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可知,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放热等。
故答案为: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或中和反应放热等。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pH大于7,稀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pH小于7,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放热。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4.【答案】Ca(OH)2+2HCl=CaCl2+2H2O CaCl2和Ca(OH)2 溶液变红色 铁锈溶解,溶液由无色变黄色 锌粒 反应物是否过量
【解析】解: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2HCl=CaCl2+2H2O。
故答案为:Ca(OH)2+2HCl=CaCl2+2H2O。
【猜想】
猜想一:恰好完全反应时是CaCl2;猜想二:氢氧化钙过量时是CaCl2和Ca(OH)2;猜想三:盐酸过量时是CaCl2和HCl
故答案为:CaCl2和Ca(OH)2。
【进行实验】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一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色(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色)
二
将一颗生锈铁钉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取一定量烧杯中的溶液加入其中
铁锈溶解,溶液由无色变黄色(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三
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第三支试管中,加入锌粒
产生气泡(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故答案为:溶液变红色;铁锈溶解,溶液由无色变黄色;锌粒。
【反思与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故答案为:反应物是否过量。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色,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5.【答案】溶剂的种类 加入13体积的水 氢氧化钠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 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160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到空气中,使天平不再保持平衡 C
【解析】解:(1)图甲实验中,碘在水中几乎不溶,但可以溶解在汽油中,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即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为溶剂的种类,故答案为:溶剂的种类。
(2)只有液体种类及体积相同时,才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反应,所以另一个瓶中应该加入1/3 体积的水;图乙中一个软塑料瓶中只有约 1/3体积的水和二氧化碳,另一个瓶子中是1/3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即除了水之外,还有氢氧化钠,所以当观察到加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子变瘪的程度更大时,说明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答案为:加入13体积的水;氢氧化钠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
(3)白磷在80℃的水中未燃烧,但当水被排出,白磷与空气接触后,立即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排出到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mL,说明集气瓶中空气的体积为200mL,所以当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完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200mL×15=40mL,故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200mL-40mL=160mL,故答案为: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160。
(4)装置的设计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是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到空气中,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故答案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到空气中,使天平不再保持平衡;
A、装置不变将碳酸钠换成金属锌时,锌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逸出到空气中,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项做法不合理;
B、装置不变将碳酸钠换成硝酸钡溶液,硝酸钡与稀盐酸不反应,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项做法不合理;
C、药品不变,将烧杯换成锥形瓶,并在瓶口套上一只气球,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不会逸出,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项做法合理。
故选C。
(1)根据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进行分析;
(2)根据只有液体种类及体积相同时,才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反应进行分析;
(3)根据白磷在80℃的水中未燃烧,但当水被排出,白磷与空气接触后,立即燃烧进行分析;
(4)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到空气中,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锌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逸出到空气中,硝酸钡与稀盐酸不反应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碱的化学性质,空气组成的测定等,注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有气体产生或有气体参与反应,必须在密封体系中进行。
46.【答案】集气瓶 A 2H2O2−MnO22H2O+O2↑ BC 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再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含有盐酸,溶液不变色,则不含有盐酸
【解析】解:(1)X为收集气体的集气瓶;
故答案为:集气瓶。
(2)实验室制备气体时,需要考虑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实验所需药品的是否容易获得,以及实验操作的简便性,且是否造成药品浪费,环境污染等,不需要考虑气体的颜色和气味,故选A;
故答案为:A。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
故答案为:2H2O2−MnO22H2O+O2↑。
(4)反应物为固液混合物,不需要加热,故选B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C为收集装置;验证是否含有稀盐酸,可以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设计实验,若含有稀盐酸,则显酸性,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不变色,则不含有稀盐酸;
故答案为:BC;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再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含有盐酸,溶液不变色,则不含有盐酸。
(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
(2)考查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依据;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4)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密度与水中溶解度选择收集装置;根据酸碱指示剂变色规律分析回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47.【答案】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氧气的浓度 验证木炭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 变红 都含有H+
【解析】解:(1)蒸发溶液的实验。当观察到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进行蒸干。
(2)本炭在图①也就是空气中燃烧只会发出白光,木炭在图②也就是氧气中燃烧发白光剧烈燃烧,对比可以归纳出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图③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木炭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酸能够使紫色石蕊变红,所以稀盐酸和稀硫酸都会使试管中溶液变红;此实验说明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由于酸都会电离产生唯一的阳离子H+。
故答案为:(1)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2)氧气的浓度;验证木炭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
(3)变红;都含有H+。
(1)根据蒸发结晶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题中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3)根据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酸在水溶液中都会解离出氢离子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各地化学中考试题选编——第12单元化学与生活练习题,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各地化学中考试题选编——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各地化学中考试题选编——第11单元盐化肥练习题,共5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推断题,流程题,简答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