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分类汇编(1月刊)
专题08 遗传规律和应用- 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分类汇编(1月刊)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8 遗传规律和应用- 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分类汇编(1月刊),共804页。
7. (2021届广西北海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某植物花色有红色和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个体自交,F1中红花:白花=3:1。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已知亲本产生4种配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基因A.a和基因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 该红花植株进行测交,子代中红花:白花=3:1
C. 从F1中随机选择一株白花植株自交,子代全为白花
D. F1红花植株中,自交后子代全为红花的占1/2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以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个体自交,子一代出现红花:白花=3:1,可能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但亲本能产生4种配子,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当含有某一种显性基因(如含有B)时表现红花,其它情况表现白花。
【详解】A、基因A、a和基因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
B、该红花植株进行测交实验,则子代中会出现1:1:1:1的变式(1+1)红花:(1+1)白花=1:1,B错误;
C、设含有B基因的为红花,则不含B基因的均为白花,白花植株由于不含B基因,故自交后代也不会出现B基因,所以若在子一代中随机选择一株白花植株自交,则子代全为白花,C正确;
D、设含有基因B的为红花,则基因型为AaBb的红花个体自交,子一代中红花的基因型和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2:4:1:2,其中AABB、AaBB、aaBB自交后代全为红花,概率为(1/12+2/12+1/12)=1/3,D错误。
故选C。
11. (2021届广西北海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Ⅱ型胱氨酸尿症为单基因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病,杂合子患者尿液中的胱氨酸浓度介于正常纯合子和患者隐性纯合子之间。如图为该病患者的家系图,仅考虑致病基因且不发生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家系中所有患者的基因型相同,所有正常人基因型相同
B. Ⅲ-2 体内的正常基因可能来源于Ⅰ-4或Ⅰ-2
C. Ⅲ-1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75%
D. 两位基因型不同的患者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可能正常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题干信息可知:II型胱氨酸尿症为单基因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病,假设控制基因为A和a,则杂合子患者基因型为Aa,患者隐性纯合子为aa,正常基因为AA。
【详解】A、II型胱氨酸尿症为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由于图中患者均产生正常后代(AA),说明家系中所有患者的基因型相同,患者全为杂合子(Aa),正常人基因型相同为AA,A正确;
B、III-2基因型为Aa,体内的正常基因A只来源于II-3(AA), II-3的正常基因来源于I-1和I-2,不能来自I-4,B错误;
C、结合A选项分析可知,家系中所有患者的基因型相同,患者全为杂合子(Aa),Ⅲ-1患病,基因型为Aa,与正常男性(AA)婚配,所生孩子基因型为AA、Aa,即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50%,C错误;
D、两位患者基因型不同,其基因为Aa和aa,两者婚配,所生的孩子的基因型为Aa和aa,全为患者,D错误。
故选A。
23.(2021届广西北海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某XY型性别决定的昆虫翅形有全翅和无翅两种,受基因A/a控制,全翅昆虫的翅分有斑点和无斑点两种,受基因B/b控制。某科研人员以有斑点雌昆虫与无翅雄昆虫为亲本交配得F1,F1雌雄昆虫均为有斑点翅,F1雌雄昆虫相互交配,F2出现有斑点雌昆虫、有斑点雄昆虫、无斑点雄昆虫、无翅雌昆虫、无翅雄昆虫,比例为6:3:3:2:2,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a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_____染色体上
(2)亲本雌雄昆虫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F2中有斑点雌昆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其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3)现有一有斑点雌昆虫,欲判断其基因型,可选择题干中_________(填“亲代”“F1”或“F2”)表现型为________昆虫与之交配,若后代出现6种表现型,则该有斑点雌昆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答案】 (1). 常 (2). X (3). AAXBXB、aaXbY (4). AAXBXB、AAXBXb、AaXBXB、AaXBXb (5). 5/6 (6). 亲代 (7). 无翅雄 (8). AaXBX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F2出现有斑点雌昆虫、有斑点雄昆虫、无斑点雄昆虫、无翅雌昆虫、无翅雄昆虫,比例为6∶ 3∶ 3∶ 2 ∶ 2,雌性中∶全翅∶无翅=3∶1;雄性中∶全翅∶无翅=3:1,有斑点∶无斑点=1∶1,说明全翅、有斑点为显性性状,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
【详解】(1)由分析可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
(2)由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2中有斑点雌昆虫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根据题干比例可知,F2长翅雌昆虫占6份,其中纯合子只有AAXBXB,占1份,故F2长翅雌昆虫中杂合子的比例是1-1/6=5/6。
(3)有斑点雌昆虫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要通过杂交实验判断其基因型,可让其与亲代无翅雄昆虫杂交,若后代出现6种表现型,则该有斑点雌昆虫的基因型为 AaXBX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判断方法,能结合题干信息判断出亲本基因型,然后结合题意答题。
35. (2021届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摸底)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某家系中有甲病(基因为A、a)和乙病(基因为 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如下,Ⅱ5无乙病致病基因。回答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
(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Ⅲ5的基因型_____。
(3)Ⅲ3与Ⅲ8近亲结婚,生育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若Ⅲ3与Ⅲ8生了一个无甲病但患乙病的性染色体为XXY 的孩子,则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
(4)以往研究表明,乙病在人群中的致病基因频率为 10%,如果Ⅲ3 与非近亲表现型正常的个体结婚,则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
【答案】 (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 伴X隐性遗传病 (3). aaXBXb (4). AAXbY或AaXbY (5). 5/8 (6). Ⅲ8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形成XbXb的卵细胞 (7). 1/22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从Ⅱ4、Ⅱ5患甲病而所生女儿Ⅲ7号正常,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5号和8号均为1/3AA、2/3Aa;由于Ⅲ6患乙病而Ⅱ4、Ⅱ5患都不患乙病,所以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又Ⅱ5无乙病致病基因,所以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8号为1/2XBXB、1/2XBXb,又Ⅲ3正常,其基因型为aaXBY。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Ⅲ2患乙病为XbXb,则其表现正常的母亲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Ⅲ5两病兼患,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
(3)根据分析:Ⅲ3的基因型为aaXBY,Ⅲ8的基因型为1/3AA、2/3Aa、1/2XBXB、1/2XBXb,Ⅲ3与Ⅲ8近亲结婚,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1-2/3×1/2=2/3,患乙病的概率为1/2×1/4=1/8。因此,生育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2/3×7/8+1/3×1/8=5/8;若Ⅲ3与Ⅲ8生了一个无甲病但患乙病的性染色体为XXY的孩子,则出现的原因是Ⅲ8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形成XbXb的卵细胞。
(4)乙病在人群中的致病基因频率为10%,即b=0.1,则B=0.9,XBXB=0.9×0.9=0.81,XBXb=2×0.9×0.1=0.18,表现型正常的女性为9/11XBXB、2/11XBXb,因此如果Ⅲ3XBY与非近亲表现型正常的个体结婚,则生育患病孩子XbY的概率是2/11×1/2×1/2=1/22。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和致病基因位置判断,伴X隐性遗传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根据遗传系谱图中的信息写出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推算后代的患病概率.解此类题目的思路是,一判显隐性,二判基因位置,三写出相关基因型,四进行概率计算。
36. (2021届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摸底)某种自花传粉植物,花瓣的红色、黄色受一对等位基因(用 A 与 a 表示)控制,植株的高茎,矮茎受另一对等位基因(用B 与 b 表示)控制。用多株纯种红花矮茎植株与多株纯种黄花高茎植株杂交,不论正交还是反交,子一代都表现为红色高茎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杂交结果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 自由组合定律,请说明原因:____。
(2)已知控制植物花瓣颜色和高度的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假设杂合红花植株产生的含A 基因花粉成活率是含a 基因花粉成活率的两倍,请用纯种红花高茎植株和黄花矮茎植株设计实验验证该假设是正确的。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
【答案】 (1). 不能 (2). 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也会出现上述结果 (3). 实验思路:纯种红花高茎植株和黄花矮茎植株的杂交得到F1,将F1作为父本,亲本黄花矮茎做母本进行测交,得到F2;观察并统计F2代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及结论:当F2代出现红花高茎:红花矮茎:黄花高茎:黄花矮茎=2:2:1:1时,假设正确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用多株纯种红花矮茎植株与多株纯种黄花高茎植株杂交,不论正交还是反交,子一代都表现为红色高茎植株,说明红色、高茎由显性基因控制。
【详解】(1)由分析可知,纯种红花矮茎植株(AAbb)与多株纯种黄花高茎(aaBB)杂交,后代均为红色高茎(AaBb),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也会出现上述结果,所以不能说明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由于植物花瓣颜色和高度的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要验证杂合红花植株产生的含A基因花粉成活率是含a基因花粉成活率的两倍,可利用逆推法,即纯种红花高茎植株和黄花矮茎植株的植株杂交得到F1(AaBb),将F1作父本,亲本黄花矮茎做母本进行测交,观察并统计F2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假设正确,则Aa产生配子的比例为A:a=2:1,故AaBb产生配子的比例为AB:Ab:aB:ab=2:2:1:1,亲本黄花矮茎只产生ab一种配子,子二代表现型比例为红花高茎︰红花矮茎︰黄花高茎︰黄花矮茎=2︰2︰1︰1;反之,则假设错误。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根据子代表现型判断显隐性关系和亲本基因型,学会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判断基因是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还是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分析配子成活率不同对后代性状偏离比的影响,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4. (2021届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摸底)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亮红眼突变型果蝇,为探究亮红眼基因突变体的形成机制, 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请回答:
(1)亮红眼突变型果蝇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后,F1 均为野生型,F2 野生型与亮红眼表现型比为 3∶1,亮红眼果蝇雌雄个体数相当,说明亮红眼是一种位于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
(2)红眼突变型果蝇还有朱红眼、朱砂眼等类型,朱红眼(a)和朱砂眼(b)两 个基因分别位于 2 号和 X 染色体上,为探究亮红眼突变基因(用字母E 或 e 表示)与上述三种基因的关系,以三种突变型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后代
亮红眼♂×朱红眼♀
亮红眼♂×朱砂眼♀
野生型
突变型
野生型
突变型
F1
57♂∶66♀
0
77♂
63♀
F2
116♂∶118♀
90♂∶92♀
75♂∶79♀
110♂∶109♀
①亮红眼与朱红眼果蝇杂交,F2 性状分离比接近于 9∶7,可知控制亮红眼与朱红眼的基因位于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_____定律。
②亮红眼与朱砂眼果蝇杂交,F1 的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
(3)果蝇的黑檀体基因是 3 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减数分裂时,雄果蝇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雌果蝇发生。为确定亮红眼基因位于 3 号染色体上,用纯合的亮红眼果蝇与纯合的黑檀体果蝇杂交产生F1,再以 F1 为_____(填母本或父本)进 行测交,若测交结果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说明 亮红眼基因位于 3 号染色体上。
【答案】 (1). 常 (2). 隐性 (3). 2 (4). 自由组合 (5). EeXbY (6). 父本 (7). 亮红眼:黑檀体=1:1
【解析】
【分析】
1、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比较
①常染色体上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即子代无论男女得病的概率或正常的概率相同;
②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病与性别有关,子代男女得病概率或正常的概率不同。
③伴X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多余男性;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多余女性;常染色体:男女患者比例相当。
2、解答此题,可根据杂交后代F1和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判断基因的显隐性以及遵循的遗传规律。
【详解】(1)根据F1均为野生型,F2野生型与亮红眼表现型比为3:1,亮红眼果蝇雌雄个体数相当,可判断亮红眼是一种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突变。
(2)①亮红眼与朱红眼果蝇杂交,F2性状分离比接近于9:7,由此可判断控制亮红眼与朱红眼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②亮红眼eeXBY与朱砂眼EEXbXb果蝇杂交,F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EeXbY。
(3)设黑檀体基因为f,确定亮红眼基因e位于3号染色体上,用纯合的亮红眼果蝇eeFF与纯合的黑檀体果蝇EEff杂交产生F1为EeFf,为避免交叉互换的发生,应将F1作为父本进行测交。若亮红眼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则F1产生eF和Ef两种配子,实验结果为亮红眼:黑檀体=1:1。
【点睛】熟练掌握遗传规律中的性状分离,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够熟练的推倒遗传的亲子代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5. (2021届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摸底)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果蝇缺失 1 条 IV 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 2 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 1 条IV 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有关F1 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白眼雄果蝇占 1/4
②红眼雌果蝇占 1/4
③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 1/4
④缺失 1 条IV 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 1/4
A. 1 项 B. 2 项 C. 3 项 D. 4 项
【答案】B
【解析】
【分析】
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BXb和XBY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1:1:1:1;亲本中均缺失一条Ⅳ染色体,因此后代中缺失一条的占1/2,缺失两条的和染色体数正常的均占1/4,但由于缺失两条的不能存活,因此后代染色体数正常的占1/3,缺失一条染色体的占2/3,由此可以计算后代不同表现型的概率。
【详解】若缺失的一条IV号染色体用O表示,则一对都缺失一条IV号染色体的果蝇(IVO)杂交,F1中IVIV: IVO:OO(死亡)=1:2:1,即F1正常染色体的占1/3,缺失一条染色体的占2/3;若用B和b表示控制眼色的基因,则一对红眼果蝇(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和XBY,二者杂交所得F1中XBXB:XBXb:XBY:XbY=1:1:1:1。
①综上分析,F1中白眼雄果蝇(XbY)占1/4,①正确;
②红眼雌果蝇(XBXB、XBXb)占1/2,②错误;
③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3/4×1/3=1/4,③正确;
④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2/3=1/6,④错误。
综上所述,①③正确,共两项。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4.(2021届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摸底) 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决定产生豌豆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基因B对豌豆素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而b基因没有。下面是利用两个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纯种品系(甲、乙)及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多次杂交试验的结果:
实验一:野生型×品系甲→F1 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
实验二:野生型×品系乙→F1 无豌豆素→F1自交→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让实验二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全部自交,单株收获F2植株上的种子并进行统计,发现所结种子均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6/13
B. 据实验二,可判定与豌豆素产生有关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 品系甲和品系乙两种豌豆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D. 实验二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7种,其中杂种植株占的比例为10/13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让实验二F2中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全部自交,单株收获F2植株上的种子并进行统计,发现所结种子均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中1/16AABB,2/16AABb,2/16AaBB,1/16aabb,1/16aaBB,所占的比例为7/13,故A错误。
BC、由题意可知能产生豌豆素的基因型是A-bb,其余都是不能产生豌豆素的,用于杂交的纯种野生型豌豆是AAbb,与实验一杂交F1无豌豆素说明应是A-B-,F1自交后F2中有豌豆素∶无豌豆素=1∶3,说明F1中有对基因是纯合子,故品系甲应是AABB。在实验二中,F1自交后的F2有豌豆素∶无豌豆素=3∶13,出现了16的变形,说明子一代是AaBb,并且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品系乙应是aaBB,故B、C正确。
D、实验二F2中共有9种基因型,能产生豌豆素是2种,不能产生豌豆素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7种,其中杂种植株占的比例为10/13,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25. (2021届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摸底)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在自由放养处在遗传平衡的马群中,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正常情况下,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一匹小马。在不考虑基因突变情况下,下列不同实验结果中能判断出显隐性状的是
A. 若选择1对栗色马个体交配,所生一匹小马表现为栗色
B. 若选择多对栗色马与白色马杂交,子代白色小马明显多于栗色小马
C. 若随机选出一匹栗色公马和六匹白色马分别交配生六匹小马有三匹栗色和三匹白色
D. 自由放养的此马群随机交配一代,若子代栗色小马明显多于白色小马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于马的栗色与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设为A、a)控制,所以遵循基因分离规律。要区分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可以让生物杂交,有两种情况可以作出判断,若是两个相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有另一个新的相对性状出现,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若是不同性状的生物个体杂交,后代中只出现一种性状,则此性状为显性性状。如果是多对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数量多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详解】A、若选择1对栗色马个体交配,所生一匹小马表现为栗色,所选数量太少,不能判断显隐性,A错误;
B、若选择多对栗色马与白马杂交,若子代白色小马明显多于栗色小马,则白色为显性,栗色为隐性,B正确;
C、若随机选出一匹栗色公马和六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所生六匹小马有三匹栗色和三匹白色,由于子代数量太少,具有偶然性,无法判断显隐性,C错误;
D、自由放养的此马群随机交配一代,若子代栗色小马明显多于白色小马,可以推测亲代的栗色小马可能多于白色小马,但不能判断显隐性,D错误。
故选B。
26. (2021届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摸底)下图是人类某一家族甲种遗传病和乙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设甲遗传病与A和a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乙遗传病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有关,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 个体5的基因型是AaXBXb
C. 个体8的乙种遗传病致病基因最初来源于个体2
D. 若个体8和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孩子不患甲病的概率是1/3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旨在以遗传系谱图的方式考查人类遗传病。分析系谱图:3号和4号均患有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3号和4号均不患有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由已知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3号和4号均患有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根据个体9(aa)和个体10(XbY)可推知,个体5的基因型为AaXBXb,B正确;个体8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其母亲个体3,C错误;若个体8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和正常女性(aa)结婚,所生孩子不患甲病(aa)的概率是1/3,D正确;错误的选C。
【点睛】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考的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熟练运用口诀判断甲和乙的遗传方式,再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并计算相关概率,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5. (2021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11月)遗传咨询是一项社会性的医学遗传学服务工作,遗传咨询的基本程序是( )
A. 病情诊断→染色体/生化测定→系谱分析→遗传方式分析/发病率测算→提出防治措施
B. 病情诊断→系谱分析→染色体/生化测定→遗传方式分析/发病率测算→提出防治措施
C. 染色体/生化测定→病情诊断→系谱分析→遗传方式分析/发病率测算→提出防治措施
D. 染色体/生化测定→系谱分析→病情诊断→遗传方式分析/发病率测算→提出防治措施
【答案】B
【解析】
【分析】
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1、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作出诊断。2、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3、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4、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遗传咨询的基本程序是病情诊断→系谱分析→染色体/生化测定→遗传方式分析/发病率测算→提出防治措施。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 (2021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11月)如图为根据某人细胞样本制作的染色体组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只含有1条X染色体
B. 图中含有23个四分体
C. 并非所有染色体都有一个缢缩的着丝粒
D.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唯一载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染色体组型又称染色体核型,指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一般是以处于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来表示。
【详解】A、据图分析,图示染色体组型中的性染色体是同型的,说明为女性的染色体组型图,含有2条X染色体,A错误;
B、四分体出现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而图示为染色体组型图,不含四分体,B错误;
C、图中所有染色体都有一个缢缩的着丝粒,C错误;
D、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DNA,染色体是细胞核内DNA的唯一载体,D正确。
11. (2021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11月)某种二倍体生物的X染色体上控制某一性状的复等位基因有5种,则在群体中决定这一性状的基因型的种类数最多为( )
A. 15种 B. 20种 C. 25种 D. 30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某种二倍体生物的X染色体上控制某一性状的复等位基因有6种,每一条X染色体上可以有这5个复等位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可以分别求出雌性和雄性中的基因型种类,据此答题。
【详解】已知控制某一性状的等位基因有5个,为假设A、B、C、D和E,且只位于X染色体上。对于二倍体生物而言,雌性生物有15种基因型,即XAXA、XAXB、XAXC、XAXD、XAXE、XBXB、XBXC、XBXD、XBXE、XCXC、XCXD、XCXE、XDXD、XDXE、XEXE;雄性生物有5种基因型,即XAY、XBY、XCY、XDY、XEY,所以群体中共有的基因型种数15+5=20种。
故选B。
28. (2021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11月)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顶生垂花是雄花序,腋生穗是雌花序。已知若干基因可以改变玉米植株性别:基因b纯合时,腋生穗不能发育;基因t纯合时,垂花成为雌花序,不产生花粉却能产生卵细胞。现有两种亲本组合,产生后代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亲本组合
亲本
子一代(F1)
组合Ⅰ
甲植株自交
雌雄同株:雌株=3:1
组合Ⅱ
乙雌株×丙雄株
雌雄同株:雌株:雄株=1:2:1
(1)雌雄同株的玉米基因型为________,能产生卵细胞的玉米基因型有________种。
(2)仅根据组合Ⅰ能否判断B、T基因是否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3)组合Ⅱ中乙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组合Ⅱ子一代(F1)中雌株和雄株随机交配,子二代(F2)中没有腋生穗的植株占________。
(4)为使玉米后代中只出现雌株和雄株,且雌雄比例为1:1,应选择合适基因型玉米亲本进行杂交得到后代,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这一过程:________。
【答案】 (1). BBTT、BbTT、BBTt、BbTt (2). 7 (3). 不能 (4). 因为只有(Tt)一对等位基因,无论B、T是否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自交结果均为3:1 (5). Bbtt (6). 3/4 (7).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意可知:雄株的基因型为bbT_,雌株的基因型为B_tt、bbtt,雌雄同株的基因型为B_T_。
2、分析组合Ⅰ,甲植株自交,说明甲植株是雌雄同株,子一代雌雄同株:雌株=3:1,则推测甲基因型为BBTt。
3、分析组合Ⅱ,乙雌株×丙雄株,后代雌雄同株:雌株:雄株=1:2:1,则推测乙基因型为Bbtt,丙基因型为bbTt。
【详解】(1)由分析1可知,雌雄同株的基因型为B_T_,因此,雌雄同株的玉米基因型为BBTT、BbTT、BBTt、BbTt;由分析1可知,雌株的基因型为BBtt、Bbtt、bbtt,雌雄同株与雌株均能产生卵细胞,因此能产生卵细胞的玉米基因型有7种。
(2)由分析2可知,组合Ⅰ甲为BBTt,无论B、T基因是否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子一代结果均是雌雄同株:雌株=3:1,仅根据组合Ⅰ不能判断B、T基因是否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3)由分析3可知,组合Ⅱ中乙雌株的基因型是Bbtt,丙基因型为bbTt,子一代(F1)中雌株基因型为Bbtt、bbtt,二者比例为1:1,产生雌配子比例为Bt:bt=1:3;雄株基因型为bbTt,产生雄配子比例为bT:bt=1:1,又因为没有腋生穗的植株基因型为bb_,雌株和雄株随机交配,子二代(F2)中没有腋生穗的植株占3/4。
(4)为使玉米后代中只出现雌株和雄株,且雌雄比例为1:1,应选择雄株(bbTt)与雌株(bbtt)交配,遗传图解如下: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分析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即得出雌株、雄株、雌雄同株的基因型,同时推断出亲本组合I和II的亲本基因型。
12.(河北省沧州市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某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色盲的男孩,男孩母亲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可能( )
①有1条X染色体,0个色盲基因 ②有2条X染色体,0个色盲基因
③有1条X染色体,2个色盲基因 ④有2条X染色体,2个色盲基因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某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色盲的男孩(XbY),则该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XBY,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男孩母亲基因型为XBXb,在减数第一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若该次级卵母细胞处于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则①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可能有1条X染色体,0个色盲基因 (XB所在);或者③有1条X染色体,2个色盲基因(Xb所在);
若该次级卵母细胞处于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此时细胞中可能②有2条X染色体,0个色盲基因 (XB所在);或者④有2条X染色体,2个色盲基因(Xb所在)。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正确。
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 (河北省沧州市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下图表示果蝇某细胞中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细胞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
B. 基因w、基因cl、基因cn属于复等位基因
C. 基因cn与基因v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图示基因的结构差异在于碱基对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所示①一条常染色体上朱红眼基因(cn)和暗栗色眼基因(cl)两种基因;②X染色体上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两种基因;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的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的两个基因,此题中的朱红眼基因和暗栗色眼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不属于等位基因,同理辰砂眼基因和白眼基因也不是等位基因。
【详解】A、该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故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A正确;
B、基因w、基因cl、基因cn并不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是等位基因,B错误;
C、基因cn与基因v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基因的本质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图示基因的空间结构相同,其差异在于碱基对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D正确。
故选B。
14. (河北省沧州市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SRY基因是决定雄性性别的基因。人含有SRY基因的个体表现为男性,正常人的该基因仅存在于Y染色体上。图表示某家庭成员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丙和丁的性别均为男性
B. 丁产生的正常配子占1/3
C. 丙的形成可能是甲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变异
D. 丁的形成可能是甲产生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导致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甲、乙、丙、丁基因型及是否含有SRY基因,可以推出丙、丁形成的原因,然后进一步确定正常配子比。
【详解】A、根据题目可知,人含有SRY基因的个体表现为男性,所以丙和丁的性别均为男性,A正确;
B、理论上丁可产生的配子有:XB、XbY、XBY、Xb、XBXb、Y,正常配子约占1/2 ,B错误;
C、丙的形成可能是甲产生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异位,C正确;
D、丁的基因型为XBXbY,其中XB和Y都来自父亲甲,可能是甲在产生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D正确。
故选B。
15.(河北省沧州市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调查两个家系关于甲(A、a)和乙(B、b)两种遗传病,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如下,携带a致病基因的个体同时患有血脂含量明显升高的并发症,含a致病基因的精子成活率为1/2。Ⅰ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人群中男女比例为1:1,且人群中男性患乙病的概率为1/200。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理论上,Ⅰ1和Ⅰ2后代的表现型有4种情况
B. Ⅱ3的致病基因a来自Ⅰ1和Ⅰ2的概率不相同
C. 如果只考虑乙病的遗传,Ⅲ3基因型纯合的概率为3/4
D. 乙病致病基因在人群中的频率为1/100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遗传系谱图:Ⅰ1和Ⅰ2正常,但是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符合“无中生有为隐性”的特点,即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女儿正常,父亲患病,所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3和Ⅰ4正常,但是有患乙病的儿子Ⅱ9,所以乙病为隐性遗传,又因为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所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1和I2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和AaXBXb,I3和I4的基因是AaXBY和AaXBXb。
【详解】A、I1和I2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和AaXBXb,由于含有a基因的 个体同时患有血脂含量明显升高的并发症,所以AA和Aa的表现不一致,因此后代出现的表现型为3×2=6种(不考虑性别),A错误;
B、由于含a的精子成活率为1/2,所以父方Ⅰ1产生的配子A∶a=2∶1,母方Ⅰ2产生的配子A∶a=1∶1,所以a来自Ⅰ1和Ⅰ2的概率不相同,B正确;
C、I3和I4关于乙病的基因型分别是XBY和XBXb,因此Ⅱ-6的基因型是1/2XBXB,1/2XBXb当其和Ⅱ5XBY婚配,生下Ⅲ3正常的女孩,携带者XBXb的概率为1/2×1/2=1/4,所以纯合的概率为3/4,C正确;
D、人群中男性患乙病的概率为1/200,由于人群中男女比例为1∶1,所以男性中患病比例为1/100,因在人群中的频率为1/100,D正确。
故选A。
19. (河北省沧州市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大多数人的ABO血型是由基因ⅠA、ⅠB、i决定的,而孟买血型由两对等位基因Ⅰ/i(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和H/h(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相互作用形成,使ABO血型的表型发生改变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i的表达抑制了基因ⅠA、ⅠB的表达
B. 孟买血型中的O型血个体有8种基因型
C. 一对都为孟买血型中的O型血的夫妻的后代不可能有4种血型
D. 一对都为孟买血型中的AB型血的夫妻,不会有孟买血型中的O型血的孩子
【答案】B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当含有H的前提下,ABO血型才能正常的表达,如果不含H,则均为O型血。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hh的存在抑制了ⅠA、ⅠB的表达,A错误;
B、孟买血型中的O型血个体有iiHH、iiHh、IAIAhh、IAihh、IBIBhh、IBihh、IAIBhh、iihh共8种基因型,B正确;
C、若O型血的夫妇基因型均为--hh,则由于配子中不含H基因,所以后代不会出现A型、B型和AB型血,若O型血的夫妇基因型均为iiH-,则由于亲本产生的配子不含I基因,所以不会出现A型、B型和AB型血,若O型血的夫妇一方基因型为--hh,一方基因型为iiH-,则由于产生的配子中不会同时含有I和H,所以子代不会出现AB型血,故一对都为孟买血型中的O型血的夫妻的后代不可能有4种血型,C正确;
D、一对都为孟买血型中的AB型血的夫妻,如基因型为IAIBHh时,后代会有孟买血型中的O型血的孩子,如基因型为IAIAhh、IBIBhh、IAIBhh,D错误。
故选BC。
25. (河北省沧州市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Ts突变为ts(Ts对ts为完全显性)后获得玉米雌株突变品系。通过基因工程将一个抗玉米螟的基因A转入该雌株品系中一条染色体上,得到抗螟的玉米雌株。用纯合雌雄同株玉米与该抗螟雌株玉米杂交,得到F1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F1中抗螟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2)请利用F1植株设计实验证明导入了基因A的染色体是否为2号染色体。简单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已经验证(2)实验中的基因A已转入2号染色体上,则将(2)的验证实验中得到的F2中抗螟雌雄同株玉米与抗螟雌株玉米隔行种植,抗螟雌株玉米上收获的籽粒在种植后,发育形成的植株中非抗螟雌雄同株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答案】 (1). 1/2 (2). 选择F1中的抗螟雌雄同株植株进行自交,统计F2的表现型和比例 (3). 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非抗螟雌株=9:3:3:1,则A基因没有转入2号染色体上;若F2的表现型和比例为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2:1:1(顺序可变),则A基因已转入2号染色体上 (4). 0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基因Ts存在时表现为雌雄同株,当基因突变为ts后表现为雌株,基因型为tsts。由于基因A只有一个插入到玉米植株中,因此该玉米相当于杂合子,可以看做为AO,没有插入基因A的植株基因型看做为OO。纯合雌雄同株玉米(OOTsTs)与抗螟雌株玉米(AOtsts)杂交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1)仅考虑抗性,则亲本基因型为AO×OO,则子代基因型为AO:OO=1:1,即F1中抗螟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2。
(2)欲利用F1植株设计实验证明导入了基因A的染色体是否为2号染色体,则可通过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进行验证:选择F1中的抗螟雌雄同株植株(AOTsts)进行自交,统计F2的表现型和比例,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A基因没有转入2号染色体上,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故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非抗螟雌株=9:3:3:1;
若A基因已转入2号染色体上,则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OTS:Ats=1:1,则后代表现型和比例为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2:1:1。
(3)已经验证(2)实验中的基因A已转入2号染色体上,则将(2)的验证实验中得到的F2中抗螟雌雄同株玉米(AOTsts)与抗螟雌株玉米(AAtsts)隔行种植,抗螟雌株玉米上收获的籽粒基因型有AATsts、AOTsts、AAtsts、AOtsts,其中非抗螟雌雄同株个体所占的比例为0。
【点睛】本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常见的分离比,能够根据题意和实验结果分析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及其比例,充分利用题干中的条件和比例推导导致后代比例异常的原因,能够利用配子法计算相关个体的比例。
25.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虫基因A和抗除草剂基因B成功导入植株W(2n=40)的染色体组中。植株W自交,子代中既不抗虫也不抗除草剂的植株所占比例为1/16。取植株W 某部位的一个细胞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产生4个子细胞。用荧光分子检测基因A和基因B(基因A、基因B均能被荧光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植株W获得抗虫和抗除草剂变异性状,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 若4个子细胞都只含有一个荧光点,则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40
C. 若有的子细胞不含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过基因重组
D. 若4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过20个四分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实验的目的基因是抗虫基因A和抗除草剂基因B,将两者成功导入后产生的子代中既不抗虫也不抗除草剂的植株所占比例为1/16,相当于两对基因都是杂合子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的隐性性状的个体,说明两个目的基因导入了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详解】A、题中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两种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其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
B、若4个子细胞都只含有一个荧光点,说明子细胞只含有A或B一个基因,进而说明其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0条,B错误;
C、若有的子细胞不含荧光点,说明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C正确;
D、若4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说明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四分体,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根据后代的性状比例判断两个目的基因导入细胞后的位置关系。
27.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某植物的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花粉粒非糯性(E)对花粉粒糯性(e)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有品种甲(BBDDee)、乙(bbDDEE)、丙(BBddEE)和丁(bbddee),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亲本
F1生殖细胞
组合一
甲×丁
BDe:Bde : bDe:bde=4:1:1:4
组合二
丙×丁
BdE:Bde :bdE:bde=1:1:1:1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由组合一可知,基因B/b和基因D/d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B. 由组合二可知,基因E/e仅和基因B/b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
C. 若仅用花粉鉴定法(检测F1花粉性状)即可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的亲本组合有甲×丙、丙×丁
D. 上述材料可用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亲本组合共有4个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
组合一中,纯种品种甲和丁杂交,子一代产生的四种配子及比例为BDe∶Bde∶bDe∶bde=4∶1∶1∶4,则子一代的基因组成为BbDdee,配子之比不是1∶1∶1∶1,说明基因B/b和基因D/d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组合二中,纯种品种丙和丁杂交,子一代产生的四种配子BdE∶Bde∶bdE∶bde=1∶1∶1∶1,则子一代的基因组成为BbddEe,产生的四种配子之比是1∶1∶1∶1,说明基因B/b或D/d 和基因E/e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详解】A、由组合一中,纯种品种甲和丁杂交,子一代产生的四种配子及比例为BDe∶Bde∶bDe∶bde=4∶1∶1∶4,则子一代的基因组成为BbDdee,配子之比不是1∶1∶1∶1,说明基因B/b和基因D/d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
B、组合二中,纯种品种丙和丁杂交,子一代产生的四种配子BdE∶Bde∶bdE∶bde=1∶1∶1∶1,则子一代的基因组成为BbddEe,产生的四种配子之比是1∶1∶1∶1,说明基因B/b 和基因E/e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B/b和基因D/d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基因B/b或D/d 和基因E/e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B错误;
C、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是通过糯性和非糯性、花粉粒长形和花粉粒圆形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获得F1,通过F1产生的花粉可表现出圆形蓝色∶圆形棕色∶长形蓝色∶长形棕色为1∶1∶1∶1的性状比,所以可以选择甲×丙或者乙×丁,C错误;
D、可用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亲本组合有甲×乙、甲×丙、乙×丁、丙×丁共4个,D正确。
故选D。
28.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⑥
B. ③⑥表示基因重组过程
C. 左图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
D. 右图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的比例为1/16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为Aa的自交,后代基因型分离比是AA:Aa:aa=1:2:1;图乙为AaBb的自交,后代基因型分离比是A_B_:A_bb:aaB_:aabb=9:3:3:1。分析杂交实验过程①②④⑤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③⑥为受精作用。
【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图中①②④⑤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右图中有两对基因,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基因重组,所以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过程;但⑥过程表示受精作用,不能体现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A错误;
B、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根据题意分析已知①②④⑤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③⑥为受精作用,B错误;
C、左图中③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是随机结合的,所以后代AA:Aa:aa=1:2:1,其中Aa占1/2,C正确;
D、右图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所有的子代所有个体中占1/16,aaB_个体在所有子代个体中占3/16,所以右图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的比例为1/3,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能够确定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生理过程的名称,明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29.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玉米有抗病与不抗病(A和a表示),宽叶和窄叶(B和b表示)两对相对性状,现有一株抗病宽叶玉米自交,子一代表现型是抗病宽叶:不抗病宽叶:抗病窄叶=4:2:2。科学研究发现自己的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亲本中有2种基因型的花粉出现不育,则这两种花粉的基因组成为
A. AB和ab B. aB和ab C. AB和Ab D. Ab和aB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一株抗病宽叶玉米自交,后代出现了不抗病、窄叶,说明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性状,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性状,且亲本基因型为AaBb,则正常情况下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抗病宽叶(A_B_):不抗病宽叶(aaB_):抗病窄叶(A_bb):不抗病窄叶(aabb)=9:3:3:1。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基因型为AaBb,理论上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抗病宽叶(A_B_):不抗病宽叶(aaB_):抗病窄叶(A_bb):不抗病窄叶(aabb)=9:3:3:1,而实际上后代的表现型是抗病宽叶:不抗病宽叶:抗病窄叶=4:2:2,后代没有出现不抗病窄叶(aabb),且根据题干信息已知是由于花粉不育导致的,说明ab花粉不育;由于雌配子ab可育,后代出现不抗病宽叶(aaB_)、抗病窄叶(A_bb)的个体,说明aB、Ab的雄配子可育,进而说明不可育的另一种花粉是AB,故选A。
【点睛】解决此类有附加条件的题目,要先明确没有附加条件的情况,本题中要明确正常情况下的分离比是9:3:3:1,然后分析附加条件,按照题目的意思解答。
30.(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而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在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蜂的基因型共有AB、Ab、aB、ab 4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4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
A. aabb×AB B. AaBb×Ab C. Aabb×aB D. AABB×ab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蜂群中蜂王与工蜂都是雌性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属于二倍体生物,其中工蜂不具有生殖能力.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属于单倍体生物,因此雄蜂的基因型与上一代蜂王产生的卵一样.雄蜂通过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所以,雄蜂精子的基因组成与其体细胞的基因组成一样。
【详解】F2代雄蜂的基因型共有AB、Ab、aB、ab4种,推出F1蜂王产生的卵有四种,即AB、Ab、aB、ab4种,只有当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时,才能产生这四种卵.由F2代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4种,可以看出雌蜂是由一个ab的精子分别和AB、Ab、aB、ab4种卵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来的,由于精子的基因组成是ab,则F1中的雄蜂基因型为ab.F1中的雄蜂基因型为ab,可以推出亲本的雌蜂基因型是aabb,又因为F1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说明亲本雄峰的基因型是AB,A正确,故选A。
【点睛】雌蜂是受精卵发育而来,雄峰是单倍体,根据雄蜂的基因型有AB、Ab、aB和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和aabb四种,来判断亲本的基因型。
31.(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豌豆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种子的圆粒对皱粒为显性,两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独立遗传。以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的豌豆为亲本,杂交得到F1,其自交得到的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若让F1自由交配,则后代中绿色皱粒的豌豆所占的比例是
A. 1/16 B. 1/8 C. 9/64 D. 3/64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灵活运用。根据F2的四种类型的比例,可将两对相对性状分开单独研究每一对性状的遗传情况,推断出亲本的基因型,再推出F1的基因型,进而分析F1自由交配,后代中绿色皱粒的豌豆所占的比例。
【详解】据题意可知,亲本为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为Y_R_和yyrr,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所以黄色:绿色=(9+3):(15+5)=3:5,圆粒:皱粒=(9+15):(3+5)=3:1。可知杂交组合有两种杂交方式Yy×Yy或Yy×yy.若为Yy×Yy,则F1为1/4YY,1/2Yy,1/4yy,自交子代Y_为1/4+1/2×3/4=5/8,即黄:绿=5:3(不符合,舍弃);若为Yy×yy则F1为1/2Yy,1/2yy,自交子代Y_为1/2×3/4=3/8,即黄:绿=3:5,(符合)。又由于F2圆粒:皱粒=3:1,所以F1为Rr,则双亲为RR×rr。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F1的基因型为1/2YyRr,1/2yyRr,其自由交配的后代中,绿色皱粒的豌豆所占的比例为3/4×3/4(绿色)×1/2×1/2(皱粒)=9/64,故选C。
【点睛】关键要将F2中两对相对性状的比例分开,单独研究每一对性状的比例,即F2中黄色:绿色=(9+3):(15+5)=3:5,圆粒:皱粒=(9+15):(3+5)=3:1,逆推出亲本的基因型只能为YyRR×yyrr。
32.(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甘蓝型油菜的花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花色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由两株金黄花植株作为亲本杂交,所得F1全为黄花植株,F1自交产生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表现型
金黄花
黄花
白花
基因型
A_BB、aa_ _
A_Bb
A_bb
A. F1黄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B. 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金黄花:黄花:白花=7:6:3
C. 若F2中有800株植株,其中金黄花植株中纯合子约有350株
D. F2中金黄色植株共有5种基因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F1的表现型可判断其基因型为AaBb,结合表格中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可知两亲本金黄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详解】据题干金黄花亲本杂交,F1全为黄花,结合表格各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可判断F1黄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正确;F1黄花植株(AaBb)自交后代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金黄花(3A_BB、4aa_ _):黄花(6A_Bb):白花(3A-bb)=7:6:3,B正确;若F2中有800株植株,其中金黄花植株中纯合子(AABB、aaBB、aabb)约占3/16,即150株,C错误;F2中金黄色植株共有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基因型,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33.(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下图所示家系中的遗传病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当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会患病。若图中Ⅱ-5和Ⅱ-6子代中患病纯合子的概率为3/16,据此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I -1和I -2的基因型相同 B. I -3和I -4只能是纯合子
C. Ⅲ -7的基因型最多有2种可能 D. Ⅲ-8是杂合子的概率为4/7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可知,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会患病,故图中1、2、5、6、7个体基因型均为A-B-;又因3号与4号个体都患病,则3号与4号个体各带一种显性基因和另一种隐性基因,即他们一个为A-bb,另一个为aaB-;可推知6号个体基因型为AaBb;又知5号和6号子代患病纯合子概率为3/16,而6号个体为AaBb,可进一步推知5号个体基因型为AaBb。
【详解】1号个体和2号个体都正常,基因型是A-B-;又5号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1号个体和2号个体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可以都是AaBb,也可以是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等,A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3号和4号是患者,而其子代6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3号和4号可以是AAbb、aaBB,也可以是Aabb、aaBb等,B错误;7号个体不患病基因型是A-B-,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4种可能性,C错误;基因型中有AABB、AABb、AaBB、AaBb4种表现正常,有1/16+2/16+2/16+4/16=9/16份,8号患病,在剩余的1-9/16=7/16份中有5种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aabb,但纯合子只有3份,因此8号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是3/7,是杂合子的概率为4/7,D正确。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根据“图中Ⅱ-5和Ⅱ-6子代中患病纯合子的概率为3/16”,进而推出5号与6号的基因型都为AaBb。
34.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某种昆虫的体色(A、a)有灰身和黑身两种,雌性个体均为黑身,雄性个体有灰身和黑身两种。杂交过程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①
实验②
亲代
黑身雌性x灰身雄性
黑身雌性x黑身雄性
子代
黑身雌性:灰身雄性:黑身雄性=4:3:1
黑身雌性:灰身雄性=1:1
A. 由实验可知,控制黑身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B. 实验①中亲代雌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
C. 实验①中子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其后代灰身个体比例为1/8
D. 若用黑身雄性个体与实验②子代中黑身雌性个体杂交,所产生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黑身雌性:灰身雄性:黑身雄性=2:1:1
【答案】D
【解析】
雌性个体均为黑身,雄性个体有灰身和黑身两种,实验①中,灰身雄性:黑身雄性=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雄性中基因型Aa表现为灰身,因此控制黑身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A错误;实验①中亲代雌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B错误;实验①中子代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和aa,其雌雄配子的种类以及比例都为A:a=1:1,因此实验①中子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AA:Aa:aa=1:2:1,由于灰身个体只出现在雄性中,因此后代灰身个体比例为3/8,C错误;黑身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实验②中后代黑身雌性:灰身雄性=1:1,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故子代中黑身雌性个体基因型为Aa,因此两者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在雌性中表现为黑身,在雄性中,Aa表现为灰身,aa表现为黑身,因此产生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黑身雌性:灰身雄性:黑身雄性=2:1:1,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要注意认真审题,理清表现型受性别的影响,而且在雌性中,无论哪种基因型都表现为黑身。
35.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某雌雄同株植物中,基因型AA、Aa、aa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基因型BB和Bb控制红色花瓣,基因型bb控制白色花瓣;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纯种作亲本杂交得F1,F1全部为红色小花瓣植株;F1自交得F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无花瓣的植株之间自由传粉所得子代全部都是无花瓣植株
B. 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植株占11/16或9/16
C. 若F1的基因型为AaBb,则F2的表现型有5种
D. 若F1的基因型为AaBb,则F2的无花瓣植株中纯合子占1/2
【答案】B
【解析】
无花瓣的植株必然含有aa,它们之间自由传粉所得子代也一定含有aa,所以子代全部都是无花瓣植株,A正确;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纯种作亲本杂交得F1,F1全部为红色小花瓣植株,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双亲的杂交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若双亲的杂交组合为AABB×aaB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植株占1/2,若双亲的杂交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大花瓣(AAB_)∶白色大花瓣(AAbb)∶红色小花瓣(AaB_)∶白色小花瓣(Aabb)∶无花瓣(aaB_+aabb)=3∶1∶6∶2∶4,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植株占11/16或9/16,B错误;综上分析,若F1的基因型为AaBb,则F2的表现型有5种,F2的无花瓣植株中纯合子占1/2,C、D正确。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因忽略了无花瓣,即使含有控制花瓣颜色的基因不同,但表现型却相同,而在在统计表现型的种类时,误将aaB_、aabb当作两种表现型处理。
36. 已知某种老鼠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a决定,A+(纯合胚胎致死)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且A+对A是显性,A对a是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种老鼠的成年个体中最多有6种基因型
B. A+、A和a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产下的3只小鼠可能全表现为黄色
D. 一只黄色雌鼠和一只黑色雄鼠杂交,后代可能出现3种表现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干信息“A+(纯合胚胎致死)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且A+对A是显性,A对a是显性”分析可知,黄色的基因型为A+A、A+a,灰色的基因型为AA、Aa,黑色的基因型为aa。
【详解】A、由于A+纯合会导致胚胎致死,因此该种老鼠的成年个体最多有5种基因型(A+A、A+a、AA、Aa、aa),A错误;
B、A+、A和a基因为复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
C、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后代基因型为A+a:aa=2:1,其产生的3只后代可能都是黄色(A+a),C正确;
D、一只黄色雌鼠(A+A或A+a)和一只黑色纯合雄鼠(aa)杂交,后代只能出现黄色、灰色(或黄色、黑色)两种表现型,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需掌握几点:1. 基因A+、A和a互为等位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2.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各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3. 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后代每一只小鼠都可能是黄色鼠。
37.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比值的是( )
A. 已知某植株花朵的颜色有红和白两种表现型,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某植株AaBb自交的后代中花朵红色:白色=15:1,则对该植株进行测交的子代红色与白色的性状之比
B. 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
C. 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相同时吸入O2量与两者产生的CO2总量之比
D. 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反应式是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个卵原细胞1个初级卵母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1个卵细胞+3个极体。
【详解】A、已知某植株花朵的颜色有红和白两种表现型,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某植株AaBb自交的后代中花朵红色:白色=15:1,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AaBb测交的子代红色与白色的性状之比为3:1,A不符合题意;
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为黄色圆粒豌豆Y_R_:黄色圆粒豌豆yyR_=3:1,B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分解1摩尔葡萄糖需消耗6摩尔O2,并生成6摩尔CO2,进行无氧呼吸时消耗1摩尔葡萄糖生成2摩尔CO2,所以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相同时吸入O2的量与两者产生的CO2总量之比6:(6+2)=3:4,C符合题意;
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因此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3:1,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8.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花生种皮的颜色有红和白,分别由Y和y控制,纯种红色(YY)与纯种的白色(yy)亲本杂交得F1全为红色,F1自交得F2,F2中既有红色的也有白色的,其比例为3:1,则F2的两种表现型出现的情况为( )
A. 约3/4的F1植株上结红色种子,1/4的F1植株上结白色种子
B. 约3/4的F2植株上结红色种子,1/4的F2植株上结白色种子
C. 每株F1上所结的种子约3/4为红色,1/4为白色
D. 每株F2上所结的种子,约3/4为红色,1/4为白色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皮是由母本的珠被发育而来,颜色由母本的基因型决定。根据题意,纯种红色(YY)与纯种的白色(yy)亲本杂交,亲本雌性植株上得到的F1种子的基因型为Yy;F1自交,雌性植株上得到的F2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Yy:yy=1:2:1,种皮颜色由母本F1的基因型(Yy)决定,全为红色;将F2种植后,每株F2上所结种子的种皮与母本基因型一致,即约3/4的F2植株上结红色种子,1/4的F2植株上结白色种子。
【详解】由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为Yy,F1自交得到的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Yy:yy=1:2:1,由于种皮是由母本的珠被发育而来,颜色由母本的基因型决定,故将F2种植后,约3/4的F2植株上结红色种子,1/4的F2植株上结白色种子,B正确。
故选B。
39.(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古比鱼尾形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决定,相关基因、酶以及尾形关系如图所示,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
A. 由图可知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 基因型相同的杂合三角尾鱼相互交配,F1的基因型最少3种、最多27种
C. 圆尾鱼与扇尾鱼杂交,F1中圆尾∶扇尾∶三角尾数量比可能出现2∶1∶1
D. 让圆尾鱼相互交配,F1中出现其他尾形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基因重组所致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详解】A、由图可知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A正确;
B、根据图解可知三角尾鱼的大致的基因型为----D-、A-bb--,基因型相同的杂合三角尾鱼相互交配,如aabbDd×aabbDd的子一代基因型最少,有3种,而AaBbDd×AaBbDd的子一代的基因型最多,有27种,B正确;
C、根据图解可知园尾鱼的大致的基因型为aa--dd,扇尾鱼的大致的基因型为A-B-dd,当园尾鱼的基因型为aabbdd。扇尾鱼的基因型为AaBbdd时,二者杂交获得的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dd(扇尾)、Aabb(三角尾)、aaBb(圆尾)、aabb(圆尾)。则子一代中圆尾:扇尾:三角尾=2:1:1,C正确;
D、圆尾鱼的大致的基因型为aa--dd,让园尾鱼相互交配,子一代中全部是圆尾鱼,一般不会出现其他尾形,如果子一代出现其他尾形,则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以古比鱼尾形的相关基因、酶以及尾形关系图解为载体,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等相关知识,考生可先根据图解写出各种尾形的相关基因型,然后结合题目内容和所学知识对各选项做出准确判断。
40.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现有基因型都为BbVv的雌雄果蝇。己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雌果蝇会发生如图所示染色体行为,且发生该染色体行为的细胞比例为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图所示染色体行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雌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及其比例为Bv:bV:BV:bv=45%:45%:5%:5%
C. 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发生该行为
D. 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后代中表现型为Bbvv的比例为9/40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该图所示为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该行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详解】A、该图所示为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该行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正确;
B、由于发生交叉互换的细胞比例为20%,所以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80%(1/2Bv:1/2bV)+20%(1/4Bv:1/4bV:1/4BV:1/4bv),即Bv:bV:BV:bv=45%:45%:5%:5%,B正确;
C、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不会产生bv的配子,故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发生该行为,C正确;
D、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后代中的基因型有1/4BBvv、1/2BbVv、1/4bbVV,表现型为Bbvv的比例为1/4,D错误。
故选D。
43.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据此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豌豆具有以下特征: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豌豆的花色和花的位置分别由基因 A、a 和 B、b 控制,基因型为 AaBb 的豌豆植株自交获得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花顶生∶白花顶生∶红花腋生∶白花腋生=9∶3∶3∶1。由此可以看出,豌豆的花色和花的位置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将红花腋生与白花顶生豌豆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 F1,F1 自交得到的 F2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花顶生∶红花顶生∶白花腋生∶红花腋生=15∶9∶5∶3,则亲本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若对上述F1植株进行测交,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花顶生∶红花腋生∶白花顶生∶白花腋生=_____。
【答案】 (1).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2). 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3). 红花 (4). 顶生 (5). 遵循 (6). Aabb aaBB (7). 1∶1∶3∶3
【解析】
【分析】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研究一对到多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一对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3∶1,两对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
【详解】(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永远是纯种,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因此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
(2)根据题意分析,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自交,后代红花∶白花=3∶1,顶生∶腋生=3∶1,说明红花和顶生是显性性状,且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红花腋生的基因型为A_bb,白花顶生的基因型为aaB_,两者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花顶生∶红花顶生∶白花腋生∶红花腋生=15∶9∶5∶3,其中白花∶红花=5∶3,说明F1为Aa、aa,Aa∶aa=1∶1,顶生∶腋生为3∶1,说明F1为Bb,因此亲本红花腋生的基因型为Aabb,白花顶生的基因型为aaBB,F1为AaBb、aaBb,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1∶1∶3∶3,则F1植株与aabb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花顶生∶红花腋生∶白花顶生∶白花腋生=1∶1∶3∶3。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够利用基因分离定律分析题(3)中自交后代的两对性状分离比,确定子一代基因型,进而确定亲本基因型。
44.(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果蝇的翅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决定,但是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如表一),现在用6只果蝇进行三组杂交实验(如表二),分析表格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基因型
饲喂条件
AA
Aa
aa
室温(20℃)
正常翅
正常翅
残翅
低温(0℃)
残翅
残翅
残翅
表二:
组别
雌性亲本
雄性亲本
子代饲喂条件
子代表现及数量
Ⅰ
①残翅
②残翅
低温(0℃)
全部残翅
Ⅱ
③正常翅
④残翅
室温(20℃)
正常翅91 残翅89
III
⑤残翅
⑥正常翅
室温(20℃)
正常翅152 残翅49
(注:雄性亲本均在室温(20℃)条件下饲喂)
(1)根据表一分析,果蝇翅型的遗传说明了生物性状是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表二中,亲代雌果蝇中_____________一定是在低温(0℃)的条件下饲养的。
(3)亲代①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为确定其基因型,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首先将第Ⅰ组的子代进行随机自由交配得F2,然后把F2放在室温(20℃)的条件下饲喂,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若F2正常翅与残翅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果蝇①的基因型为Aa。
(4)若第Ⅱ组的亲本③与亲本④杂交,子代在室温(20℃)的条件下饲喂,子代只有两只果蝇成活、则子代果蝇中出现残翅果蝇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基因型与环境 (2). ⑤ (3). AA、Aa、aa (4). 正常翅:残翅=7 :9 (5). 3/4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表格1中,在室温条件下,基因型为A_的果蝇均表现为正常翅,aa表现为残翅,而在低温条件下,果蝇的翅型均表现为残翅,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调控的。表格2中,杂交Ⅱ后代正常翅:残翅=1:1,属于测交类型,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杂交组合Ⅲ中,在室温条件下,子代果蝇出现正常翅:残翅=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
【详解】(1)表格一显示,基因型AA和Aa的个体在室温条件下表现为正常翅,而在低温条件下表现为残翅,说明生物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调控的。
(2)根据表格二中⑤残翅与⑥正常翅杂交,后代在室温条件下,子代果蝇出现正常翅:残翅=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因此亲代雌果蝇中⑤残翅一定是在低温(0℃)的条件下饲养的。
(3)亲代①为残翅,其子代又在低温条件下饲喂,所以无法直接判断其基因型,可能是AA、Aa、aa。将实验组Ⅰ的子代进行自由交配,且把F2放在(20℃)的条件下饲喂,最后观察并统计子代翅型的表现型及比例;由于“雄性亲本均在室温(20℃)条件下饲喂”,因此②残翅的基因型为aa,若①残翅的基因型为Aa,则A基因频率为1/4,a基因频率为3/4,根据遗传平衡定律,F2中aa占3/4×3/4=9/16,则A_占1-9/16=7/16,因此正常翅:残翅=7:9。
(4)第Ⅱ组的亲本③基因型为Aa,亲本④基因型为aa,后代Aa:aa=1:1;如果子代只有两只果蝇成活,则都为正常翅的概率是1/2×1/2=1/4,因此子代果蝇中出现残翅果蝇的概率=1-1/4=3/4。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以及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能根据表2中信息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45.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图一表示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遗传情况,图二为基因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方式的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应在花未成熟时对_________(填“母本”或“父本”)进行去雄,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要套袋,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一纯合白花植株,为了确定其基因型的具体类型,请设计杂交实验加以证明,并预测实验结果(假设除了待测的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未知外,其他可供杂交实验的各种花色植株的基因型都是已知的)。
①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母本 (2). 避免外来的花粉的干扰 (3). 图一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说明F1紫花植株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从而说明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4). 选择纯合蓝花植株与待测纯合白花植株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 (5). 如果杂交后代全开蓝花,说明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如果杂交后代全开紫花,说明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一:由于子二代出现9:3:4的比例(类似9:3:3:1),说明花色遗传由两对独立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图二: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蓝花的基因型为A_bb,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aaB_。
【详解】(1)利用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应在花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要套袋,目的是避免外来的花粉的干扰。
(2)控制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判断理由是子二代出现9:3:4的比例,符合9:3:3:1的特殊分离比,说明F1紫花植株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从而说明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纯合白花的基因型有aabb、aaBB2种,为了确定其基因型的具体类型,可将待测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蓝花个体杂交,若后代全为紫花,说明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若后代全为蓝花,说明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使用条件,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分析题干信息解答问题。
9.(河南省郑州商丘市名师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 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等位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 正反交结果不同,可判断相关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C. 一对相对性状可以受一对、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D. 两亲本的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说明双亲均为纯合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正反交结果不同,可判断相关基因一定不位于常染色体上,B错误;
C、基因与性状存在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等数量关系,一对相对性状可以受一对、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C正确;
D、两亲本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双亲可能均为纯合子,也可能其中一方为杂合子,D错误。
故选C。
10. (河南省郑州商丘市名师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某植物的花色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每对基因均有显性基因存在的植株开红花,不含显性基因的植株开白花,其余基因型的植株开粉花。纯合红花植株和纯合白花植株杂交,F1全为红花,F1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花∶白花=1∶6∶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植物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6种
B. 若F1红花植株自交,则F2红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约为1/27
C. 若所得测交后代中全部粉花植株自交,则子代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5/32
D. 若某植株自交后代红花∶粉花=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答案】A
【解析】
【分析】
依题意可知,基因型A_B_C_的植株开红花,基因型aabbcc植株开白花,其余基因型全为粉花。因F1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6∶1,是(1∶1)(1∶1)(1∶1)的变式,双亲均为纯合子,即为AABBCC×aabbcc。
【详解】A、红花基因型种类有2×2×2=8种,A错误;
B、F1(AaBbCc)红花植株自交,F2红花纯合子的比例为1/4×1/4×1/4=1/64,F2红花占的比例为3/4×3/4×3/4=27/64,因此F2红花植株中纯合子比例=(1/64)/(27/64)=1/27,B正确;
C、若F1测交子代的全部粉花植株自交,则所得后代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6×3×1/16+1/6×3×1/4=5/32,C正确;
D、若某植株自交后代红花∶粉花=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D正确。
故选A。
12.(河南省郑州商丘市名师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 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鸡的皮肤有黄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雄鸡的肤色有黄色和白色,雌鸡只有白色;鸡腿的长和短由另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现有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
P:白色长腿(♀)×白色短腿(♂)→F1:1/2白色短腿(♀)、1/8黄色长腿(♂)、3/8白色长腿(♂)。
在不考虑Z、W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及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F1中白色短腿的基因型为DdZtW和ddZtW
B. F1中T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4
C. 若F1中所有个体自由交配,则后代中白色长腿的基因型有6种
D. F1中黄色雄性与白色雌性随机交配,后代中白色个体的概率为3/4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分析,杂交后代雌性只有短腿,雄性只有长腿,可推知控制长短腿的D/d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长腿对短腿为显性;子代雄性中白色:黄色=3:1,可推知控制皮肤黄色和白色的基因T/t位于常染色体上,白色对黄色为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为TtZDW、TtZdZd,雌性的tt也表现为白色。
【详解】A、F1中的白色短腿的基因型为TTZdW、TtZdW、ttZdW,A错误;
B、亲本杂交得到F1中的T的基因频率不变,就是1/2,B错误;
C、若F1中所有个体自由交配,则后代中白色长腿雌性的基因型有3种,白色长腿雄性的基因型2种,共有5种,C错误;
D、F1中的黄色雄性(tt)与白色雌性(TT、Tt、tt)随机交配,后代雌性全为白色,雄性中一半为白色,即后代中白色个体的概率为3/4,D正确。
故选D。
16. (河南省郑州商丘市名师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下图是某家族中并指(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和血友病(一种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由系谱图分析可知,甲病为并指,乙病为血友病
B. 12号个体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4
C. 1号与5号为杂合子的概率均为1/2,13号致病基因来自8号
D. 图中男性成员基因型相同的有2号与3号,7号与13号,6号与11号、14号
【答案】C
【解析】
【分析】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详解】A、通过系谱图判断,3号与4号生育正常个体9号、11号,说明甲病为显性遗传,即为并指,乙病则为血友病,A正确;
B、若并指由A基因决定,血友病由b基因决定,12号个体基因型为aaXBXb,正常男性基因型aaXBY,生育孩子患乙病XbY=1/4,B正确;
C、1号个体基因型为aaXBXb,杂合子的概率为1,而13号患血友病,而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因此,其致病基因来自8号,C错误;
D、2号与3号均为AaXBY,7号与13号基因型为aaXbY,6号与11号、14号基因型均为aaXBY,D正确。
故选C。
23.(河南省郑州商丘市名师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 某昆虫的有眼与无眼、正常翅与裂翅分别由基因D/d、F/f控制(其中只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某种基因型个体存在胚胎致死现象(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为硏究其遗传机制,选取对有眼裂翅雌雄果蝇交配,得到的F1表现型及数量见下表:
有眼裂翅
有眼正常翅
无眼裂翅
无眼正常翅
雌性个体(只)
181
0
62
0
雄性个体(只)
89
92
31
0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X染色体上的是__________基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个体胚胎致死。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F1中的有眼裂翅雄性个体产生配子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若将F1有眼个体混合培养,让它们随机交配,则后代成活个体中,有眼正常翅雌性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所得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各种纯合品系昆虫,请你利用这些纯系昆虫品种进行实验,验证上述胚胎致死个体的基因型是否成立。(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论即可)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F/f (2). F1雌性个体无正常翅,而雄性个体有正常翅,性状与性别相关联 (3). ddXfY (4). DdXFXf、DdXFY (5). DXF、DY、dXF、dY (6). 4/71 (7). 有眼裂翅:有眼正常翅:无眼裂翅=24:8:3 (8). 选择无眼正常翅雌性昆虫和无眼裂翅雄性昆虫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9). 若杂交后代只有雌性昆虫(或只有无眼裂翅雌性昆虫),则上述观点成立,反之则不成立
【解析】
【分析】
1、分析表格:F1雌性中有眼:无眼=181:62≈3:1,裂翅:正常翅=1:0;雄性中有眼:无眼=(89+92):31≈6:1,裂翅:正常翅=(89+31):92≈4:3。
2、由题意知:两对等位基因只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对于眼形来说,亲本都为有眼,子代雌雄个体都出现无眼,说明有眼为显性性状,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比例不同,可能是因为某种配子致死,导致雄性无眼个体减少导致。
对于翅形来说:亲本均为裂翅,而正常翅只在雄性中出现,说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裂翅为显性性状,由此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DdXFXf、DdXFY。
【详解】(1)根据F1雌性个体无正常翅,而雄性个体有正常翅,性状与性别相关联,所以控制裂翅和正常翅的基因F/f在X染色体上。
(2)由题表可知,F1中无眼、正常翅雄性个体数目较少,说明无眼、正常翅雄性个体可能胚胎致死,其基因型为ddXfY。由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DdXFXf、DdXFY。F1中的有眼裂翅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DDXFY或DdXFY,可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为:DXF、DY、dXF、dY。若将F1有眼个体混合培养,则F1中DD占1/3,Dd占2/3,d的基因频率为1/3,D的基因频率为2/3。雌性中XFXF占1/2,XFXf占1/2,则Xf的基因频率为1/4,XF的基因频率为3/4。雄性中XFY占1/2,XfY占1/2,则Xf的基因频率为1/4,XF的基因频率为1/4,Y的基因频率为1/2。让F1有眼个体随机交配,则后代成活个体中,有眼正常翅雌性个体的概率为(1-1/3×1/3)×(1/4×1/4)÷(1-1/3×1/3×1/4×1/2)=4/71。子代中ddXfY占1/9×1/8=1/72,该种基因型个体死亡。D_XFY占8/9×3/8=1/3,D_XfY占8/9×1/8=1/9,ddXFY占1/9×3/8=3/72,故所得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眼裂翅:有眼正常翅:无眼裂翅=24:8:3。
(3)利用纯系昆虫品种进行实验,验证上述胚胎致死个体的基因型是否成立,可选择无眼正常翅雌性昆虫和无眼裂翅雄性昆虫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杂交后代只有雌性昆虫(或只有无眼裂翅雌性昆虫),则上述观点成立,反之则不成立。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根据基因型判断表现型、正确设计实验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探索遗传规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B. “测交实验和结果”——分析问题,寻找规律
C. “分离定律的本质”——发现问题,提出假说
D.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答案】D
【解析】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是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过程,孟德尔由此提出了解释问题的假说,A错误;“测交试验和结果”为实验验证的过程,B错误;“分离定律的本质”为实验结论,且不是孟德尔提出来的,C错误;“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为分析问题,提出假说的过程,D正确。
3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中,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 F2表现型的比为3∶1 B. 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 F2基因型的比为1∶2∶1 D. 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为1∶1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F2表现型的比例为3:1是性状分离比,不是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错误;
B、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说明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不同配子的比例为1∶1,因而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正确;
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只能体现子二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错误;
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是性状分离比,说明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D错误。
故选B。
3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玉米属雌性同株异花植物,隐性突变b基因纯合使植株不出现雌穗而变成雄株,隐性突变t基因纯合会使原来产生花粉的雄穗变成雌穗而转变成雌株。若要后代只获得雄株和雌株,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
A. bbTt(♂)×bbtt(♀) B. BbTt(♂)×bbtt(♀)
C. BbTt(♂)×BBtt(♀) D. bbTt(♂)×BBtt(♀)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由于隐性突变b基因纯合使植株不出现雌穗而变成雄株,隐性突变t基因纯合会使原来产生花粉的雄穗变成雌穗而转变成雌株,所以B-T-为正常株、--tt为雌株、bbT-为雄穗。
【详解】A、bbTt(♂)×bbtt(♀)的后代基因型有bbTt和bbtt,分别为雄株和雌株,A正确;
B、BbTt(♂)×bbtt(♀)的后代基因型有BbTt、Bbtt、bbTt和bbtt,分别为雌雄同株、雌株、雄株和雌株,B错误;
C、BbTt(♂)×BBtt(♀)的后代基因型有BBTt、BBtt、BbTt和Bbtt,分别为雌雄同株、雌株、雌雄同株和雌株,C错误;
D、bbTt(♂)×BBtt(♀)的后代基因型有BbTt和Bbtt,分别为雌雄同株和雌株,D错误。
故选A。
34.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某种雌雄异株植物,茎有绿色和紫色两种(用基因B、b表示),花有红花和白花两种(用基因R、r表示)。两表现型为绿茎红花的雌、雄植株杂交得到如下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绿茎红花
绿茎白花
紫茎红花
紫茎白花
雄株
152
148
48
52
雌株
297
0
101
0
A. 控制茎色和花色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
C. 让子代中绿茎雄株与紫茎雌株杂交,F2中紫茎植株所占比例为1/3
D. 让子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杂交,F2中白花雄株占1/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将表中每竖列个体数相加,绿茎红花∶绿茎白花∶紫茎红花∶紫茎白花≈9∶3∶3∶1,故茎色和花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控制茎色和花色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A正确;
B、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B正确;
C、由于子一代不存在白花雌株,因此控制花色的基因与性别有关,属伴性遗传。让子代中绿茎雄株(1/3BB、2/3Bb)与紫茎雌株(bb)作亲本杂交,产生的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2/3B、1/3b,雌配子全为b,F2中紫茎植株(bb)所占的比例为1/3×1=1/3。C正确;
D、子代中红花植株(1/2XRXR、1/2XRXr)和白花植株(只能是XrY)作亲本杂交,产生的雌配子种类及比例为3/4XR、1/4Xr,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1/2Y、1/2Xr,F2中白花雄株占1/8。D错误
故选D
【点睛】
35.(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已知控制某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人类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如图表示某家系中该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则Ⅰ﹣1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图分析,图中Ⅱ-3、Ⅱ-4有病,其女儿Ⅲ-3正常,说明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假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Ⅲ-3的基因型为XaXa,说明其母亲Ⅱ-3的基因型是XAXa,又因Ⅰ-2的正常,基因型为XaXa,则Ⅱ-3的XA一定来自于Ⅰ-1,又因为Ⅱ-2正常(XaYa),因此Ⅰ-1的基因型为XAYa。
故选B。
3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患者,系谱图如下。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正常人群中Aa基因型频率为10-4。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Ⅰ-2和Ⅰ-4基因型一定相同
C. 若Ⅱ-5与Ⅱ-6结婚,生一个同时患甲、乙两病男孩的概率为1/128
D. 若Ⅱ-7与Ⅱ-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该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1/60000
【答案】C
【解析】
分析系谱图I-1和I-2没有甲病,但其女儿有甲病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3无乙病致病基因,I-4也没有乙病,其儿子有乙病,说明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I-2因为其儿子有乙病,女儿有甲病,所以一定是甲病和乙病的携带者;I-4儿子既有甲病也有乙病,所以她也是甲病和乙病的携带者,B正确。II-5有1/3AAXBY,2/3AaXBY,II-6有1/3AA,2/3Aa,1/2XBXB和1/2XBXb,他们结婚,后代中患甲病的概率是2/3×2/3×1/4=1/9,后代患乙病的概率是1/2×1/4=1/8,所以生一个同时患甲乙两病的男孩的概率是1/9×1/8×1/2=1/144,C错误。II-7和II-8都没有病,但II-7有1/3AA,2/3Aa,而正常人群中Aa基因型频率为10-4,所以II-8是Aa的概率为10-4,所以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2/3×1/10000×1/4=1/60000,D正确。
点睛:对于系谱图首先要判断遗传病的方式,即
序号
图谱
遗传方式
判断依据
①
常隐
父母无病,女儿有病,一定是常隐
②
常显
父母有病,女儿无病,一定是常显
③
常隐或X隐
父母无病,儿子有病,一定是隐性
④
常显或X显
父母有病,儿子无病,一定是显性
⑤
最可能是X显(也可能是常隐、常显、X隐)
父亲有病,女儿全有病,最可能是X显
⑥
非X隐(可能是常隐、常显、X显)
母亲有病,儿子无病,非X隐
⑦
最可能在Y上(也可能是常显、常隐、X隐)
父亲有病,儿子全有病,最可能在Y上
然后写出个体相应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计算。
37.(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水稻抗稻瘟病是由基因R控制,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稻瘟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现用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右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rrbb
B. F2的弱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2/3
C. F2中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抗病植株占8/9
D. 不能通过测交鉴定F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F2中三种表现型的比例为3∶6∶7(9∶3∶3∶1的变型),可判断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弱抗病的基因型为RrBb,根据题意抗病个体基因型为R bb,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rrBB,A项错误;
B、F2的弱抗病植株基因型为1RRBb、2RrBb,纯合子占1/3,B项错误;
C、F2中抗病植株基因型为1RRbb、2Rrbb,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不抗病植株占(2/3)×(1/4)=1/6,抗病植株占1-1/6=5/6,C项错误;
D、F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 BB或rrbb,测交后代均为易感病植株,不能区分它们的基因型,D项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根据“水稻抗稻瘟病是由基因R控制”、“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明确各种表现型可能的基因型,二是根据F2中三种表现型的比例推测F1和亲本的基因型。
3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I的亲本基因型是
A. 甲为AAbb,乙为aaBB B. 甲为aaZBZB,乙为AAZbW
C. 甲为AAZbZb,乙为aaZBW D. 甲为AAZbW,乙为aaZBZB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中的两种杂交方式属于正交和反交。
正交和反交一般用来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性染色体遗传。如果是常染色体遗传,正交反交后代表现型雌雄无差别,反之则为性染色体遗传。
【详解】A、根据杂交组合2中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相联系,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因此可以确定其中有一对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A错误;
B、杂交组合1中后代雌雄表现型相同,且都与亲本不同,可见子代雌雄个体应是同时含A和B才表现为褐色眼,如果甲的基因型为aaZBZB,乙的基因型为AAZbW,因此后代褐色眼的基因型为AaZBZb和AaZBW;由此可知反交的杂交组合2中亲本基因型为aaZBW和AAZbZb,后代雌性的基因型为AaZbW(红色眼)、雄性的基因型为AaZBZb(褐色眼),这个结果符合杂交2的子代表现,B正确;
C、如果甲为AAZbZb,乙为aaZBW,则子代AaZBZb(褐色眼)、AaZbW(红眼),杂交1后代表现型不同,C错误;
D、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性性染色体组成为ZW,D错误。
故选B。
39.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
A. 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B. 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C. 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D. 如果外祖母为患者,孙女一定患此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考查对伴性遗传特点的理解。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方,一定会传给女儿,据此可判断伴X隐性遗传的遗传规律。
【详解】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如果父亲患病,母亲含有致病基因时,女儿可能患此病,A项错误;如果母亲患病,其X染色体一定会传给儿子,儿子一定患此病,B项正确;如果外祖父患病,其女儿一定含有致病基因,但其外孙不一定患此病,C项错误;如果外祖母为患者,其儿子一定为患者,但其孙女不一定患此病,D项错误。
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下图表示某自花传粉植物(2n=12)的某些基因的结构简图,该植物控制紫色花的基因分别是B、F、G,控制白色花的基因分别是b、f、g;各显性基因的表现效果相同,且显性基因越多,紫色越深(如深紫、紫、浅紫等表现型),隐性类型为白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用图示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进行人工授粉之前均需在花未成熟时对母本去雄
B. 让如图所示亲本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花色的表现型有7种
C. 若E基因存在纯合致死现象,则让F1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Ee所占的比例为2/7
D. 该植物每个染色体组含有6条染色体,图示时期细胞内有12个DNA分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花的紫色颜色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花的紫色性状是数量性状,随显性基因数量的增多,花的紫色加深,最深的基因型是BBFFGG,最浅的是bbffgg;又由题图可知,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植物杂交实验进行人工授粉之前,要在花未成熟时对母本去雄,防止自花受粉的干扰,A正确;
B、图中母本控制花色的基因型是BBFFGG,父本控制花色的基因型是bbffgg,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BbFfGg,子一代自交后代中显性基因的个数是6个、5个、4个、3个、2个、1个、0个,因此表现型有7种,B正确;
C、由题图可知,母本基因型是Ee,父本基因型是ee,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Ee∶ee=1∶1,F1自交,EE=×=,Ee=×=,ee=×+=,由于EE致死,因此杂合子的比例是Ee/(Ee+ee)=,C正确;
D、图示细胞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联会时期,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由于植物细胞中含有12条染色体,因此图示时期细胞内有24个核DNA分子,而细胞内DNA分子总数大于24个,D错误。
故选D。
4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F1
F2
实验一
甲×乙
全为灰鼠
9灰鼠:3黑鼠:4白鼠
实验二
乙×丙
全为黑鼠
3黑鼠:1白鼠
(1)实验一的F2代中灰鼠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
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F1
F2
实验三
丁×纯合黑鼠
1黄鼠:1灰鼠
F1黄鼠随机交配:
3黄鼠:1黑鼠
F1灰鼠随机交配:
3灰鼠:1黑鼠
(2)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_____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_____性突变。
(3)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则上述推测正确。
(4)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_____。
【答案】 (1). 8/9 (2). A (3). 显 (4). 黄鼠∶灰鼠∶黑鼠=2∶1∶1 (5). 基因A与新基因所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根据实验一F2代9灰鼠:3黑鼠:4白鼠比例判断,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通过实验二推断乙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共3种。灰鼠中只有AABB为纯合子,其余均为杂合子。由于含有A,B的是物质2,呈现灰色,故物质1为黑色。只有显性突变后代才能表现,F1黄鼠随机交配后代中出现3黄鼠:1黑鼠所以黄色性状应由A基因的显性突变。
【详解】(1) 由分析可知,9灰鼠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纯合子AABB只占1份,故杂合子所占比例为8/9。
(2)根据题意和实验三可知,纯合灰鼠(AABB)后代中突变体丁(黄鼠)与纯合黑鼠(aaBB)杂交,F1出现灰鼠(A_B_)和黄鼠,比例为1∶1,F1中黄鼠随机交配,F2中黄鼠占3/4,说明该突变为显性突变,存在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情况,基因A突变为A1,则突变体丁(黄鼠)基因型是A1ABB,F1中黄鼠基因型为A1aBB,其随机交配产生的F2中黄鼠A1_BB占3/4,符合题意;第二种情况,基因B突变为B1,则突变体丁(黄鼠)基因型是AAB1B,F1中黄鼠基因型为AaB1B,其随机交配产生的F2黄鼠_____B1_占3/4,黑鼠aaBB占1/16,不符合题意。
(3)若上述第一种情况成立,实验三F1中黄鼠A1aBB与灰鼠AaBB杂交,后代会出现A1aBB、A1ABB、AaBB、aaBB 4种基因型,其表现型比例为黄鼠∶灰鼠∶黑鼠=2∶1∶1。
(4)突变体丁黄鼠基因型是A1ABB,其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含有A1、A的一对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含有A1、A的染色体片段互换位置,导致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出现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
【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以实验一中“9:3:4”为突破口,准确判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及甲、乙、丙的基因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20(金太阳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 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体细胞中含有2N条染色体,其种皮的颜色类型与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两对等位基因(B、b和E、e)独立遗传。
种皮颜色
绿色
浅绿色
黄色
基因型
B_ee
B_Ee
B_EE、bb__
纯合绿色种皮植株(BBee,♂)与纯合黄色种皮植株(bbEE,♀)杂交,F1中出现一株黄色种皮植株,其他植株所结种子的种皮均为浅绿色。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正常情况下,F1中浅绿色种皮植株(BbEe)自交,F2中浅绿色种皮植株占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认为,F1中黄色种皮植株的成因可能是丢失一条染色体或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或去雄不彻底导致母本自交。
①若是丢失一条染色体所致,则该植株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个四分体。
②若是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所致,则是________________(填父方或母方)产生配子时由于基因突变产生了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的生殖细胞。
③能否通过自交区分F1中黄色种皮植株的成因是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还是去雄不彻底导致母本自交? 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3/8 (2). N-1 (3). 父方 (4). be或BE (5). 不能 (6). 若成因是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则黄色种皮植株的基因型是bbEe或BbEE若是去雄不彻底导致母本自交,则黄色种皮植株的基因型是bbEE,这两种情况下的自交后代都全部表现为黄色种皮
【解析】
【分析】
分析试题:纯合绿色种皮植株(BBee,♂)与纯合黄色种皮植株(bbEE,♀)杂交,F1基因型为BbEe。根据题意回答。
【详解】(1)纯合绿色种皮植株(BBee,♂)×纯合黄色种皮植株(bbEE,♀)→F1浅绿色种皮植株(BbEe)→F1(BbEe)自交→F2中浅绿色种皮植株(B_Ee)占(3/4)×(1/2)=3/8。
(2)①若是丢失一条染色体所致,则F1中黄色种皮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1)条,该植株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细胞中会形成(N-1)个四分体。
②若是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所致,则F1黄色种皮植株的基因型为bbEe或BbEE,应是父方产生配子时由于基因突变产生了基因型为be或BE的生殖细胞。
③不能通过自交区分F1中黄色种皮植株的成因是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还是去雄不彻底导致母本自交。若成因是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则黄色种皮植株的基因型是bbEe或BbEE。若是去雄不彻底导致母本自交,则黄色种皮植株的基因型是bbEE,这两种情况下的自交后代都全部表现为黄色种皮。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4. (金太阳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兔子皮下脂肪的颜色有白色和黄色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研究人员进行了下表所示两组实验:选择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再让F1到雌雄个体杂交得到F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P
F1
F2
甲
黄脂雌×白脂雄
白脂雌:白脂雄=1:1
白脂:黄脂=3:1(给幼兔饲喂含黄色素的食物)
乙
黄脂雄×白脂雌
白脂雌:白脂雄=1:1
全表现为白脂(给幼兔饲喂不含黄色素的食物)
A. 由甲、乙两组中F2的性状比例不同,可推测控制兔子皮下脂肪颜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B. 两组实验说明,兔子皮下脂肪的颜色可能由遗传物质和食物中的黄色素共同决定
C. 乙组实验中F2全表现为白脂,可能原因是食物中的黄色素影响了A基因的表达
D. 甲组实验中F2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基因A、a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孟德尔遗传规律,甲、乙两组互为正反交,且F1的结果相同,说明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F2中白脂:黄脂=3:1,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
【详解】A、甲、乙两组互为正反交,且F1的结果相同,由此可推出控制兔子皮下脂肪颜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错误;
B、根据当甲,乙两组分别给幼兔饲喂不同食物时,出现的性状不同,可推出该性状可能由遗传物质和食物中的黄色素共同决定,B正确;
C、乙组实验中F2全表现为白脂,可能原因是食物中的黄色素影响了基因a的表达,C错误;
D、基因A、a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错误。
故选B。
16.(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蓝色和白色四种,受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纯合的红花植株与纯合的蓝花植株杂交,F1均为紫花植株,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蓝花:白花=9:3:3: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得到与题干中F1紫花植株基因型都相同的植株,还可选择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_。
(2)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不同于等位基因A-a和B-b所在的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D、d,并且显性基因D可抑制基因A和基因B的表达。这三对基因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让只有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基因D的一株白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了四种花色,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对这四种花色的子代植株进行统计(子代数目足够多),其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答案】 (1). A Abb. aaBB (或aaBB、AAbb) (2). 纯合紫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或AABBxaabb) (3). 遵循 (4). 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5). AaBbDd (6). 紫花:红花:蓝花:白花=9:3:3:49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1)由题意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蓝花:白花=9:3:3:1,说明该植物的花色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且A_B_为紫花,A_bb、aaB_分别是蓝花、红花,aabb为白花。纯合的红花植株与纯合的蓝花植株杂交,F1均为紫花植株,则亲本基因型为A Abb. aaBB (或aaBB、AAbb)。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得到与题干中F1紫花植株基因型都相同的植株,还可选择的杂交组合是纯合紫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或AABBxaabb。
(2)等位基因D、d不位于等位基因A-a和B-b所在的染色体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只有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基因D的一株白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了四种花色,则该植物的基因型应为 AaBbDd,该植物自交,子代组合可表示为(9紫花∶3红花∶3蓝花∶1白花)(3D_∶1dd),由于D存在即表现为白花,所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蓝花∶白花=9∶3∶3∶49。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条件,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关系推测亲本基因型,然后应用正推法推出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学会应用分离定律解答自由组合问题。
12.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隐性性状就是指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没表现出来的性状
B. 猪的白毛和黑毛、马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C. 杂合体的双亲一定是杂合体
D. 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狗的长毛与短毛、狗的卷毛和直毛;
2、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3、显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详解】A、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A错误;
B、马的长毛与卷毛不是同一性状,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
C、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后代杂合体,比如AA×aa→Aa,C错误;
D、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D正确。
故选D。
18.(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如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
B. 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
C. 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
D. 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甲(AaBb)×乙(aabb),属于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A正确;
B、甲(AaBb)×丙(AAbb),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且比例为1:1:1:1,B正确;
C、丁(Aabb)自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且比例为1:2:1,C正确;
D、A与a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D.
19.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甲、乙、丙、丁4个系谱图依次反映了a、b、c、d四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那么,根据系谱图判断,可排除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根据a(甲)系谱图不能判断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根据b(乙)系谱图不能判断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错误;根据c(丙)系谱图不能判断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错误;根据d(丁)系谱图不能判断其遗传方式,但是第二代女患者的父亲正常,说明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正确。
20.(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纯种黄色(HH)小鼠与纯种黑色(hh)小鼠杂交,子一代小鼠却表现出不同的毛色: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类型。研究表明,H基因上有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该序列有多个位点可发生甲基化修饰(如图所示)。当没有发生甲基化时,H可正常表达,小鼠为黄色。反之,H基因表达就受到抑制,且发生甲基化的位点越多,基因表达被抑制的效果越明显。结合上述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纯种黄色体毛(HH)小鼠与纯种黑色(hh)小鼠杂交,正常情况下子一代小鼠的基因型都是Hh
B. 基因型是Hh的小鼠体毛的颜色随H基因发生甲基化的位点的增多而加深(黑)
C. 甲基化修饰导致H基因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产生了不同的等位基因
D. 此实验表明: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当H基因被甲基化时,H基因表达就受到抑制,且发生甲基化的位点越多,基因表达被抑制的效果越明显,隐性基因越容易表达。
【详解】A、纯种黄色体毛(HH)小鼠与纯种黑色(hh)小鼠杂交,正常情况下子一代小鼠的基因型都是Hh,A正确;
B、由题可知,基因型是Hh的小鼠体毛的颜色随H基因发生甲基化的位点的增多表现型越弱,h基因越能表达而加深(黑),B正确;
C、由题可知,甲基化修饰没有导致H基因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错误;
D、此实验表明: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D正确;
故选C。
24.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
3/4
0
1/4
0
雄蝇
3/8
3/8
1/8
1/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分叉毛为___________性状。
(2)亲代雌性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雄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
(5)子代雄果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答案】 (1). 常 (2). X (3). 隐性 (4). 灰身直毛 (5). 灰身直毛 (6). BbXFXf (7). BbXFY (8). 1∶5 (9). BBXfY、BbXfY (10). bbXFY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子代雌雄果蝇中灰身∶黑身=3∶1,说明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灰身相对于黑身是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子代雌蝇全为直毛,雄蝇中直毛∶分叉毛=1∶1,说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直毛相对于分叉毛是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为XFY×XFXf。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BbXFXf×BbXFY。
【详解】(1)由分析可知,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分叉毛为隐性性状。
(2)由以上分析可知亲代雌性的基因型为BbXFXf,表现型为灰身直毛;亲代雄性的基因型为BbXFY,表现型为灰身直毛。
(3)亲本的基因型为:BbXFXf×BbXFY。
(4)亲本的基因型为BbXFXf×BbXFY,则子代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BBXFXF)占1/3×1/2=1/6,则杂合子占5/6,所以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1∶5。
(5)亲本的基因型为BbXFXf×BbXFY,则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BBXfY、BbXfY;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bbXFY。
【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伴性遗传,首先采用逐对分析法,根据表中信息推断出这两对性状显隐性及亲本的基因型;其次再根据亲本的基因型推断其表现型和计算相关概率。
12.(湘豫名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联考) 下图(仅呈现豌豆单倍体染色体数目)为豌豆7对相对性状(完全显性)相关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图中的非等位基因之间都可发生自由组合
B. 由图可知,7对等位基因只分布在豌豆的4条染色体上
C. I号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D. Gp/gp基因控制的性状在杂交实验中F1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Ⅰ号和Ⅳ号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不发生自由组合,A错误;
B、7对等位基因分布在豌豆的4对同源染色体上,B错误;
C、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C错误;
D、Gp/gp基因控制的性状在杂交实验中F1不会出现性状分离,F2会出现性状分离,D正确。
故选D。
25.(湘豫名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联考) 果蝇的正常眼和棒眼、黑背和彩背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现有4种纯合品系果蝇:正常眼黑背、正常眼彩背、棒眼黑背、棒眼彩背,某小组对果蝇两对性状进行研究,用正常眼黑背雌果蝇和棒眼彩背雄果蝇杂交,得到后代都是正常眼黑背果蝇,让F1相互交配,F2结果如下表所示。,F2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推测:等位基因A/a、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具体区分在几号染色体上,不考虑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关系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题表分析,由表中的结果可知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9∶3∶3∶1,可推导出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两对等位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详解】根据题中F2的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9∶3∶3∶1,可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如下三种情况:两对基因位于两对不同的常染色体上;正常眼和棒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黑背和彩背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正常眼和棒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黑背和彩背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即C正确。
故选C。
【点睛】
34.(湘豫名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联考) 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染色体的植株称为单体植株,如栽培某种农作物(2n=42)的过程中出现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的6号单体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体植株的形成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该变异包括有___________变异,6号单体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出现不正常分离而形成异常配子所致。
(2)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两种配子的活性相同,则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3)已知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雄配子可育性很低。现有该作物的两个6号单体品种,甲品种抗病但其他性状较差(抗病基因R位于6号染色体上),乙品种不抗病但其他性状优良,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请简写出理想的育种方案___________。
【答案】 (1). 结构和数目 (2). 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 (3). 2n型:(2n-1)型:(2n-2)型=1:2:1 (4). 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乙品种6号单体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自交,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解析】
【分析】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发生在分裂间期,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发生在分裂期后期。
【详解】(1)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6号单体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出现不正常分离,使配子中少了一条6号染色体,形成异常配子所致。
(2)正常体细胞2n=42,6号单体植株为40+1,故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20个四分体。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即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n:(n-1)=1:1,故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2n)=1/2×1/2=1/4:单体(2n-1)=2×1/2×1/2=2/4:缺体(2n-2)=1/2×12/=1/4;故正常二倍体(2n):单体(2n-1):缺体(2n-2)=1:2:1。
(3)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采用的方法是: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乙品种6号单体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自交,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理解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及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理解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解答各个小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0. (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研究发现基因家族存在一种“自私基因”,该基因可通过杀死不含该基因的配子来扭曲分离比例。若A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体内一半不含该基因的雄性配子。某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获得的F1中红花(AA)∶粉红花(Aa)∶白花(aa)=2∶3∶1,则F1中个体随机受粉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A. 红花∶白花=2∶1 B. 红花∶粉红花=8∶7
C. 红花∶粉红花∶白花=14∶17∶5 D. 红花∶粉红花∶白花=98∶105∶2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干信息可知:自私基因能杀死不含该配子的雄性配子,但对雌配子没有影响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若A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能杀死一半不含该基因的雄性配子,即能杀死一半Aa产生含基因a的雄配子,F1个体随机交配,则F1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是A∶a=7∶5,产生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2∶1,则AA∶Aa∶aa=14∶17∶5。
故选C。
21. (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如图表示基因型为BbXAXa的某动物体内正在分裂的细胞中的一部分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二极体
B. 形成该细胞的初级卵母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或交叉互换
C. 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基因型可能为ABBXaa
D. 该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后形成配子基因组成有4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一般是指形态、大小相同,一条来自于父方、一条来自于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详解】A、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说明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由于该动物体的基因型为BbXAXa,因此其是雌性个体,则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错误;
B、含A基因的染色体缺少一个片断,说明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或易位;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出现等位基因B和 b,说明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B错误;
C、由于该动物体的基因型为BbXAXa,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若X染色体上A基因所在的片段发生易位,则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型为AXaa,若B基因由b基因突变而来,则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型为BB,综合分析可知,与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BBXaa,C正确;
D、若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形成的配子基本组成有2种;若该细胞为第一极体,分裂后形成第二极体,不形成配子,综合分析可知,该细胞完成减数分裂后形成的配子基因组成有2种或0种,D错误。
故选C。
25.(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已知Ⅰ-1号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14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Ⅲ-1号两病兼患的概率为1/3
C. Ⅲ-2号的甲病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Ⅰ-4号
D. Ⅲ-2号与人群中一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为1/10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Ⅰ-1和Ⅰ-2不患甲病,但生有患甲病的儿子,可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Ⅰ-1号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可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3和 Ⅰ-4不患乙病,但生有患乙病的儿子,可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Ⅱ-2患乙病,但其父亲正常,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病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
B、若用A/a代表甲病致病基因,B/b代表乙病致病基因,则Ⅰ-1,Ⅰ-2,Ⅰ-3、Ⅰ-4号基因型分别为BbXAY、bbXAXa、BbXAY、BbXAXa、Ⅱ-2基因型为1/2bbxAxA、1/2bbXAXa;Ⅱ-3号基因型为bbXaY,因此Ⅲ-1号两病兼患的概率为1/2×1/2=1/4,B错误;
C、Ⅱ-3号只能传给后代a基因,而Ⅲ-2号本身不患甲病,因此Ⅲ-2号基因型一定为bbXAXa,那么其a基因一定来自于Ⅱ-3号,由亲本基因型可知,Ⅱ-3号的a基因只能来自于Ⅰ-4号,C正确;
D、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 1/144,可知b=1/12,B=11/12,人群中一正常男性基因型为Bb的概率为(2×1/12×11/12)÷(1-1/144)=2/13,Ⅲ-2号基因型为 bbXAXa,所以Ⅲ-2号与人群中一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为2/13×1/2×1/4=1/52,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病类型的判断,考查了考生对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判断的能力和计算能力,难度较大。
28. (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果蝇的长翅受M和N两个显性基因控制,m基因控制小翅,n 基因控制残翅,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研究小组选择纯合的残翅雌果蝇与小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长翅果蝇,F1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中长翅:小翅:残翅=9:3:4,且小翅果蝇均为雄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题意分析,M、m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亲本雄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F2长翅果蝇中,雌雄果蛹的比例为_____。
(2)根据F2中残翅果蝇的比例,推测当n、m基因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残翅,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隐性上位”。
①为了证明n 基因对m基因具有“隐性上位”效应,该研究小组让F2中残翅雄果蝇纯合的小翅雌果蝇杂交得F3,让每个杂交组合得到的F3中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4.若F4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为_____和_____,则可以说明n基因对m基因具有“隐性上位”效应。
②若n基因对m基因具有“隐性上位”效应,则F2中长翅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为小翅果蝇的概率为_____。
(3)若F1中的一只长翅雄果蝇不小心受到X射线的辐射,继续将其与多只F1长翅雌果蝇杂交,得到后代中残翅占1/2,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的原因有(不考虑变异致死问题):
①_____;
②_____。
在不再进行杂交实验的基础上,可以通过_____的方法判断具体是上述哪种原因。
【答案】 (1). X (2). NNXmY (3). nnXMXM (4). 雌性:雄性=2:1 (5). 小翅:残翅=3:1 (6). 长翅:小翅:残翅=3: 3:2(位置可互换) (7). 1/9 (8). 长翅雄果蝇发生基因突变,N突变为n (9). 长翅雄果蝇N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位置可互换) (10). 光镜下观察后代中残翅果蝇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控制翅型的基因,长翅受M和N两个显性基因控制,m基因控制小翅, n基因控制残翅,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全为长翅果蝇,F1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中长翅:小翅:残翅=9:3:4,且小翅果蝇均为雄性,说明某基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由于m基因控制小翅,且小翅果蝇均为雄性,因而M、m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1)根据题意分析,M、m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F1长翅果蝇,亲本又是纯合子,残翅雌果蝇nnXMXM与小翅雄果 NNXmY;F1为NnXMXm、NnXMY:F2长翅果蝇中,雌性全为长翅,雄性一半为长翅,雌雄果蝇的比例为雌性:雄性=2:1;
(2)根据F2中残翅果蛹的比例,推测当n、m基因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残翅,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隐性上位”;①为了证明n基因对m 基因具有“隐性上位”效应,该研究小组让F2中残翅雄果蝇(nnXmY、 nnXMY)和纯合的小翅雌果蝇(NNXmXm)杂交得F3;,让每个杂交组合得到的F3中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4,若F4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小翅:残翅=3:1(或长翅:小翅:残翅=3:3:2),则可以说明n基因对m基因具有“隐性上位”效应;②若n基因对m基因具有“隐性上位”效应,则F2中长翅雌果蝇(1/9NNXMXM、1/9NNXMXm。2/9NnXMXM、2/9NNXMXm)雄果蝇(1/3NNXMY、2/3NNXmY)随机交配,子代为小翅果蝇的概率为1/9;
(3)由于亲本中的一只长翅雄果蝇受到X射线的辐射,将其与多只F1长翅雌果蝇杂交,得到后代中残翅果蛇占1/2,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的原因有该长翅雄果蝇发生基因突变,N突变为n;该长翅雄果蛹N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以上两种变异分别属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来加以判断。
【点睛】根据题目信息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在于从配子入手,从一对等位基因出发,以分离定律的思想解决多对等位基因的题目。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25. 下图为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且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已知甲病在人群中发病的概率为1/64,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
B. 若 11 和 14 号婚配,生育一个只患一种病后代的概率为 5/32
C. 2 号和 7 号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100%
D. 8 号和 9 号个体再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概率为 7/25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1号和2号不患甲病,而后代6号患甲病,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8号患甲病,而其儿子13号不患甲病,说明甲病的致病基因不在X染色体上,因此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乙病为伴性遗传;6号患乙病,但是其后代中10号和11号不患乙病,说明乙病的致病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也不是显性基因,因此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
B、假设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为A、a和B、b,6号为两病患者,则11号基因型为AaXBY,8号为甲病患者,13号患乙病,所以8号基因型为aaXBXb,则14号基因型为AaXBXb的概率为1/2,基因型为AaXBXB的概率为1/2,11号和14号婚配的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1/4,患乙病的概率为1/2×1/4=1/8,因此后代只患一种病的概率=1/4+1/8-2×1/4×1/8=5/16,B错误;
C、6号患两种病,基因型为aaXbY,所以2号基因型为AaXBXb,10号患甲病,12号患乙病,所以7号个体基因型也是AaXBXb,C正确;
D、8号基因型为aaXBXb,已知甲病在人群中发病的概率为1/64,则a的基因频率为1/8,A基因频率为7/8,人群中正常个体中为携带者的概率为(2×1/8×7/8)÷(1-1/8×1/8)=14/63,即9号基因型为14/63AaXBY,两者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概率=14/63×1/2×1/4= 7/252,D正确。
故选B。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11. 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的花粉粒或花瓣细胞同时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正常情况下,花粉粒或花瓣细胞发育成的幼苗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 ab B. Ab C. aaBB D. AaBb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证了亲子代细胞之间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题意分析,花药离体培养以及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分裂方式均为有丝分裂,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花粉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是AB、Ab、aB、ab;花瓣细胞培养发育成的幼苗的基因型AaBb。
【详解】AaBb的植株形成的花粉粒基因型是AB、Ab、aB、ab,则花粉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是AB、Ab、aB、ab;花瓣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则植物组织培养形成的幼苗的基因型是AaBb。则幼苗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aBB。即C正确。
故选C。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5. 豌豆花色中的紫花和白花不属于( )
A. 一种性状 B. 一对相对性状 C. 两种表现型 D. 两种性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详解】A、紫花和白花是豌豆关于花色的一种性状,A正确;
B、豌豆的紫花和白花属于同一性状(花色)的不同表现类型,B正确;
C、豌豆紫花和白花属于两种表现型,C正确;
D、紫花和白花是豌豆关于花色的同一种性状,D错误。
故选D。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大联考)20. 下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一个家系的系谱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
B. Ⅲ10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C. Ⅰ2、Ⅱ4、Ⅱ5、Ⅱ8基因型均为杂合子
D. Ⅲ11的致病基因是由父母共同提供的
【答案】AC
【解析】
【分析】
II-5和II-6均正常,但他们却有一个患此病的儿子,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II-6肯定是携带者,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6肯定不是携带者。
【详解】A、由图中11患者,6正常,可推知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A正确;
B、由图能确定该遗传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但并不能确定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B错误;
C、不管哪种类型,I2、Ⅱ4、Ⅱ5、Ⅱ8基因型均为杂合子,C正确;
D、若该遗传病的遗传类型为伴X隐性遗传,则Ⅲ11的致病基因是由母亲单独提供的,D错误。
故选AC。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大联考)15.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成功地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定律不适用于伴性遗传
B.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孟德尔定律成立的前提之一
C. 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演绎指实施测交实验
D. 孟德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基因和等位基因等相关概念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孟德尔定律适应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基因遗传,也适用于伴性遗传,A错误;
B、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孟德尔定律成立的前提之一,B正确;
C、测交实验是为了检验演绎内容是否正确,设计测交实验属于演绎过程,C错误;
D、孟德尔没有提出基因和等位基因等相关概念,D错误。
故选B。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大联考)13. 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结论N,则这种关系可表示为( )
A. M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M光照强度提高,N表示光合作用提高
C. M表示FeCl3、H2O2酶对H2O2的分解速率,N表示H2O2酶的分解速率一定高
D. M表示伴X隐性遗传母亲患病,N表示儿子一定患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女病父子病,男正母女正;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也会提高。
【详解】A、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如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错误;
B、超过光饱和点后,光照强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不再提高,B错误;
C、在适宜条件下,FeCl3、H2O2酶对H2O2的分解速率,是H2O2酶的分解速率高,C错误;
D、伴X隐性遗传,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病,D正确。
故选D。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5. 已知甲、乙两种遗传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图示为两个家庭的系谱图,两个家庭中的成员均不携带对方家庭的致病基因。图甲中3和4为双胞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图中4与10的基因型相同
B. 若甲中的3、4为异卵双生,则二者基因型不相同的概率为4/9
C. 若乙中的4携带致病基因,则8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可能含有0个或2个致病基因
D. 若乙中的4不携带致病基因,则甲的4与乙的8婚配,所生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判断,图甲中1、2号个体正常,女儿5号患病,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图中II3和II4没有乙病,而其儿子有病,该病是隐性遗传病,但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
【详解】A、分析乙图3和4没有乙病,而其儿子有病,该病是隐性遗传病,但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乙图中4号和10号个体没有病但其父亲都有病,无论是哪种隐性遗传病,他们的基因型都可能相同,A正确;
B、甲图中双亲都没有病,而5号个体有病,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5号的基因型为aa,则1和2的基因型都是Aa,如果3、4为异卵双生,基因型为1/3AA、2/3Aa,则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1/3×2/3=4/9,B正确;
C、如果乙中的4携带致病基因,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8有1/3是纯合子,2/3是该病携带者,其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可能含有2个或0个致病基因,C正确;
D、若乙中的4不携带致病基因,说明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甲的4有1/3AAXBY,2/3AaXBY与乙的8即1/2AAXBXB、1/2AAXBXb婚配,所生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2×1/4=1/8,D错误。
故选D。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4. 某种植物的花色由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三对基因中至少各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开蓝花,其他情况下开白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植物种群中纯合蓝花植株和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有1种和7种
B. 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相互传粉,子代中白花植株占37/64
C. 两株白花植株相互传粉,子代中蓝花植株占1/8,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2种可能
D. 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测交,子代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7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白花和蓝花这一对相对性状受2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因此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又知当个体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植物开蓝花,即蓝花植株基因型为A-B-C-,否则开白花。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该植物种群中纯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只有1种,即AABBDD,纯合植株的基因型有2×2×2=8种,故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8-1=7种,A正确;
B、让基因型为AaBbDd 的植株相互杂交,子代中蓝花植株占3/ 4 ×3 /4 ×3/ 4 =27 /64 ,故子代中白花植株占37 /64 ,B正确;
C、两株白花植株相互传粉,子代中蓝花植株占1 /2 ×1 /2 ×1 /2 =1/ 8 ,即三对基因均相当于测交,故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3种可能: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C错误;
D、让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测交,子代中白花植株:蓝花植株=7:1,白花中只有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为纯合子,因此子代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 /7 ,D正确。
故选C。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2. 果蝇有突变型和野生型,纯合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红眼。现有甲(黑体)、乙(残翅)、丙(白眼雄果蝇)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体果蝇,这3种隐性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
A. 将甲、乙杂交得F1,F1雌雄相互交配,可用于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将乙、丙杂交得F1,F1雌雄相互交配,可用于验证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 将甲、丙杂交得F1,F1雌雄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灰体红眼的基因型有6种
D. 将甲与野生型杂交,某性状在后代雌雄个体中所占比例相同,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答案】B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纯合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红眼,基因型可表示为BBVGVGXWY、BBVGVGXWXW,甲基因型为bbVGVG(黑体)、乙BBvgvg(残翅)、丙BBVGVGXwY(白眼雄果蝇),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将甲bbVGVG、乙BBvgvg杂交得F1(BbVGvg),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无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为验证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可用乙(XWXW)、丙(XwY)杂交得F1(XWXw、XWY),F1雌雄相互交配,若子代只有雄性中出现白眼,即可得证,B正确;
C、将甲(bbVGVGXWXW)、丙(BBVGVGXwY)杂交得F1(BbVGVGXWXw、BbVGVGXWY),F1雌雄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灰体(B—)红眼(XW—)的基因型有2×3=6种,C正确;
D、将甲与野生型杂交,某性状在后代雌雄个体中所占比例相同,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如甲XWXW×野生型XWY,子代全为显性性状,但基因位于X染色体,D错误。
故选BC。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月考(期中)生物试题)20. 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 B、b)控制,A对a、B对b完全显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用纯合的黑色和黄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F1雌雄自由交配得到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
B. 含A、B基因的个体毛色是白色的原因是不能翻译出相关蛋白质
C. 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D. 若F2中白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2,则F2中黑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4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由题干分析可知,纯合黑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黄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F1代的基因型为AaBb,由题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因此F1表现为白色,F1雌雄自由交配得到F2,如果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自F2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色:黑色:黄色=10:3:3;如果Ab、aB连锁,则F2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色:黑色:黄色=2:1:1。
【详解】A、自然界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AABB、AaBb、AABb、AaBB、aabb),A错误;
B、由题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因此含A、B基因的个体为白色,B正确;
C、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即F2的表现型之和为16,说明控制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若F2中白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2,则Ab、aB连锁,F2中黑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4,D正确。
故选BC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连锁情况的判断,解题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再根据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判断两对基因是否连锁。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月考(期中)生物试题)15. 某哺乳动物的毛色受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A1(黄色)、A2(黑色)、A3(白色)控制(A1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某一基因存在纯合致死现象。基因型为A1A2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1A3的个体交配得到F1,F1中黄色:黑色=2:1。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哺乳动物中复等位基因的存在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B. 该哺乳动物的群体中,基因型为A1A1的个体不能存活
C. F1中黄色个体与黑色个体交配,后代出现白色个体的概率为1/8
D. F1中个体自由交配所得F2中黄色︰黑色︰白色=5︰3︰1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老鼠毛色的性状受复等位基因控制,并且A1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因此黄色属的基因型有A1A2、A1A3,A1A1纯合致死;白色鼠的基因型有A2A2、A2A3;黑色鼠的基因型只有A3A3。
【详解】A、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表现为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A正确;
B、基因型为A1A2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1A3的个体交配,理论上F1的基因型为A1A1、A1A3、A1A2、A2A3,而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黑色=2∶1,推知A1基因纯合致死,B正确;
C、F1中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1/2A1A3、1/2A1A2,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2A3,它们交配产生的后代出现白色个体(A3A3)的概率为1/2×1/4=1/8,C正确;
D、F1中个体的基因型为1/3A1A3、1/3A1A2、1/3A2A3,F1中个体产生的配子A1∶A2∶A3=1∶1∶1,F1中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F2中致死(1/9A1A1)∶黄色(2/9A1A2、2/9A1A3)∶黑色(1/9A2A2、2/9A2A3)∶白色(1/9A3A3)=1∶4∶3∶1,故F2的实际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黑色∶白色=4∶3∶1,D错误。
故选D。
(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2. 下列关于孟德尔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为显性性状,这一结果否定融合遗传
B. 杂合子高茎豌豆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两种配子
C. 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对测交实验进行结果预测属于演绎过程
D.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出现性状分离,这一结果否定融合遗传,A项错误;
B、杂合子高茎豌豆产生的雄配子远多于雌配子,B项错误;
C、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对测交实验进行结果预测属于演绎过程,C项正确;
D、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D项错误。
故选C。
(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3. 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与孟德尔“发现问题”无关的现象是( )
A. 子一代植株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
B. 子二代植株中矮茎又出现了
C. F1测交,后代植株出现1:1的比例
D. 子二代植株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假说演绎法,要求考生掌握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说、验证实验及实验结论,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并正确区分各选项所属科学研究过程的环节,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详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一代均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茎,将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性状分离比为高茎:矮茎=3:1,A、B、D正确;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1:1,这是孟德尔验证实验的结果,不是发现问题的现象,C错误。
【点睛】熟记教材相关过程是解题关键。
(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4. 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
A. 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 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C. 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个体比例都是3∶1
D. 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玉米自然条件下既可进行同株的异花传粉,又可进行异株间的异花传粉.在自然状态下,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如果同株传粉,则显性植株所产生的F1都是显性个体,隐性植株所产生的F1都是隐性个体;如果异株传粉,则显性植株和隐性植株所产生的F1都是显性个体。
2、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显性植株所产生的F1都是显性个体,隐性植株所产生的F1都是隐性个体。
【详解】ABD、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因此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 F1都只有隐性个体;玉米既可自交,又可杂交,因此显性植株所产生的都是显性个体,隐性植株所产生的既有显性个体,也有隐性个体,AD错误,B正确;
C、豌豆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都为隐性个体,玉米可进行同株的异花传粉,又可进行异株间的异花传粉,隐性性状的一行上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比例不能确定,C错误。
故选B。
(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5. 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
A. 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B. 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C. 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
D. 长毛兔与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长毛兔
【答案】D
【解析】
【分析】
性状分离指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详解】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亲本只有高茎,后代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属于性状分离,A不符合题意;
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亲本只有短毛,后代同时存在短毛和长毛,属于性状分离,B不符合题意;
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亲本只有一种表现型,后代出现亲本没有的性状,属于性状分离,C不符合题意;
D、长毛兔与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长毛兔,亲本有显性和隐性,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不属于性状分离,D符合题意。
故选D
(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6. 豚鼠的白毛、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对豚鼠交配,生出三黑一白四只豚鼠。亲本性状可能是
A. 都是杂合子的黑毛 B. 都是杂合子的白毛
C. 父本黑毛、母本白毛 D. 以上任何一种都有可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设控制豚鼠毛色的基因为A、a,若黑色是显性性状,则黑色的基因型为AA或Aa,白色的基因型为aa;若黑色是隐性性状,则黑色的基因型为aa,白色的基因型为AA或Aa。
【详解】无论黑色还是白色是显性性状,只要亲本均为杂合子(如均为杂合黑毛或杂合白毛),后代均有可能出现黑毛和白毛;另外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交配的后代(如一方黑色,一方白毛)也会同时出现黑色和白色豚鼠,因为后代只有4只豚鼠,数量太少,后代会出现全黑、全白、黑白都有等情况,数量比值也会出三黑一白的情况,则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Aa×Aa及Aa×aa两个交配组合的后代均会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
(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7. 某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型为AA的人都患病,Aa的人有2/3患病,aa的人都正常。一对新婚夫妇中女性正常,她的母亲是Aa患病,她的父亲和丈夫的家族中均无该病患者,请推测这对夫妇的子女中患病的概率是
A. 1/12 B. 1/6 C. 2/15 D. 1/18
【答案】A
【解析】
【分析】
题中妻子的母亲基因型是Aa,父亲是aa,则正常表现的妻子的基因型可能是Aa,也可能是aa。
【详解】正常表现的妻子的基因型是Aa的可能性是1/4(Aa的可能性是1/2×1/3=1/6,aa的可能性是1/2,Aa∶aa=1∶3),丈夫的基因型是aa,其子女是Aa的可能性是1/4×1/2=1/8,子女患病的几率是1/8×2/3=1/12。
28. 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白色牵牛花杂交,F1 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 F1 自交后,F2 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 1:2:1,如果将 F2 中的所有粉红 色的牵牛花和白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授粉,则后代中红色花所占比例为( )
A. 1/2 B. 1/4 C. 1/6 D. 1/9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可以看出该遗传为不完全显性遗传,又由于F2中出现1:2:1的比例,因此可确定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此解题即可。
【详解】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假设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粉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F2中白色、粉红色牵牛花的比例(aa:Aa)为1:2,即a的基因频率为1/3aa+1/2×2/3Aa=2/3,A的基因频率为1/3,子代中aa占2/3×2/3=4/9,Aa占2×2/3×1/3=4/9,AA占1/3×1/3=1/9,即后代中红色花(AA)所占比例为1/9.故选D。
【点睛】注意:本题是在F2中让白花与粉红花(1:2)进行自由授粉,即自由交配,由于产生的雌雄配子中含A和含a的比例不为1:1,所以计算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不能按测交方式进行计算。
(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9. 科研人员在某海岛上发现多年前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基因 A1(黄色)、A2(白色)、A3(黑色)的显隐性关系为 A1对 A2、A3显性,A2对 A3显性,且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黄色老鼠一定是杂合子,黑色老鼠一定是纯合子
B. 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
C. 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子代中可能出现白色鼠
D. 两只老鼠杂交的子代不可能出现三种毛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由于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故黄色鼠只能是杂合子,基因型可能为A1A2或A1A3;白色鼠的基因型可能为A2A2或A2A3;黑色鼠只能是纯合子,其基因型为A3A3。
【详解】A、由于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且A1对A3(黑色)显性,A2对A3显性,所以黄色老鼠一定是杂合子,黑色老鼠一定是纯合子,A正确;
B、由于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所以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B正确;
C、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则黄色老鼠都是杂合体,基因型为A1-,所以交配的子代中,1/4A1A1(致死)、2/4A1-(黄色)、1/4(白色或黑色).因此子代中黄色老鼠概率为2/3,C正确;
D、如果A1A3与A2A3杂交,则后代中会出现A1A2、A1A3(黄色)、A2A3(白色)、A3A3(黑色)三种毛色,D错误。
【点睛】关键要抓住题干信息“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且A1对 A2、A3 显性,A2对 A3显性,”由此确定三种鼠色的基因型。
(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0. 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
A. 1∶1∶1 B. 4∶4∶1 C. 2∶3∶1 D. 1∶2∶1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频率的计算: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
【详解】Dd植株中雌配子有1/2D、1/2d,雄配子d有50%的致死,说明雄配子是
1/2D、1/2×1/2d=1/4d,也就是雄配子中有2/3D、1/3d。
所以后代各种基因型的频率:
雌雄配子以及后代基因型概率
2/3D
1/3d
1/2D
DD1/3
Dd1/6
1/2d
Dd1/3
dd1/6
故后代各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DD:Dd:dd=2:3:1
故选C。
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衔接班)27. 调查某地区某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发现该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均为1/2500。进一步研究发现,致病原因是患者细胞膜表面的某种载体蛋白缺少了一个氨基酸,从而导致体液中Cl—浓度增大进而发病。下列对该遗传病的分析,合理的是( )多选题
A. 该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 该地区人群中,该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约为1/100
C. 与正常基因相比,该致病基因可能缺少了3个碱基对
D. 上述实例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影响生物性状
【答案】C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该病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假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该地区的人群中,该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均为1/2500。则a的频率为1/50,A的频率为49/50。
【详解】A、该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a的频率为1/50,A的频率为49/50,因此该地区人群中,该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2×1/50×49/50=49/1250,B错误;
C、致病原因是患者细胞膜表面的某种载体蛋白缺少了一个氨基酸,一个氨基酸由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密码子由3个碱基组成,因此与正常基因相比,该致病基因可能缺少了3个碱基对,C正确;
D、研究发现,致病原因是患者细胞膜表面某种载体蛋白结构异常导致的,因此上述实例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影响生物性状,D正确。
故选:CD。
(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衔接班))20. 下列不能用于判断两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的杂交组合是
A. AaBb×aabb B. AaBb×aaBb C. aaBb×Aabb D. AaBb×AaBb
【答案】C
【解析】
【详解】A、AaBb中含有两对等位基因,如果两对基因能独立遗传,则AaBb×aabb的后代会出现1:1:1:1的比例,A不符合题意;
B、AaBb中含有两对等位基因,如果两对基因能独立遗传,则AaBb×aaBb的后代会出现3:1:3:1的比例,B不符合题意;
C、aaBb中只含有一对等位基因,Aabb中也只含有一对等位基因,所以无论是否独立遗传,后代的比例都是1:1:1:1,因而不能用于判断两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C符合题意;
D、AaBb中含有两对等位基因,如果两对基因能独立遗传,则AaBb×AaBb的后代会出现9:3:3:1的比例,D不符合题意。
(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衔接班))15. 下列关于孟德尔通过“假说一演绎法”发现基因分离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结果”是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验证
②完成“测交实验”并发现显性:隐性之比约为1 :1,属于演绎推理
③“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个存在,受精 时离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④“为什么F2出现性状分离,而且比例都接近3:1?”属于提出问题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①“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结果”是孟德尔进行实验发现问题的过程,不是对分离现象的验证,①错误;
②完成“测交实验”并发现显性:隐性之比约为1:1,属于实验验证,②错误;
③“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个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③正确;
④“为什么F2出现性状分离,而且比例都接近3:1?”属于提出问题,④正确。
故选B。
(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衔接班))8. 果蝇中,红眼(B)与白眼(b)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F1全为红眼,F2代白眼:红眼=1:3但是白眼只出现于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结果不能用盂德尔分离定律解释
B. 从上述结果就可判断该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上无等位基因
C. 将F2中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每一组杂交都可获得白眼雌蝇
D. 要确定该基因是否仅位于X染色体上,应将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
【答案】D
【解析】
【详解】A、F2代雌雄表现型不同,为伴性遗传,推断红眼(B)与白眼(b)位于X染色体,亲本为XbY×XBXB,由于F1性状分离比为3:1,符合基因分离定律,A错误;
B、如果Y上有等位基因,实验结果与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一致,无法判断,B错误;
C、F2中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为XbY×XBXB、或XbY×XBXb、XbY×XBXB不能获得白眼雌蝇XbXb,C错误;
D、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如果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子代雄蝇都是白眼,雌蝇都是红眼,否则子代都是红眼,D正确。
故选D。
(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衔接班))1.果蝇的眼色有红色、朱砂色和白色三种表现型,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E、e和B、b)控制,其中B、b位于X染色体上。只要有B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 和E都不存在时为白眼,其余情况为朱砂眼。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的子代中雌性理论上表现为
A. 红眼和白眼 B. 朱砂色眼 C. 白眼 D. 红眼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红眼为 XBY,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为eeXbXb或eeXbY。
【详解】根据题干分析可知,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且其XB一定会传给雌性后代,雌性后代一定含有XB,一定是红眼。
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34.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及其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多选题
A.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的基础上
B.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C. 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遗传
D.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发现F2都是3:1的分离比;揭示实验现象时孟德尔提出Fl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假说;提出假说,依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假说能解释自交实验,但是否成立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最终得出结论。
【详解】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在F2中出现了性状分离,A正确;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B正确;
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所有遗传现象,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遗传,C正确;
D、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D错误。
故选ABC。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33. 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的黑色素由两队独立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可以累加。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和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错误( )
A. 可产生5种表现型
B. 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5/8
C. 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
D. 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1/4
【答案】ABC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人类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所控制;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可以累加.即显性基因越多,皮肤越黑,显性基因的数量不同,皮肤的表现型不同.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后代为AABB(1/4×1/2=1/8)、AABb(1/4×1/2=1/8)、AaBB(1/2×1/2=1/4)、AaBb(1/2×1/2=1/4)、aaBB(1/4×1/2=1/8)、aaBb(1/4×1/2=1/8),因此,皮肤颜色由深到浅的基因型有AABB(1/8),AABb和AaBB(1/8+1/4=3/8)、AaBb和aaBB(1/8+1/8+1/4=3/8)、aaBb(1/4×1/2=1/8)。
【详解】A、根据分析,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可产生四种表现型,A错误;
B、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孩子,即只有2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占3/8,B错误;
C、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占1/8,C错误;
D、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孩子占3/8,D错误。
故选ABCD。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30. 某种小鼠的体色受常染色体基因的控制,现用一对纯合灰鼠杂交,F1都是黑鼠;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体色表现为9黑∶6灰∶1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多选题
A. 小鼠体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若F1与白鼠杂交,后代表现为2黑∶1灰∶1白
C. F2灰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
D. F2黑鼠有两种基因型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2中小鼠的体色为黑:灰:白=9:6:1,是“9:3:3:1”的变式,这说明小鼠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相应的基因用A和a、B和b表示),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黑色鼠的基因型为A_B_,灰色鼠的基因型为A_bb和aaB_,白色鼠的基因型为aabb。据此答题。
【详解】A、F2体色表现为9黑:6灰:l白,是“9:3:3:1”的变式,这说明小鼠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若F1黑鼠AaBb与白鼠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所以表现型为1黑:2灰:1白,B错误;
C、F2灰鼠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比例为1:2:1:2,所以,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C错误;
D、F2黑鼠有四种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D错误。
故选BCD。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31. 某植物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多选题
A. 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
B. 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为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为2∶1
C. 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次,成熟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n
D. 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A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基因频率越来越小
【答案】BC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和分离。
题意分析,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显然A、a之间是不完全显性。
【详解】A、浅绿色植株(Aa)自交,其后代中基因型比例为,AA∶Aa∶aa=1∶2∶1,即深绿色∶浅绿色∶黄色=1:2:l,但由于aa的个体幼苗阶段死亡,因此在成熟后代中只有AA和Aa,且比例为1∶2,A正确;
B、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即Aa×AA,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绿色(AA)∶浅绿色(Aa)=1∶1,B错误;
C、浅绿色植株(Aa)连续自交n次,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n,纯合子AA或aa的概率均为1/2×[1-(1/2)n],由于黄色个体(aa)在幼苗阶段死亡,
因此,杂合子的概率=(1/2)n÷[(1/2)n+1/2-(1/2)n+1]=2/2n+1,C错误;
D、由于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在幼苗阶段死亡,没有产生后代的机会,因此,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A基因频率越来越大,a基因频率越来越小,D正确。
故选BC。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27. 某种蛙的眼色有蓝眼(A__B__)、绿眼(A__bb、aabb)、紫眼(aaB__)三种。现有蓝眼蛙与紫眼蛙交配,F1仅有蓝眼和绿眼两种表现型,理论上F1中蓝眼蛙和绿眼蛙的比例为( )
A. 3∶1 B. 9∶4 C. 9∶7 D. 3∶4
【答案】A
【解析】
【分析】
自由组合类遗传中的特例分析9∶3∶3∶1的变形∶
(1)看后代可能的配子组合,若组合方式是16种,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写出正常的分离比9∶3∶3∶1。
(3)对照题中所给信息进行归类,若后代分离比为 9∶7,则为9∶(3∶3∶1),即7是后三种合并的结果;若后代分离比为9∶6∶1,则为9∶(3∶3)∶1;若后代分离比为15∶1 则为(9∶3∶3)∶1等。
【详解】由题意分析已知蛙的眼色蓝眼是双显性A_B_,绿眼是A_bb或aabb(必须含有bb),紫眼是aaB_;由于蓝眼蛙(A_B_)与紫眼蛙(aaB_)交配,F1仅有蓝眼(A_B_)和绿眼(A_bb、aabb)两种表现型,故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所以F1蓝眼蛙为AaB_,比例为1×3/4=3/4;绿眼蛙为Aabb,比例为1/4,即F1蓝眼蛙和绿眼蛙的比例为3∶1,A正确。
故选A。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28. 基因型为 AaBbCc 和 AabbCc 的两个个体杂交(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表现型有 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16
B. 表现型有 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16
C. 表现型有 4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16
D. 表现型有 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8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于三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AaBbCc 和 AabbCc杂交的后代会产生3×2×3=18种基因型。
【详解】A、表现型有2×2×2=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2×1/2×1/2= 1/8,A错误;
B、表现型有 2×2×2=8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4×1/2×1/2=1/16,B正确;
C、表现型有2×2×2=8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4×1/2×1/4= 1/32,C错误;
D、表现型有2×2×2=8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2×1/2×1/4= 1/16,D错误。
故选B。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29. 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基因型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 该个体可以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C. 该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D、abd或Abd、abD
D. 该基因型的个体的雌雄个体杂交,后代中可以出现的表现型有8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遗传的三大定律指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定律。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其实质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配子由原始的生殖细胞产生,卵巢里的初级卵母细胞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一个较大的次级卵母细胞,和另一个较小的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一个大的卵细胞,小的为第二极体,卵细胞即雌配子。
【详解】A、由图看,控制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该个体可以产生AbD、abd、Abd、abD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B正确;
C、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种卵细胞,它基因型可能是AbD、abd、Abd、abD中的一种,C错误;
D、AabbDd×AabbDd杂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D错误。
故选B。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26. 豚鼠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
A. 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
B. 黑光×白粗→25黑粗
C. 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 ∶3白光
D. 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四种,比例是1:1:1:1,可以用测交实验进行验证。根据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结果,若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后代黑∶白=1:1,可验证分离定律,与题意不符,A错误;
B、黑光×白粗→25黑粗该实验结果能说明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粗糙对光滑为显性,与题意不符,B错误;
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 ∶3白光,对实验结果进行逐对分析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综合性状表现也能看出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但不是最佳的验证方法,因为比例不特殊,C错误;
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该杂交组合为测交组合,能直接验证出黑色粗糙性状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为最佳选项,D正确。
故选D。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21. 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将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
A. 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 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 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 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杂合子自交n代,后代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n,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2)n。由此可见,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多,且无限接近于1;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的比例,且无限接近于1/2;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且无限接近于0。
【详解】A、杂合子自交n代,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2)n,自交代数越多,该值越趋向于1,所以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A正确;
B、纯合子包括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并且它们比例相等,因此显性纯合子=1/2×[1-(1/2)n],自交代数越多,该值越趋向于1/2,所以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正确;
C、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相等,因此隐性纯合子的比例也可用b曲线表示,C错误;
D、杂合子的比例为(1/2)n,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后代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且无限接近于0,所以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D正确。
故选C。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22. 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遗传因子R对感病遗传因子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
A. 1/9 B. 1/16 C. 4/81 D. 1/8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抗病基因R与感病基因r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则在抗病植株中,RR:rR=1:1,因此R的基因频率为3/4,r的基因频率为1/4。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不能繁殖后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在抗病植株中,RR:rR=1:1,因此R的基因频率为3/4,r的基因频率为1/4,则抗病植株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感病植株rr=1/4×1/4=1/16。
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实质,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以繁殖后代的群体的基因型及其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再利用基因频率计算后代的基因型频率。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23. 研究发现基因家族存在一种“自私基因”,该基因可通过杀死不含该基因的配子来扭曲分离比例。若A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体内一半不含该基因的雄性配子。某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获得的F1中红花(AA)∶粉红花(Aa)∶白花(aa)=2∶3∶1,则F1中个体随机受粉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A. 红花∶白花=2∶1 B. 红花∶粉红花=8∶7
C. 红花∶粉红花∶白花=14∶17∶5 D. 红花∶粉红花∶白花=98∶105∶2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干信息可知:自私基因能杀死不含该配子的雄性配子,但对雌配子没有影响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若A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能杀死一半不含该基因的雄性配子,即能杀死一半Aa产生含基因a的雄配子,F1个体随机交配,则F1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是A∶a=7∶5,产生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2∶1,则AA∶Aa∶aa=14∶17∶5。
故选C。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24. 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其他(AA和aa)表现为低产;玉米抗病(D)对感病(d)为显性,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在幼苗期死亡。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抗病玉米自交产生F1,则F1的成熟植株中( )
A. 有9种基因型 B. 抗病:感病=3:1
C. 宽叶抗病类型占1/2 D. 高产抗病类型占1/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高产抗病玉米(AaDd)自交产生F1,已知DD显性基因纯合时在植株幼苗期不能存活,则F1的成熟植株中宽叶(1AA、2Aa):窄叶aa=3:1,抗病Dd:感病dd=2:1,综合分析得出AADd:AaDd:AAdd:Aadd:aaDd:aadd=2:4:1:2:2:1。
【详解】A、F1的成熟植株中有AADd、AaDd、AAdd、Aadd、aaDd、aadd共6种基因型,A错误;
B、F1的成熟植株中 抗病Dd:感病dd=2:1,B错误;
C、F1的成熟植株中宽叶抗病类型(AADd、AaDd)占6/12=1/2,C正确;
D、Aa玉米表现为高产,F1成熟植株中高产抗病(AaDd)占4/12=1/3,D错误。
故选C。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19. 下图表示科研人员在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时,将两个抗虫基因随机整合在染色体上得到三种植株,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情况如下,图中黑点表示抗虫基因,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三种植株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抗虫基因的染色体都是4条
B. 三种植株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都可能含有两个抗虫基因
C. 植株乙与丙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抗虫 : 不抗虫=8 : 1
D. 植株乙自交与植株丙测交,其子代抗虫性状的表现型及比例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抗虫基因整合到染色体上的位置示意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详解】A、甲细胞中的2个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乙细胞中的2个抗虫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丙细胞中的2个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有丝分裂间期,抗虫基因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导致抗虫基因由2增至4,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甲、丙含抗虫基因的染色体都是4条,但乙是2条,A错误;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抗虫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导致抗虫基因由2增至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甲和丙可能含有2个抗虫基因,乙可能含有4个抗虫基因,B错误;
C、植株乙产生的配子中有1/2不含抗虫基因,植株丙产生的配子中有1/4不含抗虫基因,二者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抗虫∶不抗虫=(1-1/2×1/4)∶(1/2×1/4)=7∶1,C错误;
D、植株乙产生的配子中有1/2不含抗虫基因,乙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抗虫∶不抗虫=(1-1/2×1/2)∶(1/2×1/2)=3∶1,植株丙产生的配子中有1/4不含抗虫基因,丙与不含抗虫基因的植株(产生的配子不含抗虫基因的概率是1)测交,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抗虫∶不抗虫=(1-1/4×1)∶(1/4×1)=3∶1,D正确。
故选D
(2021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9月联考(新高考))家蚕是ZW型性别决定,下列有关家蚕性染色体上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ZW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在遗传上与性别无关联
B. 仅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有杂交方式所得子代的表现在雌雄中均不同
C. 仅位于W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雌性中表现
D. ZW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ZW型的性别决定方式: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型是ZW,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型是ZZ。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叫伴性遗传,伴性遗传也遵循分离定律,是分离定律的特殊形式。
【详解】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相关联,A错误;
B、不是每一种杂交组合所得子代的表现在雌雄中均不同,如ZBZb和ZbW产生的子代雄性ZBZb、ZBZb,雌性ZBW、ZbW,后代雌雄表现型相同,B错误;
C、W染色体位于雌性个体内,仅位于W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雌性中表现,C正确;
D、ZW染色体上的基因大都与性别决定无关,D错误。
故选D。
(2021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9月联考(新高考))柑枯果实果皮的色泽有黄色、红色和橙色三种类型,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B/b、C/c表示)。设计不同杂交实验并对子代果皮颜色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一: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
实验二: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B. 实验一红色亲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Cc
C. 实验二中亲本橙色柑桔的基因型可以确定
D. 实验一子代红色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27:36:1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实验甲中: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l,相当于测交,说明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的定律,即ABC基因同时存在时为红色,没有ABC基因就为黄色,其余基因型就为橙色。因此,其基因型为AaBbCc×aabbcc。
【详解】A、通过实验一相对性状个体间的杂交子代组合数为23=8或红和黄均占1/8可以得出,实验一相当于测交,且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
B。通过实验二橙色和红色的子代出现黄色可以得出,黄色对于橙色和红色均为隐性,实验一红色和黄色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Cc和aabbcc,B正确;
C、实验二中子代黄色的基因型为aabbcc,则亲本红色的基因型为AaBbCc,通过子代的比例可推出实验二雌雄配子的组合数为16(即2×2×4),三对基因有两对相当于测交,一对相当于自交,自交的基因是三对基因中的任一对均可,故实验二中橙色柑桔的基因型不能确定,C错误;
D 实验一子代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也为AaBbCc,自交后代表现型中红色为3/4×3/4×3/4=27/64,黄色为1/4×1/4×1/4=1/64,其余为橙色,红色:橙色:黄色的比例为27:36:1,D正确。
故选C。
(2021届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对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F1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
B. 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于3∶1,与分离定律相符
C. F2出现4种基因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
D. F2出现4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
【答案】C
【解析】
【分析】
黄色相对于绿色为显性性状(用Y、y表示),圆粒相对于皱粒为显性性状(用R、r表示),因此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得基因型为YYRR,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它们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YyRr,F1自交所得F2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
【详解】A、F1的基因型为YyRr,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即YR、Yr、yR、yr,A正确;
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较近于3:1,黄色与绿色之比也接近于3:1,与分离定律相符,B正确;
C、F2出现9种基因型的个体,C错误;
D、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 D正确。
故选C。
(2021届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高三一模生物试题)某种昆虫的黑体(A)对灰体(a)为显性,正常翅(B)对斑翅(b)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雌性个体无论翅形基因如何,均为斑翅,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型为Bb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正常翅与斑翅的比例为3:1
B. 若想依据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能满足要求的亲代组合有两种
C. 若AABB与aaBB杂交,子一代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子二代表现型比为3:1:3:1
D. 一对纯合斑翅昆虫杂交,若后代出现正常翅个体,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及实质
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适用条件:(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详解】A、基因型为Bb的雌雄个体杂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Bb:bb=1:2:1,由于雌性个体无论翅形基因如何,均为斑翅,因此子代正常翅与斑翅的比例为3:5,A错误;
B、若想依据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能满足要求的亲代组合有BB×BB、BB×Bb、BB×bb,B错误;
C、若AABB与aaBB杂交,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则子二代表现型比为(3:1)(1:1)=3:1:3:1,C正确;
D、一对纯合斑翅昆虫杂交,若后代出现正常翅(B_)个体,说明纯合斑翅亲本中雌性基因型为BB,并没有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C。
(2021届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如图显示某种鸟类羽毛的毛色(B、b)遗传图解,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该种鸟类的毛色遗传属于性染色体连锁遗传
B. 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基因B对b完全显性
C. 非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
D. 芦花雄鸟与非芦花雌鸟的子代雄鸟均为非芦花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中,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杂交,子代出现了非芦花,即出现性状分离,则亲代表现的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且子代非芦花的都是雌鸟,即性状分离比在子代雌雄中不同,可见该基因在z染色体上(鸟类为ZW型性别决定方式),据此答题。
【详解】AB、由遗传图解可知,芦花亲本杂交,子代出现非芦花性状,说明非芦花性状为隐性性状,子代雌雄鸟的表现型比例不同,属于性染色体连锁遗传,亲代基因型为ZBZb(♂)和ZBW(♀),A、B正确;
C、非芦花雄鸟ZbZb和芦花雌鸟ZBW的子代雌鸟基因型为ZbW,表现为非芦花,C正确;
D、由于芦花雄鸟基因型有两种;ZBZb、ZBZB,其与非芦花雌鸟ZbW产生的子代雄鸟表现型为非芦花和芦花,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1届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高三一模生物试题)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30%,Aa个体占60%,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A. 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 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C. 增大、不变、增大、不变 D. 不变、增大、不变、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遗传平衡定律适用条件:种群足够大、没有自然选择、没有基因突变、个体之间进行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等。随机交配后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不变;自交使纯合体比例增大,杂合子比例降低,如果没有自然选择、基因突变、迁入和迁出等,基因频率不变。
【详解】该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30%,Aa个体占60%,aa的基因型频率为10%,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30%+1/2×60%=60%,a的基因频率为10%+1/2×60%=40%。随机交配后,AA个体百分比是60%×60%=36%,aa的基因频率是40%×40%=16%,Aa=2×60%×40%=48%;随机交配后,A的基因频率为:36%+1/2×48%=60%。因此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升高,A基因频率不变。该种群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30%+1/4×60%=45%,aa=10%+1/4×60%=25%,Aa=1/2×60%=30%;自交后,A的基因频率为45%+1/2×30%=60%。因此自交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升高,A基因频率不变。故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增大、不变、增大、不变。
故选C。
(2021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形、黄色皱形、绿色圆形、绿色皱形的比例为9∶3∶3∶1,关于F2出现这样的比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形豌豆与纯种绿色皱形豌豆
B. 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2种,比例为1∶1
C. 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 F1的8种配子结合方式不能都发育成新个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题意分析,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说明F1是双杂合子AaBb,则亲本可能是AABB、aabb或者AAbb、aaBB。
【详解】A、由分析可知,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形豌豆与纯种绿色皱形豌豆,也可以是纯种黄色皱形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A错误;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是F2中出现9∶3∶3∶1的基础,B错误;
C、F1自交时,4种类型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是F2中出现9∶3∶3∶1的保证,C正确;
D、F1的4种配子,产生的16种结合方式均能发育成新个体,D错误。
故选C。
(2021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他们生有一个正常的儿子和一个白化病的女儿。该正常儿子长大后与一个白化女性患者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几率是( )
A. 1/2 B. 1/3 C. 1/6 D. 2/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分析可知:一对正常夫妇的基因型都为Aa,所以正常儿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该正常儿子长大后与一个白化女性患者aa婚配,生一个正常的子女的几率是1﹣=.
