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展开语文
年级/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琵琶行》音乐描写赏析
难点名称
了解《琵琶行》中音乐描写的特点及作者通过音乐表达的情感。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通过叙述和描写的融合, 表达情感。文中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法多样,情感随着乐曲的转挪腾移而起伏,描写音乐的手法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是本课的难点。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琵琶行》以描写音乐为主,但对于高中生而言,琵琶这种乐器和音乐是特别陌生的,表现手法的掌握也有一定难度。
难点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在朗读中带领学生感受音乐与情感的交融。
2、合作探究,了解音乐描写中用到的表现手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音乐,是情感的载体,是人类的灵魂。一千多年前,一个失意文人,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绝唱。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分析曲调构成:
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表现了琵琶女出场弹奏时旋律的低沉抑郁,这是诗人描写音乐的开始,琵琶女是一个演奏的高手,通过自己的演奏诉说自己悲苦的遭遇和内心的哀怨,音乐的一开始就起到了先声夺人的作用。
第二部分:让读者感受到这时琵琶声是清脆悦耳、欢快明朗的,乐章忽高忽低,起起伏伏,唱出了琵琶女春风得意的青年时代。那时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这一切怎不令她回忆和留念呢?
第三部分:仿佛眼前的小溪被寒冰阻塞着,发出冷涩的诉说,弦声变的缓慢愁怨,生活变故,门庭冷落,琵琶女心中深深的愁和怨在压抑着,回忆到这儿,怎能不肝肠寸断?
第四部分:音乐的情绪高涨起来,但这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的愤恨交加。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的控诉。
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也捕捉到了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音乐出神入化的描写,用到的手法有哪些?
1、比喻。用了许多形象、新鲜、贴切的比喻来表现琵琶曲中复杂、细微的音响变化,把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用画面形式地写出来,给人以无限的联想。要把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形象化地表达出来,让读者有亲耳聆听,身临其境地感觉,就要调动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其中比喻手法是最适合将抽象变形象的艺术手法,而白居易则成功的运用比喻来描写音乐艺术:如以骤降的“急雨”比喻粗弦的繁音促急;以少女般的轻柔“私语”比喻细弦细碎绵密的声调;以大珠小珠洒落玉盘比喻乐声的高低音调和清脆悦耳;以“花低”的“莺语”、“冰下”的“泉流”比喻乐声的流动和婉转与幽咽若凝;以银瓶破水浆迸比喻乐声的激越奔涌;“铁骑出、刀枪鸣”比喻乐声的高昂雄奇;以“裂帛”比喻四弦流拨时乐声的清脆短促,响亮非凡。作者在妙喻联翩中赋予抽象的音乐以有声有色,具体可感的形象,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些形象贴切的比喻,把美妙的旋律,变化的节奏表现得淋漓尽致。
2、“嘈嘈”、“切切”、“间关”“幽咽”等叠词,拟声词的运用,形象生动地摹拟事物声音。这些词语的运用准确地绘声拟音,增强了韵律节奏和音乐效果,加深了人们听觉的实感。同时也增加了诗歌评议的音乐感。
3、“于无声处听惊雷”不但写有声,而且写无声,用乐曲休止时的余韵来强调乐曲的感染力。
小结
《琵琶行》唱出了琵琶女的凄凉,唱出了白居易的失落,唱出了世态炎凉,唱出了命运的不公,唱绝了以乐传情的旋律。诗人白居易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被泪水浸得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进了经典。江州司马脸上那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5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8.3* 琵琶行并序教案</a>,共13页。
语文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3* 琵琶行并序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3* 琵琶行并序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文学常识,内容研读,拓展探究,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8.3*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8.3*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定位,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思考10,任务引导,任务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