故选D.
(2021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某男学生在体检时发现是红绿色盲患者,医生在询问该家族病史时得悉该生的母亲既是色盲又是血友病患者,而父亲性状正常。医生在未对该生作任何检查情况下就在体检单上记录了患有血友病,这是因为( )。
A. 血友病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 B. 血友病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C. 父亲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D. 血友病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人类的红绿色盲和血友病都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患者少于男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女病父子病,男正母女正.因此母亲既是色盲又是血友病患者,则其儿子肯定患有色盲和血友病。
【详解】A、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血友病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B错误;
C、父亲正常,不携带血友病基因,C错误;
D、血友病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D错误。
故选A。
(2021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与眼色相关的基因用B、b表示,与体色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
组合
P
F1
①
♀灰身红眼、♂黑身白眼
♀灰身红眼、♂灰身红眼
②
♀黑身白眼、♂灰身红眼
♀灰身红眼、♂灰身白眼
A. 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
B. 由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 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果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16
D. 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果蝇中黑身白眼占1/8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实验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的后代只出现灰身红眼,说明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A正确;
B、由于组合②的后代中,雌性个体只有红眼,雄性个体只有白眼,因此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
C、组合①的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4×1/2=1/8,C错误;
D、组合②的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黑身白眼占1/4×1/2=1/8,D正确。
故选C
(2021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Ⅱ4、Ⅱ5是直系血亲,Ⅲ7、Ⅲ8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B. 若用A、a表示关于该病的一对等位基因,则Ⅰ2的基因型一定为AA
C. 由Ⅰ1×Ⅰ2→Ⅱ4×Ⅱ5,可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
D. 由Ⅱ5×Ⅱ6→Ⅲ9可推知此病属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考查遗传系谱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及基因型的推断。由于5号、6号患病,其女儿9号不患病,可推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详解】A、Ⅱ4、Ⅱ5是旁系血亲,,A错误;
B、若用A、a表示关于该病的一对等位基因,则Ⅰ2的基因型为AA或Aa,B错误;
C、由Ⅰ1×Ⅰ2→Ⅱ4×Ⅱ5,不能判断致病基因的显隐性,C错误;
D、由Ⅱ5×Ⅱ6→Ⅲ9可推知此病属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D正确。
故选D。
(2021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某动物学家饲养的一种老鼠,黄色皮毛纯种不能传代,而灰色皮毛能纯种传代。且黄×黄→2黄︰1灰,灰×灰→灰,则决定此种老鼠黄色皮毛的基因是( )
A. 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 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 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 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于黄鼠与黄鼠交配产生了灰鼠,故灰色皮毛为隐性,黄色皮毛为显性;而后代中没有性别之分,可知为常染色体遗传;故选C。
【点睛】
(2021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9月联考(新高考))从性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表现型上由于受个体性别影响,雌雄杂合子的表现不同;而伴性遗传是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两种遗传方式都具有群体中雌雄个体对某性状表现机会不等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只具有H基因时无论雌雄均表现为有角,而无H时则无论雌雄均表现为无角。有角和无角在雌雄个体中均有表现,但有角总是在雄性中表现较多,由此可初步断定,控制有角和无角的基因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由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判断理由为___________,控制该性状的基因_______(填“位于”或“不位于”)X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纯合(XHY和XhY看作纯合)有角和无角的雌雄绵羊若干,现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验证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的从性遗传,而不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伴性遗传,可选用的杂交组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上述实验得到的子代绵羊再做杂交实验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对属于从性遗传做进一步验证,请写出符合从性遗传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不可能 (2). 如果有角和无角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群体中不存在有角雌羊 (3). 不位于 (4). 如果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角为显性,群体中有角个体雌性应多于雄性 (5). 有角雌╳无角雄、无角雌╳有角雄 (6). 能 (7). 雄性中有角:无角=3:1,雌性中有角:无角=1:3
【解析】
【分析】
常见的几种遗传病及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发病特点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②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且与性别无关。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遇常染色体类型,只推测基因,而与 X、Y无关。
【详解】(1)如控制有角和无角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有角和无角不应出现在雌性个体中,但群体雌性中存在这样的个体,所以控制有角和无角的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如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角为显性,雌性有角个体的基因型为XHXH、XHXh,无角个体的基因型XhXh,即有两种基因型表现为有角,一种基因型表现为无角,而雄性则在两种基因型中只有一种表现为有角,故群体中有角个体雌性应多于雄性,因此不位于X染色体上。
(2)题中所给的个体均为纯合子,故有角雌和有角雄、无角雌和无角雄杂交,无论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从性遗传,子代表现是相同的。有角雌与无角雄杂交,如基因在X染色体上,相应的基因型为XHXH╳XhY,子代中雌雄均为有角,如果是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从性遗传,相应的基因型为HH╳hh,子代雄为有角,雌为无角,伴性遗传和从性遗传两种方式下结果不同,能确定基因的位置;无角雌╳有角雄杂交,如基因在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hXh╳XHY,子代中雌为有角,雄为无角,如果是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从性遗传,基因型为hh╳HH,子代雄为有角,雌为无角,伴性遗传和从性遗传两种方式下结果不同,能确定基因的位置。
(3)如果是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从性遗传,两组杂交结果子代均为Hh,雌雄交配子代雄性有角:无角=3:1,雌性有角:无角=1:3。
【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遗传方式的判断和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从题中表格获取信息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021届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高三一模生物试题)根据遗传学研究知道,家兔的毛色是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其中,基因A决定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散(黑色素的分散决定了灰色性状的出现);没有黑色素的存在,就谈不上黑色素的分散。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工作者选用纯合的家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
P 灰色×白色
↓
F1 灰色
↓同代基因型相同的异性个体相交
F2 灰色 黑色 白色
9 ∶ 3 ∶ 4
请分析上述杂交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控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在遗传方式上________(填“是”或“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2中灰色家兔的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之比为________;黑色家兔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F2白色家兔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中杂合子占________。
【答案】 (1). AABB、aabb (2). 遵循 (3). F2中9∶3∶4的比例是9∶3∶3∶1比例的变式 (4). 4 (5). 1∶8 (6). AAbb或Aabb (7). aaBB、aaBb、aabb (8). 2/3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题图分析,同时有A与B基因时显灰色,有A基因无B基因显黑色,无A基因显白色,即灰色家兔的基因型为A_B_,黑色家兔的基因型为A_bb,白色家兔的基因型为aa__。图中F2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9∶3∶4,是“9∶3∶3∶1”的变式,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均为纯合子,其中灰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白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
【详解】(1)F2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9∶3∶4,是“9∶3∶3∶1”的变式,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同时说明家兔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结合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2)依题意,F2中灰色家兔基因型为A_B_、黑色家兔基因型为A_bb、白色家兔基因型为aaB_、aabb,因此,灰色家兔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最多有4种,黑色家兔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共两种。
(3)F2中白色家兔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3种,其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为1/3aaBB和2/3aaBb,其中杂合子aaBb占2/3。
【点睛】熟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利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答实际问题是解决本题的另一关键。
(2021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考察某闭花受粉植物茎的高度和花的颜色,发现它们与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有关。现以纯合矮茎紫花植株为母本、纯合高茎白花植株为父本进行杂交,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发现F1中有一株矮茎紫花(记作植株A),其余均为高茎紫花。F1中高茎紫花植株自交产生的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27∶21∶9∶7 。请回答:
(1)以纯合矮茎紫花植株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粉前,对其花所做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由F2可推测茎的高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F2中高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种。
(4)为了研究植株A出现原因,现让植株A自交,发现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矮茎紫花∶矮茎白花=9∶7。据此,某同学认为植株A出现是由于母本发生了自交,你认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________。
【答案】 (1). (未成熟前)去雄并套袋 (2). F2中高茎∶矮茎=3∶1 (3). 10 (4). 不认同,如果母本自交得来的植株A,则植株A自交,子代应全为(矮茎)紫花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纯合矮茎紫花为母本、纯合高茎白花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都是高茎紫花(除A植株外),而F1自交,F2出现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27:21:9:7”,说明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而高茎含矮茎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为D和d,而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为A、a和B、b。根据F2中紫花:白花=(27+9):(21+7)=9:7 可知,F2紫花的基因型内A_B_,共4种基因型,白花的基因型(A_bb、aaB_、aabb)则有5种;F2中高茎为显性(D_),有2种基因型,矮茎为隐性(dd)只有1种基因型。
【详解】(1)为了防止自花传粉或者随意的异花传粉,以纯合矮茎紫花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粉前,应对母本的花粉未成熟前去雄并套袋。
(2)根据F2中,高茎:矮茎=3:1,可知株高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因为F2中紫花:白花(27+9):(21+7)=9:7,假设紫花和白花受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高茎和矮茎基因D、d控制,根据题干可知,紫花基因型为A_B_;白花的基因型为A_bb、aaB_、aabb,共5种基因型,而中高茎为显性,有两种基因型D_,所以F2高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2=10种。
(4)根据题意,植株A自交,子代表现为矮茎紫花:矮茎白花=9:7,不可能是植物A的出现是由于母本发生了自交。因为F1为DdAaBb,如果是母本自交,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ddAABB,其自交后代全为矮茎紫花;但是如果是父本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ddAaBb,其自交后代矮茎紫花:矮茎白花=9:7。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已知某植物为雌雄同体,籽粒饱满(B)与籽粒凹陷(b)、紫叶(A)与绿叶(a)为其两对相对性状。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问题:
(1)现有若干籽粒饱满与凹陷的种子,请利用这些种子发育而来的植株为材料验证基因分离定律,通常可以采用两种思路。
思路一:先让上述植株分别自交,单独收获种子,若某些植株的自交后代出现______分离比,即可验证;若后代均未出现性状分离,则可以将后代中籽粒饱满与凹陷种子发育的植株进行______,所得子代再进行自交来验证。
思路二:先让上述两种性状的植株进行杂交,单独收获种子,请写出杂交后的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
(2)若用纯种的紫叶籽粒凹陷与绿叶籽粒饱满杂交,F1自交后代出现5:3: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有两种可能:①基因型为_______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②_____________。
请利用以上杂交获得的后代为材料,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是假说①所致,写出简要实验思路及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3:1 (2). 杂交 (3). 若有些杂交组合F1 (子代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则即能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若所有杂交组合F1(子一代)的表现型均一致,则让F1植株自交,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即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4). AB (5). F2中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或致死) (6). 用F1与F2中绿叶籽粒凹陷做亲本进行正反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7). 正交或者反交后代出现绿叶籽粒饱满:紫叶籽粒凹陷:绿叶籽粒凹陷=1:1:1,则说符合假说①
【解析】
分析】
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常用杂合子个体的自交或是测交来进行验证。
两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在无配子或后代致死的情况下,杂合子自交呈现的后代表现型比例为双显性:一性状单显性:另一性状单显性:双隐性=9:3:3:1。
【详解】(1)思路一:让植株分别自交,若植株为杂合子,后代则会出现性状分离,比例为3:1;若植株都为纯合子,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则让纯合子杂交获得杂合子,杂合子再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例为3:1;
思路二:若显性个体为纯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后,子代表现型均为显性,且后代自交后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即能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若显性个体为杂合子,与隐性个体杂交后,子代表现型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即能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2)分析题意可知,F1为紫叶籽粒饱满植株,基因型为AaBb,若正常自交且配子受精卵无致死情况,后代性状分离比应为紫叶籽粒饱满:紫叶籽粒凹陷:绿叶籽粒饱满:绿叶籽粒凹陷=9:3:3:1,比较题干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可判断是后代双显性个体中出现配子或受精卵致死现象,且致死后代占后代总数的1/4,故可推断可能是①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②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受精卵致死(或不发育);
需要验证假说①,需要验证雌雄配子是否有致死情况,则需要获得基因型为AB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则考虑正反交来获得基因型为AB的雌雄配子,故实验思路则采用F1与F2中绿叶籽粒凹陷做亲本进行正反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实验结果可以以假说①正确为前提,F1基因型为AaBb,F2中绿叶籽粒凹陷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AB配子致死,则F1提供的配子为Ab、aB和ab,正交或者反交后代出现绿叶籽粒饱满:紫叶籽粒凹陷:绿叶籽粒凹陷=1:1:1,则符合假说①。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与运用,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分离定律,并且分析当两种性状杂合子自交后代分离比不符合9:3:3:1的比例时可能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考查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36. 西红柿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控制显性性状,d控制隐性性状。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做出这一判断是根据哪一过程?____________。
(2)P中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__,与F1中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_,F2中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P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1黄果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_____。
(5)F2自交得F3,F3中稳定遗传的红果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红果 (2). 红果自交出现性状分离 (3). Dd (4). 100% (5). DD∶Dd=1∶2 (6). 测交 (7). 黄果 (8). dd (9). 3/16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F1红果自交后代出现黄果,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红果相对于黄果为显性性状,且F1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则P中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P中、F1中和F2中黄果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dd,F2中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或Dd.
【详解】(1)由于F1红果自交后代出现黄果,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红果为显性性状。
(2)由于F1的表现型为红果和黄果,所以P中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Dd,F1中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Dd,所以与F1中红果的基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概率是100%,F2中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是DD∶Dd=1∶2。
(3)P的两个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和dd,它们的杂交相当于测交。
(4)F1黄果(dd)是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后代遗传因子组成是dd,表现全为黄果。
(5)F1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1/2×1/4)DD、(1/2×1/2)Dd、(1/2×1/2+1/2)dd,F2自交得F3,F3中稳定遗传的红果的比例是1/8+2/8×1/4=3/16。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37. 分析有关遗传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兔子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且b1、b2、b3、b4之间具有一定次序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将不同毛色的兔子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杂交实验
双亲性状
F1性状
甲
纯种青毛×纯种白毛
F1青毛
乙
纯种黑毛×纯种褐毛
F1黑毛
丙
F1青毛×F1黑毛
青毛∶黑毛∶白毛=2∶1∶1
(1)据表分析,b1、b2、b3、b4之间的显性顺序是__________。
(2)若一只灰色雄兔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那么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材料2:某种小鼠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之间共显性(即A1、A2和A3任意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毛色的控制关系。
(3)该小鼠种群关于白色个体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其中棕色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4)若一白色雄性个体与黑色雌性个体交配的后代有两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
(5)研究发现小鼠尾长的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D(短尾)和d(长尾)控制,且短尾基因(D)有纯合致死现象(在胚胎时期就使个体死亡)。取雌雄两只黑色短尾与棕色短尾鼠交配,F1表现型为黑色长尾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
【答案】 (1). b1>b3>b2>b4 (2). Bb4 (3). 3 (4). A1A2 (5). A2A2或A3A3 (6). 1/12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材料1:B毛色灰色对b1青色、b2白色、b3黑色、b4褐色都是显性,b1、b2、b3、b4之间有一定次序的显隐性关系,各组的杂交组合为:甲:纯种青毛兔(b1b1)×纯种白毛兔(b2b2)→F1为青毛兔(b1b2);乙:纯种黑毛兔(b3b3)×纯种褐毛兔(b4b4)→F1为黑毛兔(b3b4);丙:F1青毛兔(b1b2)×F1黑毛兔(b3b4)→b1b4、b1b3、b2b4、b2b3。
材料2:小鼠毛色由常染色体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1、A2和A3三个复等位基因两两组合,纯合子有A1A1、A2A2、A3A3三种,杂合子有A1A2、A1A3、A2A3三种,故共有6种基因型。
【详解】(1)由实验甲可知b1对b2为显性,由实验乙可知b3对b4为显性,实验丙的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1b4∶b1b3∶b2b4∶b2b3=1∶1∶1∶1,又青毛∶黑毛∶白毛=2∶1∶1,则b1b4和b1b3均表现为青色,b2b4表现为白色,b2b3表现为黑色,所以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b1>b3>b2>b4。
(2)若一只灰色雄兔(B_)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则该灰毛兔的基因组成中,除了含有B基因外,另外一个基因一定是b4,因为b4不会遮盖b1、b2、b3的表现,才能使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Bb4,和它杂交的纯合体分别是:b1b1、b2b2、b3b3、b4b4,则子代中青毛兔的基因型为b1b4,白毛兔的基因型为b2b4,黑毛b3b4、褐毛b4b4。
(3)由图知,只要无基因A1或基因A1不表达就会缺乏酶1,体色就为白色,所以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A2A2、A3A3和A2A3三种。由图可知,棕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1A2。
(4)分析题图可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只能是A1A3,该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A1A3)异性个体交配,后代有两种毛色,若白色雄性为A2A3,则子代会有A1A2棕色、A1A3黑色和A2A3白色三种类型;若白色雄性为A2A2,则子代会有A1A2棕色和A2A3白色两种类型;若白色雄性为A3A3,则子代会有A1A3黑色和A3A3白色两种类型,故白色雄性基因型为A2A2或A3A3。
(5)研究发现小鼠尾长性状由基因D(短尾)和d(长尾)控制,且短尾基因(D)有纯合致死现象(在胚胎时期就使个体死亡)即DD不会存在。故短尾的基因型为Dd,长尾的基因型为dd。取雌雄两只黑色短尾(A1A3Dd)与棕色短尾鼠(A1A2Dd)交配,F1表现型为黑色的基因型为A1A3,比例为1/4,长尾的基因型为dd,由于DD纯合之死,故Dd∶dd=2∶1,长尾的比例是1/3,故F1表现型为黑色长尾的比例是1/4×1/3=1/12。
【点睛】本题考查复等位基因和基因分离定律,答题关键在于明确复等位基因之间的相对显隐性的关系,然后再根据题干进行分析判断。
(河北省张家口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衔接班))32. 开两性花的二倍体陆地棉易得黄萎病,研究人员已从海岛棉分离出抗黄萎病基因(StVe,简称基因S),发现整合到陆地棉的2号染色体和线粒体上的基因S能表达出等效的抗性,但线粒体上的基因 S 表达的抗性会逐代减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符合长期种植要求的种子(幼苗) 是下列图示中的_____________。
(1)为了快速地获得更多的符合生产要求的种子,将上述6种幼苗全部种植,逐步进行如下操作:
①将所有具有抗性的植株自交得到自交系一代,同时还将这些具有抗性的植株作为父本(其精子内的线粒体不会进入卵细胞)与表现型为___________的植株杂交得到杂交系一代,将杂交系一代种子全部种植,检测其抗性。若同一株系的植株全部表现为_________,则其对应的自交系一代就是符合要求的种子。
②让所有有抗性的杂交系一代植株自交,得到自交系二代种子,这些种子类型是___________(种子类型用上图中的序号表示),对应的比例是_________。
【答案】 (1). a、d (2). 不抗黄萎病(无抗性) (3). 抗黄萎病(有抗性) (4). d、e、f (5). 1:2:1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分析,抗黄萎病基因S整合到2号染色体和线粒体上的基因S都能表达出等效的抗性,但线粒体上的基因S表达的抗性会逐代减弱。
2、分析图形:a中两条2号染色体和线粒体上都整合了抗黄萎病基因S;b中一条2号染色体和线粒体上都整合了抗黄萎病基因S;c中线粒体上整合了抗黄萎病基因S;d中两条2号染色体都整合了抗黄萎病基因S;e中一条2号染色体上整合了抗黄萎病基因S;f中两条2号染色体和线粒体上都没有整合抗黄萎病基因S。
【详解】(1)由于线粒体上的基因 S 表达的抗性会逐代减弱,所以要长期种植,需要求幼苗是2号染色体上基因 S的纯合体,才能稳定遗传,a、d 符合。
(2)①从上述6种幼苗中选出稳定遗传的个体,进行自交,得到自交系一代,如果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S基因是纯合的,后代仍都有抗性,由于a、b、c植物线粒体中也有S基因,后代也会有抗性,所以还要将这些具有抗性的植株作为父本与表现型为不抗黄萎病的植株杂交得到杂交系一代,将杂交系一代种子全部种植,检测其抗性。若同一株系的植株全部表现为抗黄萎病,则其对应的自交系一代就是符合要求的种子。②经以上处理后,让所有有抗性的杂交系一代植株自交,得到自交系二代种子,这些种子类型是d、e、f,有纯合、杂合、无抗性类型,对应的比例是1:2:1。
(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2. 玉米叶绿素的合成受到细胞核中基因A和a的控制,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叶片分别为深绿色、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植株叶片为黄色,这种黄色植株在幼苗期即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型为aa的植株在幼苗期死亡的原因是_____。
(2)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基因型为Aa的植株叶片为浅绿色,但在遮光条件下为黄色,这一现象说明_____。
(3)在正常光照条件下,让基因型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则F3成熟植株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
【答案】 (1). 缺乏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 叶绿素的合成既受基因控制,也与光照条件有关 (3). 7/9
【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2、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因素。
【详解】(1)基因型为aa的植株叶片为黄色,缺乏叶绿素,这种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导致死亡。
(2)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基因型为Aa的植株叶片为浅绿色,但在遮光条件下为黄色,这说明叶绿素的合成既受基因控制,也与光照条件有关。
(3)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F1成熟植株的基因型为1/3AA、2/3Aa,F1中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分别自交,F2植株中基因型为AA的植株占1/3+2/3×1/4=1/2,基因型为Aa的植株占2/3×1/2=1/3,基因型为aa的植株(占2/3×1/4=1/6)在幼苗期死亡,故F2植株中AA占3/5,Aa占2/5,同理,可求得F3成熟植株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7/9。
(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3. 某生物资源调查组在一个较为封闭的小岛上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用A.a表示花色的基因),茎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用B、b表示茎色的基因)。他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取126对亲本进行实验
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及比例
(后代数量足够多)
交配组合
F1表现型及比例
(后代数量足够多)
甲:42对亲本,红花×红花
35红花:1白花
丁:绿茎×紫茎
绿茎:紫茎=1:1
乙:42对亲本,红花×白花
5红花:1白花
戊:紫茎自交
全为紫茎
丙:42对亲本,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己:绿茎自交
由于虫害,植株死亡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组,写出甲组红花亲本的可能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组。
(3)若任取乙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可能情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乙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纯合红花占种群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
(4)如果己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红色 (2). 甲 (3). AA或Aa (4). 紫茎 (5). 丁和戊 (6). 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 (7). 2/3 (8). 绿茎:紫茎=3:1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和分析图表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是基因的分离定律,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图表,分析表格信息可知,第一组实验中,甲组实验红花与红花交配,后代出现白花,说明红花对白花是显性性状;第二组实验中,戊组实验紫茎自交后代全是紫茎,说明紫茎是纯合子,且丁组实验绿茎与紫茎杂交子代绿茎:紫茎=1 : 1 ,说明绿茎是杂合子,因此绿茎对紫茎是显性性状,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详解】(1)根据图表第一组中甲分析,红花×红花杂交后代出现35红花:1白花,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红色是显性,白色是隐性,甲组红花亲本的可能基因型是AA或Aa;
(2) 根据表格中丁组合:绿茎×紫茎的后代绿茎:紫茎=1:1和戊组合:紫茎自交的后代全为紫茎,可判断茎色遗传中,隐性性状为紫茎,显性性状为绿茎。
(3) 乙组亲本中的任一株红花植株,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因此自交后代出现的情况是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乙组中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子,因此F1中5红花:1白花就代表了亲代中的所有红花亲本所含显隐性基因的比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5:1.如果设显性基因为R,则RR:Rr=2:1。
(4) 据丁组可知,绿茎为杂合体,所以己组绿茎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为绿茎:紫茎=3:1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月考(期中)生物试题)22. 某植物的子叶颜色和花叶病的抗性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A基因控制绿色色素的生 成,A基因越多,子叶颜色越深。现以浅绿色抗病植株为亲本进行自交,子代成熟植株的性状分离比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浅绿色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1产生上述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F1所有植株随机交配产生F2,则F2成熟植株中浅绿色植株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仅考虑抗病、不抗病这对相对性状,从F1中选择多株抗病植株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抗病︰不抗病=15︰1,则所选择的抗病植株中,纯合植株︰杂合植株=___________________,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由于环境改变,不抗病植株易遭受病菌侵袭,不抗病植株存活率只有1/2,此条件上图中亲本浅绿色抗病植株自交,F1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aBb (2). 基因型为aa的植株体内无绿色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幼苗期死亡 (3). 1/2 (4). 3︰1 (5). 1/8 (6). 深绿色抗病︰深绿色不抗病︰浅绿色抗病︰浅绿色不抗病=6︰1︰12︰2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F1中深绿色:浅绿色=1:2,抗病:不抗病=3:1,说明深绿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浅绿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抗病为显性性状,亲本浅绿色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详解】(1)由分析可知,亲本浅绿色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自交后代中没有出现aa,说明基因型为aa的植株体内无绿色色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幼苗期死亡,导致F1产生上述比例。
(2)F1植株中深绿色(AA):浅绿色(Aa)=1:2,则产生的配子A:a=2:1,F1所有植株随机交配,F2成熟植株中浅绿色植株(Aa):深绿色(AA)=(2×1/3×2/3):(2/3×2/3)=1:1,因此F2成熟植株中浅绿色植株占1/2。
(3)F1中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BB和Bb,假设杂合植株(Bb)占比例为a,F1中抗病植株自交产生的不抗病植株的概率=a×1/4=1/16,则a=1/4,因此纯合植株︰杂合植株=(1-1/4):1/4=3:1。子代中杂合子(Bb)的概率=1/4×1/2=1/8。
(4)若由于环境改变,不抗病植株存活率只有1/2,亲本浅绿色抗病植株自交,F1中抗病植株:不抗病植株=3:(1×1/2)=6:1,因此F1中深绿色抗病︰深绿色不抗病︰浅绿色抗病︰浅绿色不抗病=(1:2)(6:1)=6︰1︰12︰2。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月考(期中)生物试题)25. 若某昆虫体色(黄色、褐色、黑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B/b、D/d)决定,如图为基因控制相关物质合成的途径,a基因、b基因、d基因没有相应的作用。
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昆虫作为亲本(其中之一基因型为aabbdd)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由题可知,基因A对基因B的表达有____________作用(填“促进”或“抑制”)。
(2)为了验证控制体色的三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与双亲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杂交,若子一代的性状及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体色的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F2中黄色昆虫有_________ 种基因型。若让F2褐色个体自由交配,则子代性状及分离比为___________。
【答案】 (1). 抑制 (2). F1 (3). aabbdd (4). 黄色:褐色:黑色=6:1:1 (5). 21 (6). 褐色:黄色=8:1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子二代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黑色个体的比例是9/64,可以写成1/4╳3/4╳3/4,子一代黄色的基因型是AaBbDd。
【详解】(1)由题意知,子二代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黑色个体的比例是9/64,可以写成1/4╳3/4╳3/4,又由代谢途径可知,黑色物质的形成必须含有B、D基因,因此黑色个体的基因型是aaB_D_,子一代黄色的基因型是AaBbDd,亲本黄色的基因型是AABBDD、aabbdd,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A与B基因之间的关系是A抑制B基因表达。
(2)由分析可知,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Dd,若要验证3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常用测交实验,可以选用F1个体与双亲中基因型为aabbdd个体进行测交实验,若3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产生比例相等的8种类型的配子,ABD:ABd:AbD:Abd:aBD:aBd:abD:abd=1:1:1:1:1:1:1: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1:1:1:1,其中A_ _ _ _ _、aabbD_、aabbdd表现为黄色,aaBbDd为黑色,aaBbdd为褐色,黄色:褐色:黑色=6:1:1。
(3)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Dd,表现为黄色的是A_ _ _ _ _、aabb_ _,共有2×3×3+1×1×3=21种;子二代褐色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dd:aaBbdd=1:2,让其自由交配,相当于让BB:Bb=1:2的个体自由交配,bb=2/3╳2/3╳1/4=1/9,B-=8/9,因此褐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aaB-dd:aabbdd=8:1,分别表现为褐色、黄色。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0. 某种植物花瓣色素的合成途径如图所示。已知酶①的合成受等位基因A/a中A基因的控制,酶②的合成受等位基因B/b中b基因的控制,酶③的合成受等位基因D或d的控制,上述三对基因独立遗传。酶①和酶③对白色底物的利用能力相同,且蓝色和黄色同时存在时花瓣表现为绿色,蓝色和红色同时存在时花瓣表现为紫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任意黄花植株自交均无法得到蓝花子代,推测酶③的合成受____(填“基因D”或“基因d”)的控制,原因是____。若某植株自交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花:黄花:紫花:红花=9:3:3:1,则该亲本植株的表现型及基因型分别是____。
(2)假设另外一对独立遗传的基因E/e中E基因控制合成酶④,酶④与酶①的功能相同,但酶④存在时,酶③不能发挥作用。结合现有结论,在考虑基因E/e的情况下,植物种群中纯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最多有____种。选取基因型为AAbbDDEE和AAbbddee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F2中红花植株的比例为 ___。
【答案】 (1). 基因D (2). 若基因d控制合成酶③,那么黄花植株可能存在 AaB_Dd的个体,其自交可得到aa_ _dd,表现为蓝花,这与实验结果不符,所以控制酶③合成的是基因D (3). 绿花、 AABbDd (4). 5 (5). 13/16
【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由题图可知,该植物的花瓣颜色是由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而控制的。酶①存在、酶②③不存在为黄色,酶①②存在、酶③不存在为红色,酶①③存在、酶②不存在为绿色,酶①②都不存在。不论酶②是否存在都为白色,酶①②③都存在为紫色。
【详解】(1)由分析可知,花瓣为黄色时存在酶①不存在酶②③,如果酶③由d基因控制,D_不能合成③,黄花基因型可能有AaBbDd,其自交可得到aa_ _dd,即会合成蓝色色素,因此子代会出现蓝花,这与题干矛盾,因此酶③不是由d控制的,而是由D基因控制的。
某植株自交某植株自交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花∶黄花∶紫花∶红花=9∶3∶3∶1,说明是2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1对纯合,又知自交后代无白花个体,因此自交后代无aa个体,亲本基因型应该是AABbDd,表现为绿花。
(2)由题意知,植株自交得到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花∶黄花∶紫花∶红花=9∶3∶3∶1,子二代红花的比例是1/16,因此红花基因型是AAbbdd,即酶②是由隐性基因b控制。若该植物花瓣颜色由4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种群中红花应该具备的条件是酶①②存在、酶③不存在,酶④可以存在或不存在,酶④②存在,酶③存在或不存在,或者是酶①④②存在、酶③存在或不存在都行,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_bbD_E_、A_bbdd__、aabbddE_、A_bb__E_,纯合体种类是AAbbDDEE、AAbbBddEE、AAbbddee、aabbddEE、AAbbddEE,共5种基因型;
基因型为AAbbDDEE和AAbbddee的植株杂交得到F1,基因型为AAbbDdEe,F1自交得F2,F2中红花植株的比例为AAbbddee+AAbbddE_+AAbbD_E_=1/16+3/16+9/16=13/16。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学会根据细胞代谢途径及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判断某种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还是由隐性基因控制,进而推导不同表现型的基因型,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根据细胞代谢途径和子代表现型比例推测酶③、酶②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还是由隐性基因控制。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大联考)25. 某地区的野生型果蝇均为正常眼色,现发现有两只突变型褐眼雌果蝇,分别标号为X、Y,为了研究果蝇X、Y是否为同一突变类型,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突变基因均能独立控制褐色素的合成而表现褐眼),如为同一类型突变相关基因用A、a表示,若不同类型突变,与突变体X有关基因用A、a表示,突变体Y有关基因用B、b表示。
实验一:纯合正常雄果蝇与突变体X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正常(♀):褐眼(♀):正常(♂)=1:1:1;
实验二:纯合正常雄果蝇与突变体Y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正常(♀):褐眼(♀):正常(♂):褐眼(♂)=1:1:1:1;
实验三:实验二的子代褐眼雌、雄果蝇互相交配:正常(♀):褐眼(♀):正常(♂):褐眼(♂)=1:2:1:2。
(1)根据实验一结果可知,果蝇X发生了______性突变,突变基因位于______(填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实验二、实验三的结果可知,果蝇Y发生了______性突变,突变基因位于______(填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判断理由是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则突变体X、Y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
(3)实验二中F1代褐色眼雄果蝇与果蝇X杂交,其后代正常眼与褐色眼的比例是______。
【答案】 (1). 显 (2). X染色体 (3). 显 (4). 常染色体 (5). 后代与性别无关联,实验三褐色眼雌雄后代出现正常眼色,故褐色突变为显性突变(或者答:实验二实验三子代眼色性状与性别无关,说明突变在常染色体,实验三子代正常:褐眼=1:2,说明显性纯合致死) (6). bbXAXa、BbXaXa (7). 1:2
【解析】
【分析】
根据实验一:突变体X×纯合正常雄果蝇杂交,后代中雌性个体中正常:褐眼=1:1,说明突变体X发生的突变是显性突变,又雌雄个体比为2:1,雄性个体中无褐眼,说明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该突变具有致死效应。
根据实验二:突变体Y×纯合正常雄果蝇,后代中雌性个体中正常:褐眼=1:1,说明果蝇B发生的突变是显性突变。
根据实验三:实验二中F1褐眼雌雄果蝇互相交配,F2的正常个体:褐眼个体=1:2,说明该突变具有致死效应,又正常个体中雌雄个体比为,1:1,褐眼个体中雌雄个体比为1:1,说明果蝇B的突变发生在常染色体上。
【详解】(1)实验一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故位于X染色体上,又由于后代雌有两种表现型,可推知亲代X突变体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出来的为显性性状;实验二和实验三可推知与性别无关联,故位于常染色体上,又根据实验三褐色亲本,后代出现正常眼色,故褐色为显性,所以突变体Y也为显性突变。
(2)根据题一的判断可知突变体X、Y的的基因型分别是bbXAXa、BbXbXb。
(3)F1的基因型是BbXaY,果蝇X的基因型为bbXAXa,则后代会出现1/2Bb、1/2bb;由于XAY致死,所以后代基因型XAXa、XaXa、XaY,后代正常眼色的比例是1/2×2/3=1/3,则后代褐色眼的比例是2/3,故后代正常眼和褐色眼比例是1:2。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28. 某种昆虫的长翅和残翅、直刚毛和卷刚毛分别受两对等位基因 A(a)、B(b)控制(均不位于 Y上),并且有一基因会导致某一类配子在受精前死亡。现有一长翅直刚毛雌性个体和残翅直刚毛雄性个体杂交,所得 F1 全为长翅,F1 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 F2,F2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F2 表现型
长翅直刚毛雌性
残翅直刚毛雌性
长翅直刚毛雄性
残翅直刚毛雄性
长翅卷刚毛雄性
残翅卷刚毛雄性
数量
598
202
899
302
297
104
(1)基因B(b)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B 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是由______________决定的,翻译时,核糖体移动到 mRMA 的_________________时,多肽合成结束。
(2)受精前死亡的配子是____________ ,让F2 长翅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子代共有_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残翅卷刚毛雄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
(3)用遗传图解表示出上述亲本杂交得到 F1 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X (2). 碱基对(核苷酸)的排序 (3). 终止密码子 (4). 含Xb的雄配子(AXb和aXb的雄配子) (5). 6 (6). 1/126 (7).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一长翅直刚毛雌性个体和残翅直刚毛雄性个体杂交,所得F1全为长翅,说明长翅为显性性状。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分析表格数据,F2只有雄性出现卷刚毛,雌性全是直刚毛,由此可以看出直刚毛和卷刚毛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又因B(b)不位于Y上,即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F2长翅∶残翅=(598+899+297)∶(202+302+104)≈3∶1,且雌性和雄性个体中均有长翅和残翅,所以控制昆虫的长翅和残翅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
【详解】(1)由分析可知,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B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是由碱基对(核苷酸)的排序决定的;翻译结束是在核糖体移动到终止密码子的位置。
(2)亲本长翅和残翅个体杂交,所得F1全为长翅,所以亲本长翅和残翅的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亲本都是直刚毛,F2雌性全是直刚毛,雄性既有卷刚毛,也有直刚毛,所以亲本雌性和雄性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F1雌性的基因型是1/2AaXBXB和1/2AaXBXb,雄性的基因型是1/2AaXBY和1/2AaXbY,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由于F2只有雄性出现卷刚毛,雌性全是直刚毛,由此推断,F1中雄性AaXbY产生的含有Xb的配子是致死的。分析F1,对于Aa这对等位基因,后代中AA∶Aa∶aa=1∶2∶1,由此得到F2中长翅1/3AA和2/3Aa,F2长翅随机交配,子代有两种表现型,残翅的概率为2/3×2/3×1/4=1/9。对于Bb这对等位基因,F1中雌性为1/2XBXB和1/2XBXb,产生的配子类型为3/4XB和1/4Xb,F1中雄性为1/2XBY和1/2XbY,产生的配子类型为1/3XB和2/3Y,F2雌性的基因型是3/4XBXB和1/4XBXb,产生的配子类型是7/8XB和1/8Xb,F2雄性的基因型是3/4XBY和1/4XbY,产生的配子类型是3/7XB和4/7Y,F2长翅雌雄随机交配后有2×3=6种表现型,卷刚毛雄性XbY所占的比例为1/8×4/7=4/56,残翅卷刚毛雄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9×4/56=1/126。
(3)由(2)分析可知,亲本长翅直刚毛雌性的基因型为AAXBXb,残翅直刚毛雄性的基因型为aaXBY,亲本杂交得到F1的遗传图解为:
(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0. 下列关于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 孟德尔用山柳菊做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山柳菊有时为有性生殖,有时为无性生殖
C.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雄配子和4种雌配子自由结合
D. 孟德尔的一对杂交实验中,F2中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5:1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2、孟德尔研究山柳菊,没有成功的原因是:
(1)山柳菊没有既容易区分又可以连续观察的相对性状;
(2)山柳菊有时进行有性生殖,有时进行无性生殖;
(3)山柳菊的花小,难以做人工杂交实验。
【详解】A、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这是基因分离的结果,A错误;
B、孟德尔用山柳菊做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山柳菊有时进行无性生殖,B正确;
C、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随机结合是受精作用,C错误;
D、孟德尔的一对杂交实验中,F2中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D错误。
故选B。
(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1. 某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种群中有3种基因型的个体即AA、Aa和aa,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所结种子的数目较多且相同。若该种群自然繁殖后的子一代中AA:Aa:aa=3:2:3,则由此可推测亲本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A. 3/4 B. 3/8 C. 5/8 D. 1/4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植物进行的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因此自然状态下,该植物通过自交的方式进行繁殖。
【详解】据题意分析,该植物进行的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因此自然状态下,该植物通过自交的方式进行繁殖。亲本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F1中出现AA:Aa:aa=1:2:1,现在可假设亲本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份,则其产生的后代中AA、Aa、aa分别为1份、2份、1份;则子代中的2份AA来自亲本AA,根据结实率相同的原则可推知亲本中AA占1/2份,同理亲本中aa所占的份数也是1/2份,综合得出,亲本中三种基因型AA:Aa:aa=1/2:1:1/2=1:2:1,因此亲本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1/4,则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2. 鸡的小腿胫骨颜色通常是浅色的,当有黑色素存在时,胫色变黑。偶然发现一只胫色为黑色的雌鸡(ZW),科研人员让这只雌鸡与浅色胫的雄鸡(ZZ)交配,F1都是浅色胫;再让F1雌雄鸡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有18只鸡黑色胫,56只鸡浅色胫,其中黑色胫全为雌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色胫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 该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C. F1中的雄鸡产生的精子,一半含有黑色素基因
D. 若F1雄鸡与这只黑色雌鸡交配,则子代中黑色胫的全为雄鸡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黑色的雌鸡(ZW)与浅色胫的雄鸡(ZZ)交配,F1都是浅色胫的,说明浅色胫为显性性状;又由于“黑色胫全为雌鸡”,说明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因此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详解】A、由分析可知,浅色胫为显性性状,因此黑色胫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A错误;
B、根据F2中黑色:浅色=1:3,可知该性状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错误;
C、根据性状的显隐性可以判断,亲本中黑色的雌鸡的基因型为ZaW,浅色胫的雄鸡的基因型为ZAZA,则F1中雄鸡的基因型为ZAZa,因此该雄鸡产生的精子,一半含有黑色素基因,C正确;
D、若F1雄鸡(ZAZa)与这只雌鸡(ZaW)交配,则子代中黑色胫的有雄鸡也有雌鸡,D错误。
故选C。
(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3. 控制玉米籽粒颜色的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位于9号染色体上,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所示。已知9号染色体异常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为了确定该植株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能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的F1表现型及比例为
A. 黄色∶白色=1∶1
B. 黄色∶白色=2∶1
C. 黄色∶白色=3∶1
D. 全为黄色
【答案】A
【解析】
【分析】
9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先假定T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然后结合题干信息推出后代的表现型,从而解答问题。
【详解】假定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因为9号染色体异常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 即Tt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只有t能参与受精作用,因此该植株产生的能受精的花粉的基因型是t,Tt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T、t两种,比例是1:1,因此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Tt:tt=1:1,Tt表现为黄色,tt表现为白色。
故选A。
(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4.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II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III、IV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每次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重复多次。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 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
C. 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D. 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详解】A、甲同学从Ⅰ、Ⅱ小桶中个抓取小球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然后记录字母组合模拟的是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A正确;
B、乙同学模拟了亲本产生配子时减数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错误;
C、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其中Dd概率约为1/2×1/2+1/2×1/2=1/2,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其中AB组合的概率约1/2×1/2=1/4,C错误;
D、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总数不一定要相等,D错误。
故选A。
(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5. 已知某果蝇的翅型有正常翅、斑翅、残翅三种,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纯合的残翅雄果蝇和纯合的正常翅雌果蝇杂交,F1全为正常翅,F1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斑翅:残翅:正常翅=3:4:9,且斑翅全为雄性。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F2的正常翅果蝇有4种基因型
B. F2残翅果蝇自由交配后代全为残翅
C. F2的正常翅果蝇中雌性:雄性=1:1
D. F2斑翅果蝇与纯合的残翅果蝇杂交后代中残翅占1/6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纯合的残翅雄果蝇和纯合的正常翅雌果蝇杂交,F1全为正常翅,F1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斑翅:残翅:正常翅=3:4:9,出现9:3:3:1类似的比例,说明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斑翅全为雄性,说明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设两对等位基因为A、a,B、b,根据题意知:基因型为A_XB_表现为正常,基因型为A_XbY表现为斑翅),基因型为aa__表现为残翅。
【详解】A、由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Y,相互交配后,后代正常翅A_XB_的基因型有2×3=6种基因型,A错误;
B、F2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_ _,故自由交配后代都是残翅,B正确;
C、F2的正常翅果蝇(A_XB_)中显然雌性与雄性比值为2:1,C错误;
D、F2斑翅有AAXbY:AaXbY=1:2两种基因型,与纯合残翅雌果蝇aaXBXB交配,后代残翅所占的比例为2/3×1/2=1/3,D错误。
故选B。
(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6. 如图为一只果蝇的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不考虑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蝇细胞中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 图示体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图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紫眼基因
D. 图中白眼基因与紫眼基因二者互为等位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果蝇正常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共4对,其中3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果蝇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具有染色体,其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正确;
B、图中共有两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基因,可以看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
C、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图中翅外展基因和紫眼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不变异的情况下不会自由组合,C正确;
D、等位基因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一般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图中白眼基因与紫眼基因不是等位基因,D错误。
故选D。
(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7. 一对正常夫妇,生下患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儿子和正常女儿,则( )
A. 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2或1/4
C. 父亲可能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D. 女儿卵细胞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答案】C
【解析】
【分析】表现型正常的一对夫妇,生下患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儿子和正常女儿,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但是不能确定基因的位置。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不能确定该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A错误;
B、不论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都是1/4,B错误;
C、如果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父亲是该致病基因携带者,C正确;
D、如果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女儿的卵细胞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4;如果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女儿的卵细胞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1/2=1/3,D错误。
故选C。
(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8. 研究人员在小鼠群体中筛选到一个脊柱弯曲的突变体,且该突变体只出现在雌鼠中。将任意一只脊柱弯曲的雌鼠与脊柱正常的野生型雄鼠杂交,所得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均为1/3脊柱弯曲的雌鼠、1/3脊柱正常的雌鼠和1/3脊柱正常的雄鼠(不考虑X、Y同源区段遗传)。以下推测错误的是( )
A. 脊柱弯曲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
B. 实验结果是由于含显性基因的雌配子致死
C. 脊柱弯曲的雌鼠均为杂合子
D. 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该脊柱弯曲的突变只出现在雌鼠中,说明该性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不考虑X、Y同源区段遗传,则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任意一只脊柱弯曲的雌鼠与脊柱正常的野生型雄鼠杂交,所得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均为脊柱弯曲的雌鼠:脊柱正常的雌鼠:脊柱正常的雄鼠=1:1:1,说明脊柱弯曲的雌鼠为杂合子,脊柱弯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详解】A、将任意一只脊柱弯曲的雌鼠与脊柱正常的野生型雄鼠杂交,所得雌鼠有两种表现型,说明脊柱弯曲的雌鼠为杂合子,脊柱弯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A正确;
B、若亲本脊柱弯曲的雌鼠的含显性基因的雌配子致死,则杂交后代不会出现脊柱弯曲的雌鼠,B错误;
C、雌鼠的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自亲本雌鼠和雄鼠,由题意可知,雄鼠不含脊柱侧弯的基因,所以脊柱弯曲的雌鼠均为杂合子,C正确;
D、该脊柱弯曲的突变只出现在雌鼠中,说明该性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不考虑X、Y同源区段遗传,则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准确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9. 下列有关遗传学知识分析及应用正确的是( )
A. 基因和染色体存在明显平行关系,原因之一是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
B.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经染色后,多数细胞都看不见染色体
C. 色觉和染色体组成均正常的一对夫妇生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bXbY(患红绿色肓)的儿子,此现象与母亲的减I或减II异常有关
D.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个精子,若种类及比例为AB:ab=2:2,则两对基因一定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①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②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以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③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④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
2、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基因型不同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1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最终产生1种2个精子。因此,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共产生了2种4个精子。
【详解】A、基因和染色体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原因之一是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是成对存在,A错误;
B、大多数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间期,看不到染色体,故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经染色后,只能观察到少数细胞的染色体,B正确;
C、色觉和染色体组均正常的一对夫妇生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bXbY(患红绿色盲)的儿子,说明母亲是携带者,且其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了基因型为XbXb的卵细胞,C错误;
D、由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基因型为AB和ab两种精子,说明A与B、a与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或者是含A与B的染色体自由组合,含a与b的染色体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B。
(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30. 复旦大学某研究团队最近发现了一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并将其命名为“卵子死亡”。该类患者的卵子出现发黑、萎缩、退化的现象,导致不育。下图为该病遗传系谱图,经基因检测I1含有致病基因,I2不含致病基因,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若II3与II4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4
C. 由系谱图可分析出II2一定是杂合子
D. 图中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方和母方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干信息知,该遗传病“患者的卵子出现发黑、萎缩、退化的现象”,故患者中只有女性,男性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但不会患病。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I1含有致病基因,I2不含致病基因,且II2患病,又因该病为单基因遗传病,该病只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用假设法:伴性遗传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均不符合题意),A错误;
B、I1基因型为Aa,I2基因型为aa,则Ⅱ3基因型为1/2Aa、1/2aa,Ⅱ4不患病,基因型为aa,两者再生一个患病后代(Aa)的概率为1/2×1/2×1/2(女性)=1/8,B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I1基因型为Aa,I2基因型为aa,子代若基因型及比例为1/2Aa,1/2aa,又因Ⅱ2患病,故其基因型为Aa,为杂合子概率是1,C正确;
D、据题图可知,患者(女性)其母亲正常,母亲基因型为aa,则其致病基因(A)只能来自父亲,D错误。
故选C。
(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32. 萨顿提出“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起初对此假说持怀疑态度,他及其他同事设计果蝇杂交实验对此进行研究,图解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萨顿运用____________研究方法提出“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2)摩尔根之所以选用果蝇为实验材料,是因为果蝇具有____________优点(写出两点)。
(3)关于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结果,甲同学提出了与摩尔根不同的解释。甲同学的解释是:“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隐性纯合的雌性个体胚胎致死”,请判断该解释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控制白眼的基因(w)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是摩尔根当时提出的假设之一。若该假说成立,则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
【答案】 (1). 类比推理 (2). 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具有多对易于区分且能稳定遗传的相对性状 (3). 否,摩尔根实验结果中雌蝇:雄蝇,而依甲同学的解释中雌蝇:雄蝇不为 (4). 7
【解析】
【分析】1、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遗传图解分析: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无论雌雄都是红眼,F1的雌雄红眼杂交,F2中白眼占1/4,且都是雄果蝇,红眼雌雄都有,说明白眼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可能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也可能位于X非同源区段。
【详解】(1)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研究方法提出“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2)摩尔根之所以选用果蝇为实验材料,是因为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具有多对易于区分且能稳定遗传的相对性状优点。
(3)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隐性纯合的雌性个体胚胎致死的话,则F2 中雌蝇:雄蝇不为 1:1 ,而摩尔根实验结果F2中雌蝇:雄蝇 =1:1。
(4)控制白眼的基因(w)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是摩尔根当时提出的假设之一。若该假说成立,则基因型有XWXW、XWXw、XwXw、XWYW、XWYw、XwYW、XwYw,共7种。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要求具有一定的获取信息和分析能力,难度不大。
(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34. 某实验小组在户外发现了一种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昆虫,并以该昆虫为材料,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遗传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发现该昆虫的体色有灰色和黑色两种,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且灰色基因对黑色基因为显性。有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该昆虫种群验证这对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以及基因的位置(常染色体或者X染色体),甲组同学采用多对昆虫进行杂交,而乙组同学只用一对昆虫进行杂交,结果两组同学均达成了实验目的。
甲组同学是用多对灰色昆虫进行杂交,结果子代____________。
乙组同学所选果蝇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结果子代____________。
(2)另研究发现,该种昆虫的翅型有长翅、残翅、无翅三种,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及表现型如下表所示。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昆虫体内还有一对等位基因C、c,与基因A、a或B、b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其中基因c纯合会导致雌性个体性反转为雄性(不育),但不会导致雄性个体性反转为雌性。
基因型
XAY
XAX
B XaY
B XaXa
bbXaY
bbXaXa
表现型
长翅雄虫
长翅雌虫
残翅雄虫
残翅雌虫
无翅雄虫
无翅雌虫
①考虑三对等位基因,该昆虫群体中,长翅雄虫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
②若一只长翅雌虫与一只残翅雄虫杂交,所得子代中雄虫:雌虫=3:1,不育无翅雄虫占1/16,则亲本中雌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③基因型均为Cc的雌虫与雄虫交配,假设子代数量足够多,则子代中雌虫:雄虫为_______。
【答案】 (1). 雌雄个体中均出现黑色昆虫,且比例一致 (2). 黑色雌、灰色雄 (3). 无论雌雄均为灰色 (4). 15 (5). (6). 3:5
【解析】
【分析】
1、判断性状的显隐性时常用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通常采用正反交或隐雌和显雄的杂交组合。
2、由表格分析可知,控制该种昆虫翅型的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一对位于常染色体,另一对位于X染色体。
【详解】(1)采用多对灰色果蝇杂交时,当后代雌雄个体中均出现黑色雌雄果蝇个体,说明灰色为显性,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采用一对果蝇杂交时,应该选择黑色雌果蝇与灰色雄果蝇杂交,当后代雌雄果蝇均为灰色个体,说明灰色为显性,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①基因A和a位于X染色体上,可能有5种基因型,分别是XAXA、XAXa、XaXa、XAY、XaY;基因B位于常染色体上,可能有3种基因型,分别是BB、Bb、bb;基因C和c与基因A、a或基因B、b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基因C和c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可能有3种基因型,分别是CC、Cc、cc。由图示可知,含有A基因,该昆虫即为长翅,则该昆虫群体中,长翅雄虫的基因型有1×3×3=9种,分别是BBCCXAY、BbCCXAY、bbCCXAY、BBCcXAY、BbCcXAY、bbCcXAY、BBccXAY、BbccXAY、bbccXAY。由题干信息可知,cc会导致雌性个体性反转为雄性不育个体,因此cc_XAX_的基因型也表现为长翅雄虫,含有3×2=6种,则长翅雄虫的基因型有9+6=15种。
②基因c纯合会导致雌性个体性反转为雄性(不育),但不会导致雄性个体性反转为雌性,则若一只长翅雌虫(_XAX-)和一只残翅雄虫(B_XaY)杂交,所得子代中雄性:雌性=3:1,推测有1/2雌性个体性反转成雄性个体,则两亲本为Cc和cc;由不育无翅雄虫占1/16可拆分为1/4×1/2×1/2,则两亲本基因型为Bb和bb、XAXa和XaY。综上所述,这两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CcbbXAXa和ccBbXaY。
③基因型均为Cc的雌虫和雄虫交配,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CC:Cc:cc=1:2:1,其中雌虫基因型及比例为CC:Cc=1:2,雄虫基因型及比例为CC:Cc:cc=1:2:2,则子代中雄性:雌性为5:3。
【点睛】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要求考生通过分析表格正确判断和分析,有一定的难度。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9. 如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已知I2患白化病,Ⅲ3患红绿色盲症,如果Ⅳ1两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的概率为9/16,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 Ⅱ4、Ⅱ5、Ⅲ1均携带相关致病基因
B Ⅱ5、Ⅲ1均没有携带相关致病基因
C. Ⅱ4、Ⅱ5携带白化病基因,Ⅲ1不携带白化病基因
D. Ⅲ1携带白化病基因,Ⅱ2同时携带白化病、红绿色盲症基因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Ⅱ4的基因型为AaXBXb,Ⅱ5的基因型为A_XBY。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Ⅱ4的基因型为AaXBXb,Ⅱ5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即其基因型为AAXBY,则他与Ⅱ4(AaXBXb)所生Ⅲ2的基因型为1/4AAXBXB、1/4AAXBXb、1/4AaXBXB、1/4AaXBXb,在此基础上,如果Ⅲ1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AAXBY),则他与Ⅲ2所生Ⅳ1的基因型为9/16AAXBXB、3/16AAXBXb、3/16AaXBXB、1/16AaXBXb,因此Ⅳ1两对基因均为显性纯合的概率是9/16时,需满足的条件是Ⅱ5、Ⅲ1均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15. 已知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某品种家蚕结茧颜色有黄茧和白茧,其遗传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A控制形成黄茧,a控制形成白茧,基因B可抑制基因A的作用。幼蚕正常体色与油质体色受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根据以下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不正确的是
亲本(P)
F1
白色正常
白色油质
黄色正常
黄色油质
父本:黄色正常
雄性
6/16
2/16
母本:白色正常
雌性
3/16
3/16
1/16
1/16
A. 家蚕的上述三对等位基因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家蚕的正常体色对油质体色为显性
C. 家蚕群体中的油质体色个体数量雄性多于雌性
D. 上述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ZTZt×aaBbZTw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以及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因为基因B可抑制基因A的作用,因此就茧的颜色而言,种群中白茧家蚕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7种,黄茧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亲本中雄性是正常体色,雌性是油质体色,而F1中正常与油质的比例为(6+3+2+1):(3+1)=3:1,故正常体色对油质为显性;子代中雄性都是正常体色,雌性正常体色和油质体色都有,且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ZTZt×ZTw。结合以上分析和F1中表现型以及比值可以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ZTZt×aaBbZTw。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家蚕的上述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根据F1中正常与油质的比例为3:1,故家蚕的正常体色对油质体色为显性,B正确;
C、油质体色为隐性性状,在雄性中当基因型为ZtZt时才表现为油质性状,而在雌性中只要出现Zt即为油质性状,故该性状在雌性中出现的几率大于雄性,因此家蚕群体中的油质体色个体数量雄性少于雌性,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ZTZt×aaBbZTw,D正确。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不定项)19. 果蝇的灰身、黑身由等位基因(A、a)控制,等位基因(B、b)会影响雌、雄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果蝇
灰身
黑身
深黑身
雌果蝇(只)
151
49
-
雄果蝇(只)
148
26
28
A. 黑身为隐性性状, B、b基因中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的是b
B. 亲代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
C. F2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5/6
D. F2中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3中深黑身果蝇占1/32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控制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说明灰身对黑身是显性性状,子二代雌、雄果蝇灰身:黑身≈3:1,其中雌果蝇都是黑身,雄果蝇黑身:深黑身≈1:1,说明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子一代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Y,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Xb,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Y,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XB。
【详解】A、据上分析可知,黑身对灰身为隐性性状,F2雌果蝇没有深黑身,雄果蝇黑身:深黑身=1:1,故b基因能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A正确;
B、据上分析可知,亲代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B正确;
C、F1基因型是AaXBY、AaXBXb,F2灰身雌果蝇(A XBX-)中纯合子占的比例=1/3×1/2=1/6,杂合子占的比例=1-1/6=5/6,C正确;
D、F2中雌雄果蝇基因型为(1/4AA、1/2Aa、1/4aa)(XBXB、XBXb、XBY、XbY),产生卵细胞XB:Xb=3:1,产生精子XB:Xb:Y=1:1:2,随机交配,F3中深黑身果蝇(aa XbXb、aa XbY)所占比例=1/4×1/4×1/4+1/4×1/4×2/4=3/64,D错误。
故选ABC。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5. 豌豆和玉米都是常见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因为豌豆和玉米都具有_______________;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后代数目多等优点,所以常用来做遗传学实验材料。在杂交实验中,为避免豌豆、玉米(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自交,常对未成熟花分别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玉米的宽叶基因A对窄叶基因a为显性,相应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A—和a—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A和a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精子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可育。
①现有基因型分别为AA、Aa、A—a、aa—、aa的5种玉米,欲设计实验验证“染色体缺失的精子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可育”,选择基因型为______的测交亲本组合进行正反交实验。
②若上述结论成立,以A—a个体为母本,以Aa—为父本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植株间随机传粉,则子二代中宽叶个体占________。
(3)豌豆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花腋生对顶生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某生物兴趣小组取纯合豌豆做了如下实验:
高茎腋生×矮茎顶生叶→F1:高茎腋生,F1自交→F2:高秆腋生:高秆顶生:矮秆腋生:矮秆顶生=66:9:9:16,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因为___________,所以,高茎和矮茎、腋生和顶生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因为___________,所以,高茎和矮茎、腋生和顶生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③该小组同学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a.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b.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BD:Bd:bD:bd=4:1:1:4;
c.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实验并写出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 去雄 (3). 雌花套袋 (4). A-a×aa,(或A-a×aa-) (5). 11/12 (6). 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3:1,腋生和顶生的比也为3:1 (7). F2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不等于9:3:3:1 (8). 一 (9). 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顶生的豌豆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10). 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高秆腋生:高秆顶生:矮秆腋生:矮秆顶生=4:1:1:4
【解析】
【分析】
Aa-的个体作为父本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作为母本杂交时,由于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因此花粉只有A一种情况,卵细胞有A-和a两种。
【详解】(1)因为豌豆和玉米都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后代数目多等优点,所以常用来做遗传学实验材料。在杂交实验中,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植物,为避免其自交,应对未成熟花进行去雄处理,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为避免其自交,只需对未成熟雌花进行套袋处理。
(2)①本题从“测交”这一定义入手,双亲中必有一隐性亲本aa,因研究染色体缺失的影响,故另一亲本得是存在染色体缺失的杂合子A-a。另外,根据实验目标,需让这一杂合子作父本,以研究染色体缺失的花粉是否不育;也应让其作母本,以研究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是否不育,所以要进行正交与反交两个实验。
②因为染色体缺失的精子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可育,以A—a个体为母本,以Aa—为父本杂交得到子一代基因型为1/2AA—、1/2Aa,子一代植株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及比例为A:A—:a=2:1:1,产生的精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2:1,故随机传粉子二代中窄叶个体aa所占比例=1/4×1/3=1/12,宽叶个体占1-1/12=11/12。
(3)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分析实验结果,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66+9):(9+16)=3:1,腋生和顶生的比=(66+9):(9+16)=3:1,所以高茎和矮茎、腋生和顶生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但F2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不等于9:3:3:1,所以高茎和矮茎、腋生和顶生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③针对上述实验结果可提出假说: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1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部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BD:Bd:bD:bd=4:1:1:4,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结果。为验证上述假说,可设置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即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顶生的豌豆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高秆腋生:高秆顶生:矮秆腋生:矮秆顶生=4:1:1:4,则上述假设成立。
【点睛】本题考查有关遗传规律的综合运用,尤其侧重概率计算。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以及实验设计能力。此类型是高考中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学生应注意熟练掌握遗传规律的应用、基因型的推导、概率计算的基本方法。
(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10.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被世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试验,结果可靠易分析
B.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C. 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
D.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的乘积即9:3:3:1=(3:1)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所以用豌豆做人工杂交试验,结果可靠易分析,A正确;
B、孟德尔的假说提出了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但是并没有提出遗传因子在染色体上,B错误;
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C正确;
D、孟德尔两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各自性状分离比的乘积,即9:3:3:1=(3:1)2,D正确。
故选B。
(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11. 某种开紫花的植物有雌株、雄株和两性植株三种性别类型,受一组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基因存在时表现为雌株,不含A基因但含有A+基因时表现为两性植株,只含a基因时表现为雄株。下列围绕该植物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植物中的雌株与雄株杂交,子代雌株所占比例大于50%
B. 该植物性别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纯合子有三种
C. 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两代,理论上F2中雄株所占比例为1/9
D. 该植物体的花瓣细胞为原生质层有色的紫色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某种开紫花的植物有雌株、雄株和两性植株三种性别类型,受一组复等位基因A、A+、a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雌株的基因型为AA、AA+、Aa,两性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雄株的基因型为aa。
【详解】A、由于雄株的基因型为aa,不能产生含A的配子,故雌株一定为杂合子(AA+或Aa),所以该植物中的雌株与雄株杂交,子代雌株所占比例应等于50%,A错误;
B、由于雄株没有A基因,所以没有AA的雌株纯合体,因此,控制该植物性别的一组复等位基因可组成5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有2种,B错误;
C、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1代,F1中A+A+、A+a、aa=1:2:1,其中aa不能自交而被淘汰,F1再自交1代,F2中雄株均来自A+a植株,故F2中雄株所占比例为2/3 ×1/4 =1/6 ,C错误;
D、使花瓣表现为紫色的色素位于液泡中,液泡位于原生质层中,显然该植物体的花瓣细胞的原生质层表现为紫色,D正确;
故选D。
(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12. 一个基因型为DdXa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DddY的精细胞,则另外三个精细胞最可能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Xa、Xa、DY B. DXa、Y、Y
C. D Xa、Xa、Y D. Xa、Xa、DddY
【答案】A
【解析】
分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
【详解】一个基因型为DdXa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DddY的精细胞,因为其中含有等位基因,据此可推测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形成了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其基因型为DDddYY和XaXa,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根据异常精子的基因型可知,含d基因的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进入同一个精细胞中,则与该精子同时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为DY,另外两个精子的基因型为Xa、Xa,即A正确。
故选A。
【点睛】
(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13.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D、d表示等位基因)。丈夫表现型正常的孕妇(甲)为该病患者。现用放射性探针对孕妇(甲)及其丈夫和他们的双胞胎孩子进行基因诊断(检测基因d的放射性探针为d探针,检测基因D的放射性探针为D探针),诊断结果如图(空圈表示无放射性,深色圈放射性强度是浅色圈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个体1、个体2、个体3分别是表现型正常的男孩、丈夫、患病的男孩
B. 双胞胎孩子个体1和个体3的基因型分别是XDY、XdY
C. 个体1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所生女儿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率为1/2
D. 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只能传递给女儿,抗维生素D佝偻病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孕妇甲是患者,从图形可知其基因型为XDXd;个体3的d基因放射性最强,基因型应该为XdXd,应该是他们的女儿,则其父亲的基因型应该为XdY,即个体2;个体1没有d基因,是患者,基因型为XDY,是他们的儿子。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个体1、个体2、个体3分别是患病的男孩、正常的丈夫、正常的女孩,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双胞胎孩子个体1和个体3的基因型分别是XDY、XdXd,B错误;
C、个体1是患者,其长大后与正常异性结婚,所生的女儿一定患病,C错误;
D、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母亲并传递给女儿,因此抗维生素D佝偻病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D正确。
故选D。
(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不定项)17. 洋葱鳞茎有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研究人员用红色鳞茎洋葱与白色鳞茎洋葱杂交,F1全为红色鳞茎洋葱,F1自交,F2中红色、黄色和白色鳞茎洋葱分别有119株、32株和10株。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洋葱鳞茎不同颜色是由液泡中不同色素引起的
B. F2的红色鳞茎洋葱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4/9
C. F2中出现了亲本没有的表现型,比例是3/16
D. F2中的黄色鳞茎洋葱进行测交,得到白色洋葱的概率为1/3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F2中红色、黄色和白色分别有119株、32株和10株,即F2的性状分离比接近于12:3:1,是9:3:3:1的变形,说明洋葱鳞茎颜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这两对基因用A、a和B、b表示,则题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红色)和aabb(白色),F1的基因型为AaBb(红色),F2中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2AABb、4AaBb、2Aabb(或2aaBb)、1AAbb(或1aaBB),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2aaBb(或2Aabb)、1aaBB(或1AAbb),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
【详解】A、洋葱鳞茎不同颜色是由液泡中不同的色素引起的,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子二代的红色鳞茎洋葱中(9A_B_、3aaB_)与子一代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4/12=1/3,B错误;
C、子二代中出现的黄色是亲本没有的表现型,占3/16,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子二代黄色鳞茎洋葱的基因型为A_bb或aaB_,让其与aabb测交,后代白色洋葱aabb的概率为1/2×2/3=1/3,D正确。
故选ACD。
(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不定项)24. 已知果蝇的翅型有长翅、残翅和小翅三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某生物小组以纯合残翅果蝇(甲)和纯合小翅果蝇(乙)为亲本,分别进行实验一和实验二,请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
F1
F2
实验一
雌果蝇甲×雄果蝇乙
雌、堆果蝇均为长翅
雌果蝇:长翅:残翅=3:1
雄果蝇:长翅:小翅:残翅=3:3:2
实验二
雌果蝇乙×雄果蝇甲
雌果蝇均为长翅,
雄果蝇均为小翅
雌果蝇:长翅:小翅:残翅=3:3:2
雄果蝇:长翅:小翅:残翅=3:3:2
(1)由实验结果可知,控制果蝇翅型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纯合残翅果蝇(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中,F2长翅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如何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定实验一F2中某小翅果蝇的基因型?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______。
(3)若分别从实验一F2和实验二F2中各取一只小翅果蝇进行杂交,后代出现残翅果蝇,该杂交过程的亲本果蝇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若让实验二中的F2小翅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所得后代中小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答案】 (1). 符合 (2). X (3). aaXBXB 、aaXBY (4). 1/6 (5). 选择残翅雌果蝇与该小翅果蝇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若子代出现残翅果蝇,则该小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若子代不出现残翅果蝇,则该小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 (6). AaXbY、AaXbXb (7). 8/9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实验一种纯合残翅雌果蝇(甲)和纯合小翅雄果蝇(乙)为亲本,F1代雌、雄果蝇均为长翅,而F2中雌雄的性状表现有差异,说明B/b位于X染色体上,又知F1中雌雄个体表现相同,再结合后代的性状表现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残翅)、AAXbY(小翅),F1中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长翅)、AaXBY(长翅),F2中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为(3A_、1aa)(1/4XBXB、1/4XBXb、XBY、XbY);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残翅)、AAXbXb(小翅),F1中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b(长翅)、AaXbY(长翅),F2中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为(3A_、1aa)(1/4XBXb、1/4XbXb、XBY、XbY)。
【详解】(1)根据正反交结果不同可推测,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因此控制果蝇翅型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纯合残翅果蝇(甲)的基因型为aaXBXB 、aaXBY。
(2)实验一中,F2长翅雌果蝇3/4×1/2=3/8,长翅雌果蝇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1/4=1/16,因此F2长翅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6)÷(3/8)=1/6。实验一F2中小翅果蝇的基因型有A_XbY,为判断该果蝇的基因型型,实质是判断其中的基因型是AA还是Aa,故采取测交的方法,则应选择残翅的雌果蝇与该小翅果蝇进行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若子代出现残翅果蝇,则该小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若子代不出现残翅果蝇,则该小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
(3)实验一F2中的小翅果蝇为雄性,基因型为A_XbY,显然应该选择实验二F2中小翅雌果蝇(A_XbXb)进行杂交,若后代出现残翅果蝇,即意味着有aa纯合的机会,则杂交过程的亲本果蝇基因型为AaXbY、AaXbXb;若让实验二中的F2小翅雌雄果蝇(A_XbXb、A_XbY)随机交配,则所得后代中出现残翅的概率为1/3×1/3=1/9,因此后代中小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为1-1/9=8/9。
【点睛】熟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和实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相关基因的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伴性遗传的实质与应用也是本题的考查点。
(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14. “假说—演绎法”是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它实质上是一种解释归纳推理,即通过归纳得到的结论只能是一个假说,这个假说的合理性有多大,即归纳所得结论的可靠性有多大,需要接受事实的检验。如果假说能够合理地解释已知的或可预测的经验事实,则假说的确证度就增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时均采用了“假说—演法”
B. 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逻辑的必然性,仍需实验检验
D. 在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预期测交结果即为演绎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①提出问题是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②做出假设包括: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指设计测交实验,预测实验结果。④实验验证指实施测交实验,统计实验结果;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时均采用了“假说—演法”,A正确;
B、摩尔根通过荧光标记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错误;
C、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虽然具有逻辑的必然性,但还需要进行实验检验,C正确;
D、在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设计测交实验,预测实验结果即为演绎过程,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孟德尔遗传实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发现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理解实验研究的方法及过程。
(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15. 某种鱼的鳞片有多种表现形式,现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鱼杂交,F1中野生型鳞:单列鳞=1:1。将F1中单列鳞鱼雌雄随机交配得F2,表现为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散鳞=6:3:2: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亲本中无鳞鱼是杂合子,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类配子
B. 该鱼鳞片可能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C. F2单列鳞与无鳞个体中可能存在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D. F2单列型鳞鱼中稳定遗传个体的概率为1/6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A、a,B、b,则F1单列鳞鱼基因型为AaBb,单列鳞鱼AaBb雌雄随机交配得F2,表现为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散鳞=6:3:2:1,可推知AA有致死效应,则单列鳞鱼基因型为AaB—,野生型为aaB—,无鳞为Aabb,散鳞基因型为aabb。
【详解】A、由分析可知:无鳞鱼基因型为Aabb,为杂合子,可以产生Ab、ab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A正确;
B、该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可推测该性状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正确;
C、单列鳞鱼AaBb雌雄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为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散鳞=6:3:2:1,可推测可能存在一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现象,C正确;
D、由以上分析可知:F2单列鳞鱼基因型为AaB—,基因型有AaBB、AaBb,无能稳定遗传的个体,D错误。
故选D。
(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不定项)20. 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人类秃顶即为从性遗传,各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b+
b+b
bb
男
非秃顶
秃顶
秃顶
女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
A. 秃顶性状在男性和女性中出现的概率没有差异
B. 若父母均为秃顶则子女应全部表现为秃顶
C. 若父母均为非秃顶,则女儿为秃顶的概率为0
D. 若父母基因型分别为b+b和bb,则生出非秃顶孩子的概率为1/2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类的秃顶和非秃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b+和b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型为b+b+的个体表现为非秃顶,基因为bb的个体表现为秃顶;基因为b+b的男性个体表现为秃顶、女性个体表现为非秃顶。
【详解】A、由表格可知,秃顶性状在男性出现的概率比在女性中出现的概率大,A错误;
B、父母均为秃顶,若父亲基因型为b+b,母亲的基因型bb,则子女中会出现b+b,不一定全部表现为秃顶,B错误;
C、若父母均为非秃顶,父亲基因型一定是b+b+,母亲的基因型为b+b+或b+b,女儿为秃顶bb的概率为0,C正确;
D、若父母基因型分别为b+b和bb,则孩子基因型为1/2b+b、1/2bb,则非秃顶孩子的概率为1/4,D错误。
故选C。
(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5. 人体的某些性状是受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请回答相关问题:
(1)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有一男孩和他的父母都是双眼皮但有一个单眼皮的妹妹,则他父母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相关基因用A或a表示)。若该男孩将来与一单眼皮女性结婚,生一个单眼皮男孩的可能性有多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可以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遗传学上把这种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人类的ABO血型也是遗传性状,受复等位基因控制控制ABO血型的有两种显性基因IA或IB和一种隐性基因i,四种血型与对应的基因组成如下表:
血型
A
B
AB
O
对应的基因组成
IAIA或IAi
IBIB或IBi
IAIB
ii
复等位基因的存在,表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性。有一男子的父亲是AB型血,女儿是O型血,则该男子的血型可能是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a、Aa (2). 1/6 (3). 不定向 (4). A型血或者B型血 (5). 他的女儿的基因组成为ii,他必然含有一个i基因,而他父亲的基因组成为IAIB,他可能含一个IA基因,也可能含一个IB基因,所以,该男性的基因组成为IAi或IBi,血型是A型血或者B型血
【解析】
【分析】
人类的ABO血型是受IA,IB和i三个复等位基因所控制的。IA和IB对i基因均为显性,IA和IB为并显性关系,即两者同时存在时,能表现各自作用。A型血型有两种基因型IAIA和IAi,B型血型有两种基因型IBIB和IBi,AB型为IAIB,O型为ii。
【详解】(1)根据父母都是双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妹妹,可知控制眼皮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双眼皮为显性,则父母的基因型都是Aa,该男孩的基因型是1/3AA或2/3Aa,与一单眼皮(aa)的女性结婚,则生单眼皮男孩的概率是2/3×1/2×1/2=1/6。
(2)复等位基因的存在体现了基因具有不定向的特点。父亲的基因型是IAIB,女儿的基因型是ii,则该男子一定含有i基因,由父亲的IA或者IB都可能传给这个男子,因此该男子的基因型可能是IAi或IBi,表现为A型血或B型血。
【点睛】本题以眼皮和血型为素材,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与综合运用能力,并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6. 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瓣色素的形成途径如图所示。酶①、酶②、酶③的合成依次受显性基因A、B、D控制,对应的隐性基因不能控制酶的合成。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已知当酶②存在时,黄色素能全部转化为红色素。蓝色素和黄色素同时存在时,花瓣表现为绿色;蓝色素和红色素同时存在时,花瓣表现为紫色。
(1)开白花的纯种植株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可能。
(2)若某植株自交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绿花:黄花=9:3:3:1,则亲本植株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让子代中所有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纯种红花植株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3)若纯种的蓝花植株与纯种的红花植株杂交,F1自交,若F2出现了6种表现型则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2 (2). 紫花 (3). 1/2 (4). AaBbDd (5). 紫花:蓝花:红花:绿花:花:白花=27:12:9:9:3:4
【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问题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答。
2、由题意知,3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控制酶①的合成,B控制酶②合成,C控制酶③的合成,由细胞代谢途径可知:A_bbdd表现为黄色,A_bbD_表现为绿色,A_B_dd表现为红色,aa__D_表现为蓝色,aa__dd表现为白色,A_B_D_表现为紫花。
【详解】(1)由分析可知白花的基因型是aa__dd,其中纯种有2种,分别是aaBBdd、aabbdd。
(2)根据后代紫花:红花:绿花:黄花=9:3:3:1,可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Dd,其表现型为紫花。子代中的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_dd,则自交后代中出现纯种红花AABBdd的概率是1/3+2/3×1/4=1/2。
(3)纯种的蓝花植株基因型是aabbDD或aaBBDD,纯种的红花植株基因型是AABBdd,若aabbDD与AABBdd杂交,F1的基因型是AaBbDd,F1自交后代出现会出现6种表现型,表现型及其比例是紫花:蓝花:红花:绿花:花:白花=27:12:9:9:3:4。若aaBBDD与AABBdd杂交,F1的基因型是AaBBDd,后代不会出现4种表现型。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使用条件、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基因互作对后代表现型的影响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会根据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期中)8. 玫瑰花瓣颜色由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R决定红花,基因r决定白花,杂合子Rr表现为粉红色花,花瓣宽度由等位基因N、n控制,基因N决定宽花瓣,基因n决定无花瓣,杂合子Nn为窄花瓣,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粉红色窄型花瓣的个体自交后,其后代表现型的种类有( )
A. 6种 B. 7种 C. 9种 D. 16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R、r和N、n分别控制某种植物的花色和花瓣形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拆开分析,由此答题。
【详解】结合题干信息可知:粉红色窄型花瓣的个体基因型为RrNn,其自交后,Rr自交,子代基因型为RR(红花)、Rr(粉花)、rr(白花)3种表现型;Nn自交,子代有NN(宽花瓣)、Nn(窄花瓣),此外还有nn无无花瓣,故粉红色窄型花瓣的个体自交后,子代表现型有3(RR、Rr、rr)×2(NN、Nn)+nn=6+1=7种,B正确。
故选B。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期中)9. 某种植物的叶形(宽叶和窄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宽叶基因对窄叶基因完全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该植物群体中的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子一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5:1;若亲本宽叶植株自交,其子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
A. 3:1 B. 5:1 C. 5:3 D. 11: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种植物的叶形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宽叶基因对窄叶基因显性,所以可设宽叶的基因型为AA和Aa,窄叶的基因型为aa。
【详解】植物的叶形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将该植物群体中的窄叶植株(aa)与宽叶植株(A_)杂交,子一代中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5:1,说明该植物群体中的宽叶植株为AA和Aa,比例为2:1.因此,将亲本宽叶植株自交,F1中窄叶植株的概率为1/3×1/4=1/12,则宽叶植株宽的概率为1-1/12=11/12,因此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的比值为11:1.故选D。
【点睛】关键:根据亲代植物群体杂交结果为5:1,说明亲代宽叶群体中产生的a配子为1/6,A配子占5/6,结合宽叶群体中存在两种基因型(AA和Aa),进而推出亲代宽叶中AA:Aa=2:1。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期中)11. 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A. ①或②
B. ①或④
C. ②或③
D. ③或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但未确定显隐性,若要判断全缘叶植株甲为杂合子,即要判断全缘叶为显性性状,羽裂叶为隐性性状。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
【详解】让全缘叶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①正确;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说明双亲可能都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或者是双亲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其中之一为杂合子,另一个为显性纯合子,因此不能判断植株甲为杂合子,②错误;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谁是杂合子、谁是纯合子无法判断,③错误;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说明植株甲与另一全缘叶植株均为杂合子,④正确。综上分析,供选答案组合,B正确,A、C、D均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以及常见分离比的应用,测交不能用来判断显隐性,但能检验待测个体的基因组成,因此可用测交法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期中)12. 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性状分离比。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但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个体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现型的影响,若该个体自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后代分离比为6:3:2: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B. 后代分离比为5:3:3: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致死
C. 后代分离比为7:3:1: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D. 后代分离比为7:1:1,则推测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均致死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B∶Ab∶aB∶ab=1∶1∶1∶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
【详解】A、后代分离比为6∶3∶2∶1,与A_B_∶A_bb∶aaB_∶aabb=9∶3∶3∶1对照可推测,可能是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A正确;
B、后代分离比为5∶3∶3∶1,只有双显中死亡四份,可推测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导致双显性状中少4份,若AaBb的个体致死,则F1AaBb也不存在,B错误;
C、由于子二代A_B_∶aaB_∶A_bb∶aabb=7∶3∶1∶1,与9∶3∶3∶1相比,A_B_少了2,A_bb少了2,最可能的原因是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C正确;
D、后代分离比为7∶1∶1,没有出现双隐性,且双显中死亡2份,单显各死亡2份,可推测原因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ab雌配子均致死,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致死现象对性状偏离比的影响,学会根据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推测性状偏离比出现的原因。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期中,不定项)18. 如图甲病由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有基因型为B_D_才表现正常),其中Ⅰ-1基因型为BbDD,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甲病,乙病为单基因遗传病(由基因G、g控制),其中Ⅱ-2不携带乙病基因(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I-4和Ⅱ-1的基因型都为BbDdXgY
B. Ⅱ-2和Ⅱ-3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3/8
C. Ⅲ-2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3个致病基因
D. Ⅲ-1与基因型为BbDdXgY的男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7/64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系谱图:甲病由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有基因型为B_D_才表现正常),其中Ⅰ-1基因型为BbDD和Ⅱ-2患甲病,推出Ⅱ-2的基因型为bbD_;再由Ⅲ-1的基因型为B_D_和Ⅱ-3患甲病,推出Ⅱ-3的基因型为B_dd;再根据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甲病,则Ⅱ-2与Ⅱ-3的基因型一定为纯合子,即bbDD和BBdd。Ⅰ-1和Ⅰ-2不患乙病,并且Ⅰ-2不携带乙病基因,但是两者的后代患乙病,所以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
【详解】A、Ⅰ-4和Ⅱ-1的基因型从题目所示的家系图是不能确定的,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Ⅱ-2的基因型是bbDDXGXg,Ⅱ-3的基因型是BBddXGY,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B错误;
C、Ⅲ-2的基因型是BbDdXgY,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6个致病基因,C错误;
D、Ⅲ-1的基因型是1/2BbDdXGXg、1/2BbDdXGXG,与基因型为BbDdXgY的男性婚配,子代患甲病的概率为:1-(3/4)×(3/4)=7/16,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1/4,故子代患病的概率为:[7/16+1/4-(7/16)×(1/4)]=37/64,D正确。
故选D。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期中,不定项)19. 山茶花有红色花和白色花,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A_B_)时,表现为红色花,其他的基因组合均表现为白色花。下表是两组纯合植株杂交实验的统计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亲本组合
F1植株性状及比例
F1自交得F2植株的性状及比例
红色花
白色花
红色花
白色花
①白色花×白色花89
89
0
273
212
②红色花×白色花
86
0
241
80
A. 基因控制的花瓣颜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亲本组合①的F2红色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值为8/9
C. 亲本组合②的F1中一株红色花植株进行测交,后代中白色花植株占1/2
D. 若让亲本组合②中的F2红色花植株自交,则F3中红色花:白色花=6:1
【答案】B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A_B_)时,表现为红色花,其他的基因组合表现为白色花,根据组合①F1全为红花,自交的F2中红花:白花=273:212≈9:7,是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花的颜色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由分析可知:F2中红花:白花=273:212≈9:7,是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花的颜色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组合①的F1全为红花,自交的F2中红花:白花=273:212≈9:7,是9:3:3:1的变式,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红花植株基因型有1AABB、2AaBB、2AABb、4AaBb,故杂合子所占比例为8/9,B正确;
C、组合②亲本为红色花(A-B-)×白色花,后代均为红色花(A-B-),自交的F2中红花:白花=241:80≈3:1,说明F1中只有一对基因为杂合,另一对为显性纯合(如AaBB或AABb),所以若F1中一株红色花植株(AaBB或AABb)进行测交,后代中白色花植株占1/2,C正确;
D、亲本组合②中的F2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1/3AABB、2/3AaBB或1/3AABB、2/3AABb,1/3AABB或1/3AABB自交后代为1/3红色花,2/3AaBB或2/3AABb自交后代为2/3×3/4红色花、2/3×1/4白色花,所以F3中红色花∶白色花=(1/3+2/3×3/4)∶2/3×1/4=5∶1,D错误。
故选BC。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期中)25. 某小岛上果蝇的翅膀有长翅、残翅两种。为探究果蝇翅型的遗传规律,生物兴趣小组用纯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亲本
F1
F2
长翅×残翅
全为长翅
长翅:残翅=15:1
对此实验结果,生物小组内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对该植物的翅型遗传最后得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A、a,B、b,C、c……),并且这些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假设二:由一对基因(A、a)控制,但含a的雄配子部分不育。
(1)若假设一成立,该性状应由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假设二正确,上述实验F1长翅雄性产生的可育雄配子中a配子的概率是______。
(2)为验证上述假设,该小组设计了如下最直观的杂交实验,请补充完整。从题干所给材料中选取______作父本,选取______作母本,进行杂交,观察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______,则假设一成立;若子代______,则假设二成立。
(3)有同学认为还有其他的假设可以解释上述现象,请提出第三种假设______。
(4)已知果蝇的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控制这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非直毛雌雄果蝇亲本,请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______。(写出实验思路和结果预测及结论)
【答案】 (1). 2 (2). 1/8 (3). F1 (4). 残翅 (5). 长翅:残翅=3:1 (6). 长翅:残翅=7:1 (7). 由一对基因(A、a)控制,但含a的雌、雄配子均部分不育(或“由一对基因(A、a)控制,但含a的雌配子部分不育”) (8). 实验思路:取直毛雌果蝇与非直毛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直毛×非直毛♂ ♀非直毛×直毛♂)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结果预测及结论:①若两种杂交组合的后代该相对性状都表现一致,则该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两种杂交组合的后代该相对性状都表现不一致,则该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
致死作用可以发生在不同阶段,在配子期致死的称为配子致死,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致死的称为合子致死。
【详解】(1)在F2中,长翅:断翅=15:1,符合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比例,故假设一成立,该性状应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含a的雄配子部分不育,可育雄配子中a的比例是x,子一代雌配子的类型及比例A:a=1:1,自交后代aa=1/16,故x=1/8。
(2)用F1和隐性母本杂交,如果是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出现长翅:残翅=3:1(1:1:1:1的变形)的比例,说明是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若出现长翅:残翅=7:1,则符合可育雄配子a的概率1/8,说明假设二成立。
(3)假设二成立的原因除上述外,还可能是雌配子部分不育,而可育雌配子也可能占1/8,导致出现7:1的概率;雌雄配子均部分可育的话,最终的概率也可能会出现7:1的概率,故由一对基因(A、a)控制,但含a的雌、雄配子均部分不育(或“由一对基因(A、a)控制,但含a的雌配子部分不育”)。
(4)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未知性状的显隐性,则用正反交实验。取直毛雌果蝇与非直毛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直毛×非直毛♂ ♀非直毛×直毛♂)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若正反交结果一致,则说明该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则说明基因在X染色体上。
【点睛】某些致死基因可能使雄配子死亡,从而使后代只出现某一性别的子代,所以若后代出现单一性别的问题,考虑是“雄配子致死”的问题(针对XY型生物)。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10. 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三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1:红果×黄果→F1中红果(492)、黄果(504)。
实验2:红果×黄果→F1中红果(997)、黄果(0)。
实验3:红果×红果→F1中红果(1511)、黄果(508)
A. 根据三个实验均可判断红果对黄果为显性
B. 以上三个实验中的亲本红果均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C. 实验3的F1中红果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红果:黄果=8:1
D. 以上三个实验均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文:根据实验2中红果×黄果→F1中只有红果可知,红果相对于黄果是显性性状;实验1后代分离比约为1∶1,则亲本的基因型是红果(Aa)×黄果(aa);实验2亲本的基因型为红果(AA)×黄果(aa);实验3后代出现约为3∶1的性状分离比,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
【详解】A、实验1相当于测交实验,不能用其判断显隐性,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实验1的亲本中红果基因型为AA,实验2的亲本中红果基因型为AA,实验3的亲本中红果基因型均为Aa,B错误;
C、实验3的亲本基因型为Aa,子一代的红果基因型为AA∶Aa=1∶2,故F1中红果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二代中黄果所占比例为2/3×2/3×1/4=1/9,所以子二代中红果∶黄果=8∶1,C正确;
D、实验2亲本均为纯合子,不能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D错误。
故选C。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不定项)18. 控制人类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的男性和女性都表现为秃顶,基因型为aa的男性和女性都表现为非秃顶,基因型为Aa的男性表现为秃顶,女性则表现为非秃顶。红绿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群中男性的秃顶患者和红绿色盲患者都多于女性
B. 非秃顶女性的细胞中最多可以有2个a基因
C. 若夫妻双方都表现为秃顶且色觉正常,则他们所生女儿一定不患红绿色盲,有可能表现为秃顶也有可能表现为非秃顶
D. 秃顶红绿色盲女性的母亲不一定表现为秃顶也不一定患红绿色盲,父亲一定患红绿色盲但不一定表现为秃顶
【答案】B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隔代交叉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病父子病,男正常则其母女正常;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其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基因型Aa和aa的女性表现为非秃顶,而只有基因型aa的男性才表现为非秃顶,属于从性遗传,但不是伴性遗传。
【详解】A、根据题意,基因型为AA时,无论男女都表现为秃顶,而基因型为Aa时,男性表现为秃顶,女性表现为非秃顶,可推知男性秃顶患者多于女性秃顶;红绿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即表现为色盲,而女性需要两条X染色体上均含有基因b才表现色盲,所以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A正确;
B、基因型aa的女性表现为非秃顶,当其细胞进行分裂时,DNA复制后,细胞中最多可含有4个a基因,B错误;
C、男性秃顶患者基因型为Aa或AA,女性秃顶患者基因型为AA,所生女儿基因型为AA或Aa,表现为秃顶或非秃顶,夫妻双方的色觉都正常,基因型为XBXB、XBY或XBXb、XBY,故所生女儿均不患色盲,C正确;
D、女性秃顶患者基因型为AA,其母亲至少含有一个A基因,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可能为秃顶或非秃顶,其父亲也至少含有一个A基因,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一定为秃顶;女性色盲患者基因型为XbXb,其致病基因来自父亲和母亲,母亲含有色盲基因不一定患病,但父亲含有色盲基因一定是色盲患者,D错误。
故选BD。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不定项)19. 某果蝇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控制眼色色素形成的途径如图所示。两个纯合亲本杂交,所得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杂交实验
实验结果
P:红眼(♀)X白眼(♂ )
F1紫眼(♀)、红眼(♂ )
F1紫眼(♀)X红眼(♂)
F2:紫眼:红眼:白眼=3:3:2
A. 亲本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bbXAY、BBXaXa
B. F1紫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
C. F2中紫眼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子代中B基因的频率为1/3
D. F2中红眼雌雄果蝇相互杂交,后代不会出现紫眼果蝇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红眼雌性亲本含有A基因不含有B基因,白眼雄性亲本不含有A基因,又F1紫眼雌蝇同时含有A和B基因,则白眼雄性亲本含有B基因,根据F1中雌雄个体的表现型,结合题意叙述,两个纯系亲本杂交,所得F1中雌雄个体再相互交配得F2,推断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F1代中会出现紫眼雌果蝇AaXBXb、红眼雄果蝇AaXbY,F2中紫眼:红眼:白眼=3:3:2。
【详解】A、红眼雌性亲本含有A基因不含有B基因,白眼雄性亲本不含有A基因,又F1紫眼雌蝇同时含有A和B基因,则白眼雄性亲本含有B基因,根据F1中雌雄个体的表现型,推断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A错误;
B、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得出F1中紫眼的基因型是AaXBXb,B错误;
C、F2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3AAXBXb、2/3AaXBXb,紫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它们之间自由交配,只考虑B、b基因,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Y:XbY=1:1:1:1,子代中B基因频率为(2+1+1)÷(2+2+1+1)=2/3,C错误;
D、F2中红眼果蝇一定不含B基因,因此雌雄果蝇相互杂交,后代不会出现紫眼果蝇,D正确。
故选ABC。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4. 番茄的花是两性花,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现让一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植株自交,得F1,F1中紫茎缺刻叶番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_种,此类型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F1中紫茎缺刻叶番茄植株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期F2中绿茎马铃薯叶番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染色体不分离现象导致形成了一基因型为AaaBb的变异番茄植株,让该植株自交(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染色体随机分配且子代成活率相同),理论上,后代中紫茎缺刻叶与绿茎马铃薯叶番茄植株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纯合紫茎番茄植株(2n)作父本与绿茎番茄植株(2n)进行杂交,在所得子代中偶尔发现一绿茎番茄植株。请对此现象给出2种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4 (2). 8/9 (3). 1/9 (4). 9:1 (5). 某一雄配子形成时,基因A突变为基因a;某一雄配子形成时,缺少一条含基因A的染色体;某一雄配子形成时,含基因A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2、番茄的紫茎对绿茎为显性,缺刻叶对马铃薯叶为显性,这2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植株自交得到F1,F1紫茎缺刻叶番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此类型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8/9 。欲对F1紫茎缺刻叶番茄植株进行测交,预期F2中绿茎马铃薯叶番茄所占的比例为4/9 (AaBb)×1/4 =1/9。
(2)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染色体不分离现象导致形成基因型为AaaBb的变异番茄植株,只考虑茎的颜色,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aa:Aa:a=1:1:2:2,自交后代中绿茎(aa、aaa)占(1/6×2/6 ×2)+1/6×1/6+2/6×2/6=1/4,即紫茎与绿茎的比例为3:1;只考虑叶的形态,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B:b=1:1,自交后代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的比例为3:1.因此,让基因型为AaaBb的植株自交,理论上后代中紫茎缺刻叶与绿茎马铃薯叶的比例为9:1。
(3)用纯合紫茎番茄植株作父本与绿茎番茄植株进行杂交,后代应为紫茎Aa,现在子代中偶尔发现一绿茎植株,可能的原因是①某一雄配子形成时,基因A突变为基因a;②某一雄配子形成时,含基因A的染色体片段缺失;③某一雄配子形成时,缺少一条含基因A的染色体。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5. 先天性肌强直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单基因遗传病,可将其分为与氯离子通道蛋白有关的显性遗传的Thomsen型和隐性遗传的Becker型,两种类型均由编码骨骼肌氯离子通道蛋白的CLCN1基因突变引起。下图是具有该病患者的家系系谱图,已知该病致病基因不在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且不考虑突变。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Becker型的致病基因和Thomsen型的致病基因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等位基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题干可知,该病致病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____________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分析系谱图,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家系的患病类型是Thomsen型还是Becker型;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是 (2). Bedker 型和Thomsen型的致病基因均是由编码骨骼肌氯离子通道蛋白的CLCN1基因突变产生的,一个基因突变成它的等位基因 (3). 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 (4). 不能 (5). 能 (6). 若该病是伴 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则Ⅱ-2生出的Ⅲ-2一定为该病患者;若该病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则Ⅱ-3患病,Ⅰ-2一定为该病患者(或有女性患者存在.排除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有女孩患病而父亲正常,排除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儿子患病而母亲正常,排除伴X染包体显性遗传病)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据图分析,患病人数较多,而且有代代相传的特点,可能是显性遗传病的概率较大,所以该家族所患遗传病最可能是Thomsen病。
由“显性看男病,男病(Ⅲ-1)女不病(Ⅱ-1),该病非伴性”可知,Thomsen病的致病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Becker病的基因也在常染色体上。
【详解】(1)Becker和Thomsen都是由编码骨骼肌氯离子通道蛋白的CLCN1基因突变引起,一个基因突变成它的等位基因,所以是等位基因。
(2)该基因突变后,导致氯离子通道蛋白发生改变,所以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该图缺乏无中生有或者有中生无的家庭,所以不能准确判断其类型;
若该病是伴 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则Ⅱ-2生出的Ⅲ-2一定为该病患者;
若该病是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则Ⅱ-3患病,Ⅰ-2一定为该病患者。
所以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知识,需要结合题干中该病的遗传特点和系谱图进行分析。(山东省济南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4. 下列有关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及运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所对应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相同
B. 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数量足够多),若子代出现6∶2∶3∶1的性状分离比,则肯定是A基因纯合致死
D.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数量足够多),若子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则所有基因型中存在3种杂合子自交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若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时,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由于生物界普遍存在着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位基因之间有不完全显性、共显性等情况,非等位基因之间存在互补基因、抑制基因、上位基因等情况。因此,虽然遗传规律没有改变,基因型及比例没有改变,但表现型发生了变化,导致性状比例发生改变。常见的9∶3∶3∶1比例的变形有9∶7、9∶6∶1、12∶3∶1、15∶1、1∶4∶6∶4∶1等。
【详解】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因此,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所对应的细胞学基础不相同,A错误;并非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例如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B错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数量足够多),若子代出现6∶2∶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能是A基因纯合致死或B基因纯和致死,C错误;若子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表明只有同时存在A基因和B基因时,才会表现出显性性状。因此,只有AaBb、AABb、AaBB这3种杂合子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D正确。故选D。
【点睛】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理解9∶3∶3∶1的变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山东省济南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5. 枫糖尿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氨基酸代谢异常,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下图是某患者家系中部分成员的该基因带谱,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2号携带该致病基因
C. 3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
D. 1和2再生患此病孩子的概率为1/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遗传系谱图分析可知:Ⅰ1和Ⅰ2无病,但Ⅱ4有病,根据“无中生有”,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基因带谱可知,Ⅱ4是隐性纯合体,Ⅱ3是显性纯合体,是Ⅰ1和Ⅱ5是杂合体。因此,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根据分析,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由于Ⅱ4是隐性纯合体,所以2号携带该致病基因,B正确;
C、3号为显性纯合体,为杂合子概率是0,C错误;
D、由于Ⅰ1和Ⅰ2无病,都是杂合体,所以他们再生患此病孩子的概率为1/4,D正确。
故选C。
(山东省济南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6. 有甲乙两对表现型都正常的夫妇,甲夫妇中男方的父亲患白化病,乙夫妇中女方的弟弟是血友病患者(其父母正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甲夫妇的女方家系无白化病史,则甲夫妇所生子女不会患白化病
B. 无论乙夫妇的男方家系是否有血友病史,所生女孩都不患血友病
C. 调查两种遗传病的发病率都需要对多个患者家系进行调查
D. 无论乙夫妇的男方家系是否有血友病史,所生男孩中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4
【答案】C
【解析】
【分析】
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假设两种疾病分别受A、a与B、b控制。两对夫妇都正常,基因型都为A_XBX_、A_XBY,其中甲夫妇中男方的父亲患白化病,则甲丈夫的基因型为AaXBY;乙夫妇中女方的弟弟是血友病患者(其父母正常),则乙妻子的基因型可能为1/2A_XBXb。
【详解】若甲夫妇的女方家系无白化病史,则甲夫妇的相关基因型为AA、Aa,后代不可能患白化病,A正确;由于乙丈夫没有血友病,相关基因型为XBY,因此他们生的女儿都不可能患血友病,B正确;调查两种遗传病的发病率,都需要在人群中随机调查,C错误;关于血友病,乙夫妇的基因型为1/2XBXb、XBY,所生男孩的发病率为1/2×1/2=1/4,D正确。
(山东省济南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7. 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和蓝色两种,花色由等位基因 A/a、B/b 控制,其中基因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 B、b 位于 X 染色体上,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基因型为 AAXBXB 的个体与基因 型为 aaXbY 的个体杂交得到 F1,F 1雌雄个体杂交得到 F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开蓝花个体的基因型有 aaXBY、aaXBXB、aaXBXb
C. F2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蓝色=13:3
D. F2中开蓝花的雌性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1/4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方式:
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
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分析题图:基因型为aaXBX-、aaXBY表现为蓝色,其余为白色。
【详解】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开蓝花个体的基因型有aaXBY、aaXBXB、aaXBXb,B正确;
C、AAXBX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XbY的个体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雌雄个体杂交得到 F2,理论上开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aaXBXb,所占比例为1/4×1/4+1/4×1/4+1/4×1/4=3/16,故子二代白色:蓝色=13:3,C正确;
D、F2中开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aaXBXb,其中雌性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的1/2,D错误。
故选D。
(山东省济南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不定项)22. 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某个基因的纯合时导致受精卵死亡(注:只有Bb、XBXb视为杂合子)。现用一对果蝇杂交,F1共得到185只果蝇,其中雌果蝇122只。让F1果蝇随机交配,得到F2果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 F1中一共有三种基因型
C. 若致死基因为显性,则F1雌果蝇只有一种基因型
D. 若致死基因为隐性,则F2种群中B基因的频率为10/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F1代果蝇雌雄数量比=122: (185- 122) =2:1,说明有一半的雄蝇死于某一基因纯合。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位于常染色体上,纯合致死对于雌雄数量的影响是相同的;若位于Y染色体上,不可能还有雄蝇成活,综合以上可知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XBXb ×XbY或XBXb ×XBY,若是显性基因纯合致死,两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 × XbY,其后代共有XBXb、XbXb和XbY(XBY致死)三种基因型,且F1中雌性个体有两种表现型;若是隐性基因纯合致死,两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 ×XBY,其后代的基因型为XBXB、XBXb和XBY(XbY致死)仍是共有三种基因型,且F1中雌性个体只有一种表现型,两种基因型,B正确、C错误;若致死基因为隐性,则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BY,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F1雌性出现的XB概率是3/4, X概率是1/4,雄性出现XB概率是1/2,Y概率是1/2,因此F2代中3/8XBY、1/8XbY (死亡)、3/8XBXB、1/8XBXb,因此F2种群XB基因的频率=XB/ (XB+Xb) = 10/11,D正确,故选C。
(山东省济南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7. 某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该植物由基因A、a控制茎的高度(高茎和矮茎),由基因D、d控制花的颜色(红花、粉红花和白花,其中红花对白花为不完全显性)。科研人员用高茎红花植株和矮茎白花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所得F1均表现为高茎粉红花;让F1的雌雄植株进行杂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粉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粉红花∶矮茎白花=3∶6∶3∶1∶2∶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上述杂交实验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不属于伴性遗传,作出后一项判断的依据是_____。
(2)科研人员对F2中高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进行鉴定,最好采用_____法,即让F2中高茎红花植株与_____植株杂交,若子代均为高茎粉红花,则高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若子代中高茎粉红花植株与矮茎粉红花植株的数量比为1∶1(或子代出现矮茎粉红花植株),则高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
(3)科研人员将抗虫蛋白基因M导入该植物一雄株的某条染色体上,使之具备抗虫性状。为了确定基因M所在的染色体,可让该雄株与雌株杂交,测定后代的抗虫性。请补充以下推论:
①若产生的后代中_____,则基因M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产生的后代中_____,则基因M最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
③若产生的后代中_____,则基因M位于常染色体上。
【答案】 (1). 能 (2). 能 (3). 亲本植株进行的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是一致的,与性别决定无关 (4). 测交 (5). 矮茎白花 (6). AADD (7). AaDD (8). 仅雌株具备抗虫性 (9). 仅雄株具备抗虫性 (10). 不论雌雄均有一半抗虫,一半不抗虫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该题涉及2对相对性状:植株的高度和花的颜色,花的颜色是不完全显性。先分析高茎和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二代中高茎:矮茎=12:4=3:1,说明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性状,子一代基因型是Aa,再分析花的颜色,子二代红花:粉红花:白花=1:2:1,DD为红花、Dd为粉红花、dd为白花,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高茎粉红花:高茎白花
:矮茎红花:矮茎粉红花:矮茎白花=3:6:3:1:2:1=(3高茎:1矮茎)(1红花:2粉红花:1白花),因此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由分析可知,2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于用高茎红花植株和矮茎白花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所得F1均表现为高茎粉红花,因此与性别无关,可以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子二代中高茎红花的基因型是A_DD,鉴定基因型常用的方法是测交实验,即让F2中高茎红花植株与矮茎白花(aadd)植株杂交,如果基因型是AADD,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aDd,表现为高茎粉红花,如果基因型是AaDD,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Dd:aaDd=1:1,分别表现为高茎粉红花、矮茎粉红花。
(3)由于抗虫基因导入的是雄株,假设基因M位于X染色体上,雄性的X染色体只能传递给雌性后代,因此后代表现为抗虫性的个体都是雌性。假设位于Y染色体上,雄性的Y染色体只能传递给雄性后代,因此后代的抗病个体都是雄性。假设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与性别无关,不论雌雄均有一半抗虫,一半不抗虫。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不完全显性,并根据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推测基因的位置及遵循的遗传规律,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判断基因的位置,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8. 香豌豆的花冠有紫色和红色,花粉的形状有长形和圆形,这两对性状各由一对基因控制。实验小组利用纯合紫花圆形花粉豌豆和纯合红花长形花粉豌豆进行杂交实验,获得F1后自交得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根据F1的表现型可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B. F1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
C. F2的表现型不一定是四种
D. 据F2的表现型之比可判断控制两性状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若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用A、a、B、b表示,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得到F2有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若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得到F2有2种表现型比例为3:1。
【详解】A、具有相对形状的两个纯合子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A正确;
B、无论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1的基因型都是双杂合一种,B错误;
C、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2的表现型是两种,C正确;
D、若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2有4种表现型,若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2有2种表现型,D正确。
故选B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9. 野生型小鼠毛皮颜色为杂色。某兴趣小组用一只黄色雄鼠与一只野生型雌鼠杂交,获得F1黄色小鼠和杂色小鼠若干只,再让F1黄色小鼠雌雄相互交配,F2中黄色个体与杂色个体比值约为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控制毛皮颜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 小鼠皮毛颜色杂色为隐性性状
C. F1、F2中黄色个体一定是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D. F1中黄色与杂色小鼠的数量不一定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F1黄色小鼠雌雄相互交配,F2中出现黄色个体与杂色个体,说明黄色对杂色为显性性状,且后代出现了2∶1的比例,用Aa表示该性状,亲代黄色雄鼠基因型Aa,野生型是aa,子一代黄色鼠Aa,随机交配子代出现AA:Aa:aa=1∶2∶1,但AA致死,所以出现了Aa:aa=2∶1的比例。
【详解】A、根据分析,控制皮毛颜色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A基因纯合致死,A正确;
B、F1黄色小鼠雌雄相互交配,F2中出现黄色个体与杂色个体,所以杂色为隐性性状,B正确;
C、根据分析,A基因纯合致死,所以黄色鼠基因型只能是Aa,没有纯合子,C错误;
D、理论上F1黄色和杂色的比例为1∶1,但如果子代数目少,则不一定相等,D正确。
故选C。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11. 某二倍体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花色有白色、粉色、红色三种类型,受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基因B、D同时存在时,花色为红色;只有基因B存在,花色为粉色;只有基因D存在,花色为白色。已知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现用开白花和开粉花的植株杂交,F1的雌、雄株都开红花,F1杂交所产生的F2中红花:粉花:白花=9:3:4。下列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
A. 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BBXdXd和bbXDY
B. F1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和数量均相同
C. F2中红花雌性个体中纯合子占1/6
D. F2中白花个体的基因型共有2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B_XD_为红色,B_Xd_为粉色,bb_ _为白色。开白花和开粉花的植株杂交,F1的雌、雄株都开红花,F1杂交所产生的F2中红花:粉花:白花=9:3:4,可知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BBXdXd和bbXDY或BBXdY和bbXDXD。
【详解】A、根据分析,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BBXdXd和bbXDY或BBXdY和bbXDXD,A错误;
B、F1基因型为BbXDXd和BbXDY,雌雄配子都为4种,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余雌配子数量,B错误;
C、F2中红花雌性个体中纯合子BBXDXD占1/3×1/2=1/6,C正确;
D、F2中白花个体的基因型有bbXDXD、bbXDXd、bbXDY、bbXdY,共4种,D错误。
故选C。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不定项)20. 人类的非秃顶和秃顶基因(E、e)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绿色盲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两种性状的遗传都与性别有关。女性中只有ee表现为秃顶,男性中只有EE表现为非秃顶。下图为某家族两种性状的遗传系谱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红绿色盲和秃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 红绿色盲和秃顶在人群中的表现都是男多于女
C. Ⅱ7个体中非秃顶基因不可能来自Ⅰ3
D. Ⅱ5和Ⅱ6生育一个色觉正常非秃项的女孩概率为3/8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1、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隔代交叉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病父子病,男正母女正。
2、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其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女性中EE和Ee表现为非秃顶,男性中只有EE才表现为非秃顶,属于从性遗传,但不是伴性遗传。
【详解】A、非秃顶和秃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患者多余女性,女性中只有ee表现为秃顶,男性中Ee和ee都表现为秃顶,秃顶在人群中的表现也是男多于女,B正确;
C、Ⅰ4男性表现为非秃顶,基因型为EE,子代Ⅱ6为秃顶男性,基因型为Ee,可确定Ⅰ3为Ee,Ⅱ7表现为女性非秃顶,基因型为EE或Ee,Ⅱ7个体中非秃顶基因可能来自Ⅰ3,C错误;
D、Ⅰ1秃顶基因型为ee,故Ⅱ5非秃顶基因型为Ee ,Ⅰ2男性色盲基因型为XbY,Ⅱ5色觉正常为XBXb,故Ⅱ5基因型为EeXBXb,Ⅱ6秃顶色觉正常男,基因型为EeXBY,Ⅱ5和Ⅱ6生育一个色觉正常非秃项的女孩概率为3/4×1/2×1=3/8,D正确。
故选ABD。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2. 某种雌雄同株的农作物,高秆与矮秆、抗病与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高秆茎节长、易倒伏,矮秆性状正好相反,且产量高于高秆。为探究纯合矮秆抗病品种的育种过程,兴趣小组得到了部分育种信息:研究人员利用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植株进行杂交,F1全是高秆抗病,种植F1并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矮秆=3:1;抗病:不抗病=3:1。整个实验过程未发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
(1)请根据上述信息分析:相对于高秆植株,矮秆植株产量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两点)。
(2)依据上述F2的统计结果,有些同学们认为这两对性状的遗传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证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应该对上述实验的数据做怎样地处理?_______________;若为__________________,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兴趣小组分多组重复了上述杂交实验,统计发现,只有一组F2中出现了矮杆抗病植株,其它各组F2只有高杆抗病和矮杆不抗病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出现矮杆抗病植株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若要设计实验用最简便的方法验证该矮杆抗病植株是杂合子,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_________。
【答案】 (1). 不易倒伏,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茎节短,生长消耗的营养物质少 (2). 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会出现F2的结果 (3). 将两对性状合在一起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4). 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9:3:3:1 (5). 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6). 让该矮杆抗病植株自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若后代出现不抗病植株,则证明其为杂合子
【解析】
【分析】
通过题干信息分析可知,水稻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感病为显性,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矮秆=3:1;抗病:不抗病=3:1。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相对于高秆植株,矮秆不易倒伏,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茎节短,生长消耗的营养物质少,使得矮杆植株产量更高。
(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矮秆=3:1;抗病:不抗病=3:1。依据上述F2的统计结果,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会出现F2的结果,所以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为了证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应该将两对性状合在一起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若为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9:3:3:1,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多组重复上述杂交实验,统计发现,只有一组F2中出现了矮杆抗病植株,其它各组F2只有高杆抗病和矮杆不抗病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出现矮杆抗病植株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要设计实验用最简便的方法验证该矮杆抗病植株是杂合子,植物一般采用自交的方式,具体的实验思路和预测结果是:让该矮杆抗病植株自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若后代出现不抗病植株,则证明其为杂合子。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灵活运用能力。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4. 酒文化一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饮酒一直存在一个争议性的问题:饮酒后脸变红的人和脸变白的人哪一种酒量更好?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
(1)饮酒后脸红的人机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由此可推测这些人的基因型可以有____________种,这些人饮酒后会产生一种有毒物质____________。刺激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而饮酒后脸白的人实际上没有乙醇脱氢酶,酒精不能被分解,通过呼吸等排出体外,对身体的伤害会更具欺骗性。上述情况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____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控制。
(2)有一种人号称“千杯不醉”,酒后脸色无明显变化。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这种人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有人认为男人天生比女人能饮酒,依据题干信息来看你觉得有道理吗?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对饮酒后都脸白的夫妇,其后代出现了千杯不醉型,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该变异类型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发生的时期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变异类型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4 (2). 乙醛 (3). 间接 (4). AAbb或Aabb (5). 没有道理 (6). 因为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与性别无关 (7). 基因突变 (8).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9).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根据图解可知,控制人体内乙醇代谢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与性别无关。
【详解】(1)饮酒后脸红的人机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根据图解可知,由此可推测这些人含有A和B,对应基因型有4种,这些人饮酒后会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产生乙醛,刺激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
(2)号称“千杯不醉”的人,体内应同时含有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其基因型应为AAbb或Aabb,图中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男人天生比女人能饮酒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3)饮酒后脸白的人没有乙醇脱氢酶,即不存在A基因,一对饮酒后都脸白的夫妇,其后代出现了千杯不醉型,即出现了A基因,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该变异类型最有可能是基因突变,该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发生的时期最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图和文字信息判断饮酒后脸变红的人含有A和B,饮酒后脸白的人含有aa基因,“千杯不醉”的人含有A和bb基因。
(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5. 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黄色个体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代,成熟后代中深绿色个体的概率为
B. 浅绿色植株自交后代再自由传粉至n代,成熟后代中深绿色个体的概率为
C. 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成熟后代有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为1:1
D. 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不会产生黄色子代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因此A基因对a基因不是完全显性,黄色个体在幼苗阶段死亡,不能产生后代。
【详解】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n代,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n,纯合子的概率为1-(1/2)n,因为aa幼苗阶段死亡,因此成熟后代中深绿色个体AA的概率=AA/AA+Aa或者AA/(1-aa)即(1-(1/2)n)/2÷1-(1-(1/2)n)=,A正确。浅绿色植株自交后代的成熟个体AA:Aa=1:2,则A的基因频率=1/3+1/2×2/3=2/3,a的基因频率则为1/3,自由交配后成熟后代中AA的概率=A2/(1-a2)=1/2,再自由交配成熟后代中AA的概率=3/5,以此类推,浅绿色植株自交后代再自由传粉至n代,成熟后代中深绿色个体的概率为,B正确。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成熟后代有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为1:1
即AA ×Aa→AA:Aa=1:1,C正确。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即Aa ×Aa,后代有aa黄色个体,只是幼苗阶段死亡,D错误。
【点睛】本题整体观察4个选项后容易选出正确答案,如果从A选项开始计算则有一定难度,A和B计算后要注意把aa去掉,A和B的区别是A是自交,B是自由交配,自由交配用基因频率计算较为容易,公式:A=AA+1/2Aa
(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6. 已知果蝇某对等位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雌性隐性纯合致死(合子或胚胎)。现有基因型为XaY、XAXa的果蝇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 F2,则F2中雌性与雄性个体的比例是( )
A. 1 : 1 B. 3 : 4 C. 3 : 2 D. 1 : 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文:基因型为XaY、XAXa的果蝇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AXa:XaXa(致死):XaY:XAY=1:1:1:1,其中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XA:Xa=1:1,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XA:Xa:Y=1:1:2。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子一代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XA:Xa=1:1,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XA:Xa:Y=1:1:2,因此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则F2中基因型及比例为1/2×1/4XAXA、1/2×1/4XAXa、1/2×1/2XAY、1/2×1/4XAXa、1/2×1/4XaXa(致死)、1/2×1/2XaY,可见F2中雌性与雄性个体的比例(1/8+1/8+1/8):(1/+1/4)=3:4。
故选B。
(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不定项)16. 某雌雄异株植物的花色有紫色、蓝色和白色三种。为了研究其遗传机制,某兴趣小组利用纯种蓝花植株进行了杂交实验,F1植株均开紫花,F1植株相互授粉,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F2
紫花
蓝花
白花
雄株
9/32
3/16
1/32
雌株
9/32
3/16
1/32
A. 该植物的花色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
B. 该植物花色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F2紫花雄株中杂合子占4/9
D. 若让F2紫花中的雌株与雄株相互授粉,则产生的紫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4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数据:由表可知,亲本为纯种蓝花,F1均为紫花,F2紫花:蓝花:白花为9:6:1,符合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的自由组合的比值,是9:3:3:1的变形。假设该对性状受两对基因的影响,分别用A、a和B、b来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为AaBb,F2为A_B_:(aaB_+A_bb):aabb=9:6:1。
【详解】A、该植物的花色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错误;
B、由分析可知,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
C、由分析可知,F2紫花雄株A_B_,其中杂合子占8/9,C错误;
D、由分析可知,F2的紫花为A_B_,其产生的雌配子有4/9AB、2/9Ab、2/9aB以及1/9ab,雌雄配子概率相同,F3中紫花植株为64/81,其中紫花纯合子为16//81,则F3中产生的紫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4,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其应用,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能够利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常见的分离比进行推导和计算,把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特殊分离比的情况,结合题意写出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
(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2. 烟草植物有24条染色体,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但会引起含缺失染色体的一种配子(不确定是雄配子还是雌配子)致死。现有含如图所示染色体的某株烟草(甲),其中A、a基因分别控制烟草的心形叶和戟形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基因在5号染色体上呈____________排列。只考虑烟草的叶形,该株烟草自交后代的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现有各种基因型及表现型的个体(染色体未缺失片段)可供选择,为了确定染色体片段缺失致死的配子是雄配子还是雌配子,请利用题干所述的染色体片段缺失的烟草植株甲与提供的具有各种基因型及表现型的个体设计杂交实验加以证明,用0代表缺失的基因,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B、b基因控制烟草的株高,D、d基因控制焦油的含量。现有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不含缺失染色体),若想确定D、d基因是否位于5号染色体上,可让基因型BbDd的植株自交,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D、d基因不位于5号染色体上;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D、d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两空均只描述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答案】 (1). 线性 (2). 全为心形叶 (3). 选择染色体片段缺失个体(甲)与戟形叶个体进行正反交(正交:AO♀×aa♂;反交:AO♂×aa♀),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 (4). 若正交后代全为心形叶,反交后代心形叶:戟形叶=1:1,则染色体片段缺失会使雌配子致死;若正交后代心形叶:戟形叶=1:1,反交后代全为心形叶,则染色体片段缺失会使雄配子致死 (5). 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6). 出现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 (7). 出现三种表现型,比例为1:2:1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5号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发生了片段缺失,含缺失染色体的一种配子(不确定是雄配子还是雌配子)致死,若是含缺失染色体的雌配子致死,则该个体产生的具有活性的雌配子只有含A一种类型的雌配子,或是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则该个体产生的具有活性的雄配子只有含A一种类型的雄配子。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A、B、C基因在5号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由于含缺失染色体的一种配子(不确定是雄配子还是雌配子)致死,所以只考虑烟草的叶形,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株烟草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AO,均表现为心形叶。
(2)为了确定染色体缺失致死的配子是雄配子还是雌配子,应选择染色体缺失个体与戟形叶个体进行正反交(正交:AO♀×aa♂;反交:AO♂×aa♀),并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若正交后代全为心形叶,反交后代心形叶:戟形叶=1:1,则染色体缺失会使雌配子致死;若正交后代心形叶:戟形叶=1:1,反交后代全为心形叶,则染色体缺失会使雄配子致死。
(3)两对基因若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D、d基因不位于5号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让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自交,后代应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则BbDd的植株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可能是BD:bd=1:1,也可能是Bd:bD=1:1,若为前者,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若为后者,则后代会出现三种表现型,比例为1:2:1。
【点睛】本题结合图形,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连锁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能设计简单的实验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5. 鱼鳞病是一种遗传所致的皮肤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干燥、伴有鱼鳞状脱屑。
(1)图1为某鱼鳞病家族系谱图。据图分析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Ⅲ-14为该家族发现的一位鱼鳞病女性患者,通过对患者细胞学鉴定,发现该患者核型为45,XO,推测该女性患者鱼鳞病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该患者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鱼鳞病的病因是由于患者体内缺乏类固醇硫酸酯酶(STS)所致,已知编码STS的基因含有10个外显子,根据STS基因的编码区外显子1及外显子10序列设计引物,对该家系中相关成员的基因进行PCR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同时在患者细胞中不能检测到STS蛋白,由此推测患者的整个STS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外,还有些患者STS基因的PCR扩增条带与正常人相同,但也表现出鱼鳞病症状,推测是由于发生了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患者的STS由于空间结构异常,不能与底物结合,进而失去了催化功能。底物积累可使胆固醇合成受限,导致皮肤角质层扁平细胞的细胞膜结构异常,引起表皮屏障功能障碍,造成皮肤干燥,易损伤。
(5)鱼鳞病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强皮肤保湿和护理。通过遗传咨询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对该病进行预防和监测,进而降低该病的发病率。请结合本研究,提出可能根治鱼鳞病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 双亲正常,能生出患病孩子,判断是隐性;男患者比例明显高,第二代男性均不患病,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因此判断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3). Ⅱ-6(或女患者母亲) (4). Ⅱ-7(女患者的父亲)表现正常,不含致病基因;Ⅰ-1(女患者的外祖父)是患者,判断Ⅱ-6(女患者母亲)携带致病基因 (5). Ⅱ-6(母方)减数分裂正常,Ⅱ-7(父方)减数分裂时性染色体未正常分离,不含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含致病基因的卵细胞受精 (6). 缺失 (7). 突变(或内部碱基对的替换) (8). 产前诊断 (9). 通过基因治疗,将STS基因导入患者细胞内
【解析】
【分析】
图1:4号和5号正常,9号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由于图中患病男性的子代也有正常儿子,说明该病不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同时图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说明该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该病的等位基因。
【详解】(1)由分析可知:4号和5号正常,9号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由于图中患病男性子代也有正常儿子,说明该病不可能是伴Y遗传,同时图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说明该病最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2)Ⅲ-14为该家族发现的一位鱼鳞病女性患者,该患者的核型为“45,XO”,而其母亲的基因型为XAXa,父亲的基因型为XAY,说明其基因型为XaO,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故该女性患者鱼鳞病致病基因来自于Ⅱ-6,患者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是Ⅱ-6(母方)减数分裂正常,Ⅱ-7(父方)减数分裂时性染色体未正常分离,不含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含致病基因的卵细胞受精;
(3)由题意“编码STS的基因含有10个外显子”,对比正常个体与患者的PCR检测结果及题干“患者细胞中不能检测到STS蛋白”可知:此患者是由于由于发生了基因缺失所致;
(4)有些患者STS基因的PCR扩增条带与正常人相同,但也表现出鱼鳞病症状,可能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转录翻译形成的STS空间结果异常,不能与底物结合,进而失去了催化功能,导致底物积累使胆固醇合成受限,导致皮肤角质层扁平细胞的膜结构异常,引起表皮屏障功能障碍,造成皮肤干燥,易损伤;
(5)鱼鳞病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强皮肤保湿和护理。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对该病进行预防和监测,进而降低该病的发病率。要根治鱼鳞病可通过基因治疗,将STS基因导入患者细胞内,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点睛】本题结合图形,主要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根据题干信息推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能根据题中信息推断异常配子产生的原因,掌握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手段,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山东省济南莱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12. 果蝇的野生型眼色有红色、紫色和白色,其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当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B时,表现为紫色眼;当个体不含有A基因时,表现为白色眼;其它类型表现为红色眼。现有两个纯合品系杂交,结果如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野生型眼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亲本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
C. 等位基因A、a位于性染色体上
D. F2中A基因频率为50%
【答案】C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基因型为A_B_个体是紫眼,aaB_、aabb是白眼,则红眼的基因型是A_bb,实验中纯合红眼雌性和白眼雄性杂交,子一代雌性都是紫眼,雄性都是红眼,子二代中紫眼:红眼:白眼=3:3:2,如果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全为紫眼、F2表现型应为9:3:4的分离比, 与实验结果不符,由此可知亲代基因型只有红眼雌性AaXbXb、白眼雄性aaXBY才满足杂交结果,因此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是AAXbXb、aaXBY,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XBXb(雌性紫眼)、AaXbY(雄性红眼);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由分析可知,果蝇眼色是由2对同源染色体上的2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A正确;
B、由分析可知,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Y,B正确;
C、由分析可知,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C错误;
D、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F1的基因型为Aa,在子一代自由交配的情况下,F2中A基因频率为50%,D正确。
故选C。
(山东省济南莱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不定项)17.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甲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乙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 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Ⅱ7 D. 若Ⅲ10和Ⅲ13近亲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为3/4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3和Ⅱ-4号均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1和Ⅰ-2号均不患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为伴性遗传病,因此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此答题。
【详解】AB、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B错误;
C、Ⅲ13不患甲病,但患有乙病,其基因型是aaXbY,所以致病基因来自于Ⅱ8,C错误;
D、Ⅲ-10(1/3AA、2/3Aa、1/4XBXb、3/4XBXB)和Ⅲ-13(aaXbY)结婚,生育一个不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1/2)×(1-1/4×1/2)=7/24,则患者1-7/24=17/24,D错误。
故选BCD。
(山东省济南莱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24. 某昆虫的红眼与白眼、正常翅与裂翅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存在某种配子致死现象。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取红眼裂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F1表现型及数目见下表。
红眼裂翅
红眼正常翅
白眼裂翅
白眼正常翅
雌性个体(只)
179
0
60
0
雄性个体(只)
31
29
32
31
回答下列问题:
(1)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是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亲本红眼裂翅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2)F1红眼裂翅雌性个体有_________种基因型。亲代产生的_______基因型配子致死。
(3)让F1中所有红眼裂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其子代中纯合红眼裂翅雌性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子代昆虫个体的体细胞内基因b的数目最多时有______个。
【答案】 (1). B、b (2). 裂翅雌雄个体交配,F1雌性个体中只有裂翅,雄性个体中既有裂翅又有正常翅 (3). AaXBXb (4). 4 (5). AY (6). 1/6 (7). 2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伴性遗传以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点,根据表格信息确定遗传方式,并对每对相对性逐个分析,运用乘法法则进行相关的概率计算。首先判断两队相对性状的遗产方式;分析红眼和白眼,子代雌果蝇中红眼:白眼=3:1,子代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存在雄配子致死现象,则亲本的基因型可用Aa×Aa表示;分析翅型,子代雌果蝇中只有裂翅,雄果蝇中裂翅:正常翅=1:1,性状表现有性别差异,说明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XBXb、XBY。
【详解】(1)根据亲本红眼裂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子代出现白眼和正常翅,所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裂翅对正常翅为显性,子一代中,子代雌果蝇中只有裂翅,雄果蝇中裂翅:正常翅=1:1,性状表现有性别差异,说明B(b)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亲本红眼裂翅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
(2)正常情况下,雄性果蝇的性状比例应该为红眼:白眼=3:1,而表格中红眼:白眼=1:1,说明雄性果蝇个体数量减少,雄配子存在致死现象,再根据后代中既有红眼又有白眼,所以综合起来雄果蝇中AY配子致死。F1红眼裂翅雌性个体基因型共有4种,分别是AAXBXB、AAXBXb、AaXBXB、AaXBXb。
(3)F1中所有红眼裂翅雌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6AAXBXB、1/6AAXBXb、2/6AaXBXB、2/6AaXBXb,F1中所有红眼裂翅雄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XBY,让F1中所有红眼裂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采用配子法,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6/12AXB、2/12AXb、3/12aXB、1/12aXb,雄配子产生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XB、1/3axB、1/3aY,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中纯合红眼裂翅雌性个体的比例为6/12AXB×1/3AXB=1/6;雄配子没有b基因,受精卵结合形成的个体只有一个b基因,在进行间期复制时,细胞内基因b的数目达到2个,所以数目最多时有2个。
【点睛】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减数分裂和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遗传图解,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9. 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如图为该动物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某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示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B. 图中a基因一定来源于基因突变
C. 图示细胞与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等
D. 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有3种基因型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精原细胞分裂而来,所以该图示细胞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
B、由于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所以图示细胞中,a基因一定来源于基因突变,B正确;
C、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恢复到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水平,因此与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等,C正确;
D、一个精原细胞正常情况下只能产生2种4个精子细胞,但由于细胞在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所以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ABe、aBe、Abe3种,D正确。
故选A。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12. 用纯合红眼灰身果蝇和白眼黑身果蝇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下列哪项不是子二代眼色和体色性状组合数量比表现为9:3:3:1的必须条件( )
A.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C.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D.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其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子二代眼色和体色性状组合数量比表现为9:3:3:1,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
B、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出9:3:3:1的前提,B错误;
C、子二代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同,子二代眼色和体色性状组合数量比才表现为9:3:3:1,C错误;
D、若控制红眼和白眼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灰身和黑身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果也会出现9:3:3:1,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不定项)17. 小鼠的体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A1、A2、a控制,A1对A2、a为显性,A2对a为显性。已知A1纯合时存在胚胎致死现象,小鼠体色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体色
黄色
灰色
黑色
基因型
A1_
A2_
aa
A. 黄色雌雄鼠相互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一定为2:1
B. 欲鉴别一只黄色鼠基因型,可让其与黑色鼠多次交配观察子代表现
C. 黄色鼠与黑色鼠交配子代一定会出现性状分离
D. A1、A2、a三种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A1对A2、a为显性、A2对a为显性。由表格可知,A1_为黄色,由于A1纯合时存在胚胎致死现象,因此黄色的基因型为A1A2、A1a;灰色的基因型是A2_,包括A2A2、A2a,黑色的基因型是aa。由于A1、A2、a为等位基因,因此遵循分离定律。
【详解】A、黄色雌鼠(A1_)与黄色雄鼠(A1_)相互交配,由于A1纯合时存在胚胎致死现象,子代性状分离比一定为2:1,A正确;
B、欲鉴别一只黄色鼠基因型,可进行测交,即让其与黑色鼠多次交配观察子代表现,B正确;
C、黄色鼠为杂合子,其与黑色鼠交配子代一定会出现性状分离,C正确;
D、A1、A2、a三种基因为复等位基因,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故选ABC。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3. 科研小组研究某XY型性别决定昆虫的眼色遗传时,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表(相关基因用A、a表示)。
杂交组合
第一组
第二组
红眼♀×白眼♂
红眼♂×白眼♀
杂交后代表现
红眼
♀150、♂145
♀138、♂0
白眼
0
♀0、♂146
(1)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可判断A控制_______眼色性状,A与a基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第________组实验结果可判断Aa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研究发现,该昆虫的X、Y染色体存在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如图),仅根据表中实验结果能否判定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还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________,试用遗传图解加简要的文字说明予以解释。_______________。
(3)该昆虫的翅型由B、b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同学在研究翅型遗传时发现,第二组杂交组合亲本均表现为长翅,子代白眼雄性既有长翅又有残翅。若己知A、a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信息______(能/不能)判定基因Aa与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与交叉互换)。
【答案】 (1). 红眼 (2). 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3). 二 (4). 不能 (5). (6). 不能 (7). 未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雄性白眼子代个体中长翅与残翅的比接近3:1,则翅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其比为1:1,则翅型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分析】
分析第一组实验:红眼♀×白眼♂,后代全为红眼,说明红眼对白眼是显性;分析第二组实验,红眼♂×白眼♀,后代雌蝇都为红眼,雄蝇都为白眼,与性别相关联,可判断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据此答题。
【详解】(1)根据表中第一组实验:红眼♀×白眼♂,后代全为红眼,说明红眼对白眼是显性,故A控制红眼,a控制白眼,A与a基因属于等位基因,它们的本质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2)根据第二组实验结果可判断,杂交后代雌蝇都为红眼,雄蝇都为白眼,与性别相关联,可判断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Aa位于性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不论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还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都能得到表中结果,故不能判断其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还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具体的遗传图解如下图所示:
(3)该昆虫的翅型由B、b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第二组杂交组合亲本均表现为长翅,子代白眼雄性既有长翅又有残翅,说明长翅对残翅是显性。己知A、a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若基因Aa与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BbXAY和BbXaXa,子代白眼雄蝇既有长翅又有残翅,且比例是3:1,若基因Aa与Bb都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ABY和XaBXab,子代白眼雄蝇也既有长翅又有残翅,且比例是1:1,因未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故不能判断基因Aa与Bb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规律及应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图表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B组)10. 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
A. Aabb×AAbb B. aaBb×AAbb
C. aaBb×aabb D. AaBb×AAbb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分析题意,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详解】该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并且BB有致死作用,可推知该鱼种群4种表现型由A_Bb、A_bb、aaBb和aabb这4种基因型控制。F1中的单列鳞鱼相互交配能产生4种表现型的个体,可推导F1中的单列鳞鱼的基因型为AaBb。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能得到的基因型为AaBb的单列鳞鱼。
先考虑B和b这对基因,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而亲本野生型鳞的鱼为纯合体,故bb为亲本野生型鳞的鱼的基因型,Bb为无鳞鱼的基因型;
再考虑A和a这对基因,由于无鳞鱼和纯合野生鳞的鱼杂交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结合以上分析,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这样基因组合方式有AABb×aabb和AAbb×aaBb两种,第一种组合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表现为单列鳞。
故选B。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B组)15. 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B.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 假说能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D. 测交实验的后代中有30株高茎豌豆和34株矮茎豌豆属于演绎推理
【答案】A
【解析】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A正确;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且生物体产生的雄配子的数量远多于雌配子,B错误;假说能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但假说不一定成立,还需要设计实验进行验证,C错误;测交实验的后代中有30株高茎豌豆和34株矮茎豌豆属于实验的验证,D错误。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B组,不定项)20.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性染色体上的每一个基因都与性别有关 B. 所有的真核生物均有性染色体
C. 性染色体不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D. 儿子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母亲
【答案】CD
【解析】
【分析】
人体细胞中均含有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X和Y属于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既存在同源区段,又存在非同源区段,但并非性染色体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详解】A、与性别有关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不是性染色体上的每一个基因都与性别有关,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其与性别决定无关,A错误;
B、豌豆等雌雄同体生物的细胞中不含性染色体,B错误;
C、性染色体既存在于体细胞中,也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正确;
D、儿子的性染色体为XY,其中X来自母亲,Y来自父亲,D正确。
选CD。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B组,不定项)24. 小鼠的褐毛对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四只小鼠,甲和乙是雌鼠,丙和丁是雄鼠,已知甲、乙、丙鼠为黑毛,丁鼠为褐毛。甲与丁交配,子鼠全部为黑毛;乙与丁交配,子鼠中有褐毛鼠。请回答:
(1)关于毛色这一性状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以B为显性基因,b为隐性基因,依次写出甲、乙、丁鼠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
(3)若用上述四只鼠来鉴别丙鼠是纯合体或者是杂合体,选择的亲本组合为___________;实验现象及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黑色 (2). 甲与丁的杂交后代全为黑色 (3). BB、Bb、bb (4). 乙鼠(Bb, ♀吊) x丙鼠(B_ ,♂) (5). 若子鼠全为黑色,则丙鼠很可能是纯合体;若子鼠中有黑色和褐色(或只有褐色),则丙鼠为杂合体
【解析】
【分析】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
【详解】(1)甲鼠与丁鼠交配的后代全部为黑毛子鼠,无性状分离,即可断定黑毛是显性性状,褐毛是隐性性状。
(2)根据上面的分析,甲和丁的子代无性状分离,说明甲鼠是显性纯合体,基因型为BB,丁鼠是隐性个体,基因型为bb;而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性状分离现象,所以乙是杂合体,基因型为Bb。
(3)因为丙是雄鼠,而在甲、乙二雌鼠中无隐性个体,所以只能让丙与乙交配来鉴别其基因型,而不能按常规方法测交。如果交配后得到的子代全部是黑毛子鼠,说明丙是纯种,基因型为BB;如果交配后得到的子代中有黑色和褐色,则丙鼠为杂合体,基因型为Bb;如果交配后得到的子代中只有隐性个体褐毛子鼠出现,则丙是杂合体,基因型为Bb。
【点睛】分析题干信息,甲、乙、丙、丁的性状和性别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基因分离定律的掌握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B组,不定项)25. 某植物的果实有很多种子,其粒重由三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C与c)控制,其中显性基因对粒重有增重作用,且作用效果相同,具有累积效应。现取两个亲本杂交,亲本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假设没有基因突变及交叉互换)。
(1)F1中粒重最重个体自交,理论上F2的表现型有___________种,其比例为__________(按粒重由重到轻的顺序),其中粒重最重的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2)该种植物花的位置有顶生与腋生两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只有两对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表现为顶生,其他情况下为腋生。已知其中一对等位基因D、d位于1、2号染色体上,要确定另一对等位基因F、f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择基因型为DDFF和ddff亲本杂交得到F1;
第二步:F1植株自交,得到F2;
第三步:观察统计F2植株花的位置___________。
结果及结论:
①若F2植株花的位置腋生与顶生的比例接近___________,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F、f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若F2植株花的位置腋生与顶生的比例接近___________,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F、f位于1、2号染色体上。
【答案】 (1). 7 (2). 1 :2:3:4:3:2: 1 (3). AABBCC (4). 表现型及其比例 (5). 15: 1 (6). 3:1
【解析】
【分析】
基因分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题图可知,A、a和C、c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根据题意,亲本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F1中粒重最重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Cc(D、d不控制粒重,不考虑),产生的配子为ABC、ABc、abC、abc四种,含有控制粒重的基因分别为3个、2个、1个和0个,所以配子结合后的粒重有7种。表现型比例为1:2:3:4:3:2:1,其中粒重最重的个体为AABBCC。
(2)判断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采用测交法,也可采用自交法,通过观察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来作出判断。以下是采用自交法进行探究的过程:①若另一对等位基因F、f不位与1、2号染色体上,则F2植株腋生(D_F_,D_ff,ddF_):顶生(ddff)=(9+3+3):1=15:1,②若另一对等位基因F、f位于1、2号染色体上,则有F2植株腋生(DDFF,DdFf):顶生(ddff)=3:1。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重点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亲本的基因型,再根据题中信息准确答题。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不定项)19. 某种小鼠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复等位基因A1、A2、A3分别控制灰色、黑色、黄色;另一对基因B、b中存在B时色素才能形成,并且B基因纯合致死。科研小组利用灰色(A1A1)、黑色(A2A2)、黄色(A3A3)三种品系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复等位基因A1、A2、A3的显隐性关系为A1>A2>A3
B. 该实验能证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从F1灰鼠中任选一对杂交,后代均有三种体色
D. F1中灰鼠与白鼠杂交,后代一半为白色小鼠
【答案】BC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灰色①的基因型为A1A1Bb、黑色②的基因型为A2A2Bb、黄色③的基因型为A3A3Bb,由杂交实验一、二可知,基因A1、A2、A3的显隐性关系是A1对A2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
【详解】A、复等位基因A1、A2、A3的显隐性关系为A1>A2>A3,A正确;
B、无论基因B、b与基因A1、A2、A3之间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上述杂交的结果都相同,所以仅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基因B、b与基因A1、A2、A3之间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
C、由分析可知:从F1灰鼠的基因型为A1A2Bb,任选一对杂交,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后代只有2种体色,C错误;
D、F1中灰鼠的基因型为A1A2Bb,与白鼠(__bb)杂交,后代一半为白色小鼠(__bb),D正确。
故选BC。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4. 某研究者对果蝇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仅表示出了A、a和B、b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其中细胞乙由细胞甲分裂产生。
(1)细胞甲产生细胞乙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这是产生配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若无其他变异,细胞甲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不考虑其他基因)。
(2)细胞乙中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原因是_____。
(3)将15N标记该果蝇的精原细胞中的DNA,在含有14N培养液中培养,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减数分裂,则处于细胞甲所示时期的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的标记情况是_____。
【答案】 (1). 交叉互换(基因重组) (2). aB、ab、Ab、AB (3). 不存在 (4). 细胞甲分裂形成细胞乙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 (5). 一个DNA带15N标记,一个DNA带14N标记
【解析】
【分析】分析图甲:甲中有同源染色体,且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染色体颜色可知,甲发生了交叉互换,乙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1)细胞甲产生细胞乙的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基因重组),这是产生配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若无其他变异,细胞甲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ab、Ab、AB。
(2)乙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原因是细胞甲分裂形成细胞乙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
(3)将15N标记该果蝇的精原细胞中的DNA,在含有14N培养液中培养,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减数分裂,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则处于细胞甲所示时期的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的标记情况是一个DNA带15N标记,一个DNA带14N标记。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模式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5. 科学家发现水稻的B基因在胚的发育启动过程中有重要作用,B基因中插入一个其它基因会使其功能丧失(记为b),bb突变体的胚发育不能启动,从而使种子不能萌发。
(1)科研人员利用T-DNA将一个高产基因(A)导入野生型水稻(BB)基因组中获得转基因水稻,利用该转基因水稻进行自交获得种子,理论上,若种子的萌发率为_____,则基因A插入到基因B中;若种子的萌发率为_____ ,则基因A没有插入到基因B中。
(2)科研人员用获得的转基因水稻(Bb)和野生型水稻(BB)进行正反交,结果如下表所示:
子代
亲本组合
萌发种子(BB)
萌发种子(Bb)
未萌发种子(Bb)
1
♀BB×♂Bb
59
0
57
2
♀Bb×♂BB
61
58
0
推测亲本组合1子代中部分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_____,若上述推测正确,将亲本组合2得到的种子种植并随机交配,后代种子的萌发率为_____。
(3)bb突变体种子与基因型为BB、Bb的种子在外观上相同而无法辨认,可从分子水平上进行辨别。已知基因B两侧及基因A中都含有限制酶HindⅢ的酶切位点(如图1所示),现有甲、乙、丙、丁四粒种子,分别提取种子中与B、b基因有关的DNA进行PCR,产物用HindⅢ酶切后进行电泳将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分离,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结果说明甲~丁四粒种子中为bb突变体的是_____。
【答案】 (1). 75% (2). 100% (3). 含b的精子受精后没有启动胚胎发育,导致种子不萌发 (4). 75% (5). 丁
【解析】
【分析】B基因中插入一个其它基因属于基因突变,会使其功能丧失突变为b,而bb突变体的胚发育不能启动,导致种子不能萌发。
【详解】(1)利用T-DNA将一个高产基因(A)导入野生型水稻(BB)基因组中获得转基因水稻,若A基因插入B基因中,将使基因型为BB野生型水稻突变为Bb,若利用该转基因水稻进行自交获得种子,出现bb的概率为25%,即有25%的种子不能萌发,因此种子的萌发率为75%。若种子的萌发率为100%,则基因A没有插入到基因B中。
(2)由表格可知,♀BB×♂Bb,后代Bb的种子中没有萌发的,因为父本Bb产生的含b基因的精子受精后没有启动胚胎发育,导致种子不萌发。由表格数据可知,亲本组合2得到的种子BB:Bb=1:1,若这些种子种植并随机交配,其中雌雄配子B:b=3:1,由于含b基因的精子受精后不能启动胚胎发育,导致种子不萌发,计算可得出不能萌发的种子的概率为25%,即后代种子的萌发率为75%。
(3)根据电泳图可知,只有丁图不含有B基因,因此判断甲~丁四粒种子中为bb突变体的是丁。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突变、单倍体育种以及电泳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9. 测交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杂交,是指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之间的交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测交可以判断是否是细胞质遗传
B. 通过测交可以纯化显性优良性状品种
C. 测交不能用于性染色体上基因组成的测定
D. 测交后代表型种类反映了待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
【答案】D
【解析】
【分析】测交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杂交,是指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之间的交配,可用来检验子一代的基因型组成及待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
【详解】A、细胞质遗传又称为母系遗传,常用正反交来检验,A错误;
B、通过自交可以纯化显性优良性状品种,B错误;
C、测交也能用于性染色体上基因组成的测定,C错误;
D、测交后代表型种类反映了待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D正确。
故选D。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0. 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株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F1表现为高茎:矮茎=9:7,若亲本中所有的高茎豌豆自交,子一代表型及比例为( )
A. 高茎:矮茎=25:7 B. 高茎:矮茎=3:1
C. 高茎:矮茎=1:3 D. 高茎:矮茎=13:3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由A、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则高茎的基因型为AA、Aa,矮茎的基因型为aa。AA和aa杂交后代全部都是高茎Aa。Aa和aa杂交后代中高茎Aa:矮茎aa=1:1。
【详解】只有Aa和aa杂交后代中有矮茎。多株高茎(A_)豌豆与矮茎(aa)豌豆杂交,F1表现为高茎:矮茎=9:7。当亲本是高茎Aa和矮茎aa豌豆杂交时,假设F1矮茎aa占7份,则根据Aa和aa杂交后代中高茎Aa:矮茎aa=1:1,此时F1高茎Aa也占7份,说明亲本高茎Aa占14份,另一亲本组合(高茎AA和矮茎aa)F1高茎Aa占2份。AA和aa杂交后代全部都是高茎Aa,则另一亲本组合高茎AA也占2份。因此亲本高茎AA:Aa=2:14=1:7,亲本高茎Aa个体占7 /8 。若亲本中所有的高茎豌豆自交,由于只有Aa自交后代中有矮茎aa且比例占1/ 4 ,因此子一代中矮茎aa个体=1/ 4 ×7 /8 =7 /32 ,高茎(A_)个体1-7/ 32 =25/ 32 ,高茎:矮茎=25:7。
故选A。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1. 如图所示为果蝇的X。Y染色体,其中Ⅱ区为同源区段,控制果蝇的刚毛(B)和截毛(b)的基因位于Ⅱ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雌性果蝇基因型有3种,雄性果蝇基因型有3种
B. 雄性刚毛果蝇后代中的雄果蝇全部为刚毛
C. 基因B、b在遗传时表现出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D. 自然界中雄性截毛个体数量大于雌性截毛个体数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控制果蝇的刚毛(B)和截毛(b)的基因位于Ⅱ区,是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
【详解】A、雌性果蝇基因型有3种,雄性果蝇基因型有4种,即XBYB、XBYb、XbYB、XbYb,A错误;
B、雄性刚毛果蝇的基因型有XBYB、XBYb、XbYB,当其基因型为XBYb时,后代中的雄果蝇不一定全部为刚毛,B错误;
C、基因B、b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在遗传时表现出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C正确;
D、自然界中雄性截毛个体数量等于雌性截毛个体数量,D错误。
故选C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2. 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由于受性激素的影响,杂合子在男女中的表现型不一致,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男性杂合子患病,女性杂合子不患病。
B. Ⅰ-3的基因型为aa,Ⅰ-4的基因型为Aa
C. Ⅱ-3与Ⅱ一6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D. Ⅱ一4与Ⅱ-5后代中不会出现患病个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意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杂合子在男女中的表现型不一致,Ⅰ-3和Ⅰ-4均不患病,Ⅱ-6患病,可知Aa在男性中表现患病,女性中表现为不患病。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男性杂合子患病,女性杂合子不患病,A正确;
B、由于5号、7号正常,6号患病,故Ⅰ-3的基因型为aa,Ⅰ-4的基因型为Aa,B正确;
C、由以上分析,Ⅰ-1基因型应为AA,y由于Ⅱ-1和Ⅱ-2正常,Ⅰ-2基因型为Aa,所以Ⅱ-3的基因型为1/2AA、1/2Aa,Ⅱ-6基因型为Aa,相同的概率为1/2,C正确;
D、Ⅱ-4的基因型为Aa,Ⅱ-5的基因型为aa,后代中男性可能患病,D错误。
故选D。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3. 鸭喙有黑、黄、花三种颜色,受常染色体上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B基因可以使黑色素在整个喙部沉积。科研人员利用花喙鸭与纯种黄喙鸭(不能合成黑色素)杂交,F1全为黑喙鸭,F1自由交配,F2中黑喙鸭:花喙鸭:黄喙鸭=9:3:4.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F1全为黑喙鸭说明亲本花喙鸭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
B. F1产生配子时基因A与B随一条染色体传递到某个配子中
C. F2中黑喙鸭基因型有4种,其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4/9
D. 花喙鸭可能因黑色素不能沉积在整个喙部,造成喙部黑黄相间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花喙鸭与纯种黄喙鸭(不能合成黑色素)杂交,F1全为黑喙鸭,F1自由交配,F2中黑喙鸭∶花喙鸭∶黄喙鸭=9∶3∶4,说明黑喙鸭为双显性,基因型为A_B_,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子代中花喙鸭的基因型为A_bb、黄喙鸭的基因型为aaB_、aabb。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亲本花喙鸭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A正确;
B、F2中黑喙鸭∶花喙鸭∶黄喙鸭=9∶3∶4,该比例属于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F1产生配子时基因A与B自由组合,B错误;
C、F2中黑喙鸭基因型有4种,即AABB、AaBb、AABb、AaBB,其中与F1基因型(AaBb)相同的概率为2/3×2/3=4/9,C正确;
D、花喙鸭可能因黑色素不能沉积在整个喙部,造成喙部黑黄相间,D正确。
故选B。
(2021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9. 碧桃花的重瓣花与单瓣花是由常染色体上基因W、w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重瓣碧桃花不育)。现用单瓣碧桃花自交,F1中单瓣和重瓣碧桃花各占50%。对F1单瓣碧桃花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的碧桃花全部为重瓣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让单瓣碧桃花逐代自由交配,其后代中基因W的频率不变
B. 实验中采用了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其原理是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C. 单瓣碧桃花可产生基因型为W和w的两种比例相等的可育雄配子
D. 重瓣碧桃花与单瓣碧桃花的细胞中所有mRNA的碱基序列都不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亲本单瓣碧桃花自交,F1中单瓣和重瓣碧桃花各占50%,说明单瓣为显性性状,F1单瓣碧桃花(含W基因)的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获得的碧桃花全部为重瓣花(ww),说明F1单瓣碧桃花的基因型为Ww,Ww理论上获得植株WW:ww=1:1,但题干中只表现为重瓣(ww),说明亲代单瓣碧桃花中含有W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基因w的花粉可育,因此雄配子只有基因w,而雌配子有基因W和基因w,因此单瓣碧桃花自交,F1中单瓣和重瓣碧桃花各占50%。
【详解】由于单瓣碧桃花自交,后代Ww:ww=1:1,所以让单瓣碧桃花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基因W的频率不变,A正确;单倍体育种方法的实验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错误;根据分析:亲代单瓣碧桃花中含有W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基因w的花粉可育,只可产生含有基因w的雄配子,C错误;重瓣碧桃花与单瓣碧桃花的细胞中部分基因可能相同,mRNA的碱基序列可能相同,D错误。故选A。
(2021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10. 如图表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遗传系谱图,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甲家系用限制酶1处理相关基因得到不同片段,乙家系用限制酶2进行处理相关基因得到另一些片段。然后分别将两家系中经限制酶切割后的DNA片段进行电泳,其电泳结果如图(数字代表碱基对的数目)。又知甲家系中无乙病致病基因,乙家系中患有甲病的概率是1/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 Ⅱ4和Ⅱ8均携带了相应的致病基因,Ⅱ4可能不发病,Ⅱ8患有乙病
C. 甲病有可能是基因突变发生碱基对替换导致有正常基因突变成致病基因而被酶1所识别
D. 甲乙两家系Ⅱ4(女儿)和Ⅱ8(正常儿子)结为夫妇,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21/22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甲病家系图:双亲正常生下患病女儿,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分析乙病家系图:结合DNA电泳图可知6号和7号只有一种条带,5号和8号有两条条带,说明5号和8号为杂合子,乙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也可能位于XY同源染色体上。
【详解】A、由于Ⅰ1和Ⅰ2正常,Ⅱ3患病,则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根据图谱和电泳图综合分析,Ⅰ6、Ⅱ7所含基因一致只有b基因,Ⅰ5、Ⅱ8所含基因一致,含B、b基因,则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位于XY同源段上的隐性遗传病,A错误;
B、Ⅰ1、Ⅰ2、Ⅱ4电泳结果都有200、1150和1350三个条带,为显性杂合子携带相应致病基因,但不发病。Ⅱ8是杂合子,其只携带乙的致病基因但不患乙病,B错误;
C、由甲家系电泳图可知Ⅱ3(aa)只有一条泳带,Ⅰ1、Ⅰ2、Ⅱ4电泳结果有200、1150和1350三个条带,说明限制性酶1切的是正常基因A,并且A(1150+200=1350)和a(1350)碱基总数相等。推知A→a可能是基因突变中碱基对替换导致的,C错误;
D、由于Ⅱ8是正常儿子,说明乙病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4基因型为AaBB,Ⅱ8基因型为AABb,AaBb两种,根据乙家系中患有甲病的概率是1/100可知aa=1/100,a=1/10,A=9/10,Ⅱ8个体中AA:Aa=9:2,所以Ⅱ8基因为9/11AABb、2/11AaBb;Ⅱ4和Ⅱ8生一个患病的孩子的概率为2/11×1/4=1/22,正常的概率为21/22,D正确。
故选D。
(2021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12. 如图是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
B. 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C. 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都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而等位基因应该位于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
B.在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B正确;
C.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两极都含有与亲本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两极都含有基因cn、cl、v、w,C正确;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可以同时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因此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正确;
故选A。
(2021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不定项)19. 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转基因育种和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二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抗病(抗)与易感病(感)选取若干某红果杂合子进行转抗病基因(T)的试验后得到品种S1、S2、S3、S4分别进行自然种植得到F1,统计数据如 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品种
F1表现型及个体数
S1
450红抗、160红感、150黄抗、50黄感
S2
450红抗、30红感、150黄抗、10黄感
S3
660红抗、90红感、90黄抗、160黄感
S4
450红抗、240黄抗、240红感、10黄感
A. 向二条非同源染色体分别转入1个抗病基因的品种只有S2
B. 上述品种形成F1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只有品种S1和S2
C. S1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红抗个体的概率为25/36
D. S2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15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信息:在S1自交后代中,红抗∶红感∶黄抗∶感≈9∶3∶3∶1,说明S1是向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转入1个抗病基因,且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在S2自交后代中,红抗∶红感∶黄抗∶黄感=45∶3∶15∶1= (3红∶1黄) × (15抗∶1 感),说明S2为向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分别转入1个抗病基因,且遵循基因自由组台定律;
在S3自交后代中,红抗∶红感∶黄抗∶黄感≠9∶3∶3∶1,说明抗病基因(T )和果实颜色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在S4自交后代中,红抗∶红感∶黄抗∶黄感≠9∶3∶3∶1,说明抗病基因(T)和果实颜色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据以上分析可知,向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分别转入1个抗病基因的品种只有S2,A正确;
B、据以上分析可知,上述品种形成F1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只有品种S1和S2,B正确;
C、如果控制红果的基因为A,则S1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 1/9AATT、2/9AATt、2/9AaTT、 4/9AaTt), 自交产生的后代中红抗个体的概率为,C正确;
D、S2品种产生的F1红抗个体中纯合子(红果1/3AA、抗病1/15TTTT )的概率为1/45,D错误。
故选ABC。
(2021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23. 先天性聋哑的主要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此外还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伴X隐性遗传,目前已明确的聋哑基因超过100个。下列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族聋哑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两对之间独立遗传,每对均可单独导致聋哑,且1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导致5聋哑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其中可以确定含有两个致病基因的个体是________(填数字),可以确定只含有一个致病基因的个体是____________(填数字)。
(2)若5、6均携带两个致病基因。
①10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其含有三个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②若7与9结婚,后代表现为聋哑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X (2). 2 (3). 3 (4). 4 (5). 1/5 (6). 1/3
【解析】
【分析】
1、1号和2号均不患病,但其儿子5号患病,判断5号患隐性遗传病,又知1号不带任何致病基因,因此5号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其母亲2号,结合5号是隐性遗传病的结论,推知5号患的是伴X隐性遗传病(设基因型为XbY)。
2、由3、4、7、8可知,3、4号没病,生出8号患病个体,推测8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设基因型为aa),则3基因型为AaXBY,4基因型为AaXBX-。
【详解】(1)1号和2号均不患病,但其儿子5号患病,判断5号患隐性遗传病,又知1号不带任何致病基因,因此5号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其母亲2号,结合5号是隐性遗传病的结论,推知5号患的是伴X隐性遗传病(XbY)。由分析2,8设为基因型是aa,则4基因型为Aa,逆推2基因型为Aa,又由分析1可知,5基因型为XbY,则2基因型为XBXb,因此,两种致病基因同时考虑,2基因型为AaXBXb,含两个致病基因。由分析2可知,3基因型为AaXBY,只含一个致病基因。
(2)①若5、6均携带两个致病基因,由分析1,推测5基因型为AaXbY,6基因型为AaXBXb,10可能的基因型有AAXbY、AaXbY、aaXbY、aaXBY四种,比例为1:2:1:1,因此, 其含有三个致病基因(aaXbY)的概率是1/5。
②若5、6均携带两个致病基因,由分析1和2,7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产生配子种类和比例为2AXB:2AY:1aY:1aXB,9基因型为1/3AAXBXb,2/3AaXBXb,产生配子种类和比例为2AXB:2AXb:1aXb:1aXB,又因已知该家族聋哑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两对之间独立遗传,每对均可单独导致聋哑,因此后代表现为聋哑的概率为1/3。
【点睛】本题要求能理解并会分析先天聋哑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及患病原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分析出各个体基因型,再依次据题解答。
(2021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高三上学期模块考试)14. 某研究小组研究小麦的籽粒颜色的遗传时发现如图所示情况(设相关基因为A、a,B、b,C、c……),结合图示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因为F2发生性状分离,所以F1一定是杂合子,亲本最可能是纯合子
B. 小麦籽粒颜色的遗传可能由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基因控制
C. 据图分析,第Ⅱ组的F2红粒中,纯合个体的基因型有7种
D. 第Ⅲ组F1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BbCc,其测交后代中纯合体占1/8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分析判断,体现了科学思维素养。由F1自交得到F2及F2的表现型可知,F2发生了性状分离,则可以反推出F1都是杂合子,由第Ⅲ组的子二代中红粒所占比例为63/64,即1-(1/4)3可以推出,该性状可能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
【详解】A、由F1自交得到F2及F2的表现型可知,F2发生了性状分离,则可以反推出F1都是杂合子,且亲本最可能是纯合子,A正确;
B、由第Ⅲ组的子二代中红粒所占比例为63/64,即1-(1/4)3可以推出,该性状可能由三对能独立遗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B正确;
C、由第Ⅱ组F2的各表现型所占的比例可推出,第Ⅱ组的F1中应有两对基因杂合,即F1可能的基因组成为AaBbcc、aaBbCc和AabbCc,则F1自交(以AaBbcc为例),后代红粒纯合个体的基因组成只有AABBcc、aaBBcc、AAbbcc3种,C错误;
D、第Ⅲ组F1的基因组成为AaBbCc,其与aabbcc测交,后代的纯合体只有aabbcc,占1/8,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图解分析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分析、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2021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高三上学期模块考试,不定项)17.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B.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 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直接证明了演绎推理正确性
D. 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答案】AC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A正确;
B、生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一般不相等,且其不属于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B错误;
C、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直接证明了演绎推理的正确性,C正确;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只能解释有性生殖生物的细胞核基因的部分遗传现象,D错误。
故选AC。
(2021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高三上学期模块考试,不定项)19.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及其科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工授粉后可不进行套袋处理
B. 孟德尔提出的分离定律,极好地解释了F2出现的性状分离现象,由此证明该定律的正确性
C. 子代中特殊分离比的出现,依赖于遗传因子的分离、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以及一定的样本基数
D. 若以F2的高茎豌豆自交,且每株收获相同数量的种子,种植后矮茎植株约占2/3
【答案】C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5)具有热爱科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3、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4、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详解】母本去雄和人工授粉后都必须进行套袋处理,A错误;孟德尔提出的分离定律,解释了子二代出现的性状分离情况,但据此不能证明该定律真实可靠,还需要设计实验进行验证,B错误;子代中特殊分离比的出现,依赖于遗传因子的分离、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以及一定的样本基数,C正确;若以F2的高茎豌豆(1/3DD、2/3Dd)自交,且每株收获相同数量的种子,种植后矮茎植株约占2/3×1/4=1/6,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豌豆的特点;识记人工异花传粉的具体过程;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及测交的概念,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021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高三上学期模块考试,不定项)20. 果蝇的卷翅(A)对正常翅(a)为显性,灰体(B)对黑体(b)为显性,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纯合灰体正常翅雌蝇和纯合黑体正常翅雄蝇交配,F1产生了390只灰体正常翅果蝇,同时由于基因突变,出现了1只灰身卷翅雌蝇和1只灰身卷翅雄蝇。让F1中的灰身卷翅果蝇交配产生F2,F2代中灰身卷翅︰灰身正常翅︰黑身卷翅︰黑身正常翅=6︰3︰2︰1,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 题中控制果蝇体色和翅形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F1中新出现的灰身卷翅果蝇的基因型都是AaBb
C. F2果蝇中纯合体有4种
D. 卷翅基因A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知,F1中灰身卷翅果蝇交配产生的中,为3:1的变形,说明卷翅对正常翅为显性, 卷翅纯合(AA)致死,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详解】A、由题知,代中灰身卷翅︰灰身正常翅︰黑身卷翅︰黑身正常翅=6︰3︰2︰1,,为9:3:3:1的变形,可判断体色与翅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纯合灰身正常翅雌蝇(aaBB)和纯合黑身正常翅雄蝇(aabb)单对交配,理论上应该全为灰身正常翅(aaBb),但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出现了2只卷翅果蝇,是基因突变所致,所以F1中新出现的灰身卷翅果蝇的基因型都是AaBb,B正确;
C、由于AA纯合致死,可知代中纯合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卷翅基因A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D正确。
故选C。
【点睛】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够依据子代表现性及比例推知亲本基因型,依据题干情境准确作答。
(2021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高三上学期模块考试)24. 现对某种两性花植物子粒和花色的性状进行研究,子粒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其花色的遗传由两对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植物严格闭花受粉,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两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为897黄色圆粒:902绿色圆粒:298黄色皱粒:305绿色皱粒。根据F1推测Y/y和R/r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上;两亲本的基因型为:黄色圆粒___________,绿色圆粒____________。让F1中所有绿色圆粒植株自然生长结实(假设结实率、成活率等均相同),理论上其F2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
(2)若该植物既可以自花受粉,也可以相互受粉。
①现将某纯合的紫花植株与纯合的红花植株杂交,F1全开紫花,自交后代F2表现为12紫花:3红花:1白花。将F2中的红花和白花植株种植在一起,让其随机传粉,假设每株的结实率、成活率相同,只收获红花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单独种植得一株系,则该株系中开白花植株占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甲让F1紫花植株与F2白花植株进行杂交得到子代,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子代表现型及数量比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另选表现型为紫花和红花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4紫花:3红花:1白花,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 非同源 (2). YyRr(RrYy) (3). yyRr(Rryy) (4). 绿色圆粒(或绿圆):绿色皱粒(或绿皱)=5:1 (5). )1/6 (6). 紫花:红花:白花=2:1:1 (7). AaBb×aaBb或AaBb×Aab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两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为897黄色圆粒:902绿色圆粒:298黄色皱粒:305绿色皱粒,单独考虑两对性状,后代黄色:绿色=1:1,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亲本基因型是Yy×yy,圆粒:皱粒=3:1,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实验,亲本基因型是Rr×Rr,据此推测2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黄色圆粒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绿色圆粒亲本基因型是yyRr。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黄色圆粒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绿色圆粒亲本基因型是yyRr;子一代中绿色圆粒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3yyRR、2/3yyRr,由于该植物是严格闭花授粉的,即只能进行自交,因此子一代所有绿色圆粒植株自然生长结实,理论上后代yyrr出现的概率为2/3×1/4=1/6,即后代绿色圆粒:绿色皱粒=5:1。
(2)若该植物既可以自花传粉,也可以相互受粉,说明其可以自由交配。
①将某纯合的紫花植株与纯合的红花植株杂交,F1全开紫花,说明紫花是显性性状;自交后代F2表现为12紫花:3红花:1白花,是9:3:3:1的变形,说明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假设受A、a和B、b控制,且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A_bb(或aaB_),则红花的基因型为aaB_(或A_bb),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将F2中的红花和白花植株种植在一起,让其随机传粉,若F2中的红花的基因型是1/3aaBB、2/3aaBb,白花植的基因型是aabb,该群体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3:1,精子的基因型是Ab或ab的概率均为1/2,红花植株产生的卵细胞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2:1,若每株的结实率相同,只收获红花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单独种植得一株系,则该株系中开白花植株的比例是aabb=1/3×1/2=1/6。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F1紫花植株(AaBb)与F2白花植株(aabb)进行杂交,后代AaBb:Aabb:aaBb:aabb=1:1:1:1,即紫花:红花:白花=2:1:1。
②根据题意分析,紫花与红花杂交,后代紫花:红花:白花=4:3:1,是3:1:3:1的变形,说明亲本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自交,还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测交,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使用条件,学会应用演绎推理的方式设计遗传实验判断2对等位基因遵循的遗传规律,并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
(2021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高三上学期模块考试)25. 二倍体水稻的3对相对性状中宽叶(A)对窄叶(a)、不抗病(B)对抗病(b)、粒多(D)对粒少(d)为显性。现有各种纯合水稻植株,某研究小组从中选取水稻进行了甲、乙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1)根据甲组实验可知,控制甲组每对性状的基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F1宽叶粒多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若将乙组实验获得的F1进行自交,其后代表现为窄叶粒少的个体占___________。
(3)综合分析甲、乙两组实验,某同学作出推测:若将纯合抗病粒多个体与不抗病粒少个体杂交,F1可产生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你是否支持该同学的观点?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遵循 (2). 宽叶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窄叶=3:1;不抗病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不抗病:抗病=3:1 (3). AD:Ad:aD:ad=4:1:1:4 (4). 4/25 (5). 支持 (6). 由甲组实验可知基因A/a与基因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乙组实验可知基因A/a与基因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基因B/b与D/d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而F1的基因型为BbDd,经自由组合可产生等量的4种配子
【解析】
【分析】
1、分离规律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孟德尔在做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发现,基因分离比为9:3:3:1。这一结果表明,它是由两对基因分别由基因的分离定律独自分离的比例3:1产生的。 在真核生物中,自由组合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
【详解】(1)根据甲组实验可知,宽叶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窄叶=(455+158):(151+50)≈3:1;不抗病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不抗病:抗病=(455+151):(158+50)≈3:1,说明控制甲组每对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由于二倍体水稻的3对相对性状中宽叶(A)对窄叶(a)、粒多(D)对粒少(d)为显性,乙组F1窄叶粒少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为ab,可知F2的基因型及比例AaDd:Aadd:aaDd:aadd=400:100:400:100=4:1:1:4,可体现出宽叶粒多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即为AD:Ad:aD:ad=4:1:1:4,若将乙组实验获得的F1进行自交,其后代表现为窄叶粒少的个体占4/10×4/10=16/100=4/25。
(3)支持,由甲组实验可知基因A/a与基因B/b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乙组实验可知基因A/a与基因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基因B/b与D/d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将纯合抗病粒多个体与不抗病粒少个体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Dd,经自由组合F1可产生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
【点睛】结合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分析题中的杂交实验结果进行解题。
(2021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6. 某自花授粉的植物中,紫花与白花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高茎与矮茎受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让紫花高茎植株与白花矮茎植株杂交得到F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观察F1的表现型即可判定紫花与白花的显隐性关系
B. 通过观察F1的表现型能够判定茎秆高度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 若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1:1:l,则亲本双方中必有一方为隐性纯合子
D. 若亲本均为纯合子,据Fl自交结果可判定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子一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称为分离定律;
3、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详解】A、若亲本中紫花或白花为杂合子,通过子一代表现型无法判断紫花与白花的显隐性,A错误;
B、若高茎、矮茎均为纯合,要通过子二代的表现型来判定是否遵循分离定律,B错误;
C、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杂交子一代表现型比例也为1:1:1:1,C错误;
D、若亲本均为纯合子,子一代自交后代若表现型满足9:3:3:1,则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反之位于一对,D正确。
故选D。
(2021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不定项)17. 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图1表示X和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II)和非同源区段(I、III)。图2表示某遗传病的一个家系图,控制该病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图1中的I、II或III区段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遗传病一定不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图2中,第I代和第II代中的女性一定都是杂合子
C. 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III2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3
D. 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图1的I区段,则III2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2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分析系谱图:Ⅱ1和Ⅱ2均正常,但它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假设控制该病的基因用字母A/a表示,据此答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A正确;
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第I代的女性的基因型是Aa,II代中的2号和4号的基因型都是Aa;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第I代的女性的基因型是XAXa,II代中的2号和4号的基因型都是XAXa,B正确;
C、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Ⅱ1和Ⅱ2的基因型都是Aa,则III2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2/3,C错误;
D、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图1的I区段,即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1和Ⅱ2的基因型分别是XAY、XAXa,则III2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D正确。
故选ABD。
(2021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25. 摩尔根最初以小鼠和鸽子为实验动物研究遗传学,效果不理想。后来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在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己知果蝇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翅形由另一对等位基因V、v控制。摩尔根以纯合的灰身长翅果蝇与纯合的黑身残翅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全为灰身长翅。摩尔根接下来做了两组实验:
实验一:让Fl的雄果蝇与黑身残翅雌果蝇杂交,后代为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并且两者的数量各占50%。
实验二:让Fl的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杂交,后代有4种类型:灰身长翅(占42%)、灰身残翅(占8%)、黑身长翅(占8%)和黑身残翅(占4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小鼠和鸽子相比,果蝇适合做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果蝇的体色和翅形的遗传中,隐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请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判断果蝇的体色和翅形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基因的位置,则F1个体的基因型可表示为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Fl的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一与实验二的结果推断,若让Fl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答案】 (1). 生长繁殖周期短;繁殖力强、后代数量多 (2). 黑色 (3). 残翅 (4). 不遵循,实验一中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 :1,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应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 (5). (6). BV:Bv:bV:bv=21:4:4:21 (7). 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71 : 4:4:21
【解析】
【分析】
1、果蝇作为遗传学的研究材料,其繁殖周期短、一次繁殖产生后代多,繁殖能力强,性状明显;
2、根据题意,灰身相对黑身为显性,长翅相对残翅为显性,若B/b、V/v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1基因型为BbVv,和黑身残翅(bbvv)杂交,后代应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1:1:1,结果为灰身长翅:黑身残翅,则B V在一条染色体上,b v在一条染色体上连锁遗传,实验二中发生了部分交叉互换。
【详解】(1)果蝇作为遗传学的研究材料,其繁殖周期短、一次繁殖产生后代多,繁殖能力强,性状明显等优势,根据分析,黑身和残翅为隐性性状;
(2)若两对基因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则F1与黑身参翅杂交后代表现型应为: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1:1:1,说明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V、bv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如图:;
(3)实验二中,Fl的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基因型分别为BbVv×bbvv,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BbVv:Bbvv:bbVv:bbvv=42:8:8:42,bbvv产生配子为bv,则BbVv产生配子及其比例为:BV:Bv:bV:bv=21:4:4:2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F1雄性产生BV:bv=1:1两种配子,雌性产生BV:Bv:bV:bv=21:4:4:21四种配子,杂交后代产生BBVV:BBvV:BbVV:BbVv:BbVv:Bbvv:bbVv:bbvv=21:4:4:21:21:4:4:21,表现型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71 : 4:4:21。
【点睛】本题考察学生对自由组合定律的核心知识进行考察,需要学生能从本质上掌握自由组合定律,从产生配子入手解决题目。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F和f分别控制野猪的黑毛和白毛。现有一野猪种群,假设其中黑毛纯合子和杂合子均占36%,白色个体无繁殖能力。让该野猪种群随机交配,若没有突变和其他因素干扰,则子一代黑毛纯合子与白色个体的比例为
A. 1:1 B. 3:2 C. 9:1 D. 1: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黑毛纯合子野猪的比例为36%,黑毛杂合子野猪的比例也是36%,则白毛野猪ff的比例为1-36%-36%=28%,都是白色个体无繁殖能力。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野猪中FF=36%,Ff=36%,ff=28%,而ff没有繁殖能力,则具有繁殖能力的野猪中FF:Ff=1:1,即两种基因型各占1/2,所以它们产生的雌雄配子中F占3/4,f占1/4,因此子一代黑毛纯合子的比例=3/4×3/4=9/16,白色个体的比例为1/4×1/4=1/16,即子一代黑毛纯合子与白色个体的比例为9:1。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实质,解答时要注意aa的个体是没有繁殖能力的,进而根据FF和Ff的比例计算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香豌豆中,当C与R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呈红色,其它情况均为白色。一株红色香豌豆与基因型为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让此红花香豌豆进行自交,后代白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 )
A. 1/9 B. 3/7 C. 1/3 D. 3/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香豌豆中,当C与R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呈红色,即红花的基因型为C R ,白花的基因型为C rr、ccR 、ccrr。一株红色香豌豆C R 与基因型为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中红花有3/8 =1/2×3/4,推断亲代C_R_为CcRr。
【详解】A、据分析该亲代红花的基因型为CcRr,自交后代中白花占7/16,白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3/7,A错误;
B、CcRr自交后代白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基因型是CCrr、ccRR、ccrr,占白花的3/7,B正确;
C、亲代红花的基因型为CcRr,自交后代白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3/7,C错误;
D、亲代红花的基因型为CcRr,自交后代白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3/7,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需掌握几点:1.根据题干分析红花、白花豌豆可能的基因型;2.根据题干中杂交后代的分离比确定亲代红花豌豆的基因型;3.注意题干的问题为“后代白花香豌豆中纯合子占的比例”。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已知某种老鼠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a决定,A+(纯合胚胎致死)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且A+对A是显性,A对a是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种老鼠的成年个体中最多有6种基因型
B. A+、A和a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产下的3只小鼠可能全表现为黄色
D. 一只黄色雌鼠和一只黑色雄鼠杂交,后代可能出现3种表现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干信息“A+(纯合胚胎致死)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且A+对A是显性,A对a是显性”分析可知,黄色的基因型为A+A、A+a,灰色的基因型为AA、Aa,黑色的基因型为aa。
【详解】A、由于A+纯合会导致胚胎致死,因此该种老鼠的成年个体最多有5种基因型(A+A、A+a、AA、Aa、aa),A错误;
B、A+、A和a基因为复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
C、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后代基因型为A+a:aa=2:1,其产生的3只后代可能都是黄色(A+a),C正确;
D、一只黄色雌鼠(A+A或A+a)和一只黑色纯合雄鼠(aa)杂交,后代只能出现黄色、灰色(或黄色、黑色)两种表现型,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需掌握几点:1. 基因A+、A和a互为等位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2.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各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3. 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后代每一只小鼠都可能是黄色鼠。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4.如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Ⅱ7为纯合子,请分析此图,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甲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B. 乙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C. 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Ⅲ10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3
D. 若Ⅲ10与Ⅲ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5/12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Ⅰ-1、Ⅰ-2患有甲病,生有一不患甲病的女儿Ⅱ-5,因此甲病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Ⅰ-1、Ⅰ-2不患乙病,生有患乙病的女儿Ⅱ-4,因此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甲乙遗传病的类型写出遗传系谱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然后根据基因型对子代进行遗传病的概率计算。
【详解】由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A正确;由分析可知,乙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B正确;由遗传系谱图可知,Ⅱ-5不患甲病,基因型为aa,不患乙病,但是有患乙病的姐妹,基因型为BB或Bb,因此对于2种遗传病来说,Ⅱ-5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Ⅲ-10不患甲病,基因型为aa,不患乙病,但是父亲是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Bb=2/3,由根据题意知,母亲的基因型为BB,因此Ⅲ-10是乙病致病基因的携带在的概率是Bb=2/3×1/2=1/3,基因型为BB的概率是2/3,因此对于2种遗传病来说,Ⅲ-10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是aaBB(纯合子)的概率是2/3,C错误;Ⅲ-9是乙病患者,基因型为aabb,Ⅲ-10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前者占2/3,后者占1/3,因此后代都不患甲病,患乙病的概率是bb=1/3×1/2=1/6,不患病的概率是5/6,不患病男孩的概率是5/6×1/2=5/12,D正确。
【点睛】注意:计算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时,需要乘以性别概率;但若是计算生下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则不需要乘以性别概率。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5. 某植物体内合成营养物质A、B和C控制流程如图所示(注:没有相应的酶时,营养物质的合成速率较慢,即对应的营养物质的含量低)。已知隐性基因a、b和c控制合成的酶没有活性,三对基因之间不存在相互抑制现象。若A—a、B—b和C—c三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图示反映出基因可间接控制生物性状以及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B. 基因型为AaBbCc植株自交,子代中营养物质C含量高的个体占27/64
C. 该三对等位基因可构成27种基因型,所控制的表现型却只有8种
D. 基因型为AaBBCc植株与aabbcc植株进行测交,子代性状比为2: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和题图:1.图所示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2.由三对基因控制的表现型为:三种营养物质都不含(aa )、营养物质A含量高(A bb )、营养物质B含量高(A B cc)、营养物质C含量高(A B C );
3.营养物质C的合成受三对基因的控制,含量最高的基因型是A B C 。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且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关系,A正确;
B、基因型为AaBbCc植株自交,子代中营养物质C含量高的个体基因型为A B C ,占比例=3/4×3/4×3/4=27/64,B正确
C、每对等位基因都可以构成三种基因型,故三对等位基因可以构成3×3×3=27种基因型,表现型有:三种营养物质都不含、营养物质A含量高、营养物质B含量高、营养物质C含量高,共4种表现型,C错误;
D、基因型为AaBBCc植株与aabbcc植株进行测交,子代基因型有AaBbCc(营养物质C含量高)、AaBbcc(营养物质B含量高)、aaBbCc(三种营养物质都不含)、aaBbcc(三种营养物质都不含),表现型比例为:三种营养物质都不含:营养物质C含量高:营养物质B含量高=2:1:1,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信息的提取和分析,由于三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将每对基因拆开按分离定律进行分析,再将各种基因型和表现型进行组合。
(山东省临沂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6.如图为某家族甲病(A/a)和乙病(B/b)的部分遗传系谱图,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已知Ⅰ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该家族所在地区人群中大约每6400人中有1个甲病患者。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Ⅰ1需经基因诊断才能确定是否携带甲病基因
B. Ⅱ2与Ⅰ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
C. Ⅱ2和Ⅱ3生出一个患甲病男孩的概率为1/243
D. 若Ⅲ1基因型为XbXbY,则是Ⅱ2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Ⅰ1和Ⅰ2均表现正常,他们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红绿色盲的儿子(aaXbY),可推出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Ⅰ1为甲病的携带者,无需基因诊断,A错误;
B、由分析可知,Ⅰ1和Ⅰ2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因此Ⅱ2与Ⅰ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1/2=1/3,B正确;
C、该地区人群中约每6400人中有一个甲病患者,aa=1/6400,则a的基因频率为1/80,A的基因频率为79/80,故该地区AA的基因型频率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9/6400×79/6400、2×79/6400,又因Ⅱ3正常,所以其关于白化病的基因型为79/81AA、2/81Aa,Ⅱ2关于白化病的基因型为1/3AA、2/3Aa,因此Ⅱ2和Ⅱ3生出一个患白化病男孩的概率为2/3×2/81×1/4×1/2=1/486,C 错误;
D、Ⅱ2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Ⅱ3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Y,若Ⅲ1为XbXbY,不考虑基因突变,则应该是Ⅱ2产生配子时次级卵母细胞中X染色体没有分离导致的,D错误。
故选B。
(山东省临沂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7.某动物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眼色红眼、伊红眼、白眼分别受Z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1、A2、A3控制。某小组用一只伊红眼雄性与红眼雌性杂交,F1中雄性全为红眼,雌性既有伊红眼,也有白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与该动物的眼色有关的基因型有9种
B. A1、A2、A3的产生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C. 3个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A1>A2>A3
D. 选择白眼雌性与红眼雄性个体杂交可快速鉴定子代性别
【答案】D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伊红眼雄性与红眼雌性杂交,F1中雄性全为红眼,雌性既有伊红眼,也有白眼。根据雌性既有伊红眼,也有白眼可知亲本伊红眼雄性为杂合子,基因型为ZA2ZA3,说明伊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又知亲本红眼雌性的基因型为ZA1W,则F1中雄性的基因型为ZA1ZA2、ZA1ZA3,且全为红眼,因此可知红眼对伊红眼、白眼为显性,即A1>A2>A3。
【详解】A、该动物群体中与眼色有关的基因型雌性有三种,雄性有6种,共有9种,A正确;
B、A1、A2、A3三种复等位基因的产生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B正确;
C、根据题中子一代中雌性的两种表现型可知亲本雄性个体为杂合子且能说明伊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又根据子一代雄性个体均为红眼能说明红眼对伊红眼、白眼为显性,即3个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A1>A2>A3,C正确;
D、选择白眼雌性(ZA3W)与红眼雄性(ZA1ZA1、ZA1ZA2、ZA1ZA3)个体杂交,产生的后代中无论哪种表现型均为既有雌性,也有雄性,故无法快速鉴定子代性别,D错误。
故选D。
(山东省临沂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8.果蝇的两条X染色体可以连在一起成为一条并联X染色体,带有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的果蝇(品系C)表现为雌性可育,带有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正常X染色体的果蝇致死,没有X染色体的果蝇也致死。用化学诱变剂诱导正常的野生型雄果蝇,然后让该雄果蝇和品系C进行杂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子代雌果蝇和雄果蝇中都含有Y染色体,但Y染色体的来源不同
B. 若只有子代雄果蝇有某突变性状,则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C. 若只有子代雌果蝇有某突变性状,则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 若子代雌雄果蝇都有某突变性状,则该突变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
【答案】A
【解析】
【分析】
1.亲本雄果蝇的性染色体为XY,品系C雌果蝇的性染色体为XXY,其中两条X染色体并联。后代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正常X染色体的果蝇致死)、XY(雄果蝇)、XXY(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的雌果蝇)、YY(没有X染色体的果蝇也是致死)。
2.用化学诱变剂诱导正常的野生型雄果蝇,基因突变有可能发生在X、Y染色体上或常染色体上。
【详解】A、由分析可知,子代雌果蝇(XXY)都带有并联X染色体,子代雄果蝇(XY)的X染色体来自亲代雄果蝇,Y染色体来自亲代雌果蝇,A正确;
B、若子代雄果蝇(XY)有某突变性状,而雌果蝇(XXY)没有,则该突变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B错误;
C、若子代雌果蝇有某突变性状而雄果蝇没有,则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C错误;
D、若子代果蝇都出现了某突变性状,则该突变基因最有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A。
(青岛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9.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的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材料和方法。下面有关孟德尔的豌豆遗传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选择了自然条件下是纯合体、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 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数学统计分析
C. 先提出假说,据此开展豌豆杂交实验并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
D. 发现的遗传规律只能解释有性生殖生物的部分性状的遗传现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利用纯种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先进行杂交实验,再让子一代自交,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孟德尔的假说有: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详解】A、选择了自然条件下是纯合体、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A正确;
B、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数学统计分析,B正确;
C、先开展豌豆杂交实验,据此提出假说并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C错误;
D、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核基因,有些生物的性状是受细胞质基因控制。因此发现的遗传规律只能解释有性生殖生物的部分性状的遗传现象,D正确。
故选C。
(青岛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0.如图是一种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Ⅱ3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Ⅱ6与Ⅱ7生出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2
C. 三位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并非都来自于Ⅰ2
D. Ⅱ4为携带者,故Ⅲ9也可能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
【答案】B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根据Ⅱ3和Ⅱ4均表现正常,他们所生儿子Ⅲ8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已知Ⅱ3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用a表示致病基因,则Ⅱ6、Ⅲ8、Ⅲ11的基因型都是XaY。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
B、Ⅱ6和Ⅲ8的基因型均为XaY,而Ⅱ7表现正常生,其基因型为XAXa,显然Ⅱ6与Ⅱ7婚配后生出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4,B错误;
C、Ⅱ6的致病基因a来自于Ⅰ2;Ⅲ8的致病基因a来自于Ⅱ4,Ⅱ4的致病基因a来自于Ⅰ2;Ⅲ11的致病基因a来自于Ⅱ7,因此三位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并非都来自于Ⅰ2,C正确;
D、Ⅲ8的基因型是XaY,Ⅱ4表现正常,因此为携带者(XAXa),Ⅱ6表现正常,其基因型为XAY故Ⅲ9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即Ⅲ9可能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 ,D正确。
故选B。
(青岛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1.如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假定图中Ⅱ3、Ⅱ4个体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 Ⅱ3和Ⅱ4必须为杂合子
B. Ⅰ1和Ⅱ2和Ⅱ3必须为杂合子
C. Ⅰ2必须为纯合子,Ⅱ2必须为杂合子
D. Ⅰ1或Ⅰ2必须为纯合子,Ⅱ4必须为杂合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II1和II2生出患病女孩,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1和II2都是杂合子。
【详解】A、II3和II4都是杂合子时,二者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4,A 错误;
B、若II3和II4都是杂合子时,二者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4;若II3是杂合子,II4是纯合子时,二者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0,B错误;
C、I2必须是纯 合子,II2必须是杂合子,但不能确定II3的基因型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也不能确定II4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所以II3和II4生出孩子患病的概率不能确定,C错误;
D、已推出II2是杂合子,则I1或I2至少有一个是杂合子;若I1或I2必须是纯合子,则I1和I2一个纯合子一个杂合子,II3为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概率各是1/2,当II4是杂合子时,二者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2×1/4=1/8,D正确。
故选D。
(青岛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2.澳洲老鼠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M、m和N、n)控制,M对m、N对n完全显性,其中M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 N基因控制褐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M、N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用纯合的黑色和纯合褐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F1个体毛色为白色的原因是其体细胞中的M和N基因都不能转录
B. 若F1测交后代中没有白色个体,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C. 若F2中出现3种毛色,则其中白色个体基因型有5种
D. 若F2中褐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4,则白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白色的基因型为M_N_、mmnn,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M_nn,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mmN_,用纯合的黑色和褐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MMnn和mmNN,F1基因型为MmNn。
【详解】A、由题干可知,当M和N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故含有M和N基因基因仍可转录,毛色为白色是转录产物没有翻译的结果,A错误;
B、若F1测交后代中没有白色个体,说明两对基因存在连锁现象,应该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错误;
C、F1自交得到F2,F2中表现型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MMNN、MmNN、MMNn、MmNn、mmnn5种的前提条件是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而据题干信息无法判断是否为独立遗传,C错误;
D、若F2中褐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4,说明M与n、m与N连锁,则白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2,D正确。
故选D。
(青岛二中分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13.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研究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B. 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高茎中纯合子占1/4
C. 图丙、丁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 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的实验验证阶段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的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甲、乙、丙、丁均含有等位基因,都可以作为研究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A正确;
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DDYY:DdYy:ddyy=1:2:1,其中高茎中纯合子占1/3,B错误;
C、图丁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用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错误;
D、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的提出问题阶段,D错误。
故选A。
(青岛二中分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14.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如下,其中深色个体代表患者。已知I代1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Ⅲ代的5和6很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B. Ⅱ代6号个体与某正常女性结婚,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2
C. 需要对Ⅲ代的8号个体进行基因诊断来确定其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D. 由图中女患者多于男患者可判断此病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遗传系谱图:由于I代1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I代2号有病个体生出Ⅱ代3和6号个体有病,而Ⅱ代2、5、7无病,判断该单基因遗传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详解】A. 由于该遗传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所以Ⅲ代的6号个体一定不携带致病基因,A错误;
B. Ⅱ代6号个体与某正常女性结婚,不论是伴X显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都为1/2,B正确;
C. Ⅲ代的8号个体无病,说明其不携带致病基因,因此无需进行基因诊断,C错误;
D. 女患者多于男患者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错误。
故选B。
【点睛】当人类遗传系谱图中无法用口诀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要注意审题,题干中给的条件。
(青岛二中分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15.种昆虫长翅(R)对残翅(r)为显性,直翅(M)对弯翅(m)为显性,有刺刚毛(N)对无刺刚毛(n)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只,其基因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该昆虫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有8种
C. 为验证自由组合定律,与该昆虫测交的个体基因型为rrmmnn或rrMMnn
D. 该昆虫与相同基因型的昆虫交配,后代中与亲代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1/4
【答案】C
【解析】
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故昆虫长翅(R)对残翅(r),直翅(M)对弯翅(m)不适合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该昆虫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只有4种,B错误;可以用测交实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与该昆虫测交的个体基因型为rrmmnn或rrMMnn,C正确;该昆虫与相同基因型的昆虫交配,后代中与亲代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9/16,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及细胞学基础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青岛市即墨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16.某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种群中有3种基因型的个体,即AA、Aa和aa。若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所结种子的数目较多且相同,该种群自然繁殖一代,所得F1中AA:Aa:aa=3:1:2,则由此可推测亲本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A. 1/4 B. 2/3 C. 1/2 D. 5/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植物进行的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因此自然状态下,该植物通过自交的方式进行繁殖。
【详解】亲本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F1中出现Aa的概率为1/2 ,而实际F1中Aa所占比例为1/6,因此亲本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6 ÷1/2 =1/3,亲本中Aa自交产生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1/3=1/12,由于F1中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6,因此亲本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产生的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6−1/12=5/12,因此亲本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也为5/12,D正确。
故选D。
(青岛市即墨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17.水稻存在雄性不育基因:其中 R(雄性可育)对 r(雄性不育)为显性,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对等位基因;N(雄性可育)与 S(雄性不育)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基因;只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为雄性不育基因时,个体才表现为雄性不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R、r 和 N、S 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水稻种群中雄性可育植株共有 6 种基因型
C. 母本 S(rr)与父本 N(rr)的杂交后代均为雄性不育
D. 母本 S(rr)与父本 N(Rr)的杂交后代均为雄性可育
【答案】C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雄性的育性由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包括:N(RR)、N(Rr)、N(rr)、S(RR)、S(Rr)、S(rr)。由于“只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为雄性不育基因时,个体才表现为雄性不育”,因此只有S(rr)表现雄性不育,其它均为可育。
详解】A、遗传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细胞质中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即R、r 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由分析可知,只有S(rr)表现雄性不育,其它均为可育,即水稻种群中雄性可育植株共有5种基因型,B错误;
C、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所产生的后代细胞质基因均来自母本,而细胞核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母本S(rr)与父本N(rr)的杂交,后代细胞质基因为S,细胞核基因为rr,即产生的后代均为雄性不育,C正确;
D、母本S(rr)与父本N(Rr)的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S(Rr)、S(rr),即后代一半雄性可育,一半雄性不育,D错误。
故选C。
(青岛市即墨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18.某学生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探究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需要准备三种不同颜色的彩球,分别标记B、b、Y表示XB、Xb、Y
B. 若甲桶内装有B、b两种彩球数量各10个,则乙桶内装有两种彩球的数量均可超过10个,且必有一种是Y彩球
C. 通过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婚配这组模拟实验可得出人类红绿色盲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的特点
D. 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重复抓取50—100次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模拟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的实质,明确实验中所用的小桶、彩球和彩球的随机结合所代表的含义;其次要求考生掌握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原理,注意实验过程中相关操作的细节,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详解】A、需要准备三种不同颜色的彩球,分别标记B、b、Y表示XB、Xb、Y,A正确;
B、若甲桶内装有B、b两种彩球数量各10个,则乙桶内装有两种彩球的数量均可超过10个,且必有一种是Y彩球,B正确;
C、通过女性色盲XbXb与男性XBY正常婚配后代男XbY患病、女XBXb正常,这组模拟实验不能得出人类红绿色盲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的特点,C错误;
D、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重复抓取50-100次,减少实验的误差,D正确。
故选C。
(青岛市胶南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9. 某农业研究所在诱变育种过程中,发现一株阔叶小麦植株的光合作用较强,属于高产小麦,这一性状在小麦中首次发现。现将该植株与普通小麦进行杂交,F1中有1/2表现为高产。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阔叶突变应为显性突变,该突变植株为杂合子
B. 收获的高产植株自交,后代可能有3/4植株高产
C. 现用F1自交,那么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应占4/5
D. 若高产植株较普通植株能增产10%,则杂合子自交的后代作为种子,能增产7.5%
【答案】C
【解析】
【分析】
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为A和a,该阔叶小麦植株是突变形成的,说明普通小麦是纯合子,如果普通小麦的基因型为AA,则该突变植株的基因型为aa,该突变植株与普通小麦进行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高产,因此普通小麦的基因型为aa,该突变植株的基因型为Aa。
【详解】A、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阔叶突变应为显性突变,该突变植株为杂合子,A正确;
B、该植株与普通小麦进行杂交,F1中的基因型为Aa和aa,因此收获的高产植株Aa自交,后代植株高产(AA和Aa)占的比例为3/4,B正确;
C、F1中的基因型为Aa和aa,两者比例为1:1,F1自交,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基因型为AA和aa,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型为Aa,占的比例为1/2×3/4=3/8,因此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应占5/8,C错误;
D、杂合子(Aa)自交的后代中AA和Aa占的比例为3/4,因此能增收3/4×10%=7.5%,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确定突变性状的显隐性和突变个体的基因型。
(青岛市胶南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某种鸟类羽毛的颜色由等位基因B和b控制,有黑色、黄色两种颜色;等位基因R和r影响该鸟类的体色,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三组不同基因型的鸟类各若干只,甲黑色,乙黄色,丙黄色,研究者进行了如表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杂交亲本
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
子一代相互交配产生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甲×乙
只有黑色
黑色:黄色=3:1
乙×丙
只有黄色
黄色:黑色=13:3
A. R基因会抑制B基因的表达
B. 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表现型应该为黄色
C. 杂交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BBrr、bbrr
D. 乙丙杂交,子二代中黄色个体的基因型有6种
【答案】D
【解析】
甲×乙的子一代都是黑色,子二代中黑色:黄色=3:1,说明黑色有基因B控制,黄色由b控制,乙×丙的子一代都是黄色,子二代中黄色:黑色=13:3,说明子一代黄色的基因型为BbRr,说明R基因会抑制B基因的表达,且黄色的基因型为B R 、bbR 、bbrr,黑色的基因型为B rr,AB正确;甲为黑色,乙为黄色,且子一代只有黑色,子二代中黑色:黄色=3:1,因此F1的基因型为Bbrr,因此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BBrr、bbrr,C正确;乙丙杂交,子二代中黄色个体的基因型有B R 、bbR 、bbrr,基因共4+2+1=7种,D错误。
(青岛市胶南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1.如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5号和11号个体为男性患者。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因为只有男性患者,该病为Y染色体遗传病
B. 该病为X隐性遗传病且9号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C. 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则10号为纯合子的概率为2/3
D. 若7号不带致病基因,则11号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1号
【答案】D
【解析】
【详解】A、1号和2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5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应的基因用A、a表示)。男性患者的父亲都正常,所以该病不可能为Y染色体遗传病,A错误;
B、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上,也可能是X染色体上,因此不能确定9号是否携带致病基因,B错误;
C、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0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其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3,C错误;
D、若7号不带有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该系谱中,则11号的致病基因来自6号,而6号的致病基因来自1号,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能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推断该遗传病可能的类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青岛市胶南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2.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的雄果蝇杂交得到F1,F1中雌雄果蝇杂交得F2,你认为杂交结果不正确的是
A. F1中无论雌雄都是红眼正常翅
B. F2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中的母方
C. F2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
D. F2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比例为3:1
【答案】C
【解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控制翅膀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即aaXBXB与AAXbY杂交。让基因型为aaXBXB与AAXbY杂交,则F1为AaXBXb(红眼正常翅雌性)、AaXBY(红眼正常翅雄性),A正确;让F1AaXBXb(红眼正常翅雌性)与AaXBY(红眼正常翅雄性)相互交配,则F2代雄果蝇的红眼基因(XB)来自F1代的母方,B正确;让F1AaXBXb(红眼正常翅雌性)与AaXBY(红眼正常翅雄性)相互交配,F2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2×1/2=1/4,杂合子占3/4,C错误;让F1AaXBXb(红眼正常翅雌性)与AaXBY(红眼正常翅雄性)相互交配,则F2代雌果蝇都为正常翅个体,D错误。
(青岛市胶南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3.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位于2号染色体上。高茎(E)对矮茎(e)为显性,位于4号染色体上。用基因型为DDEE和ddee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F2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宽叶髙茎植株占1/16
B. 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且数量比都为1:1:1:1
C. F1产生配子时在减Ⅱ中期出现了部分Ee型细胞,可能是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 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偶然产生EE型配子,可能是减Ⅱ后期染色体未分离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D(d)、E(e)分别位于2号和4号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用基因型为DDEE和ddee的植株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基因型是DdEe,F1自交获得F2中D_E_(宽叶高茎):D_ee(宽叶矮茎)ddE_(窄叶高茎):ddee(窄叶矮茎)=9:3:3:1。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的宽叶高茎植株(DDEE)是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4×1/4=1/16,A正确;F1的基因型是DdEe,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即为DE、De、dE和de,且比例为1:1:1:1,B正确;F1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如果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出现了部分Ee型细胞,最可能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C错误;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基因型E)偶然产生了EE型配子,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未分离,D正确。
(青岛市胶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4.亨廷顿舞蹈症(HD)患者是由于致病基因序列中的三个核苷酸(CAG)发生多次重复所致。基因传给后代时,重复的次数会发生变化。某HD家系图(图1)及每个个体CAG重复序列扩增后,电泳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判断出HD一定不是伴Y染色体的遗传病
B. 若HD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则只能是显性遗传病
C. 患者减数分裂过程中CAG序列的重复次数可能增加
D. 可据图推断,发病早晚与CAG重复次数的多少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2)诱发因素可分为:
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③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没有以上因素的影响,细胞也会发生基因突变,只是发生频率比较低,这些因素只是提高了突变频率而已。
(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4)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从系谱图中看出父亲得病,但有女儿未得病,所以该病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女患者,也不是Y染色体遗传病。
【详解】A、从系谱图中看出父亲得病,但有女儿未得病,所以该病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女患者,也不是Y染色体遗传病,A正确;
B、从系谱图中看出父亲得病,但有女儿未得病,若HD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则只能是隐性性遗传病,B错误;
C、Ⅱ-1、Ⅱ-3、Ⅱ-4、Ⅱ-5是Ⅰ-1的孩子,所以推测在Ⅰ-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H基因中CAG的重复次数会增加,C正确;
D、Ⅱ-1暂未发病,Ⅱ-3、Ⅱ-4、Ⅱ-5发病且重复次数多,可推断,发病早晚与CAG重复次数的多少有关,D正确;
故选B。
(青岛市胶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5.科研工作者发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毒蛋白基因B和豇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D,均可导致棉铃虫死亡。现将B和D基因同时导入棉花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棉。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A控制,以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为亲代,自交得到F1(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F1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若F1表现型比例为3:1,则B、D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 若F1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亲代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D、A、aBD、a
D. 若F1表现型比例为3:1,则亲代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aD、aBD、A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可知B、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AaBD植株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ABD∶a∶aBD∶A=1∶1∶1∶1,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9∶3∶3∶1,A正确;
B、B、D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AaBD植株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ABD∶a=1∶1或a∶BDA=1∶1,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3∶1,B正确;
C、若F1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aBD植株产生配子的类型为ABD、a、aBD、A,C正确;
D、若F1表现型比例为3∶1,则B、D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亲代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D、a或aBD、A,D错误。
故选D。
(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11月联考)26.某种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A、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紫色眼,A存在而B不存在时为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现有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得F1,F1雌雄果蝇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眼果蝇:紫眼果蝇:白眼果蝇=3:3:2,且各眼色果蝇中雌雄个体数量基本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果蝇种群中,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有5种
B. 让F1中全部紫眼雌果蝇测交,则后代出现红眼果蝇的概率为1/4
C. 让F2中全部紫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随机交配,则后代中白眼雄果蝇所占比例为1/6
D. 现有两只紫眼果蝇杂交,子代出现紫眼和红眼两种类型,且红眼只出现在雄果蝇中,则亲本的基因型只有AAXBY和AAXBXb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另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又由于“基因A、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紫色眼,A存在而B不存在时为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则基因型为A_XB_的个体表现为紫色眼,基因型为A_XbXb、A_XbY的个体表现为红眼,基因型为aaXbXb、aaXbY、aaXBXB、aaXBXb、aaXBY的个体表现为白眼。由“红眼雌果蝇(A_XbXb)与白眼雄果蝇(aaX_Y)杂交得F1,F1雌雄果蝇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眼果蝇:紫眼果蝇:白眼果蝇=3:3:2”可推知,F1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紫眼)、AaXbY(红眼),亲本的基因型为分别为AAXbXb、aaXBY。
【详解】A、该果蝇种群中,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有5种,分别是aaXbXb、aaXbY、aaXBXB、aaXBXb、aaXBY,A正确;
B、让F1中全部紫眼雌果蝇(AaXBXb)测交,即AaXBXb×aaXbY,后代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所占比例为1/2×1/4=1/8,后代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所占比例为1/2×1/4=1/8,因此后代出现红眼果蝇的概率为1/8+1/8=1/4,B正确;
C、F2中紫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XBY、2/3AaXBY,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aaXbXb、1/2aaXBXb,雄果蝇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1/3AXB、1/3AY、1/6aXB、1/6aY,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3/4aXb、1/4aXB,因此F2中全部紫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随机交配,则后代中白眼雄果蝇所占比例为1/6×3/4+1/6×1/4=1/6,C正确;
D、据题意“两只紫眼果蝇杂交,子代出现紫眼和红眼两种类型,且红眼只出现在雄果蝇中”可知,此杂交组合用遗传图解可表示为A_XB_ (紫眼)×A_XBY(紫眼)→A_XBX-(紫眼)、A_XBY(紫眼)、A_XbY(红眼),符合此杂交组合组合的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 和 AaXBXb、AaXBY 和 AAXBXb、AAXBY和AAXBXb,D错误。
故选D。
(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11月联考)27.亨廷顿舞蹈症(HD)是由显性基因H序列中的三个核苷酸(CAG)发生多次重复所致,一般患者在中年发病,表现为舞蹈样动作。下图表示某HD家系图(图1)及每个个体CAG重复序列扩增后的电泳结果(图2)。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H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 H基因中CAG重复25次就可以引起个体发病
C. Ⅰ-1产生配子时,H基因中CAG的重复次数会增加
D. 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系谱图中看出父亲得病,但有女儿未得病,所以该病一定不是X显性病,也不是Y染色体遗传病,有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隐性或X染色体隐性病。从图2中看出Ⅰ-1重复次数超过25次,还未达到50次就患病了,所以不患病需要CAG重复次数不超过25次。Ⅱ-1是暂未患病,所以推测该病会伴随年龄的增长呈渐进性发病。
【详解】A、该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有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隐性或X染色体隐性病,A错误;
B、I-2重复次数超过25次但未患病,B错误;
C、Ⅱ-1、Ⅱ-3、Ⅱ-4、Ⅱ-5是Ⅰ-1的孩子,所以推测在Ⅰ-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H基因CAG的重复次数会增加,C正确;
D、Ⅱ-1携带致病基因,暂时未患病,D错误。
故选C。
(2020-2021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校际联合考试)28.某自花授粉的植物中,紫花与白花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高茎与矮茎受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让紫花高茎植株与白花矮茎植株杂交得到F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观察F1的表现型即可判定紫花与白花的显隐性关系
B. 通过观察F1的表现型能够判定茎秆高度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 若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1:1:l,则亲本双方中必有一方为隐性纯合子
D. 若亲本均为纯合子,据Fl自交结果可判定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子一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称为分离定律;
3、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详解】A、若亲本中紫花或白花为杂合子,通过子一代表现型无法判断紫花与白花的显隐性,A错误;
B、若高茎、矮茎均为纯合,要通过子二代的表现型来判定是否遵循分离定律,B错误;
C、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杂交子一代表现型比例也为1:1:1:1,C错误;
D、若亲本均为纯合子,子一代自交后代若表现型满足9:3:3:1,则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反之位于一对,D正确。
故选D。
(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9.下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一个家系的系谱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
B. Ⅲ10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C. Ⅱ4与Ⅱ5的基因型一定是相同的
D. Ⅲ11的致病基因是由父母共同提供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疾病,这类疾病都称为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根据目前人们对遗传物质的认识,可以将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三类。
【详解】A、从II5(正常)和II6(正常)下Ⅲ11(患病)可知,该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A错误;
B、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隐性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X染色体上的概率更大),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II5(Aa)和II6(Aa)下Ⅲ11(aa)可知,Ⅲ10(1/3AA、2/3Aa)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若为伴X隐性遗传,II5(XAXa)和II6(XAY)下Ⅲ11(XaY)可知,Ⅲ10(1/2 XAXA、1/2 XAXa)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B错误;
C、Ⅱ4一定携带致病基因(Aa或XAXa),与Ⅱ5的基因型一定是相同的,C正确;
D、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Ⅲ11(aa)的致病基因是由父母共同提供的,若为伴X隐性遗传,Ⅲ11(XaY)的致病基因是由母亲提供的,D错误。
故选C。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0.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发现过程、本质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演绎的过程是指完成测交实验的过程
B. 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C. 基因的自由组合指的是精子与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D. 遗传规律适用于真核生物细胞内所有的基因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两者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详解】A.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中,演绎的过程是指对测交实验进行推理的过程,完成测交实验的过程属于验证,A错误;
B.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指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B正确;
C.基因的自由组合指的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错误;
D.遗传规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细胞内核基因的遗传,不符合质基因的遗传,D错误。
故选B。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1.某种植物的表现型有圆果和长果、紫茎和绿茎,受常染色体上不同对的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纯合的圆果紫茎植株与纯合的长果紫茎植株杂交,F1全为圆果绿茎,F1自交产生F2,表现型及比例为圆果绿茎:圆果紫茎:长果绿茎:长果紫茎=27:21:9: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形的遗传中显性性状为圆果
B. 茎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C. F2中紫茎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
D. F2中圆果植株自交,F3中圆果与长果的比例为3:1
【答案】D
【解析】
【分析】纯合的圆果紫茎植株与纯合的长果紫茎植株杂交,F1全为圆果绿茎,说明圆果对长果为显性,紫茎对绿茎为显性。F1自交产生F2,表现型及比例为圆果绿茎:圆果紫茎:长果绿茎:长果紫茎=27:21:9:7,即圆果:长果=3:1,绿茎:紫茎=9:7(9:3:3:1的变式),说明圆果和长果这一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绿茎和紫茎这一相对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b、D/d)控制。
【详解】A、亲本中纯合圆果和纯合长果杂交子一代全是圆果,说明果形的遗传中显性性状为圆果,A正确;
B、子一代绿茎自交得到子二代中绿茎:紫茎=9:7(9:3:3:1的变式),说明茎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正确;
C、F2中紫茎植株的基因型(B_dd、bbD_、bbdd)有5种,C正确;
D、F2中圆果植株(1/3AA和2/3Aa)自交,F3中长果的比例为2/3×1/4=1/6,则圆果的比例为1-1/6=5/6,故圆果与长果的比例为5:1,D错误。
故选D。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2.果蝇有突变型和野生型,纯合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红眼。现有甲(黑体)、乙(残翅)、丙(白眼雄果蝇)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体果蝇,这3种隐性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甲、乙杂交得F1,F1雌雄相互交配,可用于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将乙、丙杂交得F1,F1雌雄相互交配,可用于验证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 将甲、丙杂交得F1,F1雌雄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灰体红眼的基因型有4种
D. 将甲与野生型杂交,某性状在后代雌雄个体中所占比例相同,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据题干信息和图示可知,甲果蝇的表现型是黑体,其基因型为bbVgVgXWXW;乙果蝇的表现型为残翅,其基因型为BBvgvgXWXW;丙为白眼雄果蝇,其基因型为BBVgVgXwY。
2、根据图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知,B、b与Vg、vg在同一对常染色体上,遵循连锁与互换定律;而W、w在X染色体上,与B、b与Vg、vg之间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根据后代判断基因型,特别是判断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方法是:对后代雌雄性状分别进行分析,雌雄中性状分离比相同的,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雌雄中性状分离比不相同的,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详解】A、将甲、乙杂交得F1,F1雌雄相互交配,因为B、b与Vg、vg在同一对常染色体上,所以不可用于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将乙、丙杂交得F1,F1雌雄相互交配,后代中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一半红眼一半白眼,可用于验证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
C、将甲、丙杂交得F1,F1雌雄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灰体红眼的基因型有BBXWXW、BBXWXw、BBXWY、BbXWXW、BbXWXw、BbXWY共6种,C错误;
D、将甲(bbVgVgXWXW)与野生型(BBVgVgXWY)杂交,某性状在后代雌雄个体中所占比例相同,不能确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B。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3.下图表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甲病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病,Ⅱ-5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4个体的基因型只有一种
C. Ⅲ-9患两种病的原因是Ⅱ-4形成卵细胞时发生了交叉互换
D. Ⅲ-11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患病概率是1/8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于甲病(A、a)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Ⅱ4患甲病而Ⅲ8不患甲病,说明甲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又Ⅲ8患乙病(B、b)而父母不患乙病,且Ⅱ5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说明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详解】A、Ⅱ-4与Ⅱ-5不患乙病,其子Ⅲ-9患有乙病,据此可判断乙病为隐性遗传病,Ⅱ-5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则致病基因来自母方,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甲病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病,且女性Ⅲ-10患病,其父Ⅱ-5正常,可排除伴X隐性遗传病,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设甲病致病基因为A,乙病致病基因为b,Ⅱ-4个体含有其母遗传的正常a基因,基因型为XABXab,B正确;
C、Ⅲ-9患两种病的原因是Ⅱ-4形成卵细胞时发生了交叉互换,形成了XAb的配子,C正确;
D、Ⅲ-11(XaBXab)与正常男性(XaBY)婚配,后代患病概率是1/4,D错误。
故选D。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4. 香豌豆的花冠有紫色和红色,花粉的形状有长形和圆形,这两对性状各由一对基因控制。实验小组利用纯合紫花圆形花粉豌豆和纯合红花长形花粉豌豆进行杂交实验,获得F1后自交得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根据F1的表现型可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B. F1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
C. F2的表现型不一定是四种
D. 据F2的表现型之比可判断控制两性状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若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用A、a、B、b表示,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得到F2有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若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得到F2有2种表现型比例为3:1。
【详解】A、具有相对形状的两个纯合子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A正确;
B、无论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1的基因型都是双杂合一种,B错误;
C、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2的表现型是两种,C正确;
D、若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2有4种表现型,若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2有2种表现型,D正确。
故选B。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5. 野生型小鼠毛皮颜色为杂色。某兴趣小组用一只黄色雄鼠与一只野生型雌鼠杂交,获得F1黄色小鼠和杂色小鼠若干只,再让F1黄色小鼠雌雄相互交配,F2中黄色个体与杂色个体比值约为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控制毛皮颜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 小鼠皮毛颜色杂色为隐性性状
C. F1、F2中黄色个体一定是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D. F1中黄色与杂色小鼠的数量不一定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F1黄色小鼠雌雄相互交配,F2中出现黄色个体与杂色个体,说明黄色对杂色为显性性状,且后代出现了2∶1的比例,用Aa表示该性状,亲代黄色雄鼠基因型Aa,野生型是aa,子一代黄色鼠Aa,随机交配子代出现AA:Aa:aa=1∶2∶1,但AA致死,所以出现了Aa:aa=2∶1的比例。
【详解】A、根据分析,控制皮毛颜色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A基因纯合致死,A正确;
B、F1黄色小鼠雌雄相互交配,F2中出现黄色个体与杂色个体,所以杂色为隐性性状,B正确;
C、根据分析,A基因纯合致死,所以黄色鼠基因型只能是Aa,没有纯合子,C错误;
D、理论上F1黄色和杂色的比例为1∶1,但如果子代数目少,则不一定相等,D正确。
故选C。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6. 某二倍体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花色有白色、粉色、红色三种类型,受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基因B、D同时存在时,花色为红色;只有基因B存在,花色为粉色;只有基因D存在,花色为白色。已知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现用开白花和开粉花的植株杂交,F1的雌、雄株都开红花,F1杂交所产生的F2中红花:粉花:白花=9:3:4。下列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
A. 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BBXdXd和bbXDY
B. F1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和数量均相同
C. F2中红花雌性个体中纯合子占1/6
D. F2中白花个体的基因型共有2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B_XD_为红色,B_Xd_为粉色,bb_ _为白色。开白花和开粉花的植株杂交,F1的雌、雄株都开红花,F1杂交所产生的F2中红花:粉花:白花=9:3:4,可知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BBXdXd和bbXDY或BBXdY和bbXDXD。
【详解】A、根据分析,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BBXdXd和bbXDY或BBXdY和bbXDXD,A错误;
B、F1基因型为BbXDXd和BbXDY,雌雄配子都为4种,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余雌配子数量,B错误;
C、F2中红花雌性个体中纯合子BBXDXD占1/3×1/2=1/6,C正确;
D、F2中白花个体的基因型有bbXDXD、bbXDXd、bbXDY、bbXdY,共4种,D错误。
故选C。
37.
多项选择题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
B. 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C. 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都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而等位基因应该位于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
B.在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B正确;
C.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两极都含有与亲本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两极都含有基因cn、cl、v、w,C正确;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可以同时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因此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选BC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明确两种定律发生的条件,并结合图示四个基因的物质判断各自遵循的遗传规律。
(山东省临沂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为探究控制果蝇长翅与短翅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置,现进行了多组杂交实验如表,不考虑X、Y同源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亲本组合
第一组
长翅雌果蝇×短翅雄果蝇
第二组
长翅雄果蝇×长翅雌果蝇
第三组
长翅雄果蝇×短翅雌果蝇
A. 若第一组后代分离比为长翅雄果蝇:短翅雄果蝇:长翅雌果蝇:短翅雌果蝇=1:1:1:1,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 若第二组后代分离比为长翅果蝇:短翅果蝇=3:1,则该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C. 若第三组后代分离比为长翅雌果蝇:短翅雄果蝇=1:1,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 若第一组后代均为长翅、第三组后代均为短翅,则该基因位于细胞质中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判断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的实验设计:
(1)已知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方法:隐性的雌性×显性的雄性)
①若后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分析:XwXw白眼♀×XWY红眼♂→F1:XWXw红眼♀,XwY白眼♂)
②若后代雌雄果蝇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分析:P:ww白眼♀×WW红眼♂→F1:Ww红眼)
③若后代雌雄都有红眼和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分析:P:ww白眼♀×Ww红眼♂→F1:Ww红眼,ww白眼)
(2)未知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正交和反交
判断步骤和结论:
利用正交和反交法判断: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子一代均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子一代性状均与母本相同,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子一代在不同性别中出现不同的性状分离(即与性别有关),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的性染色体上。
【详解】A、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子一代均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常染色体上,该组合还需要进行反交实验,A错误;
B、若第二组后代分离比为长翅果蝇:短翅果蝇=3:1,则该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有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B正确;
C、组合三亲本的长翅是雄果蝇,短翅是雌果蝇,子一代中长翅雌果蝇:短翅雄果蝇=1:1,因此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
D、若第一组后代均为长翅、第三组后代均为短翅,子代表现与母本相同,说明则该基因位于细胞质中,D正确。
故选BCD。
(青岛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多囊肾病(PKD)是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主要病理特征是双侧肾脏形成多个大小不等的液性囊肿,50%病人发展成肾功能衰竭,病因与致病基因所控制的酶活性改变有关。图1是一多囊肾病家族遗传系谱图,图2为该家族中一个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以及该病相关基因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据图分析,该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 Ⅱ-3与Ⅱ-4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是1/6
C. 图2细胞为减数分裂只能出现于个体Ⅰ-2中
D. 致病基因表达产物中氨基酸数目一定发生改变
【答案】A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患病个体I-1和I-2生出不患病女性个体II-2,说明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I-1和I-2都是杂合子,II-3的基因型1/3AA或2/3Aa。
【详解】A、患病个体I-1和I-2生出不患病女性个体II-2,说明该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正确;
B、II-3 的基因型是1/3AA或2/3Aa,II-4 基因型为aa,再生一个正常女孩aa=2/3×1/2×1/2=1/6,B正确;
C、图2细胞着丝点分裂,无同源染色体,细胞质分裂不均等,为次级卵母细胞,细胞中含有致病基因A,说明该细胞出现在患病女性个体中,可能出现于个体I-2、II-3,C错误;
D、致病原因可能是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如果是碱基对替换,致病基因表达产物中氨基酸数目不发生改变, D错误。
故选AB。
(青岛二中分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4.甲型血友病(HA)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A基因突变为a所致。下列关于H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HA是一种伴性遗传病 B. HA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C. XAXa个体不是HA患者 D. 男患者的女儿一定患HA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据题可知,甲型血友病(HA)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隔代交叉遗传。
【详解】A、甲型血友病(HA)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A基因突变为a所致,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
B、男性存在Xa即表现患病,女性需同时存在XaXa时才表现为患病,故HA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B正确;
C、XAXa个体不是HA患者,属于携带者,C正确;
D、男患者XaY,若婚配对象为XAXA,则女儿(XAXa)不会患病,D错误。
故选ABC
(青岛二中分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5.现有一种二倍体观赏植物,其花色有蓝色、紫色、鲜红色三种,现将纯合的蓝色花品种与鲜红色花品种杂交得F1,F1表现为蓝色,F1自交,F2为9蓝:6紫:1鲜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植物的花色至少受2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B. 亲本蓝色和鲜红色分别为显性纯合子和隐形纯合子
C. F2中紫花个体中能稳定遗传和个体占1/6
D. 若对F1测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2:1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都为蓝色;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9蓝:6紫:1鲜红,说明蓝色为双显性个体,鲜红色为双隐性个体,而紫色植株为单显性个体。孟德尔遗传实验中F2为9:3:3:1,可推断双显性(9)表现为蓝色(设为A_B_),而单显性(3+3)均表现为紫色(设为A_bb或aaB_),双隐性(1)表现为鲜红色(aabb)。
【详解】A、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9蓝:6紫:1鲜红,和为16,说明该植物的花色至少受2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A正确;
B、亲本蓝色的基因型是AABB,鲜红色的基因型是aabb,B正确;
C、F2中紫花个体(A_bb或aaB_)中能稳定遗传和个体占1/3,C错误;
D、若对F1测交,子代的表现性及比例为蓝色:紫色:鲜红=1:2:1,D正确。
故选ABD。
(青岛市即墨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6.某植株M自交,所得子代数目足够多,统计发现F1中高茎:矮茎≈15:1。甲同学认为该相对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乙同学认为该相对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的。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 若实际情况与甲同学的理解相符,则含有a基因的雌、雄配子均有2/3致死
B. 若实际情况与甲同学的理解相符,则植株M进行测交的子代中矮茎约占1/3
C. 若实际情况与乙同学的理解相符,则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若实际情况与乙同学的理解相符,则F1自交后代会出现矮茎的个体占F1的9/16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由于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若干个分离定律进行解答。
【详解】A、若该相对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植株M自交,所得F1中高茎:矮茎≈15:1,由此推测植株M产生的配子中含a基因配子的概率为1/4,即植株M产生含a基因的雌、雄配子可能均有2/3致死,A正确;
B、若该相对性状是由 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且含有a基因的雌雄配子均有2/3 致死,则植株M产生含A基因雌雄配子的概率为3/4,产生含a基因雌雄配子的概率为1/4,植株M测交,子代中矮茎约占1/4,B错误;
C、若该相对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的,F1中高茎:矮茎≈15:1,15:1是由9:3:3:1变形得到的,因此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若该相对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的,所得F1中高茎:矮茎≈15:1,其中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矮茎,因此F1自交出现矮茎的个体占F1的比例为9/16,D正确。
故选ACD。
(青岛市胶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7.在老鼠中,基因B决定黑色素的沉积,其隐性等位基因b在纯合时导致棕色表现型;基因A决定毛尖端黄色素的沉积,其隐性等位基因a无此作用;基因C决定色素的形成,其隐性等位基因c则为白化基因,三对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已知基因型为C_A_B_的鼠为栗色鼠,C_A_bb的鼠为黄棕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型都为CcAaBb的鼠杂交,后代可有5种表现型
B. 基因型都为C_A_B_鼠杂交,后代最多有27种基因型
C. 两栗色鼠杂交,可能出现9∶3∶3∶1的比例,也可能出现9∶3∶4的比例
D. 两栗色鼠杂交,若后代都是栗色鼠,则说明双亲中至少一方是纯合子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基因型为C_____时表现为有色,cc____时表现为白化;C_A_B_时为栗色,C_A_bb时为黄棕色,C_aaB_时为黑色,C_aabb时为棕色。
【详解】A、根据分析CcAaBb鼠杂交,cc____时表现为白化;C_A_B_时为栗色,C_A_bb时为黄棕色,C_aaB_时为黑色,C_aabb时为棕色,子代有5种表现型,A正确;
B、C_A_B_的鼠杂交,当其基因型为CcAaBb时,后代有基因型27种(3×3×3=27种),B正确;
C、如果两鼠的基因型是CcAaBB,则后代C_A_BB∶C_aaBB∶ccA_BB∶ccaaBB=9∶3∶3∶1,栗色∶黑色∶白花=9∶3∶4,如果基因型是CCAaBb,则后代CCA_B_∶CCA_bb∶CCaaB_∶CCaabb=9∶3∶3∶1,后代栗色∶黄棕色∶黑色∶棕色=9∶3∶3∶1,C正确;
D、两栗色鼠C_A_B_杂交,若后代都是栗色鼠可能都是杂合子,例如CcAABB和CCAaBb,D错误。
故选ABC。
(青岛三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考试)8.某果实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其中B控制黑色,R控制红色,且B基因的存在能完全抑制R基因的表达,现向某基因型为BbRr的植株导入了一个隐性致死基因s,然后让该植株自交,自交后代F1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3:1,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基因导入到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B. F1的全部黑色植株中存在6种基因型
C. 控制果实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对该转基因植株进行测交,子代黑色:红色:白色=2:1:1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黑色果实的基因型为B_R_和B_rr,红色果实的基因型为bbR_,白色果实的基因型为bbrr。BbRr的植株若没有导入致死基因,自交后代黑色:红色:白色=12:3:1,导入致死基因后比例变为8:3:1,说明致死的全部为黑色,因此导入的是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导致基因型为BB的植株死亡。
【详解】A、据分析可知,致死的全部为黑色,s基因导入到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A正确;
B、红色(bbR_)的个体存活,所以s应与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因此当BB组合时ss也会组合从而使个体致死,则F1的全部黑色植株有BbRRs、BbRrs、Bbrrs,共3种基因型,B错误;
C、由题意可知,“BbRr的植株导入了一个隐性致死基因s,然后让该植株自交,自交后代F1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3:1”,说明控制果实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该转基因个体为BbRrs,对该转基因植株进行测交即与bbrr杂交,子代有BbRrs、Bbrrs、bbRr、bbrr,子代没有致死个体,因此子代黑色:红色:白色=2:1:1,D正确。
故选ACD。
(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11月联考) 9. 人类红绿色盲和蚕豆病是X染色体连锁的两种隐性遗传病,分别由色盲基因(b)和蚕豆基因(g)控制。根据双杂合母亲所生儿子中有关性状的重组情况,可以计算重组率,从而确定其在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而母亲X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可以由外祖父的表型得知,该方法称为“外祖父法”,是遗传学上进行X染色体基因定位的一种重要方法。调查发现,双杂合母亲所生儿子有正常、只患一种病和两病皆患等表型。双杂合母亲的基因型可能为下图中的甲或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外祖父正常,则母亲的基因型为甲
B. 若外祖父正常,则其外孙表现为两病皆患原因是:外祖父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含Xbg的精子
C. 若外祖父为蚕豆病患者,则母亲的基因型为乙,其正常儿子为重组类型
D. 若外祖父为色盲患者,则母亲的基因型为乙,其正常儿子为重组类型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若外祖父正常,其基因型为XBGY,则母亲基因型为甲;若外祖父为蚕豆病患者,其基因型为XBgY,则母亲基因型为乙;若外祖父为色盲患者,其基因型为XbGY,则母亲基因型为乙。
【详解】A、由分析可知,若外祖父正常,其基因型为XBGY,则母亲基因型为甲,A正确;
B、若外祖父正常,其基因型为XBGY,则则母亲基因型为XBGXbg,其外孙表现为两病皆患(XbgY)的原因是遗传了母亲的Xbg这条染色体,跟外祖父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没有关系,B错误;
C、由分析可知,若外祖父为蚕豆病患者,则母亲的基因型为乙,产生配子时交叉互换后可能会得到XBG配子,其正常儿子为重组类型,C正确;
D、若外祖父为色盲患者,则母亲的基因型为乙,产生配子时交叉互换后可能会得到XBG配子,其正常儿子为重组类型,D正确。
故选ACD。
(2020-2021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校际联合考试)10.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图1表示X和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II)和非同源区段(I、III)。图2表示某遗传病的一个家系图,控制该病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图1中的I、II或III区段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遗传病一定不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图2中,第I代和第II代中的女性一定都是杂合子
C. 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III2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3
D. 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图1的I区段,则III2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2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分析系谱图:Ⅱ1和Ⅱ2均正常,但它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假设控制该病的基因用字母A/a表示,据此答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A正确;
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第I代的女性的基因型是Aa,II代中的2号和4号的基因型都是Aa;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第I代的女性的基因型是XAXa,II代中的2号和4号的基因型都是XAXa,B正确;
C、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Ⅱ1和Ⅱ2的基因型都是Aa,则III2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2/3,C错误;
D、若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图1的I区段,即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1和Ⅱ2的基因型分别是XAY、XAXa,则III2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D正确。
故选ABD
(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1. 如图甲和乙分别为两株豌豆体细胞中的有关基因组成,要通过一代杂交达成目标,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 )
A. 甲自交,验证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 乙自交,验证A、a与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甲、乙杂交,验证D、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 甲、乙杂交,验证A、a与D、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B
【解析】
【分析】甲、乙中均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d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详解】A、甲自交,验证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表现型之比为3∶1,A正确;
B、乙自交,不能验证A、a与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
C、甲、乙杂交,验证D、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C正确;
D、甲、乙杂交,验证A、a与D、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杂交的结果表现型之比为1∶1∶1∶1,D正确。
故选B。
(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2. 已知某二倍体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花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仅A能控制花瓣中白色物质转化成有色物质,仅雌性植株中存在不育的无花植株;宽叶与窄叶由等位基因(B、b)控制。将宽叶粉红花雌株与宽叶白花雄株进行杂交实验,F1表现型及数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雌株
宽叶粉红花148 窄叶粉红花49 宽叶无花152 窄叶无花50
雄株
宽叶红花151 宽叶白花149 窄叶红花51 窄叶白花48
A. 控制花色的基因(A、a)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B. 控制花色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
C. F1中窄叶无花植株的基因型是bbXaXa
D. 若取F1中宽叶雌株与宽叶白花雄株相互授粉,则F2可育植株中纯种宽叶红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4/27
【答案】ACD
【解析】
【分析】由于粉红花和白花杂交,所得子代花色在雌雄中表现不一致,故控制花色的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且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故亲本的基因型为雌性粉红花(XAXa),雄性白花(XaY);亲本宽叶植株杂交,子代有窄叶出现,且子代无雌雄差异,故控制宽叶与窄叶的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宽叶为显性,窄叶为隐性。
【详解】A、控制花色的基因(A、a)符合基因分离定律,A正确;
B、控制花色的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B错误;
C、由分析中亲本的基因型可知,F1中窄叶无花植株的基因型是bbXaXa,C正确;
D、若取F1中宽叶雌株(B_XAXa)与宽叶白花雄株(B_XaY)相互授粉,则F2中有1/4不可育,纯种宽叶红花植株(BBXAY)植株的比例为1/4 × (2/3 × 2/3 × 1/4+1/3)=1/9,故可育植株中纯种宽叶红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9 /(1-1/4)= 4/27,D正确。
故选ACD。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3. 人类的非秃顶和秃顶基因(E、e)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绿色盲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两种性状的遗传都与性别有关。女性中只有ee表现为秃顶,男性中只有EE表现为非秃顶。下图为某家族两种性状的遗传系谱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红绿色盲和秃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 红绿色盲和秃顶在人群中的表现都是男多于女
C. Ⅱ7个体中非秃顶基因不可能来自Ⅰ3
D. Ⅱ5和Ⅱ6生育一个色觉正常非秃项的女孩概率为3/8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1、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隔代交叉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病父子病,男正母女正。
2、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其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女性中EE和Ee表现为非秃顶,男性中只有EE才表现为非秃顶,属于从性遗传,但不是伴性遗传。
【详解】A、非秃顶和秃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患者多余女性,女性中只有ee表现为秃顶,男性中Ee和ee都表现为秃顶,秃顶在人群中的表现也是男多于女,B正确;
C、Ⅰ4男性表现为非秃顶,基因型为EE,子代Ⅱ6为秃顶男性,基因型为Ee,可确定Ⅰ3为Ee,Ⅱ7表现为女性非秃顶,基因型为EE或Ee,Ⅱ7个体中非秃顶基因可能来自Ⅰ3,C错误;
D、Ⅰ1秃顶基因型为ee,故Ⅱ5非秃顶基因型为Ee ,Ⅰ2男性色盲基因型为XbY,Ⅱ5色觉正常为XBXb,故Ⅱ5基因型为EeXBXb,Ⅱ6秃顶色觉正常男,基因型为EeXBY,Ⅱ5和Ⅱ6生育一个色觉正常非秃项的女孩概率为3/4×1/2×1=3/8,D正确。
故选ABD。
14.
填空题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荧光点点是夏季一道优美的风景。已知萤火虫的体色红色(A)和棕色(a)是由2号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萤火虫的发光需要荧光素、荧光素酶以及ATP等多种物质,其中ATP主要在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具体的生物膜结构)产生,其发挥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键水解,释放能量。
(2)某同学将红色萤火虫与棕色萤火虫进行杂交,子代萤火虫中没有出现棕色,但出现了一种新性状黄色,且黄色331只、红色336只。筛选出黄色雌雄萤火虫随机交配。其后代中没有红色萤火虫,黄色和棕色的数量比约为3:1,分析出现此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3)若只有基因B存在时,上述体色才能表现,否则表现为黑色。现有红色萤火虫与黑色萤火虫杂交,F1中红色:棕色=2: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产生上述性状分离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判断B、b基因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现从亲本、F1和黑色(aabb)萤火虫中选取实验材料,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线粒体内膜 (2). (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 (3). 控制体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红色基因>黄色基因>棕色基因 (4). AaBB和Aabb (5). 含有AA的个体致死 (6). 取F1中红色萤火虫与黑色(aabb)萤火虫进行交配,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7). 若子代表现型为:红色:棕色:黑色=1:1:2,则B、b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 (8). 若子代表现型为:红色:黑色=1:1或棕色:黑色=1:1,则B、b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萤火虫的体色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红色)、A-(黄色)、a(棕色)控制,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A>A->a,只有基因B存在时,上述体色才能表现,否则表现为黑色。则红色的基因型为AA-B_、AaB_,黄色的基因型为AAB_、AaB_,棕色的基因型为aaB_,其余基因型表现为黑色。
【详解】(1)萤火虫发光水解的ATP主要来自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其发挥作用的机理是(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能量。
(2)某同学将红色萤火虫与棕色萤火虫进行杂交,子代萤火虫中没有出现棕色,但出现了一种新性状黄色,说明红色、黄色、棕色是由复等位基因控制,假设由A、A-、a控制,由于红色萤火虫与棕色萤火虫进行杂交,子代萤火虫中没有出现棕色,但出现了一种新性状黄色,且黄色:红色=1:1,说明红色对棕色是显性性状,即AA-×aa→Aa:A-a=1:1,由于黄色雌雄萤火虫随机交配,其后代中没有红色萤火虫,黄色和棕色的数量比约为3:1,说明黄色对棕色是显性性状,即A-a×A-a→A-A-:A-a:aa=1:2:1。
(3)由题意知,A_B_为红色,A-_B_为黄色,aaB_为棕色,_ _bb为黑色,红色萤火虫甲(A_B_)与黑色萤火虫乙(_ _bb为黑色)杂交,F1中红色(A_B_):棕色(aaB_)=2:1,说明甲乙都含有a基因、甲不含有b基因,因此亲本基因型是甲为AaBB,乙为Aabb;Aa与Aa后代本来产生的后代基因型AA:Aa:aa=1:2:1,但结果后代中红色(A_B_):棕色(aaB_)=2:1,说明含有AA的个体致死。
①欲判断B、b基因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如果位于2号染色体上,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遵循连锁定律,如果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取F1中红色萤火虫(AaBb)与黑色(aabb)萤火虫进行交配,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如果B、b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AaBb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Ab:ab=1:1:1:1,aabb产生的配子为a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 aabb =1:1:1:1,则子代表现型为红色:棕色:黑色=1:1:2;
若B、b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AaBb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1:1或aB:Ab=1:1,aabb产生的配子为a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 aabb=1:1或aaBb: Aabb=1:1,分别表现为红色:黑色=1:1或棕色:黑色=1:1。
【点睛】一是理解控制萤火虫体色的这组复等位基因所组成的基因型,并能结合题意推测相互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二是选择测交的红色萤火虫必须是基因型为AaBb,否则无法根据自带的表现型确定两队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山东省临沂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某二倍体植物(2n=24)的红花与白花受三对等位基因(A/a,B/b和D/d)控制,同时含有A、B与D基因的植株开红花,其余的植株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三个白花植株品系,分别与同一红花品系杂交,F1均为红花,F1自交,F2的性状表现分别是红花:白花=48:16、红花:白花=36:28、红花:白花=27:37。
(1)该植物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雄配子中含有12条染色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纯种白花品系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种,甲白花品系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三个杂交结果中,能证明控制红花与白花的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控制花色的三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以利用单体确定。体细胞中缺失了一条1号染色体的个体称作1-单体,缺失了一条2号染色体的个体称作2-单体,以此类推,单体产生的配子可育。现用AABBDD植株培育成的12种红花单体,分别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进行杂交,并对12组杂交的子代性状分别进行统计。
①若只有2-单体与aabbdd杂交的子代出现白花个体,则对该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有两组杂交子代出现白花个体,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有三组杂交子代出现白花个体,则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自交,其子代的花色性状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同源染色体分开后,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2). 7 (3). aaBBDD、AAbbDD、AABBdd (4). 红花:白花=27:37 (5). F2中红花植株占27/(27+37)=3/4×3/4×3/4,据此推测控制花色的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6). 控制花色的三对等位基因均位于2号染色体上,亲本中的2–单体产生了数量相等的ABD配子和不含花色基因的配子,与aabbdd杂交后,基因型为AaBbDd的子代开红花、基因型为abd的子代开白花 (7). 控制花色的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8). 红花:白花=9:7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文:红花和白花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则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_,其余个体都为白花;有甲、乙、丙三种白花品系,甲与红花杂交F1为红花,F1自交后代F2中红花:白花=3:1,则F1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DD,甲品系的基因型为一对基因是隐性,另两对是显性纯合(如aaBBDD),亲代红花基因型为AABBDD;乙与红花杂交F1为红花,F1自交后代F2中红花:白花=9:7,则乙品系的基因型为两对基因都是隐性,另一对是显性纯合(如AAbbdd);丙与红花杂交F1为红花,F1自交后代F2中红花:白花=27:37,红花占27/64=(3/4)3,则丙品系的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都是隐性)。
【详解】(1)同源染色体分开后,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导致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2)由题可知,红花和白花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共有纯合子8种,其中AABBDD为红花纯种,则纯种白花品系可能的基因型有7种,甲与红花杂交F1为红花,F1自交后代F2中红花:白花=3:1,则F1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DD,甲品系的基因型为一对基因是隐性,另两对是显性纯合如aaBBDD、AAbbDD、AABBDD。
(3)上述三个杂交结果中,能证明控制红花与白花的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是红花:白花=27:37,判断依据是F2中红花占27/64=(3/4)3。
(4)①由题意可知,只有2-单体与aabbdd杂交的子代出现白花,说明ABD基因都位于2号染色体上,三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有两组杂交子代出现白花个体,则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另外一对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即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③若有三组杂交子代出现白花个体,则说明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自交,产生红花AAB_D_:白花(AAB_dd、AAbbD_、AAbbdd)=9:7。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文,明确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能根据后代比例逆推出甲、乙、丙可能的基因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青岛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已知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黑色斑与灰色斑这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AA个体胚胎期致死;另一对等位基因B/b影响家蚕的体色,只有基因B存在时,上述色斑才能表现,否则表现为无斑纹。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想确定家蚕的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_______。
(2)现有一对黑色斑家蚕与无色斑家蚕杂交,F1中黑色斑:灰色斑=2: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欲判断B、b基因与A、a基因是否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现利用F1中个体设计实验,请预测实验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正反交 (2). AaBB和Aabb (3). 实验方案:取F1中一只黑色斑雄蚕与F1中多只灰色斑雌蚕进行交配,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4).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a.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斑:灰色斑:无色斑=3:3:2,则两对基因不在一对染色体上 (5). b.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斑:灰色斑:无色斑=2:1:1或黑色斑:灰色斑:无色斑=1:2:1,则两对基因在一对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家蚕体色只有有斑纹时才分为黑色和灰色,且AA个体胚胎期致死,所以黑色斑纹的基因型为AaB_,灰色斑纹的基因型为aaB_,无斑纹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详解】(1)确定家蚕的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正交和反交,观察后代的性状。
(2)根据F1中黑色斑:灰色斑=2:1,结合AA个体纯合时会致死,说明亲本中控制家蚕体色的基因组成为AaBB、Aabb。现有一对黑色斑家蚕AaB_与无色斑家蚕Aabb或aabb杂交,F1中黑色斑:灰色斑=2: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B、b基因与A、a基因是否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如果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遵循连锁定律,如果不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中黑色斑雄蚕基因型是AaBb,灰色斑雌蚕基因型是aaBb,如果B、b基因与A、a基因不在一对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1Aa:1aa)(3B_:1bb)=3AaB_:1Aabb:3aaB_:1aabb,分别表现为黑色斑、灰色斑、无色斑,则黑色斑:灰色斑:无色斑=3:3:2;则两对基因不在一对染色体上;如果位于一对染色体上,AaBb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1:1或aB:Ab=1:1,aaBb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AaBB:AaBb:aaBb:aabb=1:1:1:1,分别表现为黑色斑、灰色斑、无色斑,黑色斑:灰色斑:无色斑=2:1:1;或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_:Aabb=1:2:1,分别表现为黑色斑:灰色斑:无色斑=1:2:1,则两对基因在一对染色体上。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使用条件、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要求考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形成知识网络,应用相关知识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
(青岛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4.野生型小鼠体型正常(由A基因控制),突变型小鼠表现为侏儒(由a基因控制),A、a为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研究者将纯合野生型雄性小鼠与突变型雌性小鼠进行交配,F1小鼠均表现为野生型,F1雌雄小鼠相互交配得F2。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理论分析,F2小鼠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F2小鼠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1:1。研究发现,F2杂合小鼠染色体组成与表现型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在配子形成时来自某亲本染色体上所携带的基因需要打上表达的“印迹”才能表达。据图推测,小鼠表现型是由_________(“父方”或“母方”)染色体上的基因被打上表达的“印迹”所决定。
(3)由亲代经F1繁殖获得F2的过程中,已被打上的表达“印迹”__________(“能”或“不能”)被“擦除”,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现有一雄性侏儒鼠,请设计杂交实验判断其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雌雄小鼠中均有AA、Aa、aa基因型个体30只、60只和10只,让这群小鼠随机交配,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野生型:突变型=3:1(或者正常体型:侏儒=3:1) (2). 父方 (3). 能 (4). F2代中突变型(侏儒)的杂合小鼠,其A基因来自亲本的雄性个体,如不能被擦除,应表现野生型(正常体型)(合理即可) (5). 让该雄性侏儒鼠与多只雌性侏儒鼠杂交,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后代野生型:突变型=1:1(或者正常体型:侏儒=1:1)则该雄性侏儒鼠基因型为Aa;若后代全部为突变型(侏儒型)则该雄性侏儒鼠基因型为aa (6). 野生型:突变型=3:2(或者正常体型:侏儒=3:2)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干可知,野生型对于突变型为显性。纯合的野生型基因型为AA,突变型基因型为aa。2、图中Aa相同的基因型而表现型却不同。当A基因来源于父方染色体时,Aa表现为正常鼠,当A基因来自于母方染色体,Aa表现为侏儒鼠,据此答题。
【详解】(1)合野生型雄性小鼠(AA)与突变型雌性小鼠(aa)进行交配,后代F1小鼠的基因型是Aa,理论上F1雌雄小鼠相互交配后代为A_:aa=3:1,即野生型 :突变型=3:1。Aa中野生型:突变型=1:1。
(2)实际结果中F2小鼠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1:1,从图中可以看出,父方染色体上的A基因表达,母方染色体上的A进未表达,由此可知,小鼠表现型是由父方染色体上的基因被打上表达的“印迹”所决定。
(3)F1的雌雄个体中A基因均来自父方,但F1的Aa相互交配,Aa作为母本可产生雌配子A,与雄配子a结合得到的F2为侏儒鼠,说明这里的A基因表达,因此印记能被擦除,如果不被擦除F2代中突变型(侏儒)的杂合小鼠应表现为正常体型。
(4)依据题干信息,雌雄性小鼠中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3/5A、2/5a,雌雄随机交配后代为9/25AA(正常鼠)、6/25Aa(正常鼠)、6/25Aa(侏儒鼠)、4/25aa(侏儒鼠),因此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体型:侏儒=3:2。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离定律和从性遗传的有关知识,能够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写出后代的相关基因型和表现型,并同时根据题图信息确定该性状比例与父本的A基因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青岛二中分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5.果蝇的翅形有正常翅和网状翅、体色有灰体和黄体,它们各为一对相对性状,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控制这些性状的等位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研究小组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实验①
实验②
P
正常翅灰体(♀)×网状翅灰体(♂)
↓
P
网状翅黄体(♀)×正常翅灰体(♂)
↓
F1
正常翅灰体 正常翅黄体
3 ∶ 1
F1
正常翅灰体(♀) 正常翅黄体(♂)
1 ∶ 1
(1)果蝇正常翅和网状翅、灰体和黄体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在实验①的F1群体中,等位基因B的频率为________;F1个体间随机交配,其子代群体中等位基因B的频率为________。
(3)如果不确定控制翅形性状的基因(A、a)不在Y染色体上,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就无法推断控制翅形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上,但可通过上述实验中的F1果蝇与其亲本回交来确定,那么,应选择实验________(填“①”或“②”)的果蝇作为回交材料,回交组合中的雌果蝇表现型为________。
(4)研究表明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距非常远的两对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的比例很接近而难以区分。已知在减数分裂时,雌果蝇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而雄果蝇不发生。假设控制果蝇翅无斑和有斑的等位基因(D、d),与控制果蝇正常翅和网状翅的等位基因(A、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非常远。研究小组通过以下杂交实验证实了该假设是正确的,但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出现两种结果,见下表:
亲本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的两种结果Ⅰ和Ⅱ
无斑正常翅×无斑正常翅
Ⅰ:无斑正常翅∶无斑网状翅∶有斑正常翅=4∶2∶2
Ⅱ:无斑正常翅∶无斑网状翅∶有斑正常翅∶有斑网状翅=?
画出结果Ⅰ所对应的亲本雄果蝇中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________。(注:用表示,其中横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所在位置,不考虑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结果Ⅱ的比例应该为________。
【答案】 (1). 遵循 (2). 控制翅形和体色的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 (3). 2/3 (4). 2/3 (5). ② (6). 网状翅(或:网状翅黄体) (7). (8). 5∶1∶1∶1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实验①正常翅与网状翅杂交,后代全为正常翅,说明正常翅对网状翅为显性,灰体与灰体后代出现黄体,说明灰体对黄体为显性;实验②体色性状受性别控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结合实验①②正反交结果可知,控制翅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详解】(1)根据分析,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实验①亲代基因型为XBXb和XBY,F1基因型XBXB、XBXb、XBY、XbY,F1等位基因B的频率为2/3,F1个体间随机交配,基因频率不变,其子代群体中等位基因B的频率为2/3。
(3)假设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亲代基因型为XaXa和XAYA,所以选择组合②;子代F1基因型为XAXa和XaYA,和亲代回交后,雌果蝇(XaXa)的表现型为网状翅。
(4)由题意知,亲代基因型均为DdAa,杂交后结果I显示子代表现型即比例关系,无斑正常翅∶无斑网状翅∶有斑正常翅=4∶2∶2,可以看出无斑∶有斑=6∶2=3∶1,正常翅∶网状翅=3∶1,由于不符合9∶3∶3∶1的比例,所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由题目中的假设可知,亲代雄果蝇中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雌性产生数量相等的AD、Ad、aD和ad的配子,说明产生了数量相等的重组型配子,在组合Ⅱ中,亲本的基因型是AaDd,且AD和ad分别在一条染色体上,父本产生AD和ad配子,母本产生数量相等的AD、Ad、aD和ad的配子,当随机结合后,用表格表示如下:
1AD
1Ad
1aD
1ad
1AD
无斑正常翅
1ad
无斑正常翅
有斑正常翅
无斑网状翅
有斑正常翅
故可得到无斑正常翅∶无斑网状翅∶有斑正常翅∶有斑网状翅=5∶1∶1∶1。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意推断出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正确的基因型,结合题目进行正确的解答。
(青岛市即墨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生物试题)6.某自花传粉植物花瓣颜色受独立遗传的3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开红花,否则开白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配子中同时含基因A和B的占____________,其自交所得F1中杂合子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2)为区分失去标签的基因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的该植物种子,分别种植这四种种子,将其中一种植株的花粉分别传给另外三种植株,记为一组实验,共得到四组F1,观察四组F1的花瓣颜色。
完成实验分析:
a.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若三种植株所得F1中有1种开红花的,则提供花粉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或AAbbDD;
c.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仅利用(2)中实验分析a和c鉴别出的两种种子长成的植株,通过杂交手段进一步区分基因型为AAbbdd和AAbbDD的种子,请简述实验方案、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4 (2). 19 (3). 三种植株所得F1中没有开红花(或全部开白花)的,则提供花粉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 (4). 三种植株所得F1中有两种开红花(或一种开白花)的, 则提供花粉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 (5). 方法一:让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分别与未知的两种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到 F1,让F1 自交得 F2。若F2中红花:白花 = 9:7则未知种子的基因型为 AAbbDD,若F2中红花:白花 = 27:37,则未知种子的基因型为AAbbdd
方法二:让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分别与未知的两种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到 F1,让F1与基因型为 aabbdd的植株测交得F2,若F2中红花:白花 = 1:3,则未知种子的基因型为AAbbDD,若F2中红花:白花 =1:7,则未知种子的基因型为AAbbdd
方法三:让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杂交得到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F1,让F1分别与未知的两种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到F2,若F2中红花:白花 =1:1,则未知种子的基因型为AAbbDD,若F2中红花:白花 =1:3,则未知种子的基因型为AAbbd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只有A_B_D_开红花,其余基因型开白花,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配子中同时含基因A和B的占1/2×1/2=1/4;其自交所得F1的基因型共有3×3×3=27种,其中纯合子为2×2×2=8种,则杂合子的基因型有27-8=19种。
(2)由于aabbdd(不含显性基因)、AAbbdd(含1种显性基因)、AAbbDD和aaBBDD(含2种显性基因),因此将其中一种植株的花粉分别传给另外3种植株:如果提供花粉的是aabbdd,和其他3种植株杂交所得F1中没有开红花(或者全开白花);如果提供花粉的是AAbbdd或AAbbDD,当其和aaBBDD杂交,子代开红花,和aabbdd杂交开白花;如果提供花粉的是aaBBDD,当其和AAbbdd或AAbbDD杂交子代开红花,和aabbdd杂交开白花。因此a、3种植株所得F1中没有开红花(或者全开白花)的,则提供花粉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若3种植株所得F1中有2种开红花(或者1种开白花)的,则提供花粉的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
(3)若仅利用(2)中实验分析a(基因型为aabbdd)和c(基因型为aaBBDD)鉴别出的两种种子长成的植株,通过杂交手段进一步区分基因型为AAbbdd或AAbbDD的种子,有三种方法,既方法一:让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分别与未知的两种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到 F1,让F1 自交得 F2。若F2中红花:白花 = 9:7,则未知种子的基因型为 AAbbDD,若F2中红花:白花 = 27:37,则未知种子的基因型为AAbbdd;方法二:让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分别与未知的两种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到 F1,让F1与基因型为 aabbdd的植株测交得F2,若F2中红花:白花 = 1:3,则未知种子的基因型为AAbbDD,若F2中红花:白花 =1:7,则未知种子的基因型为AAbbdd;方法三:让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杂交得到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F1,让F1分别与未知的两种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到F2,若F2中红花:白花 =1:1,则未知种子的基因型为AAbbDD,若F2中红花:白花 =1:3,则未知种子的基因型为AAbbdd。
【点睛】本题需要根据题干分析出红花和白花的基因型,难点是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根据基因型进行倒推,难度中等。
(青岛市胶南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7.热带雨林中的某种昆虫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其长翅和短翅受B/b基因控制,灰身和黑身受D/d基因控制。研究者让一对长翅、灰身的雌雄个体进行杂交,得到的杂交子代(F1)中长翅与短翅比例为2:1,灰身与黑身比例为3:1。假设在遗传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B/b基因与D/d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上述杂交结果表明,B/b基因和D/d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请说明得出该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杂交子代(F1)中相关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
(2)若对控制翅长短性状基因位置进行分析,可统计上述杂交子代中的__________。若__________,说明控制长翅和短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说明控制长翅和短翅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若要说明控制长翅和短翅的基因位于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你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和数量统计可知,长翅、灰身为显性性状,若B/b和D/d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长翅:短翅=2:1,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亲代基因型为BbDd;若B/b和D/d基因都位于一对同源常染色体上,长翅和短翅、灰身和黑身之比均为2:1或长翅:短翅=2:1,灰身:黑身=1:0,与实验结果不符,故B/b和D/d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 6 (3). 雌雄个体比例 (4). 比例约为1:1 (5). 比例约为1:2 (6). 让多对长翅的雌雄个体杂交,并分别统计每对亲本杂交所产生的短翅个体的雌雄比例(选择多对短翅雌蝇与长翅雄蝇个体杂交,并观察子代表现型) (7). 部分亲本杂交所产生的短翅个体全为雌性(或部分亲本杂交所产生的短翅个体全为雌性,另一部分亲本杂交所产生的短翅个体全为雄性)(杂交子代雌、雄性个体均出现长翅)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结合题意中各对性状的比例,分析出基因的显隐关系,以及所在染色体位置,再结合题意作答。
(1)亲本的表现型都是长翅、灰身,后代出现了短翅和黑身,说明长翅、灰身为显性性状,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和数量统计可知,B/b和D/d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长翅:短翅=2:1,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因此亲代基因型为BbDd;若B/b和D/d基因都位于一对同源常染色体上,长翅和短翅、灰身和黑身之比均为2:1(B与D连锁,b与d连锁)或长翅:短翅=2:1,灰身:黑身=1:0(B与d连锁,b与D连锁),与实验结果不符,故B/b和D/d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于基因型为BB的个体会死亡,因此亲本基因型为BbDd的雌雄个体进行杂交,后代基因型的种类=2×3=6种。
(2)如果控制长翅和短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于显性纯合致死在性别上的影响是相同的,因此可统计上述杂交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比例,若雌雄个体比例约为1:1,说明控制长翅和短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控制长翅和短翅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是XBXb、XBY,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BXB、XBXb、XBY、XbY,比例是1:1:1:1,其中含有2个B的个体致死,因此雌性:雄性=1:2。如果控制长翅和短翅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则长翅雌性的基因型是XBXb,雄果蝇的基因型是XBYb、XbYB,若亲本为XBXb×XBYb,则子代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Yb、XbYb,其中XBXB致死,则短翅个体全为雄性;若亲本为XBXb×XbYB,则子代的基因型为XBXb、XBYB、XbXb、XbYB,其中XBYB致死,短翅个体全为雌性。因此要探究长翅和短翅的基因位于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可以让多对长翅的雌雄个体杂交,并分别统计每对亲本杂交所产生的短翅个体的雌雄比例,实验结果是:部分亲本杂交所产生的短翅个体全为雌性,另一部分亲本杂交所产生的短翅个体全为雄性。
(青岛市胶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8.果蝇的眼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A和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现有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的表现型及数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红眼(只)
粉红眼(只)
白眼(只)
雌果蝇
60
20
0
雄果蝇
30
10
40
(1)某同学根据上表数据判断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F1代的雌雄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F1代雌果蝇可产生________种类型的配子。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断,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是___________。若是另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理论上所得数据与上表数据的不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欲确定上表中一只白眼果蝇的基因型,请从上述杂交过程中选择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___________(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答案】 (1). 红眼:粉红眼:白眼=9:3:4,该比例是9:3:3:1的变形 (2). 红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 (3). 4 (4). B、b (5). 粉红眼只在雄果蝇中出现,数值为30;白眼性状在雌雄果蝇中都有出现,数值各为20 (6). 实验思路:让待测白眼果蝇与F2中的粉红眼雌果蝇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
预测结果得出结论:若后代三种眼色都有出现,则该果蝇基因型为AaXbY;若后代只出现红色和白色两种眼色,则该果蝇基因型为AAXbY;若后代只出现粉色和白色两种眼色,则该果蝇基因型为aaXbY。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分析:已知A和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眼,即在有B的前提条件下,有A为红眼,没有A为粉红眼,而表格中雌雄性的红眼与粉红眼的比都是3:1,说明A、a在常染色体上:而白眼只在雄果蝇中出现,说明B、b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亲本相关基因型为AAXBXB、aaxbY;子一代基因型为AaXBXb、AaXBY。
【详解】(1)据表格数据可知:雌雄个体中红眼:粉红眼:白眼=9:3:4,该比例是9:3:3:1的变形,故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2)由以上分析可知:亲本相关基因型为AAXBXB、aaxbY,则子一代基因型为AaXBXb、AaXBY,即F1代的雌雄果蝇的表现型为红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F1代雌果蝇基因型为AaXBXb,可产生AXB、AXb、aXB、aXb4种类型的配子。
(3)格中雌雄性的红眼与粉红眼的比都是3:1,说明A、a在常染色体上:而白眼只在雄果蝇中出现,说明B、b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是另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也应遵循伴性遗传的规律,则理论上所得数据与上表数据的不同点有:粉红眼只在雄果蝇中出现,数值为30;白眼性状在雌雄果蝇中都有出现,数值各为20。
(4)欲确定上表中一只白眼果蝇的基因型,白眼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Y、AAXbY和aaXbY,故可设计实验如下:让待测白眼果蝇与F2中的粉红眼雌果蝇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若后代三种眼色都有出现,则该果蝇基因型为AaXbY;若后代只出现红色和白色两种眼色,则该果蝇基因型为AAXbY;若后代只出现粉色和白色两种眼色,则该果蝇基因型为aaXbY。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学会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出亲本基因型及显隐性关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把握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青岛九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9.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黄花蒿(二倍体,18条染色体)中提取的,假设黄花蒿的茎秆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第一组:P白秆×红秆→F1粉秆→F2红杆:粉秆:白秆=1:2:1
第二组:P白秆×红秆→F1粉秆→ F2红杆:粉秆:白秆=3:6:7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第一、二组F1中粉秆的基因型分别是 ____________,若第二组F1粉杆进行交,则F2中红秆:粉秆:白杆= __________________。
(2)让第二组F2中粉杆个体自交,后代仍为粉秆个体比例占 ______________ 。
(3)若BB和Bb的修饰作用相同,且都会使红色素完全消失,第一组F1全为白秆,F2中红秆:白秆=1:3,第二组中若白秆亲本与第一组中不同,F1也全部表现为白秆,那么F1自交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倍体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黄花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黄花蒿正在有丝
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倍体黄花蒿与野生型黄花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_____。
【答案】(1)AABb、AaBb 1:1:2
(2)5/12
(3)红秆:白秆=3:13
(4)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 27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题意,A_BB、aa__为白色,A_Bb为粉色,A_bb为红色,第一组中,F1自交子代BB:Bb:bb=1:2:1,结合红秆:粉秆:白秆=1:2:1,可知粉色只能为AABb,第二组中F2为9:3:3:1变形,所以F1中粉色为AaBb。第二组F1测交,即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1:1:1,所以红杆:粉杆:白杆=1:1:2。
(2)第二组粉秆的基因型为2/3AaBb,1/3AABb,自交子代为1/3×1/2+2/3×3/4×1/2=5/12.
(3)根据题意,BB和Bb的修饰作用相同,且都会使红色素完全消失,第一组白秆为AABB,而第二组中若白秆亲本与第一组中不同,所以白秆可能是AAbb,aabb,aaBB,只有aaBB与红色个体杂交子代是白色,则F1为AaBb,则子代红秆:白秆=A_bb:(A_B_+aa__)=3:13。
(4)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异的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四倍体含有36条染色体,配子中含有18条染色体,二倍体有18条染色体,配子中有9条染色体,所以子代有27条染色体。
【点睛】
(青岛三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考试)10.生物中多了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三体,少了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某种野生烟草,有两种突变体分别是甲6-三体(6号染色体多一条)和乙7-单体(7号染色体少一条),二者均可育,且配子中除不含7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育外,其余类型的配子育性均正常;各种类型的杂交子代活力均正常。烟草宽叶对窄叶为显性(A、a),红花对白花为显性(B、b),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甲为宽叶红花(AaaBB),乙为窄叶白花。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种突变体均属于______变异,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能形成______个四分体;若甲种突变体是由于在花粉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引起的,试分析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用一株甲突变体(AaaBB)与一株烟草(AAbb)杂交,得到6-三体烟草(AAaBb),让其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甲、乙烟草设计最简便的杂交实验,探究控制红花和白花的基因是否位于七号染色体上,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通过实验证明控制红花和白花的基因位于七号染色体上,用乙做父本和甲杂交,所得和aabb个体杂交,代中染色体正常植物的比例是______。
【答案】 (1). 染色体(数目)变异 (2). 23 (3).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6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6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后移向同一极 (4). 宽叶红花∶宽叶白花∶窄叶红花∶窄叶白花=105∶35∶3∶1 (5). 实验思路:用甲做父本和乙杂交,所得自交,观察的性状分离比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中红花∶白花=3∶1,则控制花色的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若中红花:白花不等于(大于)3∶1,则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6). 3/4
【解析】
【分析】
生物中缺失或增添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因此从变异类型看,单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结合题干信息“配子中除不含7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育外,其余类型的配子育性均正常;各种类型的杂交子代活力均正常”,据此答题。
【详解】(1)多一条染色体和少一条染色体,均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这种变异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乙二倍体生物的7号染色体少了一条,则7号染色体缺少同源染色体,不能形成四分体,因此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能形成23个四分体。甲突变体的6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在花粉形成过程中可能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6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6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后移向同一极所导致。
(2)6-三体烟草AAaBb中6号染色体多了一条,但产生的配子育性正常,宽叶、窄叶和红花、白花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一对一对分析,对于宽叶和窄叶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A:a:Aa:A=1:1:2:2,因此自交后代宽叶:宽叶=35:1。对于红花和白花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B:b=1:1,自交后代红花:白花=3:1,综合起来AAaBb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宽叶红花∶宽叶白花∶窄叶红花∶窄叶白花=105∶35∶3∶1。
(3)依据题干信息,控制红花、白花的基因和控制宽叶、窄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要判断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根据不含7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的题干信息,可进行以下实验设计,具体为:用甲做父本和乙杂交,所得自交,观察的性状分离比。预期结果及结论:若中红花∶白花=3∶1,则控制花色的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若中红花:白花不等于(大于)3∶1,则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4)乙的基因型是aab0,和甲AaaBB杂交,乙产生的配子只有ab,甲产生四种配子,其中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概率1/2,为所得的中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概率为1/2,分别为1/6AAaBb和2/6AaaBb,再与aabb个体杂交,则代中染色体不正常的概率为1/6×1/2+2/6×1/2=1/4,则染色体正常植物的比例是1-1/4=3/4。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染色体变异、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探究实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较难。
(青岛十七中2021届11月期中模块考试)11. I.果蝇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生物材料,请回答下列有关果蝇遗传实验的问题:
已知果蝇黄身和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黑身果蝇交配,后代有多只黑身果蝇和一只黄身雄果蝇,分析认为体色异常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只考虑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方案:将这只黄身雄果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配,获得若干后代,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原因一;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原因二。
Ⅱ.雄鸡和雌鸡在羽毛的结构上存在差别。通常雄鸡具有细、长、尖且弯曲的羽毛,这种特征的羽毛叫雄羽,只有雄鸡才具有;雌鸡的羽毛是宽、短、钝且直的,叫母羽,所有的雌鸡都是母羽,但雄鸡也可以是母羽。研究表明,鸡的羽毛结构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用母羽的雄鸡与雌鸡互交,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羽毛性状的基因中,雄羽基因对母羽基因为___________(填“显”或“隐”)性。
(2)由杂交结果分析可知,亲代的雄鸡和雌鸡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子代的雌鸡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___________的基因型只在雄鸡中表达,而在雌鸡中不表达,这在遗传中称为限性遗传。若子代的雌雄鸡随机交配,则理论上后代雄羽鸡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答案】 (1). 后代)多只黑身雌果蝇 (2). 黑身与黄身之比为1∶1 (3). 黑身多于黄身 (4). 隐 (5). Aa和Aa (6). AA、Aa、aa (7). aa (8). 1/8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一个基因变为其等位基因,一对体色为黑身的果蝇交配,后代有多只黑身果蝇和一只黄身雄果蝇,说明产生了新性状,则只能是由aa突变为Aa才会出现性状的改变.如果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则亲代基因型均为Aa,毛色异常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毛色正常的雌性果蝇的基因型为AA或者Aa.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母羽的雄鸡与雌鸡互交,后代中出现了雄羽,即发生了性状分离,所以可判断雄羽为隐性性状。
【详解】Ⅰ一对体色为黑身的果蝇交配,后代有多只黑身果蝇和一只黄身雄果蝇;欲分析体色异常的原因,可将这只黄身雄果蝇与(后代)多只黑身雌果蝇交配,统计并分析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黄身果蝇的出现是一个基因突变的结果,则黄身对黑身为显性性状,该黄身雄果蝇为杂合子,黑身雌果蝇为隐性纯合子,二者交配,后代会出现黑身与黄身之比为1:1;若黄身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则黄身对黑身为隐性性状,该黄身雄果蝇为隐性纯合子,黑身雌果蝇,有的可能是杂合子,有的可能为纯合子,二者交配,后代黑身多于黄身。
Ⅱ(1)依题意,母羽的雄鸡与雌鸡相互交配,子代中出现了雄羽,由此说明雄羽基因对母羽基因是隐性。
(2)子代所有的雌鸡都是母羽,雄鸡中母羽∶雄羽=3∶1,可推知亲代的雄鸡和雌鸡的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子代的雌鸡基因型为AA、Aa、aa。
(3)无论控制羽毛结构的基因型如何,雌鸡都表现为母羽,雄羽仅在雄鸡中得以表现且为隐性性状,由此可见,aa的基因型在雌鸡中不表达。子代的雌雄鸡的基因型均为1/4AA、1/2Aa、1/4aa,产生的雌配子为1/2A和1/2a,产生的雄配子为1/2A和1/2a,因此子代的雌雄鸡随机交配,则理论上后代雄羽鸡的比例为1/2a×1/2a×1/2ZZ=1/8(Z为性染色体,雄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的分离定律,重点在于分离定律的分析,考查学生的提取题目信息和综合分析能力.处理时一定要抓住题目给与的条件。
(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11月联考)12. 某XY性别决定型昆虫的长翅和短翅、七彩体色和单体色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将长翅七彩体色雌性昆虫与短翅单体色雄性昆虫进行杂交,得到F1全为长翅单体色,F1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
(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_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控制七彩体色和单体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F1雄昆虫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2)F2长翅单体色雄性个体中杂合子占________,让F2中长翅单体色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3中短翅单体色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3)研究者在此昆虫的野生型种群中发现了朱砂眼隐性突变体——朱砂眼a(h1h1)和朱砂眼b(h2h2),现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朱砂眼a和b是否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你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距非常远的两对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的比例很接近而难以区分。已知在减数分裂时,雌昆虫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而雄昆虫不发生。假设控制昆虫翅无斑和有斑的等位基因(D、d),与控制昆虫长翅和短翅的等位基因(A、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非常远。研究小组通过以下杂交实验证实了该假设是正确的,但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出现两种结果,见下表:
亲本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的两种结果Ⅰ和Ⅱ
无斑长翅×无斑长翅
Ⅰ:无斑长翅:无斑短翅:有斑长翅=4:2:2
Ⅱ:无斑长翅:无斑短翅:有斑长翅:有斑短翅=?
请画出结果Ⅰ所对应的亲本雄昆虫中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
(注:用“”表示,其中横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所在位置,不考虑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结果Ⅱ的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基因的自由组合 (2). 长翅单体色:短翅单体色:长翅七彩体色:短翅七彩体色=9:3:3:1,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 X、Y (4). AaXbYB (5). 5/6 (6). 1/24 (7). 用朱砂眼a与朱砂眼b杂交,观察F1的眼色性状 (8). 若F1中全为野生型,则说明两者由不同对等位基因控制若F1全为朱砂眼,则说明两者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9). (10). 5:1:1:1
【解析】
【分析】
F1全为长翅单体色,长翅和单体色为显性;F2雌雄中长翅:短翅=3:1,故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1/4单体色雌性,1/4七彩雌性,1/2单体色雄性,推测B(b)位于性染色体上,又亲代七彩雌性(XbXb)与单体色雄性(XBYB)杂交后代全为单体色,B(b)位于X、Y同源区段。
【详解】(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长翅单体色:短翅单体色:长翅七彩体色:短翅七彩体色=9:3:3:1;分析可知控制七彩体色和单体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亲代雌性:AAXbXb,雄性:aaXBYB,F1雄昆虫的基因型是AaXbYB。
(2)F2长翅单体色雄性个体(A-X-YB)中纯合子占1/3AA×1/2XBYB,故杂合子占5/6;让F2中长翅单体色雌雄果蝇(A-X-YB×A-XbXB)随机交配,F3中短翅单体色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3Aa×2/3Aa×1/4×(1/2XbYB×XbXB×1/4+1/2XBYB×XbXB×1/2)=1/24。
(3)该突变为隐形突变,则用朱砂眼a与朱砂眼b杂交,观察F1的眼色性状,若F1中全为野生型(即两对隐性突变都被显性基因覆盖),则说明两者由不同对等位基因控制;若F1全为朱砂眼,则说明两者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4)结果1显示,无斑:有斑=3:1,长翅:短翅=3:1,且子代不出现有斑短翅个体,说明亲本无斑与短翅连锁且为杂合子,即 。
结果Ⅰ未出现交叉互换,故结果Ⅱ考虑交叉互换,雌性配子有四种Ad,aD,AD,ad,与雄性配子Ad,aD结合后,产生子代无斑长翅:无斑短翅:有斑长翅:有斑短翅=5:1:1:1。
【点睛】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距非常远的两对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的比例很接近而难以区分,即暗示交叉互换后产生配子有四种且比例相等。
(2020-2021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校际联合考试)13. 摩尔根最初以小鼠和鸽子为实验动物研究遗传学,效果不理想。后来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在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知果蝇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翅形由另一对等位基因V、v控制。摩尔根以纯合的灰身长翅果蝇与纯合的黑身残翅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全为灰身长翅。摩尔根接下来做了两组实验:
实验一:让F1的雄果蝇与黑身残翅雌果蝇杂交,后代为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并且两者的数量各占50%。
实验二:让F1的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杂交,后代有4种类型:灰身长翅(占42%)、灰身残翅(占8%)。黑身长翅(占8%)和黑身残翅(占4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小鼠和鸽子相比,果蝇适合做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果蝇的体色和翅形的遗传中,隐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判断果蝇的体色和翅形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基因的位置,则F1个体的基因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F1的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一与实验二的结果推断,若让F1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答案】 (1). 生长繁殖周期短;繁殖力强、后代数量多 (2). 黑色 (3). 残翅 (4). 不遵循,实验一中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应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 (5). (6). BV:Bv:bV:bv=21:4:4:21 (7). 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71:4:4:21
【解析】
【分析】
1、果蝇作为遗传学的研究材料,其繁殖周期短、一次繁殖产生后代多,繁殖能力强,性状明显;2、根据题意,灰身相对黑身为显性,长翅相对残翅为显性,若B/b、V/v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1基因型为BbVv,和黑身残翅(bbvv)杂交,后代应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1:1:1,结果为灰身长翅:黑身残翅,则B V在一条染色体上,b v在一条染色体上连锁遗传,实验二中发生了部分交叉互换。
【详解】(1)果蝇作为遗传学的研究材料,其繁殖周期短、一次繁殖产生后代多,繁殖能力强,性状明显等优势,根据分析,黑身和残翅为隐性性状。
(2)若两对基因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则F1与黑身参翅杂交后代表现型应为: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1:1:1,说明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V、bv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如图: 。
(3)实验二中,Fl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基因型分别为BbVv×bbvv,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BbVv:Bbvv:bbVv:bbvv=42:8:8:42,bbvv产生配子为bv,则BbVv产生配子及其比例为:BV:Bv:bV:bv=21:4:4:2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F1雄性产生BV:bv=1:1两种配子,雌性产生BV:Bv:bV:bv=21:4:4:21四种配子,杂交后代产生BBVV:BBvV:BbVV:BbVv:BbVv:Bbvv:bbVv:bbvv=21:4:4:21:21:4:4:21,表现型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71 : 4:4:21。
【点睛】本题考察学生对自由组合定律的核心知识进行考察,需要学生能从本质上掌握自由组合定律,从产生配子入手解决题目。
(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4. 果蝇的眼色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等位基因(A、a)控制,体色有灰体和黑体,由等位基因(B、b)控制。已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与眼色相关的某种基因型存在致死现象。为探究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相关的杂交实验:
实验甲:灰体突变型♀×黑体野生型♂→灰体突变型♀:黑体突变型♀=1:1
实验乙:黑体突变型♀×灰体野生型♂→灰体突变型♀:灰体野生型♀:灰体野生型♂= 1:1:1
(1)果蝇灰体性状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2)实验甲的F1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将实验甲中的F1雌果蝇与实验乙中的F1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如图所示果蝇的X和Y可分为I(X、Y的同源区段)或II(仅位于X染色体上)或Ⅲ(仅位于Y染色体上)区段。选择纯合的刚毛和纯合的截毛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结果F1代全为刚毛。甲同学认为控制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同学认为控制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也可位于_______(填“ I ”“Ⅱ”或“Ⅲ”)区段。请从亲本和F1代中各选一种性状的果蝇为杂交实验对象,设计一代杂交实验支持乙的说法(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2). 实验乙雌性黑体果蝇与雄性灰体果蝇杂交,子一代中雌雄个体均为灰体 (3). BbXAXa、bbXAXa (4). 灰体野生型:黑体野生型=5:3 (5). I (6). 让亲本截毛雌性果蝇和F1代刚毛雄性果蝇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的关系。若结果为刚毛雌:截毛雄=1:1或截毛雌:刚毛雄=1:1,说明乙的说法是正确的
【解析】
【分析】
实验乙中:黑体雌果蝇与灰体雄果蝇杂交,子一代中雌雄个体均为灰体,说明黑体对灰体是隐性,且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分析实验甲:突变型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杂交,后代全为突变型雌果蝇,与性别相关联,可判断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突变型对野生型为显性,突变型雄果蝇致死,且亲代雌果蝇为显性纯合的突变型。则实验甲中,亲本灰体突变型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黑体野生型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Y。根据双亲表现型及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可判断实验乙中双亲基因型分别为bbXAXa、BBXaY。
【详解】(1)由实验乙雌性黑体果蝇与雄性灰体果蝇杂交,子一代中雌雄个体均为灰体,可知果蝇灰体性状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2)由分析可知,实验甲中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XA和bbXaY,故F1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AXa、bbXAXa。选择实验甲的F1雌果蝇(1/2BbXAXa、1/2bbXAXa)与实验乙的F1雄果蝇(BbXaY)随机交配,根据题意XAY致死,则子代雄果蝇中眼色相关的基因型只存在XaY,表现型为野生型。分析体色的相关基因,F1雌性产生的雌配子为1/4B、3/4b,F1雄性产生的雄配子为1/2B、1/2b,则F2中黑体占3/4×1/2=3/8,灰体占1-3/8=5/8,故将实验甲中的F1雌果蝇与实验乙中的F1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野生型:黑体野生型=5:3。
(3)纯合的刚毛和纯合的截毛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结果F1代全为刚毛。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上,如刚毛(DD)×截毛(dd)→刚毛(Dd),也可能位于Ⅰ(X、Y的同源区段),如正交:刚毛雌(XDXD)×截毛雄(XdYd)→刚毛(XDXd、XDYd),截毛雌(XdXd)×刚毛雄(XDYD)→刚毛(XDXd、XdYD)。若想证明基因在X、Y同源区段,让亲本截毛雌性果蝇XaXa和F1代刚毛雄性果蝇(XDYd或XdYD)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的关系,若结果为刚毛雌:截毛雄=1:1或截毛雌:刚毛雄=1:1,说明乙的说法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结合给出的信息推导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并准确判断基因的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5.布偶猫又称布拉多尔猫,是猫中体形和体重较大的一种,多为三色猫或双色猫,是非常理想的家养宠物。回答下列问题:
(1)若布偶猫大耳和小耳由等位基因D/d控制,长尾和短尾由等位基因F/f控制,用大耳短尾布偶猫与小耳长尾布偶猫杂交,F1有大耳长尾布偶猫和小耳长尾布偶猫。让大耳长尾雌雄猫杂交,子代雌雄猫均出现大耳长尾:小耳长尾:大耳短尾:小耳短尾=6:3:2:1。试分析出现该分离比的原因:①_______;②______。
(2)布偶猫中野生型基因(e)使白色呈现黑色,突变型基因(E)抑制棕色基因的表达,使白色呈现红色。
①若两个基因同时存在则为黑红交错的双色猫,且双色猫均为雌猫,不考虑从性遗传(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是_____。
②当白斑基因(S)存在时,对毛发颜色的分布会造成影响,使双色猫中同种颜色的毛发聚为一簇,称为三花。三花个体也是最受欢迎的类型,三花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同种基因型的三花猫,同颜色的毛聚集的位置不同,形成的花色多种多样,原因可能是_____。
(3)布偶猫的眼型(粗糙眼与正常眼)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决定,相关基因与眼型关系如图所示。现获得甲、乙、丙三种纯合粗糙眼布偶猫,设计简单杂交实验筛选出双隐性纯合的粗糙眼布偶猫。写出实验思路和实验结论_____。
【答案】 (1). 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 F1中大耳长尾猫基因型为BbDd,子二代中长尾:短尾=3:1, 大耳:小耳=2:1, 可推测大耳基因纯合致死 (3). E、e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母猫有两条X染色体,可使两个基因同时出现 (4). SSXEXe 、 Ss XEXe (5). 基因的表达受到影响(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6). 让甲乙两种猫杂交,若后代均为正常眼,则丙种猫为双隐性。若后代均为粗糙眼,再让甲猫与丙猫杂交,若后代均为正常眼,则乙为双隐性,若后代均为粗糙眼,则甲为双隐性。(将其中一种粗糙眼布偶猫分别与另外两种粗糙眼布偶猫杂交,若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代均没有出现正常眼的布偶猫,该种粗糙眼布偶猫为双隐性纯合的粗糙眼布偶猫;若两个杂交组合中,一个杂交组合的子代是正常眼,另一个杂交组合子代是粗糙眼,则子代为粗糙眼的另一亲本为双隐性纯合粗糙眼布偶猫。)
【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据图分析可知:正常眼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_B_,粗糙眼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_bb、aaB_ aabb。
【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6:3:2:1,而不是9:3:3:1,说明:①控制大耳、小耳和长尾、短尾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或“控制大耳、小耳和长尾、短尾的两对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②由F1中大耳长尾猫基因型为BbDd,子二代中长尾:短尾=3:1, 大耳:小耳=2:1, 可推测大耳基因纯合致死大耳纯合布偶猫致死。
(2)①由题意知,母猫的性染色体组型是XX,公猫的性染色体组型是XY,两个基因同时存在则为黑红交错的双色猫,且双色猫均为母猫,如果不考虑从性遗传,E、e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母猫有两条X染色体,可使两个基因同时出现。
②由题意知,三花含有S、E、e基因,因此三花猫的基因型是SSXEXe、SsXEXe;同种基因型的三花猫,同颜色的毛聚集的位置不同,形成的花色多种多样,原因可能是基因的表达受影响(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布偶猫的眼型(粗糙眼与正常眼)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决定,根据图示可知,现获得甲、乙、丙三种纯合粗糙眼布偶猫,通过杂交实验筛选出双隐性纯合的粗糙眼布偶猫,可让甲乙两种猫杂交,若后代均为正常眼,则丙种猫为双隐性。若后代均为粗糙眼,再让甲猫与丙猫杂交,若后代均为正常眼,则乙为双隐性,若后代均为粗糙眼,则甲为双隐性。(将其中一种粗糙眼布偶猫分别与另外两种粗糙眼布偶猫杂交,若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代均没有出现正常眼的布偶猫,该种粗糙眼布偶猫为双隐性纯合的粗糙眼布偶猫;若两个杂交组合中,一个杂交组合的子代是正常眼,另一个杂交组合子代是粗糙眼,则子代为粗糙眼的另一亲本为双隐性纯合粗糙眼布偶猫。)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把握常见的分离比和个体的基因型,结合题目中的图示信息推导出相关表现型的基因型组成情况,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6.某种雌雄同株的农作物,高秆与矮秆、抗病与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高秆茎节长、易倒伏,矮秆性状正好相反,且产量高于高秆。为探究纯合矮秆抗病品种的育种过程,兴趣小组得到了部分育种信息:研究人员利用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植株进行杂交,F1全是高秆抗病,种植F1并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矮秆=3:1;抗病:不抗病=3:1。整个实验过程未发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
(1)请根据上述信息分析:相对于高秆植株,矮秆植株产量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两点)。
(2)依据上述F2的统计结果,有些同学们认为这两对性状的遗传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证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应该对上述实验的数据做怎样地处理?_______________;若为__________________,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兴趣小组分多组重复了上述杂交实验,统计发现,只有一组F2中出现了矮杆抗病植株,其它各组F2只有高杆抗病和矮杆不抗病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出现矮杆抗病植株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若要设计实验用最简便的方法验证该矮杆抗病植株是杂合子,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_________。
【答案】 (1). 不易倒伏,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茎节短,生长消耗的营养物质少 (2). 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会出现F2的结果 (3). 将两对性状合在一起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4). 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9:3:3:1 (5). 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6). 让该矮杆抗病植株自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若后代出现不抗病植株,则证明其为杂合子
【解析】
【分析】
通过题干信息分析可知,水稻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感病为显性,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矮秆=3:1;抗病:不抗病=3:1。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相对于高秆植株,矮秆不易倒伏,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茎节短,生长消耗的营养物质少,使得矮杆植株产量更高。
(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矮秆=3:1;抗病:不抗病=3:1。依据上述F2的统计结果,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会出现F2的结果,所以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为了证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应该将两对性状合在一起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若为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9:3:3:1,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多组重复上述杂交实验,统计发现,只有一组F2中出现了矮杆抗病植株,其它各组F2只有高杆抗病和矮杆不抗病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出现矮杆抗病植株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要设计实验用最简便的方法验证该矮杆抗病植株是杂合子,植物一般采用自交的方式,具体的实验思路和预测结果是:让该矮杆抗病植株自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若后代出现不抗病植株,则证明其为杂合子。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灵活运用能力。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7. 酒文化一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饮酒一直存在一个争议性的问题:饮酒后脸变红的人和脸变白的人哪一种酒量更好?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
(1)饮酒后脸红的人机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由此可推测这些人的基因型可以有____________种,这些人饮酒后会产生一种有毒物质____________。刺激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而饮酒后脸白的人实际上没有乙醇脱氢酶,酒精不能被分解,通过呼吸等排出体外,对身体的伤害会更具欺骗性。上述情况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____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控制。
(2)有一种人号称“千杯不醉”,酒后脸色无明显变化。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这种人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有人认为男人天生比女人能饮酒,依据题干信息来看你觉得有道理吗?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对饮酒后都脸白的夫妇,其后代出现了千杯不醉型,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该变异类型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发生的时期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变异类型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4 (2). 乙醛 (3). 间接 (4). AAbb或Aabb (5). 没有道理 (6). 因为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与性别无关 (7). 基因突变 (8).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9).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根据图解可知,控制人体内乙醇代谢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与性别无关。
【详解】(1)饮酒后脸红的人机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根据图解可知,由此可推测这些人含有A和B,对应基因型有4种,这些人饮酒后会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产生乙醛,刺激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
(2)号称“千杯不醉”的人,体内应同时含有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其基因型应为AAbb或Aabb,图中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男人天生比女人能饮酒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3)饮酒后脸白的人没有乙醇脱氢酶,即不存在A基因,一对饮酒后都脸白的夫妇,其后代出现了千杯不醉型,即出现了A基因,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该变异类型最有可能是基因突变,该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发生的时期最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图和文字信息判断饮酒后脸变红的人含有A和B,饮酒后脸白的人含有aa基因,“千杯不醉”的人含有A和bb基因。
5. (2021届广东省高三普通高中学业质量联合测评(11月大联考))已知玉米的高茎对矮茎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亲本为Aa的玉米随机传粉,得到F1,F1植株成熟后再随机传粉,收获F1;中高茎植株的种子再种下,得到F2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F2植株中矮茎占1/6 B. F2植株中纯合子占1/3
C. F1高茎植株中纯合子占1/4 D. F1矮茎植株中纯合子占1/3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可进行自交,也可以进行杂交,随机授粉可理解为自由交配,本题中需要注意F2是收集的F1中高茎植株上的种子种植后获得的。
【详解】A、Aa自交后代为AA∶Aa∶aa=1∶2∶1,即F1中A=1/2,a=1/2,F1植株成熟后再随机传粉,收获F1中高茎植株的种子再种下,由于F1中高茎植株上的种子,其雌配子来自F1中的高茎植株,而F1高茎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所以雌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a=2∶1,而雄配子来自F1整体,还包括了aa的配子,所以雄配子的比例为A∶a=1∶1,即F2的基因型为AA=2/3×1/2=1/3;Aa=2/3×1/2+1/3×1/2=1/2,aa=1/3×1/2=1/6,A正确;
B、由A分析可知,F2中纯合子占1/3+1/6=1/2,B错误;
C、Aa自交后代为AA∶Aa∶aa=1∶2∶1,所以F1高茎植株中纯合子占1/3,C错误;
D、F1矮茎植株都是纯合子,D错误。
故选A。
6. (2021届广东省高三普通高中学业质量联合测评(11月大联考))某兴趣小组调查了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绘制了如下系谱图,其中黑色个体表示患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病不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根据每代都有患病个体推断该病可能为显性遗传病
C. 该小组同学应在人群中随机选择个体调查该病的遗传方式
D. 根据系谱图中男女患者人数相同判断该病常染色体遗传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男性患者的女儿正常,男性患者的母亲正常,可知该病一定不是伴X显性遗传,由于患者有女性,也说明致病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
【详解】A、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
B、由于每代都有患病个体,可推断该病可能为显性遗传病,B正确;
C、调查该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的家系中调查,C错误;
D、该系谱图中涉及的人数较少,故不能根据系谱图中男女患者人数相同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D错误。
故选B。
19.(2021届广东省高三普通高中学业质量联合测评(11月大联考)) 已知果蝇的眼色(白眼与红眼)、翅形(长翅与小翅)、体色(灰体与黑檀体)为三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三对等位基因W/w、M/m、E/e控制。现有一批纯合果蝇,杂交情况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I 白眼小翅♀ ×红眼长翅♂→白眼小翅♂∶红眼长翅♀=1∶1
组合Ⅱ 红眼长翅灰体♀×白眼小翅黑檀体♂→F1→F2红眼长翅灰体∶红眼长翅黑檀体∶白眼小翅灰体∶白眼小翅黑檀体=9∶3∶3∶1
(1)眼色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组合Ⅰ中亲本翅形相关的基因型为__。
(2)组合Ⅱ中子二代(F2)的每一种表现型中雌雄果蝇比例是否为1∶1?____(填“是”或“否”)。3对性状的遗传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是___。请从现在果蝇中选择适当个体设计杂交实验予以验证,写出实验思路及结果分析。___
【答案】 (1). 红眼 (2). XmXm和XMY (3). 是 (4). 果蝇的眼色与体色或翅形与体色 (5). 选择F1中的红眼长翅灰体雌果蝇与白眼小翅黑檀体雄果蝇杂交,统计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眼长翅灰体:红眼长翅黑檀体:白眼小翅灰体:白眼小翅黑檀体=3:3:1:1,则说明果蝇眼色和翅形这两对相对性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而果蝇的眼色与体色或者翅形与体色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
【详解】(1)由组合Ⅰ白眼小翅雌果蝇与红眼长翅雄果蝇杂交,子代果蝇中雄果蝇全为白眼,雌果蝇全为红眼,可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性状。又由于子代果蝇中雄果蝇全为小翅,雌果蝇全为长翅,则可知控制果蝇翅形的基因也位于X染色体上,且长翅对小翅为显性。故组合Ⅰ亲本翅形相关的基因型为XmXm和XMY。
(2)由于组合Ⅱ中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长翅灰体∶红眼长翅黑檀体∶白眼小翅灰体∶白眼小翅黑檀体=9∶3∶3∶1,可知果蝇的眼色和体色这两对相对性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1)可知控制果蝇眼色和翅形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则可知组合Ⅱ亲本的基因型为EEXWMXWM和eeXwmY,则F1的基因型为EeXWMXwm和EeXWMY。F1雌雄果蝇交配得F2,F2果蝇的眼色这一相对性状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1:1:1:1;果蝇的翅形这一相对性状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长翅雌果蝇:小翅雌果蝇:长翅雄果蝇:小翅雄果蝇=1:1:1:1;体色这一相对性状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灰体:黑檀体=3:1。故每一种表现型中雌雄果蝇的比例都是1:1。由(1)可知控制果蝇眼色和翅形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果蝇眼色和翅形这两对相对性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又由于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果蝇的眼色与体色或者翅形与体色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为验证这一结论,可选择F1中的红眼长翅灰体雌果蝇与白眼小翅黑檀体雄果蝇杂交,统计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眼长翅灰体:红眼长翅黑檀体:白眼小翅灰体:白眼小翅黑檀体=3:3:1:1,则说明果蝇眼色和翅形这两对相对性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而果蝇的眼色与体色或者翅形与体色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点睛】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基因”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是指等位基因,也不是指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12. (2021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生物试题)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世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豌豆是自花受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B. 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 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D. 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答案】A
【解析】
【详解】A.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在杂交时,人工授粉前,要进行去雄、套袋处理,A错误;
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B正确;
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即是对测交实验的结果的推测,即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C正确;
D.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即测交实验,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D正确。
故选A。
【点睛】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即作出假说,内容主要包括:(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即演绎推理方法是:测交实验,选用F1和 隐性纯合子作为亲本,目的是为了验证F1的 基因型;推理过后是实验验证:让F1豌豆与矮茎豌豆测交,发现F2代高茎与矮茎比例约为1∶1,说明F1产生的配子为D和d为1∶1,因此F1为杂合子Dd,从而证明分离定律的解释是正确的。
13. (2021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生物试题)下图是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和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图推测,乙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B. 若Ⅲ1与Ⅲ5婚配,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1/4
C. 若Ⅲ2与Ⅲ3婚配,生出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1/2
D. 若Ⅲ1与Ⅲ4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2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首先判断遗传方式:甲病:根据Ⅱ5、Ⅱ6患病和Ⅲ3正常,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乙病:根据Ⅱ1、Ⅱ2正常和Ⅲ2患病,可判断乙病为隐性遗传病,由于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所以可确定乙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为伴X隐性遗传病。
【详解】A、据图分析,图中Ⅱ5、Ⅱ6患甲病,而他们的女儿Ⅲ3正常,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
B、Ⅱ1、Ⅱ2不患乙病,他们的儿子Ⅲ2患乙病,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甲、乙两病有一种为伴性遗传病,所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图分析可知,Ⅲ1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Ⅲ5基因型为aaXBY,只考虑乙病,由于Ⅱ2的基因型为XBXb,Ⅲ1基因型为XBXb的概率是1/2,Ⅲ1与Ⅲ5婚配,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8,B错误;
C、据图分析可知,Ⅲ2患两种病,其基因型为AaXbY,Ⅲ3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概率各为1/2,其后代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2,不患乙病的概率是1-1/2×1/2=3/4,Ⅲ2和Ⅲ3婚配,生出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1/2×1/4+1/2×3/4=1/2,C正确;
D、Ⅲ1与Ⅲ4婚配,先分析甲病,Ⅲ1的基因型是aa,Ⅲ4的基因型是AA或Aa,AA的概率占1/3,Aa的概率占2/3,其子女不患甲病的概率为2/3×1/2=1/3;再分析乙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1的基因型是XBXB或XBXb,各占1/2,Ⅲ4的基因型是XBY,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4×1/2=1/8,不患乙病的概率是1-1/8=7/8,因此后代正常的概率为1/3×7/8=7/24,D错误。
故选C。
17.(2021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生物试题) 其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A,a,B、b,C、c……)控制,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将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F1开红花,再将F1自交,F2中的白花植株占37/64,若不考虑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每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
B. 该花色遗传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
C. F2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26/64
D. 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基因型有4种
【答案】CD
【解析】
【分析】
每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本实验中,将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F1开红花,再将F1自交,F2中的白花植铢占37/64,则红花植株占1-37/64=27/64=(3/4)3,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3/4)n,可判断该花色遗传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能够发生自由组合,因此每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A正确;
B、根据分析,该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B正确;
C、在F2中,红花占27/64, 其中有1/27的个体(AABBCC)是纯合体,则有 26/27的个体是杂合体,C错误;
D、由于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所以F2红花植株中纯合子(AABBCC)基因型只有1种,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基因型有23-1=7种,D错误。
故选CD。
23. (2021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生物试题)天竺兰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已知显性基因越多,花色越深。现有两种纯合的中红花天竺兰杂交,F1全为中红花,F1自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红花∶红花∶中红花∶淡红花∶白花=1∶4∶6∶4∶1,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纯合中红花天竺兰的基因型为_____,若F1测交,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2)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种;F2中深红花个体与基因型为_____的个体杂交获得的红花个体比例最大。
(3)某兴趣小组利用深红花个体与白花个体杂交,再让F1自交的方式培育纯合的中红花品种,F2中的中红花纯合个体占_____,将筛选出的中红花个体再进行_____,以提高中红花纯合体的比例。
(4)另外发现该植物的花瓣层数受D/d,M/m两对基因控制,重瓣基因(D)对单瓣基因(d)为显性,当重瓣基因D存在时,m基因会增加花瓣层数使其呈重瓣,显性基因M无此作用,使其呈半重瓣,M基因对m基因为显性。某半重瓣天竺兰(甲)和单瓣天竺兰(乙)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单瓣∶半重瓣∶重瓣=4∶3∶1,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D/d和M/m基因的遗传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天竺兰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甲_____、乙_____。
③F1的所有半重瓣植株自交,后代中重瓣植株占_____。
【答案】 (1). AAbb和aaBB (2). 中红花∶淡红花∶白花=1∶2∶1 (3). 2 (4). AAbb或aaBB (5). 1/8 (6). 连续自交 (7). 遵循 (8). DdMm (9). ddMm (10). 1/8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类型的配子,自交后代是16种组合,9种基因型。由题意知,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深红:红:中红:淡红:白=1:4:6:4:1,共有16种组合,因此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两个显性基因是中红,3个是红,4个是深红,1个是淡红,没有显性基因是白,两种纯色的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
【详解】(1)由题意知,F1自交得到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深红花∶红花∶中红花∶淡红花∶白花=1∶4∶6∶4∶1.因此2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F1的基因型是AaBb,含4个显性基因的植株花色为深红色,3个显性基因的为红色,2个显性基因的为中红色,1个显性基因的为淡红色,没有显性基因的为白色,故两种纯合的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中红花∶淡红花∶白花=1∶2∶1。
(2)红花个体有3个显性基因,1个隐性基因,基因型是AABb或AaBB,有2种;F2深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要使子代获得红花个体比例最大,可以与中红花个体AAbb或aaBB进行杂交。
(3)深红花个体与白花个体杂交培育纯合中红花个体,即AABB×aabb→AaBb,F1都表现为中红花,但是是杂合子,要获得纯合子,可以让F1自交,得到F2,F2中表现为中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其中基因型为AAbb,aaBB的是纯合体,占F2的2/16=1/8,将筛选出的中红花个体再进行连续自交,提高中红花纯合体的比例。
(4)据题干分析可知,D_M_表现为半重瓣花,D_mm表现为重瓣花,dd_表现为单瓣花。某半重瓣天竺兰甲(D_M_)和单瓣天竺总乙(dd_)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单瓣∶半重瓣∶重瓣=4∶3∶1;可判断天竺兰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DdMm和ddMm,所以D/d和M/m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的所有半重瓣植株(1/3DMMM,2/3DdMm)自交,后代中重瓣植株D_mm所占的比例为3/4×2/3×1/4=1/8。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和优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
32.(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这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利用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进行自交、测交,F1中红花植株分别占27/64、1/8。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交产生的F1红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自交产生的F1白花植株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
(2)若一品系的纯种白花与其他不同基因型白花品系杂交,子代均为白花,该纯种白花最可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3)为确定某一纯种白花品系基因型(用隐性基因对数表示),可让其与纯种红花植株杂交获得F1然后再将F1与亲本白花品系杂交获得F2,统计F2中红花、白花个体的比例。请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并推测隐性基因对数:
若F2中红花、白花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该纯种白花品系具有1对隐性纯合基因。
若F2中红花、白花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该纯种白花品系具有2对隐性纯合基因。
若F2中红花、白花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该纯种白花品系具有3对隐性纯合基因。
【答案】 (1). 1/27 (2). 7 (3). aabbdd (4). 1:1 (5). 1:3 (6). 1:7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AaBbCc自交,写出3个分离定律:Aa×Aa→AA:Aa:aa=1:2:1,Bb×Bb→BB:Bb:bb=1:2:1,Dd×Dd→DD:Dd:dd=1:2:1,自交后代红花的比例是27/64,可以写成3/4×3/4×3/4,因此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_B_D_,其他都表现为白花。
【详解】(1)由分析可知,A_B_D_为红花,AaBbDd自交红花纯合子的基因型是AABBDD,占红花植株的1/3×1/3×1/3=1/27;自交产生的白花植株中纯含子的基因型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共7种。
(2)一品系的纯种白花与其他不同基因型白花品系杂交,子代均为白花,说明杂交子代不能同时含有A、B、C基因,则该白花品系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dd。
(3)用基因对数表示,该白花基因可能是1对隐性、2对隐性、3对隐性,纯合红花3对显性(AABBDD):
如果是一对隐性基因,则杂合子一代是一对杂合子,子一代与亲本白花杂交,红花∶白花=1∶1;
如果是2对隐性基因,杂合子一代有2对杂合子,子一代与亲本白花杂交,后代红花∶白花=1∶3;
如果是3对隐性基因,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Dd,3对杂合子,与亲本白花杂交,杂交后代红花∶白花=1∶7。
【点睛】本题主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会运用分离定律的思维来解决自由组合定律复杂的计算问题。
3. (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的设计思路:
纯合显性雌性个体×纯合隐性雄性个体 纯合隐性雌性个体×纯合显性雄性个体
↓ ↓
F1 F1
方法1 方法2
结论:(1)若子代雌雄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2)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3)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4)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方法1+结论(1)(2)”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B. “方法1+结论(3)(4)”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C. “方法2+结论(1)(2)”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D. “方法2+结论(3)(4)”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
【答案】C
【解析】
【分析】若方法1为正交,则方法2为反交,如果正反交结果一致,说明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若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则基因不在位于X、Y同源区段,可能在Y或仅在X上。
【详解】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与隐性纯合雄性杂交:
(1)若子代雌雄全表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1)错误;
(2)雄性个体表现不可能为隐性性状,(2)错误;
(3)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3)错误;
(4)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4)错误。
方法2:纯合显性雄性与隐性纯合雌性杂交:
(1)若子代雌雄全表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1)正确;
(2)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上没有相关基因,(2)正确;
(3)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3)错误;
(4)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染色体,(4)错误。
故选C。
18. (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喷瓜的叶色受等位基因B、b控制;喷瓜的性别受aD、a+、ad三个基因控制,其显隐性关系是:aD>a+>ad(前者对后者完全显性)。aD是决定雄性的基因,a+是决定雌雄同株的基因,ad是决定雌性的基因。叶色和性别独立遗传。现有一株叶色浅绿的两性植株为亲本自交获得F1,F1出现了叶色深绿雌性植株和叶色黄化苗(幼苗期死亡),F1成熟植株自交获得F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叶色遗传的基因B、b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属于_____显性。基因B所在的DNA由甲乙两条链构成,间期复制后,在有丝分裂后期该DNA甲乙两链分布于____(填“同一条”或“不同的”)染色体上。
(2)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仅考虑性别,雄性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F2成熟植株中叶色浅绿的雌性植株比例为______。
(3)雌性植株与两性植株杂交,必须套袋的是______植株,杂交实验操作中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去雄。
【答案】 (1). 不完全 (2). 不同的 (3). Bba+ad (4). aDa+和aDad (5). 1/15 (6). 雌性 (7). 不需要
【解析】
【分析】
根据题目分析得知,浅绿色亲本杂交产生了深绿色、黄色植株,说明浅绿色为显性杂合子,当B纯和时为深绿色,B杂合时为浅绿色,bb为黄色,aD为雄性,但是雄性植株的一个a基因由母本提供,母本不能提供aD,因此雄性一定无纯合子aDaD,只有aDad和aDa+。
【详解】(1)通过审题得知:浅绿色自交后代出现深绿色和黄花苗,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同时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出现了三种相对性状,可以得出二者的显隐关系有不完全显性,DNA复制过程为半保留复制,亲代的两条链分布于两个不同的DNA分子上,因此也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2)只考虑性别,因为aD>a+>ad(前者对后者完全显性),雌雄同株后代产生了雌性,且后代产生了性状分离,亲本基因为为Bba+ad,理论上讲只要有aD就表现为雄性。但是aDaD例外,因为要想后代为aDaD例,必然是两个aD基因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而母本没有aD,因为只要有aD基因一定为雄性,所以母本不会为后代提供aD基因,雄性的基因型有aDa+和aDad两种可能性, F1成熟植株有BBa+a+、BBa+ad、Bba+a+、Bba+ad、BBadad、Bbadad共六种基因型四种表现型,基因型比例为1:2:2:4:1:2,但是题目要求F2为F1成熟植株自交所得,所以计算后代类型和比例时只能用前四种两性植株,BBa+a+、BBa+ad、Bba+a+、Bba+ad比例为1:2:2:4,分别自交:后代bb致死的概率为2/9×1/4+4/9×1/4=3/18;又要求浅绿色雌株,只有Bbada+自交才可能出现,所以概率为4/9×1/2×1/4=1/18。综合分析后代有(1/18)/(1-3/18)=1/15为浅绿色雌株;
(3)雌株与两性植株杂交,雌株只能做母本,所以此处虽然用到了两性植株,但却是用来做父本提供花粉的,而植物杂交时应该对母本在花粉成熟前套袋,所以应该给雌株套袋,只有两性植株有雄蕊提供花粉,因此不需要去雄。
【点睛】题目属于中等难度,思路清晰且考查方式灵活,且考查了对杂交实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笔者认为题目质量很高,符合学考生也能做但是有一定难度的学选考共用遗传题目的要求。
20. (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果蝇的眼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A和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上述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的表现型及数目如下表所示。
红眼(只)
粉红眼(只)
白眼(只)
雌果蝇
45
15
0
雄果蝇
45
15
40
(说明:不出现等位基因的雄果蝇按纯合子考虑)
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体内合成红色素不可缺少的基因是______。
(2)F1代的雌雄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 F1代雌果蝇可产生______种类型的配子。
(3)实验室现有一群粉红眼雌雄果蝇且雌雄比为 1:3, 是一对粉红眼雌雄果蝇杂交的全部后代。欲通过杂交实验测定其中一只粉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请完善杂交实验方案,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①让待测粉红眼雄果蝇与该群果蝇中的粉红眼雌果蝇杂交,观察和统计子一代的______,是比较简捷的方法。
②若______,则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 ttaaXBXB
③若______,则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 ttaaXBY;
④若______。
【答案】 (1). B (2). 红眼或红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 (3). 8 (4). ①性别及比例 (5). ②无子代 (6). ③雌雄比为1∶3 (7). ④雌雄比为3∶5,则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 TtaaXBY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分析,已知A和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眼,即在有B的前提条件下,有A为红眼,没有A为粉红眼,而表格中雌雄性的红眼与粉红眼的比都是3: 1,说明A、a在常染色体上,而白眼只在雄果蝇中出现,说明B、b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亲本相关基因型为AAXBXB、aaXbY,子一代基因型为AaXBXb、AaXBY,子二代雌果蝇:雄果蝇=3:5,说明有1/4的雄果蝇性反转成了雄果蝇,则子代相关基因型都为Tt,因此三对基因的亲本基因型为TTAAXBXB、aaaaXbY。
【详解】(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色和粉红色都必须含有B基因,说明果蝇体内合成红色素不可缺少的基因是B;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子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为TtAaXBXb、TtAaXBY, 都表现为红眼,其中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的种类=2×2×2= 8种;
(2)①根据题意分析,粉红眼的后代全部是粉红眼,说明亲本粉红眼不含b基因,又因为后代雌雄比为1 :3,说明有一半的雌果蝇性反转成了雄果蝇,则后代粉红眼雄果蝇基因型能为TtaaXBY、ttaaXBY 或ttaaXBXB,欲应测其基因型,比较简捷的方法是让该粉红眼雄果蝇与该群果蝇中的粉红眼雌果蝇杂交,观察和统计子一代的性别及比例:
②若无子代,则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ttaaXBXB;
③若雌雄比为1:3,则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ttaaXBY;
④若雌雄比为3:5,则待测果蝇的基因型为TtaaXBY。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意在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题意、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 (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下列有关遗传学基本概念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等位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 正反交结果不同,可判断相关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C. 一对相对性状可以受一对、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D. 两亲本的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说明双亲均为纯合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正反交结果不同,可判断相关基因一定不位于常染色体上,B错误;
C、基因与性状存在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等数量关系,一对相对性状可以受一对、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C正确;
D、两亲本杂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双亲可能均为纯合子,也可能其中一方为杂合子,D错误。
故选C。
10. (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某植物的花色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每对基因均有显性基因存在的植株开红花,不含显性基因的植株开白花,其余基因型的植株开粉花。纯合红花植株和纯合白花植株杂交,F1全为红花,F1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花∶白花=1∶6∶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植物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6种
B. 若F1红花植株自交,则F2红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约为1/27
C. 若所得测交后代中全部粉花植株自交,则子代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5/32
D. 若某植株自交后代红花∶粉花=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答案】A
【解析】
【分析】
依题意可知,基因型A_B_C_的植株开红花,基因型aabbcc植株开白花,其余基因型全为粉花。因F1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6∶1,是(1∶1)(1∶1)(1∶1)的变式,双亲均为纯合子,即为AABBCC×aabbcc。
【详解】A、红花基因型种类有2×2×2=8种,A错误;
B、F1(AaBbCc)红花植株自交,F2红花纯合子的比例为1/4×1/4×1/4=1/64,F2红花占的比例为3/4×3/4×3/4=27/64,因此F2红花植株中纯合子比例=(1/64)/(27/64)=1/27,B正确;
C、若F1测交子代的全部粉花植株自交,则所得后代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6×3×1/16+1/6×3×1/4=5/32,C正确;
D、若某植株自交后代红花∶粉花=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D正确。
故选A。
12.(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鸡的皮肤有黄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雄鸡的肤色有黄色和白色,雌鸡只有白色;鸡腿的长和短由另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现有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
P:白色长腿(♀)×白色短腿(♂)→F1:1/2白色短腿(♀)、1/8黄色长腿(♂)、3/8白色长腿(♂)
在不考虑Z、W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及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F1中白色短腿的基因型为DdZtW和ddZtW
B. F1中T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4
C. 若F1中所有个体自由交配,则后代中白色长腿的基因型有6种
D. F1中黄色雄性与白色雌性随机交配,后代中白色个体的概率为3/4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分析,杂交后代雌性只有短腿,雄性只有长腿,可推知控制长短腿的D/d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长腿对短腿为显性;子代雄性中白色:黄色=3:1,可推知控制皮肤黄色和白色的基因T/t位于常染色体上,白色对黄色为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为TtZDW、TtZdZd,雌性的tt也表现为白色。
【详解】A、F1中的白色短腿的基因型为TTZdW、TtZdW、ttZdW,A错误;
B、亲本杂交得到F1中的T的基因频率不变,就是1/2,B错误;
C、若F1中所有个体自由交配,则后代中白色长腿雌性的基因型有3种,白色长腿雄性的基因型2种,共有5种,C错误;
D、F1中的黄色雄性(tt)与白色雌性(TT、Tt、tt)随机交配,后代雌性全为白色,雄性中一半为白色,即后代中白色个体的概率为3/4,D正确。
故选D。
16. (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下图是某家族中并指(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和血友病(一种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由系谱图分析可知,甲病并指,乙病为血友病
B. 12号个体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4
C. 1号与5号为杂合子的概率均为1/2,13号致病基因来自8号
D. 图中男性成员基因型相同的有2号与3号,7号与13号,6号与11号、14号
【答案】C
【解析】
【分析】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详解】A、通过系谱图判断,3号与4号生育正常个体9号、11号,说明甲病为显性遗传,即为并指,乙病则为血友病,A正确;
B、若并指由A基因决定,血友病由b基因决定,12号个体基因型为aaXBXb,正常男性基因型aaXBY,生育孩子患乙病XbY=1/4,B正确;
C、1号个体基因型为aaXBXb,杂合子的概率为1,而13号患血友病,而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因此,其致病基因来自8号,C错误;
D、2号与3号均为AaXBY,7号与13号基因型为aaXbY,6号与11号、14号基因型均为aaXBY,D正确。
故选C。
19.(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普通棉花均为白色,粉红色棉花在生产中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下图为育种专家利用白色棉培育岀出粉红色棉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F1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B. 基因重组导致F2出现性状分离
C. F2全部植株自交,F3中粉红色棉植株的比例约为1/3
D.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大量的粉红色棉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辐射育种为诱变育种,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经处理后,导致一条染色体上的片段缺失,引起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详解】A、分析题图信息可知,经辐射处理后,棉花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
B、F2出现性状分离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而是等位基因分离和精卵细胞随机结合的结果,B错误;
C、F2中可育植株及比例为1/3bb和2/3b0,F2自交,F3中的基因型及比例为3/6bb、2/6b0、1/600(不育),故粉红色棉植株的比例约为1/3,C正确;
D、利用茎、芽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大量的粉红色棉,D正确。
故选B。
23.(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某昆虫的有眼与无眼、正常翅与裂翅分别由基因D/d、F/f控制(其中只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某种基因型个体存在胚胎致死现象(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为硏究其遗传机制,选取对有眼裂翅雌雄果蝇交配,得到的F1表现型及数量见下表:
有眼裂翅
有眼正常翅
无眼裂翅
无眼正常翅
雌性个体(只)
181
0
62
0
雄性个体(只)
89
92
31
0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X染色体上的是__________基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个体胚胎致死。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F1中的有眼裂翅雄性个体产生配子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若将F1有眼个体混合培养,让它们随机交配,则后代成活个体中,有眼正常翅雌性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所得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各种纯合品系昆虫,请你利用这些纯系昆虫品种进行实验,验证上述胚胎致死个体的基因型是否成立。(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论即可)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F/f (2). F1雌性个体无正常翅,而雄性个体有正常翅,性状与性别相关联 (3). ddXfY (4). DdXFXf、DdXFY (5). DXF、DY、dXF、dY (6). 4/71 (7). 有眼裂翅:有眼正常翅:无眼裂翅=24:8:3 (8). 选择无眼正常翅雌性昆虫和无眼裂翅雄性昆虫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9). 若杂交后代只有雌性昆虫(或只有无眼裂翅雌性昆虫),则上述观点成立,反之则不成立
【解析】
【分析】
1、分析表格:F1雌性中有眼:无眼=181:62≈3:1,裂翅:正常翅=1:0;雄性中有眼:无眼=(89+92):31≈6:1,裂翅:正常翅=(89+31):92≈4:3。
2、由题意知:两对等位基因只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对于眼形来说,亲本都为有眼,子代雌雄个体都出现无眼,说明有眼为显性性状,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比例不同,可能是因为某种配子致死,导致雄性无眼个体减少导致。
对于翅形来说:亲本均为裂翅,而正常翅只在雄性中出现,说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裂翅为显性性状,由此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DdXFXf、DdXFY。
【详解】(1)根据F1雌性个体无正常翅,而雄性个体有正常翅,性状与性别相关联,所以控制裂翅和正常翅的基因F/f在X染色体上。
(2)由题表可知,F1中无眼、正常翅雄性个体数目较少,说明无眼、正常翅雄性个体可能胚胎致死,其基因型为ddXfY。由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DdXFXf、DdXFY。F1中的有眼裂翅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DDXFY或DdXFY,可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为:DXF、DY、dXF、dY。若将F1有眼个体混合培养,则F1中DD占1/3,Dd占2/3,d的基因频率为1/3,D的基因频率为2/3。雌性中XFXF占1/2,XFXf占1/2,则Xf的基因频率为1/4,XF的基因频率为3/4。雄性中XFY占1/2,XfY占1/2,则Xf的基因频率为1/4,XF的基因频率为1/4,Y的基因频率为1/2。让F1有眼个体随机交配,则后代成活个体中,有眼正常翅雌性个体的概率为(1-1/3×1/3)×(1/4×1/4)÷(1-1/3×1/3×1/4×1/2)=4/71。子代中ddXfY占1/9×1/8=1/72,该种基因型个体死亡。D_XFY占8/9×3/8=1/3,D_XfY占8/9×1/8=1/9,ddXFY占1/9×3/8=3/72,故所得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眼裂翅:有眼正常翅:无眼裂翅=24:8:3。
(3)利用纯系昆虫品种进行实验,验证上述胚胎致死个体的基因型是否成立,可选择无眼正常翅雌性昆虫和无眼裂翅雄性昆虫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杂交后代只有雌性昆虫(或只有无眼裂翅雌性昆虫),则上述观点成立,反之则不成立。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根据基因型判断表现型、正确设计实验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 (黑龙江、吉林省十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雌雄同株异花,进行自交、杂交都非常便利。已知控制玉米籽粒的圆滑与皱缩(相关基因用S.s表示)黄色胚乳与白色胚乳(相关基因用Y.y表示)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以白色圆滑粒玉米(P1,yySS)黄色皱缩籽粒玉米(P2,YYss)为亲本,进行相关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要实现杂交,必须对P1玉米植株进行去雄处理
B. 只有在F1自交获得的F2中才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
C. 通过P1和P2植株杂交、F1再自交不能验证基因分离定律
D. 若要获得白色皱缩杆粒玉米,需将P1和P2杂交,F1自交,从F2中获得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玉米为单性花植物,作为母本植株可以不做去雄处理,关键要套袋以防止外来花粉落入,A错误;
B、P1和P2杂交,获得的F1为黄色圆滑籽粒玉米,已出现了新的性状组合,B错误;
C、通过P1和P2植株杂交自交只对粒形粒色中的一种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可验证基因分离定律,C错误;
D、若获得双隐性个体,只有在F2中才会出现白色皱缩籽粒玉米,故必须先获得F2,D正确。
故选D。
19.(黑龙江、吉林省十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下列关于孟德尔实验、方法及分离定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关键有选材恰当、运用统计学方法等
B. 孟德尔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是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细胞核基因的遗传
C. 孟德尔“假说一演绎法”的核心假说内容是“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D. 测交实验中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个体水平上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2、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3、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详解】A、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关键有选材恰当研究方法由简到难、运用统计学方法、科学设计实验程序等,A正确;
B、孟德尔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是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细胞核基因的遗传,B正确;
C、在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中,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控制的,而并未提出基因和染色体,而且这也不是假说的核心,C错误;
D、测交实验中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个体水平上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
故选C。
20. (黑龙江、吉林省十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遗传性高度近视在某区域人群中的发病率是4%,一视力正常女性的父母视力都正常,但她有一个患该病的妹妹。若该视力正常的女性与本地视力正常的男性结婚,则理论上婚后生育一个患遗传性高度近视男孩的概率是( )
A. 3/100 B. 1/27 C. 1/36 D. 1/9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一视力正常女性的父母视力都正常,但她有一个患病的妹妹,所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假设该病的相关基因为A、a,则该女性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Aa;遗传性高度近视在该地人群中的发病率是4%,所以aa=4%,a的频率为0.2,A的频率=1-0.2=0.8,所以正常人中携带者(Aa)的比例为(2×0.2×0.8)/(1-4%)= 1/3,所以两人婚配,理论上生下患病男孩的比例为2/3×1/3×1/4×1/2=1/36。
故选C。
21. (黑龙江、吉林省十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已知玉米的长穗( A)对短穗(a)是不完全显性,籽粒的颜色由B/b和C/c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上述三对等位基因均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现选取长穗紫粒(AABBCC)和中穗白粒( Aabbcc)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的F1全为紫粒,再将F1自交,F2中紫粒:白粒=9: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B/b与C/c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F1个体随机交配,子代长穗:中穗:短穗=9:6:1
C. F2紫粒玉米中约有1/9的植株自交会出现白粒玉米
D. 让F1的中穗玉米自交,子代共有27种基因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
F1全为紫粒,F1自交,F2中紫粒:白粒=9:7,为9:3:3:1的变式,F2中紫粒的基因型为A B ,白粒的基因型为A bb、aa B 、aabb。
【详解】A、控制玉米籽粒颜色的基因B/b和C/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只看穗长这一种性状,亲代基因型是AA和Aa,F1中AA: Aa=1:1,当F1个体随机交配,A的频率= 3/4,a的频率=1/4,AA=3/4×3/4=9/16,Aa=2×3/4×1/4=6/16,aa=1/4×1/4=1/16,所以AA(长穗):Aa(中穗):aa(短穗)=9:6:1,B正确;
C、只看粒色这一种性状,由亲本基因型可知,F1的基因型为BbCc, F2中紫粒的基因型为B_ C_ ,白粒的基因型为B_ cc。 bbC_、bbcc,F2中紫粒玉米自交,只有基因型为BBCC的紫粒玉米自交不会产生白粒玉米,占1/9,因此约为8/9的植株自交能产生白粒玉米,C错误;
D、F1中穗玉米的基因型为AaBbCc,让其自交,每--对基因均可产生3种基因型,共3对基因,故子代共有3×3×3=27种基因型,D正确。
故选C。
22. (黑龙江、吉林省十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ABO血型是由同源染色体上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的,IAIA、.IAi为A型血,IBIB、IBi为B型血,IAIB为AB型血,ii为O型血,另一对与血型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为人的面颊有无酒窝(受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小艺对家庭成员血型和有无酒窝进行调查,结果如表所示(人员以小艺及其亲属称呼) ,不考虑突变及交叉互换等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人员
血型
有无酒窝
父亲.
A型
有
母亲
B型
有
孪生姐姐
A型
无
小艺
O型
无
A. 小艺与其姐姐为同卵双胞胎,小艺的性别为女
B. 小艺父母再生一个有酒窝A型血的孩子的概率为3/16
C. 若小艺的祖母为无酒窝O型血,则祖父一定为有酒窝A型血
D. 小艺与有酒窝B型血个体婚配后,子代有酒窝AB型血的概率为3/4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ABO血型中,由IA、IB、i三个复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IA IA(A型)、IAi(A型)、IBIB (B型)、IBi (B型)、IAIB (AB型)、ii (O型)。
【详解】A、小艺与其姐姐血型不同,不考虑突变等情况,两人为异卵双胞胎,无法推断小艺性别,A错误;
B、小艺父母均有酒窝,生出小艺及其姐姐均无酒窝,有无酒窝为常染色体遗传,说明有酒窝为显性,可用字母D表示,小艺基因型为ddii,则父亲基因型为DdIAi,母亲基因型为DdIBi,再生一个有酒窝A型血孩子(D_ IAi)的概率为3/4×1/4=3/16,B正确;
C、若小艺的祖母为无酒窝O型血(ddii) ,小艺的父亲基因型为DdIAi,则祖父关于酒窝的基因型为D_ ,但控制血型的基因型可能为IAIA、IAIB,即可能为A型血或AB型血,C错误;
D、小艺基因型为ddii,不可能生出IAIB(AB型血)个体,D错误。
故选B。
23. (黑龙江、吉林省十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某双子叶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的。现有三组杂交实验,即杂交实验一 :紫花X白花;杂交实验二:紫花X白花;杂交实验三:红花X白花,三组实验F1的表现型均为紫花,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分别如柱状图所示。已知实验三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三组杂交实验所得F1的基因型各不相同
B. 若实验二所得的F2再自交一次,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5:3
C. 实验一与三中,F2 紫花植株共有4种基因型,各基因型之间的比例关系为1:2:3:4
D. 若实验三所得的F1与某白花品种杂交,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应有两种情况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杂交实验1:紫花×白花→子一代,子一代自交→紫花:白花:红花=9:4:3,是9:3:3:1的变形,因此该植物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紫花的基因型是A_B_,红花的基因型是aaB_,白花的基因型是A_bb、aabb。
分析实验2:紫花×白花→子一代,子一代自交→紫花:白花=3:1,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实验,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亲本紫花的基因型是AABB,白花的基因型是AAbb。
分析实验3:红花×白花子一代,子一代自交→紫花:白花:红花=9:4:3,是9:3:3:1的变形,因此该植物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亲本红花的基因型是AAbb,白花的基因型是aaBB。
【详解】AC、由实验一与实验三的F2中紫花:红花:白花=9 :3: 4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实验一与实验三中F1的基因型均为AaBb,F2中紫花植株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基因型,各基因型之间的比例关系应为1 : 2: 2 : 4,AC错误;
B、由实验二中F1紫花(A_ B_ )自交后代F2表现为紫花(A_ B_ ) :白花(__ bb)=3 : 1,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AABB: AABb : AAbb=1 : 2 : 1,F2再自交一次,F3中AAbb(白花)占1/4X1+2/4X1/4-3/8,AAB_ (紫花)占1-3/8=5/8,即紫花:白花=5: 3,B正确;
D、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或Aabb,其分别与F1(AaBb)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应有三种情况,D错误。
故选B。
25. (黑龙江、吉林省十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Ⅱ型胱氨酸尿症为单基因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病,杂合子患者尿液中的胱氨酸浓度介于正常纯合子和患者隐性纯合子之间。如图为该病患者的家系图,仅考虑致病基因且不发生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家系中所有患者的基因型相同,所有正常人基因型相同
B. Ⅲ-2 体内的正常基因可能来源于Ⅰ-4或Ⅰ-2
C. Ⅲ-1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75%
D. 两位基因型不同的患者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可能正常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题干信息可知:II型胱氨酸尿症为单基因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病,假设控制基因为A和a,则杂合子患者基因型为Aa,患者隐性纯合子为aa,正常基因为AA。
【详解】A、II型胱氨酸尿症为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由于图中患者均产生正常后代(AA),说明家系中所有患者的基因型相同,患者全为杂合子(Aa),正常人基因型相同为AA,A正确;
B、III-2基因型为Aa,体内的正常基因A只来源于II-3(AA), II-3的正常基因来源于I-1和I-2,不能来自I-4,B错误;
C、结合A选项分析可知,家系中所有患者的基因型相同,患者全为杂合子(Aa),Ⅲ-1患病,基因型为Aa,与正常男性(AA)婚配,所生孩子基因型为AA、Aa,即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50%,C错误;
D、两位患者基因型不同,其基因为Aa和aa,两者婚配,所生的孩子的基因型为Aa和aa,全为患者,D错误。
故选A。
30. (黑龙江、吉林省十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某XY型性别决定的昆虫翅形有全翅和无翅两种,受基因A/a控制,全翅昆虫的翅分有斑点和无斑点两种,受基因B/b控制。某科研人员以有斑点雌昆虫与无翅雄昆虫为亲本交配得F1,F1雌雄昆虫均为有斑点翅,F1雌雄昆虫相互交配,F2出现有斑点雌昆虫、有斑点雄昆虫、无斑点雄昆虫、无翅雌昆虫、无翅雄昆虫,比例为6∶ 3∶ 3∶ 2 ∶ 2,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a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亲本雌雄昆虫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F2中有斑点雌昆虫的基因型为______, 其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3)F2有斑点昆虫与无斑点昆虫相互交配,后代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比例为___________。
(4)现有一有斑点雌昆虫,欲判断其基因型,可选择题干中______ (填“ 亲代”“F1”或“F2”)表现型为___________昆虫与之交配,若后代出现6种表现型,则该有斑点雌昆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 常 (2). X (3). AAXBXB、aaXbY (4). AAXBXB 、AAXBXb、AaXBXB、AaXBXb (5). 5/6 (6). 5/9 (7). 亲代 (8). 无翅雄 (9). AaXBX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F2出现有斑点雌昆虫、有斑点雄昆虫、无斑点雄昆虫、无翅雌昆虫、无翅雄昆虫,比例为6∶ 3∶ 3∶ 2 ∶ 2,雌性中∶全翅∶无翅=3∶1;雄性中∶全翅∶无翅=3:1,有斑点∶无斑点=1∶1,说明全翅、有斑点为显性性状,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
【详解】(1)由分析可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
(2)由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2中有斑点雌昆虫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根据题干比例可知,F2长翅雌昆虫占6份,其中纯合子只有AAXBXB,占1份,故F2长翅雌昆虫中杂合子的比例是1-1/6=5/6。
(3)F2有斑点昆虫与无斑点昆虫相互交配,无斑点的基因型为AAXbY和AaXbY,比例为1∶2,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2∶1,Xb∶Y=1∶1,可杂交的有斑点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a=2∶1,XB∶Xb=3∶1,后代有斑点A_XBXb所占比例为(1-1/3×1/3)×3/4×1/2=1/3,后代无斑A_XbY所占比例为(1-1/3×1/3)×1/4×1/2=1/9,后代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比例为1-1/3-1/9=5/9。
(4)有斑点雌昆虫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要通过杂交实验判断其基因型,可让其与亲代无翅雄昆虫杂交,若后代出现6种表现型,则该有斑点雌昆虫的基因型为 AaXBX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判断方法,能结合题干信息判断出亲本基因型,然后结合题意答题。
19.(黑龙江省八校2020-2021学年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 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 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 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可能会由于营养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导致身高不同,反之,基因型不同的两个人,也可能因为环境因素导致身高相同,A正确;
在缺光的环境中,绿色幼苗由于叶绿素合成受影响而变黄,B正确;
O型血夫妇的基因型均为ii,两者均为纯合子,所以后代基因型仍然为ii,表现为O型血,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正确;
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是由于亲代是杂合子,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错误。
【点睛】结合“基因型+环境=性状”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时,注意各项描述个体间的异同是基因型决定的,还是环境变化引起的。
2.(黑龙江省八校2020-2021学年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如图是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
B. 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C. 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都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而等位基因应该位于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
B.在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B正确;
C.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两极都含有与亲本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两极都含有基因cn、cl、v、w,C正确;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可以同时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因此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正确;
故选A。
23. (黑龙江省八校2020-2021学年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为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也就是说,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基因型种类数和不同表现型比例为( )
A. 3种、3∶1
B. 3种、1∶2∶1
C. 9种、9∶3∶3∶1
D. 9种、1∶4∶6∶4∶1
【答案】D
【解析】
【详解】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R1r1R2r2,所以F1自交后代基因型有9种;后代中r1r1r2r2占1/16,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4/16,R1R1r2r2、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6/16,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4/16,R1R1R2R2占1/16,所以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1∶4∶6∶4∶1。
故选D。
【点睛】
36. (黑龙江省八校2020-2021学年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题)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节瓜的性别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其遗传方式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实验一中,F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纯合子占1/9
C. 实验二中,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F1正常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或AaBB
D. 实验一中F1正常株测交结果为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2:1
【答案】B
【解析】
【分析】
实验一:全雌株与全雄株杂交,F1全为正常株,F2代的分离比接近3∶10∶3,共16个组合,可见该节瓜的性别决定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子二代中正常株的基因型是A_B_和aabb,全雌株、全雄株的基因型是aaB_、A_bb。
实验二:纯合全雌株与正常株杂交,子一代全雌株:正常株=1∶1,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实验,亲本纯合全雌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正常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子一代正常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自交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_(正常株)∶AAbb(全雌株)=3∶1。
【详解】A、实验一全雌株与全雄株杂交,F1全正常株,F2代的分离比接近3:10:3,共16个组合,可见该节瓜的性别决定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实验一中,F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_B_和aabb,其中纯合子占1/5 ,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实验二中,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F1正常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或AaBB,C正确;
D、实验一F1正常株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测交,子代为1AaBb(正常株)∶1aabb(正常株)∶1aaBb(全雌株)∶1Aabb(全雄株),即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2∶1,D正确。
故选B。
【点睛】
37. (黑龙江省八校2020-2021学年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题)为确定控制果蝇翅形和眼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某实验小组利用卷翅红眼和直翅紫眼两个纯合品系进行了以下实验,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亲本组合
F1表现型
(F1雌雄相互交配)F2表现型及数量
卷翅红眼雄蝇×直翅紫眼雌蝇
卷翅红眼雌蝇、卷翅紫眼雄蝇
卷翅红眼
卷翅紫眼
直翅红眼
直翅紫眼
304只
296只
97只
103只
A. 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为显性
B. 由实验结果可排除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的可能
C. F2中直翅紫眼均为雄性
D. F2中卷翅红眼中雌性:雄性=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亲本卷翅红眼和直翅紫眼两个纯合品系杂交,F1中雌、雄个体均为卷翅,说明卷翅对直翅为显性,且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1中雌蝇表现为红眼,雄蝇表现为紫眼,说明该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根据交叉遗传的特性可知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对紫眼为显性,因此,控制果蝇翅形和眼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基因型为AaXBXb,AaXbY,二者自由交配获得F2的基因型为(3A—、1aa)(XBXb、XbXb、XBY、XbY)。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为显性,A正确;
B、由实验结果中F2的表现型比例接近3∶3∶1∶1,可知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可排除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的可能,B正确;
C、F2中直翅紫眼中雌性:雄性=1:1,C错误;
D、由分析可知,F2中卷翅红眼中雌性:雄性=1:1,D正确。
故选C。
38.(黑龙江省八校2020-2021学年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豌豆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多1条1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1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下列关于某三体植株(基因型AA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植株来源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会导致基因种类增加
B. 该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含2个A基因的细胞应为减Ⅱ后期
C. 三体豌豆植株自交,产生基因型为AAa代的概率为5/18
D. 三体豌豆植株能产生四种配子,其中a配子的比例为1/4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三体豌豆植株的形成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这种变异会导致基因数目的增多,不会导致基因种类增加,A错误;
B、三体豌豆植株细胞分裂过程中,有2个A基因的细胞应为有丝分裂末期或减Ⅱ各时期(若Aa移向一极,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有2个A基因;若AA移向一极,则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的细胞有2个A基因),B错误;
C、三体豌豆植株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2,因此三体豌豆植株自交,产生AAa基因型子代的概率为1/6×1/6×2+2/6 ×2/6×2=5/18,C正确;
D、三体豌豆植株能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即AA:Aa:a:A=1:2:1:2,其中a配子的比例为1/6,D错误。
故选C。
43.(黑龙江省八校2020-2021学年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
(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F1
F2
实验一
甲×乙
全为灰鼠
9灰鼠∶3黑鼠∶4白鼠
实验二
乙×丙
全为黑鼠
3黑鼠∶1白鼠
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______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②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
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________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F1
F2
实验三
丁×纯合黑鼠
1黄鼠∶1灰鼠
F1黄鼠随机交配:3黄鼠∶1黑鼠
F1灰鼠随机交配:3灰鼠∶1黑鼠
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________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________性突变。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F1代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上述推测正确。
③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2). aabb (3). 3 (4). 8/9 (5). 黑 (6). aaBB、aaBb (7). A (8). 显 (9). 黄鼠∶灰鼠∶黑鼠=2∶1∶1 (10). 基因A与新基因所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题意分析,根据实验一F2代9灰鼠∶3黑鼠∶4白鼠比例判断,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F1的基因型为AaBb,,显然物质2为灰色物质,据此可推测物质1为黑色物质;亲本小鼠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根据实验二F2的性状分离比推出实验二F1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亲本丙的基因型为AAbb.。
由于含有A,B的是物质2,呈现灰色,故物质1为黑色。只有显性突变后代才能表现,F1黄鼠随机交配后代中出现3黄鼠:1黑鼠所以黄色性状应由A基因的显性突变。
【详解】(1)①由实验一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为9:3:3:1的变式,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即A/a 和B/b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1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甲为AABB,乙为aabb。
②由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可知F2中白鼠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三种。灰鼠中AABB∶AaBB∶AABb∶AaBb=1∶2∶2∶4。除了AABB外皆为杂合子,即灰鼠中杂合子比例为8/9 。
③由分析可知有色物质1是黑色,实验二中,丙为纯合子,F1全为黑色,丙为aaBB,F1为aaBb,F2中aaB_(aaBB、aaBb)∶aabb=3∶1,显然F2中 黑鼠的基因型为aaBB、aaBb。
(2)①实验三中丁与纯合黑鼠(aaBB)杂交,后代有两种性状,说明丁为杂合子,且杂交后代中有灰色个体,说明新基因相对于A为显性,即小鼠丁的黄色性状是由基因A突变产生的,且该突变属于显性突变。结合F1、F2未出现白鼠可知,丁不含b基因,其基因型为A1ABB。
②若推论正确,则F1中黄鼠基因型为A1aBB,灰鼠为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1ABB∶A1aBB∶AaBB∶aaBB=1∶1∶1∶1,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黄∶灰∶黑=2∶1∶1。
③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A、B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由于小鼠丁的基因型为A1ABB,则正常情况下其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和A1A1BB,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两种荧光点,现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3种不同颜色的4个荧光点,则一定是基因A与新基因A1所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进而产生了基因型为A1ABB的次级精母细胞。
【点睛】熟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应用以及基因突变的相关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题目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综合并解答相关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基因突变的判断是解答本题的易错点。
16. (辽宁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下小麦粒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 C/c 控制。A、B和C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的自交后代中,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A. 1/64 B. 6/64 C. 15/64 D. 20/64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根据题意,已知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A/a、B/b、C/c控制,三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B和C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c决定白色。因为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据叠加性,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则F1的基因型为AaBbCc。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因为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据叠加性,所以后代表现型与Aabbcc相同的个体必须具有1个显性基因,即Aabbcc、aaBbcc、aabbCc。F1的基因型为AaBbCc,让F1AaBbCc自交,将三对基因分别考虑,Aa×Aa后代是AA的概率为1/4,Aa的概率为1/2,后代是aa的概率为1/4;Bb×Bb后代是BB的概率为1/4,Bb的概率为1/2,后代是bb的概率为1/4;Cc×Cc后代是CC的概率为1/4,Cc的概率为1/2,后代是cc的概率为1/4。所以后代表现型与Aabbcc相同的概率为1/2×1/4×1/4×3=6/64。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7. (辽宁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下在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
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1︰1
②开粉色花(Aa)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AA)、粉花(Aa)、白花(aa)三种表现型
③圆粒豌豆的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
④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女儿是白化病患者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相同性状表现的双亲交配后,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这种现象叫性状分离。
【详解】①高茎(AA)×矮茎(aa)→高茎(Aa),不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①错误;
②开粉色花(Aa)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AA)、粉花(Aa)、白花(aa)三种表现型,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②正确;
③圆粒(Rr)×圆粒(Rr)→圆粒(RR、Rr):皱粒(rr)=3:1,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③正确;
④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女儿是白化病患者,则其余孩子表现正常,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④正确。
故选A。
【点睛】
18. (辽宁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下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I的亲本基因型是
A. 甲为AAbb,乙为aaBB B. 甲为aaZBZB,乙为AAZbW
C. 甲为AAZbZb,乙为aaZBW D. 甲为AAZbW,乙为aaZBZB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中的两种杂交方式属于正交和反交。
正交和反交一般用来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性染色体遗传。如果是常染色体遗传,正交反交后代表现型雌雄无差别,反之则为性染色体遗传。
【详解】A、根据杂交组合2中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相联系,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因此可以确定其中有一对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A错误;
B、杂交组合1中后代雌雄表现型相同,且都与亲本不同,可见子代雌雄个体应是同时含A和B才表现为褐色眼,如果甲的基因型为aaZBZB,乙的基因型为AAZbW,因此后代褐色眼的基因型为AaZBZb和AaZBW;由此可知反交的杂交组合2中亲本基因型为aaZBW和AAZbZb,后代雌性的基因型为AaZbW(红色眼)、雄性的基因型为AaZBZb(褐色眼),这个结果符合杂交2的子代表现,B正确;
C、如果甲为AAZbZb,乙为aaZBW,则子代AaZBZb(褐色眼)、AaZbW(红眼),杂交1后代表现型不同,C错误;
D、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性性染色体组成为ZW,D错误。
故选B。
19. (辽宁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下 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Ⅱ-1不携带该性状的基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隐性性状
B.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
C. I-2、Ⅱ-2、Ⅱ-4、Ⅲ-2一定杂合子
D. 若Ⅲ-2和Ⅲ-4交配,后代中表现该性状的概率为1/8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由Ⅱ1、Ⅱ2和Ⅲ1可知该患病性状为隐性,A正确;由于Ⅱ1不携带该性状的基因,Ⅲ1患病,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假定该性状由基因A-a控制,则Ⅰ1为XaY,可知Ⅱ2为XAXa,一定是杂合的;Ⅱ3应为XaY,可知Ⅰ2为XAXa,一定是杂合的;由Ⅲ3 XaXa可知Ⅱ4为XAXa,一定是杂合的;Ⅲ2既可以是杂合子(XAXa)也可以是纯合子(XAXA),C错误;由Ⅲ2(XAXA:XAXa=1:1)与III4(XAY)交配,可知后代中表现该性状的概率为1/2×1/4=1/8,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系谱图、分离定律及伴性遗传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0. (辽宁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下 兔的长毛(由基因HL控制)与短毛(由基因Hs控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生物育种基地利用纯种兔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产生了大量的F1与F2个体,统计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一
(♂)长毛×短毛(♀)
F1
雄兔
全为长毛
雌兔
全为短毛
实验二
F1雌雄个体交配
F2
雄兔
长毛:短毛=3:1
雌兔
长毛:短毛=1:3
A. 控制兔长毛、短毛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 控制兔长毛、短毛的等位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C. F2雌雄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D. F2中长毛雄兔的基因型为HsHS
【答案】C
【解析】
【分析】
表格分析,长毛(雌)×短毛(雄)的子代中,雄兔全为长毛,雌兔全为短毛,说明雄兔中,长毛为显性性状,而雌兔中,短毛为显性性状。又F1雌、雄个体交配,子代雄兔中长毛:短毛=3:1,雌兔中长毛:短毛=1:3,可见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且控制长毛和短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详解】A、根据分析,控制兔长毛、短毛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错误;
B、根据分析,控制兔长毛、短毛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错误;
C、F2雌雄个体的基因型相同,都是HLHL、HLHs和HsHs,C正确;
D、F2中长毛雄兔的基因型为HLHL和HLHs,短毛雄兔的基因型为HsHs,D错误。
故选C。
【点睛】
36. (辽宁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下 (11分)某种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叶片宽度由等位基因(D与 d)控制,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已知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紫花(A B )、粉花(A bb)和白花(aaB 或aabb)。下表是某校的同学们所做的杂交试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本组
F1的表现型及比例
紫花宽叶
粉花宽叶
白花宽叶
紫花窄叶
粉花窄叶
白花窄叶
甲
紫花宽叶×紫花窄叶
9/32
3/32
4/32
9/32
3/32
4/32
乙
紫花宽叶×白花宽叶
9/16
3/16
0
3/16
1/16
0
丙
粉花宽叶×粉花窄叶
0
3/8
1/8
0
3/8
1/8
(1)根据上表中_________杂交组合,可判断叶片宽度这一性状中_________是隐性性状。
(2)写出甲乙两个杂交组合中亲本紫花宽叶植株的基因型:甲:________乙:_________。
(3)若只考虑花色的遗传,乙组产生的F1中全部紫花植株自交,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种,其中粉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4)某实验田有一白花植株,如果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其基因型,可利用种群中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的纯合个体与之进行杂交。请写出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假设杂交后代的数量足够多):
①若杂交后代全开紫花,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②若杂交后代中既有开紫花的又有开粉花的,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③若杂交后代___________,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答案】 (1). 乙 (2). 窄叶 (3). AaBbDd (4). AABbDd (5). 9 (6). l/8 (7). 粉花 (8). aaBB (9). aaBb (10). 全开粉花 (11). aabb
【解析】
分析表格:根据乙组中宽叶×宽叶→后代出现窄叶,说明窄叶相对于宽叶是隐性性状。甲组产生的后代中紫花:粉花:白花=9:3:4,该比例是9:3:3:1的变式,由此可知两亲本控制花色的基因组成均为AaBb;而甲组后代中宽叶:窄叶=1:1,属于测交类型,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甲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Dd×AaBbdd。乙组产生的后代中紫花:粉花=3:1,没有白花(aa_ _),由此可确定乙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亲本都是宽叶,但后代中出现了窄叶,因此亲本的基因型都是Dd,综合以上可知,乙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Dd×aaBbDd。丙组产生的后代中粉花:白花=3:1,没有紫花,由此可确定丙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丙组后代宽叶:窄叶=1:1,属于测交,因此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综合以上可知,丙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Dd×Aabbdd。
(1)乙组杂交组合中,两个亲本均为宽叶,但它们的后代中出现了窄叶,即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窄叶为隐性性状。
(2)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组合的亲本中,紫花宽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乙组合的亲本中,紫花宽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
(3)乙组产生的F1 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BB、2/3AaBb,其中AaBb自交可以产生9种基因型,包括了所有基因型;1/3AaBB自交不会产生粉色植株,只有2/3AaBb自交后代会出现粉色植株,因此F1 中全部紫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粉花植株(A_bb)所占的比例为2/3×3/16=1/8。
(4)某实验田有一白花植株(aaB_ 或aabb),如果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其基因型,可利用种群中表现型为粉花的纯合个体(AAbb)与之杂交。
①若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后代全开紫花(AaBb)。
②若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后代中既有开紫花的(AaBb),又有开粉花的(Aabb)。
③若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后代全开粉花(Aabb)。
【点睛】本题结合图表,关键要能利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首先判断宽叶和窄叶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其次是能运用后代分离比,推断各组亲本的基因型,再利用乘法原则计算相关概率。
36. (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 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C. 杂交时在花蕾期对父本进行去雄处理
D. 杂交时两次套袋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其他花粉对实验的干扰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详解】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前(花蕾期)进行去雄,在花粉成熟时进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A错误;
B、不能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如显性亲本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B错误;
C、杂交时在花蕾期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C错误;
D、杂交时两次套袋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其他花粉对实验的干扰,D正确;
故选D。
【点睛】结合孟德尔实验中人工异花授粉的过程分析选项。
37. (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遗传的两大规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遗传现象
B. 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包括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 孟德尔为了验证所做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交、反交实验
D. 孟德尔做出的“演绎”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测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比
【答案】D
【解析】
【分析】
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在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详解】A、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细胞核遗传现象,而细胞质基因不遵循遗传规律,A错误;
B、雌雄配子数量一般不相等,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B错误;
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做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错误;
D、孟德尔的做出的“演绎”是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测交,按照他的假说进行预测,测交的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D正确。
故选D。
38. (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藏獒是世界上最凶猛的犬种,尊贵而高傲,其毛色为黑色、棕黄色、黑褐色(铁包金)三种,分别受常染色体上的基因D1、D2和D3控制,其显隐性关系为D1>D2>D3。某一黑色藏獒与一棕黄色藏獒杂交,产下6只小狗,3黑色、1棕黄色、2黑褐色,别为4雌2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任何一只藏獒都携带这三种基因中的两个
B. 子代中出现三种颜色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 子代中所有黑色和棕黄色个体都是杂合子
D. 子代雌雄比例不等的原因是存在致死现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藏獒的毛色为黑色、棕黄色、黑褐色(铁包金)三种,分别受常染色体上的基因D1、D2和D3控制,三个基因为复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D1>D2>D3,所以D1-为黑色,D2D2和D2D3为棕黄色,D3D3为黑褐色。一黑色藏獒与一棕黄色藏獒杂交,产下6只小狗,3黑色、1棕黄色、2黑褐色,说明亲本基因型为D1D3和D2D3。
【详解】A、藏獒可能为纯合子或杂合子,所以任何一只藏獒都含有这三种基因中的一个或两个,A错误;
B、复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子代出现三种颜色是配子随机组合的结果,B错误;
C、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可知亲代的基因型为D1D3和D2D3,子代的黑色(D1D2、D1D3)和棕黄色(D2D3)都为杂合子,C正确;
D、子代雌雄比例不等是子代的数量较少所致,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39.(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苦瓜植株中含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其中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d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杂合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Dd的苦瓜植株若干作亲本,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如果从亲代起每代自交至F2,则F2中d基因的频率为1/2
B. 如果从亲代起每代自交至F2,则F2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
C. 如果从亲代起每代自由交配至F2,则F2中D基因的频率为1/2
D. 如果从亲代起每代自由交配至F2,则F2中完全正常的植株所占比例为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地遗传给后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杂合子自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显纯合子:杂合子:隐性纯合子=1:2:1。
【详解】AB.基因D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d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因此每代中只有Dd可以自交的到F2,因此F2植株为DD:Dd:dd=1:2:1,那么基因频率不变,F2中d基因的频率为1/2, F2植株中正常植株为Dd,所占比例为1/2,A、B正确;
CD.基因型为Dd的个体进行自由交配时,F1植株为DD:Dd:dd=1:2:1,由于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2:1,由于dd不能产生正常的精子,因此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1:2,所以,自由交配直至F2,dd的比例=1/3×2/3=2/9,DD的比例=2/3×1/3=2/9,正常植株(Dd)的比例为5/9,则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1/2,C正确、D错误。
故选D。
40. (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4,则( )
A. 家兔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 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C. F2中黑兔与白兔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概率是1/3
D. F2灰兔基因型有4种,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4,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灰兔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黑兔的基因型为AAbb、Aabb;白兔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所以家兔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F2灰兔基因型有4种,能产生4种配子,但比例不相等。
【详解】A、9∶3∶4实质上是9∶3∶3∶1的变式,所以家兔毛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A错误;
B、F2灰兔有4种基因型(1/9AABB、2/9AABb、2/9AaBB、4/9AaBb),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B错误;
C、F2中黑兔(2/3Aabb、1/3AAbb)产生两种配子:Ab∶ab=2∶1,白兔(1/4aaBB、2/4aaBb、1/4aabb)产生两种配子:aB∶ab=1∶1,则后代白兔的几率是1/3,C正确;
D、F2灰兔基因型有(1/9AABB、2/9AABb、2/9AaBB、4/9AaBb)4种,可产生的AB配子占1/9+2/9×1/2+2/9×1/2+4/9×1/4=4/9,同理可算出Ab和aB配子各占2/9;ab配子占1/9,所以F2灰兔产生配子及比例为AB∶Ab∶aB∶ab=4∶2∶2∶1,D错误。
故选C。
4. (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某植物纯合紫花与纯合白花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中紫花:白花=9:7,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现有一批基因型相同的宽叶紫花植株(P品系)相互交配,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子代出现宽叶紫花、宽叶白花、窄叶紫花、窄叶白花四中表现型。据此分析下列问题:
(1)控制花色的基因至少有____对,控制花色的基因与控制叶宽窄的基因之间符合____定律。
(2)F2白花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P品系宽叶紫花中宽叶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P品系的基因型有____种可能,若P品系中花色基因型与F1一致,宽叶、窄叶中存在某种基因型致死现象,若为DD纯合致死,则P品系相互交配子代表现性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答案】 (1). 2 (2). 自由组合 (3). )4/7 (4). Dd (5). 3 (6). 宽叶紫花: 窄叶紫花:宽叶白花:窄叶白花=18: 9: 14: 7
【解析】
【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适用范围:①适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并且非等位基因均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此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出现基因的自由组合。③按遗传基本定律遗传的基因,均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详解】(1)F2中紫花:白花=9:7,9:7为9:3:3:1的变式,说明花色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P品系宽叶紫花自由交配获得的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不考虑交叉互换,说明发生了自由组合。
(2)花色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1为双杂合,自交后代白花中有3/7为纯合子、4/7 为杂合子;宽叶相互交配,后代出现窄叶,说明亲本宽叶为杂合子(Dd)。
(3)P品系宽叶基因型为Dd,P品系为紫花,后代出现白花,设控制花色的基因为A/a、B/b,由题意分析可知,紫花基因型为A_B_,白花基因型为A_bb、 aaB_、aabb。 P品系紫花(A_B_)能保证后代至少出现一对隐性纯合基因即可,P品系紫花的基因型可为AaBB、AABb、AaBb,因此,P品系的基因型有3种可能。
控制叶型的基因与控制花色的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DD纯合致死时,Dd产生的后代中Dd:dd=2:1,若P品系中花色基因型与F1一致,即AaBb,DD纯合致死时P品系后代中宽叶:窄叶=2:1,紫花:白花=9:7,P品系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紫花:窄叶紫花:宽叶白花:窄叶白花=18:9:14:7。
【点睛】本题考察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8.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棘眼和正常眼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决定(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情况),现有一群长翅正常眼雌果蝇和残翅正常眼雄果蝇杂交,F1表现型及数量如表:
长翅正常眼雌果蝇
长翅正常眼雄果蝇
长翅棘眼雄果蝇
402
299
101
(1)基因B、b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亲本中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若将F1正常眼雌果蝇与棘眼雄果蝇杂交,后代雌性中棘眼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F1雌性果蝇群体中偶然发现一只三体果蝇XXY(雌性可育),将其与棘眼果蝇杂交发现后代表现型相对数量如图(已知XXX、YY果蝇不能存活,XYY表现为雄性可育,XXY表现为雌性可育)。该三体产生配子类型有_______________,其雌性后代中XBXBY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4)请用棋盘法写出XbXbY棘眼三体与正常眼杂交遗传图解_______。
【答案】 (1). X (2). 长翅、正常眼 (3). AAXBXB和AAXBXb (4). 1/8 (5). XB、XBY、XBXB、Y (6). 1/5 (7). P XbXbY × XBY
棘眼三体♀ 正常眼♂
↓
F1
雌配子
雄配子
1/6XbXb
1/6Y
2/6XbY
2/6Xb
1/2XB
XBXbXb
致死
XBY
正常眼♂
1/10
XBXbY
正常眼♀
1/5
XBXb
正常眼♀
1/5
1/2Y
XbXbY
棘眼♀
1/10
YY
致死
XbYY
棘眼♂
1/5
XbY
棘眼♂
1/5
正常眼♂:正常眼♀:棘眼♀:棘眼♂=1:4:1:4
【解析】
【分析】
对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亲本长翅和残翅杂交,后代中只出现长翅,说明长翅是显性性状;对棘眼和正常眼这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亲本正常眼杂交,后代雌果蝇中只有正常眼,雄果蝇中有正常眼和棘眼,说明正常眼是显性性状,该性状与性别相关,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1)通过F1的表现型及数量关系分析雌果蝇中只有正常眼,雄果蝇中有正常眼和棘眼,判断出该性状与性别相关,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亲本是长翅和残翅的杂交,后代中只出现长翅,且亲本正常眼杂交后代中出现棘眼,因此果蝇的显性性状分别是长翅和正常眼。
(2)依据(1)分析,并且F1雄果蝇的正常眼∶棘眼=3∶1,所以亲代长翅正常眼雌果蝇基因型为1/2AAXBXB和1/2AAXBXb、亲代残翅正常眼雄果蝇基因型为aaXBY;依据亲代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判断F正常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3/4AaXBXB和1/4AaXBXb、棘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计算出其杂交后代雌性中的棘眼XbXb概率为1/8。
(3)依据三体果蝇XXY(雌性可育)与棘眼果蝇XbY的子代相对数量,判断出这只三体果蝇基因型为XBXBY,产生的配子有XB、XBY、XBXB、Y,数量比例为2∶2∶1∶1,与棘眼果蝇XbY的杂交后代有XBXb、XBYb、XBXBXb、XbY、XBY、XBYY、XBXBY、YY,数量比例为2∶2∶1∶1∶2∶2∶1∶1,又因为XXX、YY果蝇不能存活,所以基因型为XBXBY概率为1/10,雌性后代中XBXBY概率为1/5,
(4)
正常眼♂∶正常眼♀∶棘眼♀∶棘眼♂=1∶4∶1∶4
注意计算时除去致死个体,比值改变,但比例不变。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理解,能以表格数据为突破口,推断出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判断出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考查学生遗传学概率的计算能力以及对三体、致死等特殊信息的分析运用能力。
15.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亲本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子一代果蝇理论上应有2种表现型
B. 子一代果蝇中G基因的频率为1/5
C. 基因G、g的遗传与性别决定有关
D. 在果蝇群体中g基因纯合时致死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目分析:子一代中的雄性个体有1/2的个体死亡,受精卵中不存在G或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死亡,说明G/g位于X染色体上,且亲本中母本为杂合子,XGXg,则父本为XgY,G纯合死亡,产生后代XGXg,XGY(死亡),XgXg,XgY。
【详解】A、子一代果蝇理论上应该有三种表现型,A错误;
B、子一代中XGXg:XgXg:XgY=1:1:1,XG基因频率为1/5,B正确;
C、基因G、g的遗传与性别有关,但是不决定性别,C错误;
D、果蝇群体中G纯合致死,D错误。
故选B。
28.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__。同学甲用翅外展正常眼果蝇与正常翅粗糙眼果蝇进行杂交,F1自由交配,F2中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5:3:3:1,已知果蝇的一种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F2正常翅正常眼果蝇中双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若让F2翅外展正常眼果蝇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2)现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果蝇,同学乙欲从中选取亲本通过杂交实验来验证上述不能完成受精作用精子的基因型。
①杂交组合;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杂交。
②结果推断:若后代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知__________。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焦刚毛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直刚毛)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能够验证眼色与体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能够验证眼色与刚毛形状符合伴性连锁遗传。
【答案】 (1). 紫眼基因 (2). 3/5 (3). 翅外展正常眼:翅外展粗糙眼=8:1 (4). 翅外展粗糙眼的果蝇为母本,双杂合的正常翅正常眼果蝇为父本 (5). 正常翅粗糙眼:翅外展正常眼:翅外展粗糙眼=1:1:1 (6). 不具有受精能力精子的基因型为HV (7). 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红眼灰体雌蝇:红眼黑檀体雌蝇:红眼灰体雄蝇:白眼灰体雄蝇:红眼黑檀体雄蝇:白眼黑檀体雄蝇=6:2:3:3:1:1) (8). 红眼直刚毛雌蝇:红眼直刚毛雄蝇:白眼焦刚毛雄蝇=2:1:1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翅外展基因用h表示,则正常翅基因用H表示;粗糙眼用v表示,则正常眼用V表示。
【详解】(1)紫眼基因与翅外展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题意可知,亲本基因型为HHvv和hhVV,F1的基因型为HhVv,但已知果蝇的一种精子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进一步分析可知,F1中HhVv的雌性个体可以产生四种卵细胞,即HV、Hv、hV、hv,但HhVv的雄性个体只能产生三种精子,只有在基因型为HV的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时,F2才会出现5:3:3:1的性状分离比。F2正常翅正常眼果蝇的基因型为1/5HHVv、1/5HhVV、3/5HhVv,故F2正常翅正常眼果蝇中双杂合子占3/5。F2翅外展正常眼中hhVV占1/3,hhVv占2/3,则V基因的频率为2/3、v基因的频率为1/3,F2翅外展正常眼果蝇自由交配得到的子代中hhVV占4/9、hhVv占4/9、hhvv占1/9,即翅外展正常眼:翅外展粗糙眼=8:1。
(2)选择双隐性的翅外展粗糙眼(hhvv)为母本,双杂合的正常翅正常眼果蝇(HhVv)为父本进行测交,如果基因型为HhVv的父本产生的HV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则它只有三种类型的精子具有受精能力,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翅粗糙眼:翅外展正常眼:翅外展粗糙眼=1:1:1。
(3)两对基因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后代符合9:3:3:1或是9:3:3:1的变式,即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若符合伴性遗传,则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后代出现红眼直刚毛雌蝇:红眼直刚毛雄蝇:白眼焦刚毛雄蝇=2:1:1。
【点睛】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基因”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是指等位基因,也不是指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28.(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 . 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顶生垂花是雄花序,腋生穗是雌花序。已知若干基因可以改变玉米植株的性别:基因b纯合时,腋生穗不能发育;基因t纯合时,垂花成为雌花序,不产生花粉却能产生卵细胞。现有两种亲本组合,产生后代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亲本组合
亲本
子一代(F1)
组合Ⅰ
甲植株自交
雌雄同株:雌株=3:1
组合Ⅱ
乙雌株×丙雄株
雌雄同株:雌株:雄株=1:2:1
(1)雌雄同株的玉米基因型为________,能产生卵细胞的玉米基因型有________种。
(2)仅根据组合Ⅰ能否判断B、T基因是否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3)组合Ⅱ中乙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组合Ⅱ子一代(F1)中雌株和雄株随机交配,子二代(F2)中没有腋生穗的植株占________。
(4)为使玉米后代中只出现雌株和雄株,且雌雄比例为1:1,应选择合适基因型玉米亲本进行杂交得到后代,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这一过程:________。
【答案】 (1). BBTT、BbTT、BBTt、BbTt (2). 7 (3). 不能 (4). 因为只有(Tt)一对等位基因,无论B、T是否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自交结果均为3:1 (5). Bbtt (6). 3/4 (7).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意可知:雄株的基因型为bbT_,雌株的基因型为B_tt、bbtt,雌雄同株的基因型为B_T_。
2、分析组合Ⅰ,甲植株自交,说明甲植株是雌雄同株,子一代雌雄同株:雌株=3:1,则推测甲基因型为BBTt。
3、分析组合Ⅱ,乙雌株×丙雄株,后代雌雄同株:雌株:雄株=1:2:1,则推测乙基因型为Bbtt,丙基因型为bbTt。
【详解】(1)由分析1可知,雌雄同株的基因型为B_T_,因此,雌雄同株的玉米基因型为BBTT、BbTT、BBTt、BbTt;由分析1可知,雌株的基因型为BBtt、Bbtt、bbtt,雌雄同株与雌株均能产生卵细胞,因此能产生卵细胞的玉米基因型有7种。
(2)由分析2可知,组合Ⅰ甲为BBTt,无论B、T基因是否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子一代结果均是雌雄同株:雌株=3:1,仅根据组合Ⅰ不能判断B、T基因是否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3)由分析3可知,组合Ⅱ中乙雌株的基因型是Bbtt,丙基因型为bbTt,子一代(F1)中雌株基因型为Bbtt、bbtt,二者比例为1:1,产生雌配子比例为Bt:bt=1:3;雄株基因型为bbTt,产生雄配子比例为bT:bt=1:1,又因为没有腋生穗的植株基因型为bb_,雌株和雄株随机交配,子二代(F2)中没有腋生穗的植株占3/4。
(4)为使玉米后代中只出现雌株和雄株,且雌雄比例为1:1,应选择雄株(bbTt)与雌株(bbtt)交配,遗传图解如下: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分析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即得出雌株、雄株、雌雄同株的基因型,同时推断出亲本组合I和II的亲本基因型。
(湛江市2021届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题)18. 孟德尔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做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孟德尔发现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总是高茎。正反交的结果一致说明______。
(2)F1自交,F2性状分离比接近3:1。盂德尔为了解释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假设。认为F1在形成配子时______,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并巧妙地设计了______实验,即用F1与____进行杂交, 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和分离比从而验证了自己对______现象的解释,在此研究过程中,孟德尔成功地运用了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________法。
(3)有人突然发现在本来开白花的碗豆中出现了了开紫花的植株,第二年将紫花植株的种子种下去,发现长出的126株新植株中,有36株开者白花。若想获得更多开紫色豌豆花的纯种植株,请你设计一种最简捷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控制高茎和矮茎性状的基因为核基因(或在细胞核中) (2). 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分开(或等位基因分离) (3). 测交 (4). 隐性纯合子(或矮茎豌豆) (5). 性状分离(或F1自交,F2性状分离比接近3:1) (6). 假说-演绎 (7). 让紫花植株连续进行自交(让紫花植株连续进行自交,随自交代数增加,开紫色豌豆花的纯种植株比例就越高)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1)正反交的结果一致说明,控制高茎和矮茎性状的基因为核基因,且不位于性染色体上(豌豆无性染色体)。
(2)孟德尔对一对性状的实验的解释为,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开,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为了验证解释的正确性,巧妙的设计了测交实验,即用F1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预测实验结果为高茎和矮茎各占一半,从而验证了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在此研究过程中,孟德尔成功地运用了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假说-演绎法。
(3)根据题中描述可知,紫花为显性性状,若要获得更多开紫色豌豆花的纯种植株,最简捷的办法就是让紫花植株连续自交,然后逐代淘汰白花植株,开紫色豌豆花的纯种植株比例就会越来越高。
【点睛】第(3)问实验设计稍难。学生首先抓住关键词“最简捷”,因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故自交较为简单。由因为目的是获得更多开紫色豌豆花的纯种植株,故不能采用测交。
(云贵川桂四省2021届高三联合考试)10. 某昆虫(2n)的野生型是纯合的正常翅、红眼个体,该昆虫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正常翅与突变型卷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显隐性关系未知。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一对野生型正常翅雌维昆虫杂交.F2中出现两只卷翅昆虫,雌雄各1只,现让这对卷翅昆虫杂交,F2中卷翅昆虫有158只,正常翎昆虫有78只,则卷翅是______(填显性突变成隐性突变)。F2中卷翅昆虫:正常翅昆虫≈2:1而非3:1.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缺刻翅是X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缺失的染色体用XN表示),缺失的片段携带眼色基因。含有XN的昆虫即表现为缺刻翅,XN有纯合致死效应。
①在实验室中鉴定该变异,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从基因数量的角度分析,缺到翅与卷翅昆虫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有野生型、卷翅缺刻翅和白眼的雄雄昆虫若干只,请选择合适的材料,通过次杂交实验来验证缺刻馈出现的原因和眼色基因位于缺失的片段上。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
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显性突变 (2). 卷翅基因纯合致死 (3). 利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结构 (4). 缺刻翅个体的X染色体上基因数量减少,卷翅个体的2号染色体上基因数量不变(或缺刻翅个体含有的眼色基因数量少于卷翅个体的) (5). 白眼缺刻翅(♀)×野生型红眼正常翅 (6). 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正常翅雌昆虫:红眼缺刻翅雌昆虫:白眼正常翅雄昆虫=1:1:1
【解析】
【分析】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题意分析,一对卷翅雌雄果蝇交配,后代少数个体出现正常翅,并且与性别没有关联,因此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卷翅对正常翅为显性。
【详解】(1)卷翅个体的杂交后代出现了正常翅个体,说明卷翅是显性性状。卷翅基因显性纯合致死,导致F2中卷翅昆虫:正常翅昆虫≈2:1。
(2)①在实验室中鉴定该变异,最简便的方法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因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从基因数量的角度分析,缺刻翅个体的X染色体上基因数量减少,卷翅个体的2号染色体上基因数量不变。
②现有野生型、卷翅、缺刻翅和白眼的雄雄昆虫若干只,请选择合适的材料,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验证缺刻翅出现的原因和眼色基因位于缺失的片段上。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该验证方法需要运用XN有纯合致死效来判断,故应选择白眼缺刻翅(♀)×野生型红眼正常翅进行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XaXN、XAY。二者杂交的子代有四种基因型,分别为XAXa、XAXN,XaY,XNY(死亡),即红眼正常翅雌昆虫:红眼缺刻翅雌昆虫:白眼正常翅雄昆虫=1:1:1,上述实验结果能证明缺刻翅出现的原因让他片段缺失导致的,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缺失的片段上。
【点睛】熟知伴性遗传的实质与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染色体变异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重庆市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23.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利用玉米纯合雌雄同株品系M培育出雌株突变品系,该突变品系的产生原因是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Ts突变为ts,Ts对ts为完全显性。将抗玉米螟的基因A转入该雌株品系中获得甲、乙两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但由于A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甲植株的株高表现正常,乙植株矮小。为研究A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品系M(TsTs)×甲(Atsts)→F1中抗螟∶非抗螟约为1∶1
实验二:品系M(TsTs)×乙(Atsts)→F1中抗螟矮株∶非抗螟正常株高约为1∶1
(1)实验一中作为母本的是______________,实验二的F1中非抗螟植株的性别表现为__________ (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雌雄同株和雌株)。
(2)选取实验一的F1抗螟植株自交,F2中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约为2∶1∶1。由此可知,甲中转入的A基因与ts基因_____________ (填:是或不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若将F2中抗螟雌雄同株与抗螟雌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3)选取实验二F1抗螟矮株自交,F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约为3∶1∶3∶1,由此可知,乙中转入的A基因_____________ (填:位于或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 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预期值,说明A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还对F1的繁殖造成影响,结合实验二的结果推断这一影响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F2抗螟矮株中ts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为了保存抗螟矮株雌株用于研究,种植F2抗螟矮株使其随机受粉,并仅在雌株上收获籽粒,籽粒种植后发育形成的植株中抗螟矮株雌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甲 (2). 雌雄同株 (3). 是 (4). AAtsts (5). 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1∶1 (6). 不位于 (7). 抗螟性状与性别性状间是自由组合的,因此A基因不位于Ts、ts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上 (8). 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 (9). 1/2 (10). 1/6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基因Ts存在时表现为雌雄同株,当基因突变为ts后表现为雌株,玉米雌雄同株M的基因型为TsTs,则实验中品系M作为父本,品系甲和乙的基因型为tsts,则作为母本。由于基因A只有一个插入到玉米植株中,因此该玉米相当于杂合子,可以看做为AO,没有插入基因A的植株基因型看做为OO,则分析实验如下:
实验一:品系M(OOTsTs)×甲(AOtsts)→F1AOTsts抗螟雌雄同株1:OOTsts非抗螟雌雄同株1;让F1AOTsts抗螟雌雄同株自交,若基因A插入到ts所在的一条染色体上,则F1AOTsts抗螟雌雄同株产生的配子为Ats、OTs,那么后代为1AAtsts抗螟雌株:2AOTsts抗螟雌雄同株:1OOTsTs非抗螟雌雄同株,该假设与题意相符合,因此说明实验一中基因A与基因ts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
实验二:品系M(OOTsTs)×乙(AOtsts)→F1AOTsts抗螟矮株雌雄同株1:OOTsts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1,选取F1AOTsts抗螟矮株雌雄同株自交,后代中出现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非抗螟雌株=3:1:3:1,其中雌雄同株:雌株=3:1,抗螟:非抗螟=1:1,说明抗螟性状与性别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现象,说明基因A与基因ts没有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基因A与基因ts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中雌雄同株:雌株=3:1,但是抗螟:非抗螟=1:1不符合理论结果3:1,说明有致死情况出现。
【详解】(1)根据题意和实验结果可知,实验一中玉米雌雄同株M的基因型为TsTs,为雌雄同株,而甲品系的基因型为tsts,为雌株,只能做母本,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二中F1的非抗螟植株基因型为OOTsts,因此为雌雄同株。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一的F1AOTsts抗螟雌雄同株自交,后代F2为1AAtsts抗螟雌株:2AOTsts抗螟雌雄同株:1OOTsTs非抗螟雌雄同株,符合基因分离定律的结果,说明实验一中基因A与基因ts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后代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为AAtsts,将F2中AAtsts抗螟雌株与AOTsts抗螟雌雄同株进行杂交,AAtsts抗螟雌株只产生一种配子Ats,AOTsts抗螟雌雄同株作为父本产生两种配子,即Ats、OTs,则后代为AAtsts抗螟雌株:AOTsts抗螟雌雄同株=1:1。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二中选取F1AOTsts抗螟矮株雌雄同株自交,后代中出现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非抗螟雌株=3:1:3:1,其中雌雄同株:雌株=3:1,抗螟:非抗螟=1:1,说明抗螟性状与性别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现象,故乙中基因A不位于基因ts的2号染色体上,且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小于理论值,说明A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还影响了F1的繁殖,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实验二的F1中,后代AOTsts抗螟矮株雌雄同株:OOTsts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1:1,则说明含A基因的卵细胞发育正常,而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小于理论值,故推测最可能是F1产生的含基因A的雄配子不育导致后代中雄配子只产生了OTs 和Ots两种,才导致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小于理论值的现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二的F2中雌雄同株:雌株=3:1,故F2中抗螟矮植株中ts的基因频率不变,仍然为1/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2中抗螟矮株的基因型雌雄同株为1/3AOTsTs、2/3AOTsts,雌株基因型为AOtsts,由于F1含基因A的雄配子不育,则1/3AOTsTs、2/3AOTsts产生的雄配子为2/3OTs、1/3Ots,AOtsts产生的雌配子为1/2Ats、1/2Ots,故雌株上收获的籽粒发育成的后代中抗螟矮植株雌株AOtsts所占比例为1/2×1/3=1/6。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常见的分离比,能够根据题意和实验结果分析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及其比例,充分利用题干中的条件和比例推导导致后代比例异常的原因,这是该题考查的难点,能够利用配子法计算相关个体的比例,这是突破该题的重点。
(重庆市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10. 某开红花豌豆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且多了一条染色体,研究发现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育( 无活性),在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可以随机两两联会,剩余的一条随机移向一极,基因B控制红花,b控制白花。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变异可以通过该植物根尖分生区临时装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 该植株减数分裂能产生BB、Bb、B、b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2∶2∶1
C. 该植株为父本,正常植株为母本,则杂交后代 2/5植株含缺失染色体
D. 如果该植株自交,其后代的性状表现一般是红花∶白花=35∶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在减数分裂时,三条染色体可以随机两两联会,剩余的一条随机移向一极” ,可知BBb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BB:Bb:B:b=1:2:2:1,又根据“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育( 无活性)”,故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BB:Bb:B:b=1:2:1:1,据此答题。
【详解】由图可知,图中的染色体多了一条,同时还存在一条短一段的染色体,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变异,无论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还是结构变异均可用显微镜观察的到,A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植株减数分裂能产生BB、Bb、B、b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2∶2∶1,B正确;由于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育( 无活性),则以该植株为父本,产生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BB:Bb:B:b=1:2:1:1,正常植株为母本(产生的配子只含有该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则与雄配子BB结合的子代一定含有缺失染色体,与雄配子Bb结合的子代一半含有缺失染色体,故杂交后代 2/5植株含缺失染色体,C正确;如果该植株自交,雌配子种类和比例为BB:Bb:B:b=1:2:2:1,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BB:Bb:B:b=1:2:1:1,后代开白花的为1/6×1/5=1/30,所以后代的性状表现一般是红花∶白花=29∶1,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正确理解BBb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尤其是正确理解无正常染色体的花粉不育( 无活性)这一条件的应用。
(重庆市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8. 某果蝇的长翅、小翅和残翅分别受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1、E2控制,且具有完全显性关系。小翅雌蝇和纯合残翅雄蝇交配,子一代表现为小翅和长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E对E1为显性,E1对E2为显性
B. E、E1、E2在遗传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E1E、E2E2
D. 果蝇关于翅形的基因型有5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亲本是小翅(E1_)和残翅(E2E2),子一代没有残翅,有小翅和长翅,可推知亲本小翅雌蝇的基因型是E1E,子一代小翅的基因型是E1E2、长翅是基因型是EE2,因此E1对E为显性,E对E2为显性,A项错误;
B、 E、E1、E2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复等位基因,在遗传中遵循分离定律,B项错误;
C、根据A选项的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E1E、E2E2,C项正确;
D、果蝇关于翅形的基因型有E1E1、EE、E2E2、E1E、E1E2、EE2,共6种,D项错误。
故选C。
(重庆市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 研究发现,小麦颖果皮色的遗传中,有红皮与白皮这对相对性状,下表是纯合小麦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F1株数
F2株数
红皮
白皮
红皮
白皮
①1株红皮×1株白皮
121
0
451
29
②1株红皮×1株白皮
89
0
242
81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控制小麦颖果皮色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 实验①的F2红皮小麦自交后代中,白皮小麦占4/15
C. 实验①的F2中红皮小麦的基因型有8种,其中纯合子占1/5
D. 将实验②的F1与白皮小麦杂交,理论上后代中红皮小麦占1/3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实验①中红皮小麦×白皮小麦,子一代均为红皮小麦。子一代的红皮小麦自交,子二代中红皮小麦︰白皮小麦=451︰29≈15︰1,是9︰3︰3︰1的变形,因此控制小麦颖果皮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若控制小麦颖果皮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为A/a与B/b,则实验①中红皮小麦的基因型为AABB,白皮小麦的基因型为aabb,F1中红皮小麦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②中红皮小麦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白皮小麦的基因型为aabb,F1中红皮小麦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详解】由分析可知,控制小麦颖果皮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实验①中F1中红皮小麦自交,F2红皮小麦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2︰4︰1︰2︰1︰2,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1)/15=1/5,C正确;F2红皮小麦自交后代中,白皮小麦的比例为:4/15×1/16+2/15×1/4+2/15×1/4=1/12,B错误;实验②中红皮小麦×白皮小麦,子一代均为红皮小麦。子一代的红皮小麦自交,子二代中红皮小麦︰白皮小麦=242︰81≈3︰1,则F1中红皮小麦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将F1与白皮小麦杂交,即Aabb(或aaBb)×aabb,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皮小麦︰白皮小麦=1︰1,则红皮小麦占1/2,D错误。故选C。
【点睛】能够根据实验①中F2的表现型及比例判断控制小麦颖果皮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进行相关计算。
(海淀区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0. 鱼鳞病是一种遗传所致的皮肤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干燥、伴有鱼鳞状脱屑。
(1)图1为某鱼鳞病家族系谱图。据图分析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Ⅲ-14为该家族发现的一位鱼鳞病女性患者,通过对患者细胞学鉴定,发现该患者核型为45,XO,推测该女性患者鱼鳞病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该患者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
(3)鱼鳞病的病因是由于患者体内缺乏类固醇硫酸酯酶(STS)所致,已知编码STS的基因含有10个外显子,根据STS基因的编码区外显子1及外显子10序列设计引物,对该家系中相关成员的基因进行PCR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同时在患者细胞中不能检测到STS蛋白,由此推测患者的整个STS基因__________________。
(4)此外,还有些患者STS基因的PCR扩增条带与正常人相同,但也表现出鱼鳞病症状,推测是由于发生了基因_____________。这种患者的STS由于_________________,不能与底物结合,进而失去了____________功能。底物积累可使胆固醇合成受限,导致皮肤角质层扁平细胞的_____________结构异常,引起表皮屏障功能障碍,造成皮肤干燥,易损伤。
(5)鱼鳞病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强皮肤保湿和护理。通过遗传咨询和_______________可对该病进行预防和监测,进而降低该病的发病率。请结合本研究,提出可能根治鱼鳞病的思路_____________。
【答案】 (1).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 双亲正常,能生出患病孩子,判断是隐性;男患者比例明显高,第二代男性均不患病,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因此判断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3). Ⅱ-6(或女患者母亲) (4). Ⅱ-7(女患者的父亲)表现正常,不含致病基因;Ⅰ-1(女患者的外祖父)是患者,判断Ⅱ-6(女患者母亲)携带致病基因 (5). Ⅱ-6(母方)减数分裂正常,Ⅱ-7(父方)减数分裂时性染色体未正常分离,不含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含致病基因的卵细胞受精 (6). 缺失 (7). 突变(或内部碱基对的替换) (8). 空间结构异常 (9). 催化(或水解) (10). 膜(或细胞膜) (11). 产前诊断 (12). 通过基因治疗,将STS基因导入患者细胞内
【解析】
【分析】
1、分析图1,由遗传系谱图可知,该家系中全是男性患者,又因为Ⅲ-9、Ⅲ-12患病,但其父亲Ⅱ-4、Ⅱ-7不患病,故不是伴Y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又因为该病男性患者的比例多于女性患者的比例,最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2、分析图2,根据PCR对STS基因的编码区外显子1及外显子10序列设计引物,对家系中相关成员的基因扩增的结果分析可知,患者的扩增产物无292bp、363bp片段;正常人扩增产物有292bp、363bp片段。
【详解】(1)由Ⅱ-4×Ⅱ-5→Ⅲ-9,无中生有为隐性;又因为图中患者均为男性,而Ⅲ-9的父亲Ⅱ-4正常,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因此最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2)Ⅲ-14为鱼鳞病患者,核型为45,XO,因Ⅰ-1是患者,Ⅱ-6表现正常,故Ⅱ-6为杂合子,携带致病基因,而Ⅱ-7表现正常,不含致病基因,故Ⅲ-14致病基因来自母亲Ⅱ-6。Ⅲ-14为鱼鳞病的原因是Ⅱ-6减数分裂正常,提供含致病基因的卵细胞,Ⅱ-7减数分裂时性染色体未正常分离,不含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含致病基因的卵细胞受精导致的。
(3)根据图2结果显示,对患者进行DNA扩增和分析,患者无292bp、363bp片段,细胞内不能检测到STS蛋白,说明STS蛋白没有合成,可能是相关基因缺失导致的。
(4)患者STS基因的PCR扩增条带与正常人相同,但也表现出鱼鳞病症状,推测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该基因表达的STS蛋白空间结构异常,不能与催化的底物结合形成中间产物,失去催化功能,造成硫酸胆固醇积聚,角质层细胞的细胞膜结构异常,形成鳞屑。
(5)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手段主要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优生措施: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等。结合上述研究,可知STS基因表达的STS蛋白能催化胆固醇的正常合成,皮肤屏障功能正常,避免鱼鳞病的发生。所以可利用基因治疗,将STS基因导入患者细胞内,对鱼鳞病进行治疗。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中遗传病“无中生有”的典型特征判断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再结合后代发病的都是男性判断该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
(海淀区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19. 稻瘟病和褐飞虱是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的两大病虫害。稻瘟病病菌种类繁多,为培育抗病虫害的水稻新品种,育种工作者进行了下列相关研究。
(1)现有纯合水稻品系甲和乙,甲对稻瘟病病菌X表现为抗病,对稻瘟病病菌Y感病;乙对病菌Y抗病,对病菌X感病。对病菌X的抗病与感病由一对基因M、m控制;对病菌Y的抗病与感病由一对基因H、h控制。
①育种工作者将甲和乙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F1对病菌X和Y均表现为抗病,检测F2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抗病
感病
抗病
150株
53株
感病
52株
17株
据表分析,水稻的抗病相对于感病均为_____________性状。推测这两对抗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同时对病菌X和Y具有抗性的F2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②育种工作者根据M/m、H/h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对F2部分植株的DNA进行PCR扩增。已知M比m片段短,h比H片段短,扩增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符合选育目标的植株编号为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
(2)研究发现,甲和乙对稻瘟病病菌Z均表现为抗病。为研究甲和乙中对病菌Z抗病基因的位置,育种工作者用两种水稻杂交,F1均对病菌Z表现为抗病,统计F1自交后代F2的性状分离比。
①若F2对病菌Z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甲和乙对病菌Z的抗病基因可能位于同一个位点,或者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发生交叉互换的两个位点。
②若F2对病菌Z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甲和乙对病菌Z的抗病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通过筛选获得具有上述抗病基因且品质优良的纯合品系丙,欲将抗褐飞虱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与品系丙的抗病及各种优良性状整合在同一植株上,可采用的正确育种步骤是___________(按正确順序选填下列字母)。
a.抗褐飞虱品系与野生型进行杂交
b.抗褐飞虱品系与品系丙进行杂交
c.品系丙与野生型进行杂交
d.杂交后代自交筛选抗褐飞虱个体,使其与品系丙杂交
e.杂交后代自交筛选抗稻瘟病个体,使其与抗褐飞虱品系杂交
f.多次重复d,筛选抗褐飞虱个体
g.多次重复e,筛选抗稻瘟病个体
自交,后代中选取目的基因纯合的植株,进行稻瘟病抗性和褐飞虱抗性田间实验鉴定。
【答案】 (1). 显性 (2).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 MMhh和mmHH (4). 1/9 (5). 3、4、5 (6). PCR扩增结果仅有M和H条带,无m和h条带,为纯合抗病植株 (7). 全为抗病 (8). 抗病:感病=15:1 (9). b、d、f
【解析】
【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适用范围:①适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并且非等位基因均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此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出现基因的自由组合。③按遗传基本定律遗传的基因,均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详解】(1)①由题意可知,F1对病菌X表现为抗病,自交后得F2中,只分析对病菌X抗病和感病时,性状分离比对病菌X抗病:感病=203:69近似于3:1,因此病菌X的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性状;同理,只分析F2中,只分析对病菌Y抗病和感,性状分离比对病菌Y抗病:感病=202:70,近似于3:1,因此病菌Y的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性状。F1对病菌X和Y均表现为抗病,F1自交得F2,F2性状分离比为9:3:3:1,由此性状分离比可知,M、m基因与H、h在减数分裂时可以进行自由组合,因此这两对抗病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甲对稻瘟病病菌X表现为抗病,对稻瘟病病菌Y感病;乙对病菌Y抗病,对病菌X感病,甲和乙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F2性状分离比为9:3:3:1,因此,甲和乙基因型分别为MMhh和mmHH;F2性状中,同时对病菌X和Y具有抗性的植株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M_H_,占F2的9/16,其中只有MMHH为纯合子,占F2的1/16,因此,病菌X和Y具有抗性的F2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9;
②已知M比m片段短,由M/m基因PCR扩增结果图可知,编号为2、3、4、5、6的植株DNA条带分别低于编号1、6、7、8、9、10,因此编号为2、3、4、5的植株只含有M基因,对病菌X具有抗性;又因为h比H片段短,由H/h基因PCR扩增结果图可知,编号3、4、5、6的植株DNA条带位于扩增结果图的上方,且只有一条条带,说明编号3、4、5、6的植株只含有H基因,对病菌Y具有抗性;最后,根据题意育种工作者选育的目标植株基因型为MMHH,综上所述,编号3、4、5的植株为符合选育要求,原因是在PCR扩增结果中仅有M和H条带,无m和h条带,为纯合抗病植株。
(2)甲和乙对稻瘟病病菌Z均表现为抗病,二者杂交产生F1,均对病菌Z表现为抗病,F1自交产生F2,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①假设甲和乙对病菌Z的抗病基因可能位于同一个位点,或者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发生交叉互换的两个位点,因此F2对病菌Z的表型及比例为全为抗病;
②假设甲和乙对病菌Z的抗病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说明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对病菌Z的抗病或感病,所以F2对病菌Z的表型及比例为15:1。
(3)欲将抗褐飞虱性状与品系丙的抗病及各种优良性状整合在同一植株上,因此按照杂交育种的育种步骤,先让二者进行杂交,然后进行选优,筛选出抗褐飞虱个体,继续与品系丙进行杂交,此步可以重复多次,直至出现稻瘟病抗性基因和褐飞虱抗性基因纯合的植株,因此,可采用的正确育种步骤是b、d、f。
【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PCR技术的原理和作物育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海淀区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10. 番茄的单式花序和复式花序是一对相对性状,由A、a基因决定。番茄花的颜色黄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B、b基因决定。将纯合的单式花序黄色花植株与复式花序白色花植株进行杂交,所得F1均为单式花序黄色花。将F1分别做母本和父本,进行测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和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番茄的单式花序和黄色花为显性性状
B. 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F1自交后代中复式花序白色花植株占1/16
D. F1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花粉可能有2/3不育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纯合的单式花序黄色花植株与复式花序白色花植株进行杂交,所得F1均为单式花序黄色花知,番茄的单式花序和黄色花为显性性状。根据F1分别做母本和父本,进行测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和数量得出,没有性别差异,故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由于F1做父本时式花序白色花植株少,而F1做母本后代四种比例为1:1:1:1,合子无致死现象,所以F1做父本时式花序白色花植株少的原因是F1的花粉ab部分致死或不育所致。
【详解】A、由于纯合的单式花序黄色花植株与复式花序白色花植株进行杂交,所得F1均为单式花序黄色花,所以番茄的单式花序和黄色花为显性性状,A正确;
B、F1做母本后代四种比例为1:1:1:1所以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由于F1的花粉ab有2/3致死,F1产生的雌配子种类及比例1/4AB、1/4Ab、1/4aB、1/4ab,雄配子种类及比例3/10AB、3/10Ab、3/10aB、1/10ab,F1自交后代中复式花序白色花植株aabb占1/40,C错误;
D、F1做母本后代四种比例为1:1:1:1,合子无致死现象,F1做父本时式花序白色花植株减少2/3,原因是F1的花粉ab有2/3致死或不育,D正确。
故选C。
海淀区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19. 稻瘟病和褐飞虱是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的两大病虫害。稻瘟病病菌种类繁多,为培育抗病虫害的水稻新品种,育种工作者进行了下列相关研究。
(1)现有纯合水稻品系甲和乙,甲对稻瘟病病菌X表现为抗病,对稻瘟病病菌Y感病;乙对病菌Y抗病,对病菌X感病。对病菌X的抗病与感病由一对基因M、m控制;对病菌Y的抗病与感病由一对基因H、h控制。
①育种工作者将甲和乙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F1对病菌X和Y均表现为抗病,检测F2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抗病
感病
抗病
150株
53株
感病
52株
17株
据表分析,水稻的抗病相对于感病均为_____________性状。推测这两对抗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同时对病菌X和Y具有抗性的F2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②育种工作者根据M/m、H/h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对F2部分植株的DNA进行PCR扩增。已知M比m片段短,h比H片段短,扩增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符合选育目标的植株编号为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
(2)研究发现,甲和乙对稻瘟病病菌Z均表现为抗病。为研究甲和乙中对病菌Z抗病基因的位置,育种工作者用两种水稻杂交,F1均对病菌Z表现为抗病,统计F1自交后代F2的性状分离比。
①若F2对病菌Z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甲和乙对病菌Z的抗病基因可能位于同一个位点,或者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发生交叉互换的两个位点。
②若F2对病菌Z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则甲和乙对病菌Z的抗病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通过筛选获得具有上述抗病基因且品质优良的纯合品系丙,欲将抗褐飞虱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与品系丙的抗病及各种优良性状整合在同一植株上,可采用的正确育种步骤是___________(按正确順序选填下列字母)。
a.抗褐飞虱品系与野生型进行杂交
b.抗褐飞虱品系与品系丙进行杂交
c.品系丙与野生型进行杂交
d.杂交后代自交筛选抗褐飞虱个体,使其与品系丙杂交
e.杂交后代自交筛选抗稻瘟病个体,使其与抗褐飞虱品系杂交
f.多次重复d,筛选抗褐飞虱个体
g.多次重复e,筛选抗稻瘟病个体
自交,后代中选取目的基因纯合的植株,进行稻瘟病抗性和褐飞虱抗性田间实验鉴定。
【答案】 (1). 显性 (2).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 MMhh和mmHH (4). 1/9 (5). 3、4、5 (6). PCR扩增结果仅有M和H条带,无m和h条带,为纯合抗病植株 (7). 全为抗病 (8). 抗病:感病=15:1 (9). b、d、f
【解析】
【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适用范围:①适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并且非等位基因均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此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出现基因的自由组合。③按遗传基本定律遗传的基因,均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详解】(1)①由题意可知,F1对病菌X表现为抗病,自交后得F2中,只分析对病菌X抗病和感病时,性状分离比对病菌X抗病:感病=203:69近似于3:1,因此病菌X的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性状;同理,只分析F2中,只分析对病菌Y抗病和感,性状分离比对病菌Y抗病:感病=202:70,近似于3:1,因此病菌Y的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性状。F1对病菌X和Y均表现为抗病,F1自交得F2,F2性状分离比为9:3:3:1,由此性状分离比可知,M、m基因与H、h在减数分裂时可以进行自由组合,因此这两对抗病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甲对稻瘟病病菌X表现为抗病,对稻瘟病病菌Y感病;乙对病菌Y抗病,对病菌X感病,甲和乙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F2性状分离比为9:3:3:1,因此,甲和乙基因型分别为MMhh和mmHH;F2性状中,同时对病菌X和Y具有抗性的植株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M_H_,占F2的9/16,其中只有MMHH为纯合子,占F2的1/16,因此,病菌X和Y具有抗性的F2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9;
②已知M比m片段短,由M/m基因PCR扩增结果图可知,编号为2、3、4、5、6的植株DNA条带分别低于编号1、6、7、8、9、10,因此编号为2、3、4、5的植株只含有M基因,对病菌X具有抗性;又因为h比H片段短,由H/h基因PCR扩增结果图可知,编号3、4、5、6的植株DNA条带位于扩增结果图的上方,且只有一条条带,说明编号3、4、5、6的植株只含有H基因,对病菌Y具有抗性;最后,根据题意育种工作者选育的目标植株基因型为MMHH,综上所述,编号3、4、5的植株为符合选育要求,原因是在PCR扩增结果中仅有M和H条带,无m和h条带,为纯合抗病植株。
(2)甲和乙对稻瘟病病菌Z均表现为抗病,二者杂交产生F1,均对病菌Z表现为抗病,F1自交产生F2,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①假设甲和乙对病菌Z的抗病基因可能位于同一个位点,或者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发生交叉互换的两个位点,因此F2对病菌Z的表型及比例为全为抗病;
②假设甲和乙对病菌Z的抗病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说明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对病菌Z的抗病或感病,所以F2对病菌Z的表型及比例为15:1。
(3)欲将抗褐飞虱性状与品系丙的抗病及各种优良性状整合在同一植株上,因此按照杂交育种的育种步骤,先让二者进行杂交,然后进行选优,筛选出抗褐飞虱个体,继续与品系丙进行杂交,此步可以重复多次,直至出现稻瘟病抗性基因和褐飞虱抗性基因纯合的植株,因此,可采用的正确育种步骤是b、d、f。
【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PCR技术的原理和作物育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海淀区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20. 鱼鳞病是一种遗传所致的皮肤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干燥、伴有鱼鳞状脱屑。
(1)图1为某鱼鳞病家族系谱图。据图分析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Ⅲ-14为该家族发现的一位鱼鳞病女性患者,通过对患者细胞学鉴定,发现该患者核型为45,XO,推测该女性患者鱼鳞病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该患者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
(3)鱼鳞病的病因是由于患者体内缺乏类固醇硫酸酯酶(STS)所致,已知编码STS的基因含有10个外显子,根据STS基因的编码区外显子1及外显子10序列设计引物,对该家系中相关成员的基因进行PCR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同时在患者细胞中不能检测到STS蛋白,由此推测患者的整个STS基因__________________。
(4)此外,还有些患者STS基因的PCR扩增条带与正常人相同,但也表现出鱼鳞病症状,推测是由于发生了基因_____________。这种患者的STS由于_________________,不能与底物结合,进而失去了____________功能。底物积累可使胆固醇合成受限,导致皮肤角质层扁平细胞的_____________结构异常,引起表皮屏障功能障碍,造成皮肤干燥,易损伤。
(5)鱼鳞病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强皮肤保湿和护理。通过遗传咨询和_______________可对该病进行预防和监测,进而降低该病的发病率。请结合本研究,提出可能根治鱼鳞病的思路_____________。
【答案】 (1).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 双亲正常,能生出患病孩子,判断是隐性;男患者比例明显高,第二代男性均不患病,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因此判断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3). Ⅱ-6(或女患者母亲) (4). Ⅱ-7(女患者的父亲)表现正常,不含致病基因;Ⅰ-1(女患者的外祖父)是患者,判断Ⅱ-6(女患者母亲)携带致病基因 (5). Ⅱ-6(母方)减数分裂正常,Ⅱ-7(父方)减数分裂时性染色体未正常分离,不含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含致病基因的卵细胞受精 (6). 缺失 (7). 突变(或内部碱基对的替换) (8). 空间结构异常 (9). 催化(或水解) (10). 膜(或细胞膜) (11). 产前诊断 (12). 通过基因治疗,将STS基因导入患者细胞内
【解析】
【分析】
1、分析图1,由遗传系谱图可知,该家系中全是男性患者,又因为Ⅲ-9、Ⅲ-12患病,但其父亲Ⅱ-4、Ⅱ-7不患病,故不是伴Y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又因为该病男性患者的比例多于女性患者的比例,最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2、分析图2,根据PCR对STS基因的编码区外显子1及外显子10序列设计引物,对家系中相关成员的基因扩增的结果分析可知,患者的扩增产物无292bp、363bp片段;正常人扩增产物有292bp、363bp片段。
【详解】(1)由Ⅱ-4×Ⅱ-5→Ⅲ-9,无中生有为隐性;又因为图中患者均为男性,而Ⅲ-9的父亲Ⅱ-4正常,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因此最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2)Ⅲ-14为鱼鳞病患者,核型为45,XO,因Ⅰ-1是患者,Ⅱ-6表现正常,故Ⅱ-6为杂合子,携带致病基因,而Ⅱ-7表现正常,不含致病基因,故Ⅲ-14致病基因来自母亲Ⅱ-6。Ⅲ-14为鱼鳞病的原因是Ⅱ-6减数分裂正常,提供含致病基因的卵细胞,Ⅱ-7减数分裂时性染色体未正常分离,不含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含致病基因的卵细胞受精导致的。
(3)根据图2结果显示,对患者进行DNA扩增和分析,患者无292bp、363bp片段,细胞内不能检测到STS蛋白,说明STS蛋白没有合成,可能是相关基因缺失导致的。
(4)患者STS基因的PCR扩增条带与正常人相同,但也表现出鱼鳞病症状,推测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该基因表达的STS蛋白空间结构异常,不能与催化的底物结合形成中间产物,失去催化功能,造成硫酸胆固醇积聚,角质层细胞的细胞膜结构异常,形成鳞屑。
(5)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手段主要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优生措施: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等。结合上述研究,可知STS基因表达的STS蛋白能催化胆固醇的正常合成,皮肤屏障功能正常,避免鱼鳞病的发生。所以可利用基因治疗,将STS基因导入患者细胞内,对鱼鳞病进行治疗。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中遗传病“无中生有”的典型特征判断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再结合后代发病的都是男性判断该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辽西联合校高三期中考试)7. 某动物的耳型有圆耳和长耳两种类型,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圆耳对长耳为显性。由于受雌性激素的影响,在雌性个体中都表现圆耳。已知该动物一窝能产生很多后代,且雌雄比例相等,成活率相同。现有一对均表现圆耳个体交配,后代圆耳和长耳之比不可能出现( )
A. 全表现圆耳 B. 7:1 C. 4: 1 D. 3:1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动物的耳型有圆耳和长耳两种类型,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设A、a)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圆耳对长耳为显性,且雌性个体中都表现圆耳,所以在雄性个体中,AA和Aa表现为圆耳,aa表现为长耳。
【详解】A、若交配的一对圆耳个体中有显性纯合体,则后代全表现圆耳,A正确;
B、若交配的一对圆耳个体都是杂合体,后代雄性个体中圆耳和长耳之比为3:1,雌性个体都表现为圆耳,则后代圆耳和长耳之比可能出现7:1,B正确;
C、由于后代雌雄比例相等,成活率相同,所以后代圆耳和长耳之比不可能出现4:1,C错误;
D、若交配的一对圆耳个体是杂合体和隐性个体进行测交,则后代圆耳和长耳之比可能出现3:1,D正确。
故选C。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辽西联合校高三期中考试)12. 地中海贫血症由常染色体上三个复等位基因控制,其显隐性关系为A>A+>a,并且A和a均为致病基因。已知一对患病夫妇生有一正常儿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正常儿子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B. 夫妇中至少有一方的基因型为AA+
C. 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通过基因突变实现的
D. 该对夫妇生育正常儿子是通过基因重组实现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等位基因A和a编码的蛋白质均不正常,从而导致地中海贫血,已知这三个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A>A+>a,可知患地中海贫血个体的基因型有AA、AA+、Aa、aa四种,正常个体的基因型有A+A+、A+a两种。
【详解】A、正常儿子的基因型可能是AA+,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正常个体的基因型有A+A+、A+a两种,因此夫妇中至少有一方的基因型为AA+,B正确;
C、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通过基因突变实现的,C正确;
D、该对夫妇生育正常儿子是通过基因分离实现的,D错误。
故选D。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辽西联合校高三期中考试)19. 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系图,甲、乙两病分别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若II7为纯合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病、乙病致病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B. II5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C. II8与II4生下健康孩子的概率是1/4 D. III10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3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Ⅰ1和Ⅰ2患甲病,Ⅱ5(女儿)不患病,则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1和Ⅰ2不患乙病,Ⅱ4(女儿)患乙病,则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和Ⅰ2的基因型均为AaBb,Ⅱ5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Ⅱ3的基因型是aaBb,Ⅱ4的基因型是Aabb,Ⅱ3与Ⅱ4生下健康孩子的概率是1/4;Ⅱ6的基因型是2/3aaBb或1/3aaBB,Ⅱ7的基因型是aaBB,则Ⅲ10的基因型是1/3aaBb或2/3aaBB。
【详解】A、根据分析,甲病和乙病都位于常染色体上,A正确;
B、Ⅱ5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B正确;
C、Ⅱ3的基因型是aaBb,Ⅱ4的基因型是Aabb,产生后代基因型为:1AaBb、1aaBb、1Aabb、1aabb,不患病的为aaBb,占比1/4,C正确;
D、Ⅱ6的基因型是2/3aaBb或1/3aaBB,Ⅱ7的基因型是aaBB,则Ⅲ10的基因型是1/3aaBb或2/3aaBB,D错误。
故选ABC。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辽西联合校高三期中考试)24. 某植物秸秆利用价值较高,已知高秆、矮秆和抗病、感病是该植物的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A-a和B- b控制且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矮秆抗病植株和高秆感病植株,可采用____育种的方法短时间内培育出人们所需要的纯合______________植株。
(2)矮秆抗病植株(甲)和高秆感病植株(乙)杂交.F1均为高科感病植株,由此推导出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F1与甲杂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轩感病:矮秆感病:高秆抗病:矮秆抗病=1:1:2:2。推测出现该比值的可能的两种原因:
第一种原因:F1产生含有________________基因的配子50%致死。
第二种原因:________________植株幼苗期有50%死亡。
①为检测具体原因,让F2中矮秆感病自交,若所得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符合第一种原因;若所得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符合第二种原因。
②该植物的一个种群中有高秆感病、矮秆感病、高秆抗病、矮杆抗病四种表现型,对应比例为1 :1:1: 1,该植物种群随机受粉,如此繁殖下去.该物种______(填“是”或“否”)发生了进化.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单倍体 (2). 矮杆抗病 (3). 高秆、感病 (4). B (5). 感病(或高秆感病和矮秆感病) (6). 感病与抗病比为5:4 (7). 感病与抗病比为3:2 (8). 是 (9). 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解析】
【分析】
单倍体育种的优点: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进程;缺点:技术复杂,需与杂交育种配合,成活率较低。
【详解】(1)能够缩短育种年限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因此让矮杆抗病植株与高杆感病植株杂交,得到子一代,用单倍体育种方法培育人们需要的矮杆抗病植株。
(2)矮杆抗病植株(甲)和高杆感病植株(乙)杂交,F1均为高杆感病植株,说明高杆对矮杆是显性性状,感病对抗病是显性;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与甲(aabb)杂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杆感病(AaBb):矮杆感病(aaBb):高杆抗病(Aabb):矮杆抗病(aabb)=1:1:2:2,说明子一代产生的可育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Ab:ab=1:1:2:2,即含有B的配子50%死亡,或者是AaBb、aaBb个体的在幼苗期50%死亡。
①如果是含有B的配子50%死亡,F2中矮杆感病基因型是aaBb,产生的有活力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B:ab=1:2,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1:4:4,表现型及比例是矮杆感病:矮杆抗病=5:4。如果是含有B植株幼苗期50%死亡,aa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1:2:1,由于aaB—50%死亡,则自交后子三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矮杆感病:矮杆抗病=3:2。
②自然状态下,感病植株会因感染病原体而死亡,因此繁殖下去,抗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会逐渐升高,感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会逐渐下降,因此该物种会发生进化。
【点睛】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2020 -2021学年度上学期沈阳市郊联体期中考试高三试题)13. 下图1为某种单基因速传病的系谱图, 其中III-10因为染色体畸形而表现出该病,其他成员均无变异,图2是X、Y染色体关系示意图,同源区段可存在控制性状的等位基因。则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该致病基因可能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B. 1-2与Ⅱ-7的基因型一定相同,均为杂合子
C. Ⅱ-6和II-7 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或1/8
D. 若该病为伴性遗传,III-10 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I-3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遗传图解,图中6和7表现正常,生了患病的9号女性患者,由此确定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的隐性遗传病,但不可能是X染色体Ⅰ非同源区段的隐性遗传病。
【详解】A、由分析可知,致病基因可能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的隐性致病基因,A正确;
B、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Ⅰ-2与Ⅱ-7的基因型一定相同,均为杂合子;如果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的隐性遗传病,Ⅱ-5基因型为XbYb,Ⅰ-2则为XBYb;Ⅰ-3基因型为XbXb,表现正常的Ⅱ-7的基因型一定为XbYB,B错误;
C、如果是伴性遗传Ⅲ-9基因型可以确定Ⅱ-6的基因型为XBXb,Ⅱ-7的基因型一定为XbYB,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6和Ⅱ-7的基因型均可以表示为Bb,因此他们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1/4×1/2=1/8,C正确;
D、若该病为伴性遗传,Ⅱ-6的基因型为XBXb,Ⅱ-7的基因型为XbYB,而Ⅲ-10因为染色体畸变而表现出该病,由此可以确定,这是Y染色体上片段缺失导致B基因丢失,Ⅲ-10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XbY,因此致病基因来自于母方,不可能来自Ⅰ-3,D正确。
故选B。
(2020 -2021学年度上学期沈阳市郊联体期中考试高三试题)19. 已知某种植物的花瓣色素代谢如图所示,①②③处各受一对基因控制, 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当蓝色素和红色素同时存在时,花瓣呈现紫色。现有野生型植株和三个突变株的表现型及各自自交一代后FI的表现型、比例见下表。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植株
表现型
自交一代后F1表现型及比例
野生型
紫花
全为紫花
突变株
T1
紫花
紫花:黄花=3: 1
突变株
T2
红花
红花:紫花:黄花=9:3:4
突变株
T3
红花
红花:紫花:褐花:蓝花=9:3:3: 1
A. ①②③中受显性基因控制的有2处
B. 若T2植株与T3植株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紫花=3:1
C. 若T植株与T2植株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黄花:紫花=3:3:2
D. 若将T2与T3各自自交后代中的紫花植株相互交配得F2,正常情况下F2会出现了两种花色
【答案】AB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根据表格中T2、T3自交后代分离比可推知,该比例符合两对性状实验中F2自交分离比,假设三对基因分别为A、a,B、b,C、c,据题图可推知红色为A_B_C_,紫色为A_B_cc,黄色为aaB_,褐色为A_bbC_,T1为AaBBcc,T2为AaBBCc,T3为AABbCc,野生型为AABBcc。
【详解】A、根据表格中T2和T3自交分离比可知,该分离比符合双杂合子自交比值,说明①③处为显性基因控制,而T3自交中蓝色所占比例为1/16,说明②处为隐性基因控制,A正确;
B、若T2植株与T3植株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A_B_C_、A_B_cc,比例为红花:紫花=3:1,B正确;
C、若T1植株(T1为AaBBcc)与T2植株(AaBBCc)交配,子代中有1/2A_BBC_、1/16A_BBcc、1/6aaBBC_、1/6aaBBcc,红花:黄花:紫花=3:2:1,C错误;
D、据分析可知,若T2与T3各自自交,后代中的紫花植株继续交配得F2应为A_B_cc,表现为紫花,D错误。
故选AB。
【点睛】
(2020 -2021学年度上学期沈阳市郊联体期中考试高三试题)23. 果蝇灰身(M)对黑身(m)为显性,:长翅(N)对短翅(n)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将基因型为MmNn的雌雄果蝇多次重复杂交,发现F1中灰身长翅:灰身短翅:黑身长翅:黑身短翅=7:1:3:1。回答下列问题:
(1)等位基因M和m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对于F1中性状及比例的出现,第一小组提出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配子致死,若基因型为MmNn的雄性果蝇与黑身短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后代将不会出现_______果蝇。
(2)若第一小组假设成立,题干F1中灰身长翅的基因型为_______,其中纯合子占______。
(3)第二小组对第一小组的结论作了相关分析和评价:
①他们认为第一小组所用的探究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认为第小组应再设计一组对照 实验以排除雌性配 子致死可能性,请写出相应实验设计和结果。
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脱氧核苷酸(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2). Mn (3). 灰身短翅 (4). MMNN、MmNN、MmNn、MMNn (5). 1/7 (6). 假说一演绎法 (7). 取基因型为MmNn的雌性果蝇与黑身短翅雄性果蝇进行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 (8). 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的果蝇,且比例接近1 ∶1 ∶1 ∶1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文描述可知:两对等位基因M与m、N与n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MmNn的雌雄果蝇多次重复杂交,理论上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灰身长翅(M_N_):灰身短翅(M_nn):黑身长翅(mmN_):黑身短翅(mmnn)=9:3:3:1,而实际上该比值为灰身长翅:灰身短翅:黑身长翅:黑身短翅=7:1:3:1,说明基因型为Mn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详解】(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等位基因M和m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由题文描述可知:两对等位基因M与m、N与n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MmNn的雌雄果蝇分别产生四种比值相等的雌配子(MN、Mn、mN、mn)和四种比值相等的雄配子(MN、Mn、mN、mn)。将基因型为MmNn的雌雄果蝇多次重复杂交,所得F1中的灰身长翅与灰身短翅个体的数量比均较理论值(9:3)减少了2份,说明基因型为Mn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若基因型为Mn的雄配子致死,则基因型为MmNn的雄性果蝇与基因型为mmnn的黑身短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后代将不会出现基因型为Mmnn的灰身短翅果蝇。
(2)结合对(1)的分析可推知:若基因型为Mn的雄配子致死,则题干F1中灰身长翅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MMNN:MMNn:MmNN:MmNn=1:1:2:3,其中纯合子(MMNN)占1/7。
(3)第一小组所用的探究方法为假说一演绎法。若要证明假说(基因型为Mn的雄配子致死)的正确性,需要排除“基因型为Mn的雌配子致死”的可能性,因此第一小组应再设计的一组“对照”实验为:将基因型为MmNn的雌性果蝇与基因型为mmnn的黑身短翅雄性果蝇进行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如果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的果蝇,且比例接近1:1:1:1,则可排除“基因型为Mn的雌配子致死”。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够结合题意呈现的F1的性状分离比(7:1:3:1)与该性状分离比的理论值(9:3:3:1)的差异判断出致死类型。
(2020 -2021学年度上学期沈阳市郊联体期中考试高三试题)25. FAP综合症是一组人类罕见的皮肤疾病,它是由MBTPS2突变引起的,令人惊讶的是,突变基因MBTPS2也能引发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即成骨不全症,也称为骨质疏松症。回答下列问题:
(1) MBTPS2编码一种蛋白酶(一种蛋白质), 它能够减少并激活其他称为转录因子的蛋白质。这些激活的蛋白质能与DNA结合,并能调节基因参与到骨生长和固醇代谢中。可见MBTPS2对成骨不全症的影响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欲探究灾变基因MBTPS2的显、隐性,可对IFAP综合症患者家系进行调查,也可在足够大的自然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后者调查的是____________。 若调查的结果是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则突变基因MBTPS2为___________ (填显性或隐性)基因。
(3)根据(2)对IFAP综合症患者家系调查的结果绘制的系谱图如下图,相关基因用G、g表示。图中A、B、AB、O表示相关个体的血型。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ⅠAⅠA、ⅠAi
ⅠBⅠB、ⅠBi
ⅠAⅠB
-ii
①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②丁是AB型血且又是IFAP综合症患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2). (IFAP综合症的)发病率 (3). 隐性 (4). IBiXGXg (5). 1/8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IFAP综合症的根本病因是基因突变(MBTPS2突变),该基因突变还能引起骨质疏松症;据图分析,该病具有无中生有的特点,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2)中调查的结果是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说明突变基因MBTPS2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详解】(1)根据题中的信息“MBTPS2编码一种蛋白酶……骨生长和固醇代谢中”分析,可判断MBTPS2对成骨不全症的影响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中的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欲探究突变基因MBTPS2的显、隐性,可对IFAP综合症患者家系进行调查,调查IFAP综合症的遗传方式;也可在足够大的自然人群中随机抽样调,调查的是IFAP综合症的发病率;若调查的结果是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则突变基因MBTPS2为隐性基因。
(3)①由题图分析可知,IFAP综合症患者和血型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IFAP综合症是伴X隐性遗传病,甲的丈夫为A型血(IA_),后代出现了O型血(ii)和B型血(IB_),则甲关于血型的基因型为IBi;甲的女儿为IFAP综合症患者,甲不患IFAP综合症,故甲的基因型为IBiXGXg。
②乙的父亲为O型血(ii),乙的女儿为AB型血(IAIB),而丙是B型血(IBi),故乙关于血型的基因型是IAi;乙的儿子患有IFAP综合症女儿不患IFAP综合症,故乙关于IFAP综合症的基因型为XGXg,丙的基因型是IBiXGY,乙和丙的后代丁是AB血型的概率为1/4,乙和丙的后代丁(男性)是IFAP综合症患者的概率为1/2,因此丁是AB型血且又是IFAP综合症患者的概率为1/4×1/2=1/8。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能够分析遗传图谱中该遗传病的典型特征,结合题干信息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进而根据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7. 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实验材料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以分别选甲、乙、丙、丁为材料来演绎分离定律的杂交实验
B. 甲、乙图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恰当地揭示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 丁个体DdYyrr测交子代一定会出现比例为1:1:1:1的四种表现型
D. 用丙自交,其子代的表现型比例为3:1:3:1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同源染色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验证基因分离定律或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可用测交方法证明F1能产生2种或4种比例相同的配子。
【详解】A、基因分离定律研究的是一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传递规律,因此可用可以分别选甲、乙、丙、丁为材料来演绎分离定律的杂交实验,A正确;
B、甲基因型为Yyrr、乙基因型为YYRr,都只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只能揭示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B错误;
C、丁个体DdYyrr测交,由于有两对基因连锁,所以相当于1对杂合子测交,子代会出现2种表现型,比例为1:1,C错误;
D、丙的基因型为ddYyRr,相当于两对基因杂合,且杂合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所以丙自交,其子代的表现型比例为9:3:3:1,D错误。
故选A。
【点睛】验证基因分离定律或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设计思路:根据基因分离定律或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可知,如果遵循基因分离定律,F1可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如果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1可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因此,方法1.测交法: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若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该性状遗传符合分离定律;若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2.自交法:若F1自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则该性状遗传符合分离定律,若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18.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a. 若两对相对性状遗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则此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若杂交后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
d. 孟德尔得到了高茎∶矮茎=30∶34 属于“演绎”的内容
e. 孟德尔发现问题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先杂交再测交
f. 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的分离比
g. 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中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发生时间:实质为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若两对相对性状遗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且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此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则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错误;
b.一对性状可由一对等位基因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若多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可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错误;
c.若杂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只能说明该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不能证明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X染色体,错误;
d.孟德尔得到了高茎:矮茎=30:34属于测交实验结果,并不属于““演绎””的内容,错误;
e.孟德尔发现问题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先杂交再自交,错误;
f.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的分离比,如可能出现9:7;9:3:4等特殊比例,正确;
g.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形成配子的过程中,错误。
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24. 某一植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D和d),已知A、B、D三个基因分别对a、b、d完全显性,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 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l:1:1: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B. 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C. 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D. 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答案】A
【解析】
【分析】
显性纯合子即AABBDD,隐性纯合子即aabbdd,F1的基因型为AaBbDd,若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测交后代有8种基因型;若三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测交后代有4种基因型;若三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测交后代有2种基因型。
【详解】由上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Dd,测交后代中AaBbDd:AaBbdd:aabbDd:aabbdd=l:1:1:1,说明F1可以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即ABD:ABd:abD:abd=l:1:1:1,说明三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AB在一条染色体上,ab在一条染色体上。
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根据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即可确定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进而确定三对基因的位置关系。
(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25. 某植物的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花粉粒非糯性(E)对花粉粒糯性(e)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有品种甲(BBDDee)、乙(bbDDEE)、丙(BBddEE)和丁(bbddee),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亲本
F1生殖细胞
组合一
甲×丁
BDe:Bde:bDe:bde=4:1:1:4
组合二
丙×丁
BdE:Bde:bdE:bde=1:1:1:1
下列叙述错误是( )
A. 由组合一可知,基因B、b和基因D、d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 组合一利用F1自交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由组合二可知,基因E、e和基因B、b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F1自交所得F2中,杂合子占3/4
D. 利用花粉鉴定法(检测F1花粉性状)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的亲本组合有甲×丙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由题意知,甲、丁的基因型分别是BBDDee、bbddee,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BbDdee,子一代产生的生殖细胞的类型及比例是BDe:Bde:bDe:bde=4:1:1:4,而不是1:1:1:1,说明B(b)与D(d)在遗传过程中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产生四种配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丙、丁的基因型分别是BBddEE、bbddee,子一代基因型是BbddEe,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BdE:Bde:bdE:bde=1:1:1:1,说明B(b)与E(e)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杂交组合一的结果可知,基因B/b和基因D/d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
B、组合一的子一代,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不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
C、由杂交组合二的结果可知,因E/e和基因B/b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子一代自交后代有16种组合,其中纯合体是BBddEE、BBddee、bbddEE、bbddee,占1/4,杂合子的比例是3/4,C正确;
D、甲、丙的基因型分别是BBDDee、BBddEE,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DdEe,由于B(b)、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E(e)与B(b)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E(e)、与D(d)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子一代产生的花粉的类型及比例是BDE:BDe:BdE:Bde=1:1:1:1,花粉类型分别表现为长形非糯性、长形糯性、圆形非糯性、圆形糯性,因此可以利用花粉鉴定法验证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使用条件,学会根据子代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推测2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30. 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
B. 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C. 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都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而等位基因应该位于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
B.在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B正确;
C.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两极都含有与亲本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两极都含有基因cn、cl、v、w,C正确;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可以同时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因此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选BC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明确两种定律发生的条件,并结合图示四个基因的物质判断各自遵循的遗传规律。
(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34. 已知蔷薇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非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为红色基因,B为红色淡化基因。蔷薇的花色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
基因型
aa_或_ BB
A_Bb
A_bb
表现型
白色
粉红色
红色
现取3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色纯合品种甲、乙丙分别与红色纯合品种丁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用甲、乙、丙3个品种中的______________两个品种杂交可得到粉红色品种的子代。
(2)实验二的F2中白色:粉红色:红色=______________,其中白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
(3)让实验二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所有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则F3中开粉红花的植株所形成的株系有2种类型,其中有2/3的株系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1/3的株系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aBB (2). 甲与丙 (3). 7:6:3 (4). 5 (5). 白:粉:红=7:6:3 (6). 白:粉:红=1:2:1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知,蔷薇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白色花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aabb,粉色花的基因型是AABB、AaBb,红色花的基因型是AAbb、Aabb;
2、分析实验一:甲与AAbb个体杂交,F1为粉红色,由于粉色花的基因型是AABB、AaBb,而F2为白色:粉红色:红色=1:2:1,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实验,故F1粉红色为AABb,甲是AABB;
实验二:乙与AAbb个体杂交,F1为粉红色,由于粉色花的基因型是AABB、AaBb,且乙与甲的基因型不同,所以F1为AaBb,乙为aaBB;
实验三:丙与AAbb个体杂交,F1为红色,红色花的基因型是AAbb、Aabb,自交后代红色:白色=3:1,F1基因型为Aabb,所以丙为aabb。
【详解】(1)由分析可知,乙的基因型是aaBB;由于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abb,因此甲丙杂交的基因型是AaBb,为粉红色。
(2)由分析可知,乙的基因型是aaBB,丁是AAbb,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子一代自交可以分解成2个分离定律Aa×Aa→A_:aa=3:1,Bb×Bb→BB:Bb:bb=1:2:1,子一代自交后代中红花的比例是A_bb=3/4×1/4=3/16,粉花的比例是A_Bb=3/4×1/2=3/8,白花的比例是1-3/16−3/8=7/16,F2中白色:粉红色:红色=7:6:3。白色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五种。
(3)结合对(2)的分析可知:在实验二中,乙的基因型为aaBB,丁的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得到的F2中6份A-Bb开粉红花,6份A-Bb包含1/3AABb、2/3AaBb,其中2/3AaBb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白:粉:红=7:6:3(同实验二F1自交到F2),1/3AABb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白:粉:红=1:2:1(同实验一F1自交到F2)。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35. 荠菜的果实形成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还形状的遗传设计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1)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和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
①用3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
②F1种子长成的植株自交,得F2种子
③得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
结果预测:
Ⅰ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Ⅲ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答案】 (1). 7/15 (2). AaBb、Aabb和aaBb (3). F1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为15:1 (4). F1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为27:5 (5). F1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为3:1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中提出该形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并且F2的性状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301:20=15:1,可知该比例为9:3:3:1的变形,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并且只有双隐性个体才表现卵圆形果实,其他均为三角形果实.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详解】(1)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的基因型特点是不同时具有a和b的个体自交的子代都是三角形的,有以下基因型:AABB1/16、AABb1/8、AaBB1/8、aaBB1/16、AAbb1/16它们总共占总数的7/16,但是占15份三角形中的7份即7/15。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也就是自交后代会出现三角形和卵圆形,这样个体基因型应同时具有a和b,即AaBb、Aabb和aaBb。
(2)结果预测:
Ⅰ若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F2植株上果实形状为三角形:卵圆形=15:1;
Ⅱ若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aaBb=1:1,所以1/2AaBb自交子代三角形为1/2×15/16=15/32,卵圆形为1/2×1/16=1/32,1/2aaBb自交子代三角形为1/2×3/4=3/8,卵圆形为1/2×1/4=1/8,所以F2植株上果实形状为三角形:卵圆形约=27:5;
Ⅲ若包内种子为aaB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 ,F2植株上果实形状为三角形:卵圆形=3:1。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分离比的变形,属于考纲中理解、应用层次,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解题时要能够确定aabb为卵圆形,其它均为三角形,并且只要有一对基因显性纯合,自交后代即不发生性状分离。
(2020-2021学年度大同一中高三年级第六次质量监测)13. 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I上还是片段II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推测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
A. I;I B. II—1;I C. II—1或I;I D. II一1;II—1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Ⅰ为XY的同源区,Ⅱ-2为Y染色体所特有的片段,Ⅱ-1 为X染色体所特有的片段。
【详解】设该等位基因为A-a,若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隐性雌蝇基因型为aa,显性雄蝇基因型可能为AA,则其杂交后代均表现为显性;显性雄性基因型也可能为Aa,若A基因位于X的片段Ⅰ,则子代中雌性均为显性,雄性均为隐性;若A基因位于Y的片段Ⅰ,则子代中雌性均为隐性,雄性均为显性。若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Ⅱ-1上,隐性雌蝇基因型为XaXa,显性雄蝇基因型为XAY,其子代中雌性均为显性,雄性均为隐性。所以可知①情况下,基因可以位于片段Ⅱ-1或Ⅰ,②情况下,基因只能位于片段Ⅰ上,C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会分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特点。
(2020-2021学年度大同一中高三年级第六次质量监测)12. XY型性别决定的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其紫花与红花的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研究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选取四株植物进行了如下实验:为达成实验目的,还需补充( )
亲本组合
F1
实验一
甲(紫花♀)×乙(红花♂)
紫花:红花=1:1
实验二
丙(红花♀)×丁(紫花♂)
紫花:红花=1:1
实验三
甲(紫花♀)×丁(紫花♂)
紫花:红花=3:1
A. 植株甲和植株乙是否为纯合子的信息
B. 实验一F1中两种花色植株性别比例的数据
C. 实验二或三F1中红花植株性别比例的数据
D. 乙×丙杂交实验获取F1中花色及性别的数据
【答案】C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根据实验三可知,紫花对红花为显性,因此可推出实验一和实验二均为测交实验,且实验二为隐性的雌与显性的雄性进行的杂交的实验,因此只要知道子一代中两种花色或其中一种花色的性别即可判断出基因的位置。
【详解】A、植株甲和植株乙不可能都是纯合子,这里即使补充红花是纯合子的信息,依然无法做出判断,A错误;
B、即使在给出实验一F1中两种花色植株性别比例的数据,也无法做出基因位置的判断,B错误;
C、若给出实验二或三F1中红花植株性别比例的数据,则可以判断基因的位置,如给出实验二子代红花的性别全为雄性,实验三中子一代红花也都为雄性,则可判断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两组的子一代均表现为雌雄均有,则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正确;
D、上述杂交结果能够说明红花是隐性性状,即便是补充上乙×丙杂交实验获取F1中花色及性别的数据依然无法判断基因的位置,D错误。
故选C。
(2020-2021学年度大同一中高三年级第六次质量监测)10. 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做遗传实验,得到的F2的部分基因型结果如下表(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配子
YR
Yr
yR
yr
YR
1
2
YyRr
Yr
3
yR
4
yr
yyrr
A. 表中Y、y、R、r基因属于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
B. 表中基因(即遗传因子)Y、y、R、r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C. 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2=4>1
D. F2中出现的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6/16或10/16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1(YYRR)的概率=1/4×1/4=1/16;2(YYRr)的概率=1/2×1/4=1/8;3(YyRr)的概率为1/2×1/2=1/4;4(yyRr)的概率为1/2×1/4=1/8。
【详解】已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表中Y、y、R、r基因属于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A正确;表中的基因都是核基因而非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基因,所以其载体只能是染色体,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的概率1/16,2的概率是1/8,3的概率是1/4,4的概率是1/8,所以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2=4>1,C正确;如果亲本基因型是YYRR×yyrr,表中出现的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6/16;如果亲本基因型是yyRR×YYrr,表中出现的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10/16,D正确。
(陕西省安康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14. 某植株抗病(B)对不抗病(b)为显性,基因型为BB的个体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正常花粉。现将基因型为Bb的该植株自由交配两代获得F2,则F2中花粉败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 1/2 B. 1/3 C. 1/4 D. 1/6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提供信息分析,该植株抗病的基因型为BB、Bb,不抗病基因型为bb,且基因型为BB的花粉败育,但是母本可育。根据题意分析,将基因型为Bb的植株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一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Bb:bb=1:2:1;
【详解】由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自由交配产生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由于基因型为BB的个体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正常花粉,所以F1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1/3B、2/3b,产生的雌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1/2B、1/2b,自由交配产生F2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1/6BB、1/2Bb、1/3bb,因此F2中花粉败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6。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明确BB的花粉是不可育的,进而根据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计算子二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
(陕西省安康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17. 如图所示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酶1由A、a中的一个基因控制,酶2由B、b中的一个基因控制,且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前体物质(白色)中间产物(蓝色)终产物(红色)
A. 从该植物花色遗传可以看出,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B. 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开红花,则控制酶1和酶2合成的基因分别是A和B
C. 若对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测交,子代可能出现3种花色的植株
D. 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不可能是12:3:1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即基因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红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自由合定律,且两对等位基因均表现为完全显性,完全显性是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后,F1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的现象。即外显率为100%,称作完全显性。测交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详解】A、从该植物的花色遗传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A正确;
B、 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开红花,则控制酶1和酶2合成的基因分别是A和B,B正确;
C、若对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测交,子代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若酶1和酶2合成的基因分别是A和B,AaBb(红色)、Aabb(蓝色)、aaBb(白色)、aabb(白色),C正确;
D、若a控制酶1的合成,b控制酶2的合成,则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白色∶蓝色∶红色=12∶3∶1,D错误。
故选D。
【点睛】识记并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陕西省安康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18. 在某国家森林公园发现一种XY型豆科草本植物,生物工作者研究了该植物的花色遗传,有下列规律:
亲本(P)
F1
F2
红花♀
白花♂
♀、♂均为粉红花
♀红花:♀粉红:♂粉红:♂白花=1:1:1:1
白花♀
红花♂
♀、♂均为粉红花
♀粉红:♀白花:♂粉红:♂红花=1:1:1:1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杂合子表现为粉红色
B. 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C. 考虑性别,F2中有四种基因型、四种表现型
D. 红花植株、白花植物均为纯合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粉红花介于红花和白花之间,红花对白花是不完全显性;两个杂交组合互为正、反交,F2的表型与性别有关属于伴性遗传;由于雌雄植株均有粉红花,说明这对基因应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杂合子表现为粉红色,用Aa表示该对相对性状。
第一组杂交基因型是XAXA和XaYa,F1基因型是XAYa,XAXa,F2基因型是XAXA,XAXa,XAYa,XaYa。
第二组杂交基因型是XaXa和XAYA,F1基因型是XAXa,XaYA,F2基因型是XAXa,XaXa,XAYA,XaYA。
【详解】AB、根据分析,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A错误,B正确;
C、根据分析,如果考虑性别,F2中有四种基因型、四种表现型,C正确;
D、红花植株、白花植物均为纯合子,D正确。
故选A。
(陕西省安康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27. 水稻(2n=24)是一种热带起源的禾本科作物,开两性花,为雌雄同株。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用到三种水稻品系: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但雌蕊正常),其基因型为S(rr)[其中S为细胞质基因,r为细胞核基因];保持系[基因型为N(rr)],与雄性不育系杂交后代仍为S(rr);恢复系[基因型为N(RR)],与雄性不育系杂交可以使其后代恢复为雄性可育。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基因组计划应测其_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2)由题意可知,水稻的雄性不育性状是由_________________控制的。
(3)基因型为N(RR)水稻与S(rr)杂交,F1的基因型是_______;F1再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后来有的科学家又发现这种雄性不育性状个体在特定的光周期或温度条件下又是雄性可育的,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2 (2). 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 (3). S(Rr) (4). 雄性可育:雄性不育=3:1 (5). 表现型是环境和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
【分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水稻的这种雄性不育性状是由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作用的,三种水稻品系杂交核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据此答题。
【详解】(1)水稻(2n=24)有24条染色体,且没有性染色体之分,所以一个染色体组为12条。水稻基因组计划应测其12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2)由题中信息可知水稻的这种雄性不育性状是由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作用的。
(3)让基因型为N(RR)的水稻与S(rr)杂交,细胞质是母性遗传,故为S,核基因符合孟德尔遗传是Rr,所以得到F1,其基因型是S(Rr),F1再自交,F2的核基因RR∶Rr∶rr=1∶2∶1所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雄性可育∶雄性不育=3∶1。后来有的科学家又发现这种雄性不育性状个体在特定的光周期或温度条件下又是雄性可育的,由此说明表现型是环境和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杂交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江苏省镇江市镇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科研人员得到黄体隐性突变体果蝇(M),M的体重比野生型(黑体)小。为研究是否可将黄体基因作为筛选体重性状的标记基因,进行图1所示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
(1) F1雌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将F1雌蝇与野生型雄蝇杂交,在全部F2个体中,黑体:黄体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F2雄蝇中II 号个体的X染色体上携带黄体基因片段,其原因是F1雌蝇在形成配子时_________。
(2) 科研人员选择F2中的黄体雄蝇,进行图2所示杂交实验。
①与步骤3的黄体雄蝇相比,步骤5的黄体雄蝇的X染色体上,来自野生型果蝇的区段所占比例_________(填 “增大”或“减小”)。
②科研人员通过步骤1~21所做的杂交和筛选工作,其目的是_________。
③利用步骤21得到的黄体雄蝇,培育纯合黄体雌蝇时可将黄体雄蝇与_________雌蝇杂交,选择子代黄体雌蝇,从而建立黄体果蝇品系(果蝇N)。
(3)科研人员测定野生型、黄体果蝇M和N的体重,得到图3所示结果。由实验结果可推测控制体重的基因与黄体基因_________。
【答案】 (1). 野生型(或“黑体正常体重”) (2). 3:1 (3). X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 (4). 增大 (5). 除黄体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外,使X染色体上其他片段以及其他常染色体均与野生型果蝇一致 (6). 野生型 (7). 紧密连锁而不发生交叉互换或为同一个基因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M个体是黄体隐性突变体果蝇,说明野生型黑体为显性性状;隐性突变位于X染色体上,表明该性状为伴性遗传。
【详解】(1)由于黄体是隐性突变体果蝇,所以F1雌蝇的表现型为野生型即体正常体重。假设A基因控制野生型,a基因是突变基因,将F1雌蝇(XAXa)与野生型雄蝇(XAY)杂交,后代为XAXA、XAXa、XAY、XaY,所以在全部F2个体中,黑体:黄体的比例约为3:1。F2雄蝇中Ⅱ号个体的X染色体上携带黄体基因片段,是因为F1雌蝇在形成配子时即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X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
(2)科研人员选择F2中的黄体雄蝇,进行图2所示杂交实验。①与步骤3的黄体雄蝇相比,由于雌蝇在形成配子时,X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步骤5的黄体雄蝇的X染色体上,来自野生型果蝇的区段所占比例增大。②科研人员通过步骤1~21所做的杂交和筛选工作,是为了除黄体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外,使X染色体上其他片段以及其他常染色体均与野生型果蝇一致。③利用步骤21得到的黄体雄蝇,培育纯合黄体雌蝇的杂交方案是:将步骤21得到的黄体雄蝇与野生型雌蝇杂交,筛选子代中的黄体雌蝇,从而建立黄体果蝇品系(果蝇N)。
(3)根据图3所示柱形图分析,果蝇N和果蝇M的体重相对值相同,可推测控制体重的基因与黄体基因紧密连锁而不发生交叉互换或为同一个基因。
【点睛】本题考查了伴性遗传和遗传定律的应用知识,要求考生能够利用基因分离定律对后代某种性状出现的概率进行判断,能够根据实验的遗传图解判断显隐性关系,再结合问题进行判断分析。(江苏省镇江市镇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下图为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简易装置。若从每个烧杯中随机抽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下列可达到实验目的的烧杯组合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BC、②为D和R,④为d和r,都是非等位基因,不能用于模拟基因自由组合实验,ABC错误;D、①中是D和d这对等位基因,③中是R和r这对等位基因,用这两个烧杯可以模拟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即从每个烧杯中随机抽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D正确。
故选D。
【点睛】
(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玉米(2n=20)是遗传学实验的良好材料,睢雄同株(顶部生雄花序,中部生雌花序),有众多品系,在遗传学及农作物育种上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请分析下列育种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1)欲测定玉米基因组的序列,需对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2)玉米染色体某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E1、E2),各抗一种锈病(抗锈病是由于体内含有抗性蛋白质),杂合子抗锈病能力显著高于显性纯合子,即具有杂种优势现象:玉米有茸毛(F)对无茸毛(f)为显性,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抗两种锈病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再让F1随机交配产生F2。
①一种解释杂种优势现象的超显性假说认为:等位基因(E1E2)的作用优于相同基因(E1E1或E2E2),可以解释杂种后代优于纯合亲本。请根据基因和蛋白质的关系来分析杂合子抗锈病能力高于显性纯合子的原因:______________。
②F1抗两种锈病有茸毛玉米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其占全部成熟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③F2成熟植株具有_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其中抗锈病有茸毛类型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3)玉米细胞中与籽粒种皮的颜色有关的两对等位基因B和b,D和d位置如图所示,基因B控制色素的形成。一般情况下,当基因B存在时,籽粒种皮有色,否则就表现无色;基因D会抑制基因B的表达,使基因B不能控制合成色素,籽粒种皮表现为无色。
①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图中基因1为_____________(填“D”、“d”或“b”),Ⅰ和II是一对_____________,具有图中这种基因组成的玉米籽粒种皮的颜色为_____________。
②现有一株纯种的籽粒有色玉米(BBdd)与一株纯种的籽粒无色玉米杂交,若F1全为有色,则亲代籽粒无色玉米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若不考虑交叉互换,F1自交产生F2,F2籽粒种皮颜色和比例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 10 (2). E1E1或E2E2只能合成一种抗锈病蛋白质,而杂合子E1E2能合成两种抗锈病蛋白质 (3). E1E2Ff (4). 1/3 (5). 6 (6). 1/2 (7). D (8). 姐妹染色单体 (9). 无色 (10). bbdd (11). 有色∶无色=3∶1
【解析】
【分析】
1、选用植物为遗传实验材料主要从获取的难易、对实验周期的影响、性状是否容易区分等方面考虑。
2、因为题干中明确给出该玉米为两个染色体组,而测基因组序列仅需一个染色体组即可。
3、该玉米的体细胞中两个染色体组,故配子所含染色体组仅有一个,而单倍体生物就是配子未受精发育而来,故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所以减数分裂过程中无法正常联会,使得配子中没有完整的染色体组。
4、根据题干信息分析,E1E2的抗锈病能力强于E1E1或E2E2;有茸毛的基因型显性纯合致死,所以基因型只能是Ff,无茸毛基因型为ff。抗两种绣病有茸毛玉米基因型为E1E2Ff,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5、由题意知:当基因B存在时,籽粒种皮有色,否则就表现无色;基因D会抑制基因B的表达,使基因B不能控制合成色素,籽粒种皮表现为无色。
【详解】(1)已知玉米(2n=20),意思是说玉米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是20条,所以基因组测序仅需10条即可。
(2)①由于E1E1或E2E2只含有一种基因,合成一种抗锈病的蛋白质,而杂合体E1E2含有两种合成抗锈病蛋白质的基因,能合成两种蛋白质,因此杂合体抗锈病能力高于显性纯合体。
②抗两种绣病有茸毛玉米基因型为E1E2Ff,由于FF致死,因此子一代中抗两种绣病有茸毛玉米基因型也是E1E2Ff,比例为1/2×2/3=1/3。
③亲本基因型为E1E2Ff,由于Ff的后代只有Ff和ff,则子二代成熟植株基因型有3×2=6种;所有个体都有抗病能力,有茸毛:无茸毛=(1/3×2/3×2):(2/3×2/3)=1:1,因此子二代抗病有茸毛类型所占的比例为1/2。
(3)①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图中基因①为D,I和Ⅱ是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基因D会抑制基因B的表达,使基因B不能控制合成色素,籽粒种皮表现为无色。
②一株纯种的籽粒有色玉米(BBdd)与一株纯种的籽粒无色玉米杂交,因为F1全为有色,所以亲代籽粒无色玉米的基因型为bbdd,F1基因型为Bbdd,因此若不考虑交叉互换F1自交,F2基因型为BBdd、Bbdd、Bbdd、bbdd,所以F2籽粒种皮颜色和比例为有色:无色=3:1。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干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学生需着重理解图示的内容并加以分析,并准确提炼题干信息。
(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人类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图表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B
Bb
bb
男
非秃顶
秃顶
秃顶
女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
A. 通过染色体检查,可诊断某秃顶男性的基因型
B. 进行这两种病遗传方式调查时必须在广大人群中随机调查
C. 图中II-3和Ⅱ-4所生儿子是秃顶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4
D. 假设人群中两种病显性基因的频率都是50%,则男性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大于秃顶的发病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男性秃顶的基因型是Bb、bb,非秃顶的基因型为BB;女性秃顶的基因型是bb,非秃顶的基因型为BB、Bb;女性都红绿色盲基因型为XaXa,色觉正常是XAXa、XAXA,男性色盲的基因型为XaY,色觉正常是XAY。
【详解】A、通过染色体检查,不能诊断基因型,需要基因诊断,A错误;
B、若要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B错误;
C、由遗传系谱图可知,Ⅰ-1是秃顶女性,基因型为bb,Ⅰ-2的基因型为BBXaY,Ⅱ-3是正常女性,基因型是BbXAXa;Ⅱ-4是非秃顶红绿色盲男性,基因型是BBXaY,所以Ⅱ-3和Ⅱ-4所生儿子是秃顶色盲的概率BbXaY=1/2×1/2=1/4,C正确;
D、假设人群中两种病显性基因的频率都是50%,则男性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是50%,男性秃顶的发病率是1-50%×50%=75%,故男性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小于秃顶的发病率,D错误。
故选C。
(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许多生物体的隐性等位基因很不稳定,以较高的频率逆转为野生型。玉米的一个基因A决定果实产生红色色素,等位基因a1或a2不会产生红色色素,a1在玉米果实发育中较晚发生逆转,且逆转频率高;a2较早发生逆转,但逆转频率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a1自交后代成熟果实红色和无色比例为3∶1
B. a1 a1自交后代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少的小红斑
C. a2 a2交后代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多的大红斑
D. a1a2自交后代成熟果实中既有小红斑又有大红斑的占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逆转越多红斑数量越多,逆转越早红斑长得越大。
【详解】A、Aa1自交后AA: Aa1: a1a1=1:2:1, a1会出现较多的小红斑,故A项错误。
B、由于a1较晚发生逆转,且逆转频率高,因此a1a1自交后代成熟果实表现为有数量较多的小红斑, B错误。
C、由于a2较早发生逆转,但逆转频率低,因此a2a2成熟果实有数量较少的大红斑, C错误。
D、因为a1a2自交后代为a1a1: a1a2: a2a2=1:2:1,因此后代成熟果实一半既有小红班又有大红斑,且小红斑数量多,大红斑数量少,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生物试题)某自花传粉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其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其中A基因控制红色素合成,B基因控制紫色素合成,当两种色素同时合成时,花色表现为品红花,两种色素都不能合成时,表现为白花。科研小组做了甲、乙两组人工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
甲:品红花×白花→F1:品红花、红花
乙:品红花×紫花→F1:品红花、红花、紫花、白花
(1)甲组品红花亲本和F1中品红花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
(2)乙组紫花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F1中品红花、红花、紫花、白花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3)欲判断乙组F1中某品红花植株的基因型,请你为该科研小组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实验方案:
让该品红花植株________________,预测实验结果、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ABb (2). AaBb (3). aaBb (4). 3:1:3:1 (5). 自交 (6). 若子代中品红花比例3/4,则该品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 (7). 若子代中品红花比例为9/16,则该品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
【解析】
【分析】
通过提取题意中的信息,准确明辨花色与基因的关系,即品红花为A_B_,红花为A_bb,紫花为aaB_,白花为aabb。以此为切入点,围绕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依据杂交组合甲、乙的亲代与子代的表现型推知亲代与子代的基因型,进而解答相关的问题。
【详解】(1)甲:品红花(基因型为A-B-)×白花(基因型为aabb)→F1:品红花(基因型为A-B-)、红花(基因型为A-bb),则甲组品红花亲本和F1中品红花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2)乙:品红花(基因型为A-B-)×紫花(基因型为aaB-)→F1:品红花(基因型为AaB-)、红花(基因型为Aabb)、紫花(基因型为aaB-)、白花(基因型为aabb),则乙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紫花是aaBb,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中品红花、红花、紫花、白花的比例是(1/2×3/4):(1/2×1/4):(1/2×3/4):(1/2×1/4)=3:1:3:1。
(3)欲判断乙组F1中某品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的基因型,可以让该品红花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该品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则子代品红花(A-BB):紫花(aaBB)=3:1。
②若该品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则自交子代品红花(A-B-):紫花(aaB-):红花(A-bb):白花(aabb)=9:3:3:1。
综上分析,
①若子代中品红花比例3/4,则该品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
②若子代中品红花比例为9/16,则该品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生物试题)下列关于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Y染色体总是比X染色体短小
B. 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均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C.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不能在体细胞中表达
D. 女性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含有X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性染色体上有控制性别的基因,所以能控制性别,但也有与性别无关的基因,例如色盲基因等,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伴随着性染色体遗传的。
【详解】A、人类的Y染色体是比X染色体短小,但果蝇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长,A错误;
B、有些生物体细胞中没有性染色体,如豌豆,B错误;
C、性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能在体细胞中表达,例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C错误;
D、女性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含有X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菠菜是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已知菠菜的抗霜和不抗霜、抗病和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用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下列对杂交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不抗霜抗病
不抗霜不抗病
抗霜抗病
抗霜不抗病
雄株
3/4
1/4
0
0
雌株
0
0
3/4
1/4
A. 抗霜性状为隐性性状,抗病性状为显性性状
B. 上述杂交实验中的父本为纯合子,母本为杂合子
C. 抗霜不抗霜性状遗传的现象体现了交叉遗传的特点
D. 抗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抗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后代性状统计分析,不抗霜:抗霜=1:1,抗病:抗病:不抗病=3:1,可知抗病为显性,不抗病为隐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抗霜位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A错误;
B.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其基因型是AaXBY,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其基因型是AaXbXb,B错误;
C.抗霜不抗霜性状遗传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体现了交叉遗传的特点,C正确;
D.不抗霜:抗霜=1:1,抗病:不抗病=3:1,可知抗病为显性,不抗病为隐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抗霜位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D错误。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先天性夜盲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如图是某家族系谱图,调查发现Ⅱ1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B. Ⅳ1个体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4
C. Ⅲ3个体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Ⅰ3
D. Ⅱ2和Ⅲ2个体都是杂合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1号和Ⅱ2号正常而Ⅲ3号患病,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已知该遗传病为单基因遗传病且Ⅱ1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所以可判断先天性夜盲症为伴X隐性遗传病。
【详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1号和Ⅱ2号正常而Ⅲ3号患病,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已知该遗传病为单基因遗传病且Ⅱ1号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所以可判断先天性夜盲症为伴X隐性遗传病,A错误;
B 、根据伴性遗传的特点,Ⅲ2号个体为杂合子的概率为,因此其产生携带致病基因配子的概率为,又因为Ⅳ1个体表现型正常,所以Ⅳ1个体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B正确;
C、根据伴性遗传特点,Ⅰ4的致病基因一定传递给Ⅱ2,所以Ⅲ3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Ⅰ4不可能来自Ⅰ3,C错误;
D、Ⅰ4的致病基因一定传递给Ⅱ2,所以Ⅱ2个体是杂合子,而Ⅲ2个体可能是杂合子也可能是纯合子,D错误。
故选B。
(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生物试题)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若让F1蓝色植株与纯合鲜红色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让F1蓝色植株自花受粉,则F2 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
A. 蓝色:鲜红色=1:1
B. 蓝色:鲜红色=3:1
C. 蓝色:鲜红色=9:1
D. 蓝色:鲜红色=15:1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可知蓝色为显性;又F1蓝色与纯合鲜红品种杂交,为测交实验类型,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是1:1:1:1的变形,说明该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鲜红色是双隐性,含显性基因时即为显性(蓝色)。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鲜红色是双隐性,含显性基因时即为显性(蓝色)。假设控制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为A、a和B、b,则纯合的蓝色品种基因型为AABB,纯合的鲜红色品种基因型为aabb,杂交后产生的F1基因型为AaBb;F1蓝色(AaBb)与纯合鲜红品种(aabb)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AaBb、Aabb、aaBb):鲜红色(aabb)=3:1。因此,F1蓝色植株(AaBb)自花授粉, 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蓝色(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2aaBb):鲜红色(aabb)=15:1。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能够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关系判断该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并根据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判断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的对数以及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可能基因型。
(江苏省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生物试题)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 相关基因用A、a 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D、d 表示,其中1号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社会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是0.04%; 男性人群中隐性基因d占5%。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_定律。
(2)2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4号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5号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3)7号患甲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3号与4 再生一男孩,该男孩表现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4)5号与一男性婚配,生下不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3). 自由组合 (4). AaXDXd (5). 5/6 (6). 1/2 (7). 1/153 (8). 38/51 (9). 139/160
【解析】
【分析】
分析系谱图:1号和2号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5号,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5号患甲病,基因型为aa,1号和2号的基因型为Aa。1号和2号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6号,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已知“1号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详解】(1)据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控制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5号患甲病,基因型为aa,则1号和2号的基因型为Aa。6号患乙病,基因型为XdY,则2号的基因型为XDXd。因此2号的基因型是AaXDXd。1号基因型为AaXDY,2号基因型为AaXDXd,则所生女儿4号的基因型为AA、Aa、XDXD、XDXd,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则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5号患甲病,基因型为aa,5号不患乙病,基因型为XDXD、XDXd,因此5号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3)社会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是0.04%,即aa=0.04%,a=0.02,A=0.98,AA=0.98×0.98,Aa=2×0.98×0.02,AA:Aa=49:2,则正常人中AA占、Aa占,即3号的基因型为AA、Aa,4号的基因型为AA、Aa。因此7号患甲病aa的概率是××=。对于乙病而言,3号基因型为XDY,4号基因型为XDXD、XDXd,他们再生一男孩,该男孩不患乙病的概率是+×=。因此该男孩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
(4)对于乙病而言,男性人群中隐性基因d占5%,则男性人群中XDY占,XdY占。5号不患乙病,基因型为XDXD、XDXd。5号与一男性婚配,生下不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
【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判断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能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相关概率,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江苏省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生物试题)已知果蝇某对等位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雌性隐性纯合致死(合子或胚胎)。现有基因型为XaY、XAXa的果蝇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 F2,则F2中雌性与雄性个体的比例是( )
A. 1 : 1 B. 3 : 4 C. 3 : 2 D. 1 : 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文:基因型为XaY、XAXa的果蝇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AXa:XaXa(致死):XaY:XAY=1:1:1:1,其中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XA:Xa=1:1,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XA:Xa:Y=1:1:2。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子一代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XA:Xa=1:1,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XA:Xa:Y=1:1:2,因此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则F2中基因型及比例为1/2×1/4XAXA、1/2×1/4XAXa、1/2×1/2XAY、1/2×1/4XAXa、1/2×1/4XaXa(致死)、1/2×1/2XaY,可见F2中雌性与雄性个体的比例(1/8+1/8+1/8):(1/+1/4)=3:4。
故选B。
(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生物试题)下图表示雌雄同株的植物体内色素合成的两种途径,不能合成色素的植株开白花。相关基因独立遗传,且不考虑变异。请回答:
途径一:
途径二:
(1)仅具有途径一的植物,白花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 该种植物某红花个体自交所得子代开红花与白花之比为3: 1 ,则该红花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将该植物两株纯合白花品系杂交,F1开红花,将F1自交得到F2,则F2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
(2)某种植物通过途径二决定花色,红色素和蓝色素都能合成的植株开紫花。
研究发现配子中R和H基因同时存在时可使其成活率降低25%,但对雌雄配子的作用情况尚需进一步研究确认。请利用基因型为RrHh的植株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探究,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测结果、结论。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 。
预测结果、结论:
若____________ , 则R和H基因同时存在时只使雌配子成活率降低25% ,对雄配子成活率不产生影响。
若_____________,则R和H基因同时存在时只使雄配子成活率降低25%,对雄配子成活率不产生影响。
若_______________,则R和H基因同时存在时可使雌雄配子成活率均降低25%。
(3)若另一种植物的花也有红花和白花两种,与红色素合成有关的两种酶分别由基因M和N控制。若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自交,后代红花:白花=3:13,请你参照途径一写出该植物色素合成的一种途径____________。
【答案】 (1). 5 (2). AABb、AaBB (3). 8/9 (4). 实验方案:以基因型RrHh的植株为父本,白花植株为母本进行测交作为正交实验;以白花植株为父本,基因型RrHh的植株为母本进行测交作为反交实验,分别统计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5). 正交实验后代紫花:红花:蓝花:白花的比值为1:1:1:1,反交实验该比值为3:4:4:4 (6). 正交实验后代紫花:红花:蓝花:白花的比值为3:4:4:4,反交实验该比值为1:1:1:1。 (7). 正交反交实验后代紫花:红花:蓝花:白花的比值均为3:4:4:4 (8).
【解析】
【分析】
分析途径一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才会生成红色素,白花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分析途径二,存在基因A时,为蓝色花,存在基因B时为红色花。
【详解】(1)分析途径一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才会生成红色素,白花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该种植物某红花个体自交所得子代开红花与白花之比为3: 1 ,两对基因控制,说明一对基因纯合,另一对基因杂合,故为AABb、AaBB; 将该植物两株纯合白花品系杂交,白花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基因型为AaBb,F2红花基因型为2AABb、2AaBB、1AABB4、AaBb,其中杂合子基因型为2AABb、2AaBB、4AaBb,故F2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8/9。
(2)研究发现配子中R和H基因同时存在时可使其成活率降低25%,可以基因型RrHh的植株为父本,白花植株为母本进行测交作为正交实验;以白花植株为父本,基因型RrHh的植株为母本进行测交作为反交实验,分别统计后代的性状分离比。若R和H基因同时存在时只使雌配子成活率降低25% ,对雄配子成活率不产生影响,则正交实验后代紫花:红花:蓝花:白花的比值为1:1:1:1,反交实验该比值为3:4:4:4;若R和H基因同时存在时只使雄配子成活率降低25%,对雌配子成活率不产生影响。则正交实验后代紫花:红花:蓝花:白花的比值为3:4:4:4,反交实验该比值为1:1:1:1;若R和H基因同时存在时可使雌雄配子成活率均降低,则正交反交实验后代紫花:红花:蓝花:白花的比值均为3:4:4:4。
(3)若另一种植物的花也有红花和白花两种,与红色素合成有关的两种酶分别由基因M和N控制。若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自交,后代红花:白花=3:13,则该植物色素合成的另一种途径为: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的遗传实验答遗传问题;学会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预期结果、获取结论。
(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生物试题)某XY型昆虫的红眼与朱红眼、有眼与无眼由两对基因分别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存在两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一只红眼雌性个体与一只朱红眼雄性个体交配,F1雄性个体中有红眼和无眼,雄性个体全为红眼。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红眼
朱红眼
无眼
雌性个体
15/61
5/61
9/61
雄性个体
24/61
8/61
0
A. 红眼为显性性状,控制红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 F1和F2的产生过程中均出现了致死个体
C. 可用测交的方法验证F1,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
D. F2雌性无眼个体有3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占1/3
【答案】ABCD
【解析】
【分析】
根据亲代有眼杂交产生无眼,即符合“无中生有为隐性”,无眼(b)为隐性,有眼为显性。从亲代红眼和朱红眼杂交产生都是红眼的F1,或者表格F2代红眼:朱红眼=3:1,可得红眼(A)为显性,朱红眼为隐性。
【详解】A、由分析可得,红眼为显性性状,根据F1代和表格F2,雄性无眼均为0,推测该性状一定在X染色体上,若只在X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则F1代雌性不能出现无眼,该假设不成立。若X和Y染色体上都有,则亲代雄性X上必为b,才可能出现XbXb无眼雌性,得出控制有眼与无眼的B(b)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A错误;
B、综上分析可推知:亲本红眼雌性个体与朱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aaXbYB,F1的基因型为AaXBYB、AaXbYB、AaXBXb、AaXbXb四种,且比值相等,故F1中没有致死个体,B错误;
C、测交是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交配,因存在两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即aaXbXb个体致死,所以若要验征F1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不能用测交方法,C错误;
D、F1产生的雌雄配子中,A:a为1:1,雌配子XB:Xb=1:3,雄配子XB:Xb:YB=1:1:2。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由于aaXbXb致死,所以F2红眼雌性个体有2种基因型,分别是1AAXbXb、2AaXbXb,其中纯合子占1/3,D错误。
故选ABCD。
(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ClB区段,有C、l、B三个基因,用XClB表示。B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l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XClBXClB与XClBY不能存活);ClB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正常果蝇X染色体无ClB区段(用X+表示)。果蝇的长翅(Vg)对残翅(vg)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亲代雌果蝇在进行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多有________个ClB区段。亲代雄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2)图1 F1中长翅果蝇中正常眼与棒眼的比例为________。如果用F1棒眼长翅的雌果蝇与F1正常眼残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棒眼长翅果蝇的概率是________。
(3)图2是研究X射线对正常眼果蝇X染色体诱变示意图。F1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为了鉴定X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1中________果蝇杂交,X染色体的诱变类型能在其杂交后代某性别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能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如果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1中另一表现型的雌果蝇杂交,不能准确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2). VgX+和vgY或VgY和vgX+ (3). 2∶1 (4). 2/9 (5). 正常眼∶棒眼=1∶1 (6). 棒眼雌性 (7). X染色体(非姐妹染色体)间可能发生了交换
【解析】
【分析】
提取题干信息可知: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ClB区段,有C、l、B三个基因,可表示为XClB。l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且ClB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1)据图可知,亲代雌果蝇一条X染色体带有CIB区段,亲代雌果蝇在进行细胞分裂过程中,复制后最多有2个ClB区段;亲代雄果蝇基因型为VgvgX+Y,故若不考虑交叉互换等情况,亲代雄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基因型有2种,可能为VgX+和vgY或VgY和vgX+。
(2)眼色而言,亲本基因型是X+XClB和X+Y,F1基因型是X+X+、X+Y、X+XClB、XClBY,其中XClBY胚胎期死亡,X+X+、X+Y表现为正常眼,X+XClB表现为棒眼,故正常眼与的棒眼比例为2:1;F1棒眼长翅雌果蝇基因型是(1/3VgVg、2/3Vgvg)X+XClB,F1正常眼残翅雄果蝇基因型是vgvgX+Y,又因为XClBY胚胎期死亡,二者杂交产生棒眼长翅果蝇VgvgX+XClB为2/3×1/2×2/3=2/9。
(3)P:X+XClB×X?Y→F1:雌性X?XClB、X?X+、雄性X+Y、XClBY(死亡),F1中雌果蝇为正常眼X?X+:棒眼X?XClB=1:1;为了鉴定X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1中棒眼雌性果蝇进行杂交:因ClB存在时,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故X?XClB不会交叉互换,X?X+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又由于杂交后代中雄果蝇染色体来源于F1(X?XClB)雌果蝇,而F1棒眼雌果蝇(X?XClB)中的X?的来自于亲本的被X射线照射过的雄果蝇,故隐性突变可以在子代雄性中显示出来;如果选择F1雌性正常眼X?X+与正常眼雄性X+Y交配,则雌性染色体有可能存在交叉互换,这样会导致雄性个体中突变个体的数量减少,故不能准确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以及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学情检测)孔雀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用“礼服”品种的雌鱼和雄鱼做亲本杂交,后代中雌鱼均表现为“礼服”性状;雄鱼表现为1/2“礼服”性状、1/2无“礼服”性状。则F1个体自由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雌“礼服”:雌“无礼服”:雄“礼服”:雄“无礼服”)之比为( )
A. 7:1:6:2 B. 9:3:3:1 C. 1:1:1:1 D. 1:7:6:2
【答案】A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根据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且有礼服的亲本生出了无礼服的后代,据此可知有礼服对无礼服为显性性状,且相关基因为与X染色体上,根据后代表现型可推测,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相关基因用B/b表示)
【详解】根据分析可推出,F1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有礼服)、XBXb(有礼服)、XBY(有礼服)XbY(无礼服),比例为1∶1∶1∶1,若F1个体自由交配,则F1群体中卵细胞的比例为XB∶Xb=3∶1,精子的种类与比例为XB∶Xb∶Y=1∶1∶2,则F1个体自由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雌“礼服”∶雌“无礼服”∶雄“礼服”∶雄“无礼服”=(3/4×1/4×2+1/4×1/4)∶(1/4×1/4)∶(3/4×2/4)∶(1/4×2/4)=7/16∶1/16∶6/16∶2/16=7∶1∶6∶2.,即A正确。
故选A。
【点睛】
(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学情检测)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纯合的黑色和黄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F1随机交配获得F2。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自然界中,该高等动物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共有5种,黑色和黄色各有2种
B. 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C. 若检测F2中的黑色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将其与白色纯合子杂交
D. 若F1减数分裂时两对基因发生了重组,则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白色的基因型为A_B_、aabb,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_,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用纯合的黑色和黄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详解】A、该高等动物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aabb五种,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A正确;
B、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即F2的表现型之和为16,是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能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若检测F2中的黑色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将其与白色纯合子aabb杂交,但白色纯合子还有AABB,故不能用白色纯合子进行检测,C错误;
D、若F1减数分裂时两对基因发生了重组,就会产生多种配子,就丰富了后代的多样性,则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D正确。
故选ABD。
(姜堰中学、如东中学、沭阳如东中学2021届高三联考试题)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Ⅰ-2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人群中甲病基因频率为1/15,乙病基因频率为1/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病为伴性遗传,乙病为常染色体遗传
B. Ⅱ-3体细胞内最多含有6个致病基因
C. Ⅲ-1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下患病小孩的概率为6/11
D. Ⅲ-7与一甲病男性结婚,生下正常小孩的概率为49/116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主要有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显性和隐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等,判断遗传病方式的方法为:
1、判定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
若系谱中,遗传具有“父传子,子传孙”的特点,即患者都是男性且有“父→子→孙”的传递规律,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否则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
2、判定是否为母系遗传
若系谱中,女性患者的子女全部患病,女性正常的子女全部正常,即子女的性状总是与母方一致,则为母系遗传,否则不是母系遗传。
3、判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1)若双亲正常,其子代中有患者,则此单基因遗传病一定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2)若患病的双亲生有正常后代,则此单基因遗传病一定为显性遗传(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如果没有上述明显特征,则采用假设法,即先假设为显性或隐性遗传,如果与遗传图谱相符,则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
4、判定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
(1)在确定是隐性遗传的前提下:①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则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②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在确定是显性遗传的前提下:①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则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②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分析图中可知,Ⅱ-4和Ⅱ-5患甲病,而Ⅲ-7正常,则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Ⅱ-4和Ⅱ-5不患乙病,Ⅲ-5、Ⅲ-6患乙病,可判断乙病为隐性病,又因为Ⅰ-2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可推测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详解】A、据图推测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错误;
B、假设用A、a和B、b表示甲病和乙病相关基因,根据两种病遗传方式,可判断Ⅱ-3的基因型为AaXbY,正常体细胞中含有两个致病基因,复制后最多含有4个致病基因,B错误;
C、Ⅲ-1的基因型为AaXBY,人群中正常女性基因型为aaXBX_,不可能携带甲病致病基因,为乙病携带者的概率为:(2×1/10×9/10)/(2×1/10×9/10+9/10×9/10)=2/11;对于甲病来说,患病的概率为1/2,正常的概率为1/2,对于乙病来说,患病的概率为2/11×1/4=1/22,正常的概率为1-1/22=21/22,生下正常小孩的概率为1/2×21/22=21/44,患病的概率为1-21/44=23/44,C错误;
D、Ⅲ-7的基因型为aaXBX_,甲病男性的基因型为A_XBY,分别讨论甲病和乙病,对于甲病,该男性为Aa的概率为(2×1/15×14/15)/(2×1/15×14/15+1/15×1/15)=28/29,为AA的概率为1/29,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28/29×1/2=14/29,对于乙病,Ⅲ-7为XBXB的概率为1/2,为XBXb的概率为1/2,该男性乙病的基因型为XBY,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2×1/4=1/8,正常的概率为1-1/8=7/8,综合两病,生下正常小孩的概率为14/29×7/8=49/116,D正确。
故选ABC。
(姜堰中学、如东中学、沭阳如东中学2021届高三联考试题)果蝇的正常翅和小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果蝇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基因b,b纯合时导致雌果蝇转化为不育雄果蝇,但在雄果蝇中没有性转变效应。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研究人员选择了一群正常翅雌果蝇与一群雄果蝇自由交配,F1的性别比例为1∶3,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翅雌果蝇∶小翅雌果蝇∶正常翅雄果蝇∶小翅雄果蝇=7∶1∶19∶5。回答:
(1)控制果蝇正常翅和小翅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为_____________。
(2)亲代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其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为___________。
(3)若让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则F2的性别比例(♀∶♂)为__________。
(4)选择一对雌雄果蝇进行杂交,若要使子代中雄果蝇所占比例最高,请用遗传图解和相应文字表示该杂交过程(不考虑A/a)_____________。
【答案】 (1). X (2). 正常翅和小翅在子代雌雄个体中的性状分离比不同,说明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 0 (4). bbXAY、bbXaY
(5). bXA:bXa:bY=1:1:2 (6). 5:11 (7).
文字说明:子代Bb和bb各占1/2,其中Bb的个体雌雄各占1/2, bb 的个体均为雄性,故子代雌:雄=1:3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一群正常翅雌果蝇和一群雄果蝇杂交,子代“正常翅雌果蝇:小翅雌果蝇:正常翅雄果蝇:小翅雄果蝇=7:1:19:5”,由于正常翅和小翅在子代雌雄个体中的性状分离比不同,因此果蝇的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题意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所以B/b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根据子代果蝇的性别比例是(♀:♂)1:3,果蝇基因型为bb时,会导致雌果蝇转化为不育雄果蝇,所以子代雌果蝇中,说明1/2反转形成雄果蝇,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雌性个体是Bb,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bb。又因为F1中正常翅雌果蝇:小翅雌果蝇:正常翅雄果蝇:小翅雄果蝇=7:1:19:5,判断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BbXAXA=1:1,雄性亲本基因型有bbXAY:bbXaY=1:1。(因为若BbXAXa:BbXAXA=1:1,则雌配子BXA:bXA:BXa:bXa=3:3:1:1;若bbXAY:bbXaY=1:1,则雄配子为bXA:bXa:bY=1:1:2,两亲本杂交,基因型bb的性反转,统计得出F1中正常翅雌果蝇:小翅雌果蝇:正常翅雄果蝇:小翅雄果蝇=7:1:19:5。
【详解】(1)由题干信息“一群正常翅雌果蝇与一群雄果蝇自由交配,F1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翅雌果蝇:小翅雌果蝇:正常翅雄果蝇:小翅雄果蝇=7:1:19:5”,说明正常翅和小翅在子代雌雄个体中的性状分离比不同,即控制果蝇正常翅和小翅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
(2)由分析可知,亲本雌性个体是BbXAXa和BbXAXA,因此纯合子所占比例为为0。由于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XAY:bbXaY=1:1,则其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为bXA:bXa:bY=1:1:2。
(3)由于F1中雌果蝇基因型都是Bb(产生1/2B和1/2b),而雄果蝇中能繁殖的基因型及比例Bb:bb=1:1(产生1/4B和3/4b),所以让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雌果蝇中将有3/8的将会发生性反转,因此雄果蝇的比例有1/2+1/2*3/8=11/16,雌果蝇占的比例则为1-11/16=5/16,即F2的性别比例(雄:雌)为11:5。
(4)选择一对雌雄果蝇进行杂交,若要使子代中雄果蝇所占比例最高,遗传图解和相应文字表示该杂交过程如下:
遗传图解:
注意:子代Bb和bb各占1/2,其中Bb的个体雌雄各占1/2,bb的个体均为雄性,故子代雌:雄=1:3。
【点睛】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出亲本的基因型,然后根据亲本基因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写出遗传图解是解题的基本思路,自由交配方式后代的概率计算是本题的重点和难点。
(2021届江苏基地学校高三第一次大联考)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甲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乙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 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Ⅱ7 D. 若Ⅲ10和Ⅲ13近亲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为3/4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3和Ⅱ-4号均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1和Ⅰ-2号均不患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为伴性遗传病,因此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此答题。
【详解】AB、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B错误;
C、Ⅲ13不患甲病,但患有乙病,其基因型是aaXbY,所以致病基因来自于Ⅱ8,C错误;
D、Ⅲ-10(1/3AA、2/3Aa、1/4XBXb、3/4XBXB)和Ⅲ-13(aaXbY)结婚,生育一个不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1/2)×(1-1/4×1/2)=7/24,则患者1-7/24=17/24,D错误。
故选BCD。
(2021届江苏基地学校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下培养子代,结果如下图所示(控制果蝇眼形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果蝇翅形的基因用B、b表示)。请回答:
(1)图中果蝇的翅形和眼形性状中属于伴性遗传的是____,写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
(2)据图分析,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F1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
(3)F1中雌果蝇的性状与雄果蝇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特定的实验环境导致基因型为____或 ____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为获得更明确的结论,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
①选用____(基因型)进行杂交实验,将子代培养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中。
②结果与结论:若子代果蝇仅有雄性,则基因型为____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若子代果蝇雌雄都有,则基因型为____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
【答案】 (1). 眼形 (2). F1中无棒眼雌性 (3). BbXAXa、BbXAY (4). 1/2 (5). BBXAXA (6). BBXAXa (7). BBXaXa 和BBXAY (8). BBXAXa (9). BBXAXA
【解析】
【分析】
据图1分析,采用逐对分析法:圆眼与圆眼杂交子代出现棒眼,则圆眼为显性性状,棒眼为隐性性状;杂交子代中圆眼雄性:圆眼雌性:棒眼雄性=(301+102):(499+198):(302+98),子代中无棒眼雌性,说明该性状与性别相关联,故为伴X染色体遗传;长翅与长翅杂交子代出现残翅,则残翅为隐性性状;且雌雄个体中均有长翅和残翅,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为常染色体遗传。至于雌雄中长翅和残翅的比值不相等,可能是雌性中存在致死的个体。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F1中无棒眼雌性,说明该性状与性别相关联;故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
(2)亲代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且圆形为显性性状,子代雄性中出现圆眼和棒眼,故母本基因型为XAXa、子代雌性均为圆眼,故父本基因型为XAY;亲代均为长翅,且该性状位于常染色体,子代中雌雄个体均有长翅和残翅,故双亲基因型均为Bb。综上所述,双亲基因型为BbXAXa、BbXAY;F1圆眼残翅雌果蝇(bbXAX—)中杂合子(bbXAXa)的比例为1/2。
(3)结合(2)可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BbXAXa和BbXAY,根据亲代基因型可知,子代中雌性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比例应为(1BBXAXA+1BBXAXa+2BbXAXA+2BbXAXa):(1bbXAXA+1bbXAXa)=6:2,而实际比例约为5:2,因此可判定基因型为BBXAXA 或BBXAXa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成活而死亡。
为获得更准确的结论,可进一步设计实验,设计如下探究实验:
①选用BBXaXa 和BBXAY的个体进行杂交实验,将子代培养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中。
②结果与结论:若BBXAXa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则子代果蝇仅有雄性(BBXaY);
若BBXAXa的个体能正常发育存活,BBXAXA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则子代果蝇雌雄都有(BBXAXa、BBXaY)。
【点睛】本题的切入点为图示中呈现的“亲、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这一信息。借助统计分析的方法,依据图示中呈现的信息,将子代每一对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的比例统计出来。据此结合题意并依据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推知双亲的基因型,然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组合,进而围绕“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知识对相关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江苏省常州市2021届高三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家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控制羽毛颜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已知基因C为彩色羽必需,但非连锁的基因I可掩盖基因C的作用。现选白色鸡(CCII)与白色鸡(ccii)杂交实验至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若考虑性别,F2中表现型有4种,比值为9∶3∶3∶1
B. 若考虑性别,F2白色鸡的基因型共有12种
C. 若不考虑性别,F2白色鸡中纯合子占3/13
D. 若不考虑性别,F2CcIi占白鸡的4/9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根据题意:基因在常染色体上,C_ii为彩色羽毛,C_I_、ccI_、ccii为白色羽毛,CCII×ccii→CcIi,F1相互交配,F2彩色羽毛的基因型为3C_ii,白色羽毛的基因型及比例为9C_I_、3ccI_、1ccii。
【详解】A、若考虑性别,F2中表现型有2种,彩色:白色=3:13。考虑性别,彩色雌鸡:白色雌鸡:彩色雄鸡:白色雄鸡=3∶13∶3∶13,A错误;
B、若考虑性别,F2白色鸡的基因型有CCII、CCIi、CcII、CcIi、ccII、ccIi、ccii7种,考虑性别,共14种,B错误;
C、若不考虑性别,F2白色鸡的基因型为9C_I_、3ccI_、1ccii,其中纯合子占3/13,C正确;
D、若不考虑性别,F2白色鸡的基因型为9C_I_、3ccI_、1ccii,其中CcIi占白鸡的4/13,D错误。
故选C。
【点睛】
(江苏省常州市2021届高三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果蝇E(有眼)和e(无眼)基因位于Ⅳ号点状染色体上,因Ⅳ号染色体的信息量在基因组中占比少,三体和单体都能存活并繁衍后代。假设三体分离都遵循“一极2条,另一极1条”的原则,现用ee二倍体无眼雌果蝇来测有眼三体雄果蝇的基因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
A. 该种变异类型与猫叫综合征一致,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B. Ⅳ号染色体增加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C. 如果后代果蝇有眼∶无眼=3∶1,则三体基因型是EEe
D. 如果后代果蝇有眼∶无眼=1∶1,则三体基因型是Eee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A、猫叫综合征是人体5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
B、Ⅳ号染色体增加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不利的变异,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死亡,B错误;
C、三体基因型是EEe,则会产生E:Ee:EE:e=2:2:1:1的配子,与基因型ee的雌蝇交配,子代果蝇有眼∶无眼=5∶1,C错误;
D、三体基因型是Eee,则会产生e:Ee:ee:E=2:2:1:1的配子,与基因型ee的雌蝇交配,子代果蝇有眼∶无眼=1∶1,D正确。
故选ABC。
【点睛】
(江苏省常州市2021届高三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翘翅(Cy)果蝇由野生型(+)果蝇突变而来。若翘翅果蝇与野生型果蝇杂交,子代中翘翅∶野生型=1∶1;若翘翅与翘翅杂交,子代中翘翅∶野生型=2∶1。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由题意可知,基因往往具有多效性,Cy基因除影响翅型外,还可能影响________。二倍体果蝇在该Cy基因座位上有____种基因型。
(2) 由题意可判断,Cy基因是____。
A. 显性基因 B. 隐性基因 C. 有利突变
D. 有害突变 E. 在常染色体上 F. 在X染色体上
(3) 选一对雌雄果蝇杂交(P∶翘翅×翘翅)形成(子一代)种群,尔后群体内随机交配,第n代时翘翅与野生型之比为____。
(4) 星眼(S)基因与翘翅基因拥有相似的多效性,为研究S与Cy基因的位置关系及其影响,现选一对雌雄果蝇杂交(翘翅×星眼),子代出现翘翅星眼、翘翅、星眼和野生型四种个体,比值为1∶1∶1∶1,欲判断S与Cy基因的位置,选子代中的翘翅星眼果蝇与翘翅果蝇杂交,若后代表现型与比例为____,证明Cy和S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若后代表现型与比例为____,证明Cy和S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答案】 (1). 胚胎发育(或个体生存) (2). 2 (3). ADE (4). 2:n (5). 翘翅星眼:翘翅:星眼:野生型=2:2:1:1 (6). 翘翅星眼:翘翅:星眼=1 :1:1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若翘翅与翘翅杂交,子代中翘翅∶野生型=2∶1,说明翘翅为显性性状,且为杂合子,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详解】(1) 由分析可知,Cy基因显性纯合会导致个体死亡,说明Cy基因除影响翅型外,还可能影响胚胎发育(或个体生存)。二倍体果蝇在该Cy基因座位上有2种基因型,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
(2) 由分析可知,Cy基因是显性基因,Cy基因显性纯合致死,故属于有害突变,子代性状与性别无关,可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故ADE正确。
(3) 选一对雌雄果蝇杂交(P∶翘翅×翘翅)形成(子一代)种群,尔后群体内随机交配,第1代杂合子翘翅与野生型比为2:1,第2代杂合子翘翅与野生型比为2:2,第3代杂合子翘翅与野生型比为2:3,可推知第n代时翘翅与野生型之比为2:n。
(4) 星眼(S)基因与翘翅基因拥有相似的多效性,为研究S与Cy基因的位置关系及其影响,现选翘翅|(Cy-)×星眼(S-)雌雄果蝇杂交,子代出现翘翅星眼(CyS)、翘翅(Cy-)、星眼(S-)和野生型(--)四种个体,比值为1∶1∶1∶1,欲判断S与Cy基因的位置,选子代中的翘翅星眼果蝇(Cy-S-)与翘翅果蝇(Cy---)杂交,若后代表现型与比例为翘翅星眼:翘翅:星眼:野生型=2:2:1:1,证明Cy和S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若后代表现型与比例为翘翅星眼:翘翅:星眼=1 :1:1,证明Cy和S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点睛】该题考查基因突变、基因位置的判断、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
(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B. F1基因型有12种
C. 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 D. F1雌蝇中表现母本性状的概率是3/16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长翅果蝇交配后代出现残翅果蝇,因此长翅为显性性状,残翅为隐性性状,亲本都是杂合子,基因型为Bb,子代中残翅果蝇的概率是bb=1/4 ,因此F1代的白眼雄果蝇的概率是1/2 ,所以亲代雌果蝇是杂合子,基因型为XRXr,所以亲本中红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白眼长翅果蝇BbXrY。
【详解】A、长翅果蝇交配后代出现残翅果蝇,因此长翅为显性性状,残翅为隐性性状,亲本都是杂合子,基因型为Bb,子代中残翅果蝇的概率是bb=1/4 ,因此F1代的白眼雄果蝇的概率是1/2 ,所以亲代雌果蝇是杂合子,基因型为XRXr,所以亲本中红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A正确;
B、亲本中红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白眼长翅果蝇BbXrY,F1的B、b基因型有BB、Bb、bb3种,R、r基因型有XRXr、XRXr、XrY、XrY4种,一共3×4=12种,B正确;
C、雌性亲本基因型为BbXRXr,产生Xr的配子占1/2,雄性亲本基因型BbXrY,产生Xr的配子也占1/2,C正确;
D、F1雌蝇中表现母本性状的概率是长翅3/4×红眼1/2=3/8,D错误。
故选D。
(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下列据图所作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基因组成如甲图所示的两个亲本杂交产生AaBB后代的概率为1/8
B. 如果乙图表示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含量,则①表示氧元素
C. 丙图表示某家庭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如图5号女儿患病,那么3、4号异卵双生兄弟都是杂合子的概率为4/9
D. 从丁图DNA复制可以看出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1、分析甲图:甲细胞含有2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其基因组成为AaBb;
2、分析乙图:C、H、O、N元素占鲜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O>C>H>N;
3、分析丙图:1号和2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个患病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如果是伴X染色体遗传,女患病其儿子和父亲一定患病,该女性患者父亲正常,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因此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a表示),则1号和2号的基因型均为Aa,5号的基因型为aa;
4、分析丁图:母链是a、d,进行DNA分子复制。
【详解】A、图甲Aa、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如果基因型AaBb的两个亲本杂交,则子代产生AaBB后代的概率为1/2×1/4=1/8,A正确;
B、如果乙图表示细胞中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则①表示碳元素, B错误;
C、由分析可知,丙图无中生有为隐性遗传病,如图5号为患病,基因型为aa,则双亲1与2都为Aa,则正常后代3、4的基因型是AA或Aa,比例分别是1/3、2/3,由题意已知3、4是异卵双生,所以两者基因型都是杂合子的概率2/3×2/3=4/9,C正确;
D、从丁图DNA复制可看出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D正确。
故选ACD。
(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进行人类遗传病方面的调查研究。图甲是该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显、隐性基因用A、a表示)。请分析回答;
(1)通过_____________个体可以排除这种病是显性遗传病。若Ⅱ4号个体不带有此致病基因,则Ⅲ7和Ⅲ10婚配,后代男孩患此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2)Ⅲ7号个体婚前应进行______________,以防止生出有遗传病的后代。若要调查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需要保证_____________。
(3)若Ⅱ4号个体带有此致病基因,Ⅲ7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
①红绿色盲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定律。
②Ⅲ7和Ⅲ10婚配,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
③假设控制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分别用B和b表示,图乙表示Ⅱ3产生的卵细胞中相关染色体模式图,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方框中绘制该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并在图中标注相关的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Ⅱ-3、Ⅱ-4、Ⅲ-8 (2). 1/4 (3). 遗传咨询 (4). 随机取样、调查群体足够大 (5). 基因分离定律 (6). 3/8 (7).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片,图甲中3号和4号个体,表现正常,但是8号却患病,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8号是男孩,所以该病不能确定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
【详解】(1)系谱图显示,Ⅱ3和Ⅱ4均正常,其Ⅲ8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排除这种病是显性遗传病,若Ⅱ4个体不带有此致病基因,则可推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遗传图谱,Ⅱ3基因型为XAXa,Ⅱ4基因型为XAY,可知Ⅲ7的基因型为XAXA或者XAXa,Ⅲ8的基因型为XaY,Ⅱ5基因型XAXa,Ⅱ6的基因型为XaY,可知Ⅲ9基因型为XaXa,Ⅲ10的基因型为XAY;Ⅲ7的基因型 为XAXA和XAY后代不患病,XAXa和XAY后代男孩患病概率为1/2,XAXa的概率为1/2,后代男孩患此病的概率是1/2×1/2=1/4。
(2)Ⅲ7的基因型为XAXA或者XAXa,可能携带致病基因,因此婚前应进行遗传咨询,以防止生出有遗传病的后代。若要调查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需要保证随机取样、调查群体足够大。
(3)①红绿色盲为单基因遗传病中的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红绿色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②只研究该病:若Ⅱ4个体带有此致病基因,则可推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6和Ⅲ8的基因型均为aa,Ⅱ3、Ⅱ4、Ⅲ10的基因型均为Aa,进而推知Ⅲ7的基因型为1/3AA、2/3Aa。 可见,Ⅲ7和Ⅲ10婚配,AA和aa后代全部不患病,Aa和aa,生下患该病孩子的概率是2/3Aa×1/4aa=1/6,正常的概率是1—1/6= 5/6。只研究红绿色盲:Ⅲ7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Ⅲ7的基因型为XBXb,Ⅲ10的基因型为XBY,所以Ⅲ7和Ⅲ10婚配,生下患红绿色盲孩子的概率是1/4XbY,正常的概率是1-1/4=3/4。综上分析,Ⅲ7和Ⅲ10婚配,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5/6×3/4=3/8。
③综合上述分析可推知:Ⅱ3的基因型为AaXBXb,图乙所示的Ⅱ3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Xb,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形成次级卵母细胞一极的基因为AXb,移向另一极的基因是aXB。绘制的该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如图:
。
【点睛】本题学生首先从遗传图谱判断该遗传病的类型是关键,之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分析解题。
(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小麦种皮的颜色由多拷贝基因决定,等位基因R越多,种皮越红,r越多,种皮越白。现用红色种皮小麦和白色种皮小麦杂交,F1自交,F2代红色种皮和白色种皮小麦的比例为63:1。有关控制小麦种皮颜色基因R、r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控制小麦种皮颜色的基因有两对,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 控制小麦种皮颜色的基因有三对,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 控制小麦种皮颜色的基因有三对,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D. 控制小麦种皮颜色的基因有四对,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等位基因R越多,种皮越红,r越多,种皮越白,即R有累加效应,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即显性基因越多,颜色越深。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已知,R有累加效应,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即显性基因越多,颜色越深。假设小麦杂交中产生分离的R基因座有n个,即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白色出现的概率为(1/4)n,又因为F2红色种皮和白色种皮小麦的比例为63:1,则(1/4)n=1/64,计算得出n=3。所以控制小麦种皮颜色的基因有三对,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故选C。
(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发病率和遗传方式的调查活动(某小组的调查结果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___________在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需要做到___________。
(2)甲病受基因A和a控制,乙病受基因B和b控制,仅据图1不能确定甲、乙病遗传方式,原因是___________,。对部分家庭成员是否携带甲病基因,进行核酸分子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判断出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经过多个小组调查的系谱图合并研究发现,乙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
(3)图1中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Ⅱ6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Ⅱ9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____。
(4)经调查发现乙病在人群中每2500人有一人患此病,若图1中Ⅱ7又与一健康男子再婚,则再婚后他们生一个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
【答案】 (1). 单基因遗传病 (2). 随机调查、样本足够大 (3). 调查的后代数和世代数太少 (4). 常染色体隐性 (5). AaBb (6). AaBB或AaBb (7). 20/27 (8). 1/153
【解析】
【分析】
由图1可知,甲病和乙病都是隐性遗传病,但由于调查的后代数和世代数太少,不能确定甲、乙病遗传方式。
由图2可知,I3、I4有3个不同的基因片段,说明是杂合子,II8只有突变的基因,I2只有正常的基因,由此可判断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1)调查时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等,在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需要做到随机调查、样本足够大。
(2)由图1可知,甲病和乙病都是隐性遗传病,但由于调查后代数和世代数太少,不能确定甲、乙病遗传方式。对部分家庭成员是否携带甲病基因,进行核酸分子检测,由图2可知,I3、I4有3个不同的基因片段,说明是杂合子,II8只有突变的基因,I2只有正常的基因,由此可判断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3)因为I1、I2没有甲病,II5有甲病,故亲本均为杂合子Aa,II2基因型为Aabb,而II6不患乙病,则Ⅰ1的基因型是AaBb,Ⅱ6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I3、I4均为AaBb,Ⅱ7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1/3BB或2/3Bb),根据配子法,Ⅱ9正常的概率为5/6A_×8/9B_=20/27。
(4)乙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每2500人就有一个患者,即bb的基因型频率为1/2500,则b的基因频率=1/50,B的基因频率=1-1/50=49/5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BB的基因型频率(49/50)2,Bb的基因型频率=2×49/50×1/50,则一个健康的男子是Bb的概率为2/51,而Ⅱ7的基因型为(1/3BB或2/3Bb),则再婚后他们生一个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2/51×2/3×1/4=1/153。
【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调查人类遗传病、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能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正确结论;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联考)洋葱鳞茎有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研究人员用红色鳞茎洋葱与白色鳞茎洋葱杂交,F1全为红色鳞茎洋葱,F1自交,F2中红色、黄色和白色鳞茎洋葱分别有119株、32株和10株。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洋葱鳞茎不同颜色是由叶绿体中不同色素引起的
B. F2的红色鳞茎洋葱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1/3
C. F2中出现了亲本没有的表现型,比例是3/8
D. F2中的黄色鳞茎洋葱进行测交,得到白色鳞茎洋葱的概率为2/3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可知,F2中红色、黄色和白色分别有119株、32株和10株,即F2的性状分离比为12:3:1,故可知洋葱鳞茎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这两对基因用A、a和B、b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红色)和aabb(白色),F1的基因型为AaBb(红色)。
【详解】A、洋葱鳞茎不同颜色是由液泡中的颜色引起的,A错误;
B、F2的红色鳞茎洋葱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4/12,即1/3,B正确;
C、F2中出现了亲本没有的表现型黄色,比例是3/16,C错误;
D、F2中的黄色鳞茎洋葱基因型设为aaBB和aaBb比例为1:2,故测交得到白色洋葱aabb的概率为1/2×2/3=1/3,D错误。
故选B。
【点睛】题干中12:3:1是9:3:3:1的变式,故认为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南昌二中2021届上学期高三第四次考试)4. 有关果蝇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数目是精细胞的两倍
B. 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是精细胞的两倍
C. 初级精母细胞中有Y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中无Y染色体
D. 初级精母细胞中有X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中无Y染色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果蝇为二倍体生物,体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详解】A、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数目是2条,精细胞的性染色体只有1条,A正确;
B、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是精细胞的四倍,B错误;
C、初级精母细胞中有Y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中有X或Y染色体,C错误;
D、初级精母细胞中有X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中有X或Y染色体,D错误。
故选A。
(南昌二中2021届上学期高三第四次考试)17. 某基因型为 BbEe 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的某时期分裂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所处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该细胞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BE或Be
C. 该细胞可能是有丝分裂前期,含0个四分体
D. 该细胞形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没有分裂,染色体散乱分布,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该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Ee,说明其发生过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详解】A、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A错误;
B、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根据图中基因分布可知,该细胞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BE或Be,B正确;
C、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不是有丝分裂前期,C错误;
D、该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Ee,可能是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或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B。
(南昌二中2021届上学期高三第四次考试)24. 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细胞中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相同
C. 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 若产生的精子为AXB∶aXB∶aY=1∶1∶2,则可能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正常分裂的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可能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A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相同,都是2个染色体组,B正确;
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正确;
D、正常情况下,这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XB∶aY=1∶1或aXB∶AY=1∶1,若产生的精子为AXB∶aXB∶aY=1∶1∶2,则可能的原因是基因突变,D错误。
故选D。
(南昌二中2021届上学期高三第四次考试)33. 下列有关数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一定的氧浓度范围内,人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不变
B. 在人体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不变
C. 在适宜的光强和温度条件下,叶绿体中的三碳化合物含量不变
D. 在初级精母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所含的DNA分子数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细胞分化、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减数分裂的过程等相关知识,分别依据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细胞分化的实质、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具体过程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分裂染色体的变化行为等知识点具体作答即可。
【详解】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与氧气浓度无关,A正确;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并不改变细胞核内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B正确;
C、叶绿体中的三碳化合物含量除了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外,还与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因此在二氧化碳条件未知的情况下,不能认为叶绿体中的三碳化合物含量不变,C错误;
D、在初级精母细胞分裂过程中,也就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着丝点不分裂,因此每条染色体所含的DNA分子数不变,D正确。
故选C。
(2021届辽宁省朝阳市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9. 某植物红花和白花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让多个红花亲本植株随机交配,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5: 1(不考虑变异和致死情况)。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亲本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为3/4
B. F1植株中红花纯合子占9/16
C. F1中同时出现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是由基因重组导致的性状分离的结果
D. 基因A和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同,但碱基序列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多个红花的亲本植株随机交配,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5:1,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红花相对于白花为显性性状。
【详解】A、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5:1,aa占1/16,a的基因频率为 1/4,A的基因频率为3/4,A正确;
B、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5:1,aa占1/16,a的基因频率为 1/4,A=3/4,红花纯合子占3/4×3/4=9/16,B正确;
C、F1中出现红花、白花是等位基因分离导致的性状分离的结果,C错误;
D、基因A和a属于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同,碱基的排列顺序有差异,D正确。
故选C。
(2021届辽宁省朝阳市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10. 若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的基因型为DdEe,取该动物 1个精原细胞(全部DNA被32P标记)在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分裂过程中形成的1个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形成图示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B. 该精原细胞最多形成4种基因型的4个精细胞
C. 图示细胞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D. 图示细胞被P标记的染色体可能是2条或4条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DE连锁在一起,de连锁在一起,D和d发生了交叉互换,该图为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根据分析,形成图中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A错误;
B、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过程中,可以形成DE、De、dE、de4种基因型的4个精细胞,B正确;
C、图中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C错误;
D、精原细胞(全部DNA被32P标记),由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都保留有母链的一半,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细胞中4条染色体都有32P标记,D错误。
故选B
(2021届辽宁省朝阳市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11. 下图为有关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某人类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Ⅱ-5为患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病是隐性遗传病,Ⅰ-1一定携带该病致病基因
B. 若Ⅱ-3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则该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 若Ⅰ-1和Ⅰ-2的基因型相同,则Ⅱ-3和Ⅱ-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4/9
D. 若Ⅰ-2携带该病致病基因,则Ⅰ-1和Ⅰ-2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8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系谱图:图中Ⅰ-1和Ⅰ-2表现正常,生了一个患病的Ⅱ-5,由此可见该病为隐性遗传病,但是不能确定该致病基因存在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Ⅰ-1和Ⅰ-2基因型为 Aa;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Ⅰ-1基因型为XAXa,Ⅰ-2的基因型为XAY。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遗传病属于隐性遗传病,Ⅰ-1一定为杂合子,A正确;
B、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Ⅰ-1和Ⅰ-2基因型为Aa,Ⅱ-3的基因型为AA或者Aa;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Ⅱ-3的基因型是XAY。若Ⅱ-3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则该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正确;
C、若Ⅰ-1和Ⅰ-2的基因型相同,则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Ⅱ-3和Ⅱ-4的基因型为AA或者Aa,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9或者4/9,C错误;
D、若Ⅰ-2携带该病致病基因,则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Ⅰ-1和Ⅰ-2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1/2=1/8,D正确。
故选C。
(2021届辽宁省朝阳市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18. 人体的酒精代谢途径如图所示。人体内的乙醛不能转化为乙酸,积累的乙醛会刺激血管引起人脸红,乙醇不能顺利转化为乙醛的人特别容易醉酒,乙醇会快速被分解为CO2和H2O的人,饮酒不易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人体乙醇代谢相关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饮酒后易脸红的人的基因型有2种
C. 一对饮酒易醉和不易醉的兄弟,其父母不可能都饮酒易脸红
D. 一对饮酒易脸红的夫妻有个饮酒不易醉的女儿和一个饮酒易醉的儿子,再生一个饮酒不易醉儿子的概率是3/32
【答案】BC
【解析】
【分析】
由图示可知,与人体乙醇代谢相关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喝酒不醉的人的基因型为A_bb,喝酒红脸的人的基因型为A_B_,容易醉酒的人的基因型为aa_ _。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与人体乙醇代谢相关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喝酒红脸的人的基因型为A_B_,有4种,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饮酒易醉的基因型为aa_ _,喝酒不醉的人的基因型为A_bb,喝酒红脸的人的基因型为A_B_,若父母基因型都为AaBb,也能出现饮酒易醉和不易醉的后代,C错误;
D.根据题意可知,饮酒易脸红的夫妻基因型为A_B_,后代有个饮酒不易醉的女儿A_bb和一个饮酒易醉的儿子aa_ _,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Bb,那么再生一个饮酒不易醉A_bb儿子的概率是3/16×1/2=3/32,D正确。
故选BC。
(2021届辽宁省朝阳市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20. 下图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以及各家庭成员的相关基因用不同限制酶处理后的电泳结果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Ⅱ4的后代不会患甲病
B. 乙病的致病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C. 图中甲病家系的亲代个体均为杂合子
D. Ⅰ5和Ⅰ6的孩子中正常个体的基因型均与Ⅱ8
的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剧图分析,甲病家系的亲代个体不患甲病,生下一患甲病女儿,“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有病为常隐”,所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家系电泳结果可以看出,Ⅰ6和Ⅱ7患病,Ⅰ5和Ⅱ8携带致病基因,所以 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电泳结果分析,Ⅱ4为显性纯合子,后代不患甲病,A正确;
B、因为Ⅰ5携带致病基因,所以乙病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B错误;
C、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以甲病家系亲本都为杂合子,C正确;
D、Ⅰ5和Ⅰ6的孩子中正常个体的基因型为杂合子,Ⅱ8也为杂合子,所以Ⅰ5和Ⅰ6的孩子中正常个体的基因型均与Ⅰ8的相同,D正确。
故选B。
(2021届辽宁省朝阳市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25.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Ts突变为ts(Ts对ts为完全显性)后可获得玉米雌株突变品系。通过基因工程将抗玉米螟的基因A转入该雌株品系中的一条染色体上得到抗螟的玉米雌株。让纯合雌雄同株玉米与该抗螟雌株玉米杂交,得到F1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作为父本的是_________________,F1植株的性别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雌雄同株和雌株”) .其中抗螟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2)让F1抗螟植株自交。得到的F2中抗蚁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约为2:1:1,说明A基因___________(填“已转入”或“未转入”)2号染色体上,F2抗螟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种。若将F2中抗螟雌雄同株玉米与抗螟雌株玉米隔行种植,则抗蚁雌株玉米上收获的籽粒在种植后,发有形成的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纯合雌雄同株玉米 (2). 雌雄同株 (3). 1/2 (4). 已转入 (5). 2 (6). 抗螟雌雄同株 :抗螟雌株=1:1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基因Ts存在时表现为雌雄同株,当基因突变为ts后表现为雌株,玉米雌雄同株的基因型为TsTs,则实验中品系TsTs作为父本,雌性基因型为tsts作为母本。由于基因A只有一个插入到玉米植株中,因此该玉米相当于杂合子,可以看做为AO,没有插入基因A的植株基因型看做为OO。
【详解】(1)其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Ts突变为ts(Ts对ts为完全显性)后可获得玉米雌株突变品系,所以作为父本的基因型应该是未突变前的纯合雌雄同株玉米;
F1的植株基因型为ATsts和Tsts,都表现为雌雄同株;
由于抗螟玉米雌株只含有一个基因A ,在形成配子时,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只有一半的配子中含有基因A,故F1中抗螟植株所占比例为1/2;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一的F1AOTsts抗螟雌雄同株自交,后代F2为1AAtsts抗螟雌株:2AOTsts抗螟雌雄同株:1OOTsTs非抗螟雌雄同株,符合基因分离定律的结果,说明实验一中基因A与基因ts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
F2中有AAtsts抗螟雌株、AOTsts抗螟雌雄同株,两种基因型;
后代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为AAtsts,将F2中AAtsts抗螟雌株与AOTsts抗螟雌雄同株进行杂交,AAtsts抗螟雌株只产生一种配子Ats,AOTsts抗螟雌雄同株作为父本产生两种配子,即Ats、OTs,则后代为AAtsts抗螟雌株:AOTsts抗螟雌雄同株=1: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常见的分离比,能够根据题意分析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及其比例,充分利用题干中的条件和比例推导导致后代比例异常的原因,能够利用配子法计算相关个体的比例。
(2021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大荔中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20. 下列有关基因型为FfXDY的果蝇产生精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X、Y染色体因大小不同而不发生联会
B. XD与XD、Y与Y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 F、f与XD、Y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D. F与f、XD与Y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详解】X、Y是同源染色体,会发生联会,A错误;XD与XD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Y与Y也是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B错误;F、f与XD、Y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C错误,D正确;故选D。
(2021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大荔中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21. 孟德尔研究了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发现任意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均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这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互不干扰的
B. 豌豆至少有7对同源染色体
C. 7对相对性状中任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符合分离定律
D. 豌豆所有相对性状中任意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任意两对均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说明控制7对性状的基因互不干扰,A正确;7对相对性状至少由7对等位基因控制,B正确;每一对都符合分离定律,C正确;除上述7对性状以外,其他任意两对性状的遗传不一定符合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点睛】自由组合的实质与适用范围:
(1)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范围:①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②真核细胞的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需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④无性生殖和细胞质基因遗传时不遵循。
(2021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大荔中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22. 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分别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F1代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的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的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A. aaBb×AAbb或aaBB×AAbb B. AABb×aabb
C. aaBb×AAbb D. AaBB×AAbb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分析题意,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详解】该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并且BB有致死作用,可推知该鱼种群4种表现型由A_Bb、A_bb、aaBb和aabb这4种基因型控制。F1中的单列鳞鱼相互交配能产生4种表现型的个体,可推导F1中的单列鳞鱼的基因型为AaBb.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能得到的基因型为AaBb的单列鳞鱼,先考虑B和b这对基因,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而亲本野生型鳞的鱼为纯合体,故bb为亲本野生型鳞的鱼的基因型,Bb为无鳞鱼的基因型;再考虑A和a这对基因,由于无鳞鱼和纯合野生鳞的鱼杂交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结合以上分析,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这样基因组合方式有AABb×aabb和AAbb×aaBb两种,而第一种组合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表现为单列鳞,所以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
故选C。
(2021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大荔中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23. 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 =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 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C. 若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
D. 该细胞的子细胞有2 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细胞中着丝点分裂,且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因此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错误;
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染色体④是其同源染色体,所以其上有基因A或a,B正确;
C、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染色体③是其同源染色体,由于形态大小不同,所以③表示Y染色体,C正确;
D、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子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A。
(2021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大荔中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25. 下列关于 X 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B. 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占 1/2 患病
C. 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D. 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答案】A
【解析】
【分析】
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正常女性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正常的。
【详解】A、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患者的显性致病基因来自于亲本,所以亲本至少有一个是患者,A正确;
B、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儿子基因型是由其配偶决定,B错误;
C、若女性患者是杂合子,其丈夫正常,则其后代中,女儿和儿子都是一半正常,一半患病,C错误;
D、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出现在正常个体身上,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需要考生掌握X显性病的遗传特点。
(2021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大荔中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28. 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挑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组别
表现型
乔化蟠桃
乔化圆桃
矮化圆桃
矮化圆桃
甲
乔化蟠桃×矮化圆桃
41
0
0
42
乙
乔化蟠桃×乔化圆桃
30
13
0
14
(1)根据组别________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台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台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_______种表现型,比例应为____________。
【答案】 (1). 乙 (2). 乔化 (3). DdHh、ddhh (4). 4 (5). 1 :1 :1 :1
【解析】
【分析】
乙组中亲本均为乔化性状,而子代出现了矮化性状,即性状分离,说明乔化相对于矮化是显性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甲组和乙组后代蟠桃与园桃之比均为1:1,属于测交,已知蟠桃对圆桃为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为Hh×hh。
【详解】【详解】(1)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由乙组可推知乔化是显性性状。
(2)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乔化对矮化为显性,则甲组中亲本乔化蟠桃×矮化圆桃的基因型可表示为D_H_×ddhh,又由于后代中乔化:矮化=1:1,蟠桃:圆桃=1:1,均属于测交,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ddhh。
(3)若甲组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其杂交后代应出现乔化蟠桃、矮化蟠桃、乔化圆桃、矮化圆桃四种表现型,并且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
(2021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大荔中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31. 下图为某家族色盲的遗传图谱。□表示正常男性。■表示色盲男性。○表示正常女性。X表示无色盲基因的染色体。Xb表示具有色盲基因的X染色体。⑧为初生女婴。请依据图示并结合性染色体与色盲遗传,回答下列问题。
(1)⑧若不患色盲,则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⑧若患有色盲,则其基因直接来自亲本__________(填代号)。
(2)③的色盲基因来自亲本__________(填代号)。
(3)①和②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④和⑤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
【答案】 (1). XBXb (2). ④⑤ (3). ① (4). XBXb、XBY (5). XBXb、XbY
【解析】
【分析】
该色盲症是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
(1)交叉遗传(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
(2)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
(3)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详解】(1)由于⑤是该病的患者,所以其基因型是XbY,⑧若不患色盲,则其基因型为XBXb,⑧若患有色盲,则其基因型是XbXb,致病基因来自于其父母④⑤。
(2)③为色盲患者,而②表现正常,其基因型为XBY,因此③的色盲基因来自亲本①。
(3)③为色盲患者,而①②表现正常,则其基因型为XBXb、XBY,⑥为色盲患者,因此④为携带者,⑤患病,则其基因型为XBXb、XbY。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特点,结合系谱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2021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6. 老鼠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鼠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雄鼠生殖细胞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将该雄鼠与正常雌鼠杂交,得F1,再用F1雌鼠与正常雄鼠杂交,统计F2中雌雄鼠所占比例。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 正常基因突变成该隐性致死突变基因的过程中,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B. 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1:1,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C. 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2:1,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D. 如果F2中雌雄比例大于2:1,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设该隐性基因用a表示。亲本雄鼠(XaY)与正常雌鼠(XAXA)杂交得到F1雌鼠基因型为XAXa,F1雌鼠与正常雄鼠(XAY)杂交,F2理论基因型及比例为XAXA∶XAXa∶XAY∶XaY=1∶1∶1∶1
若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比例为1∶1;
若发生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2∶1;
若发生不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在1∶1~2∶1之间。
【详解】A 、正常基因突变成该隐性致死突变基因的过程中,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A正确;
B、根据分析,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1∶1,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B正确;
C、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2∶1,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C正确;
D、如果F2中雌雄比例在1∶1~2∶1之间,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D错误。
故选D。
(2021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9. 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是___________条,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___。
(2)果蝇中控制刚毛和翅形的基因分别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将正常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可推知控制___________(填“刚毛”或“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弯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白眼雌果蝇(XrXrY)可产生___________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红眼可育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答案】 (1). 8 (2). 2 (3). 刚毛 (4). EeXDXd、EeXdY (5). 1/8 (6). 4 (7). XRXr、XRXrY
【解析】
【分析】
正常果蝇是二倍体生物,每个染色体组含有4条染色体。在判断染色体异常分裂时,如果在减一时期异常,可能导致产生的配子中一半有某同源染色体(如XY),一半没有该染色体(O);如果在减二时异常分裂,则导致产生的两个生殖细胞中一个中多一条染色体(如XX或YY),一个中少一条染色体(O)。
【详解】(1)由图可知,正常果蝇有8个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所以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是8个,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得到的子细都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所以在后期着丝点分裂但细胞没有完全分开时是两个染色体组。
(2)弯翅和直翅杂交子代全是直翅,可知直翅是显性形状,而直刚毛和卷刚毛在子代中有性别差异,所以控制刚毛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卷刚毛雌性和直刚毛雄性的子代是直刚毛雄性和卷刚毛雌性,可知雌性基因型为XdXd,,那么雄性基因型为XRXr。.F1互交,F1基因型为EeXDXd和EeXdY,直刚毛比例为1/2,弯翅比例为1/4,所以比例为1/8。
(3) 基因型XrXrY的雌性个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其中两条性染色体会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这两条染色体会分开,与另一条性染色体随机分入一个细胞,这种情况共形成4种配子,Xr、XrY、XrXr、Y;基因型为XRY的雄果蝇产生的精子有XR、Y两种,雌雄配子随机组合,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XRXrY、XRXrXr,其中XRXrXr死亡。
【点睛】分析题图:图示可知染色体异常情况的发育状态,雌果蝇基因型应该分析两种染色体组成:XXY和XX;判断变异类型时,则根据题意后面给出的条件判断子代的表现。
(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7. 果蝇的红眼与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杂合红眼雌果蝇,其卵原细胞进行正常减数分裂的过程中,若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当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开时,细胞内可能存在( )
A. 四条X染色体,两个红眼基因 B. 两条X染色体,两个白眼基因
C. 四条X染色体,两个白眼基因 D. 两条X染色体,一个红眼基因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可知: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详解】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同源染色体X、X分离,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为X。一个正常次级卵母细胞处于着丝点刚分开时,此时次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染色单体分离,形成两条性染色体,所以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
故选B。
【点睛】识记变异的类型及减数分裂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8. 萝卜的花有紫色和白色、大花和小花,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现选用纯合紫色小花植株与白色大花植株杂交,F1表现为紫色大花,F1自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紫色小花∶紫色大花∶白色大花=1∶2∶1。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
A. 控制萝卜花色和大小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的组合定律
B. 如果只研究花色性状,则F1紫色花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C. 如果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F3中不存在紫色大花的纯合体
D. F1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紫色小花∶白色大花=1∶1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用纯合紫色小花植株与白色大花植株杂交,F1表现为紫色大花”可知,紫色对白色为显性,大花对小花为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详解】A、由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的比例为:紫色小花:紫色大花:白色大花=1:2:1,说明A与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与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二对等位基因遗传不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如果只研究花色性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则F1紫色花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B正确;
C、由于A与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与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因此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萝卜种群中不存在紫色大花(AABB)的纯合体,C正确;
D、由于A与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与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F1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配子的比例为Ab:aB=1:1,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紫色小花:白色大花=1:1,D正确。
故选A。
(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0.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是单基因遗传病,此病会造成患者全身肌肉退化,包括骨骼肌和心肌等,一般在3~5岁时开始发病,20~30岁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1)图1为某DMD家系谱,相关基因用D、d表示。
①据图1判断DMD的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
②家系图中一定是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2)研究表明Ⅲ代患者的D基因部分碱基缺失,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为确定该家系Ⅳ代是否患DMD,可以采用_________的方法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此种遗传病。研究还发现,多个DMD患者家系中D基因不同位置发生碱基替换、重复或缺失,说明此变异类型具有______的特点。
(3)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区中对应成熟RNA的序列被称为外显子,每个基因有多个外显子。大约13% DMD患者的D基因在外显子45和50之间的区域有突变,这会使外显子51及之后的序列表达异常,从而阻止正常D蛋白的产生。研究人员为探索这类DMD的临床治疗方案,对一种DMD模型犬进行基因编辑。该DMD模型犬缺失外显子50(△Ex50)导致外显子51中出现终止密码对应的序列。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对DMD模型犬外显子51进行切割,以期跳过外显子51,产生一个缩短但仍有功能的D蛋白,如图2。
①CRISPR/Cas9复合体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可以切割基因的“手术刀”Cas9蛋白,另一部分是gRNA。由图2可知,Cas9蛋白催化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_,gRNA的主要功能是通过_____原则特异性结合______。
②将带有CRISPR/Cas9相应DNA序列的腺病毒注射进DMD模型犬的骨骼肌中,6周后,取注射过的肌肉组织进行检测,结果如图3,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对肌肉进行检测发现,基因编辑犬的肌肉萎缩症状明显减轻,其他病症也显著缓解。
③研究人员的最终目的是修正全身的肌肉组织,需通过静脉注射将CRISPR/Cas9相应DNA序列的腺病毒运送到全身,CRISPR/Cas9相应DNA序列使用肌肉特异性启动子驱动表达,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X染色体隐性遗传 (2). Ⅰ-4和Ⅱ-2 (3). DMD的遗传方式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Ⅲ代中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来源于Ⅱ-2;Ⅰ-3正常,Ⅱ-2的致病基因来自Ⅰ-4 (4). 基因突变 (5). 基因检测(基因诊断) (6). 随机性或不定向性 (7). 磷酸二酯键 (8). 碱基互补配对 (9). 目标DNA序列 (10). DMD模型犬肌肉组织的D蛋白含量很低,基因编辑犬的D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DMD模型犬,但低于正常犬 (11). CRISPR/Cas9表达系统只在肌肉组织细胞中发挥作用,避免伤害到其他细胞的基因组
【解析】
【分析】
1、父母正常孩子患病为隐性遗传病,后代患病情况有性别差异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2、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等特点;
3、DNA分子上连接两个脱氧核苷酸的是磷酸二酯键,连接碱基对的是氢键。
【详解】(1)①根据图1,Ⅱ1、Ⅱ2正常夫妇生出患病孩子,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后代只有男性患病,女性正常,出现性别差异,应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②该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病,Ⅲ代的患病基因来自于Ⅱ2,Ⅱ2的患病基因来自于Ⅰ4,则Ⅱ2为XDXd,Ⅰ4为XDXd;
(2)碱基的部分缺失属于基因突变,对胎儿进行基因诊断来判断是否患有此遗传病,多个DMD甲图的D基因不同位置发生碱基替换、重复和缺失,说明基因突变的随机性或不定向性;
(3)①据图,Cas9蛋白对外显子进行部分切割,切割位置是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g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特异性的识别并结合目标DNA序列;
②从图可以看出:DMD模型犬肌肉组织的D蛋白含量很低,基因编辑犬的D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DMD模型犬,但低于正常犬;
③CRISPR/Cas9相应DNA序列使用肌肉特异性启动子驱动表达是因为控制CRISPR/Cas9表达系统只在肌肉组织细胞中发挥作用,避免伤害到其他细胞的基因组。
【点睛】本题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图像,提取有效信息,结合课本知识作答,属于中难度题目。
(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1. 玉米(2N)可进行自交或杂交。叶绿素合成的关键酶是由A基因控制合成的。野生型玉米群体中发现A基因突变为A1的杂合个体。A1基因表达的酶活性降低,使AA1个体的叶绿素合成减少,光合产物减少。v是与同一条染色体上A基因邻近的一个DNA片段,调控A基因的表达。变异的v序列对野生型A基因的调控,不影响其控制的叶绿素的含量。玉米的甲品系、乙品系中的变异的v序列分别记为v甲、v乙,两品系的A基因无变异。
(1)玉米甲品系与AA1个体杂交,从后代中筛选AA1个体并与甲品系多次杂交,最终得到v甲纯合的AA1个体(记为AA1 甲),过程如下所示,通过这样的过程将A1基因整合到甲品系中。
①F1中AA1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此AA1个体核DNA来自甲品系和突变体的比例为________。
②AA1甲中除A1基因外,绝大多数核DNA来自___________。
③与原AA1个体、野生型相比,AA1甲个体叶绿素含量居中。用类似的过程将v乙整合进甲品系中,得到的v乙纯合AA1植株的叶绿素含量较原AA1更低。可以看出v甲、v乙对A1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
(2)野生型玉米突变而得T品系,T品系的T基因(显性)控制玉米的高分蘖(多分枝)性状,将T基因纯合子与AA1甲杂交。T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①请写出二者杂交产生后代的示意图。__________
②比较二者杂交的后代表型,出现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可以看出A1会减弱分蘖程度。
(3)为在同一遗传背景下开展研究,将T基因整合到甲品系中,得到T基因的纯合子。写出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实现这一目的的操作流程(操作流程可不需考虑v序列)。__________________。
(4)将(3)所得v甲、T基因均纯合的个体与AA1甲杂交,得到TtAA1个体;将(3)所得v甲、T基因均纯合的个体与已得的v乙整合到甲品系中获得的纯合子杂交,得到F1。将TtAA1与F1杂交。
①所得后代中,T基因纯合体占__________,AA1和AA的分离比为___________。
②将所得后代进一步选育,所得的具有v乙纯合的TTAA1的个体分蘖数较具有v甲纯合的TTAA1的个体少。
(5)综合上述,推测具有v乙纯合的TTAA1个体分蘖数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1/2 (2). 1∶1 (3). 甲品系 (4). 促进、抑制 (5). (6). 绿色深、分枝多和绿色淡、分枝少 (7). 用T品系与甲品系杂交,后代Tt与甲品系连续多次杂交,筛选得到的Tt自交,进而再筛选得到以甲品系为背景的T基因的纯合子 (8). 1/4 (9). 1∶1 (10). v乙降低了A1基因的表达,使叶绿素的合成减少进而光合产物(或中间产物)减少,从而影响了T基因控制的高分蘖表型的形成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DNA中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低频性。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诱导基因突变,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1)①玉米甲品系AA与AA1个体杂交,F1中AA1个体所占比例为1/2,此AA1个体核DNA来自父本和母本各占一半,即来自甲品系和突变体的比例为1:1。
②AA1甲是玉米甲品系与AA1个体杂交,从后代中筛选AA1个体并与甲品系多次回交得到的,故AA1甲中除A1基因外,绝大多数核DNA来自甲品系。
③AA1甲个体含有v甲序列,其叶绿素比不含v甲序列的原AA1个体多,说明v甲对A1基因表达起促进作用;同理,用类似的过程得到的v乙纯合AA1植株的叶绿素含量较原AA1更低,说明v乙对A1基因表达起抑制作用。
(2)因T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故T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T/AT与AA1甲杂交,二者杂交产生后代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②比较二者杂交的后代表型,出现绿色深、分枝多和绿色淡、分枝少的现象,可以看出A1会减弱分蘖程度。
(3)将T基因整合到甲品系中,要用杂交育种得到T基因的纯合子,具有操作如下:用T品系与甲品系杂交,后代Tt与甲品系连续多次杂交,筛选得到的Tt自交,进而再筛选得到以甲品系为背景的T基因的纯合子。
(4)①将(3)所得v甲、T基因均纯合的个体与AA1甲杂交,得到TtAA1个体;将(3)所得v甲、T基因均纯合的个体TTAA与已得的v乙整合到甲品系中获得的纯合子ttAA杂交,得到F1,F1基因型为TtAA。将TtAA1与F1杂交。所得后代中,T基因纯合体占1/4,AA1和AA的分离比为1:1。
②将所得后代进一步选育,所得的具有v乙纯合的TTAA1的个体分蘖数较具有v甲纯合的TTAA1的个体少。
(5)综合上述,推测具有v乙纯合的TTAA1个体分蘖数减少的原因是v乙降低了A1基因的表达,使叶绿素的合成减少进而光合产物(或中间产物)减少,从而影响了T基因控制的高分蘖表型的形成。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育种及遗传规律的综合应用,难点在于确定基因a在基因组中的位置,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北京四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学期期中考试)
4. 农作物的籽粒成熟后大部分掉落的特性称为落粒性,落粒性给水稻收获带来较大的困难。科研人员做了如图所示杂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控制落粒性的两对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
B. 杂合不落粒水稻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C. F2 中纯合不落粒水稻植株的比例为7/16
D. 野生稻多表现落粒,不利于水稻种群的繁衍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分析题图:F2中落粒:不落粒=9:7,是9:3:3:1的变形,说明该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为AaBb,且双显性(A_B_)为落粒,其余为不落粒。
【详解】A、根据F2中落粒:不落粒=9:7,可判断控制落粒性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杂合不落粒水稻自交后代不会出现双显性个体,所以不发生性状分离,B正确;
C、F2代中纯合不落粒水稻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比例为3/16,C错误;
D、野生稻多表现落粒,收获的种子少,从而利于水稻种群的繁衍,D错误。
故选B。
(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质检)31. 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h)控制的遗传病。下图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患者,Ⅲ-2和Ⅲ-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儿子(Ⅳ-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Ⅳ-2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Ⅲ-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没有分开
B. Ⅲ-3的基因型是XHXh,Ⅳ-1的基因型是XHXH或XHXh
C. 若Ⅲ-2和Ⅲ-3再生育,Ⅳ-3个体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1/8
D. 若Ⅳ-1和正常男子结婚,生育一个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是1/4
【答案】C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该题考查血友病的遗传,血友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根据系谱图分析可知,Ⅱ-5的基因型为XHXh,则Ⅲ-3的基因型为1/2XHXH或1/2XHXh,Ⅲ-2是血友病患者基因型为XhY,那么 Ⅳ-1的基因型为XHXh。由于Ⅳ-2性染色体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儿子,即其基因型为XHXHY或XHXhY。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Ⅳ-2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Ⅲ-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没有分开或Ⅲ-3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X没有分开,A错误;
B、此家族中,Ⅲ-3的基因型是XHXH或XHXh,而由于Ⅲ-2是血友病患者,所以Ⅳ-1的基因型是XHXh,B错误;
C、若Ⅲ-2(基因型为XhY)和Ⅲ-3(基因型为XHXH或XHXh)再生育,Ⅳ-3个体为患血友病的男孩的概率为1/2×1/4=1/8,C正确;
D、若IV-1(基因型为XHXh)和正常男子(基因型为XHY)结婚,生育一个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是1/4,D正确。
故选CD。
(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质检)34. 果蝇眼色红色素的产生必须有显性基因A,另一显性基因B使红色素呈紫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眼睛为白色。现有纯合红眼雌果蝇与纯合白眼雄果蝇杂交,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子代
表现型及比例
F1
紫眼雌蝇:红眼雄蝇=1:1
F2
红眼:紫眼:白眼=3:3:2
A. 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
B. F2紫眼雌果蝇有两种基因型,且所占比例为3/16
C. F2中红眼雌蝇有四种基因型,其测交后代可出现紫眼果蝇
D. 若亲本为纯合白眼雌果蝇与纯合紫眼雄果蝇,重复上述实验结果可能相同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果蝇产生色素必须有显性基因A,而另一显性基因B使得色素呈紫色,该基因为隐性时眼色为红色,现有纯合红眼雌果蝇与纯合白眼雄果蝇杂交,产生F1代雌蝇全为紫眼,雄蝇全为红眼,F2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可知,基因A/a和基因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设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纯合品系的红眼雌性果蝇和白眼雄性果蝇杂交,得到F1的表现型为:紫眼全为雌性,红眼全为雄性,则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能推出亲本红眼雌性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白眼雄性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符合题意,假设成立。
【详解】A、由分析可知,基因A和基因B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且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
B、由分析可知F1代紫眼雌蝇的基因型为AaXBXb,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则F2紫眼雌果蝇有两种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Xb,只研究基因A/a,AA和Aa所占比例为3/4,只研究基因B/b,XBXb所占比例为1/4,因此紫眼雌蝇所占比例为3/4×1/4=3/16,B正确;
C、由分析可知,F2中红眼雌蝇有2种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AaXbXb,其测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紫眼果蝇,C错误;
D、若亲本为纯合白眼雌果蝇,若基因型为aaXbXb与纯合紫眼雄果蝇基因型为AAXBY,重复上述实验结果可能相同,D正确;
故选ABD
【点睛】根据题意提供的信息,首先推断出眼色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并进一步判断出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位于性染色体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选项。
(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质检)38. 水稻的株高性状与两对基因(A、a,B、b)有关,相关基因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植物激素BR与BR受体结合后,可促进水稻细胞伸长,形成正常植株,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的功能;若A基因发生突变,从而______(促进/抑制)CYP724B1酶的合成,最终导致产生矮秆性状。
(2)图中B基因的作用可说明基因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生物性状。
(3)科研人员通过诱变育种选育出一株纯合矮杆水稻。据上图分析,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种。请补充下列实验方案,以初步确定该矮杆植株的基因型。
实验步骤:
①将该植株与纯合正常水稻杂交,得F1;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若后代植株中,正常:矮杆=_______,则该植株的基因型可确定为_______;若后代植株中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仍需进一步确定。
【答案】 (1).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或信息传递) (2). 抑制 (3). 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 (4). 3 (5). F1自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6). 9:7 (7). aabb (8). 正常:矮杆=3:1
【解析】
【详解】(1)激素与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分析图示可知,若控制CYP724B1酶合成的A基因发生突变,致使细胞中缺乏CYP724B1酶,植物就无法合成BR,最终导致产生矮秆性状,所以 A基因发生突变,抑制了CYP724B1酶的合成,最终导致产生矮秆性状。
(2)图中BR受体的合成受B基因的控制,而BR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所以B基因的作用可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
(3)分析图示可知,A基因控制CYP724B1酶的合成,B基因控制BR受体的合成,只有CYP724B1酶和BR受体同时存在,才能形成正常植株,否则表现为矮杆,即A_B_表现为正常植株,A_bb、aaB_、aabb都表现为矮杆,所以纯合矮秆水稻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3种:AAbb、aaBB、aabb。若要初步确定该矮杆植株的基因型,①可将该植株与纯合正常水稻(AABB)杂交,得F1;②再让F1自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若该矮杆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9 A_B_):矮杆(3A_bb+3 aaB_+1aabb)=9:7;若该矮杆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3AAB_或3A_BB):矮杆(1AAbb或1aaBB)=3:1,该植株的基因型仍需进一步确定。
(吉林省吉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16. 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 抗病株×感病株
B. 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C. 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 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答案】B
【解析】
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方法有1、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个体进行正反交,子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对应的为隐性性状;2、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间杂交,子代出现不同于亲代的性状,该子代的性状为隐性,亲代为显性。故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显隐性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吉林省吉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17. 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 )
A. 6~14厘米 B. 6~16厘米 C. 8~14厘米 D. 8~16厘米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问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求出子一代显性基因的个数范围即可。
【详解】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F1中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A,长度最短为6+2=8厘米,含有显性基因最多的基因型是AaBBCc,长度为6+4×2=14厘米,故选C。
(吉林省吉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28. 已知菊花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E和e、F和f)控制,其合成途径如图所示,其中f酶能促进E基因的表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自然种群中黄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B. 白花EeFf植株自交的性状分离比为白花:黄花=13:3
C. 白花EeFf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纯合子占3/13
D. 白花EeFf植株测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白花:黄花=3:1
【答案】AC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菊花花色性状的遗传。E基因的表达离不开f 酶的催化,只有f 基因指导合成f 酶后E基因才能正常表达。根据题图可知白花的基因型为E_F_、ee_ _,黄花的基因型为E_ff。
【详解】A、自然种群中黄花植株的基因型有EEff、Eeff共2种,A错误;
B、白花EeFf植株自交的性状分离比为白花(9E_F_、4ee_ _):黄花(3E_ff)=13:3,B正确;
C、白花EeFf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纯合子(1EEFF、1eeFF、1eeff)占3/16,C错误;
D、白花EeFf植株测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EeFf:Eeff:eeFf:eeff=1:1:1:1,其中,只有基因型为Eeff的个体表现为黄花,故白花:黄花=3:1,D正确。
故选A、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正确推断不同花色的基因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吉林省吉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30. 如图为甲、乙、丙、丁4种遗传性疾病的调查结果。根据系谱图分析,推测这4种疾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以及一些个体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 )
A. 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甲的2号和5号基因型都是Aa
B. 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的9号基因型XBXb
C. 系谱丙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丙的8号是杂合体
D. 系谱丁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的2号基因型一定是XDXd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甲图中5号和6号均患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8号),说明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根据乙图不能判断乙的遗传方式,但具有“男病母女病”的特点,最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
3.丙图中3号和4号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6号),说明丙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4.丁图中5号和6号都正常,但他们有患病的儿子,说明丁为隐性遗传病,其该病的男患者多于女患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由分析可知,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号个体正常,则其基因型为Aa,A错误;
B、系谱乙最可能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8号基因型为XbXb,9号患病,故基因型为XBXb,B正确;
C、据分析可知:系谱丙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错误;
D、系谱丁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2号基因型可能是XDXd或XDXD,D错误。
故选B。
(吉林省吉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35. 摩尔根不仅成功的证明果蝇的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发现的果蝇的黄身等突变症状。已知果蝇的体色灰色(A)和黄色 (a)是一对相对性状,某次杂交实验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图亲本雌果蝇是_______(纯合体或杂合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推测该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如利用上述杂交后代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可选亲本果蝇为____________。若结果是_____________,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研究发现,基因型AA或bb的个体有胚胎致死现象,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功能互不影响。检测某果蝇的基因位置如图所示,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交叉互换。其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不考虑性染色体)是________________。若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基因型如图所示的果蝇为亲本,个体间随机交配,子一代中基因型AaBb的个体比例为________;若B(b)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亲本基因型为AaXBXb 和AaXBYb的果蝇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 AaXBXb的果蝇比例为________。
【答案】 (1). 杂合体 (2). 无论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后代出现灰色和黄色两种性状(或性状分离) (3). 黄色雌蝇和灰色雄蝇XaXa x XAY (4). 如果后代雌蝇全为灰色,雄蝇全是黄色,比例接近1:1 (5). AB: Ab: aB: ab=1 :1 :1 :1 (6). 4/9 (7). 2/9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形:灰色雌性与黄色雄性杂交,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相同,都为灰色:黄色=1:1,说明灰色个体一定是杂合子,控制体色的基因型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此时亲本基因型为Aa、aa,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此时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XaY。
【详解】(1)亲本雌性为灰色,雄性为黄色,无论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后代出现灰色和黄色两种性状(或性状分离),所以亲本雌性为杂合体。
(2)可以选择子一代黄色雌性和灰色雄性XaXa x XAY个体交配,如果后代雌雄表现型一样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后代雌蝇全为灰色,雄蝇全是黄色,比例接近1:1,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图示果蝇能产生配子及比例为AB:Ab:aB: ab=1:1:1:1;因为基因型AA或bb的个体致死,所以基因型AaBb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存活的个体中基因型AaBb的个体比例为2/3x2/3=4/9;亲本基因型为AaXBXb的果蝇和基因型为AaXBYb的果蝇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或XbYb的个体死亡,所以基因型为AaXBXb的果蝇比例为2/3x1/3=2/9。
【点睛】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与性状无关,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与性状有关。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得到的后代的表现型之比为9:3:3:1。
(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0. 一对杂合黑色(黑色对白色是显性)的豚鼠,交配后产生的4个子鼠的情况是( )
A. 全黑 B. 全白
C. 三黑一白 D. 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豚鼠的黑色毛皮对白色毛皮是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对杂合子的黑色豚鼠,其基因型为Aa,相互交配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AA∶Aa∶aa=1∶2∶1,表现型为黑色∶白色=3∶1。
【详解】一对杂合子的黑色豚鼠交配,产生的后代表现型有黑色和白色,理论比例为3∶1。现产生4个子代个体,由于数目少,存在偶然性,所以它们的表现型及比例有多种可能:可以全是黑色、可以3黑∶1白、可以2黑∶2白、可以1黑∶3白、也可以全是白色。因此,A、B、C三种比例都有可能出现。即D正确。
故选D。
(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40. 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
A. 7:6:3
B. 3:2:1
C. 5:2:1
D. 1:2:1
【答案】A
【解析】
AA和Aa二者数量之比是1:3,则AA占1/4、Aa占3/4,1/4AA自交后代是1/4AA,3/4Aa自交后代基因型是(3/4×1/4=3/16)AA、(3/4×1/2=3/8)Aa、(3/4×1/4=3/16)aa,所以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比是7:6:3。故选A。
(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45. 孟德尔曾利用豌豆的7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发现当只考虑一对性状时,F2总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于是其提出假说,出了4点解释,最终总结出了相关的遗传定律。请以高茎(D)和矮茎(d)这一对性状为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茎的高矮属于一对_____性状,遗传上遵循_____定律。
(2)人们又把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_____。该对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分开的时间是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
(3)如果遗传因子不是独立遗传而是融合遗传,则F2将不会出现严格的_____现象。
(4)如果雌雄配子存活率不同,含D的花粉有1/2不育(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_____。如果F1雌雄配子不是随机结合的,而是相同种类的配子才能结合(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_____。
【答案】 (1). 相对 (2). 基因分离 (3). 等位基因 (4).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5). 高茎:矮茎=3:1的性状分离比 (6). 2:1 (7). 1:1
【解析】
【分析】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纯种高茎×纯种矮茎杂交, F1均为高茎,F1自交 F2中有高茎,也有矮茎,且高茎和矮茎之比约为3:1.同时孟德尔还进行了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的结果一致。
【详解】(1)豌豆茎的高矮属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上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2)1909年,约翰逊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后来人们又把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若不考虑交叉互换,该对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分开的时间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如果遗传因子不是独立遗传而是融合遗传的,则F2将不会出现严格的高茎:矮茎=3:1的性状分离比。
(4)如果雌雄配子存活率不同,含D的花粉有1/2不育(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1D:2d,雌配子为2D:2d,故F2中高茎:矮茎= 2:1;如果雌雄配子不是随机结合的,而是相同种类的配子才能结合,则F2中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1:1,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1:1。
【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单因子和双因子杂交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具体过程及实验现象,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21.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种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 紫花×紫花→紫花 ② 紫花 ×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 紫花×白花→紫花 ④ 紫花 ×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④和①
【答案】B
【解析】
【分析】
显隐性的判断方法:
(1)定义法(杂交法):不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具有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子,F1为显性杂合子。举例:高茎×矮茎→高茎,则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
(2)自交法: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举例:高茎×高茎→高茎、矮茎,则矮茎是隐性性状,双亲表现型为显性,基因型为Dd。
【详解】①紫花×紫花→紫花,亲代子代性状一致,可能是AA×AA→AA,也可能是aa×aa→aa,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①错误;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紫花与紫花杂交后代出现了白花,所以白花为隐性性状,紫花为显性性状,②正确;
③紫花×白花→紫花,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的是显性性状、没有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所以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③正确;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可能是Aa(紫花)×aa(白花)→Aa(紫花)、aa(白花),也可能是aa(紫花)×Aa(白花)→aa(紫花)、Aa(白花),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④错误。
综上所述②和③可以判断出显隐性关系,B正确。
故选B。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23. 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的过程中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巧妙地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是孟德尔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B. 孟德尔采用测交实验验证了假说内容的正确性
C. “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推理的内容
D. “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属于假说的内容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巧妙地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是孟德尔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A项正确;
B、测交实验可以证明F1能产生几种配子,因为F1与隐性纯合子测交,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配子,F1能产生几种配子,便有几种后代。而孟德尔假说的核心便是F1的配子数,故B项正确;
C、“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是假说的内容,C项错误;
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也属于假说的内容,D项正确。
故选C。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24. 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和玉米种子,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均为1:2,分别间行种植,则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和玉米子一代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分别为( )
A. 5 :1 、 5 : 1 B. 8 :1 、 8 : 1
C. 6 :1 、 9 : 1 D. 5 :1 、 8 : 1
【答案】D
【解析】
【分析】
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且是闭花授粉植物,自然条件下豌豆是自交;玉米是异花传粉植物,因此在自然条件下的自由交配,可能是自交,也可能是杂交。
【详解】由题意知,豌豆的基因型是AA、Aa,且比例是1:2,因此自由交配后代中显隐性性状的分离比是:A_:aa=(1/3+2/3×3/4):(2/3×1/4)=5:1;玉米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1:2,玉米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1/3+1/2×2/3):(1/2×2/3)=2:1,因此玉米自由交配后代显隐性的比例关系是A_:aa=(AA+Aa):aa=(2×1/3×2/3+2/3×2/3):(1/3×1/3)=8:1,D正确。
故选D。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25.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A. 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B. 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
C. 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
D. 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则子一代为杂合子,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A正确;若子一代雌雄性都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B正确;若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不为3:1,C错误;若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则表现型比例为3:1,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弄清楚子一代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子二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成立的前提条件。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26. 爱尔夏花牛的斑点颜色有红色和褐色两种,颜色的基因型与相应的表现型如下表。
MM
Mm
mm
雌性的表现型
褐色
红色
红色
雄性的表现型
褐色
褐色
红色
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褐色母牛产下的褐色小牛必为雄性 B. 褐色母牛产下的红色小牛必为雌性
C. 红色公牛产的子代雌性可能为褐色 D. 红色公牛产的子代雄性必为红色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爱尔夏花牛的斑点颜色由一对等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褐色母牛的基因型为MM,其后代可能有两种基因型:MM和Mm,若为MM,则不论雌雄均为褐色;若为Mm,则雌性为红色,雄性为褐色。
【详解】AB褐色母牛基因型为MM,产下的红色小牛(M_)必为雌性,但若产下褐色小牛(M_),则雌雄均有可能,A错误、B正确;
CD、红色公牛基因型为mm,其子代基因型为_m,雌性必为红色,雄性则可能为红色或褐色,CD错误。
故选B。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27. 图1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该基因可能位于图2的A、B、C区段或常染色体上,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A. 该遗传病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因为男性患者多
C. 无论是哪种单基因遗传病,Ⅰ2、Ⅱ2、Ⅱ4—定是杂合子
D. 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4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1中Ⅱ1和Ⅱ2婚配且两者无病,其后代Ⅲ1有病,根据“无中生有”特点即可判断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图2中的B区域或C区域,A错误;
B、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A区域,则图1中的Ⅲ3不能患病,Ⅲ4肯定患病,因此该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的A区域,B错误;
C、根据遗传系谱图及以上分析可知,无论哪种单基因遗传病,Ⅰ2、Ⅱ2、Ⅱ4一定是杂合子,C正确;
D、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2,D错误。
故选C。
【点睛】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来女病,女病父子病为伴性遗传。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28. 右图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
B. 甲、丙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
C. 乙豌豆自交后代有三种基因型
D. 丙、丁豌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甲细胞内含两对等位基因,经减数分裂可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乙细胞内含一对等位基因,一对相同基因,经减数分裂可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丙细胞内含两对相同基因,经减数分裂可产生1种类型的配子;丁细胞内含一对等位基因,一对相同基因,经减数分裂可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3:1,A正确;
B、甲、丙豌豆杂交后代有1*2=2种表现型,B错误;
C、乙豌豆自交后代有3种基因型,C正确;
D、丙、丁豌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只有1种,D正确。
故选B。
【点睛】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的解题思路
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情况下,有几对等位基因就可分解为几组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如下两组: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29. 在小鼠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 : 2 : 2 : 1 。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
B. 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4种
C. 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种
D. 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代中灰色短尾鼠占2/3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可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4:2:2:l的比例实际上是9:3:3:1的变形,由此可确定,只要有一对显性基因纯合就会导致胚胎致死。
【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只要有一对显性基因纯合就会导致胚胎致死(YY或DD都导致胚胎致死),因此亲本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它能产生YD、Yd、yD、yd四种正常配子,A正确;
B、已知YY或DD都导致胚胎致死,所以YyDd相互交配产生的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有YYDD、YYDd、YyDD、YYdd、yyDD共5种,B错误;
C、因为YY或DD都导致胚胎致死,所以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YyDd一种,C正确;
D、F1中的灰色短尾的基因型为yyDd(yyDD胚胎致死),它们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有yyDD、yyDd、yydd,比例为1:2:1,其中yyDD胚胎致死,所以只有yyDd、yydd两种,其中yyDd(灰色短尾鼠)占2/3,D正确。
故选B 。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30. 下图为某家族遗传家系图。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控制两病的基因独立遗传,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病与乙病的遗传方式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Ⅱ1和Ⅲ5关于甲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C. 若Ⅲ2与Ⅲ7结婚,生一个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1/6
D. 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父亲
【答案】C
【解析】
【分析】
I1、I2不患甲病,Ⅱ2患甲病,且Ⅲ7的父亲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故推测甲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Ⅱ1、Ⅱ2不患乙病,Ⅲ1患乙病,且为女孩,故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病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若A、a代表甲病的致病基因,Ⅱ1的女儿患甲病,则其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XAXa,Ⅲ5(双亲不患甲病,却有一个患甲病的兄弟)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1/2XAXA、1/2XAXa,故Ⅱ1和Ⅲ5关于甲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B错误;
C、若用B、b代表乙病的致病基因,则Ⅲ2关于乙病基因型为1/3BB或2/3Bb,Ⅲ7关于乙病基因型为Bb,二者结婚生一个患乙病孩子的概率为2/3×1/4=1/6,C正确;
D、若Ⅲ7的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其基因型可表示为XaXaY,由于Ⅲ7的父亲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Ⅲ7的XaXa只能来自母亲,即母亲形成了性染色体多一条的异常卵细胞,D错误。
故选C。
【点睛】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致病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33. 孔雀鱼原产于南美洲,现作为观赏用鱼引入世界各国,在人工培育下,孔雀鱼产生了许多品系,其中蓝尾总系包括浅蓝尾、深蓝尾和紫尾三个性状。科研人员选用深蓝尾和紫尾做杂交实验(基因用B、b表示),结果如下图所示:
(1)深蓝尾对紫尾是____________(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蓝尾总系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___定律。
(2)浅蓝尾与深蓝尾仅从颜色上不容易区分,若仅凭尾的颜色来确定某蓝尾鱼基因型,需通过_____________实验,若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浅蓝尾。若想从分子水平上确定某蓝尾鱼基因型,则需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得知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
(3)研究发现基因家族存在一种“自私基因”,该基因可通过杀死不含该基因的配子来扭曲分离比例。若浅蓝尾B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能杀死一半不含该基因的雄性配子,则F1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不完全显性 (2). Bb (3). 基因分离 (4). 测交 (5). 浅蓝尾:紫尾=1:1 (6). 基因测序(基因检测) (7). 深蓝尾:浅蓝尾:紫尾=2:3:1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按照分离定律,只有基因型为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B:b=1: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bb=1:2:1。
【详解】(1)由遗传图可知,F1自交,产生的F2表现型及比例是深蓝尾:浅蓝尾:紫尾=1:2:1,所以F1基因型为Bb,F1自交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bb=1:2:1,因此深蓝尾对紫尾是不完全显性,蓝尾系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2)浅蓝尾的基因型是Bb,通过测交实验可以检测基因型BB、Bb,如果是Bb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1:1,分别表现为浅蓝尾、紫尾;如果基因型是BB,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是Bb,都表现为浅蓝尾;从分子水平上确定某蓝尾鱼基因型,则需通过基因测序的方法来得知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
(3)由题意知,浅蓝尾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1:1,产生的具有受精能力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2: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如下图:
雌雄配子
2/3B
1/3b
1/2B
2/6BB(深蓝尾)
1/6Bb(浅蓝尾)
1/2b
2/6Bb(浅蓝尾)
1/6bb(紫尾)
所以F1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bb=2:3:1,表现型分别为深蓝尾、浅蓝尾、紫尾。
【点睛】关键:一是根据F1自交产生的F2表现型及其比例推断该性状的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二是解决(3)小题时,应结合题意,含B基因的雄配子会将含b基因的雄配子杀死一半,所以基因型为Bb的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由B:b=1:1改变为B:b=2:1。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34. 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
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ZAZA,ZaW (2). ZAW、ZAZa (3). 1/2 (4). 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 (5). 子代雌禽为豁眼(ZaW),雄禽为正常眼(ZAZa)
【解析】
【分析】
理清“基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相关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依据上述相关知识并围绕题意,准确定位亲本的基因型,推知子代(F1或F2)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相应的性状分离比,进而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详解】(1)依题意可知,在家禽中,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由此推知,亲本纯合体正常眼雄禽的基因型为ZAZA,亲本豁眼雌禽的基因型为ZaW,二者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ZAZa、ZAW,F1的雌雄个体均为正常眼。F1的雌雄个体交配,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ZAZA∶ZAZa ∶ZAW∶ZaW=1∶1∶1∶1,可见,F2雌禽中豁眼禽(ZaW)所占的比例为1/2。
(2)雌性亲本将Z染色体遗传给子代的雄性,将W染色体遗传给子代的雌性,而子代的雌性的Z染色体则来自雄性亲本。可见,若使子代中的雌禽均为豁眼(ZaW)、雄禽均为正常眼(ZAZ_),则亲本的杂交组合为: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该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为ZAZa、ZaW,表现型为:子代雌禽均为豁眼(ZaW),雄禽均为正常眼(ZAZa)。
【点睛】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基因的分离定律研究的是一对等位基因在传宗接代中的传递规律,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同时还表现为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传宗接代中的传递规律。据此以题意“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和“M/m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信息为切入点,明辨相应基因在遗传时所遵循的遗传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解答。
(2021届云南省昆明市云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6. 下列有关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细胞质中
B. 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 F1自交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
D.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A
【解析】
【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是通过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总结出来的,其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A 错误;
B、C 、F1含有两对等位基因,产生四种比值相等的雌配子和四种比值相等的雄配子,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因此F1自交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B、C正确;
D、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D正确。
故选A。
(2021届云南省昆明市云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9. 果蝇的野生型和突变型为一对相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纯合野生型雌果蝇和纯合突变型雄果蝇杂交,F1中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1: 1;再用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突变型雌果蝇:突变型雄果蝇=3: 1:1: 1。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1)相对性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遗传学实验中常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答两点)。
(3)该对相对性状中的隐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F2中出现该比例是因为亲本产生的______(填“AY”、“AX”或“aY”)配子致死。请用F2中的果蝇为实验材料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验证该结论( 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 易饲养、繁殖快、产生的子代个体数量多、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3). 突变型 (4). AY (5). 用 F 2 中的突变型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杂交,若子代野生型雌果蝇∶突变型雌果蝇∶突变型雄果蝇=1∶1∶1 或野生型∶突变型=1∶2 则可证明该结论(或用 F 2 中的野生型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杂交,若某个杂交组合后代出现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2∶1,则可证明该结论)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亲本为纯合野生型雌果蝇和纯合突变型雄果蝇,F1中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1:1,可推知,野生型为显性性状,突变型为隐性性状。设该性状由A、a控制,则亲本雌蝇为AAXX,雄蝇为aaXY,F1为AaXX和AaXY。再用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F2中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突变型雌果蝇:突变型雄果蝇=3:3:1:1,而实际上F2中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突变型雌果蝇:突变型雄果蝇=3:1:1:1,说明缺少部分野生型雄蝇,推测可能是F1父本产生的精子中AY配子致死。
【详解】(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遗传学实验中常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其优点是易饲养、繁殖快、产生的子代个体数量多、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3)由分析可知,该对相对性状中的隐性性状是突变型。
(4)用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F2中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突变型雌果蝇:突变型雄果蝇=3:3:1:1,而实际上F2中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突变型雌果蝇:突变型雄果蝇=3:1:1:1,说明缺少部分野生型雄蝇,推测可能是F1父本产生的精子中AY配子致死。若要验验证该结论,可用 F2 中的突变型雌果蝇(aaXX)与野生型雄果蝇(AaXY)杂交,若AY配子致死,则子代为野生型雌果蝇:突变型雌果蝇:突变型雄果蝇=1:1:1 或野生型:突变型=1:2 。
【点睛】本题以生物遗传中的配子致死为题材,实质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首先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出显隐性关系。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11月质量检测)5. 下图是某对血型为A型和B型的夫妇生出孩子的可能基因型的遗传图解,图示过程与基因传递所遵循遗传规律的对应关系是( )
A. 仅过程Ⅰ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B. 过程Ⅰ和Ⅱ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C. 仅过程Ⅱ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过程Ⅰ和Ⅱ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人类ABO血型系统遗传受一对复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对血型为A型和B型的夫妇,都是杂合体,过程Ⅰ表示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体现了基因传递所遵循的分离定律;过程Ⅱ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受精卵,不能体现基因传递所遵循的遗传规律。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11月质量检测)7. 如图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相关基因用B、b表示)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相关基因用D、d表示)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Ⅱ4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该家系中调査和统计苯丙酮尿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发病率较为理想
B. 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 若Ⅲ5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原因是其母亲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
D. 若Ⅲ1与一母亲患苯丙酮尿症的正常男性婚配,则建议生女孩,女孩的患病概率为1/6
【答案】D
【解析】
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人群中随机调查,故A错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伴X隐性遗传病,故B错误;若Ⅲ5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其又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则基因型为:XdXdY,而其父亲不带d基因,故原因可能是XdXd(卵细胞)+Y(精子)的结果,故是其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故C错误;由题图可知:Ⅲ1的基因型为1/3BBXdXd、2/3BbXdXd, 母亲患苯丙酮尿症的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BbXDY,二者婚配,生女孩则不会换进行肌营养不良,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2/3×1/4=1/6,故D正确。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关计算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11月质量检测)9.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初级精(卵)母细胞形成次级精(卵)母细胞的过程中
B. 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一定会表现为新的表现型
C. 单倍体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而不具有可育性
D. 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答案】A
【解析】
基因重组可发生四分体时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A正确;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但不一定会表现为新的表现型,故B错误;雄峰和雄蚁都是由未受精的配子发育而来,故C错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并不存在减数分裂,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中,故D错误。
考点:可遗传变异和育种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11月质量检测)17. 已知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AA和Aa)、白色(aa)两种。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组成的种群,该种群的个体连续自交2代,得F2,如不考虑自然选择的作用,则下列关于F2的描述,错误的是
A. AA个体占3/8 B. Aa个体占3/8
C.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不同 D. 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2/5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型为Aa的植株组成的种群,该种群的个体连续自交2代,自交结果如下:
【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在F2中,AA个体占1/4+1/8=3/8,A正确;
B、通过分析可知,Aa个体占1/4,B错误;
C、通过分析可知,纯合子(AA+aa)的比例为3/4,杂合子(Aa)的比例为1/4,C正确;
D、通过分析可知,在红花植株中,AA∶Aa=3/8∶1/4=3∶2,因此杂合子占2/5, D正确。
故选B。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11月质量检测)18. 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基于遗传基本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用玉米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则必须选用纯合子作为亲本
B. 孟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的等位基因
C. 形成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先分离后组合,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D. 基因型为Aa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比例为12∶3∶1的条件是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亲本可以选择纯合子或杂合子,A错误;
B、孟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但没有发现等位基因,B错误;
C、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同时进行的,C错误;
D、后代出现12∶2∶1的比例是9∶3∶3∶1的变形,说明两对基因存在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并能独立遗传,D正确。
故选D。
【点睛】自由组合类遗传中的特例分析9∶3∶3∶1的变形∶9∶3∶3∶1是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时出现的表现型比例,题干中如果出现附加条件,则可能出现9∶3∶4、9∶6∶1、15∶1、9∶7等一系列的特殊分离比,只要出现这些特殊比例,就能得出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11月质量检测)19. 鸡的性别(ZZ雄性,ZW雌性)不仅和性染色体有关,还与只存在于Z染色体上的DMRT1基因有关,该基因的表达量与其数目呈正相关。雄性的高表达量开启性腺的睾丸发育, 而雌性的低表达量开启性腺的卵巢发育。研究发现:
①无Z染色体和含有3条Z染色体的个体无法发育;
②一定环境因素下,母鸡可性反转成公鸡。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卵细胞中可能找不到DMRT1基因
B. 鸡的种群中可存在只有一条性染色体Z的雌性个体
C. 性染色体组成为ZZW和ZZ的个体交配,子代中雌性个体占1/5
D. 染色体正常的母鸡性反转为公鸡,并与正常的母鸡交配,子代中雌性∶雄性为2∶1
【答案】C
【解析】
【分析】
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雄性是同型的ZZ,雌性是ZW,再结合题意分析作答。
【详解】A、母鸡的性染色体为ZW,卵细胞中可能不含有Z染色体,可能找不到 DMRT1基因,A正确;
B、只有一条性染色体Z的个体DMRT1基因表达量低,开启性腺的卵巢发育,表现为母鸡,B正确;
C、性染色体组成为ZZW和ZZ的个体均表现为公鸡,C错误;
D、染色体正常的母鸡性反转为公鸡,性染色体组成仍为ZW,并与正常的母鸡ZW交配,由于无Z染色体的个体无法发育,子代中雌性∶雄性为2∶1,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明确无Z染色体和含有 3 条Z染色体的个体无法发育;
(2)明确DMRT1基因的表达量与其数目呈正相关;
(3)明确DMRT1基因的高表达量开启性腺的睾丸发育, 而低表达量开启性腺的卵巢发育。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11月质量检测)25.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其基因的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具有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雌性个体,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雄性个体
B. X、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X、X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
C.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且女性患者的母亲和儿子均为患者
D.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而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XY型的性别决定中,具有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雌性个体,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雄性个体;而在ZW型的性别决定中,正好相反,A错误;
B、X、Y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X染色体可能是同源染色体,也可能是相同染色体,所以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正确;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且女性患者的父亲(而不是母亲)和儿子均为患者,C错误;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也遵循孟德尔定律,D错误。
故选B。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11月质量检测)29. 蒿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
(1)开黄花的青蒿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AABB、aaBB和aabb三个纯种白色青蒿品种,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程序。
Ⅰ.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Ⅱ.F1种子种下得F1植株,F1随机交配得F2种子;
Ⅲ.F2种子种下得F2植株, F2自交,然后选择开黄色花植株的种子混合留种;
Ⅳ.重复步骤Ⅲ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①F1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原因是________
②F2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__。
③F2植株中在这些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色纯合子占______________。
④ 有同学认为这不是一个最佳方案,你能在原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以缩短培育年限吗?请设计最快捷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Abb或Aabb (2). AABB、aabb (3). A和a、B和b分别位于3号和1号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 白色:黄色=13:3 (5). 1/2 (6). 取F1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成熟后开黄花的植株即为纯种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育种,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根据要求选择合理的育种方案。
【详解】(1)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则开黄花的青蒿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
(2)Ⅰ、用AABB、aaBB和aabb三个纯种白色青蒿品种,培育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可选择AABB、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
Ⅳ、①由于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F1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
②F2植株共有9种基因型,1AAbb和2Aabb表现黄色,花色分离比为13∶3;
③F2植株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色纯合子占(1/3)+(2/3)×(1/4)=1/2。
④缩短培育年限,可以取F1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成熟后开黄花的植株即为纯种。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F2植株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为F3。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上学期期中)1. 下列有关相对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桃的厚果皮和有毛果皮是相对性状
B. 狗的黑色毛、白色毛和黄色毛是相对性状
C. 苹果的红色果实和番茄的黄色果实是相对性状
D. 猪的白毛和卷毛是相对性状
【答案】B
【解析】
【分析】
相对性状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详解】A.桃的果皮的厚度与果皮有毛与否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狗的黑色毛、白色毛和黄色毛为相对性状,B正确;
C.苹果和番茄不是同一种生物,苹果的红色果实和番茄的黄色果实不是相对性状,C错误;
D.猪的白毛、卷毛不是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B。
【点睛】性对性状几个要素:同种生物、同种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缺一不可。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上学期期中)2. 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
A. 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 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C. 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个体比例都是3∶1
D. 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玉米自然条件下既可进行同株的异花传粉,又可进行异株间的异花传粉.在自然状态下,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如果同株传粉,则显性植株所产生的F1都是显性个体,隐性植株所产生的F1都是隐性个体;如果异株传粉,则显性植株和隐性植株所产生的F1都是显性个体。
2、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显性植株所产生的F1都是显性个体,隐性植株所产生的F1都是隐性个体。
【详解】ABD、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因此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 F1都只有隐性个体;玉米既可自交,又可杂交,因此显性植株所产生的都是显性个体,隐性植株所产生的既有显性个体,也有隐性个体,AD错误,B正确;
C、豌豆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都为隐性个体,玉米可进行同株的异花传粉,又可进行异株间的异花传粉,隐性性状的一行上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比例不能确定,C错误。
故选B。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上学期期中)7.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
A. 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 B.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C. 不同类型亲本间的组合 D.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的组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主要内容为: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据此答题。
【详解】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属于受精作用,不属于自由组合的范围,A错误;
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指的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B正确;
C、不同类型的亲本间不能自由组合,C错误;
D、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会发生分离,不会发生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上学期期中)12. 下列关于孟德尔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为显性性状,这一结果否定融合遗传
B. 杂合子高茎豌豆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两种配子
C. 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对测交实验进行结果预测属于演绎过程
D.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出现性状分离,这一结果否定融合遗传,A项错误;
B、杂合子高茎豌豆产生的雄配子远多于雌配子,B项错误;
C、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对测交实验进行结果预测属于演绎过程,C项正确;
D、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D项错误。
故选C。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上学期期中)16. 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F1中显性植株自由交配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F2的基因型比例是( )
A. 2∶3∶1 B. 8∶6∶1 C. 4∶4∶1 D. 1∶2∶1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频率的计算: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
【详解】Dd自交,F1中各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DD:Dd:dd=1 :2 :1,F1中显性植株自由交配时,DD :Dd=1:2,雌配子有2/3D、1/3d,雄配子d有50%的致死,雄配子中有4/5D、1/5d。所以F2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为2/3×4/5 :(2/3×1/5+1/3×4/5):1/3×1/5=8:6:1。
故选B。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上学期期中)19. 某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根据③过程的结果,白花为显性性状
B. F1和F2中的白花植株基因型不完全相同
C. F2中黄花与白花植株之比为2:3
D. F2白花植株随机传粉,理论上子代黄花:白花=1:8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③过程表示F1白花自交,其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F1白花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A正确;
B、若相关的基因用A和a表示,则F1白花的基因型是Aa,进而推知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B正确;
C、F1中白花的基因型是Aa,黄花的基因型为aa,各占1/2,1/2的黄花自交后代仍为1/2的黄花,1/2的白花自交后代中有1/2×1/4aa=1/8的黄花,白花为1/2×3/4(A_)=3/8,所以F2中,黄花与白花植株之比是(1/2+1/8):3/8=5:3,C错误;
D、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1/3AA、2/3Aa,产生的配子为2/3A 、1/3a,因此F2白花植株随机传粉,理论上子代黄花:白花=(1/3a×1/3a):(1—1/3a×1/3a)=1:8,D正确。
故选C。
【点睛】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上学期期中)20. 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A. 1:1 B. 1:2 C. 2:1 D. 3:1
【答案】A
【解析】
【详解】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所以A基因频率为2/3,a基因频率为1/3,则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2/3×2/3):(2×2/3×1/3)=4/9:4/9=1:1。因此,本题答案选A。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上学期期中)22. 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的植株表现为小花瓣,aa的植株表现为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和Rr的花瓣是红色,rr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 B. 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为1/3
C. 子代红花植株中,R的基因频率为2/3 D. 子代共有6种表现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文:控制花瓣大小和花色的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共产生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由于花瓣大小是不完全显性,且aa表现无花瓣,因此共有5种表现型。
【详解】A、AaRr自交,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子代共有3×3=9种基因型,A正确;
B、子代有花瓣植株所占的比例为3/4,AaRr所占的比例1/2×1/2=1/4,因此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为1/3,B正确;
C、子代的红花植株中RR占1/3,Rr占2/3,因此R的基因频率为1/3+2/3×1/2=2/3,C正确;
D、Aa自交子代表现型有3种,Rr自交子代表现型有2种,但由于aa表现无花瓣,即aaR_与aarr的表现型相同,因此表现型共5种,D错误。
故选D。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上学期期中)23. 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现将两株植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紫花,F1自交所得F2有紫花144株,白花112株。据此分析,不能得到的结论为:( )
A. 作为亲本的两株植物都是纯合体
B. 作为亲本的两株植物可能都是白花
C. F2的紫花植株杂合子约128株
D. F2中的白花植株有4种基因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
将两株植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紫花,F1自交,F2有紫花144株,白花112株,F2中紫花:白花=9:7,出现类似9:3:3:1的比例,说明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白花的基因型为aaB_、A_bb、aabb。
【详解】A、据分析可知,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都是纯合体,A正确;
B、作为亲本(AAbb和aaBB)的两株植物可能都是白花,B正确;
C、F2中的紫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9,即144×1/9=16株,则杂合子约128株,C正确;
D、F2中的白花植株有5种基因型,D错误。
故选D。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上学期期中)24. 某果实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其中B控制黑色,R控制红色,且B基因的存在能完全抑制R基因的表达,现向某基因型为BbRr的植株导入了一个隐性致死基因s,然后让该植株自交,自交后代F1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3∶1,据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s基因导入到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B. F1的全部黑色植株中存在6种基因型
C. 控制果实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对该转基因植株进行测交,子代黑色∶红色∶白色=2∶1∶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黑色果实的基因型为B_R_和B_rr,红色果实的基因型为bbR_,白色果实的基因型为bbrr;BbRr的植株若没有导入致死基因,自交后代黑色∶红色∶白色=12∶3∶1,导入致死基因后比例变为8∶3∶1,说明致死的全部为黑色,因此导入的是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导致基因型为BB的植株死亡。
【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BbRr自交,正常情况下黑色∶红色∶白色=12∶3∶1;而向某基因型为BbRr的植株导入了一个隐性致死基因s,该植株自交后代F1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3∶1,说明黑色植株中某些个体死亡,推测可能是BB个体死亡,故s基因可能位于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A正确;
B、由于BB个体死亡,则F1的全部黑色植株有BbRRs、BbRrs、Bbrrs,共3种基因型,B错误;
C、由题意可知,“BbRr的植株导入了一个隐性致死基因s,然后让该植株自交,自交后代F1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3∶1”,是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果实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该转基因个体的基因型为BbRrs,对该转基因植株进行测交即与bbrr杂交,子代有BbRrs、Bbrrs、bbRrs、bbrrs,子代黑色∶红色∶白色=2∶1∶1,D正确。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性状偏离比出现的原因,根据基因自由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计算。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上学期期中)28. 豌豆是遗传实验中常用的材料,已知某种豌豆茎的高度和花的颜色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某同学以矮茎紫花的纯合品种和高茎白花的纯合品种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结果发现只有一次实验中,F1中有一株表现为矮茎紫花(记作植株Y),其余都表现为高茎紫花。让F1中髙茎紫花豌豆自交产生的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27:21:9:7。请回答:
(1)等位基因是指_____________。
(2)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两点)。
(3)依据实验结果分析,豌豆的株高受________对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_____定律。
(4)在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__。
(5)对于F1 中出现植株Y 的原因分析认为:一是母本发生了自交;二是某次实验中父本的某个花粉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
①若是母本发生了自交,则是在杂交实验_____________中发生的,其操作的失误是___________ 。
②为了进一步确定出现Y 植株是哪一种原因,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预期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或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的不同形式的基因) (2).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相对性状明显易区分;杂交产生的子代数量多;花大等 (3). — (4). 分离 (5). 5 (6). 3/7 (7). 矮茎紫花♀´高茎白花♂ (8). 去雄不彻底 (9). 设计思路:让Y植株自交,统计、分析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10). 预期实验结果:若后代全为矮茎紫花,则是母本发生了自交;若后代中矮茎紫花:矮茎白花等于9:7,则是父本的某个花粉发生了基因突变
【解析】
【分析】
本题涉及两对相对性状,对F2中的两对相对性状可分别进行分析。F2中高茎∶矮茎=3∶1,说明髙茎为显性,矮茎为隐性,豌豆的株髙受一对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定律。 F2中紫花∶白花=9∶7,说明花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等位基因是指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或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的不同形式的基因)。
(2)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杂交产生的子代数量多,花大等,所以适合作杂交实验材料。
(3)根据分析可知,说明豌豆的株高受一对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定律。
(4)设两对等位基因为A、a和B、b,根据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可知,双显性个体表现为紫花,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三种,占白花个体的比例为3/7。
(5)矮茎紫花的纯合品种和高茎白花的纯合品种进行杂交,可能前者为父本,也可能前者为母本。
①多次杂交实验中,F1中有一株表现为矮茎紫花,应是偶然情况,若是母本发生了自交,则应是在杂交实验矮茎紫花♀´高茎白花♂中发生的,可能的原因是去雄不彻底。若是某次实验中父本的某个花粉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应是父本高茎白花的某个花粉中有一个髙茎基因发生突变为矮茎基因。
②Y 植株若是母本自交的结果,则应为纯合子,若是父本的某个花粉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则控制花色的基因型应为双杂合子。确定出现Y 植株是哪一种原因,可让 Y 植株自交,统计、分析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后代全为矮茎紫花,则是母本发生了自交;若后代中矮茎紫花:矮茎白花等于9:7,则是父本的某个花粉发生了基因突变。
【点睛】解答第(5)小题时,应明确亲本均为纯种,植株Y为矮茎紫花,控制矮茎的基因型一定为纯合的,但控制花色的基因型可能是纯合的,也可能是杂合的,判断豌豆纯合还是杂合的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让其自交,观察后代是否能稳定遗传。
(海南省海口市四中上学期期中)1. 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显微镜检测能判断是否患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B. 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各种人类遗传病的有效措施
C. 对有家庭病史的夫妇应推算后代患该病的风险率
D. 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方式应在患者家族中调查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类遗传病主要有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及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调查人群中遗传病发病率与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选择的对象是有差异的,前者为“一定区域内的人群中”,后者为“患者家系中”,对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常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手段。
【详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呈镰刀形的,故A正确;禁止近亲结婚仅仅是减小某些隐性遗传病发生的概率,而预防各种人类遗传病的有效措施是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故B错误;对有家庭病史的夫妇应推算后代患该病的风险率,这样才能在孕前或产前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和建议,故C正确;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方式,选择的对象为患者家系,而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选择对象为一定区域内的人群中,故D正确;综上所述,选B项。
【点睛】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3)禁止亲近结婚: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海南省海口市四中上学期期中)12. 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
B. 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
C. 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
D. 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图中为一对同源染色体,1与2、5与6、3与4、7与8为相同基因,1(或2)与3或4可能是等位基因,5(或6)与7或8可能是等位基因。
【详解】1与2是相同基因,1与3、4可能互为等位基因,1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A错误;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其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种类、数目均相同,故均含有基因1~8,B正确;若不考虑交叉互换,1与3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与2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若考虑交叉互换,则1与2可能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1与3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1与5在同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5与6是相同的基因,因此1与6的组合不能形成重组配子,D错误。故选B。
(海南省海口市四中上学期期中)15. 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性状分离是指F1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杂交,子代同时岀现髙茎和矮茎的现象
B. 遗传因子是独立遗传的,且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过程中消失
C. 一株豌豆植株能结多粒种子,子代的数量足够多,能使实验结果更精确
D. 通过测交实验能检测杂种植株产生的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答案】A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分离定律)。
【详解】A、性状分离是指F1高茎植株自交,子代同时岀现高茎和矮茎的现象,A错误;
B、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是独立遗传的,且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过程中消失,B正确;
C、运用统计学方法,子代数量足够多,会减少误差,能使实验结果更精确,C正确;
D、测交实验能验证基因分离定律,能检测杂种植株产生的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D正确。
故选A。
(海南省海口市四中上学期期中)18. 香豌豆的花色有白花和紫花。现用两个白花植株进行人工杂交,F1都为紫花,F1自交,F2中紫花:白花=9: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香豌豆的花色受1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B. F2紧花的基因型有3种
C. F2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
D. 若要鉴定某紫花植株是否纯合,可选F2中任一纯合白花植株与其进行杂交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的信息:F1自交所得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9:7是9:3:3:1的变式,说明该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基因控制,则F1的基因型是CcDd(假设由2对等位基因C、c和D、d共同控制),由F1的基因型可推知两个纯合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dd与ccDD。所以紫花的基因型是C_D_,白花的基因型是C_dd或ccD_或ccDD.F1开紫花(C_D_)。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9:7是9:3:3:1的变式,说明该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基因控制,A错误;
B、F2紫花的基因型是C_D_,有4种,分别是CCDD、CCDd、CcDD、CcDd,B错误;
C、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即CCdd、Ccdd、ccDD、ccDd、ccdd,C正确;
D、若要鉴定某紫花植株是否纯合,应该选F2中纯合白花植株ccdd与其进行杂交,不能选择CCdd或ccDD,例如紫花植株为CCDd×ccDD后代虽然全是紫花,但是该紫花植株是杂合子,D错误。
故选C。
(海南省海口市四中上学期期中)25.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Ⅱ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 1/4
C. Ⅱ6的基因型为AaXBY
D. 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不患病的概率是7/24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Ⅱ3号和Ⅱ4号患甲病,生正常的女儿Ⅲ9号,所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1号和Ⅰ2号都不患乙病,生患乙病的儿子Ⅱ7号,且乙病为伴性遗传病,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
B、Ⅱ7患乙病,所以其母亲是乙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因此Ⅱ5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为纯合体的概率是1/2,B错误;
C、Ⅱ6是正常男性,该男性不是携带者,基因型是aaXBY,C错误;
D、Ⅲ10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3/4XBXB或1/4XBXb,Ⅲ13基因型为aaXbY,因此两者结婚生育的孩子不患病的概率=2/3×1/2×(1-1/4×1/2)=7/24,D正确。
故选D。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大附中上学期期中)18. 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与眼色相关的基因用B、b表示,与体色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
组合
P
F1
①
♀灰身红眼、♂黑身白眼
♀灰身红眼、♂灰身红眼
②
♀黑身白眼、♂灰身红眼
♀灰身红眼、♂灰身白眼
A. 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
B. 由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 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果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16
D. 若组合②F1随机交配,则F2雄果蝇中黑身白眼占1/8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实验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的后代只出现灰身红眼,说明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A正确;
B、由于组合②的后代中,雌性个体只有红眼,雄性个体只有白眼,因此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
C、组合①的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4×1/2=1/8,C错误;
D、组合②的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黑身白眼占1/4×1/2=1/8,D正确。
故选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大附中上学期期中)19. 如图是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4、5为同卵双胞胎。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系谱图分析,该病一定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若1携带致病基因,则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
C. 若1携带致病基因,则4、5为纯合子的概率均为2/3
D. 若1不携带致病基因,且7患病,则5与一正常男子结婚,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为3/4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系谱图:1号和2号均正常,他们有一个患该遗传病的孩子6号,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
【详解】A、1、2均未患病,儿子却患病,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但不能确定是常染色体还是伴X染色体遗传,故A错误;
B、若1携带致病基因,且无病,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其父母基因型均为Aa,则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1/2=1/8,故B错误;
C、若1携带致病基因,且无病,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其父母基因型均为Aa,则4、5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故C错误;
D、若1不携带致病基因,且无病,故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7患病设其基因型为XaY,其致病基因来自其母亲4,4、5为同卵双胞胎,故4、5基因型一致,为XAXa,则5与一正常男子结婚,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为3/4,故D正确。
故选D。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大附中上学期期中)20. 某植物的株高受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B可以使株高增加,两者使株高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基因a、b与株高的增加无关基因型为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体杂交得到的后代中只有两种株高120cm、100cm且比例为1:1,若将子代中株高为120cm的个体自交,所得后代的株高不可能是( )
A. 100 cm B. 120 cm C. 130 cm D. 140 cm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累加效应决定株高,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即4个显性基因(AABB)的株高是最高的,3个显性基因(AABb,AaBB),2个显性基因(AAbb,AaBb,aaBB),1个显性基因(Aabb,aaBb),无显性基因(aabb),株高依次变矮。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基因型为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的后代中只有两种株高120cm、100cm,且比例为1:1,可以判断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与B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与b基因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一个显性基因增高的株高是10cm。题目中基因型为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的后代中只有两种基因型AaBb、aabb,株高为120cm的基因型为AaBb,能够产生AB、ab两种配子,自交得到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株高分别为100cm、120cm、140cm,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该题考查了多基因的累加效应,解题的关键是含显性基因个数一样的个体表现型相同。且能根据题意判断基因的位置。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大附中上学期期中)21. 某种观赏植物(2N=18)的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纯合蓝色植株与纯合红色植株杂交,F1均为蓝色;F1自交,F2为蓝:紫:红=9:6:1.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A. 紫:红=3:1
B. 紫:红=2:1
C. 红:紫=2:1
D. 紫:蓝=3:1
【答案】B
【解析】
根据提供信息分析,设用A、a和B、b这两对基因表示,由于F2为蓝:紫:红=9:6:1,是9:3:3:1的变形,说明A_B_为蓝色,aabb为红色,而A_bb、aaB_为紫色,由此可确定F2中的紫色植株的基因型有1/16AAbb、2/16Aabb、1/16aaBB、2/16aaBb,即比例为1:2:1:2,它与aabb的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只有紫色植株和红色植株,其中红色植株占2/6×1/2+2/6×1/2=1/3,则紫色植株为2/3,即紫:红=2:1,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中的9:6:1的比例作为解题的切入点,题中已知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F2为蓝:紫:红=9:6:1,该比例为9:3:3:1的变式,由此确定双显性的为蓝色,双隐性的为红色,其它均为紫色。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大附中上学期期中)22. 某科研所将抗虫基因(B)和抗旱基因(R)导入到棉花植株中,两种基因在棉花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转基因棉花的细胞中最多含有三个R基因
B. 该转基因棉花能产生BRRR基因型配子的概率为1/8
C. 该转基因棉花与普通棉花杂交,后代都具有抗虫、抗干旱性状
D. 干旱条件下,该转基因棉花自交后代存活植株中抗虫个体占63/64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图中抗旱基因R整合到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条染色体上抗虫基因B和抗干旱基因R连锁。
【详解】A、该转基因棉花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最高可以含有6个R基因,A错误;
B、图中一条染色体上抗虫基因B和抗干旱基因R连锁,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不含抗性基因的染色体用0表示)种类和比例为BRRR∶BRR0∶BR00∶RR0∶R00∶000=1∶2∶1∶1∶2∶1,共6种,BRRR占1/8,B正确;
C、结合B选项分析,该转基因棉花与普通棉花杂交,为测交,后代有的既抗虫也抗干旱,有的只抗旱,有的既不抗虫也不抗干旱,C错误;
D、干旱条件下,不具备R的植株不存活,000配子的概率为1/8,则不能存活的概率为1/8×1/8=1/64,存活植株的概率为1-1/64=63/64,抗虫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1/8×1/8+1/8×2/8+1/8×1/8+2/8×2/8+1/8×2/8+1/8×1/8)=53/64,故自交后代植株干旱条件下,存活植株中抗虫个体占53/63,D错误。
故选B。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大附中上学期期中)23. 果蝇眼色由常染色体上的(A/a)和X染色体上的(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红眼雄果蝇的后代中雌性个体可能出现白色
B. 根据上图分析,白眼果蝇应该有6种基因型
C. 纯合粉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有红眼、粉眼,则亲代雄果蝇基因型为AaXbY
D. 将C选项杂交组合的F1代果蝇随机进行交配,则F2代果蝇中,XB的基因频率为2/3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示分析,A_XB_表现为红眼,aaXB_表现为粉眼,XbXb或XbY表现为白眼。
【详解】A、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_XBY,其产生的雌性后代肯定含有XB,因此雌性后代不可能出现白眼,A错误;
B、白眼的基因型为Xb,常染色体基因型可能为AA、Aa、aa三种,性染色体基因型有XbXb和XbY两种,因此一共有3×2=6种基因型,B正确;
C、纯合粉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XbY,后代出现了红眼和粉眼,说明则亲代雄果蝇基因型为AaXbY,C正确;
D、由上分析可知,F1代果蝇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Y、aXBY,F1代果蝇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XB的基因频率2/3,D正确。
故选A。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大附中上学期期中)24.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Aabb:AAbb=3: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 5/11 B. 7/16 C. 7/13 D. 25/64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由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Aabb:AAbb=3: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b:ab=5:3,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推断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25:30:9,由于aa胚胎致死,因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Abb:Aabb=25:30=5:6,纯合体占5/11。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计算自由交配的问题,可以先计算配子类型及比例,然后根据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推断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去掉致死的个体,然后结合问题进行解答。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大附中上学期期中)53. 黄豆,又称大豆(2N=40),其花为两性花,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原产我国,至今已有5000年的种植史。黄豆不但蛋白质含量高,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加工后的各种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已成为风靡世界的健康食品。
(1)对黄豆基因组测序时,需要研究_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基因。
(2)欲把两个黄豆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常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其中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育种专家发现黄豆有雄性不育植株(花中无花粉或花粉败育,但雌蕊正常),经研究发现,雄性可育和不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可育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了研究其遗传特点,育种专家利用雄性不育植株与纯合可育植株杂交得F1代,让F1代连续自交得F3,F3代中雄性可育植株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
②在杂交育种过程中,雄性不育植株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避免了人工___________步骤。但是雄性不育性状难以有效的保持和区分,育种专家为解决此问题,培育出了一株新个体,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图中基因B控制种皮为黄色,b为青色,黑色部分是来自其他物种的染色体片段,带有d纯合(dd)致死基因。)该个体培育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_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___________提供原材料。
③减数分裂时,图中两染色体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___________个四分体;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产生_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④育种专家发现,黄豆的受精卵中染色体数多或少都不能正常发育。让该个体自交,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则所结种子中青色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___________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答案】 (1). 20 (2). 杂交育种 (3). 基因重组 (4). 5/6 (5). 去雄 (6). 染色体结构 (7). 生物进化 (8). 19 (9). 4 (10). 1/5 (11). 黄色
【解析】
【分析】杂交育种:
(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自交;
(3)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
(4)优缺点:方法简单,可预见强,但周期长;
(5)实例:水稻的育种。
【详解】(1)黄豆的花是两性花,无性染色体,体细胞中有40条染色休,因此测定它的基因组时,测定20条染色休上的基因即可。
(2)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它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3)①由于雄性不育植株的花中无花粉或花粉败育,但雌蕊正常,所以只能利用雄性不育植株作为母本,与纯合可育植株AA杂交得F1代,基因型为Aa,F1代自交产生的F2中,雄性可育植株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在F2代自交产生的F3中,雄性可育植株占的比例是1-2/3×1/4=5/6。
②雄性不育系只能做母本,在杂交时不需要人工去雄。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黑色部分是来自其他物种的染色体片段,所以该个体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生物的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③大豆是属于二倍体。含染色体数为40条20对,但由于减数分裂时,图中两染色体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所以只可观察到19个四分体;减数分裂正常完成,但是图示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因此可产生:ABd、ab、AaBbd、O共4种基因型的配子。④该个体减数分裂可形成四种比例相同的配子,即ABd、ab、AaBbd、O,让该个体自交,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方式有16种,但受精卵中染色体数多或少都不能正常发育(2ABd和AaBbd、2ABd和O、2ab和AaBbd、2ab和O、AaBbd和AaBbd、O和O结合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同时d纯合致死(ABd和ABd结合形成的受精卵致死),因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4AaBbd(黄色):aabb(青色)=4:1,所以所结种子中青色所占的比例为1/5,若欲继续获得新一代的雄性不育植株,可选择黄色的种子种植后进行自交。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和杂交育种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杂交育种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及实例,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湖南省五市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8. 关于下列各图解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生物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6
B. 乙图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该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该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
C. 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 丁图可表示某果蝇的染色体组成,该果蝇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有 AXW 、aY、AY、aXW 四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自由组合;乙图为有丝分裂后期;丙图中第二代中婚配男女患病,而女儿正常,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丁图中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W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A、图甲中生物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1/2=1/8,A错误;
B、图乙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该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应为4条,B错误;
C、图丙中男性患者的女儿没有得病不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错误;
D、图丁中A、a在常染色体上,W基因在X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能产生4种配子,即D正确,即AXW 、aY、AY、aXW四种,D正确。
故选D。
(湖南省五市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19. 某科研工作人员在野外意外发现了一突变植株,研究发现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 D.d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该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精心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下表所示:( )
性别
野生性状
突变性状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雄株
N1株
N2株
C=N2/(N1+N2)
雌株
R1株
R2株
V=R2/(R1+R2)
下列关于实验结果和结论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若突变基因只位于 Y 染色体上,则 和V的值分别为1、0
B. 若突变基因只位于 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C和V 的值分别为0、1
C. 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C和 V的值分别为1/2、1/2
D. 若突变基因位于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C和V 的值分别为0、1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
(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
(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2)世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详解】A、若突变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则子代雄株都是突变性状,雌株没有突变性状,A正确;
B、若突变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后代所有雌株都是突变性状,雄株都是野生性状,B正确;
C、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后代表现无性别区分,若突变基因为显性,则C和V相等,均为1/2,C正确;
D、若突变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突变雄株个体基因型为XDYd或XdYD,此时需要分类讨论:突变雄株(XdYD)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XdXd)杂交,后代雌性(XdXd)全为野生性状,雄性(XdYD)均为突变性状,则C和V的值分别为1、0;突变雄株(XDYd)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XdXd)杂交,后代雌性(XDXd)全为突变性状,雄性(XdYd)全为野生性状,则C和V的值分别为0、1,D错误。
故选ABC。
(湖南省五市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25. 玉米是雌雄同株、雌雄异花植物。玉米植株长节(A)对短节(a)为显性,正常叶(B)对皱缩叶(b)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现让纯种长节皱缩叶玉米与纯种短节正常叶玉米杂交,得到 F1,F1 自交得到 F2,F2 中长节正常叶玉米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种,此类型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让 F2 中长节正常叶玉米植株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期 F3 中短节皱缩叶玉米植株所占的比 例为 ____
(2)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染色体不分离现象导致形成了一基因型为 AAaBb的变异玉米植株, 让该植株自交(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3条同源染色体的任意两条配对并正常分离,而不能配对的1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任意一极,子代成活率相同),理论上,后代中长节正常叶与短节皱缩叶玉米植株之比为____
(3)让纯合长节玉米植株(2n)作父本与短节玉米植株(2n)杂交,在所得子代中偶尔发现一短节玉米植株。请对此现象给出2种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4 (2). 8/9 (3). 1/9 (4). 105:1 (5). 某一雄配子形成时,基因A突变为基因a;某一雄配子形成时,含基因A的染色体缺失一条;某一雄配子形成时,含基因A的染色体片段缺失(答出其中2种即可)
【解析】
【分析】
玉米植株长节(A)对短节(a)为显性,正常叶(B)对皱缩叶(b)为显性,纯合的短节正常叶植物与纯合的长节皱缩叶植物杂交,F1全为长节正常叶植株,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详解】(1)现让纯种长节皱缩叶玉米(AAbb)与纯种短节正常叶玉米(aaBB)杂交,得到 F1 (AaBb),F1 自交得到 F2,A_B_:A_bb:aaB_:aabb=9:3:3:1,因此F2 中长节正常叶玉米植株(A_B_)的基因型共有4种,此类型中纯合子AABB只占1份,因此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8/9;让 F2 中长节正常叶玉米植株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只有4/9的AABb和双隐性纯合子才能产生短节皱缩叶玉米植株,预期 F3 中短节皱缩叶玉米植株所占的比 例为1/9。
(2)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染色体不分离现象导致形成基因型为AAaBb的变异番茄植株,该植株自交,只考虑茎的节长,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A:a:Aa:A=1:1:2:2,自交后代中长节配子(AA、Aa、A)占5/6,短节a的比例为1/6,自交后产生的长节占35/36,短节占1/36;叶型Bb×Bb=B_:bb=3:1,则长节正常叶比率为35/36×3/4=105/144,短节皱缩叶=1/36×1/4=1/144,则后代中长节正常叶与短节皱缩叶玉米植株之比为105:1。
(3)用纯合长节玉米植株作父本与短节玉米植株进行杂交,后代应为紫茎Aa。现在子代中偶尔发现一绿茎植株,可能的原因是①某一雄配子形成时,基因A突变为基因a;②某一雄配子形成时,含基因A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湖南省五市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26. 某种昆虫(2n)的野生型是纯合的正常翅、红眼个体,该昆虫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正常翅与突变型卷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显隐性关系未知。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一对野生型正常翅雌雄昆虫杂交,F1出现两只卷翅昆虫,雌雄各一只。现让这对卷翅昆虫杂交,F2 中卷翅昆虫有159只,正常翅昆虫有79只,则卷翅是____(填“显性突变”或“隐性突变”);能说明卷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而非x染色体上的实验结果是____。F2 中卷翅昆虫,正常翅昆虫约为2:1而非3:1,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
(2)科研人员在培育纯种正常翅红眼昆虫和纯种正常翅白眼昆虫的时候,利用下射线处理亲本昆虫,在其后代中发现有少量的缺刻翅昆虫出现。研究发现缺刻翅是 x 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并且该现象会出现纯合致死效应,同时缺失的片段携带眼色基因。
①在实验室中鉴定该变异,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 。从基因数量的角度分析,缺刻翅与卷翅这两种变异昆虫的差异是____________
②现在除了有这些缺刻翅红眼和缺刻翅白眼昆虫,还有野生型、正常翅白眼的雌雄昆虫若干 只,请选择合适的材料,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验证缺刻翅出现的原因和眼色基因位于缺失的片段上,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需要分别写出亲本和子代翅、眼色性状的表现型及比例)
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显性突变 (2). F2中卷翅昆虫和正常翅昆虫的比例在雌雄个体中均相同(或卷翅和正常翅这对相对性状在F2中的表现与性别无关) (3). 卷翅基因纯合致死 (4). 利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结构 (5). 缺刻翅个体含有的基因数量少于卷翅个体的基因数量(或缺刻翅个体的X染色体上基因数量减少,卷翅个体的3号染色体上基因数量不变) (6). 杂交组合:缺刻翅红眼雌性×正常翅白眼雄性 (7). 预期结果: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缺刻翅白眼雌昆虫:正常翅红眼雌昆虫:正常翅红眼雄昆虫=1:1:1(写子代雄昆虫全为正常翅红眼,雌昆虫为缺刻翅白眼雌昆虫:正常翅
【解析】
【分析】
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分析题意可知:控制正常翅和卷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控制红眼、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一对卷翅昆虫杂交,F2 中卷翅昆虫:正常翅=2:1,则卷翅是显性突变;而卷翅和正常翅这对相对性状在F2中的表现与性别无关,说明卷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而非X染色体上。F2 中卷翅昆虫,正常翅昆虫约为2:1而非3:1,其原因最可能是卷翅基因纯合致死。
(2)①X染色体部分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要想鉴定染色体变异,最简便的方法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因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从基因数量的角度分析,缺刻翅个体的X染色体上基因数量减少,卷翅个体的3号染色体上基因数量不变。
②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要想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验证缺刻翅出现的原因和眼色基因位于缺失的片段上,可以选择杂交组合:缺刻翅红眼雌性×正常翅白眼雄性,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XR,XrY,二者杂交的子代有四种基因型,分别为XRXr、XRY、Xr、Y(死亡),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翅红眼雌昆虫:正常翅红眼雄昆虫:缺刻翅白眼雌昆虫=1:1:1,上述实验结果能证明缺刻翅出现的原因X片段缺失导致的,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缺失的片段上。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月考)10. 已知豌豆(2n=14)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B基因淡化花色,两个B基因能淡化红色为白色,一个B淡化红色为粉红色。请据此分析下列问题:
(1)豌豆中粉红花植株基因型有_____种,AABb植株的自交后代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出现白花植株。
(2)若纯合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子代中出现一株白色植株,科研人员对其成因做出了三种假设。
假设一:丢失一条染色体所致。
假设二:两对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所致。
假设三:A、a、B、b以外的另一对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所致(三对基因独立遗传)。
Ⅰ确定假设一是否正确的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若假设二成立,则发生突变的基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基因。
Ⅲ若变异来源为基因突变,某同学欲设计实验确定该突变来源为假设二还是假设三,请写出最简便的实验方案及预期结果。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二成立;
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三成立。
【答案】 (1). 2 (2). 能 (3). 显微镜下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或减Ⅰ)的染色体条数是否为13条 (4). A或b (5). 让该白花突变株自交,观察子代花色 (6). 全为白花 (7). 出现红花和粉红花(或出现白花、红花和粉红花)
【解析】
【分析】
豌豆花色遗传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因此其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由题意得,A_bb(红色),A_Bb(粉色),A_BB、aa_ _(白色)。
【详解】(1)豌豆中粉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AaBb,故粉红花基因型有2种;AABb植株的自交后代有AABB的植株,故能产生白花植株。
(2)若纯合红花植株(AAbb)与白花植株(aaBB)杂交,正常情况下子代基因型全为AaBb(粉色),但子代中出现一株白色植株,分析其可能出现的原因如下:
I 确定假设一是否正确的简便方法是显微镜下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或减Ⅰ)的染色体条数是否为13条。
aBb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B:b:ab:B=1:1:1:1,产生的子代基因型如下:
aB
b
ab
B
aB
aaBB
aBb
aaBb
aBB
b
aBb
bb
abb
Bb
ab
aaBb
abb
aabb
aBb
B
aBB
Bb
aBb
BB
故符合假设一时,其自交子代全为白色。
II由上图可知,若假设二成立,则发生突变的基因可能是A或b基因。
III若变异来源为基因突变,则可能假设二也可能是假设三,为确定是哪一种,故设计如下实验:
如果符合假设二,即AaBB或aaBb的植株进行自交,很明显产生的子代全为白花。
如果符合假设三,其子代基因型个体中有的含C基因,有的不含C基因,因此后代既有红花、又有粉色、白花植株。
实验方案:让该白花突变株自交,观察子代花色。
预期结果:若子代全为白花,则假设二成立;
若子代出现红花和粉红花(或出现白花、红花和粉红花),则假设三成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要能准确的提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并要求考生具备遗传实验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才能顺利突破这类问题。
(浙江省宁波市上学期选考适应性考试)25. 葛莱弗德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如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已知甲病正常人群中携带者占1/3,且含甲病基因的精子成活率为1/2,雌配子正常。Ⅰ1所生女儿一定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家系中无基因突变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Ⅲ12的性染色体来自Ⅰ2和Ⅰ3的概率相同
B. 仅考虑甲病,Ⅲ11与Ⅲ1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25
C. 若Ⅱ5和Ⅱ6生一个葛莱弗德氏综合征的乙病小孩,可能Ⅱ6在MⅠ出现异常,MⅡ过程正常
D. Ⅲ10和人群中正常男性结婚,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为1/88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0号患甲病而父母正常,所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由于Ⅰ1所生女儿一定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且家系中无基因突变发生,所以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
【详解】A、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Ⅲ12的基因型XBXb,据图分析,Xb只能来自Ⅱ7,而Ⅱ7的Xb只能来自Ⅰ2,同理分析XB只能来自Ⅰ4,Ⅲ12的性染色体不能来自Ⅰ3,A错误;
B、仅考虑甲病,Ⅲ10为基因型是aa的甲病患者,则Ⅱ5和Ⅱ6的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Ⅱ5为男性,其形成的精子中1/2A:(1/2a×1/2)=2A:1a,所以成活的精子中有2/3A、1/3a,Ⅱ6为女性,雌配子中1/2A、1/2a,则Ⅲ11的基因型3/5AA、2/5Aa;同理可推出Ⅲ12基因型3/5AA、2/5Aa,基因型同为AA的概率3/5×3/5=9/25,基因型同为Aa的概率2/5 ×2/5=4/25,所以Ⅲ11与Ⅲ1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9/25+4/25=13/25,B正确;
C、若Ⅱ5和Ⅱ6生一个葛莱弗德氏综合征的乙病小孩(XbXbY),可能Ⅱ6在MⅡ出现异常,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个Xb都移向了卵细胞,C错误;
D、Ⅱ5和Ⅱ6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和AaXBXb,Ⅲ10的基因型为1/ 2 aaXBXB或1/ 2 aaXBXb,根据题中信息可知,人群中正常男性为AaXBY的概率为1/ 3 ,由于男性产生的配子中含有a的精子死亡50%,说明男性产生a的精子概率为1/ 3 ×1 /2 ×1/ 2 =1/ 12 ,所以后代出现aa的概率为1/ 12 ;乙病出现XbY的概率为1/ 2 ×1 /4 =1 /8 ,因此生一个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为1 /12 ×1/ 8 =1/ 96 ,D错误。
故选B。
【点睛】
(浙江省宁波市上学期选考适应性考试)28. 某昆虫的红眼与朱红眼、有眼与无眼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均为完全显性关系,且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为了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如下的杂交实验:多只无眼雄果蝇和多只朱红眼雌果蝇随机交配,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朱红眼雌:朱红眼雄=1:1:2;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F2
红眼
朱红眼
无眼
雌性个体
3/29
9/29
1/29
雄性个体
3/29
9/29
4/29
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红眼与朱红眼的A(a)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亲本无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F1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
(2)F2朱红眼雄果蝇有_______种基因型,让其与F2红眼雌果蝇随机交配,产生的F3有_______种表现型(区分雌性雄性),F3中无眼雌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
(3)从F2中选择合适个体,用简便方法鉴别某只无眼雄果蝇亲本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写出一种情况)_______。
【答案】 (1). X (2). bbXAY bbXaY (3). 1/6 (4). 2 (5). 6 (6). 1/35 (7).
从F2中选择多只无眼雌果蝇和该无眼雄果蝇亲本交配,观察、记录子代果蝇的性别及其比例。
如果子代无眼雌蝇:无眼雄=1:2(或1:1),则该无眼雄果蝇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Y(或bbXAY);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多只无眼雄果蝇和多只朱红眼雌果蝇随机交配,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朱红眼雌∶朱红眼雄=1∶1∶2;即子一代都有眼色,可知有眼相对于无眼为显性;雄性都为朱红眼,雌性含有朱红眼和红眼,即眼色遗传与性别相关,可知控制红眼和朱红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子一代雄性均为朱红眼,说明亲本雌性产生的配子中X染色体上只有一种基因,而子代雌性有两种表现型,可知亲本雌性的X染色体上为a基因,即朱红眼为隐性性状。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控制红眼与朱红眼的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无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Y、bbXaY,朱红眼雌果蝇BBXaXa,所以F1的基因型和比例为BbXAXa∶BbXaXa∶BbXaY=1∶1∶2,故F1中A的基因频率为1÷(2+2+1×2)=1/6。
(2)F2朱红眼雄果蝇有BBXaY和BbXaY两种基因型,让其与F2红眼雌果蝇(BBXAXa、BbXAXa)随机交配,单独分析B、b基因,子代可产生BB、Bb、bb共三种基因型,单独分析A、a基因,子代可产生XAXa、XaXa、XAY、XaY四种基因型,综合分析可知,可产生的F3有6种表现型,即红眼雌性、朱红眼雌性、无眼雌性、红眼雄性、朱红眼雄性、无眼雄性。F1的基因型和比例为BbXAXa∶BbXaXa∶BbXaY=1∶1∶2,雌配子中XA∶Xa=1∶3,B∶b=1∶1,雄配子中Xa∶Y=1∶1,B∶b=1∶1,理论上F2中无眼雌性个体和无眼雄性个体所占比例应相同,根据表格数据可推知,无眼雌性个体中bbXaXa存在致死的现象。F2朱红眼雄果蝇基因型和比例为BBXaY∶BbXaY=1∶2,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和比例为BBXAXa∶BbXAXa=1∶2,朱红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自由交配的F3中朱红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随机交配的后代中无眼雌果蝇(bbXAXa)所占比例为(2/3×2/3×1/4×1/4)÷(1-2/3×2/3×1/4×1/4)=1/35。
(3)无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Y或bbXaY,欲鉴定其基因型,可从F2中选择多只无眼雌果蝇和该无眼雄果蝇亲本交配,观察、记录子代果蝇的性别及其比例。如果子代无眼雌蝇∶无眼雄=1∶2(或1∶1),则该无眼雄果蝇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Y(或bbXAY)。其遗传图解如下: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规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
(浙江省山水联盟高三12月联考)18. 果蝇的X、Y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有关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一
P:刚毛(♀)×截毛(♂)→F1全部刚毛
杂交组合二
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
杂交组合三
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
A. 通过杂交组合一可确定该性状的显性表现形式为完全显性
B. 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在减数分裂中可发生交叉互换
C. 通过杂交组合三,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D. 通过杂交组合二,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答案】D
【解析】
【分析】
1、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男女患病率不一定相等;
2、非同源区段中的X染色体特有的区域,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3、非同源区段的Y染色体特有的区域,其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而且该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即伴Y遗传。
【详解】A、刚毛×截毛→F1全部刚毛,通过杂交组合一可确定该性状的显性表现形式为完全显性,A正确;
B、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在减数分裂中也会发生交叉互换从而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
C、设控制刚毛的基因为B,控制截毛的基因为b,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上,P:截毛(XbXb)×刚毛(XbYB)→F1截毛(XbXb):刚毛(XbYB)=1:1,故通过杂交组合三,可以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C正确;
D、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P:截毛(XbXb)×刚毛(XBY)→F1刚毛(XBXb):截毛(XbY)=1:1;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上,P:截毛(XbXb)×刚毛(XBYb)→F1刚毛(XBXb):截毛(XbYb)=1:1;综上所述根据杂交组合二,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不能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D错误。
故选D。
(浙江省山水联盟高三12月联考)25. 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已知与甲病相关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人群中甲病患病概率为64%;与乙病相关的基因用B、b表示,且两家族均无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乙病与甲病相比,其遗传特点是隔代遗传
B. Ⅱ-5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I-3和I-4或只来自于I-3
C. Ⅳ-1个体两病皆得的概率为31/168或0
D. 若I-4没有乙病致病基因,Ⅳ-1为患乙病女孩,是Ⅲ-1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答案】D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图中Ⅰ-1和Ⅰ-2患病,生了一个表现型正常的Ⅱ-1,说明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又由于甲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即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图中Ⅰ-3和Ⅰ-4表现型正常,生了一个患病的Ⅱ-5,则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的位置无法确定。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隐性遗传病,显性遗传表现为连续性,而隐性遗传病表现为隔代遗传,因此,乙病与甲病相比,其遗传特点是隔代遗传,A正确;
B、Ⅱ-5为乙病患者,若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致病基因只能来自I-3,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致病基因可来自于I-3和I-4,B正确;
C、只讨论甲病,图中Ⅱ-2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人群中甲病患病概率为64%,则正常(aa)的概率为36%,即a的基因频率为0.6,A基因频率为0.4,则Ⅱ-3为携带者的概率为2×0.4×0.6÷0.64=3/4,则Ⅲ-1为携带者(Aa)的概率为11/21,Ⅲ-2的基因型为aa,因此,Ⅳ-1个体患甲病的概率为1-11/21×1/2=31/42;对于乙病若为常(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1和Ⅲ-2的基因型依为BB和Bb或(XBY和XBXb),Ⅳ-1个体患乙病的概率为0或1/4,显然Ⅳ-1个体两病皆得的概率为0或31/42×1/4=31/168,C正确;
D、若I-4没有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Ⅲ-2的基因型为XBXb,而Ⅲ-1的基因型为XBY,正常情况下二者婚配生出的女孩均表现正常,此时Ⅳ-1为患乙病女孩,则可能是Ⅲ-1的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导致产生了基因型为Xb的精子参与受精引起的,D错误。
故选D。
【点睛】因
(浙江省山水联盟高三12月联考)28. 野生型果蝇为红眼长翅,某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一只紫眼短翅雄果蝇,用该果蝇与野生型雌蝇杂交,得到F1均为红眼,其中短翅有238只,野生型有242只。F1果蝇随机交配,子二代结果统计如下表。若眼色由基因A、a控制,翅型由基因B、b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F2
红眼短翅
红眼长翅
紫眼短翅
紫眼长翅
雌果蝇(只)
122
183
39
60
雄果蝇(只)
124
181
41
59
(1)紫眼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眼色基因和翅型基因遗传时遵循____________。
(2)亲本紫眼短翅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该个体内一个细胞中最少含有______个短翅基因。
(3)F2红眼短翅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种。若让F2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到F3,F3中B基因频率为______。
(4)写出亲本杂交产生F1的遗传图解________。
【答案】 (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 自由组合定律 (3). aaBb (4). 0 (5). 2 (6). 1/6 (7).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野生型果蝇为红眼长翅,用偶然发现的紫眼短翅雄果蝇与野生型雌果蝇杂交,F1均为红眼,说明红眼对紫眼为显性性状,F1红眼之间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均为红眼:紫眼≈3:1,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杂交子一代断翅:野生型=1:1,子一代之间随机交配,子二代短翅:长翅≈2:3,且在雌雄个体间无差异,故控制翅型的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且红眼对紫眼是显性性状,故紫眼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眼色和翅型之间独立遗传,故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F1红眼之间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均为红眼:紫眼≈3:1,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F1基因型为Aa,亲本中紫眼个体基因型为aa,红眼个体基因型为AA;关于翅型,子二代短翅:长翅≈2:3,紫眼短翅雄果蝇与野生型雌蝇杂交,F1短翅:野生型≈1:1,说明亲本翅型的基因型为Bb、bb,则F1雌雄个体基因型均为1/2Bb、1/2b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均为1/4B、3/4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得到:1/16BB、6/16Bb、9/16bb,而实际上F2中短翅:长翅≈2:3,推测应为BB的个体致死,短翅个体的基因型为Bb,长翅个体基因型为bb。因此亲本长翅雌性个体基因型为bb,短翅雄性个体基因型为Bb。综上所述,亲本中紫眼短翅个体基因型为aaBb,野生型红眼长翅个体基因型为AAbb;基因型为aaBb的紫眼短翅个体的一个细胞中最少含有0个短翅基因。
(3)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F1个体基因型为AaBb、Aabb,F1之间随机交配,F2红眼短翅果蝇的基因型有AABb、AaBb两种;只考虑B、b基因,结合(2)可知,F2中实际存活的个体基因型及比例为6/15Bb、9/15bb,即2/5Bb、3/5bb,产生配子为1/5B、4/5b,F2随机交配,F3个体为1/25BB、8/25Bb、16/25bb,因BB致死,存活个体及比例为1/3Bb、2/3bb,则B的基因频率为1/3×1/2=1/6。
(4)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则亲本杂交产生F1的遗传图解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表信息推测基因所处的染色体位置,并进一步推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
(2021届广西柳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理综生物试题)1. 果蝇的雌雄性别分化依赖于X染色体的数目,与Y染色体无直接关系(性染色体组成为XXX或仅含Y的胚胎致死)。通常白眼雌果蝇(XaXa)和红眼雄果蝇(XAY)交配,后代雄果蝇都是白眼的,雌果蝇都是红眼的。摩尔根的合作者布里吉斯(Bridges)在某次实验中发现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大量的观察发现,在上述杂交中,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布里吉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了2种假说进行解释。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完整阐述。
①基因突变假说:_____________。
②染色体数目变异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基因突变自然发生的频率非常低,因此布里吉斯倾向于第二种假说。若染色体数目变异假说正确,则子--代雄果蝇群体中必然会出现_______个体。
(3)请用遗传图解的形式阐述第二种假说的亲子代遗传过程。(提示:必须写出配子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
(4)布里吉斯为了验证上述假说,他用显微镜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子上代白眼雌果蝇的唾液腺细胞。如果该细胞内性染色体数目为____条,则说明第二种假说正确;如果该细胞内性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条,则说明第二种假说可能有误。
【答案】 (1).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红眼雄果蝇XAY发生基因突变而产生含Xa精子,该精子与含Xa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最后发育为XaXa白眼雌果蝇 (2).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白眼雌果蝇XaXa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而产生含XaXa卵细胞,该卵细胞与含Y精子结合为受精卵,最后发育为XaXaY白眼雌果蝇 (3). 红眼雄果蝇 (4). (5). 3 (6). 2
【解析】
【分析】
白眼雌果蝇(XaXa)和红眼雄果蝇(XAY)交配,通常后代雄果蝇都是白眼(XaY),雌果蝇都是红眼(XAXa),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如果是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其基因型是XAXa,如果是染色体变异,则其基因型是XaXaY。
【详解】(1)根据分析,白眼雌果蝇的存在有两种可能,①是由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红眼雄果蝇XAY发生基因突变而产生含Xa精子,该精子与含Xa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最后发育为XaXa白眼雌果蝇;②是由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白眼雌果蝇XaXa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而产生含XaXa卵细胞,该卵细胞与含Y精子结合为受精卵,最后发育为XaXaY白眼雌果蝇。
(2)如果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则白眼雌果蝇减数分裂产生XaXa卵细胞的同时,必然存在有卵细胞没有性染色体,当其与雄性产生的XA的精子结合,则形成XA0的红眼雄果蝇。
(3)第二种假说的遗传图解如下:
(4)如果是第二种假说错误,即发生了基因突变,则果蝇染色体数目不变,因此有丝分裂中期有性染色体数目2条,如果第二种假说正确,则果蝇性染色体数目多了一条,有丝分裂中期性染色体数目为3条。
【点睛】本题需要考生掌握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结合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进行分析。
(2021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10月)摸底考试生物试题)2. 在一片玉米(二倍体)实验田中偶然发现一株基因型为AABBb的三体玉米。该玉米在减数分裂联会时,B和b所在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配对分离,另1条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其他染色体正常配对、分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三体玉米为染色体变异,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该变异
B. 该三体玉米与正常玉米杂交,后代中三体出现的几率应为3/4
C. 该三体玉米产生花粉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BB:Ab:ABb:AB=1:1:2:2
D. 该三体玉米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一次产生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b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三体水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时2条随机配对,另1条不能配对,因而会产生异常配子。由于细胞中多了一条染色体,因而属于染色体变异。
【详解】A、用光学显微镜既能直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变化,也能观察到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
B、由于三体水稻AABBb产生的ABB、Ab、ABb、AB4种花粉中,ABB:Ab:ABb:AB=1:1:2:2,正常的有Ab、AB2种,所以与正常水稻杂交,后代中变异个体的几率应为1/2,B错误;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AA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A,而BBb能产生4种配子BB、b、Bb、B,因此,三体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b,则花粉的基因型有4种ABB、Ab、ABb、AB,ABB:Ab:ABb:AB=1:1:2:2,C正确;
D、根尖分生区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细胞分裂1次所得子细胞的基因型不变,仍为AABBb,D正确。
故选B。
【点睛】
(2021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10月)摸底考试生物试题)3. 玉米为雌雄同株植物,其雄花着生于顶端,雌花着生于叶腋处(如下图)。自然状态下,玉米花粉既可以落到同一植株的柱头上,也可以落到其他植株的柱头上。鲜食玉米营养丰富,美味可口。为培育出更好的鲜食玉米品种,科研工作者正在不懈努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的甜味受基因D/d控制,把纯种的甜玉米和非甜玉米隔行种植在一块试验田里,让它们在自然状态下传粉,甜玉米结出的果穗上的籽粒有甜和非甜两种,非甜玉米果穗上的籽粒全部为非甜,说明甜对非甜为____________________性状。
(2)研究发现另一对基因E/e也能控制玉米的甜度,其中e基因和甜味基因(D或d)在提高蔗糖含量方面有等效作用,二者叠加使玉米甜度增加,则超甜玉米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判断D、d和E、e这两对基因是否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用基因型为DdEe的玉米自交,得到子代玉米,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则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3)鲜食玉米有多种颜色,现用两种纯合的紫色非甜和白色甜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籽粒颜色的分离比为紫色:白色=9:7。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玉米籽粒颜色性状至少由___________________对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若控制甜与非甜的基因(D、d)和控制颜色的某一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要进行单倍体育种,需对F1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幼苗,并对幼苗用______________处理。试问此处理能否一定得到紫色甜玉米的纯合品种?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隐性 (2). ddee (3). 非甜玉米:甜玉米:超甜玉米=9:6:1 (4). 两 (5). 非同源染色体 (6). 秋水仙素(或低温) (7). 不一定 (8). F1不一定产生同时含控制紫色和甜味基因的配子
【解析】
【分析】
由于甜玉米结出的果穗上的籽粒有甜和非甜两种,非甜玉米果穗上的籽粒全部为非甜,说明甜对非甜为隐性性状。双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比例类似于9:3:3:1,说明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由于甜玉米结出的果穗上的籽粒有甜和非甜两种,非甜玉米果穗上的籽粒全部为非甜,说明甜对非甜为隐性性状。
(2)研究发现另一对基因E/e也能控制玉米的甜度,其中e基因和甜味基因(D或d)在提高蔗糖含量方面有等效作用,二者叠加使玉米甜度增加,则超甜玉米的基因型为ddee。为了判断D、d和E、e这两对基因是否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用基因型为DdEe的玉米自交,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非甜玉米:甜玉米:超甜玉米=9:6:1,则说明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3)两种纯合鲜食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F2,F2籽粒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色:白色=9:7,该比例类似于9:3:3:1,故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A_B_表现为紫色,A_bb、aaB_、aabb表现为白色。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玉米籽粒颜色性状至少由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单倍体育种,需对F1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幼苗,并对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此处理不一定得到紫色甜玉米的纯合品种,因为F1能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不一定产生同时含控制紫色和甜味基因的配子。
【点睛】熟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熟练的掌握9:3:3:1比例以及变形,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处理单倍体幼苗,得到的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
(2021届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4.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
A. 3/8 B. 5/8 C. 1/4 D. 1/2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于亲本是Aabb和AAbb,所以只要考虑A与a这一对相对性状个体间的自由交配(因为两个亲本都是bb,后代也全为bb)。
【详解】据题意无论雌性或雄性,都有Aa和AA两种类型,Aa:AA=1:1,这样亲本Aa占1/2,它所产生的配子A占1/4,a占1/4;AA占1/2,它所产生的配子全为A占1/2。这样亲本产生的配子中A占3/4,a占1/4。无论雌、雄均有这两种,均为这样的比例,因此后代AA的概率为3/4×3/4=9/16,aa的概率为1/4/×1/4=1/16,Aa的概率为2×3/4×1/4=6/16=3/8。
故选A。
(2021届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5. 如图为白化病遗传系谱图(有关基因用A、a表示),若III2和III3婚配,后代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 )
A. 1/12 B. 1/8 C. 1/6 D. 1/4
【答案】C
【解析】
【分析】
已知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的基因型是aa,正常的基因型是AA或Aa.根据图中亲子代之间的表现型确定基因型,并作相关的计算。
【详解】由于Ⅲ1患病,遗传因子组成为aa,所以Ⅱ1和Ⅱ2的遗传因子组成都为Aa,则Ⅲ2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或Aa,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Ⅱ3基因型为aa,故Ⅲ3基因型为Aa。若Ⅲ2和Ⅲ3婚配,后代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2/3×1/4=1/6,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021届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6.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D、d表示该对等位基因)。孕妇甲为该病患者,其丈夫正常。现对孕妇甲及其丈夫和他们的双胞胎孩子用探针进行基因诊断。检测基因d的探针为d探针,检测基因D的探针为D探针。观察到如下结果(空圈代表无放射性,深颜色圈放射性强度是浅颜色圈的2倍)。根据杂交结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个体1与表现型正常的异性婚配,后代中女性患病的概率约为50%
B. 孕妇甲的基因型是XDXd,其丈夫是个体2
C. 个体1、3为双胞胎孩子,其基因型不同
D. 个体2、3的基因型分别是XdY、XdX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空圈代表无放射性,深颜色圈放射性强度是浅颜色圈的2倍,则图中孕妇甲既含有D基因,也含有d基因,是杂合子(基因型为XDXd);个体1只含有D基因,不含d基因,基因型为XDY;个体2只含有d基因,不含D基因,基因型为XdY;个体3只含有d基因,不含D基因,且放射性强度是浅颜色圈的2倍,所以其基因型为XdXd。
【详解】A、个体l的基因型为XDY,其与表现正常的女性(XdXd)结合,后代中女性均患病,女性患病的概率为100%,A错误;
B、孕妇甲为该病患者,其丈夫正常,结合图解可知,孕妇甲基因型是XDXd,其丈夫是个体2,B正确;
C、个体1、3为双胞胎孩子,且个体l的基因型为XDY,个体3的基因型为XdXd,因此它们的基因型不同,C正确;
D、由以上分析可知个体2、3的基因型分别是XdY、XdXd,D正确.
故选A。
(2021届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7. 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
表现型
白花
乳白花
黄花
金黄花
基因型
AA
Aa
aaB
aa D
aabbdd
请回答:
(1)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基因型是______,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
(2)黄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F2中黄花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________。
(3)甘蓝型油菜花色有观赏价值,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自交,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________。
(4)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多室为显性,植株高对矮为显性。三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育种者用纯合红色两室矮茎番茄与纯合黄色多室高茎番茄杂交。下列对实验与结果预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三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F1可产生8种不同基因组合的雌雄配子
C.F2中的表现型共有9种
D.F2中的基因型共有27种
【答案】 (1). AaBBDD (2). 乳白花∶黄花=1∶1 (3). 8 (4). 1/5 (5). AaBbDd (6). 乳白花 (7). C
【解析】
【分析】
甘蓝型油菜的花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白花基因型为AA__,乳白花基因型为Aa__ --,黄花基因型为aaB__、aa_ _ D_,金黄花基因型为aabbdd。
【详解】(1)让白花(AABBDD)与黄花(aaBBDD)杂交,F1基因型为AaBBDD,其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Dd:aaBbDd=1:1,所以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乳白花:黄花=1:1。
(2)黄花(aaBBDD)×金黄花(aabbdd),F1基因型为aaBbDd,2对基因是杂合的,aaBbDd自交后代,表现型是黄花(9aaB_ D_、3aaB_ dd、3aabbD_)和金黄花(1aabbdd),故F2中黄花的基因型有2×2+2+2=8种,其中纯合个体占黄花的比例是3/(9+3+3)=1/5。
(3)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则亲代需同时含有A和a、B和b、D和d,故可以选择基因型是AaBbDd的个体自交。若选择基因型是AaBbDd的个体自交,子代白花的比例是1/4,乳白花的比例是1/2,黄花的比例是1/4×3/4×3/4+1/4×3/4×1/4+1/4×1/4×3/4=15/64,金黄花的比例是1/4×1/4×1/4=1/64,所以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乳白花。
(4)A、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三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假设三对等位基因用A和a、B和b、C和c表示,则亲本为AABBcc×aabbCC,F1为AaBbCc,利用乘法法则可得,F1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2×2×2=8,B正确;
C、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表现型2种,Bb×Bb→后代有3种基因型(1BB:2Bb、1bb),表现型2种,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表现型2种,则F2代中的表现型=2×2×2=8,C错误;
D、F2代中的基因型=3×3×3=27,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在计算上有一定的难度,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表、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因此在解答本题时,首先利用分离定律对三对基因逐对考虑,然后再利用乘法法则进行组合。
(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8. 玉米籽粒颜色由A、a与R、r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A或R时,籽粒为白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紫粒玉米的自交后代一定表现为紫粒
B. 白粒玉米的自交后代一定表现为白粒
C. 基因型为AaRr的玉米,其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紫粒∶白粒=1∶3
D. 若杂交后代中紫粒∶白粒=3∶5,则白粒亲本的基因型为aaRr或Aarr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紫粒玉米的基因型为AARR、AaRR、AARr、ARr,自交后代不一定表现为紫粒,A项错误;
B、白粒玉米含有aa或rr,自交后代一定表现为白粒,B项正确;
C、基因型为AaRr的玉米,其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紫粒∶白粒=1∶3,C项正确;
D、若杂交后代中紫粒∶白粒=3∶5,紫粒所占比例为3/8=(1/2)×(3/4),则双亲基因型为AaRr×aaRr或AaRr×Aarr,D项正确。
故选A。
(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9. 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半乳糖血症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若这个儿子与一个半乳糖血症基因携带者的女性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理论上患半乳糖血症女儿的可能性是( )
A. 1/4 B. 1/6 C. 1/8 D. 1/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半乳糖血症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由“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故正常夫妇都是杂合体,基因型都为Aa;患病女儿的基因型为aa,正常儿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对表现型正常夫妇的基因型都为Aa,所以正常儿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比例为1∶2。这个表型正常的儿子与一个半乳糖血症携带者的女性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理论上患半乳糖血症女儿的可能性是2/3×1/4×1/2=1/12,D正确。
故选D。
(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0.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Ⅱ)(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 )
A. Ⅱ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
B. 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后代患病率与性别有关
C. Ⅲ片段出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女性
D. 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片段Ⅱ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X染色体上存在的基因,在Y染色体存在与之相同的基因或等位基因;片段Ⅰ和Ⅲ是非同源区,Ⅲ是Y染色体的差别部分,X染色体上没有与之相同的基因或等位基因,Ⅰ是X染色体的差别部分,Y染色体上没有与之相同的基因或等位基因。
【详解】A、Ⅱ片段是同源区段,X染色体与Y染色体是一样的,不含有控制男性性别的基因,A错误;
B、Ⅱ片段是同源区段,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人群中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B正确;
C、片段Ⅲ是Y染色体的特有区段,其上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Y染色体只在男性个体中传递,C错误;
D、片段Ⅰ是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其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故Ⅰ片段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特点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的关系,对伴性遗传的透彻理解是解题关键。
(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1. 一对刚毛灰体果蝇杂交,统计F1果蝇发现:刚毛有353只,截毛有118只;灰体有355只,黑檀体有116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不定项选择)
A. 亲代的两只果蝇中,至少有一只一定是杂合子
B. 黑檀体是隐性性状,控制黑檀体的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C. 将亲代果蝇与截毛黑檀体果蝇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一定是1:1:1:1
D. F1中的刚毛果蝇与截毛果蝇相互交配,子代中灰体:黑檀体一定为3:1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亲本果蝇均为刚毛灰体,F1果蝇中刚毛:截毛≈3:1,灰体:黑檀体≈3:1,可知,刚毛与灰体为显性性状,且两对基因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
【详解】A、F1两对性状的分离比均为3:1,若有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双亲均为杂合子,若两对基因均在X染色体上,则亲本中的母本一定是杂合子,A正确;
B、由分析可知黑檀体为隐性性状,但未统计子代的性别,控制黑檀体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B错误;
C、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亲代果蝇与截毛黑檀体果蝇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不是1:1:1:1,C错误;
D、两对基因是否自由组合未知,若不符合自由组合,则两对性状之间存在连锁关系,F1中的刚毛果蝇与截毛果蝇相互交配,子代中灰体:黑檀体不是3:1,D错误。
故选BCD。
(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2. 科学研究发现,玉米果穗长度与遗传因素有关。现假设其长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只有显性基因对果穗长度有增长的效应,一个R1基因能使果穗增长2cm,一个R2基因能使果穗增长1cm,且它们都具有增加效应,基因型为r1r1r2r2的植株果穗长度为20cm。现将果穗长度分别为26cm和20cm的两种植株杂交,F1自交得到F2,F2共有7种长度的果穗。
(1)玉米果穗长度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果穗长度为22cm的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__,F2植株的果穗长度及其比例为26cm:25cm:24cm:23cm:22cm:21cm:20cm=____________。
(2)若让F2自交,单株收获F2中果穗长度为23cm~26cm的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理论上,在所有株系中有_________________(填比例)的株系F3果穗仅有1种长度,在所有株系中有______________(填比例)的株系F3果穗的平均长度最长。
(3)现有一突变玉米植株,基因型为R1+R1R2R2,R1+与R1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已知一个R1+基因能使果穗增长3cm,且也具有累加效应,现将其与果穗长度为20cm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植株自交得到F2,则F2植株中果穗长度最长可达到_________cm,果穗长度为_________cm的植株在F2中所占比例最大。
【答案】 (1). 基因的自由组合 (2). R1r1r2r2或r1r1R2R2 (3). 1:2:3:4:3:2:1 (4). 1/5 (5). 1/10 (6). 碱基的排列序列不同 (7). 28 (8). 7/32
【解析】
【分析】
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显性基因具有增长和累加效应,R1基因能使果穗增长2cm,R2基因能使果穗增长1cm,则果穗的最低长度的基因型是r1r1r2r2,最高长度的基因型是R1R1R2R2,长度为26cm,则果穗长度介于20~26cm之间。
【详解】(1)控制玉米果穗长度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果穗长度为22cm的植株基因型有R1r1r2r2或r1r1R2R2。亲本果穗长度为26cm和20cm的两种植株基因型分别是R1R1R2R2、r1r1r2r2,两者杂交得到的F1是R1r1R2r2,F1自交,则F2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是R1_R2_:R1_r2r2:r1r1R2_:r1r1r2r2=9:3:3:1,对应到的果穗长度及其比例为26cm:25cm:24cm:23cm:22cm:21cm:20cm=1:2:3:4:3:2:1。
(2)F2中23cm~26cm的植株的基因型即比例有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4:1:2:2:1,理论上株系F3果穗仅有1种长度,则单株收获F2中果穗植株应该为纯合子,即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2/10=1/5,在所有的F3株系中长度最长的基因型是R1R1R2R2,则平均长度最长的株系所占的比例为1/10。
(3)R1+与R1互为等位基因,根本区别碱基序列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R1+R1R2R2与r1r1r2r2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及比例是R1+r1R2r2:R1r1R2r2=1:1,F1自交,F2中获得的基因型为R1+R1+R2R2的植株果穗长度最长,为28cm。F1自交后代中长度为24cm的果穗所占的比例最大,所占的比例为1/2×4/16+1/2×3/16=7/32。
【点睛】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生物的变异,理解植株高度与显性基因个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试生物试题)13. 已知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MMNn,该动物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基因组成为MmN的配子,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此配子形成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该配子的形成过程发生了基因突变
②该配子的形成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互换有关
③该配子形成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有关
④该配子的形成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有关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该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MMNn,因此图示细胞中m基因是基因突变形成的;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其形成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据此分析。
【详解】①该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MMNn,产生了基因组成为MmN的配子,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①正确;
②该配子形成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有关,与交叉互换无关,②错误;
③在该配子中既有M,又有m,且两条染色体来源不同,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M、m所在同源染色体未发生分离,移向了细胞同一极,③正确;
④该配子的形成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有关,④错误;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有①③,A正确。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试生物试题)14. 两性花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是由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SX(S1、S2…S15)控制的,此类植物能产生正常的雌、雄配子,但当花粉的SX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时,这种花粉的所有精子都不能完成受精作用,从而使自交不能产生后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条件下,一般不存在SX基因的纯合个体如S1S1、S2S2等
B. 基因S1、S2…S15是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后产生的
C. 基因型为S1S2和S2S4的亲本,正交和反交的子代基因型完全相同
D. 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的品系进行杂交育种时,须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当花粉的SX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时,这种花粉的所有精子都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因此一般不存在SX基因的纯合个体如S1S1、S2S2等,A正确;基因S1、S2…S15是基因突变后产生的,B错误;基因型为S1S2和S2S4的亲本,由于都含S2基因,而当花粉的SX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时,该花粉的精子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即以S1S2作为父本时,后代基因型为S1S2、S1S4,以S2S4作为父本时,后代基因型为S1S4、S2S4,C错误;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的品系进行杂交育种时,由于当花粉的SX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时,该花粉的精子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所以母本无需去雄,D错误。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试生物试题)15. 现有一个由AA、Aa、aa三种基因型个体组成的动物种群。已知该种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间通过随机交配进行繁殖,而aa个体不具有繁殖能力。该种群繁殖一代,若子一代中AA∶Aa∶aa=9∶6∶1,则亲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可能为( )
A. 4∶1∶4 B. 4∶3∶2
C. 4∶2∶3 D. 5∶5∶1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点是基因分离定律,亲本按基因分离定律产生配子,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子代,因此可以根据子代基因型比例推理亲代基因型的数量关系。考查了理解和推理能力。
【详解】根据随机交配子代AA:Aa:aa=9:6:1可以推理亲本AA、Aa产生的配子比例:A:a=(9×2+6):(6+1×2)=3:1,所以亲本AA:Aa=1:1,但亲本中aa的数量无法计算,所以可能是5:5:1。
故选D。
【点睛】当亲本随机交配时,可以应用基因(配子)频率进行计算;亲本的aa不繁殖,因此无法得知其数量;1:1与5:5相当。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试生物试题)16. 科研工作者在研究果蝇翅型(卷翅与长翅)的遗传现象时提出,在卷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存在隐性致死基因(d),该基因纯合时致死。紫眼(e)卷翅(B)品系和赤眼(E)卷翅(B)品系果蝇的隐性致死基因不同(分别用d1和d2表示),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 d1d1和d2d2致死,d1d2不致死。已知控制眼色与翅型的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d1和d2没有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因此它们不属于等位基因
B. 图示紫眼卷翅品系和赤眼卷翅品系果蝇杂交,子代中卷翅:长翅=3 :1
C. 图示赤眼卷翅品系中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代果蝇中卷翅:长翅=2:1
D. 图示赤眼(Ee)卷翅品系和紫眼卷翅品系果蝇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2:2:1:1
【答案】D
【解析】
等位基因是存在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从图解可知,d1d2没有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所以它们不属于等位基因,A正确;根据图解仅考虑翅型的话,(紫眼)卷翅品系(Bbd1)和(赤眼)卷翅品系(Bbd2)杂交,由于B和d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所以(紫眼)卷翅品系(Bbd1)产生的配子是Bd1:b=1:1,(赤眼)卷翅品系(Bbd2)产生的配子是Bd2:b=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则后代卷翅(BBd1d2、Bbd1、Bbd2)与长翅(bb)的比例为3:1,B正确;图示赤眼卷翅品系中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即Bb d1与Bb d1相互交配,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BBd1d1::Bbd1:Bbd1:bb=1:1:1:1,由于d1d1致死,所以子代果蝇中卷翅:长翅=2:1,C正确;图示赤眼(Ee)卷翅品系(Bd2)和紫眼(ee)卷翅品系(Bbd1)果蝇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3:1)=3:3:1:1,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纯合致死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解题的关键是题干信息中的“d1d1和d2d2致死,d1d2不致死” 。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试生物试题)17. 某昆虫为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其种群中个体的体色有灰体和黄体两种类型。同学甲从自然种群中随机选出若干对灰体个体做亲本,并进行自由交配,对孵化出的子代(F1)进行统计,发现子代有灰体和黄体两种类型,比例接近8:1。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该昆虫的体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控制,且不存在不育情况,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该昆虫自然种群中AA与Aa个体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_;若上述杂交子代中的黄体个体全为雄性,则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填“常染色体”“X染色体”或“X与Y染色体”)上。
(2)假设该昆虫的体色受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用B/b与D/d表示)的控制,同学甲选出的灰体个体的基因型都相同,且黄体为双隐性个体,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杂交子代(F1)的性状分离比理论上为_________,F1实际的性状分离比不同于理论值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甲利用F1继续进行实验,结果证实了第(2)问的假设正确,同时证实了灰体个体都是杂合体。请写出同学甲的实验过程与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2 (2). X染色体 (3). BbDd (4). 15:1 (5). 含BB或DD的受精卵都不能发育(或B基因纯合和D基因纯合都具有致死效应) (6). 实验过程:让F1中的灰体个体进行测交,分别统计测交子代的性状及分离比。实验结果:F1中灰体个体的测交子代都出现灰体和黄体两种类型,有50%的测交实验的性状分离比为3:1,有50%的测交实验的性状分离比为1:1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若干对灰体个体做亲本,并进行自由交配,对孵化出的子代(F1)进行统计,发现子代无论雌雄都有灰体与黄体两种类型,且比例接近8:1,说明灰体为显性性状。
【详解】(1)由分析可知:灰体为显性性状,若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不存在不育情况,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则黄体(aa)比例为1/9 ,则a的基因频率为1/3 ,A的基因频率为2/3 ,故理论上所选取的AA与Aa个体的比例约为1:2。若上述杂交子代中的黄体个体全为雄性,则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若该昆虫的体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同学甲选出的灰体个体的基因型都相同,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bDd。由于黄体为双隐性个体,所以基因型为bbdd,则杂交子代(F1)的性状分离比理论上为15:1,而实际上F1灰体与黄体比例接近8:1,出现该比例满足的条件在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情况下,则应是显性纯合致死即含BB或DD的受精卵都不能发育。
(3)让F1中的灰体个体进行测交,分别统计测交子代的性状及分离比。如果证实了第(2)问的假设正确,同时证实了灰体个体都是杂合体,既F1中灰体的基因型为BbDd:Bbdd:bbDd=4:2:2,则实验结果为:F1中灰体个体的测交子代都出现灰体和黄体两种类型,有50%的测交实验的性状分离比为3:1,有50%的测交实验的性状分离比为1:1。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方法的理解,同时考查学生对逆推法的运用。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18. 如果用纯种红牡丹与纯种白牡丹杂交,F1是粉红色的。有人认为这说明基因是可以相互混合、粘染的,也有人认为基因是颗粒的,粉色是由于F1红色基因只有一个,合成的红色物质少造成的。为探究上述问题,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纯种红牡丹与纯种白牡丹再杂交一次,观察后代的花色
B. 让F1进行自交,观察后代的花色
C. 对F1进行测交,观察测交后代的花色
D. 让F1与纯种红牡丹杂交,观察后代的花色
【答案】A
【解析】
【分析】
若发生基因融合现象,则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若基因不融合,粉色是由于F1红色基因只有一个,合成的红色物质少造成,则F1进行自交或让F1与纯种白牡丹或红牡丹杂交,后代均会发生性状分离。
【详解】分析如下:
融合式遗传
颗粒式遗传
纯红×纯白
粉红
粉红
F1自交
粉红
1红∶2粉∶1白
F1×纯白
比粉红更浅
1粉∶1白
F1×纯红
介于纯红粉红之间
1红∶1粉
由上表分析可知,只有A项无法区分这两种遗传。故选A。
【点睛】结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及题意“基因融合”的定义分情况分析选项。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19.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易感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为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为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
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则应该用①和③杂交所得F1的花粉
B. 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的花粉
C. 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则应选用①和④为亲本杂交
D. 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变为蓝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一对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三对等位基因之间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花粉鉴定法的原理: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故可借助于显微镜进行观察花粉的糯性和非糯性。花粉粒长和圆也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而抗病和染病无法在显微镜下观察鉴定。
【详解】A、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必须是可以在显微镜下表现出来的性状,即非糯性(A)和糯性(a),花粉粒长形(D)和圆形(d),①和③杂交所得F1的花粉只有抗病(T)和易感病(t)不同,显微镜下观察不到,A错误;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应该选择②④组合,观察F1的花粉,B错误;
C、若培育糯性抗病(aaT_)优良品种,杂交后代应该含有T和a,所以应该选择亲本①和④杂交,C正确;
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Aa)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一半花粉变为蓝色,一半花粉变为棕色,D错误。
故选C。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20. 用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甲、乙两个品种进行如图所示的育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不定项选择)
A. ③④⑤培育新品种的过程中,戊、己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B. ②过程获得的丁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7/8
C. ⑤过程中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戊萌发的种子获得植株
D. ④过程使用的花药在甲、乙两个品种的植株上都可以采集到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为杂交,②为自交,③为减数分裂,④为花药离体培养,⑤为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合体植株。
【详解】A、通过①③④⑤途径培育新品种的过程属于单倍体育种,戊、己的染色体组成不相同,己植株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戊植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2倍,A错误;
B、已知甲、乙两品种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DD、aabbdd(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则丙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含三对等位基因,所以自交后代中纯合体占1/2×1/2×1/2=1/8,因此,丁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7/8,B正确;
C、由于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一般不结种子,所以⑤过程中不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戊萌发的种子,只能处理其幼苗获得己植株,C错误;
D、④过程使用的花药在甲、乙两个品种的植株上不能采集到,只有在丙品种的植株上可以采集到,D错误。
故选ACD。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21. 水稻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有如下结果,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F2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_____,具体发生在_____时期。
(3)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_____
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_____
预期结果:_____
【答案】 (1). 不遵循 (2). 重新组合(基因重组) (3). 减数分裂的四分体(减Ⅰ前期) (4). 一 (5). 4:1:1:4 (6). 实验设计: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水稻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7). 预期结果: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
【解析】
【分析】
分析每一对性状,在F2代都符合3:1,因此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但分析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关系,即不符9:3:3:1,也不属于它的变形,因此它们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最可能原因是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四分体的交叉互换造成的。
【详解】(1)在F2的表现型中,抗病:易感病=(66+9):(9+16)=3:1,高杆:矮杆=(66+9):(9+16)=3:1,说明控制抗病和易感病、高杆和矮杆的的等位基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66:9:9:16,不符9:3:3:1,也不属于它的变形,因此它们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F2代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进行了基因重组。
(3)①由于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实验假设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子一代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6:9:9:16,aabb占16/100,ab配子占4/10,AB与ab的配子比例相同,新产生的两种配子Ab、aB的比例相同,因此则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B:Ab:aB:ab=4:1:1:4。
③如果假设成立,那么通过测交的方式后代也应该会出现这一结果。具体为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水稻(aabb)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假设正确,则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4:1:1:4,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连锁交换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孟德尔定律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生物学数据的分析抽象能力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22. 家蚕是二倍体生物,雄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蚕的性染色体为zw。研究发现雄蚕比雌蚕食桑量低,产丝率高。为了达到只养雄蚕的目的,科研人员做了下列研究。
(1)为了更早地进行雌雄筛选,科研人员利用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卵色的一对基因(A、a)采用下图所示方法培育出限性黑卵雌蚕。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为_____,变异家蚕的减数分裂中能够产生_____种配子。用培育出的限性黑卵雌蚕与白卵雄蚕交配,后代_____卵发育成雄蚕。
(2)为了省去人工筛选的麻烦,科研人员培育出了一只特殊的雄蚕(甲)。甲的z染色体上带有隐性胚胎致死基因b、d或它们的等位基因,b、d均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利用甲与普通雌蚕进行杂交,杂交后代雌蚕在胚胎期死亡,可达到自动保留雄蚕的目的。①甲的基因型为_____;
②在实际杂交中后代雌:雄≈1.4:98.6,推测少量雌蚕能成活的可能原因是_____
③为能代代保留具有甲的特殊基因型的个体,科学家将B基因转接到w染色体上构建与之对应的雌性个体(乙),其基因型为_____,甲乙交配产生的后代一半出现胚胎期死亡,成活个体可保持原种特性。
【答案】 (1). 染色体变异(或易位) (2). 4 (3). 白 (4). ZBdZbD (5). 雄蚕甲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导致产生ZBD的配子 (6). ZbDW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普通家蚕一条常染色体上A基因所在的片段移接到W染色体上,家蚕的这种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该变异家蚕产生的配子染色体组成类型有 4 种。用培育出的限性黑卵雌蚕(aaZWA)和白卵雄蚕(aaZZ)杂交,精子与白卵发育为雄蚕,精子与黑卵结合的发育成雌蚕,即后代的基因型为aaZZ和aaZWA,精子与白卵发育为雄蚕,精子与黑卵结合的发育成雌蚕。
【详解】(1)题图显示:普通家蚕一条常染色体上A基因所在的片段移接到W染色体上,家蚕的这种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该变异家蚕产生的配子染色体组成类型有 4 种:常染色体(含A基因)、Z 染色体;常染色体(含A基因)、W 染色体(含易位片段的A基因);常染色体(因缺失不含A基因)、Z 染色体;常染色体(因缺失不含A基因)、W 染色体(含易位片段的A基因)。用培育出的限性黑卵雌蚕(aaZWA)和白卵雄蚕(aaZZ),后代的基因型为aaZZ和aaZWA,表现型分别为白卵雄蚕和黑卵雌蚕,即后代白卵发育成雄蚕。
(2)①由题中“甲的Z染色体上带有隐性胚胎致死基因 b、d 及它们的等位基因”可知:甲的基因型可能为 ZBDZbd或者 ZbDZBd;“甲与普通雌蚕杂交,后代雌蚕在胚胎期死亡”,说明后代雌蚕的基因型为 ZBdW 或 ZbDW,且这两种基因型均胚胎期致死,其原因为:雌蚕只获得父本(甲)的一条Z染色体,必定含有一个隐性致死基因,且无相应的等位基因,进而可确定甲的基因型只能为 ZBdZbD。
②在甲与普通雌蚕实际杂交后代中,有少量雌蚕成活,推测很可能是甲(ZbDZBd)在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ZBD的配子,使得后代中出现了基因型为ZBDW的可成活的雌蚕。
③依题意可知:甲的基因型为ZBdZbD,构建出的雌性个体乙(Z-WB)与甲杂交,其后需要保留甲的特殊基因,据此说明乙的基因型应该为 ZbDW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23. 戈谢病是患者由于缺乏β-葡糖苷酶葡糖脑苷脂酶从而引起不正常的葡萄糖脑苷脂在细胞内积聚所致,患者肝脾肿大。下图是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得到的某患者家系带谱,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该病男女患病机率相等
B. 5号与父母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
C. 2号的基因带谱与1号、3号相同
D. 因为该病是隐性遗传病,所以只能通过基因检测进行产前诊断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系谱图具有“无中生有”的特点可判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根据各个体的表现型及其电泳带谱对应关系可知5号为显性纯合子,4号为隐性纯合子,1号和3号均为杂合子;而若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1号一定是纯合子,与前述的判断相矛盾,故该病只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根据图可以看出,1号和2号都正常,生的孩子4号是患者,故该病是隐性遗传病,由4号的带谱图可知,基因带谱中短条带代表隐性基因,又因为4号的父亲1号有致病基因但表现正常,所以该病不是伴X隐性遗传,而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患病机率相等,A正确;
B、结合A项分析和基因带谱可知,1号、2号、3号都是杂合子,5号是显性纯合子,B正确;
C、因为1号、2号、3号都是杂合子,他们的基因带谱相同,C正确;
D、除基因检测外,根据“患者由于缺乏子葡糖苷酶葡糖脑苷脂酶从而引起不正常的葡萄糖脑苷脂在细胞内积聚所致”。该遗传病还可以通过检测羊水中酶的活性来判断,又因为患者肝脾肿大,也可以通过B超检查进行产前诊断,D错误。
故选D。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24.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C. 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
D.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基因重组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A正确;
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B正确;
C、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C正确;
D、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但没有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D。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25. 用某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作亲本杂交,F1全为紫花植株,F1自交,F2中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据此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
A. 亲本紫花植株和白花植株都是纯合子
B. F1紫花植株为含有两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
C. 该植株紫花和白花的花色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若对F1进行测交。测交后代紫花:白花为1:3
【答案】ABC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纯合的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得F1紫花植株,F1自交得F2中有紫花和白花,且比例为9:7,9:7可以改写成9:3:3:1,由此可以推断,该植株的花色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2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只有在显性基因A和显性基因B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色花,否则都开白色花,所以紫花的基因型是A_B_,白花的基因型是A_bb或aaB_或aabb。
【详解】因为某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9:7是9:3:3:1的变式,说明花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设基因为A、a和B、b,则F1的基因型是AaBb,是含有两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亲本紫花植株和白花植株都是纯合子。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中同时含有A、B基因。F1测交,即AaBb×aabb,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紫花):Aabb(白花):aaBb(白花):aabb(白花)=1:1:1:1,所以测交结果中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3,A、B、C、D都正确。
故选ABCD。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26. 遗传病患者不仅本身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请分析回答下列关于遗传病的问题。
(1)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_____、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2)21三体综合征遗传病患者的细胞内一定含有致病基因吗?_____,这种病形成的原因是父亲或母亲减数分裂第_____次分裂异常造成的。
(3)某遗传病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只有同时具有两种显性基因的人表现正常。下图是该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Ⅰ3的基因型是AABb。
①该遗传病患者的基因型有_____种。
②Ⅲ1和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_____。
③经检测发现Ⅲ2的染色体组成为44+X,该X染色体不可能来自Ⅰ代的_____号。
【答案】 (1). 单基因遗传病 (2). 不一定 (3). 第一或第二 (4). 5 (5). 5/8 (6). 1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Ⅰ3的基因型是AABb,因Ⅱ3患病,则Ⅱ3基因型为AAbb或Aabb;Ⅱ2患病,Ⅱ2的基因型有多种可能:aaBB、aaBb、AAbb、Aabb、aabb,因此Ⅱ2与Ⅱ3婚配生出的正常女儿Ⅲ1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
【详解】(1)遗传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种类型。
(2)21三体综合征患者是由于细胞中的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2条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造成的,但他并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该病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21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1号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未分离,进入了同一个生殖细胞。
(3)①据题意,只有同时具有两种显性基因的人表现正常,因此,该遗传病患者的基因型中只有一种显性或没有显性基因,其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共有5种。
②据分析,Ⅲ1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婚配,后代不患病的个体的概率是3/4A_×1/2B_=3/8,所以患病的概率是5/8。
③若Ⅲ2的染色体组成为44+X,其X染色体可以来自其母亲,也可以来自其父亲,其父亲的X染色体来自Ⅰ2,母亲的X染色体来自Ⅰ3或者Ⅰ4,因此该X染色体不可能来自Ⅰ代的1号。
【点睛】本题考查了遗传病的类型和有关分析和计算,推导出Ⅱ2与Ⅱ3婚配生出的正常女儿Ⅲ1的基因型是解题的关键。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9月月考生物试题)27. 控制家蚕体色的基因B(黑色)和b(淡赤色)位于第10号染色体上。某染色体数正常的家蚕的一条10号染色体上有B和b两基因,另一条染色体上仅有b基因。用X射线处理雌蚕,将带有B基因的第10号染色体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获得可以鉴别雌雄性别的品系(第10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为bb的个体)。该品系与赤色雄蚕杂交得到子一代,则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子一代雌蚕全为黑色,雄蚕全为淡赤色
B. 子一代中雌蚕中既有淡赤色又有黑色
C. 该品系雌蚕的形成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D. 该品系雌蚕细胞的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带有B基因的第10号染色体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属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该品系雌细胞的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该品系雌蚕的基因型为bbZWB,淡赤色雄蚕的基因型为bbZZ,该品系与淡赤色雄蚕杂交的子一代雌蚕全为黑色,雄蚕全为淡赤色。
【详解】A、据分析可知,子一代雌蚕全为黑色,雄蚕全为淡赤色,A正确;
B、据分析可知,该品系雌蚕的基因型为bbZWB,淡赤色雄蚕的基因型为bbZZ,子代雌蚕一定含B基因,故没有淡赤色个体,B错误;
C、该品系雌蚕的形成是10号染色体和W染色体之间的易位,二者属于非同源染色体,故为染色体变异,C正确;
D、据题干可知该品系雌蚕的形成是染色体易位的结果,所以10号染色体和W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会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B。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9月月考生物试题)28. 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下列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结论,错误的是( )
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分组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一:30对亲本
红花×红花
36红花∶1白花
二:30对亲本
红花×白花
5红花∶1白花
三:30对亲本
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A. 第一、二组的亲本的红花个体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B. 判定花色的显隐性,最可靠的证据是对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分析
C. 判定花色的显隐性,最可靠的证据是对第三组花色遗传的结果分析
D. 由第二组可以判定,亲本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2∶1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A组合红花×红花的后代36红花∶1白花,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因而可判断红色是显性,白色是隐性。
【详解】A、根据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杂交数据,不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杂交的亲本中存在有纯合子杂交的情况,A正确;
B、根据第一组红花和红花杂交,子代出现白花,说明红花为显性性状,B正确;
C、第三组白花和白花杂交子代全为白花,白花可能为显性性状AA和A_,子代全为A_,也可能为隐性性状aa和aa,子代全为aa,因此不能判断显隐性,C错误;
D、假设红花中纯合子AA的比例为X,Aa为1-x,当其和aa杂交,解得x=2/3,Aa的比例为1/3,因此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2∶1,D正确。
故选C。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9月月考生物试题)29. 将一开紫花(色素是非蛋白质类物质,色素的合成与两种或更多种基因有关)的豌豆的大量种子进行辐射处理,种植后发现甲、乙两株后代出现白花,且紫花与白花的分离比约为3:1,选择这两株后代中开白花的植株杂交,子代全部开紫花(记作F)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白花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与紫花基因中的不同
B 辐射处理导致甲乙中多个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开白花
C 辐射处理导致甲乙中各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开白花
D. 花色性状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若假设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豌豆花色,发生隐性突变后,将子代两株开白花的植株之间进行杂交,子代应全部开白花,则豌豆的花色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而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中的隐性基因均是隐性突变的结果,刚好能与题设信息吻合。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甲、乙两株花色基因发生在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上,假设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为A与a,B与b,甲为AABb紫花,自交产生的AAbb的白花,乙为AaBB紫花,自交产aaBB的白花,上述两种白花豌豆杂交产生的后代全为AaBb的紫花豌豆,控制白花基因和紫花基因存在不同,因此白花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与紫花基因中的不同,A正确;
BC、开紫花的豌豆的大量种子进行辐射处理,种植后发现甲、乙两株后代出现白花,且紫花与白花的分离比约为3:1.选择这两株后代中开白花的植株杂交,子代全部开紫花,说明甲乙植株中各有一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B错误,C正确;
D、豌豆花瓣色素非蛋白质类物质,因此,花色性状的可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花色的性状,D正确。
故选B。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9月月考生物试题)30. 番茄的花色、果色和叶型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红花红果窄叶的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3:1,红果:黄果=3:1,窄叶:宽叶=3: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控制花色、果色和叶型的等位基因均遵循分离定律
B. 控制相对性状的三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 控制花色和果色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控制花色和叶型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A
【解析】
【详解】红花红果窄叶的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3:1,红果:黄果=3:1,窄叶:宽叶=3:1,可以分别说明三对性状的遗传分别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各自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但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有连锁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独立遗传却无法判断,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9月月考生物试题)31. 某调查小组对某一家族某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显、隐性基因用A、a表示):
(1)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发现Ⅱ5号个体携带有此致病基因,可推知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Ⅱ5号个体不携带有此致病基因,该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10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与一正常的男子结婚,生下的儿子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这种单基因遗传病为红绿色盲,Ⅱ5和Ⅱ6染色体数均正常但Ⅲ9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lter综合征(XXY)患者,其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人群中随机调查 (2). 常染色体隐遗传 (3). 伴X染色体隐遗传 (4). XAXA或XAXa (5). 1/4 (6). Ⅱ6个体产生配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II5号和II6号正常,Ⅲ9出现患病,说明该遗传病属于隐性遗传,若II5号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若II5号携带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详解】(1)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人群中随机调查。II5号和II6号正常,后代中出现患病个体,说明该遗传病属于隐性遗传,II5号携带致病基因,所以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若II5号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Ⅱ5和Ⅱ6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因此III 10号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正常的男子的基因型为XAY,与III 10号(1/2XAXA或1/2XAXa)结婚,生下儿子患病(XaY)的概率=1/2×1/2=1/4。
(3)II5号不患红绿色盲,III9号的红绿色盲基因来自II6号,III9号个体含有两条X染色体,是由于II6号个体产生配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学会根据遗传图解,判断显隐性,根据Ⅱ5号是否携带致病基因来判断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2. 蜜蜂中蜂王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蜜蜂褐色眼对黄绿色眼为显性性状。杂合子的蜂王与正常褐色眼的雄蜂交配,其子代不同性别的眼色表现为( )
A. 雌蜂均为黄绿色眼 B. 雌蜂中褐色眼:黄绿色眼=1:1
C. 雄蜂均为褐色眼 D. 雄蜂中褐色眼:黄绿色眼=1:1
【答案】D
【解析】
【分析】
蜜蜂中蜂王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蜜蜂褐色眼对黄绿色眼为显性性状,受一对基因(设基因为A、a)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杂合体的蜂王基因型为Aa,正常褐色眼的雄蜂基因型为A。
【详解】杂合体的蜂王Aa能产生A和a两种卵细胞,比例为1:1,正常褐色眼的雄蜂A只能产生一种精子A,两者交配,其子代中雌蜂的基因型有AA和Aa,都是褐色眼;雄蜂的基因型有A和a,表现为褐色和黄绿色眼,比例为1:1,D正确。
故选D。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3.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实践活动,以下调查方法或结论不太合理的是( )
A. 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B. 调查时应多分几个小组,调查多个家庭,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数据
C. 为了更加科学,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
D. 若调查结果是男女患病比例相近,发病率较高,则有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白化病、红绿色盲等,A错误;
B、为了获得足够大的群体数据,调查时应多分几个小组,调查多个家庭,B正确;
C、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C正确;
D、常染色体遗传病与性别无关联,在男女中发病率相近,且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较高,若调查结果是男女患病比例相近,发病率较高,则有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正确。
故选A。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4. 如图是以二倍体水稻(2N=24)为亲本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D表示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
(2)图中所示育种途径中,最不易获得所需品种的是E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培育出了抗旱的水稻新品种,而海岛水稻没有抗旱类型,有人想培育出抗旱的海岛水稻新品种,但是用海岛水稻与抗旱的陆地水稻进行了多次杂交,始终得不到子代,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4)若亲本的基因型有以下四种类型(两对基因控制不同性状,且A对a、B对b完全显性):
①两亲本相互杂交,后代表现型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_。
②选乙、丁为亲本,经A、B、C途径可培育出________种纯合植株。
【答案】 (1). 杂交育种 (2). 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等特点 (3). 陆地水稻与海岛水稻存在生殖隔离 (4). 甲、乙 (5). 4
【解析】
【分析】
各种育种方法比较:
【详解】(1)A表示雌雄两个亲本杂交,D表示F1自交,经过连续自交和选择,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所需性状的个体,这种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
(2)图中E是获得具有新基因的种子或幼苗,采用的是诱变育种的方法,所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等特点,故采用这种方法最不容易获得所需品种。
(3)用海岛水稻与抗旱的陆地水稻进行多次杂交,始终得不到子代,说明二者间存在生殖隔离。
(4)①甲(AaBb)与乙(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_BB(1/4 )、A_Bb(1/2 )、A_bb(1/4 ),故后代表现型之比为3∶1;
②乙(AABb)与丁(aabb)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产生的配子有AB、Ab、aB、ab,Aabb产生的配子有Ab、ab,故利用单倍体育种可以获得4种纯合植株(AABB、AAbb、aaBB、aabb)。
【点睛】熟知各种育种方法的流程及其各自的原理以及优缺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生物试题)35. 玉米的高茎和矮茎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以自然状态下生长的玉米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取两株高茎玉米相互杂交,子代中未出现矮茎玉米,则亲代两株高茎玉米基因型相同
B. 取一株高茎玉米与一株矮茎玉米杂交,子代中高茎:矮茎=1:1,则亲子代高茎玉米基因型相同
C. 取一株高茎玉米与多株矮茎玉米杂交,子代中高茎:矮茎=1:1, 则亲子代高茎玉米基因型相同
D. 取多株高茎玉米与多株矮茎玉米杂交,子代中高茎玉米数量明显多于矮茎玉米,则亲代高茎玉米基因型不完全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玉米为同株异花植物,在自然状态下,花粉既可以落到同一植株的柱头上,也可以落到其他植株的柱头上。设控制高矮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为A、a。
【详解】A、由于显隐性不知道,所以取两株高茎玉米相互杂交,子代中未出现矮茎玉米,则亲本基因型可能为AA×AA或AA×Aa或aa×aa,即亲代两株高茎玉米基因型不一定相同,A错误;
B、取一株高茎玉米与一株矮茎玉米杂交,子代中高茎∶矮茎=1∶1,则亲本基因型应为Aa×aa,子代基因型为Aa、aa,所以亲子代高茎玉米基因型相同,B正确;
C、取一株高茎玉米与多株矮茎玉米杂交,子代中高茎∶矮茎=1∶1,说明高茎为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Aa×aa(多株),子代高茎植株的基因型为Aa,即亲子代高茎玉米基因型相同,C正确;
D、取多株高茎玉米与多株矮茎玉米杂交,若子代中高茎玉米数量明显多于矮茎玉米,则说明高茎为显性性状,亲代多株高茎玉米的基因型可能为AA和Aa,D正确。
故选A。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生物试题)36. 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Ⅱ1与Ⅱ4均不携带致病基因,家系中所有个体染色体组成均正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确定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
B. Ⅲ2与Ⅰ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C. Ⅱ1与Ⅱ2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为0
D. 若I2仅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则Ⅲ1和Ⅲ2近亲婚配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为5/16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I1和I2正常,生下患甲病的女儿II2,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1和I2正常,生出患乙病的儿子II3,可判定该病为隐性遗传病,但无法进一步推知其在染色体的位置。可设甲病的控制基因为A、a,乙病的控制基因为B、b,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为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具体类型无法判定,A错误;
B、已知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若控制乙病的基因位于常染体,则其基因型为AABB,II4不携带致病基因,其基因型为AABB,II3基因型为1/3AAbb、2/3Aabb,III2不可能出现AABB的基因型,故Ⅲ2与Ⅰ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B错误;
C、若控制乙病的基因为位于常染色体,则I1和I2基因型均为AaBb,故II2基因型为aaBB或aaBb,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基因型为AABB,则其与Ⅱ2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为0;若控制乙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则I1基因型为AaXBXb,I2基因型为AaXBY,则II2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II1不携带致病基因,基因型为AAXBY,子代男孩可能患乙病,C错误;
D、若I2仅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则可确定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I1基因型为AaXBXb,I2基因型为AaXBY,II1基因型为AAXBY,II2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故III1基因型为AaXBY,II4基因型为AAXBXB,II3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故III2基因型为2/3AAXBXb、1/3AaXBXb,故Ⅲ1和Ⅲ2近亲婚配患甲病的概率为1/3×1/4=1/12,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1/12=11/12;乙丙的患病概率为1/4,不患乙病的概率为3/4,两病皆不患的概率为11/12×3/4=11/16,故患病概率为1-11/16=5/16,D正确。
故选D。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生物试题)37. 某种昆虫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R和r)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其中A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且A对a完全显性。基因R能降低红色素的含量,且降低的程度与R基因个数有关。将两只纯合白眼果蝇杂交,F1均为粉红眼,F1随机杂交得到F2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雄性
红眼:粉红眼:白眼=3:3:2
雌性
粉红眼:白眼=3:5
请回答:
(1) R(r)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其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属于____________。
(2) F1雄性个体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2中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
(3)将F2粉红眼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3中有______ 种表现型,其中白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4)欲鉴定F2中某白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取F2中一粉红眼个体与其杂交,发现子代中既没有红眼雌性个体,也没有白眼雄性个体。请写出该杂交的遗传图解。_______
【答案】 (1). X (2). 不完全显性 (3). AaXRY (4). 2 (5). 5 (6). 1/3 (7).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A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且A对a完全显性。基因R能降低红色素的含量,且降低的程度与R基因个数有关。将两只纯合白眼果蝇杂交,F1均为粉红眼,说明F1中个体既含有A基因也含有R基因,F1随机杂交得到F2中雌性没有出现红眼,说明在雌性个体中一定含有R基因,而雄性个体中含有红眼个体,说明雄性个体中存在不含R基因的个体,由此可知R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中有差异,可判断R、r基因在X染色体上。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此可推测亲本基因型为AAXRXR×aaXrY,子一代基因型为AaXRY、AaXRXr,均表现为粉红眼。子二代中A-XRXR、aaXRX-表现为白眼雌性,A-XRXr表现为粉红眼雌性;A-XRY表现为粉红眼雄性,A-XrY表现为红眼雄性,aaX-Y表现为白眼雄性。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基因R能降低红色素的含量,且降低的程度与R基因个数有关,所以其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属于不完全显性。
(2)根据分析可知, F1雄性个体基因型为AaXRY,F2中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AAXrY、AaXrY共两种。
(3)F2粉红眼个体(1/3AAXRXr、2/3AaXRXr;1/3AAXRY、2/3AaXRY)随机交配,单独分析A、a基因,后代能出现AA、Aa、aa三种基因型,单独分析R、r基因,子代能出现XRXR、XRXr、XRY、XrY四种基因型,产生的F3中A-XRXR、aaXRX-为白眼雌性、A-XRXr为粉红眼雌性、A-XRY为粉红眼雄性、A-XrY为红眼雄性、aaX-Y为白眼雄性,故F3中共有5种表现型。A-XRXR、aaXRX-、aaX-Y均为白眼,单独分析A、a,F2均为1/3AA、2/3Aa,产生配子种类为A∶a=2∶1,后代中aa=1/3×1/3=1/9,A-=1-1/3×1/3=8/9,单独分析R、r,后代中XRXR∶XRXr∶XRY∶XrY=1∶1∶1∶1。所以F3中白眼个体所占比例为8/9×1/4+1/9×1/2+1/9×1/2=1/3。
(4)F2中粉红眼雌性个体基因型为1/3AAXRXr、2/3AaXRXr,F2中白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1/2aaXRY、1/2aaXrY,由于F2中某白眼雄性个体与F2中一粉红眼个体杂交,发现子代中既没有红眼雌性个体(A-XrXr),也没有白眼雄性(aaX-Y)个体,可知F2中粉红眼雌性个体基因型为AAXRXr、F2中白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RY,故遗传图解如下: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规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根据题意判断基因的位置并进行推理计算。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据此可判断,C正确。
故选C。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 在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牵牛花和红色牵牛花分别进行自交,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 )
A. 红色:粉红色:白色=1:2:1
B. 红色:粉红色:白色=3:2:1
C. 红色:粉红色:白色=1:4:1
D. 红色:粉红色:白色=4:4: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计算,题干中F1所表现的性状与亲本性状不同,但F2中又出现红色和白色,说明红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杂合子表现为双亲的中间性状。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与亲本性状不同,但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说明红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杂合子表现为双亲的中间性状。假设亲本纯合红色牵牛花的基因型为AA,纯合白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则粉红色牵牛花F1是Aa,F2是AA:Aa:aa=1:2:1,其中红色、粉红色牵牛花的比例AA:Aa=1:2,分别进行自交,则①1/3AA自交后代还是1/3AA,②2/3Aa自交后代是2/3(1/4AA+1/2Aa+1/4aa)=1/6AA+1/3Aa+1/6aa,则F2红色、粉红色牵牛花分别进行自交后代为红色AA(1/3+1/6):粉红色Aa(1/3):白色aa(1/6)=3:2:1。
故选B。
【点睛】首先判断遗传规律,然后进行相关计算,对F2分别自交后代的计算过程要仔细认真。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B.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C.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 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RNA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它们的遗传物质均为DNA;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详解】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二者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A正确;
B、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
C、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错误;
D、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错误。
故选A。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 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
A. 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
B. 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
C. 由于水肥充足,小麦出现穗多粒大的性状
D. 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其中可遗传的变异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而仅仅是因为环境等因素改变引起的变异,其遗传物质又没有发生改变,是不遗传的,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详解】修剪果树只是改变果树的性状,并没有改变果树的基因,因此该性状不可遗传,A错误;用生长素处理得到的果实无籽并没有改变植株基因,因此该性状是不可遗传的,B错误;由于水肥充足,小麦出现穗多粒大的性状,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该性状不可遗传,C错误;豌豆的红花和白花性状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杂合子红花Aa自交,后代部分植株为白花aa,该白花的后代都是白花,是可以遗传的,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能够正确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本质区别,明确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改变。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 孟德尔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 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 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答案】D
【解析】
【详解】A、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表现出一个亲本的性状,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不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A项错误;
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中,B项错误;
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3×3×3×3=81(种),C项错误;
D、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即与aabbcc个体杂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2×2×2=8(种),D项正确。
故选D。
【点睛】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 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豚鼠黑色皮毛基因A为显性,白色皮毛基因a为隐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一只黑色雌豚鼠生了一只白色子豚鼠,则可知该母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
(2)与此雌鼠交配的雄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_。
(3)如果用此雌鼠进行测交实验,则其后代的基因型为______和_______,其数目之比为_____。
【答案】 (1). Aa (2). Aa或aa (3). 黑色或白色 (4). Aa (5). aa (6). 1:1
【解析】
【分析】
根据子代表现型推断亲本的基因型,最简单的方法是隐性突破法,若子代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则其含有2个隐性基因,说明亲本各含有一个隐性基因。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用以测验子代个体基因型。
【详解】(1)若一只黑色雌豚鼠(A_)生了一只白色子豚鼠(aa),则可知该母鼠的基因型是Aa。
(2)根据(1)可知雌鼠的基因型为Aa,子代的基因型为aa,因此与此雌鼠交配的雄鼠肯定含有基因a,其基因型为Aa或aa,表现型为黑色或白色。
(3)此雌鼠的基因型为Aa,若用其进行测交实验,即Aa×aa,则其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1,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白色=1:1。
【点睛】本题比较基础,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型及表现之间的对应关系,能根据子代的表现型推断亲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识记测交的概念,掌握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比例。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生物试题)水稻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非糯性和糯性是—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要验证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必需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F1再自交
B. 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F1再自交获得F2,取F1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蓝黑色花粉粒占3/4
C. 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D. 若含有a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则非糯性水稻(Aa)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离定律的验证可以用测交法,如果是植物,还可以用花粉鉴定法。
【详解】A、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然后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用显微镜观察到花粉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即可验证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A项错误;
B、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Aa),F1可产生含A、a基因的两种数量相等的花粉,所以取F1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蓝黑色花粉粒占1/2,B项错误;
C、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由于单倍体水稻体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不能产生可育配子,表现为高度不育,故C项错误;
D、由于含有a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所以该植株产生的雌配子是A∶a=1∶1,而雄配子是A∶a=2∶1,自交后代中三种基因型之比为AA∶Aa∶aa=(1/2×2/3)∶(1/2×2/3+1/2×1/3)∶(1/2×1/3)=2∶3∶1,D项正确。
故选D。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生物试题)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C、c控制。某豌豆种群中,基因型为CC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cc的个体占10%,该种群在自然条件下繁殖两代获得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豌豆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B. F2中c基因频率为40%
C. F2中紫花豌豆占27/40
D. F2中CC基因型的个体占9/25
【答案】D
【解析】
【分析】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故自然状态下进行自交,故由题意知,CC=30%,cc=10%,Cc=60%。
【详解】A、豌豆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C/c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A正确;
B、由于没有自然选择和可遗传的变异等因素的影响,故基因频率不变,F2中c基因频率为10%+1/2×60%=40%,B正确;
C、由于自然状态下豌豆进行自交,F2中紫花豌豆(C_)中,亲本30%CC自交子二代产生30%CC,亲本60%Cc自交,子二代显性性状C_占60%×1/4+60%×1/2×3/4=3/8,所以F2中紫花豌豆占30%+3/8=27/40,C正确;
D、由C项可知,F2中CC基因型分别为亲本30%CC、60%Cc自交产生的CC,故CC的个体占30%+60%×1/4+60%×1/2×1/4=21/40,D错误。
故选D。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生物试题)洋葱鳞茎有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研究人员用红色鳞茎洋葱与白色鳞茎洋葱杂交,F1全为红色鳞茎洋葱,F1自交,F2中红色、黄色和白色鳞茎洋葱分别有119株、32株和10株。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洋葱鳞茎不同颜色是由叶绿体中不同色素引起的
B. F2的红色鳞茎洋葱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4/9
C. F2中出现了亲本没有表现型,比例是3/8
D. F2中的黄色鳞茎洋葱进行测交,得到白色洋葱的概率为1/3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可知,F2中红色、黄色和白色分别有119株、32株和10株,即F2的性状分离比为12:3:1,故可知洋葱鳞茎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这两对基因用A/a、B/b表示,则题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红色)和aabb(白色),F1的基因型为AaBb(红色),F2中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2AABb、4AaBb、2Aabb(或2aaBb)、1AAbb(或1aaBB),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2aaBb(或2Aabb)、1aaBB(或1AAbb),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
【详解】A、洋葱鳞茎不同颜色是由液泡中的颜色引起的,A错误;
B、F2的红色鳞茎洋葱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4/12,即1/3,B错误;
C、F2中出现了亲本没有的表现型黄色,比例是3/16,C错误;
D、F2中的黄色鳞茎洋葱基因型为aaBB和aaBb比例为1:2,故测交得到白色洋葱(aabb)的概率为1/2×2/3=1/3,D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题文中的12:3:1的特殊比例,判断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可以直接利用分离定律思想解自由组合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生物试题)紫罗兰单瓣花和重瓣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B、b决定。育种工作者利用野外发现的一株单瓣紫罗兰进行遗传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据此作出的推测,合理的是( )
A. 重瓣对单瓣为显性性状 B. 紫罗兰单瓣基因纯合致死
C. 含B基因的雄性不育 D. 含B基因的雄配子不育
【答案】D
【解析】
【分析】
单瓣紫罗兰自交出现性状分离说明单瓣对重瓣为显性,单瓣紫罗兰的基因型为Bb ,重瓣紫罗兰的基因型为b代的表现型比例可知,自交比例变成了测交比例,显然是亲本之一只提供了一种含基因b的配子,则题中现象出现的原B基因的雄或雌配子不育。
【详解】A、由分析可知,单瓣对重瓣为显性性状,A错误;
B、若紫罗兰单瓣基因纯合致死,则题中自交比例应为单瓣紫罗兰:重瓣紫罗兰=2:1,与题意不符,B错误;
C、若缺少B基因的配子致死,则后代中只有重瓣紫罗兰出现,且亲本也无法出现,C错误;
D、若含B基因的雄或难配子不育,则亲本单瓣紫罗兰(Bb)自交,亲本之一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 ,而另一亲本只有配子(b) ,符合题意,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在考察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上,需要学生分析图表中信息,结合题意做题。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生物试题) 果蝇的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现有一个果蝇体细胞,它的每条染色体DNA双链都被32P标记。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分裂,那么将会在第几次细胞分裂中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都有8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A. 第1次 B. 第2次 C. 第3次 D. 第4次
【答案】B
【解析】
果蝇体细胞在培养液中只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中各条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相同,DNA的复制特点是半保留复制。亲代DNA双链均含32P标记,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所以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中的每一条染色体均含两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中的DNA都是一条链含32P标记另一条链不32P标记,得到的子细胞中每一条染色体中的DNA也是一条链含32P标记另一条链不含32P标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细胞中共8条染色体,每一条染色体均含两条染色单体,其中一条染色单体的DNA一条链含32P标记另一条链不含32P标记,另一条染色单体中的DNA两条链都不含32P标记;分裂后期每一对姐妹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总数16, DNA为一条链含32P标记另一条链不含32P标记的染色体或DNA两条链均不含32P标记的染色体,都是8条,故选B。
【考点定位】DNA复制特点、同位素标记法及有丝分裂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生物试题) 腓骨肌萎缩症(CMT)是一种特殊的遗传病,其遗传方式有多种类型。某一CMT患者的母亲也患该病,但其父亲、哥哥和妹妹都不患病。下列相关分析一定正确的是( )
A. 若该患者为男性,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若该患者为女性,则该患者的哥哥为隐性纯合子
C. 若该患者的父亲是携带者,则其妹妹也是携带者
D. 若该患者的母亲是杂合子,则该患者就是纯合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某一CMT患者的母亲也患该病,但其父亲、哥哥和妹妹都不患病。说明这种病可能为常染色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等,患CMT,与不患是一对相对性状,用A和a表示。
【详解】A、若该患者为男性,由于该患者及母亲均患病,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此家庭中的儿子(他哥哥)也应该会患病,A错误;
B、若该患者为女性,如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该患者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其母亲的基因型也为(aa),其哥哥正常,应该为Aa,为杂合子,B错误;
C、若该患者的父亲是携带者,则该患者的基因型为aa,该病一定为常染色隐性遗传,母亲的基因型为aa,则其妹妹也是Aa,是携带者,C正确;
D、若该患者的母亲是杂合子,则为显性遗传,父亲为aa,则该患者也是杂合子,D错误。
故选C。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生物试题)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控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示过程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 让褐色个体相互交配,子一代中出现其他颜色个体的原因是基因重组
C. 基因型相同的杂合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子一代的基因型最多有27种
D. 褐色个体与黑色个体杂交,子一代可能有黄色:褐色:黑色=2:3:3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和题干信息可知:该哺乳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说明该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中A_B_dd基因型的个体表现为黑色,D------、aa_ _dd的表现为黄色,A_bbdd的表现为褐色。
【详解】A、图示过程中该哺乳动物的毛色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A正确;
B、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dd,相互交配,子代基因型有AAbbdd、Aabbdd、aabbdd,表现为褐色、褐色、黄色,出现黄色的原因是等位基因A、a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B错误;
C、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aa_ _dd,要使基因型相同的杂合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子代基因型种类最多,则该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Dd,相互交配,子一代的基因型有3×3×3=27种,C正确;
D、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dd,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当两者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时,相互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D-----、aa_ _dd)∶褐色(A_bbdd)∶黑色(A_B_dd)=(1/4)∶(3/4×1/2):(3/4×1/2)=2∶3∶3,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理解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要点,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形写出三种颜色的基因型,识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属于中档题。
14. 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A/a、B/b、C/c控制。A、B和C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l的自交后代中,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
A. 1/64 B. 15/64 C. 6/64 D. 20/64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生物试题)(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生物试题)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N—n,分别 控 制某种植物的花色和花瓣形状,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如表2。
基因型
表现型
AA
红色
Aa
粉红色
aa
白色
NN
窄花瓣
Nn
中间型花瓣
nn
宽花瓣
一亲本与白色宽花瓣植株杂交,得到F1,对Fl进行测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粉红中间型花瓣∶粉红宽花瓣∶白色中间型花瓣∶白色宽花瓣=l∶1∶3∶3。该亲本的表现型最可能是:( )
A. 红色窄花瓣 B. 白色中间型花瓣
C. 粉红窄花瓣 D. 粉红中间型花瓣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因为控制该植物的花色和花瓣性状的两对基因能独立遗传,所以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题意并结合上表,F1测交得到F2代基因型比例可写为AaNn: Aann: aaNn: aann=1: 1: 3: 3,根据子代的基因型可逆推出F1的基因型为AaNn,但若F1的基因型均为AaNn,F2的表现型比例应为1: 1: 1: 1,所以F1的基因型应有两种,比例应为AaNn: aaNn=1: 1。
【详解】由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应有两种,比例为AaNn: aaNn=1: 1的情况下,花瓣的形状后代比例无影响,只分析花色,亲本为Aa时跟aa测交后代Aa的概率为1/2×1/2=1/4,aa的概率为1/2×1/2=1/4;亲本为aa时与aa测交亲本aa概率1/2×1=1/2;最终Aa:aa=1:3符合题意;且因为其中一个亲本基因型为aann,以此进一步可逆推出另一亲本的基因型为AaNN,对应的表现型为粉红窄花瓣,C正确。
故选C。
【点睛】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定位,本题为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生物试题)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 B、b)控制,A对a、B对b完全显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用纯合的黑色和黄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F1雌雄自由交配得到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
B. 含A、B基因的个体毛色是白色的原因是不能翻译出相关蛋白质
C. 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D. 若F2中白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2,则F2中黑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4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由题干分析可知,纯合黑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黄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F1代的基因型为AaBb,由题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因此F1表现为白色,F1雌雄自由交配得到F2,如果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自F2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色:黑色:黄色=10:3:3;如果Ab、aB连锁,则F2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色:黑色:黄色=2:1:1。
【详解】A、自然界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AABB、AaBb、AABb、AaBB、aabb),A错误;
B、由题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因此含A、B基因的个体为白色,B正确;
C、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即F2的表现型之和为16,说明控制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若F2中白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2,则Ab、aB连锁,F2中黑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4,D正确。
故选BC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连锁情况的判断,解题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再根据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判断两对基因是否连锁。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生物试题)已知家蚕体色油性和非油性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体壁正常和体壁透明是由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两只家蚕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油性正常雌:油性正常雄:非油性正常雌:非油性正常雄:油性透明雌:非油性透明雌=3:6:1:2: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亲本表现型均为体色油性体壁正常
B. 子代中雄性纯合个体占3/8
C. 雌雄亲本均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
D. 让子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非油性体壁透明的雄性个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析可知,体壁正常∶体壁透明=3∶1,可推断体壁正常为显性性状,又因为子代中油性∶非油性=3∶1,可推知油性性状为显性性状。
【详解】A、由分析可知,杂交子代的表现型中,体壁正常∶体壁透明=(3+6+1+2)∶(3+1)=3∶1,可以确定体壁正常为显性,体壁透明为隐性性状。又因为子代中油性∶非油性=(3+6+3)∶(1+2+1)=3∶1,可推知油性性状为显性性状。设体色由A/a基因控制,体壁由B/b基因控制,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及交叉遗传的特点,可推测亲本的基因型为:AaZBZb、AaZBW,表现型均为体色油性体壁正常,A正确;
B、根据推测出的亲本的基因型:AaZBZb、AaZBW,可以判断子代中雄性纯合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错误;
C、根据推,亲本的基因型为:AaZBZb、AaZBW,所以雌雄亲本都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C正确;
D、根据亲本的基因型:AaZBZb、AaZBW,可以推测:子代体色的基因型为:AA、Aa、aa,子代体壁的基因型为:ZBZb、ZBZB、ZBW、ZbW,让子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非油性体壁透明的雄性个体(aaZbZb),D正确。
故选B。
某科研人员在某地区野生型果蝇(正常眼色)种群中发现两只突变型褐眼雌果蝇,分别记为果蝇A和果蝇B。为研究果蝇A和果蝇B的突变是否为同一突变类型,进行了如下实验(突变基因均能独立控制褐色素的合成而表现褐眼)。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亲本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A×纯合正常雄果蝇
40正常(♀):38褐眼(♀):42正常(♂)
实验二
B×纯合正常雄果蝇
62正常(♀):62褐眼(♀):65正常(♂):63褐眼(♂)
实验三
实验二的子代褐眼雌、雄果蝇互相交配
25正常(♀):49褐眼(♀):23正常(♂):47褐眼(♂)
A. 果蝇A发生了隐性突变,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 果蝇B发生了显性突变,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 果蝇A、B为不同的突变类型,突变后的基因均有一定的致死效应
D. 让果蝇A与实验二中F1代褐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出现褐眼果蝇的概率是2/3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实验一果蝇A与纯合正常雄果蝇,后代雌性一半正常,一半褐眼,而雄性只有雌性的一半,且表现为正常,说明果蝇A发生的突变是显性突变,且该突变具有致死效应,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实验二与实验三中子代眼色性状与性别无关,说明果蝇B的突变发生在常染色体上。实验二中F1褐眼雌雄果蝇互相交配,后代正常:褐眼=1:2,说明显性纯合致死,即果蝇B发生的突变是显性突变,该突变也具有致死效应。
【详解】A、假设与果蝇A的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用A和a表示。若果蝇A发生了隐性突变,且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果蝇A的基因型为XaXa,纯合正常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子代雌蝇(XAXa)全为正常眼,雄蝇全为褐眼(XaY),与实验一信息不符,A错误;
B、若果蝇B发生了显性突变,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果蝇B的基因型为Aa,纯合正常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则子代雌、雄果蝇中正常眼∶褐眼=1∶1,与实验二信息相符,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果蝇A、B为不同的突变类型,突变后的基因均有一定的致死效应,C正确;
D、实验一中子代雌性:雄性=2:1,且雌性个体中正常:褐眼=1:1,可知果蝇A发生了显性突变,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该突变具有致死效应;假设与果蝇B的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用B和b表示,若上述突变基因均能独立控制褐色素的合成而表现褐眼,则果蝇A的基因型为bbXAXa,实验二中F1褐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Y,二者杂交,因XAY致死,所以后代出现褐眼果蝇的概率是1-1/2bb×(1/3XaXa+1/3XaY)=2/3,D正确。
故选BCD。
【点睛】解题的切入点为题文中的关键词“野生型果蝇(正常眼色)种群中发现两只突变型褐眼雌果蝇”和表格中显示的各杂交组合中“亲本的表现型、F1的表现型及性状分离比”,由此判断果蝇A和果蝇B的基因突变类型、突变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自设基因符号,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生物试题)(实验探究)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下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3)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
Ⅰ.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Ⅲ.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答案】 (1). AABB和aabb (2).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 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3∶1 (4). AAbb和aaBB (5). 7/15 (6). AaBb 、Aabb和aaBb (7). 用3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用3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 (8). F1种子长成的植株自交,得F2种子 (F1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2种子) (9). 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 (10). 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15∶1(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3∶1) (11). 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27∶5(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5∶3) (12). 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3∶1(F2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1∶1)
【解析】
【分析】
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F2中三角形果实与卵圆形果实的性状分离比(约为15∶1),由此准确定位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卵圆形果实为双隐性纯合子(aabb),F1为双杂合子(AaBb),双亲中的三角形果实为双显性纯合子(AABB)。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围绕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详解】(1)杂交实验结果显示:F2中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301∶20≈15∶1,为9∶3∶3∶1的变式,说明荠菜的果实形状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只要有显性基因存在就表现为三角形,F1的基因型为AaBb,进而推知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与卵圆形果实测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三角形果实(AaBb+aaBb+Aabb)∶卵圆形果实(aabb)=3∶1。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如果一对等位基因为显性纯合,则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7/15;每对等位基因都存在隐性基因,个体自交后会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
(3)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欲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可设计如下的杂交实验:
①用3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aabb)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
②F1种子长成的植株自交,得F2种子(或F1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2种子);
③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现型统计植株的比例。
预测结果如下:
Ⅰ.若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15∶1;如果F1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3∶1。
Ⅱ.若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则F1的基因型为1/2AaBb、1/2aaBb,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27∶5;如果F1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5∶3。
Ⅲ.若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3∶1;如果F1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三角形与卵圆形果实植株的比例约为1∶1。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生物试题)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黑体残翅果蝇与灰体长翅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_____)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__和________。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_____和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者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弯翅果蝇占得比例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3). (4). X (5). 常 (6). 刚毛性状与性别有关,且每种刚毛性状雌性均有 (7). EeXDXd (8). EeXdY (9). 1/8
【解析】
【分析】
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翅,推测灰体、长翅为显性;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即雌蝇为黑体残翅,测交后代中只出现两种性状,体色比为1: 1,长翅:残翅=1: 1,所以可推测F1中A与B基因并不分离,即翅长基因与体色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与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那么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如答案所示:
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只能是A和B组合,a和b组合,如答案所写: 。
(2) 如题,卷刚毛弯翅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可见F1中刚毛性状与性别有关,推测为伴X隐性遗传;而翅型与性别无关,推测为常染色体遗传,则直刚毛、直翅为显性。容易推出亲代基因型为eeXdXd和EEXDY,因此F1中雌果蝇基因型为EeXDXd,雄果蝇基因型为EeXdY。F1中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弯翅果蝇基因型为eeXD_,概率为1/4×1/2=1/8。
【点睛】本题主要考察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知识,需要学生结合题意分析解题。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生物试题)杨树为雌雄异株的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植物,染色体数目为2n=38,下图中a与b是某杨树细胞中的一对常染色体、c与d分别为X、Y染色体。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对杨树进行人工杂交的步骤为_________,若要测定杨树的基因组,应测定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2)已知常见的杨树无抗寒的特性,现有一株抗寒的雄性植株,只考虑图中的a、b、c、d四条染色体,欲判断抗寒性状的出现是以下哪种情况,
①a或b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②X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突变;③Y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突变,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来判断突变基因的位置:实验设计思路:可以选用抗寒雄株与不抗寒雌株进行杂交,_________①若子代杨树无论雌雄都出现___________,则抗寒性状的出现是a或b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导致。
②若子代杨树出现抗寒雌株:不抗寒雄株=1:1或_________则抗寒性状的出现是________染色体上的一基因发生突变导致
③若子代杨树出现抗寒雄株:不抗寒雌株=1:1,则抗寒性状的出现是______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导致
【答案】 (1). 套袋-受粉-套袋 (2). 20 (3). 观察并统计子代杨树的性状分离比 (4). 抗寒:不抗寒=1:1 (5). 雌雄株均不抗寒 (6). X (7). Y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a、b为常染色体,c为X染色体,d为Y染色体,若Y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则突变性状只会出现在雄性中,若突变发生在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则突变性状可能出现在雌雄中。
【详解】(1)杨树是雌雄异株的,故进行人工杂交时,不需要进行去雄处理,可以直接进行套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然后进行人工授粉,再套袋处理。杨树含有38条染色体,进行基因组测序时,需要测定18条常染色体和X、Y共20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2)设抗寒与否相关的基因为A/a,要探究该抗寒性状是由哪种情况造成的,可以让该抗寒雄株与不抗寒雌株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①若该抗寒雄性植株是由a或b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造成的,则该突变为显性突变,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与不抗寒的雌株即aa杂交,后代雌雄个体中抗寒:不抗寒均为1:1;②若抗寒性状是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显性突变而来,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XAY,不抗寒雌株的基因型为XaXa,后代中雌株均为抗寒植株,雄株均为不抗寒植株,若抗寒性状是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隐性突变造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XaY,不抗寒雌株的基因型为XAXA,后代中雌雄株均为不抗寒植株。③若抗寒性状是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而来,则后代中雄株全为抗寒植株,雌株全为不抗寒植株。
【点睛】本题难点在于(2)抗寒性状出现的原因的探究,需要考生学会根据各种情况进行逆推。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生物试题) 某金鱼品种有色鳞与无色鳞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在含有基因A、a的同源染色体上,另有一对等位基因具有致死效应,但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性别的影响。请根据下列杂交组合及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杂交组合
亲本类型
F1
雌
雄
Ⅰ
有色鳞♀×有色鳞♂
有色鳞437
有色鳞215
Ⅱ
无色鳞♀×有色鳞♂
无色鳞220 有色鳞222
无色鳞226 有色鳞224
Ⅲ
Ⅱ组中的有色鳞F1自交
无色鳞242 有色鳞716
无色鳞238 有色鳞486
(1)在有色鳞与无色鳞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为显性性状,Ⅰ组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从上述杂交组合中可以判断致死基因是________(填“显”或“隐”)性基因。研究发现该致死基因是由基因突变产生,自然条件下即使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基因突变率也比较低,原因________________。
(3)Ⅲ组的子代中导致雌雄中有色鳞与无色鳞比例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请利用Ⅲ组材料设计方案验证你的解释:
①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和结论:甲组子代性状比例为2:1,乙组子代性状比例是________,则假设正确。
【答案】 (1). 有色鳞 (2). AA(♀)Aa(♂) (3). 隐 (4).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的进行 (5). AA的雄性个体含有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 (6). 甲组取Ⅲ组子代中多个有色鳞雌性个体与无色鳞雄性个体测交,乙组取Ⅲ组子代中多个有色鳞雄性个体与无色鳞雌性个体测交,分别统计两组测交子代的有色鳞与无色鳞的分离比 (7). 1:1
【解析】
【分析】
基因在体细胞内是成对的,其中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在形成配子即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每个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含有等位基因的基因型为杂合子,不含等位基因的基因型为纯合子。验证或探究基因型常用测交法。
【详解】(1)根据杂交组合III可知,有色鳞自交能够产生无色鳞,可知在有色鳞与无色鳞这对相对性状中有色鳞为显性性状。杂交组合Ⅰ的结果,雌雄比例为2∶1,说明Ⅰ组亲本的基因型是AA(♀)Aa(♂),其中AA在雄性中致死。
(2)从上述杂交组合中可以判断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若为显性基因致死,则正常的个体后代不会出现致死的个体。研究发现该致死基因是由基因突变产生,自然条件下即使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基因的突变率也比较低,原因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的进行。
(3)有一对等位基因具有致死效应,但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性别的影响,Ⅲ组的子代中导致雌雄中有色鳞与无色鳞比例差异的可能原因是AA的雄性个体含有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
①甲组取Ⅲ组子代中多个有色鳞雌性个体(A_)与无色鳞雄性个体(aa)测交,乙组取Ⅲ组子代中多个有色鳞雄性个体(A_)与无色鳞雌性个体(aa)测交,分别统计两组测交子代的有色鳞与无色鳞的分离比。
②若AA的雄性个体含有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则甲组母本为(1/3AA、2/3Aa),父本为aa,子代性状比例为有鳞(Aa)∶无鳞((aa)=2:1,乙组母本为aa,父本为(Aa),子代性状比例是有鳞(Aa)∶无鳞((aa)=1∶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异常分析,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计算能力。
(山东省济南市山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基因型为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减数分裂的有关内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详解】如果性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未分离,会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和一个含有两个性染色体的次级性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就会产生两个不含性染色体的配子和两个有两条性染色体的配子;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单体没分开,也可以产生没有性染色体的配子,故③正确④错误;2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正常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单体没分开,产生AA型配子。故①正确②错误;答案选A。
(山东省济南市山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遗传因子R对感病遗传因子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
A. 1/9 B. 1/16 C. 4/81 D. 1/8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抗病基因R与感病基因r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则在抗病植株中,RR:rR=1:1,因此R的基因频率为3/4,r的基因频率为1/4。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不能繁殖后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在抗病植株中,RR:rR=1:1,因此R的基因频率为3/4,r的基因频率为1/4,则抗病植株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感病植株rr=1/4×1/4=1/16。
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实质,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以繁殖后代的群体的基因型及其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再利用基因频率计算后代的基因型频率。
某植物子叶的黄色(R)对绿色(r)为显性,圆粒种子(Y)对皱粒种子(y)为显性。某人用该植物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F1)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分别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3∶1∶1。去掉花瓣,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相互授粉,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 )
A. 24∶8∶3∶1 B. 25∶5∶5∶1
C. 15∶5∶3∶1 D. 9∶3∶3∶1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该植物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因此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是Y_R_,绿色圆粒的基因型是yyR_,二者杂交后代中,黄色∶绿色=1∶1,相当于测交交实验,亲本相关的基因型是Yy×yy,圆粒∶皱粒=3∶1,相当于杂合子自交实验,亲本的相关基因型是Rr×Rr,因此黄色圆粒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绿色圆粒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子一代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是YyR_,其中YyRR占1/3,YyRr占2/3。
【详解】子一代黄色圆粒植株去掉花瓣相互授粉,相当于自由交配,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两个分离定律问题:①Yy×Yy→黄色Y_=3/4、绿色yy=1/4,②R_×R_→皱粒rr=2/3×2/3×1/4=1/9,圆粒R_=8/9,因此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4×8/9)∶(1/4×8/9)∶(3/4×1/9)∶(1/4×1/9)=24∶8∶3∶1。
故选A。
(山东省济南市山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患者与一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该女性的母亲表现型正常,父亲为红绿色盲。该夫妇生出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或表现型正常女孩的概率分别是( )
A. 25% 0% B. 0% 50%
C. 50% 0% D. 0% 25%
【答案】A
【解析】
【分析】
假设抗维生素D佝偻病由A控制,红绿色盲由b控制。某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患者(XABY)与一表现型正常的女性(XaBXa-)结婚,该女性的母亲表现型(XBX-)正常,父亲为红绿色盲(XbY),则该女性的基因型为XaBXab。
【详解】该夫妇XABY×XaBXab→XABXaB、XABXab、XaBY、XabY,生出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XaBY)的概率为25%,生出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XaBXa-)的概率为0。
故选A。
(山东省济南市山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某二倍体植物的性别是由3个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其中aD对a+、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aD基因决定雄性,a+基因决定雌雄同株,ad基因决定雌性。若没有基因突变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然条件下,该植物的基因型最多有6种
B. 通过杂交的方法能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
C. 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可直接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
D. 若子代中1/4是雌株,则母本一定是雌雄同株
【答案】D
【解析】
【分析】
aD基因决定雄性,a+基因决定雌雄同株,ad基因决定雌性。aD对a+、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因此雄性基因型为aD a+、aDad,雌雄同株基因型为a+ a+、a+ad,雌性基因型为adad。
【详解】A、自然条件下,该植物的基因型最多有5种,不可能有aDaD,aD基因决定雄性,两个雄性无法杂交,A错误;
B、aDaD需要双亲分别提供aD的配子,而aD对a+、ad为显性,因此不可能通过杂交的方法能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B错误;
C、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需加倍才能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C错误;
D、若子代中1/4是雌株(adad),双亲均含ad,且能提供ad的配子的概率为1/2,则母本一定是a+ad(雌雄同株),D正确。
故选D。
(山东省济南市山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人类斑秃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男性只要携带一个斑秃基因 (A)就表现斑秃,而女性只有显性纯合子(AA)才表现斑秃。某家庭有关斑秃的遗传系谱图如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Ⅰ-4 的基因型是 aa
B. Ⅱ-1 和Ⅱ-2 的基因型不相同
C. Ⅲ-1斑秃的概率是 1
D. 若Ⅱ-2 和Ⅱ-3再生一个非斑秃孩子的概率是3//4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斑秃对应基因型为下表:
基因型
AA
Aa
aa
男性表现型
斑秃
斑秃
正常
女性表现型
斑秃
正常
正常
分析题图可知,Ⅰ1和Ⅱ3均为正常男性,所以基因型为aa,Ⅰ2和Ⅱ4均为斑秃女性,基因型都为AA。
【详解】A、由分析可知,Ⅱ3基因型为aa,Ⅱ4基因型都为AA,由子代逆推亲代可知Ⅰ3和Ⅰ4基因型都是Aa,A错误;
B、Ⅰ1基因型为aa,Ⅰ2基因型为AA,所以Ⅱ1和Ⅱ2的基因型相同,均为Aa,B错误;
C、Ⅲ1可能基因型为1/2Aa,1/2aa,由于Ⅲ1是女孩,一定正常,所以斑秃的概率是0,C错误;
D、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基因型为1/2Aa,1/2aa,非斑秃孩子概率是1-[1/2(Aa)×1/2(男孩)]=1-1/4=3/4,D正确;
故选D。
(山东省济南市山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I1基因型为AaBB,且Ⅱ2与 Ⅱ3婚配的子代都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
A. 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 aaBB
B. I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 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D. 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
【答案】A
【解析】
【详解】AC、I1AaBB不会患病,说明A-B-的个体正常,II2和II3都有病,而其子代都没有病,说明其子代应都是AaBb,II2为aaBB,II3为Aabb,A正确、C错误;
B、因II3为Aabb,因此I3的基因型有可能是AABb,AaBb,B错误;
D、Ⅲ2基因型为AaBb,与基因型为AaBb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6/16或7/16,因为无法确定aabb的个体是否患病,D错误。
故选A。
(山东省济南市山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
A. 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B. 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C. 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D. 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长翅与长翅果蝇杂交的后代中出现截翅果蝇,说明截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
【详解】A、根据截翅为无中生有可知,截翅为隐性性状,长翅为显性性状,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杂交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可知,亲本雌蝇一定为杂合子,B不符合题意;
C、无论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后代中均会出现长翅:截翅=3:1的分离比,C符合题意;
D、根据后代中长翅:截翅=3:1可知,控制翅形的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故可推测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山东省济南市山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的同源情况:Ⅰ区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该部分基因存在等位基因;Ⅱ-1、Ⅱ-2区段分别为X、Y非同源部分,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果蝇的刚毛性状有正常刚毛、截刚毛,现用纯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其过程及结果如下:
①截刚毛♀×正常刚毛♂,F1中雌雄个体均为正常刚毛;②F1相互交配,F2中雌性正常刚毛∶截刚毛为1∶1,雄性全为正常刚毛。则控制果蝇刚毛性状的基因位于( )
A. 性染色体的Ⅰ区段 B. Ⅱ-1区段
C. Ⅱ-2区段 D. 常染色体上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图可知,Ⅱ-1是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Y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Ⅱ-2是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X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Ⅰ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该区段上的基因存在等位基因。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位置,可能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位置不同,在遗传过程中后代的表现型可能不同,判断基因的位置时,可以逐一假设,推出与实验结果相同或矛盾的现象进行判断。
【详解】由①截刚毛♀×正常刚毛♂→F1代中雌雄个体均为正常刚毛,可知,正常刚毛对截刚毛是显性性状,且果蝇的正常刚毛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假如刚毛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正常刚毛基因为A,子一代中正常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是截刚毛,与实验结果矛盾,因此也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假如刚毛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子一代正常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A,表现正常刚毛,子一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二代的基因型为XAXa(雌性正常刚毛)、XaXa(雌性截刚毛)比例是1: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A、XaYA,都表现为正常刚毛,与实验结果相符;因此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即图中的Ⅰ区段。故选A。
【点睛】
13. 染色体上同一个位点的基因可以有多种情况,研究发现,S位点存在4种不同的基因状况(S1~4),油菜自交不亲和性与S位点的基因型有关,机理如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S位点的4种类型基因由4种不同碱基序列构成,体现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B. 由于油菜自交不亲和性与S位点的基因型有关,导致油菜个体中相关基因型只有6种
C. 双亲基因型相同导致杂交不亲和,基因型不同可进行杂交并产生后代
D. 杂交不亲和时花粉管不能够萌发不能产生后代可避免自交退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可知:染色体上同一个位点的基因有4种类型,这4种不同的基因属于复等位基因,每个生物个体只能含有4种基因中的任意两个,S位点存在4种基因就会出现以下10种基因型:S1S1、S2S2、S3S3、S4S4、S1S2、S1S3、S1S4、S2S3、S2S4、S3S4;据题图可知:双亲基因组成中有(2个或1个)相同基因时,油菜花粉管就不能萌发,出现自交不亲和现象。
【详解】A、基因突变的不定向表现为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S位点的4种不同碱基序列构成了4种类型的基因,能体现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A正确;
B、当双亲基因组成中有(2个或1个)相同基因时,油菜花粉管就不能萌发产生子代,故S1S1、S2S2、S3S3、S4S4这4种基因型个体不存在,导致油菜个体中相关基因型共有6种,分别是S1S2、S1S3、S1S4、S2S3、S2S4、S3S4,B正确;
C、当双亲基因组成中有2个相同基因时,基因型相同,花粉管未萌发不能产生后代;当双亲基因组成中有1个相同基因时,基因型不同,花粉管也未萌发也不能产生后代,C错误;
D、花粉管不萌发导致杂交不亲和,这样可避免自交造成种群退化,D正确。
故选C。
【点睛】识记并理解有关复等位基因之间的组合类型,正确提取题图的有关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山东省济南市山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根据题意,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可以知道,野鼠色是双显基因控制的,棕色是隐性基因控制的,黄色、黑色分别是由单显基因控制的;
故选A。
(山东省济南市山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瘟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现有一高秆抗病的亲本水稻和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杂交,产生的F1再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结果如下图所示(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问F1的基因型为( )
A. DdRR和ddRr B. DdRr和ddRr C. DdRr和Ddrr D. ddRr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则高秆抗瘟病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为D_R_,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为ddrr.它们杂交产生的F1再进行测交,即F1×ddrr。
【详解】单独分析高杆和矮秆这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后代高杆:矮杆=1:1,说明F1的基因型为Dd;单独分析抗病与感病这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后代抗病:染病=1:3,说明F1中有两种基因型,即Rr和rr,且比例为1:1.综合以上可判断出F1的基因型为DdRr、Ddrr.故选C。
【点睛】关键:本题分析F1测交后代抗病:染病=1:3,由于隐性性状占的比例比显性多,显然F1的基因型不只一种,根据亲本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又确定出F1不可能为显性纯合子,所以由此确定F1中控制抗病与染病的基因组成有两种,即Rr和rr。
(山东省济南市山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某种小鼠的体色受常染色体基因的控制,现用一对纯合灰鼠杂交,F1都是黑鼠;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体色表现为9黑∶6灰∶1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小鼠体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若F1与白鼠杂交,后代表现为2黑∶1灰∶1白
C. F2灰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
D. F2黑鼠有两种基因型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2中小鼠的体色为黑:灰:白=9:6:1,是“9:3:3:1”的变式,这说明小鼠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相应的基因用A和a、B和b表示),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黑色鼠的基因型为A_B_,灰色鼠的基因型为A_bb和aaB_,白色鼠的基因型为aabb。据此答题。
【详解】A、F2体色表现为9黑:6灰:l白,是“9:3:3:1”的变式,这说明小鼠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若F1黑鼠AaBb与白鼠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所以表现型为1黑:2灰:1白,B错误;
C、F2灰鼠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比例为1:2:1:2,所以,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C错误;
D、F2黑鼠有四种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D错误。
故选BCD。
【点睛】
(山东省济南市山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B. 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
C. 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
D. 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双亲全为长翅果蝇,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因此亲本控制翅行的基因型肯定为Bb×Bb;若要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即1/4×1/2,则双亲的基因型只能为BbXRXr和BbXrY,据此分析。
【详解】A、据分析可知,双亲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A正确;
B、母本BbXRXr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父本BbXrY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因此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比例相同,都占1/2,B正确;
C、白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经减数分裂产生的极体和卵细胞的基因型都为 bXr,B正确,C错误;
D、双亲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4×1/2=3/8,D错误。
故选ABC。
(山东省济南市山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某果实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其中B控制黑色,R控制红色,且B基因的存在能完全抑制R基因的表达,现向某基因型为BbRr的植株导入了一个隐性致死基因s,然后让该植株自交,自交后代F1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3:1,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基因导入到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B. F1的全部黑色植株中存在6种基因型
C. 控制果实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对该转基因植株进行测交,子代黑色:红色:白色=2:1:1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黑色果实的基因型为B_R_和B_rr,红色果实的基因型为bbR_,白色果实的基因型为bbrr。BbRr的植株若没有导入致死基因,自交后代黑色:红色:白色=12:3:1,导入致死基因后比例变为8:3:1,说明致死的全部为黑色,因此导入的是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导致基因型为BB的植株死亡。
【详解】A、据分析可知,致死全部为黑色,s基因导入到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A正确;
B、红色(bbR_)的个体存活,所以s应与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因此当BB组合时ss也会组合从而使个体致死,则F1的全部黑色植株有BbRRs、BbRrs、Bbrrs,共3种基因型,B错误;
C、由题意可知,“BbRr的植株导入了一个隐性致死基因s,然后让该植株自交,自交后代F1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3:1”,说明控制果实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该转基因个体为BbRrs,对该转基因植株进行测交即与bbrr杂交,子代有BbRrs、Bbrrs、bbRr、bbrr,子代没有致死个体,因此子代黑色:红色:白色=2:1:1,D正确。
故选ACD。
(山东省济南市山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已知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正常株)植物,基因t纯合导致雄性不育而成为雌株,宽叶与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将宽叶雌株与窄叶正常株进行杂交实验,其F1全为宽叶正常株。F1自交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数量:宽叶雌株749株、窄叶雌株251株、宽叶正常株2250株、窄叶正常株753株。回答下列问题:
(1)与正常株相比,选用雄性不育株为母本进行杂交实验时操作更简便,不需进行_____处理。授粉后需套袋,其目的是______。
(2)为什么F2会出现上述表现型及数量?______。
(3)若取F2中纯合宽叶雌株与杂合窄叶正常株杂交,则其子代(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F3群体随机授粉,F4中窄叶雌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
(4)选择F2中的植株,设计杂交实验以验证F1植株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___。
【答案】 (1). 人工去雄 (2). 防止外来花粉授粉 (3). 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 宽叶雌株:宽叶正常株=1:1 (5). 3/32 (6).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宽叶与窄叶亲本杂交,F1全为宽叶,所以宽叶对窄叶为显性。F1自交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雌株:窄叶雌株:宽叶正常株:窄叶正常株=3:1:3:9,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分离比,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与正常株相比,选用雄性不育株为母本进行杂交实验时操作更简便,由于雄性不育,所以不需进行人工去雄处理。授粉后需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授粉。
(2)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F2会出现9:3:3:1的分离比。
(3)若取F2中纯合宽叶雌株AAtt与杂合窄叶正常株aaTt杂交,则其子代(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雌株Aatt:宽叶正常株AaTt =1:1,F3群体中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1/4AT、1/4At、1/4aT、1/4at,雌配子种类及比例为3/8At、3/8at、1/8AT、1/8aT,所以F4中窄叶雌株aatt所占的比例为1/4×3/8=3/32。
(4)验证F1植株的基因型,用测交的方法,遗传图解为: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将题目中表现型的数量关系转换成考生们熟悉的比例关系,再联系所学的3:1和9:3:3:1的分离比或其变形去解题。
(山东省济南市山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果蝇的灰体(E)对黑檀体(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或_____。若实验一的杂交结果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丙果蝇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灰体纯合果蝇与黑檀体果蝇杂交,在后代群体中出现了一只黑檀体果蝇。出现该黑檀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基因型为EE,Ee和ee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
①用该黑檀体果蝇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
I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答案】 (1). EeBb (2). eeBb(注:两空可颠倒) (3). eeBb (4). 1/2 (5). EE(Ee) (6). 灰体︰黑檀体=3︰1(灰体︰黑檀体=7︰9) (7). 灰体︰黑檀体=4︰1(灰体︰黑檀体=7︰8)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蝇的灰体与黑檀体、短刚毛与长刚毛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验一的后代比例为1:1:1: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EeBb和eebb或Eebb和eeBb。又实验二后代比例为3:1:3:1,说明亲本乙不可能是eebb。
【详解】(1)由杂交组合一可知甲和乙的这两对基因相当于每对基因都是测交形式,而杂交二中说明短刚毛:长刚毛为3:1,说明控制这对性状的是杂交,另外一对是测交,即乙中肯定有Bb,所以乙基因型可能是EeBb或eeBb。如果实验一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是测交方式,说明甲应是eebb,乙应是EeBb,丙应是eeBb。
(2)实验二的亲本是EeBb和eeBb,后代中和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2×1/2+1/2×1/2=1/2,所以和亲本基因型不同的是1-1/2=1/2。
(3)第一种情况:可以用该果蝇与基因型为EE的果蝇杂交,获得F1,如果是基因突变,说明亲本是ee,F1是Ee,F1自由交配后子代中应是灰体:黑檀体为3:1,故I是灰体:黑檀体为3:1.如果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则亲本应是Oe,子一代是1/2Ee和1/2EO,自由交配后,因为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所以后代中灰体∶黑檀体=4∶1,此时为染色片段缺失,故II是灰体∶黑檀体=4∶1。
第二种情况:与基因型为Ee的果蝇杂交,如果是基因突变,该黑檀体果蝇基因型为ee,F1基因型为1/2Ee和1/2ee,即E:e=1:3,F1自由交配后得到后代表现型比例灰体:黑檀体=7:9。若为染色体片段缺失,该黑檀体果蝇基因型为eO,F1基因型为1/4Ee、1/4ee、1/4EO、1/4eO,即E:e:O=1:2:1,F1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比例灰体:黑檀体=7:8。
【定位】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应用能力。
【点睛】1.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基因型
规律: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拆分为分离定律的分离比,确定每一相对性状的亲本基因型,再组合。如:
①9∶3∶3∶1⇒(3∶1)(3∶1)⇒(Aa×Aa)(Bb×Bb);
②1∶1∶1∶1⇒(1∶1)(1∶1)⇒(Aa×aa)(Bb×bb);
③3∶3∶1∶1⇒(3∶1)(1∶1)⇒(Aa×Aa)(Bb×bb);
④3∶1⇒(3∶1)×1⇒(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
2、“三看法”判断可遗传变异的类型
一看基因种类:即看染色体上的基因种类是否发生改变,若发生改变则为基因突变,由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所致。
二看基因位置:若基因种类和基因数目未变,但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置改变,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或“倒位”。
三看基因数目:若基因的种类和位置均未改变,但基因的数目改变,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或“缺失”。
(山东省济南市山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果蝇的翅形有正常翅和网状翅、体色有灰体和黄体,它们各为一对相对性状,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控制这些性状的等位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研究小组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1)根据实验②的杂交结果,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果蝇灰体和黄体的显隐性关系。果蝇正常翅和网状翅、灰体和黄体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①的F1群体中,等位基因B的频率为___________;F1个体间随机交配,其子代群体中等位基因B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
(3)如果不确定控制翅形性状的基因(A、a)不在Y染色体上,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就无法推断控制翅形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上,但可通过上述实验中的F1果蝇与其亲本回交来确定,那么,应选择实验___________(填“①”或“②”)的果蝇作为回交材料,回交组合中的雌果蝇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 能 (2). 遵循 (3). 控制翅形和体色的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 (4). 2/3 (5). 2/3 (6). ② (7). 网状翅(或:网状翅黄体)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实验①正常翅与网状翅杂交,后代全为正常翅,说明正常翅对网状翅为显性,灰体与灰体后代出现黄体,说明灰体对黄体为显性;实验②体色性状受性别控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结合实验①②正反交结果可知,控制翅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详解】(1)根据分析实验②的杂交结果,体色中灰体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果蝇正常翅和网状翅、灰体和黄体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实验①亲代基因型为XBXb和XBY,F1基因型XBXB、XBXb、XBY、XbY,F1等位基因B的频率为4/6=2/3,F1个体间随机交配,基因频率不变,其子代群体中等位基因B的频率为2/3。
(3)假设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亲代基因型为XaXa和XAYA,则子代F1基因型为XAXa和XaYA,应选择实验②,和亲代回交后,雌果蝇(XaXa)的表现型为网状翅。
【点睛】本题结合表格,考查了伴性遗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出基因的位置,从而写出亲本基因型,能够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同时要求考生掌握反推法在遗传学实验的应用。
(山东省济南市山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仅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
(1)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
①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F1代雌果蝇能产生 种基因型的配子。
②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 ,在F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
(2)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3 :5,无粉红眼出现。
①T、t位于 染色体上,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
②F2代雄果蝇中共有 种基因型,其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③用带荧光标记的B、b基因共有的特异序列作探针,与F2代雄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B、b基因杂交,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可确定细胞中B、b基因的数目,从而判断该果蝇是否可育。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 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可育;若观察到 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不育。
【答案】(1)①aaXBXB 4 ②2:1 5/6
(2)①常 ttAAXbY ②8 1/5 ③2 4
【解析】
【分析】
【详解】(1)①分析题干可知,控制眼色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中B、b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A、a就位于常染色体上,亲代雌果蝇的表现型是粉红眼,该亲代纯合粉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由于F1代全为红眼果蝇,故亲代中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则F1代雌果蝇基因型AaXBXb,可以产生2×2=4种配子。
②根据以上分析已知,F1代雌、雄红眼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利用拆分法,Aa×Aa→1AA、2Aa、1aa,XBXb×XBY→1XBXB、1XBXb、1XBY、1XbY,于是经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在所得F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2∶1,在F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1-1/3×1/2=5/6。
(2)①根据题意可知,基因T、t与性别无关,只是隐性纯合时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因此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纯合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杂交,F2代无粉红眼出现,且雌雄比例为3:5(正常应该为1:1,),所以亲代雄果蝇基因型为ttAAXbY,纯合红眼雌果蝇基因型应为TTAAXBXB。
②已知亲代雄果蝇基因型为ttAAXbY,纯合红眼雌果蝇基因型应为TTAAXBXB,所以F1代果蝇基因型为TtAAXBXb、TtAAXBY,由于F2代中有少数雌性个体发生性反转,所以F2代雄果蝇基因型为TTAAXBY(1/16),TTAAXbY(1/16),TtAAXBY(2/16),TtAAXbY(2/16),ttAAXBY(1/16),ttAAXbY(1/16)和ttAAXBXB(1/16),ttAAXBXb(1/16),其中不含Y的个体占1/5。
③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倍,可育的雄性细胞后期中有2条X染色体,不育的雄性细胞后期中有4条X染色体,因此观察到2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可育;若观察到4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不育。
【点睛】
(江苏省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质量检测模拟生物试题)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且节瓜的性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节瓜的性别遗传方式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实验一中,F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纯合子占1/9
C. 若aaB_ 为全雌株,则实验二中,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
D. 实验一中,F1正常株测交结果为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2:1
【答案】B
【解析】
【分析】
实验一全雌株与全雄株杂交,F1全正常株,F2代的分离比接近3:10:3,共16个组合,可见控制节瓜性别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F1是双杂合子AaBb,同时也说明了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_B_、aabb,全雌株、全雄株为A_bb或aaB_。实验二中亲本为纯合全雌株(AAbb或aaBB)与正常株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故亲本正常株有一对基因纯合,一对基因杂合,即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详解】A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控制节瓜性别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实验一中,F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_B_、aabb,其中纯合子占(1+1)/(9+1)=1/5,B错误;
C、若aaB_为全雌株,则实验二中纯合全雌株aabBB与正常株(A_B_或aabb)杂交,子一代正常株:全雌株(aaB_)=1:1,说明亲本正常株基因型为AaBB,C正确;
D、实验一中,F1基因型为AaBb,其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因此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2:1,D正确。
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以实验一的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突破口,判断子一代的基因型以及三种表现型对应的可能基因型,进而分析实验二并预测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
(江苏省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质量检测模拟生物试题)现有甲、乙两种类型的豌豆各若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甲、甲×乙都可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B. 若甲品种连续自交,A的基因频率将会不断升高
C. 乙品种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 AaBbDd个体占1/8
D. 乙细胞中等位基因B、b分离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答案】A
【解析】
要验证分离定律,可以用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进行自交或测交,即选择图中的亲本组合是甲×甲、乙×乙、甲×乙,A项正确;基因频率是指种群中全部个体中该基因出现的几率,由于每种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存,所以甲品种连续自交后代中A的基因频率保持不变,B项错误;乙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Dd,由于A、a和B、b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则乙品种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数目相等的配子,通过棋盘式图解的方法,可计算出乙品种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 AaBbDd个体占1/16×4=1/4,故C项错误;正常情况下,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但是题中“一定”就可以考虑特殊的变异情况,即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交叉互换会使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如果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现象,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会有等位基因的分离,D项错误。
(江苏省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质量检测模拟生物试题)某随机受粉植物,其高茎(H)与矮茎(h)、绿茎(G)与紫茎(g)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对一个处于遗传平衡中的该植物种群进行调查,获得的结果如下表:
表现型
高绿茎
高紫茎
矮绿茎
矮紫茎
比例
63%
21%
12%
4%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该种群内基因h和基因g的频率分别为0.4、0.5
B. 在该种群内基因组成为Gg的个体所占比例为50%
C. H-h和G-g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 继续随机受粉,该种群内矮紫茎个体所占比例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一个处于遗传平衡中的该植物种群”中高茎:矮茎=21:4,绿茎:紫茎=3:1,它们分别符合遗传平衡定律,所以根据该种群中矮茎(hh)的频率为4/25,推出h基因频率=2/5,H基因频率=3/5,进而推出该种群中HH的频率=9/25,Hh的频率=12/25;同理可计算,根据该种群中紫茎(gg)的频率=1/4,所以g基因频率=1/2,G基因频率=1/2,进而计算出GG的频率=1/4,Gg的频率=2/4。
【详解】A、根据前面分析可知,h基因频率=2/5=0.4,g基因频率=1/2=0.5,A正确;
B、在该种群内基因组成为Gg的频率=2/4,即该基因型的个体所占比例为50%,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该种群四种表现型的比例=63:21:12:4,这种理论比例无法推测出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同一对同源染色体,C错误;
D、在遵循遗传平衡定律的种群中,只要是个体之间随机交配,其产生的后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和各种基因型的频率都保持不变,所以该种群继续随机受粉,种群内矮紫茎个体所占比例不变,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为了探究卷刚毛性状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家用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1全部为直刚毛果蝇,F1雌雄果蝇随机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1。最合理的结论是
A. 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基因发生隐性突变
B. 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基因发生显性突变
C. 亲代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上基因发生隐性突变
D. 亲代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上基因发生显性突变
【答案】A
【解析】
由于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全部为直刚毛,说明直刚毛是显性。而让F1雌雄果蝇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1,说明卷刚毛与直刚毛与性别相关联,控制刚毛形态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所以很可能是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假设控制刚毛形态的基因用A/a表示。则卷刚毛雄果蝇(XaY)与直刚毛雌果蝇(XAXA)杂交,F1全部为直刚毛果蝇(XAXa、XAY),其随机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XAXa、XAXA):直刚毛雄果蝇(XAY):卷刚毛雄果蝇(XaY)=2:1:1。A正确。
25. 对图中1~4号个体进行基因检测,将含有该遗传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各自用电泳法分离。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患病基因显示为另一种条带,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
b
c
d
条带1
条带2
A. 表中的编号c对应系谱图中的4号个体
B. 条带2的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
C. 8号个体的基因型与3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D. 9号个体与该遗传病携带者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8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系谱图:1号和2号都正常,但他们的女儿患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表格:对l~4号个体分别进行基因检测,由于1、2号都是杂合子,4号为隐性纯合子,而表格中a、b和d为杂合子,c为纯合子,则3号也为杂合子,c为隐性纯合子。
【详解】A 、图中4号为患者,属于隐性纯合子,对应于系谱图中的c,A正确;
B、图2中c为隐性纯合子,则条带2的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B正确;
C、相关基因用A、a表示,根据图2可知3号的基因型为Aa,根据图1可知8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1/3)或Aa(2/3),因此两者相同的概率为2/3,C正确;
D、9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1/3)或Aa(2/3),他与一个携带者(Aa)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2/3×1/4=1/6,D错误;
故选D。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凤仙花是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其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兴趣小组在红花凤仙花品种中偶然发现开绿花的植株,播种这株绿花植株的种子,在126株子一代新植株中,有32株仍然开红花。请分析回答:
(1)红花对绿花为______(显、隐)性,偶然发现的这株绿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控制花色的基因用B、b表示)。
(2)绿花植株后代出现红花植株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进一步验证子一代绿花的基因型,可用_______________植株与其测交。
(3)为得到纯种的绿花品种种子,该小组做了两个杂交方案,请分析回答:
方案一:让子一代绿花植株分别自交,单独隔离种植每株凤仙花的种子,后代没有红花出现的植株为纯种,该植株自交后代所结种子即可保留。
方案二:让子一代绿花植株做母本,红花植株做父本进行测交,单独隔离种植每株凤仙花的种子,后代没有红花出现的植株为纯种,该植株测交后代所结种子即可保留。
①方案一中,子二代中纯合的绿花植株占________;若把偶然发现开绿花的植株作为第一年,则最快第________年可得到纯种的绿花品种种子。
②方案二中,人工异花传粉前对母本植株需做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方案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隐 (2). Bb (3). 性状分离 (4). 红花 (5). 1/2 (6). 三 (7). 去雄、套袋 (8). 子一代绿色植株中的纯合子测交得到的种子都是杂合子,这些 种子种下去后代又会性状分离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播种绿花植株的种子,在126株子一代新植株中,有32株仍然开红花,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红花是隐性性状。
【详解】(1)根据题意,绿花植株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比为3:1,可知绿花是显性,红花是隐性;该绿花植株的基因型是Bb。
(2)绿花植株后代出现红花植株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若要进一步验证子一代绿花的基因型,可用隐性个体红花植株与其测交。即可用测交方法验证绿花的基因型。
(3))①由于得到的绿花植株是杂合体,所以可让子一代绿花植株分别自交,单独隔离种植每株凤仙花的种子,后代没有红花出现的植株为纯种,该植株自交后代所结种子即可保留。由于子一代绿花植株中BB:Bb=1:2,所以子二代中纯合的绿花植株占1/3 +2/3 ×1/4=1/2 ;若把偶然发现开绿花的植株作为第一年,则第二年可得到BB和Bb的个体,无法区分;第三年令其自交,不出现性状分离的即为纯合子,即第三年可得到纯种的绿花品种种子。
②让子一代绿花植株做母本,红花植株做父本进行测交,单独隔离种植每株凤仙花的种子。由于凤仙花是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所以人工异花传粉前、后对母本植株需做去雄、套袋处理。由于子一代绿色植株中的纯合子测交得到的种子都是杂合子,虽然种下去长出的后代没有红花出现,但这些植株自交的种子种下去后代又会性状分离,所以方案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下图为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家系图(不考虑基因突变与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已知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基因为A、a),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基因为B、b),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Ⅰ-1与Ⅰ-4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Ⅲ-2与一个只患红绿色盲男性婚配,则他们生一两病都不患的孩子的概率为___,他们所生的男孩中,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率为_____。
(3)经检查发现,Ⅲ-1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但却患有遗传病,请简要说明两种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人群中的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时,所调查的群体应_______,以保证实验数据和结论的准确性。
【答案】 (1). XAbY、XAbXaB (2). 1/2 (3). 1/2 (4). Ⅲ-1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 (5). Ⅲ-1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如猫叫综合征(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6). 足够大
【解析】
【分析】
伴性遗传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自然界中由性染色体决定生物性别的类型,主要有XY型和ZW型,XY型在雌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在雄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受精作用的实质是雌雄配子的结合,因此可以用配子法来解答相应的问题。
【详解】(1)由于Ⅰ-1的表现型正常,故其基因型为XAbY。再根据Ⅰ-4与Ⅱ-4、Ⅱ-5的表现型,可分析出Ⅰ-4的基因型为XAbXaB(答XABXab不给分)。
(2)Ⅰ-4的基因型为XAbXaB,根据Ⅱ-3与Ⅱ-4及Ⅲ-2的表现型可推知Ⅲ-2的基因型为XABXAb,她与一个只患红绿色盲男性(XabY)婚配,他们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XABXab、1XAbXab、1XABY、1XAbY。因此,他们生一两病都不患的孩子的概率为1/2,他们所生的男孩中,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率为1/2。
(3)Ⅲ-1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但却患有遗传病,此问题可从染色体异常角度去分析。
(4)计算人群中的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时,所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数据和结论的准确性。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连锁遗传,难度较大, 在计算时应注意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标注,运用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解答该类问题。
(2021届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生物试题)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研究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B. 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高茎中纯合子占1/4
C. 图丙、丁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 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的实验验证阶段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的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甲、乙、丙、丁均含有等位基因,都可以作为研究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A正确;
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DDYY:DdYy:ddyy=1:2:1,其中高茎中纯合子占1/3,B错误;
C、图丁中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用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错误;
D、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的提出问题阶段,D错误。
故选A。
(2021届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生物试题)牵牛花的颜色主要是由花青素决定的,如图为花青素的合成与颜色变化途径示意图:
从图中不能得出的是
A. 花的颜色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
B.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C. 生物性状由基因决定,也受环境影响
D. 若基因①不表达,则基因②和基因③不表达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根据图知,花青素是由苯丙酮氨酸转化而来,其转化需要酶1、酶2和酶3,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度下表现的颜色不同。
【详解】A. 由图可知,花青素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A正确;
B. 基因①②③分别通过控制酶1、2、3的合成来控制花青素的合成,B正确;
C. 花青素在不同酸碱条件下显示不同颜色,说明环境因素也会影响花色,C正确;
D. 基因具有独立性,基因①不表达,基因②和基因③仍然能够表达,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以图形的形式给出信息,考查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知识,关键是需要学生从题图中获取信息。
(2021届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生物试题)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X、Y性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 据图分析可知雌性个体有伴X染色体基因的异常表现
C. Y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Y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
D. 图中流产胎儿多余的染色体一定来自于母亲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图中绿色荧光点表示X染色体,红色荧光点表示X染色体,则丈夫的性染色体正常,为XY;妻子含有3条X染色体,比正常多了一条X染色体;流产胎儿的性染色体为XXY,比正常多了一条性染色体。
【详解】X、Y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X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A错误;妻子含有3条X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B错误;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能与细胞内的Y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因此Y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Y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C正确;图中流产胎儿多余的染色体可能是X或Y,因此可能来自于母亲或父亲,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确定绿色荧光点和红色荧光点的含义,进而根据图示分析丈夫、妻子、流产胎儿的性染色体组成,再根据选项分析答题。
(2021届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生物试题)已知果蝇的红眼、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基因型分别为XBXb与XbW的雌雄果蝇交配生育一只基因型为XBXbY的果蝇,产生该果蝇的原因可能是( )
A. 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B. 雌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C. 雄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D. 雄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答案】A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分别为XBXb与XbY的雌雄果蝇交配生育了一只基因型为XBXbY的果蝇,可以看成是含XBXb的卵细胞和含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也可以看成是含XB的卵细胞和含Xb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
【详解】AB、如果基因型为XBXbY的果蝇是含XBXb的卵细胞和含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A正确,B错误;
CD、如果基因型为XBXbY的果蝇是含XB的卵细胞和含Xb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雄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C正确,D错误。
故选AC。
(2021届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生物试题)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此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下培养子代,结果如下图所示(控制果蝇眼形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果蝇翅形的基因用B、b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果蝇的翅形性状和眼形性状中的隐性性状是__________,子代(F)圆眼长翅雄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子代(F1)雌果蝇的性状表现与雄果蝇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自由交配的果蝇种群中,存在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3种体色,分别为深色(DD)、中间色(Dd)、浅色(dd),由于各种原因,它们成年存活的概率分别为60%、60%、20%。若第一代种群中只有中间色个体,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第二代种群成年个体中d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_,第二代种群成年个体中中间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3)研究者在果蝇的野生型种群中发现了朱砂眼隐性突变体一朱砂眼a(h1h1)和朱砂眼b(h2h2),现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朱砂眼a和b是否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你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残翅、棒眼 (2). 2/3 (3). 基因型为BBXAXA或BBXAXa个体致死 (4). 40% (5). 60% (6). 实验思路:将两种类型的朱砂眼隐性突变体杂交,获得子一代,将F1代中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2。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F2代全为朱砂眼,则是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F2代中出现正常眼,则不是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解析】
【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实质是在减数分裂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从而进入同一配子中。伴性遗传虽然最后子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相关,但只要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就遵循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果蝇的翅形性状和眼型形性状中的隐性性状分别是残翅和棒眼,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BbXAXa和BbXAY,可判断子代中圆眼长翅雄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2/3BbXAY和1/3BBXAY,故其杂合子所占比例是2/3。根据亲代基因型可知F代中雌性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比例应为(1BBXAXA+1BBXAXa+2BbXAXA+2BbXAXa):(1bbXAXA+1bbXAXa)=6:2,而实际比例是5:2,因此可判定基因型为BBXAXA或BBXAXa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成活而死亡。
(2)第一代成年个体全为Aa,因此第二代种群刚孵化的个体中各种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在成年个体中基因型及比例变为AA:Aa:aa=(1×60%):(2×60%):(1×20%)=3:6:1,故成年个体d的基因频率为aa的基因型频率+1/2Aa的基因型频率,及10%+30%=40%,Aa占60%。
(3)将两种类型的朱砂眼隐性突变体杂交,获得子一代,将F1代中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2。若是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F2代的基因型有h1h1、h1h2、h2h2,全为朱砂眼,若不是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F2代中有含有显性正常眼基因的个体,会出现正常眼。
【点睛】某基因频率=纯合子基因频率+1/2杂合子基因频率,能够自由交配的种群是理想种群,不完全显性中杂合子的表现型融合了双亲的特征。
(2021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上学期测评考试生物试题)先天性聋哑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正常女子(甲)的父亲为先天性聋哑病患者但姑妈正常,若甲的祖父母正常且姑父的家族中无该病的致病基因,正常人群中先天性聋哑致病基因携带者出现的概率为1/50。下面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女子的姑妈可能是该病的携带者
B. 近亲结婚可使隐性基因遗传病患者出生的几率增大
C. 若甲和她的表兄婚配,所生子女的患病概率为1/12
D. 若甲与当地某正常男子婚配,生患病儿子的概率为1/200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正常女子父亲患病,该女子的基因型为Aa,其祖父母正常则基因型均为Aa,近亲结婚双方携带相同隐性基因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子代出现隐性基因遗传病的可能性增大。人群中正常人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50。
【详解】A、相关基因用A/a表示,因为该女子 父亲是患者,所以其祖父母均为Aa,其姑姑的基因型为Aa或AA,A正确;
B、近亲结婚,因双方可能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所以子代中隐性性状患者会出现,B正确;
C、甲的基因型为Aa,表兄的基因型为1/3Aa、2/3AA,则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12,C正确;
D、甲与当地男子婚配,因正常人群中先天性聋哑致病基因携带者出现的概率为1/50,所以,他们生患病儿子的概率为1/2×1/50×1/4=1/400,D错误。
故选D。
(2021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上学期测评考试生物试题)鸡种肤色伴性遗传观察实验发现:泰和鸡肤色为黑色,常染色体上含有黑色素基因P,性染色体上含有i基因;仙居鸡肤色为黄色,常染色体上不含基因P,性染色体上含有I基因,I基因会影响色素基因的表达。让泰和鸡(♂)与仙居鸡(♀)杂交获得F1,F1中公鸡为黄皮肤,母鸡为黑皮肤。不考虑突变与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控制鸡肤色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 基因I可能抑制黑色素基因P作用而表现为黄色
C. 泰和鸡(♂)、仙居鸡(♀)的基因型分别为PPZiZi、ppZIW
D. 让F1雌雄鸡自由交配得F2,F2中黄肤色与黑肤色鸡之比为3:1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满足自由组合定律,以棋盘法作为解题思路。
【详解】A、由题干信息知,鸡肤色受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由题干信息“泰和鸡(♂)与仙居鸡(♀)杂交,F1公鸡为黄皮肤,母鸡为黑皮肤”,结合题干所给泰和鸡、仙居鸡相关基因可确定,泰和鸡(♂)、仙居鸡(♀)的基因型分别为PPZZ、ppZIW,基因I可能抑制黑色素基因P作用而表现为黄色,B正确;
C、泰和鸡(♂)、仙居鸡(♀)的基因型分别为PPZZ、ppZIW,F1代的基因型为:PpZIZi(黄皮肤公鸡)、PpZiW(黑皮肤母鸡),由PpZIZi表现为黄皮肤,可推知基因I对P有抑制效应,所以, C正确;
D、F1的基因型为:PpZIZi(黄皮肤公鸡)、PpZiW(黑皮肤母鸡),让其自由交配,即PpZIZi×PpZiW,子代基因型及肤色表现有:黄肤色:3/16P_ZIZi、3/16P_ZiW、1/16ppZIZi、1/16ppZIW、1/16ppZiZi、1/16ppZiW;黑肤色,3/16P_ZiZi、3/16P_ZiW,所以,两种肤色之比为5:3,D错误。
故选D。
(2021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上学期测评考试生物试题)某自花传粉植物果实的形状有圆形和三角形两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选用多对圆形果实和三角形果实植株进行杂交,F1的果实全表现为圆形,F1自交得到的F2中圆形:三角形=15:1。
对此实验结果,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I:果实形状受一对基因(相关基因用A/a表示)控制,F1产生的具有受精能力的基因型为A与a两种雌配子或两种雄配子的数量不同。
假设II:该种植物果实形状的遗传受两对独立遗传基因的控制(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
请回答:
(1)对该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进行去雄操作,去雄是指除去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应对子代的表现型进行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__________分析。
(2)若假设I成立且雌配子正常,则F1植株产生的具有受精能力的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F2出现15:1需满足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个)。
(3)若假设II成立,理论上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题干F2中圆形果实植株中基因型与亲本相同的比例占__________;F2中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若F2的全部圆形果实的植株自交,后代植株中结圆形果实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
(4)在假设II的基础上将F1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三角形的植株杂交。后代产生一株结三角形果实植株,推测该植株细胞中可能的原因有:染色体中丢失一条含_____________的染色体;两对基因中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所致或基因A/a、B/b以外的另一对基因中一个基因发生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所致(三对基因独立遗传)。
①可采用__________(简便)方法确定是否丢失一条染色体。
②若为基因突变,进一步确定是哪种突变,写出实验方案及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2). 统计学 (3). A:a=7:1 (4). A对a完全显性、受精卵都能发育成子代、子代个体数量足够多 (5). 圆形:三角形=3:1 (6). 1/15 (7). AaBb、Aabb、aaBb(不全不给分) (8). 11/12 (9). 基因A (10). 显性 (11). 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12). 实验方案:让该三角形突变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若后代全为三角形植株,则为基因A突变成a所致;若后代圆形:三角形=3:13,则为另一种情况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多对圆形果实和三角形果实植株进行杂交,F1的果实全表现为圆形,F1自交得到的F2中圆形:三角形=15:1。对此实验结果,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I:果实形状受一对基因(相关基因用A/a表示)控制,则符合基因分离定律,由于F1产生的具有受精能力的基因型为A与a两种雌配子或两种雄配子的数量不同,导致后代出现异常的分离比15:1。
假设II:该种植物果实形状的遗传受两对独立遗传基因的控制(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并且F2的性状圆形:三角形=15:1,可知该比例为9:3:3:1的变形,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并且只有双隐性个体才表现三角形果实,其他均为圆形果实。则亲代多对圆形果实的基因型为AABB,三角形果实的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详解】(1)对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进行去雄操作,为了避免在花开之前自花传粉,应该在花开前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实验过程中,应对子代的表现型进行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2)若假设I成立且雌配子正常,按照基因分离定律分析,雌配子为A:a=1:1,则F1植株产生的具有受精能力的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A:a=7:1,雌雄配子自由结合,且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能力相同,A对a具有完全显性的条件,后代数量足够多,则F2才能现圆形:三角形=15:1的结果。
(3)根据题意,假设II成立,则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那么F1的基因型AaBb,F1测交即AaBb×aabb后代为AaBb、Aabb、aaBb圆形:aabb三角形=3:1。F2中圆形果实的基因型为9A_B_、3aaB_、3A_bb,亲本圆形果实基因型为AABB,则F2中圆形果实植株中基因型与亲本相同的比例占1/15,F2中基因型分别为4AaBb、2Aabb、2aaBb的圆形果实自交后性状发生分离,其中4/15 AaBb自交后代结圆形果实的比例为4/15×1/16=1/4,2/15Aabb的自交后代结圆形果实比例为2/15×3/4=1/10,同理2/15aaBb自交后代结圆形果实比例也为1/10,基因型为1AABB、2AaBB、2AABb、1aaBB、1AAbb的均为圆形果实,且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后代所结果实均为圆形的比例为7/15,则F2的全部圆形果实的植株自交,后代植株中结圆形果实所占的比例是1/4+1/10+1/10+7/15=11/12。
(4)根据题意,将F1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三角形的植株杂交,即AAbb×aabb杂交,正常情况下后代基因型为Aabb,若后代产生一株结三角形果实植株,推测该植株细胞中可能的原因丢失了含A基因的一条染色体,或者两对基因中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所致,基因A突变为a,或者基因A/a、B/b以外的另一对基因中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所致,变为显性杂合子,表现出相应的三角形果实性状。
①根据以上分析,若为丢失了一条染色体所致,即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即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进行确定。
②若为基因突变,则有两种情况,即第一种情况:基因A突变为a,基因型为aabb;第二种情况:基因A/a、B/b以外的另一对基因中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所致,突变后基因型为AabbCc,为进一步确定突变的类型,实验方案:让该三角形突变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若基因A突变成a所致,则aabb自交后代全为三角形植株;若为另一种情况,则AabbCc自交,后代为(3A_bb:1aabb)(3C_:1cc)=3圆形:13三角形。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突变以及染色体变异结合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把握常见的分离比及变形应用,能够根据题意推导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理解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和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将生物变异与遗传定律结合应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6. (鞍山市鞍钢高中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学科试题,多选) 番茄缺刻叶(T)对马铃薯叶(t)为显性,欲鉴定一株缺刻叶的番茄植株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通过缺刻叶杂合子杂交鉴定
B. 可通过与马铃薯叶纯合子杂交来鉴定
C. 可通过缺刻叶植物自交来鉴定
D. 可通过与缺刻叶纯合子杂交来鉴定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常用的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详解】A、一株缺刻叶的番茄植株的基因型为TT或Tt,若与缺刻叶杂合子(Tt)杂交,若为纯合子,则子代全为缺刻叶,若为杂合子,则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A正确;
B、若与马铃薯叶纯合子杂交(tt),若是纯合子,子代全为缺到叶,若为杂合子,则子代会出现缺刻叶和马铃薯叶,即可鉴别出来,B正确;
C、也可通过该缺劌叶植株白交来鉴定,若是杂合子,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C正确;
D、一株缺刻叶的番茄植株的基因型为TT或Tt,若与缺刻叶纯合子(TT)杂交,子代全为缺刻叶,无法区分,D错误。
故选ABC。
17. (鞍山市鞍钢高中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学科试题,多选)下列关于自交和测交的叙述,错误都是( )
A. 自交和测交都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B. 杂合子自交后代中的纯合子所占的比例高于其测交后代中的
C. 豌豆的自交和测交都需要去雄、套袋、人工授粉
D. 自交和测交都可以用来判断某显性植株的基因型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杂交是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相互交配的方式,可以是同种生物个体杂交,也可以是不同种生物个体杂交。自交是指植物中自花受粉和同株异花受粉,可以是纯合子(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自交、杂合子自交。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类型之间的交配,主要用于测定F1的基因型,也可以用来判断另一个个体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详解】A、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但测交的亲代和后代都是两种性状,无法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A错误;
B、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杂合子自交后代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其测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也为1/2,B错误;
C、豌豆自交不需要去雄、套袋和人工授粉,而测交需要,C错误;
D、测交和自交都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如果测交后代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出现,或自交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则此显性个体为杂合子,D正确。
故选ABC。
18. (鞍山市鞍钢高中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学科试题)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杂交类型
B. 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F1表现型比例为3:1
C. 若要鉴别和保留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D.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的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6种不同的杂交类型,3种同种基因型的组合,3种不同基因型的组合,A错误;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产生的配子为1:1,B错误;
C、若要鉴别和保留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看后代是否会出现性状分离,C正确;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不能推测具体数量,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数目,不能用来判断显隐性关系是本题易错点。
19. (鞍山市鞍钢高中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学科试题)豌豆是两性花,自然条件下自花传粉,现有一批豌豆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4,将这批种子播种后自然生长,结实率相同的情况下,子代中AA:Aa:aa的比例是( )
A. 7:6:3 B. 4:6:3 C. 2:2:1 D. 25:30:9
【答案】C
【解析】
【分析】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所以AA个体的后代都是AA,Aa的个体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运用分离定律进行解答。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A∶Aa=1∶4,AA占1/5,Aa占4/5,AA自交后代全部是AA,Aa自交后代有1/4AA、2/4Aa、1/4aa,因此子代AA=1/5+4/5×1/4=2/5,Aa=4/5×2/4=2/5,aa=4/5×1/4=1/5,所以子代AA∶Aa∶aa=2∶2∶1,C正确。
故选C。
20. (鞍山市鞍钢高中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学科试题) 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个小桶分别模拟雌雄两种生殖器官,所以两桶内小球的数量不必相等
B. 装彩球的两个小桶如果是透明的,不会对实验的结果产生干扰
C. 在每次抓取小球时,都应将桶内的小球充分混合
D. 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小桶内,重复抓取50-100次
【答案】B
【解析】
【分析】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详解】A、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目要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数目,而甲乙两个小桶分别模拟雌雄两种生殖器官,所以两桶内小球的数量不必相等,A正确;
B、装彩球的两个小桶若是透明的,就难以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
C、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在每次抓取小球时,都应将桶内的小球充分混合,C正确;
D、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重复抓取50-100次,减少实验的误差,D正确。
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明确实验中所用的小桶、彩球和彩球的随机结合所代表的含义,其次要求掌握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原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21. (鞍山市鞍钢高中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学科试题)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能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已知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aabbcc与显性纯合个体AABBCC杂交得F1的基因型为AaBbCc,再根据测交结果判断F1的基因组成情况。
【详解】已知隐性性状个体aabbcc与显性纯合个体AABBCC杂交得F1的基因型为AaBbCc,如果三个基因完全独立,那么测交结果应该有八种基因型,而测交结果只有4种基因型,说明有2对基因是连锁的。根据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发现去掉隐性亲本提供的abc配子后,F1AaBbCc产生的4种配子是abc、ABC:aBC:AbC=1:1:1:1,不难发现其配子中A与C、a与c始终是在一起的,是连锁基因,它们与B、b之间是自由组合的。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与连锁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自交和测交常见的比例以及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这是该题考查的重难点;根据所学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点,结合题意的条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基因A、a与C、c之间的连锁关系,这是突破问题的关键。
22. (鞍山市鞍钢高中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学科试题) 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是显性,抑制黄色出现(I)对黄色出现(i)是显性。现用杂合白色茧(IiYy)蚕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茧对黄色茧的分离比是( )
A. 3:1 B. 1:1 C. 13:3 D. 15: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基因(i)为显性,因此黄色的基因型为iiY_,白色的基因型为I___、iiyy。
【详解】杂合白茧(IiYy)相互交配,后代的情况为I_Y_(白色茧):I_yy(白色茧):iiY_(黄色茧):iiyy(白色茧)=9:3:3:1。因此,后代中白茧与黄茧的分离比为13:3。
故选C。
23. (鞍山市鞍钢高中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学科试题)已知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将某一红果高茎番茄植株测交,对其后代再测交。并用柱形图来表示第二次测交后代中各种表现型的比例,其结果如图所示,请你分析最先用来做实验的亲本红果高茎番茄植株的基因型是( )
A. RrDd B. RRDD C. RrDD D. RR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图中红果:黄果=1:1,矮茎:高茎=3:1,由此推测第二次测交亲本的基因型,据此答题。
【详解】柱形图中第二次测交后代红果∶黄果=1∶1,为Rr×rr的结果;高茎∶矮茎=1∶3,为Dd×dd、dd×dd的结果,即第一次测交后代有RrDd、Rrdd两种,最先用来做实验的亲本红果高茎番茄的基因型为RRDd。综上所述,D正确。
故选D。
24. (鞍山市鞍钢高中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学科试题) 香豌豆能利用体内的前体物质经过一系列代谢活动逐步合成中间产物和紫色素,此过程是由B、b和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右图所示),两对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其中具有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只具有蓝色中间产物的开蓝花,两者都没有的则开白花。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香豌豆基因型为B_D_时,才可能开紫花
B. 基因型为bbDd的香豌豆植株不能合成中间物质,所以开白花
C. 基因型为BbDd的香豌豆自花传粉,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 : 4 : 3
D. 基因型Bbdd与bbDd杂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 : 1 : 1: 1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两对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紫花的基因组成是B_D_,蓝花的基因组成是B_dd,白花的基因组成是bbD_和bbdd,A项正确;
B、基因型为bbDd的香豌豆植株因为缺乏基因B,无法合成中间产物,所以开白花,B正确;
C、基因型BbDd的香豌豆自花传粉,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紫(B_D_):4白(3bbD_+1bbdd):3蓝(B_dd),C正确;
D、基因型Bbdd与bbDd杂交,后代基因型为1BbDd、1Bbdd、1bbDd、1bbdd,表现型的比例为紫:蓝:白=1 : 1 :2,D错误。
故选D。
28. (鞍山市鞍钢高中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学科试题,多选)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显性性状是生物体显现的性状,而隐性性状是生物体不能显现的性状
B. 性状分离是亲本杂交后,子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C. 孟德尔认为生物体亲子代之间遗传的不是性状,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开,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
隐性性状是指在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自交后,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
【详解】A、生物体显现的不一定是显性性状,也可 能是隐性性状,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A错误;
B、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 隐性性状的现象,B错误;
C、孟德尔遗传定律揭示了生物体遗传的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而不是性状本身,C正确;
D、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同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开,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C。
29. (鞍山市鞍钢高中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学科试题,多选)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的黑色素由两队独立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可以累加。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和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错误( )
A. 可产生5种表现型
B. 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5/8
C. 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
D. 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1/4
【答案】ABC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人类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所控制;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可以累加.即显性基因越多,皮肤越黑,显性基因的数量不同,皮肤的表现型不同.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后代为AABB(1/4×1/2=1/8)、AABb(1/4×1/2=1/8)、AaBB(1/2×1/2=1/4)、AaBb(1/2×1/2=1/4)、aaBB(1/4×1/2=1/8)、aaBb(1/4×1/2=1/8),因此,皮肤颜色由深到浅的基因型有AABB(1/8),AABb和AaBB(1/8+1/4=3/8)、AaBb和aaBB(1/8+1/8+1/4=3/8)、aaBb(1/4×1/2=1/8)。
【详解】A、根据分析,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可产生四种表现型,A错误;
B、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孩子,即只有2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占3/8,B错误;
C、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占1/8,C错误;
D、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孩子占3/8,D错误。
故选ABCD。
30. (鞍山市鞍钢高中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学科试题,多选)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实验中,杂合子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的条件是( )
A. 杂合子产生两种等量的不同类型的配子
B. 杂合子产生的雌雄配子数之比是1:1
C. 不同基因型的种子发育的概率相同
D. 受精时,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孟德尔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实验中,杂合子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能力相同;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详解】A、杂合子产生两种等量的不同类型的配子,A正确;
B、雄配子的数量一般比雌配子多,B错误;
C、不同基因型的种子发育的概率相同,C正确;
D、受精时,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正确。
故选AC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掌握子二代出现3:1分离比的条件是解题基础。
34. (鞍山市鞍钢高中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学科试题)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物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有白色,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种豌豆植株,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组别
亲本处理办法
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
紫色子叶
白色子叶
实验一
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409粒
0
实验二
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0
405粒
实验三
将甲植株的花去除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
396粒
0
实验四
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297粒
101粒
(1)通过实验_________可知植物种子子叶紫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如果用B代表显性基因,b代表隐性基因,则甲乙丙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四所结的297粒紫色子叶种子中纯合子的理论值是_________粒。
(3)将实验三所结的种子全部种下,自然状态下所结的种子子叶颜色比例为:紫色子叶种子:白色子叶种子=_________。
(4)实验三中套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则实验四所结的种子中应有_________粒紫色子叶种子。
【答案】 (1). 三 (2). 紫色子叶 (3). BB、bb和Bb (4). 99 (5). 3:1 (6). 防止外来花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保证自然状态下丙只进行自交 (7). 198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首先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对性状的显隐性和基因型做出正确判断,然后进行相关计算,考查了分析和计算能力。
【详解】(1)实验三:甲×乙→紫,说明紫色子叶是显性性状,如果用B代表显性基因,b代表隐性基因,则甲乙丙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BB、bb和Bb;
(2)实验四:丙植株进行自交,后代紫色:白色=3:1,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Bb,实验四所结的297粒紫色子叶种子中纯合子的理论值是。
(3)将实验三所结的种子全部种下,自然状态下所结的种子子叶颜色比例为:紫色子叶种子:白色子叶种子=3:1
(4)实验三中套袋的作用是防止外来花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保证自然状态下丙只进行自交。
(5)若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则实验四所结的种子中应有粒紫色子叶种子。
【点睛】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全部是一种表现型,则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亲本是一种表现型,子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基因分离定律是指成对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从而形成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
35. (鞍山市鞍钢高中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学科试题) 樱花为雌雄同株植物,其花色由基因A、a,B、b共同决定,其中B决定深粉色,b决定浅粉色。基因A对a为完全显性且基因a会抑制基因B、b的表达。研究者选取深粉色植株和白色植株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深粉色,F1自交,F2表现为深粉色、浅粉色、白花比例为9:3:4.回答下列问题:
(1)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F2浅粉色和白花基因型有_____种,其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
(3)现有各种花色的纯和品系植株,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某白花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预测:
①若后代全部表现为浅粉色,则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则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则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答案】 (1). AAbb和aaBB (2). 5 (3). (4). 用纯合的浅粉色植株(AAbb)与该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5). aabb (6). 若后代表现为深粉色∶浅粉色且比例为1∶1 (7). 若后代全部表现为深粉色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深粉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浅粉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白色的基因型为aa__;浅粉花植株(A_bb)与白花植株(aa__)杂交,子一代全部为深粉色花(A_B_),说明亲本浅粉花基因型为AAbb,白花基因型为aaBB,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4,是9∶3∶3∶1的变形,说明控制该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中浅粉花基因型为AAbb,白花基因型为aaBB。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则子二代中浅粉花植株(A_bb)与白花植株(aa__),基因型有2+3=5种,其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白色的基因型为aa__,可能为aabb、aaBB、aaBb,现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其基因型,应该用纯合的浅粉色植株(AAbb)与该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后代全部表现为深粉色,则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②若后代表现为深粉色∶浅粉色且比例为1∶1,则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③若后代全部表现为浅粉色,则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实质,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写出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再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确定相关个体的基因型,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12. (泉州市2021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试卷(一))香豌豆紫花与红花、圆花粉粒与长花粉粒为两对相对性状。紫花圆花粉粒纯合植株与红花长花粉粒纯合植株杂交,F1表现为紫花圆花粉粒,F1与红花长花粉粒植株杂交,子代表现为紫花圆花粉粒:红花长花粉粒=1:1。 依据实验结果可推测( )
A. 紫花与红花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B. 圆花粉粒与长花粉粒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C.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控制紫花或圆花粉粒的基因发生突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紫花圆花粉粒纯合植株与红花长花粉粒纯合植株杂交,F1表现为紫花圆花粉粒”可知,紫花为显性,设用A表示,圆花粉粒为显性,设用B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是AaBb,据此答题。
【详解】A、紫花与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
B、圆花粉粒与长花粉粒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
C、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F1AaBb和红花长花粉粒植株(aabb)杂交,后代表现型应该是紫花圆花粉粒: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红花长花粉粒=1:1:1:1,C正确;
D、F1AaBb和红花长花粉粒植株(aabb)杂交后代出现的表现型紫花圆花粉粒:红花长花粉粒=1:1,原因是A和B基因连锁,D错误。
故选C。
21. (泉州市2021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试卷(一))先天性肌强直是由CLCN1基因突变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下图为某先天性肌强直家系谱图。据图分析,该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为( )
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答案】A
【解析】
【分析】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1)交叉遗传(色盲和血友病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2)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3)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
【详解】AB、根据系谱图分析,每一代都有患病,而且患病的概率高,很有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B错误;
C、若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2患病其后代的女儿Ⅲ2必患病,与系谱图信息相违背,C错误;
D、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Ⅱ3患病其父亲Ⅰ2必患病,与系谱图信息相违背,D错误。
故选A。
30. (泉州市2021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试卷(一))田鼠的某种遗传病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该病在雄鼠中表现,在雌鼠中不表现。为探究田鼠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科研人员用患病的田鼠和正常田鼠做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
F1的表现型
F2的表现型及比例
一只患病雄鼠与一只正常雌鼠杂交
雌、雄鼠都正常
雌鼠全正常
雄鼠中,正常鼠:患病鼠=15:1
(1)实验结果是否可说明:控制田鼠该遗传病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2)F2中雌鼠基因型有______种;若让F2与患病雄鼠杂交,以判断雌鼠的基因型,则能够依据实验结果确定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答案】 (1). 能,因为F2雄鼠中正常鼠:患病鼠为15:1, 所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假设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一对位于常染色体, 另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则F2 雄鼠表现为正常鼠:患病鼠=7:1, 与实验结果不符。 (2). 9 (3). aabb和AaBb
【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分析杂交组合:一只患病雄鼠与一只正常雌鼠杂交,子一代雌雄鼠都正常,说明正常是显性性状,患病是隐性性状,雌雄鼠随机交配,子二代雌性全正常,雄性中,正常鼠:患病鼠=15:1说明患病有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患病只在雄鼠中表现,且A_B_、A_bb、aaB_都正常,aabb患病。
【详解】(1)根据杂交结果能判断控制田鼠该遗传病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位于常染色体上。理由如下:因为F2雄鼠中正常鼠:患病鼠为15:1, 所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假设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一对位于常染色体, 另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则F2 雄鼠表现为正常鼠:患病鼠=7:1, 与实验结果不符。
(2)F2中雌鼠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9种。患病雄鼠的基因型是aabb,若让F2与患病雄鼠杂交,以判断雌鼠的基因型,则能判断的基因型有AaBb,后代雄鼠的表现型是正常:患病=3:1,还有aabb,与患病雄鼠杂交,后代雄鼠都患病。而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aaBB与患病雄鼠杂交后代雄鼠均正常,基因型Aabb、aaBb与患病雄鼠杂交后代雄鼠表现型均是正常:患病=1:1。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基因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亲本基因型及遵循的遗传规律。
12. (2021届广东省清远市高三摸底考试(11月)生物试题)孟德尔在用豌豆研究杂交实验之前,也尝试过用玉米进行杂交实验,但用玉米实验并未得出经典的遗传定律,为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玉米没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B. 自然条件下无法保证正反交植株为纯种
C. 玉米不容易种植且不容易统计结果
D. 作为母本的玉米去雄后需要套袋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
(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3)利用统计学方法。
(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
【详解】A、玉米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A错误;
B、自然条件下玉米群体自由传粉,因此无法保证正反交植株为纯种,B正确;
C、玉米容易种植,C错误;
D、豌豆和玉米去雄后都需要套袋,这不是其得不出规律的原因,D错误。
故选B。
13. (2021届广东省清远市高三摸底考试(11月)生物试题)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棕色对黑色为显性。用多对纯合棕色马与黑色马杂交获得F1,F1中雌雄交配,F2中棕色:黑色=3:1,据此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马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 控制马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 F1一定含有一对等位基因 D. F2中的黑色马一定为雄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与性状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依据F2中棕色:黑色=3:1,可以得出马的黑色与棕色至少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后代性状表现没有性别差异,据此答题。
【详解】A、仅根据题干无法得出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可能有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错误;
B、无法确定马毛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没有分析性别,B错误;
C、F1至少含有一对等位基因,否则无法出现3:1的比例,C正确;
D、无法确定黑色的性别,D错误。
故选C。
14. (2021届广东省清远市高三摸底考试(11月)生物试题)水稻高杆(A)对矮杆(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取一高杆抗病植株(X)与植株(Y)杂交,子代高杆抗病:矮杆抗病:高杆感病:矮杆感病=1:1:1:1,另取与X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杂交,子代高杆抗病:矮杆抗病:高杆感病:矮杆感病=6:2:3:1.只考虑上述等位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株X的一个精原细胞最多能产生2种精子
B. 植株Y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C. 植株X可能存在某种基因型花粉致死
D. 上述两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根据题意水稻高杆(A)对矮杆(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取一高杆抗病植株(X)与植株(Y)杂交,子代高杆抗病∶矮杆抗病∶高杆感病∶矮杆感病=1∶1∶1∶1,可知这两对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X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Y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另取与X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杂交,子代高杆抗病∶矮杆抗病∶高杆感病∶矮杆感病=6∶2∶3∶1,显然抗病性状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的情况。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植株X的基因型为AaBb,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则一个精原细胞最多能产生2种精子,A错误;
B、植株Y的基因型为aabb,其中不存在等位基因,因此不存在基因重组,B正确;
C、植株X存在B基因纯合致死的情况,C错误:
D、根据分析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不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B。
15. (2021届广东省清远市高三摸底考试(11月)生物试题)生物的性别决定有很多方式,比如年龄决定型(如鱔);染色体数目决定型(如蜜蜂和蚂蚁);有染色体形态决定型(如果蝇等XY型。鸡类等ZW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XY或ZW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不全都与性别相关联
B. 可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验证果蝇的性别决定类型
C. 染色体形态决定型本质上是基因决定了性别
D. 上述材料能反映生物性别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详解】A、XY或ZW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全都与性别相关联,A错误;
B、用雌性的隐性(白眼雌果蝇)与雄性的显性(红眼雄果蝇)杂交,若雌性均为红眼,雄性均为白眼,则为XY型性别决定,否则为ZW型,B正确;
C、染色体形态决定型本质上是基因决定了性别,C正确;
D、上述材料能反映生物性别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D正确。
故选A。
16. (2021届广东省清远市高三摸底考试(11月)生物试题)果蝇的眼色受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D时,表现为紫眼;当不含A基因时,均表现为白眼;其他类型表现为红眼。紫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F1紫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3:3:1:1.不考虑变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 A/a位于X染色体上面,D/d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面
C. 只考虑上述基因,则红眼雌果蝇含有两对等位基因
D. F1中白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2一定为白眼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_D_个体是紫眼,aaD_、aadd是白眼,A_bb是红眼,紫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F1紫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3:3:1:1,子代中紫眼和红眼为A_,白眼为aa,(紫眼+红眼)∶白眼=3∶1,A基因在雌雄中均存在,紫眼只出现在雌性,红眼只出现在雄性,因此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两亲本基因组合为AaXdXd、AaXDY;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根据分析,两亲本基因组合为AaXdXd、AaXDY,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根据题干F1红眼只有雄性,即只有雄性才出现A与d基因,而A基因在雌雄中均存在,说明d基因只能为X染色体上,B错误;
C、红眼雌果蝇可能只含有一对等位基因,例如AaXdXd,C错误;
D、F1中白眼雌果蠅(aaXDXd)与白眼雄果蝇(aaXdY)杂交,F2一定为白眼,因为有aa基因一定为白眼,D正确。
故选D。
17. (2021届广东省清远市高三摸底考试(11月)生物试题)金银花有红色金银花、黄色金银花等多种不同性状的金银花,下图为三种金银花的日净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金银花红色与黄色为一对相对性状,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15:00时,黄花与京红久金银花净光合速率相同,此时他们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_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或“不确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种金银花均出现了12:00时左右,光合速率出现低谷即“光合午休”现象,现对于“光合午体”现负提出气孔限制因素观点。
①研究结果表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______________,该结果不支持上述解释。
②请你对“光合午体”现象提出另一种观点_________。
(4)研究人员还研究了干旱对三种金银花色素的影响,结果发现3种金银花叶绿素a/b值无明显变化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试分析该结果对金银花的生理意义__________。
【答案】 (1). 基因突变 (2). 不确定 (3). 还需要知道他们的呼吸速率 (4). 升高 (5). 中午高温使光合作用相关酶活性降低 (6). 保证其对光能的利用能力,从而提高叶片的光能转化率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由图可知,一天内红花金银花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因为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据此可推测净光合速率最大但光合速率未必最大。
【详解】(1)金银花红色与黄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对性状受相应的等位基因控制,而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2)15:00时,黄花与京红久金银花净光合速率相同,此时它们利用二氧化碳的速率未必相同,因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之和,而两种金银花的呼吸速率未知,尽管净光合速率相等也不能确定二者利用二氧化碳速率的关系。
(3)三种金银花均在12:00时左右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目前对于光合午休现象出现的原因一般四认为高温导致了气孔关闭因而二氧化碳吸收受阻,进而出现午休现象。而对“光合午体”现象的出现提出了如下观点。
①研究结果表明气孔导度降低,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显然光合午休现象不是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导致的。
②中午12点时,气温较高,而高温使光合作用相关酶活性降低,进而引起了光合速率下降。
(4)研究人员还研究了干旱对三种金银花色素的影响,结果发现3种金银花叶绿素a/b值无明显变化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两种叶绿素含量的相对稳定保证了其对光能的利用能力,从而提高叶片的光能转化率,从而有利于金银花度过干旱环境。
【点睛】熟知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其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辨图是解答本题的前提,理清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是本题的考查点。
19. (2021届广东省清远市高三摸底考试(11月)生物试题)自然界的大麻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有高茎和矮茎性状(A/a),一些植株还具有抗虫成分从而具有抗虫性,而有的植株没有(B/b表示),两种性状独立遗传。现有一株高茎不抗虫雌株和一株矮茎抗虫的雄株杂交(仅有两株),子代只出现高茎不抗虫雄株和高茎抗虫雌株(若干株)。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可知__________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填“位于常染色体上”“仅位于X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同源段上”),并写出亲本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利用上述材料,提供一种具体操作方案在最短时间内培育出纯种矮茎抗虫雌性大麻(雌性品质更优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初的大麻并未含有使人上瘾的成分,由于__________,出现了含令人上瘾的成分四氢大麻酚的植株,再人工选择育种使大麻朝_________定向进化,最终成为了现代大麻。
【答案】 (1). A/a(控制高茎和矮茎) (2). 仅位于X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同源区段 (3). AAXbXb,aaXBY或AAXbXb、aaXBYb (4). 令子代雌雄植株杂交,获得矮茎抗虫植株;取矮茎抗虫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矮茎抗虫的单倍体植株;再将该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处理便可得纯种矮茎抗虫雌性大麻植株。(按步骤给分) (5). 基因突变 (6). 含四氢大麻酚(越来越多)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已知大麻为雌雄异体的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方式;大麻具有高茎和矮茎、抗虫性和无抗虫性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A和a、B和b两对相对性状控制,且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株高茎不抗虫雌株和一株矮茎抗虫的雄株杂交,子代只出现高茎不抗虫雄株和高茎抗病雌株,子代雌雄性都是高茎,说明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且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AA、aa;子代雄性不抗虫,雌性抗虫,表现为伴性遗传,则抗虫为显性性状,且B、b基因在性染色体,可能仅位于X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同源区段,亲本相关基因型为XbXb、XBY或XbXb、XBYb。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a基因在常染色体,B、b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同源区段,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或AAXbXb、aaXBYb。
(2)纯种矮茎抗虫雌性大麻基因型为aaXBXB,现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培育出该品种,应该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即令子代雌雄植株杂交,获得矮茎抗虫植株;取矮茎抗虫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矮茎抗虫的单倍体植株;再将该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处理便可得纯种矮茎抗虫雌性大麻植株。
(3)根据题意分析,最初的大麻并不具有使人上瘾的成分,由于基因突变,产生了含令人上瘾的成分四氢大麻酚的植株,再经过人工选择使得大麻朝着含氢大麻酚(越来越多)定向进化,最终成为了现代大麻。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别考虑每一对性状,根据后代表现型判断每一对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并判断亲本相关的基因型,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13. (2021届湖南省高三9月份百校联考生物试题)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的配子的数量是
A. 雌配子:雄配子=1:1 B. 雌配子比雄配子多
C. 雄配子:雌配子=3:1 D. 雌配子A:雌配子a=l:1
【答案】D
【解析】
【详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的分离,Aa的植物产生的雄性配子中A和a数量相等,雌配子中A和a数量也相等,但雄配子数量远远比雌配子多,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4. (2021届湖南省高三9月份百校联考生物试题)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每对遗传因子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B. 两对遗传因子的遗传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的雌、雄配子之间自由组合
D. 豌豆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涉及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详解】A、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每对遗传因子,等位基因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A正确;
B、若两对遗传因子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这两对遗传因子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项正确;
C、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项错误;
D、豌豆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形成配子才相互分离,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15. (2021届湖南省高三9月份百校联考生物试题)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纯合品种甲与纯合品种乙杂交得F1,再让F1,与玉米丙(ddRr)杂交,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D/d、R/r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甲、乙可能是DDRR与ddrr组合或DDrr与ddRR组合
C. 子二代中纯合子占1/4,且全部表现为矮秆
D. 若F1自交,其子代中基因型不同于F1的个体占9/16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由F2中高杆:矮杆=1:1,抗病:易感病=3:1,并的基因型为ddRr,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DdRr,由甲和乙都是纯合子可进一步推知甲和乙的基因型为DDRR和ddrr,或者DDrr和ddRR。
【详解】A、由F2比例可知,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d、R/r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
B、甲、乙可能是DDRR与ddrr组合或DDrr与ddRR组合,B正确;
C、由子二代表现型可推出F1的基因型为DdRr,子二代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ddRR和ddrr,占1/4,且全部表现为矮秆,C项正确;
D、若让F1自交,则子二代中基因型不同于F1的个体占12/16,D项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20. (2021届湖南省高三9月份百校联考生物试题)某种植物的花色由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三对基因中至少各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开蓝花,其他情况下开白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植物种群中纯合蓝花植株和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有1种和7种
B. 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相互传粉,子代中白花植株占27/64
C. 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测交,子代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7
D. 两株白花植株相互传粉,子代中蓝花植株占1/8,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2种可能
【答案】B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白花和蓝花这一对相对性状受2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因此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又知当个体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植物开蓝花,否则开白花,即aabbcc开白花。
【详解】A、该植物种群中纯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只有1种,即AABBDD,纯合植株的基因型有2×2×2= 8种,故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8-1=7种,A正确;
B、让基因型为AaBbDd 的植株相互杂交,子代中蓝花植株占(3/4)×(3/4)×(3/4)= 27/64,故子代中白花植株占37/64,B错误;
C、让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测交,子代中白花植株:蓝花植株=7:1,只有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表现为白花,因此子代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占1/7,C正确;
D、两株白花植株相互传粉,子代中蓝花植株占(1/2)×(1/2)×(1/2)=1/8,即三对基因均相当于测交,故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3种可能: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D错误。
故选BD。
25. (2021届湖南省高三9月份百校联考生物试题) 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以纯合的黄色矮茎豌豆作母本,纯合的绿色高茎豌豆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得到F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杂交实验时的主要操作:_________→套袋。
(2)母本植株上收获的种子的子叶全部为黄色的,据此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1)中的操作都达到了预期要求,收获的种子全部为杂合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种植所收获的种子,观察长成的植株高度,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1)中的操作都达到了预期要求,收获的种子全部为杂合子。
(3)杂交实验成功后,让所得F1自交并收获种子,若只考虑基因Y、y和D、d,则收获的黄色种子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___; 若播种F1自交所收获的种子,将来长成的植株中,高茎植株约占___________。
【答案】 (1). 去雄→套袋→人工传粉 (2). 不能 (3). 无论是杂交还是操作未达到预期要求导致植株自花传粉,收获种子的子叶全部为黄色的 (4). 长成的植株都表现为高茎 (5). 1/6 (6). 3/4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由于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子叶黄色对子叶绿色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杂交实验的一般步骤为去雄→套袋→人工传粉。
(2)母本植株上收获的种子的子叶全部为黄色的,据此不能判断杂交实验是否成功,因为无论是杂交还是操作未达到预期要求导致自交,收获的种子的子叶全部为黄色的;若由从母本植株上收获的种子长成的植株都表现为高茎,说明操作成功,达到了预期要求,收获的种子全部为杂合子。
(3)若杂交实验成功,让F1自交并收获种子,只考虑基因Y、y和D、d,则收获的黄色子叶种子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YYDD和YYdd,占(1/3)×(1/2)=1/6;F1自交所获得的种子的基因型为DD和Dd,若播种这些种子,将来长成的植株中,高茎植株约占3/4。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
8. (2021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生物试题) 萝卜的花色(红色、紫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选用紫花植株分别与红花、白花、紫花植株杂交,结果分别如下图①②③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紫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a,白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a,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A
B. 红花个体和白花个体杂交,后代全部是紫花个体
C. A/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 一紫花个体连续自交3代,得到的子代中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是7/16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干分析,图③中紫花和紫花杂交后代紫花、白花、红花比值为2:1:1,可知紫花是杂合子,白花和红花是纯合子,显隐性未知。
【详解】A、从第三组的紫花和紫花的杂交结果可知,紫花植株为杂合子,基因型为Aa,红花和白花植株都是纯合子,但无法确定是隐性纯合还是显性纯合,A错误;
B、由于红花和白花植株是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所以杂交产生的子代都是杂合子,都是紫花植株,B正确;
C、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正确;
D、杂合子连续自交3代,子代中杂合子的比例是1/8,则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各占7/16,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需要学生根据题干分析出紫花是杂合子,再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题。
9. (2021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生物试题)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人体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中,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同时存在
B. 图中①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需要三种不同的RNA参与
C. 老年人头发变白的原因是基因1异常,不能合成酪氨酸酶,从而不能产生黑色素
D. 图中两种基因的表达结果不能体现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B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图中①是转录过程,②是翻译过程,①②③表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①②④⑤表示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详解】A、人体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含有相同的基因,因此基因1和基因2能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A错误;
B、图中①为转录过程,该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为翻译过程,该过程也需要酶的催化,参与该过程的RNA有mRNA、tRNA、mRNA,B正确;
C、老年人头发变白的原因是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导致的,产生的黑色素减少所致,C错误;
D、图中基因2的表达过程体现了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即间接影响过程,而基因2的表达结果体现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错误。
故选B。
18. (2021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生物试题,多选) 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B/b、C/c表示),设计不同杂交实验并对子代花色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一:红花×白花→红花:粉红花:白花=1:6:1.
实验二:粉红花×红花→红花:粉红花:白色=3:12:1.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B. 实验一红花亲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Cc
C. 实验一子代红色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27:36:1
D. 实验二中亲本粉红花的基因型是唯一的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根据实验二可知,粉红花×红花→红花:粉红花:白色=3:12:1,后代比例是9:3:3:1的变式,说明亲代粉红花和红花的基因型为两对双杂合子和一对纯合子组成。根据实验一可知,红花×白花→红花:粉红花:白花=1:6:1,后代之比是1:1:1:1:1:1:1:1的变式,说明该实验为测交实验。结合实验一、二可推测白花基因型为aabbcc,实验一亲代红花基因型为AaBbCc。
【详解】A、根据实验一结果可知,后代的基因型之比遵循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测交实验的结果,A正确;
B、由实验一结果分析可知,亲代白花基因型为aabbcc,红花基因型为AaBbCc,B正确;
C、由B项分析可知实验一的亲代基因为AaBbCc×aabbcc,则子代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Cc,其自交后代红花(A_B_C_)占3/4×3/4×3/4=27/64;白花(aabbcc)占1/4×1/4×1/4=1/64;剩余粉红花占36/64,故后代表现型比例为27:36:1,C正确;
D、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实验二中亲代粉红花和红花的基因型为两对双杂合子和一对纯合子组成,不确定是哪一对基因为纯合子,D错误。
故选ABC。
【点睛】该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熟悉并识别出9:3:3:1和1:1:1:1:1:1:1:1的变式,从而推出亲代的基因型。
23. (2021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生物试题)家猫的皮毛颜色,雄性只有黑色和橙色,雌性有黑色、橙色和黑橙花斑三种,现将纯合黑色雄猫和纯合橙色雌猫杂交,得到的F1中雌性均是黑橙花斑,雄性均是橙色,有人据此现象提出两种假说:
假说一: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杂合子在雌性和雄性中的表现型不同;
假说二: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雌性体细胞中会有一条X染色体失活。在胚胎发育到原肠胚的时期,体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随机失活,并且一旦这个细胞启动了对某一条X染色体的失活进程,那么这个细胞的子代细胞都会保持对同样的一条X染色体的失活。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假说一正确,让F1雌貓和雄猫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假说二正确,那么黑橙花斑的家猫会出现不同部位班纹的原因是________。
(3)为了探究这两个假说哪个更加合理,请选择合适的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及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黑色∶橙色∶黑橙花斑=1∶2∶1(或雌性中黑色∶黑橙花斑∶橙色=1∶2∶1;雄性中橙色∶黑色=3∶1) (2). 胚胎的不同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随机失活,有的细胞中黑色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失活,由这个细胞发育成的皮毛颜色就呈橙色,反之就呈黑色,因此不同个体在胚胎发育中细胞中X染色体失活的情况不同,会出现不同部位斑纹的家猫 (3). 选择多只黑色雌猫和橙色雄猫进行杂交,观察后代表现型 (4). 若后代出现橙色猫,则假说一更合理;若后代不出现橙色猫,则假说二更合理
【解析】
【分析】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与性别无关,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与性别有关。
【详解】(1)若假说一正确,假设可能的基因型为:雄性只有黑色(a1a1)和橙色(a2a2、a1a2),雌性有黑色(a1a1)、橙色(a2a2)和黑橙花斑(a1a2)三种。现将纯合黑色雄猫(a1a1)和纯合橙色雌猫(a2a2)杂交,得到的F1中雌性均是黑橙花斑(a1a2)、雄性均是橙色(a1a2),让F1雌貓(a1a2)和雄猫(a1a2)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雌性中黑色(1a1a1)∶黑橙花斑(2a1a2)∶橙色(1a2a2)=1∶2∶1;雄性中橙色(1a2a2、2a1a2)∶黑色(1a1a1)=3∶1。
(2)若假说二正确,假设可能的基因型为:雄性只有黑色(Xa1Y)和橙色(Xa2Y),雌性有黑色(Xa1Xa1)、橙色(Xa2Xa2)和黑橙花斑(Xa1Xa2)三种。那么黑橙花斑的家猫会出现不同部位班纹的原因是胚胎的不同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随机失活,有的细胞中黑色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失活,由这个细胞发育成的皮毛颜色就呈橙色,反之就呈黑色,因此不同个体在胚胎发育中细胞中X染色体失活的情况不同,会出现不同部位斑纹的家猫。
(3)为了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选择合适的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如假说一正确,选择多只黑色雌猫(a1a1)和橙色雄猫(a2a2、a1a2)进行杂交,后代会出现橙色猫;若假说二正确,选择多只黑色雌猫(Xa1Xa1)和橙色雄猫(Xa2Y)进行杂交,后代为黑橙花斑(Xa1Xa2)、黑色(Xa1Y),后代不出现橙色猫。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推理分析计算能力。
14. (2021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生物试题(二)) 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细胞1和细胞2各分裂一次产生的子细胞示意图(A、a和B、b为两对相对独立的基因),在不考虑突变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3中核DNA的数量是细胞5中核DNA数量的2倍
B. 细胞6基因型是aaBB,但不一定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生殖细胞
C. 细胞1和细胞2不可能存在于该动物体内的同一器官
D. 该动物体内所有细胞都可以进行甲过程,但不一定能进行乙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甲过程表示有丝分裂,故细胞3和细胞4 的基因型均为AaBb,乙过程为减数分裂过程,细胞5和细胞6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图中的过程可同时发生在动物的生殖器官内。
【详解】A、据题图可知甲过程为有丝分裂,乙过程为减数分裂,细胞3为子细胞,细胞5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因此核DNA相等,A错误;
B、若细胞6为第一极体,则产生基因型为aB的细胞为极体,而非生殖细胞,B正确;
C、细胞1和细胞2可能存在于该动物体的生殖器官内,C错误;
D、并非所有细胞都能进行有丝分裂,D错误。
故选B。
17. (2021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生物试题(二))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其F2代分离比为3∶1需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显性性状对隐性性状为完全显性 B. F2代个体数量需要足够多
C. 各种配子和个体存活率相同 D. F1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详解】A、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否则会影响子代表现型之比,A正确;
B、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要足够多,这样可以避免偶然性,B正确;
C、各种配子和个体存活率相同,否则会影响子代表现型之比,C正确。
D、F1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等,一般雄配子较多,D错误。
故选D。
29. (2021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生物试题(二))家蚕体色一般为较浅的素色,某研究者偶然发现了一只体色为黑色的雄性突变体,该研究人员将其与多只雌性素色蚕杂交,F1中有黑色蚕98只、素色蚕103只。让F1中的黑色蚕雌雄交配得到F2,F2中黑色蚕993只、素色蚕501只。已知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判断隐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2)若要确定控制体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述是位于Z染色体上,请利用题中雄性黑色蚕突变体,设计一个简要的实验方案,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要求:仅进行一次杂交实验)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
预测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家蚕血液颜色黄血和白血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且黄血为显性。若研究人员将一对黑色白血蚕和素色黄血蚕个体雌雄相互交配,F1中黑色黄血蚕∶素色黄血蚕=1∶1,让F1中的黑色黄血蚕和素色黄血蚕雌雄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黑色黄血蚕∶黑色白血蚕∶素色黄血蚕=1∶1∶2。由此可推知家蚕的体色和血液颜色这两对相对性状___(填是或否)遵循自由组合,请从F2表现型角度给出判断依据的____。
【答案】 (1). 素色 (2). F1中的黑色蚕雌雄交配,后代出现素蚕(或出现性状分离) (3). 选F1中多只雌性黑色蚕与该雄性黑色蚕突变体交配,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4). 若后代中黑色蚕∶素色蚕=2∶1,且雌∶雄=1∶1,则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若后代雄蚕中出现素色蚕,则控制体色的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黑色蚕∶素色蚕=2∶1,且雌∶雄=2∶1,则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或若后代雄蚕中只有黑色蚕,没有素色蚕,则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5). 否 (6). F2代没有出现素色白血蚕个体
【解析】
【分析】
由题可知,让F1中的黑色蚕雌雄交配得到F2,F2中黑色蚕993只、素色蚕501只,说明黑色是显性隐性,素色是隐性性状。F2黑色蚕∶素色蚕=2∶1,说明显性纯合致死。黑色的雄性突变体与多只雌性素色蚕杂交,F1中有黑色蚕98只、素色蚕103只,说明该突变体是杂合子。
【详解】(1)据题可知让F1中的黑色蚕雌雄交配得到F2,F2性状分离,出现素色蚕,则可判断素色为隐性性状。
(2)若要确定控制体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Z染色体上,利用题中雄性黑色蚕突变体,且仅进行一次杂交实验,则实验设计思路:选F1中多只雌性黑色蚕与该雄性黑色蚕突变体交配,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测结果及结论:①若后代中黑色蚕∶素色蚕=2∶1,且雌∶雄=1∶1,则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若后代雄蚕中出现素色蚕,则控制体色的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后代中黑色蚕∶素色蚕=2∶1,且雌∶雄=2∶1,则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或若后代雄蚕中只有黑色蚕,没有素色蚕,则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3)据题意可知F2中有黑色黄血蚕、黑色白血蚕、素色黄血蚕三种性状,没有出现素色白血蚕的性状组合,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结合伴性遗传进行分析。
10.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柳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形、黄色皱形、绿色圆形、绿色皱形的比例为9∶3∶3∶1,关于F2出现这样的比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形豌豆与纯种绿色皱形豌豆
B. 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2种,比例为1∶1
C. 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 F1的8种配子结合方式不能都发育成新个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题意分析,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说明F1是双杂合子AaBb,则亲本可能是AABB、aabb或者AAbb、aaBB。
【详解】A、由分析可知,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形豌豆与纯种绿色皱形豌豆,也可以是纯种黄色皱形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A错误;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是F2中出现9∶3∶3∶1的基础,B错误;
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是F2中出现9∶3∶3∶1的保证,C正确;
D、F1的4种配子,产生的16种结合方式均能发育成新个体,D错误。
故选C。
12.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柳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他们生有一个正常的儿子和一个白化病的女儿。该正常儿子长大后与一个白化女性患者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几率是( )
A. 1/2 B. 1/3 C. 1/6 D. 2/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分析可知:一对正常夫妇的基因型都为Aa,所以正常儿子的基因型为AA或Aa.该正常儿子长大后与一个白化女性患者aa婚配,生一个正常的子女的几率是1﹣=.
故选D.
14.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柳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某男学生在体检时发现是红绿色盲患者,医生在询问该家族病史时得悉该生的母亲既是色盲又是血友病患者,而父亲性状正常。医生在未对该生作任何检查情况下就在体检单上记录了患有血友病,这是因为( )。
A. 血友病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B. 血友病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C. 父亲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D. 血友病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人类的红绿色盲和血友病都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患者少于男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女病父子病,男正母女正.因此母亲既是色盲又是血友病患者,则其儿子肯定患有色盲和血友病。
【详解】A、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血友病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B错误;
C、父亲正常,不携带血友病基因,C错误;
D、血友病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D错误。
故选A。
15.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柳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与眼色相关的基因用B、b表示,与体色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
组合
P
F1
①
♀灰身红眼、♂黑身白眼
♀灰身红眼、♂灰身红眼
②
♀黑身白眼、♂灰身红眼
♀灰身红眼、♂灰身白眼
A. 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
B. 由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 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果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16
D. 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果蝇中黑身白眼占1/8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实验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的后代只出现灰身红眼,说明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A正确;
B、由于组合②的后代中,雌性个体只有红眼,雄性个体只有白眼,因此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
C、组合①的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4×1/2=1/8,C错误;
D、组合②的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黑身白眼占1/4×1/2=1/8,D正确。
故选C
17.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柳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Ⅱ4、Ⅱ5是直系血亲,Ⅲ7、Ⅲ8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B. 若用A、a表示关于该病的一对等位基因,则Ⅰ2的基因型一定为AA
C. 由Ⅰ1×Ⅰ2→Ⅱ4×Ⅱ5,可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
D. 由Ⅱ5×Ⅱ6→Ⅲ9可推知此病属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考查遗传系谱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及基因型的推断。由于5号、6号患病,其女儿9号不患病,可推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详解】A、Ⅱ4、Ⅱ5是旁系血亲,,A错误;
B、若用A、a表示关于该病的一对等位基因,则Ⅰ2的基因型为AA或Aa,B错误;
C、由Ⅰ1×Ⅰ2→Ⅱ4×Ⅱ5,不能判断致病基因的显隐性,C错误;
D、由Ⅱ5×Ⅱ6→Ⅲ9可推知此病属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D正确。
故选D。
19.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柳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某动物学家饲养的一种老鼠,黄色皮毛纯种不能传代,而灰色皮毛能纯种传代。且黄×黄→2黄︰1灰,灰×灰→灰,则决定此种老鼠黄色皮毛的基因是( )
A. 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 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 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 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于黄鼠与黄鼠交配产生了灰鼠,故灰色皮毛为隐性,黄色皮毛为显性;而后代中没有性别之分,可知为常染色体遗传;故选C。
20.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柳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
A. 雌配子:雄配子=1∶1 B. 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 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D. 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其中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只能产生一种含有X的雌配子;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能产生两种雄配子,即含有X的精子和含有Y的精子,且比例为1:1,含有X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雌性个体,含有Y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雄性个体,所以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
【详解】A、正常情况下,生物的雄配子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A错误;
B、XY型生物含X的配子包括含X的雌配子和含X的雄配子,含Y的配子为雄配子,故含X的配子多于含Y的配子,B错误;
C、雄性个体产生的含有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含有X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雌性个体,含有Y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雄性个体,所以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C正确;
D、在XY型性别决定中,卵细胞中不含Y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32.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柳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考察某闭花受粉植物茎的高度和花的颜色,发现它们与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有关。现以纯合矮茎紫花植株为母本、纯合高茎白花植株为父本进行杂交,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发现F1中有一株矮茎紫花(记作植株A),其余均为高茎紫花。F1中高茎紫花植株自交产生的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27∶21∶9∶7 。请回答:
(1)以纯合矮茎紫花植株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粉前,对其花所做操作是___________。
(2)由F2可推测茎的高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F2中高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种。
(4)为了研究植株A出现的原因,现让植株A自交,发现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矮茎紫花∶矮茎白花=9∶7。据此,某同学认为植株A出现是由于母本发生了自交,你认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________。
【答案】 (1). (未成熟前)去雄并套袋 (2). F2中高茎∶矮茎=3∶1 (3). 10 (4). 不认同,如果母本自交得来的植株A,则植株A自交,子代应全为(矮茎)紫花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纯合矮茎紫花为母本、纯合高茎白花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都是高茎紫花(除A植株外),而F1自交,F2出现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27:21:9:7”,说明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而高茎含矮茎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为D和d,而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为A、a和B、b。根据F2中紫花:白花=(27+9):(21+7)=9:7 可知,F2紫花的基因型内A_B_,共4种基因型,白花的基因型(A_bb、aaB_、aabb)则有5种;F2中高茎为显性(D_),有2种基因型,矮茎为隐性(dd)只有1种基因型。
【详解】(1)为了防止自花传粉或者随意的异花传粉,以纯合矮茎紫花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粉前,应对母本的花粉未成熟前去雄并套袋。
(2)根据F2中,高茎:矮茎=3:1,可知株高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因为F2中紫花:白花(27+9):(21+7)=9:7,假设紫花和白花受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高茎和矮茎基因D、d控制,根据题干可知,紫花基因型为A_B_;白花的基因型为A_bb、aaB_、aabb,共5种基因型,而中高茎为显性,有两种基因型D_,所以F2高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2=10种。
(4)根据题意,植株A自交,子代表现为矮茎紫花:矮茎白花=9:7,不可能是植物A的出现是由于母本发生了自交。因为F1为DdAaBb,如果是母本自交,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ddAABB,其自交后代全为矮茎紫花;但是如果是父本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ddAaBb,其自交后代矮茎紫花:矮茎白花=9:7。
【点睛】关键:首先一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单独分析,再组合分析,即利用分离的思想解决遵循自由组合问题进行解答。
突破口:控制茎高矮的分离比为3:1,说明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花色的分离比为“9:7”,说明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同时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进而利用自由组合符合乘法原则,进行计算。
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若要鉴定曹操墓中遗骨与曹姓子孙的关系,相对而言,更好的鉴定对象是( )
A. 常染色体 B. 线粒体
C. Y染色体 D. X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子女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父母与子女染色体上DNA中的碱基序列比非家庭成员的碱基序列更相近。
【详解】Y染色体是父亲遗传给儿子的,通过对比Y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可进行父子鉴定,C正确。
故选C。
7.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基因型为BbEe(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生物与生物甲杂交,其后代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3∶l∶3∶1,则生物甲的基因型是( )
A. Bbee B. BBEe C. BBEE D. BbEe
【答案】A
【解析】
【分析】
已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的问题,再进行组合。
【详解】任何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表现型的种类数等于亲本各对基因单独杂交所产生表现型种类数的乘积。由题干可知,BbEe生物与生物甲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l∶3∶1=(3∶1)(1∶1),相当于一对基因杂合子自交,另一对基因测交,则生物甲的基因型可能为Bbee或bbEe,因此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却无甜玉米籽粒。原因是:
A. 甜是显性性状 B. 非甜是显性性状 C. 相互混杂 D. 相互选择
【答案】B
【解析】
【分析】
玉米是单性花,且雌雄同株,纯种甜玉米和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既有同株间的异花传粉,也有不同种间的异花传粉,甜玉米上的非甜玉米,是非甜玉米授粉的结果,而非甜玉米上的没有甜玉米,说明甜是隐性性状,非甜是显性性状。据此答题。
【详解】在纯种甜玉米中,产生的配子都含控制甜这种性状的基因,但结的子粒中有非甜的,说明接受了非甜的花粉后,子粒中含有的非甜基因被表达出来,所以既含甜基因,又含非甜基因,而表现为非甜性状,则说明非甜是显性。同理,在纯种非甜玉米中,也有接受了甜玉米花粉的个体,它们的子粒中既含甜基因,又含非甜基因,但只表现出非甜性状,说明非甜是显性性状。
故选B。
3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某种动物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AA与Aa的比例为1:3。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AA所占比例为( )
A. 5/11 B. 6/11 C. 15/32 D. 6/13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 2 杂合子的频率。
2、由题意可知:一个大群体中,AA与Aa的比例为1:3,则A的基因频率为5 /8 ,a的基因频率为3/ 8 。
【详解】由分析可知:A的基因频率为5/ 8,a的基因频率为3/ 8,则其后代AA的频率为5/ 8 ×5/ 8 =25/ 64,Aa的频率为5/ 8 ×3/ 8 ×2=30/ 64,又因为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所以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只有AA和Aa个体,其中AA所占比例为(25/ 64)/(25/ 64 +30/ 64 )=25/55 =5/ 11,A正确。
故选A。
39.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若控制草原野兔某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某种基因型的雄性胚胎致死。现将捕捉到的一对雌雄草原野兔杂交,F1雌雄野兔数量比为2∶1,则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致死基因为b,则F1雌兔有2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B. 若致死基因为B,则F1雌兔有1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
C. 若致死基因为b,则F1草原野兔随机交配,F2雌兔中的显性个体∶隐性个体=3∶1
D. 若致死基因为B,则F1草原野兔随机交配,F2存活的个体中隐性性状占6/7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1代雌雄野兔数量比为2:1,说明有一半的雄兔死于某一基因纯合。由于控制野兔某性状的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XBXb×XbY或XBXb×XBY。
【详解】A、由于控制野兔某性状的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致死基因为b,则F1代雌兔有2种基因型(XBXB和XBXb),1种表现型,A错误;
B、由于控制野兔某性状的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致死基因为B,则F1代雌兔有2种基因型(XBXb和XbXb),2种表现型,B错误;
C、由于控制野兔某性状的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致死基因为b,则F1代野兔(雌性XBXB和XBXb、雄性XBY)随机交配,F2代雌兔只有2种基因型(XBXB和XBXb),都是显性个体,C错误;
D、如果致死基因是B,则成活野兔的基因型有:XbXb、XBXb和XbY,雌性有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型,雄性只有隐性类型,让F1代野兔随机交配,F2代(3/4×1/2=3/8)XbXb、(1/4×1/2=1/8)XBXb和(3/4×1/2=3/8)XbY,则F2代存活的个体中隐性性状占6/7,D正确。
故选D。
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B、b和Y、y控制,其中B基因控制产生蓝色素,Y基因控制产生黄色素,蓝色素和黄色素混在一起时表现为绿色。两只绿色鹦鹉杂交,F1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四种鹦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相同
B. F1绿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四种
C. 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2
D. F1中蓝色个体和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个体占2/9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绿色的基因型为B_Y_,蓝色的基因型为B_yy,黄色的基因型为bbY_,白色的基因型为bbyy。两只绿色鹦鹉杂交,F1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四种鹦鹉,说明亲本绿色的基因型都是YyRr。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都是YyRr,A正确;子一代绿色的基因型共有四种,分别是YYRR、YYRr、YyRR、YyRr,B正确;F1蓝色个体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yy:Bbyy=1:2,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By:by=2:1,因此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2/3×2/3)÷(1-1/3×1/3)=1/2,C正确;F1中蓝色个体(B_yy)和黄色个体(bbY_)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bbyy)个体占1/3×1/3=1/9,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可能基因型,再根据亲子代之间的表现型关系判断亲本的基因型以及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情况。
4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多选) 某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之间共显性(即A1、A2和A3任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图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
B. 背部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纯合子有3种
C. 背部的皮毛颜色为白色的个体一定为纯合子
D. 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3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3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文描述和题图:基因通过控制相应酶的合成来控制动物的皮毛颜色。动物皮毛颜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皮毛颜色为白色的个体无基因A1或基因A1不表达,褐色的个体一定含有基因A1,但不含基因A2和A3;棕色的个体必须同时含有基因A1和A2,黑色的个体一定同时含有基因A1和A3。
【详解】A、由图可知,基因A1、A2和A3分别控制酶1、酶2和酶3合成,进而控制该动物的体色,因此能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A正确;
B、复等位基因A1、A2和A3两两组合,纯合子有A1A1、A2A2、A3A3三种,杂合子有A1A2、A1A3、A2A3三种,B正确;
C、由图知,只要无基因A1或基因A1不表达就会缺乏酶1,体色就为白色,所以白色个体基因型有A2A2、A3A3和A2A3三种,而A2A3是杂合子,C错误;
D. 分析题图可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只能是A1A3,该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异性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棕色(A1A2)个体,说明该白色个体必定含有A2基因,其基因型只能是A2A2或A2A3,若为A2A2,子代只能有A1A2棕色和A2A3白色两种类型,若为A2A3,则子代会有A1A2棕色、A1A3黑色和A2A3白色三种类型,D正确。
故选ABD。
54.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下图甲所示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
(1)若酶①由n个氨基酸组成,则酶①基因的碱基数目不能少于____________。合成酶①的过程中至少脱去了_________个水分子。
(2)若医生怀疑某患儿缺乏酶①,诊断的方法是检验_______________。
(3)图乙所示Ⅱ-1因缺乏图甲中的酶①而患有苯丙酮尿症,Ⅱ– 3因缺乏图甲中的酶②而患有尿黑酸尿症,Ⅱ-4不幸患血友病(上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Aa 、Bb、Hh表示)。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Ⅰ-3个体涉及上述三种性状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4)Ⅱ-3已经怀有身孕,如果她生育一个女孩,健康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如果生育一个男孩,健康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6n (2). n – 1 (3). 患儿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过多的苯丙酮酸 (4). AABbXHXh (5). 1 (6). 3/4
【解析】
【分析】
图甲所示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酶①能将苯丙氨酸转化形成酪氨酸,酶②能将尿黑酸转化形成物质Q,酶③能将多巴转化形成黑色素。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基因的碱基数目:mRNA的碱基数目:肽链中的氨基酸数目=6:3:1。图乙一号家庭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有苯丙酮尿症的女儿,说明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二号家庭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有尿黑酸尿症病的女儿,说明尿黑酸尿症也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1)已知基因的碱基数目:mRNA的碱基数目:肽链中的氨基酸数目=6:3:1,所以酶①基因的碱基数目至少为6n个或3n对。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故合成酶①的过程中至少脱去了n-1个水分子。
(2)由图可知,若缺乏酶①,则会形成过多的苯丙酮酸,所以诊断的方法是检验该患儿尿液中是否含有过多的苯丙酮酸。
(3)由Ⅰ-1和Ⅰ-2都不患苯丙酮尿症,但他们却有一个患此病的女儿,说明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同理尿黑酸尿症的遗传方式也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结合题中所给的信息“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可知Ⅰ-3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XHXh。
(4)由以上分析可知:Ⅱ-2的基因型为A-BBXHY(1/3AABBXHY,2/3AaBBXHY),Ⅱ-3的基因型为AAbbXHX-(1/2AAbbXHXH,1/2AAbbXHXh)。可见他们生育一个女孩健康的概率是1;如果生育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1/2×1/2=1/4,所以正常的概率为1-1/4=3/4。
【点睛】本题考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遗传图谱以及计算能力。
55.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常染色体的基因受到性激素的影响,在不同性别中表达不同,称为从性遗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蓝眼和黄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择多只表现型相同的雌猫和多只表现型相同的雄猫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结果如下(不考虑突变);
亲本
蓝眼(雌)×黄眼(雄)
F1
雄
全部为蓝眼
雌
全部为黄眼
有人认为这是伴性遗传,控制猫的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是从性遗传,控制猫的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杂合子在不同性别中表现型不同。
①若假设一成立,亲本雌猫和雄猫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用A、a表示相关基因)。
②若假设二成立,请在下表写出猫中蓝眼与黄眼对应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用EB表示蓝色基因、EY表示黄色基因)。
蓝眼
黄眼
雌性
雄性
③请利用上述F1中雌雄猫设计最简便的杂交实验,判断上述假设哪一种是成立的,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鹌鹑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Z、W染色体既有同源区段(基因同时存在于Z、W染色体上),也有非同源区段(基因只存在于Z或W染色体上)。鹌鹑的羽毛颜色中栗色(B)对白色(b)为显性。现有纯合的栗色与白色雌雄鹌鹑(ZBW、ZbW均视为纯合),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判断B、b这对基因是位于Z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还是位于Z、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XaXa、XAY (2).
蓝眼
黄眼
雌性
EBEB
EYEY、EBEY
雄性
EBEB、EBEY
EYEY
(3). 实验思路:选择F1的雌雄猫相互配种,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杂交子代中,雌猫与雄猫中均出现蓝眼与黄眼个体且比例为1:1,则假设一成立;
若杂交子代中,雌猫中蓝眼与黄眼个体的比例为1:3,雄猫中蓝眼与黄眼个体的比例为3:1,则假设二成立。 (4). 选择纯合的白色雄鹌鹑与栗色雌鹌鹑配种,观察并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解析】
【分析】
若控制猫的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蓝眼(雌)×黄眼(雄)后代雄性全部为蓝眼,雌性全部为黄眼,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即黄眼为显性性状。若控制猫的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杂合子在不同性别中表现型不同,由于蓝眼(雌)×黄眼(雄)后代雄性全部为蓝眼,雌性全部为黄眼,说明后代都是杂合子,但无法判断显隐性,则杂合子在雄性中为蓝色,在雌性中为黄色。
【详解】(1)①若控制猫的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蓝眼(雌)×黄眼(雄)后代雄性全部为蓝眼,雌性全部为黄眼,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
②若控制猫的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杂合子在不同性别中表现型不同,由于蓝眼(雌)×黄眼(雄)后代雄性全部为蓝眼,雌性全部为黄眼,说明后代都是杂合子,但无法判断显隐性,则杂合子在雄性中为蓝色,在雌性中为黄色。蓝眼雌性基因型为EBEB,蓝眼雄性基因型为EBEB、EBEY,黄眼雌性基因型为EYEY、EBEY,黄眼雄性基因型为EYEY。
(2)实验思路:选择F1的雌雄猫相互配种,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控制猫的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F1中的蓝眼雄猫(XeY)与黄眼雌猫(XEXe)杂交,后代为XAXa:XaXa:XAY:XaY=1:1:1:1,雌猫与雄猫中均出现蓝眼与黄眼个体且比例为1:1,若控制猫的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杂合子在不同性别中表现型不同,F1中的蓝眼雄猫(EBEY)与黄眼雌猫(EBEY)杂交,后代为EBEB:EBEY:EYEY=1:2:1,则雌猫中蓝眼与黄眼个体的比例为1:3,雄猫中蓝眼与黄眼个体的比例为3:1。
【点睛】本题难度较大,学生需要掌握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并要理解伴性遗传的本质,能合理运用本质解题。学生还有通过题干理解好从性遗传的原理,从而判断出相关基因型。
21.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下列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提出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由显性因子控制
B. 测交后代出现1 : 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孟德尔提出的核心假说
C. 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共有2种类型,两种雌配子数目基本相等
D. 杂交过程从花蕾期开始,包括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孟德尔的假说内容是: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详解】A、孟德尔提出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由显性因子控制,A正确;
B、测交是验证假说,B错误;
C、子一代为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共有2种类型,两种雌配子数目基本相等,C正确;
D、杂交过程从花蕾期开始,防止其自交,包括去雄→套袋→授粉→套袋,D正确。
故选B。
22.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F2中重组性状的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为3/8或5/8
B. F2中黄色:绿色=3: 1,圆粒:皱粒=3: 1,体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YyRr个体能产生四种配子且YR: Yr: yR : yr=1 : 1: 1 : 1,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D. 根据孟德尔的实验结果判断黄色、绿色和圆粒皱粒在遗传过程中发生了相互干扰
【答案】C
【解析】
【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F2重组性状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的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为3/8,A错误;
B、F2中黄色:绿色=3: 1,圆粒:皱粒=3: 1,体现了基因的分离组合定律,B错误;
C、YyRr个体能产生四种配子且YR: Yr: yR : yr=1 : 1: 1 : 1,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根据孟德尔的实验结果判断黄色、绿色和圆粒皱粒在遗传过程中发生了重新组合,D错误。
故选C。
23.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的,aa是红色的。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的,而母牛是红色的。一头红褐色母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小牛的基因型及性别为( )
A. Aa,雌性 B. aa,雌性
C. Aa,雄性 D. Aa,雄性或雌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
亲本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1:1
全为显性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aa×Aa
Aa:aa=1:1
显性:隐性=1:1
aa×aa
aa
全为隐性
【详解】由题干可知,公牛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为AA红褐色、Aa红褐色、aa红色,母牛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为AA红褐色、Aa红色、aa红色。则“一红褐色母牛生下一头红色小牛”中的红褐色母牛一定为AA,故小牛一定含有A,而表现型为红色、且含有A的小牛基因型只能是Aa,性别是雌性。故选A。
24.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某种野生豆科植物的叶形有圆形、卵圆形和扇形,该叶形受位于常染色体上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共同控制。以多株能够稳定遗传的圆形叶品种作为亲本杂交,F1叶片全为圆形叶;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圆形:卵圆形:扇形=10:3: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B. 该植物非圆形叶的基因型有4种
C. F2圆形叶片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9
D. F2中非圆形叶个体自由交配的后代中圆形叶占1/3
【答案】C
【解析】
【分析】
F2的性状分离比为圆形:卵圆形:扇形=10:3:3,符合9:3:3:1变形,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圆形性状:A_B_和aabb;卵圆形:A_bb(或aaB_);扇形:aaB_(或A_bb)。
【详解】A、F1基因型为AaBb,所以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A正确;
B、该植物非圆形叶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四种,B正确;
C、F2圆形叶片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有AABB、aabb,占所有圆形个体的1/5,C错误;
D、F2非圆形叶中有1/6AAbb、2/6Aabb、1/6aaBB、2/6aaBb,产生的配子中有1/3Ab、1/3ab、1/3aB,所以产生圆形叶AaBb的概率是1/3×1/3+1/3×1/3+1/3×1/3=1/3,D正确。
故选C。
28.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羊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让一只黑色直毛雄羊和一只白色直毛雌羊进行多次杂交,F1中雌羊全为黑色直毛、雄羊中一半为黑色直毛,一半为黑色卷毛;再让F1中黑色直毛与黑色卷毛自由交配得F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羊的毛色和毛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亲本雌羊基因型为杂合子,雄羊为纯合子
C. F2中黑色直毛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6
D. F2中出现表现型为白色直毛的概率是3/8
【答案】D
【解析】
【分析】
羊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都是XY型。毛色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毛型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A、毛色和毛型在后代中出现的比例不同,说明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F1中全是黑色,说明黑色是显性性状,白色是隐性性状;F1中雄羊有卷毛,而亲代雌雄都为直毛,故直毛是显性,卷毛为隐性,亲本雌羊是个杂合子,而雄羊为纯合子,B正确;
C、若用A、a表示毛色,B、b表示毛型,则F1中黑色直毛基因型是1/2AaXBXB,1/2AaXBXb,黑色卷毛基因型是AaXbY,则F2黑色直毛中纯合子比例=1/2×1/3×1/2+1/2×1/3×1/2=1/6,C正确;
D、若用A、a表示毛色,B、b表示毛型,则F1中黑色直毛基因型是1/2AaXBXB,1/2AaXBXb,黑色卷毛基因型是AaXbY,则F2表现型为白色直毛的概率=1/2×1/4×1+1/2×1/4×1/2=3/16,D错误。
故选D。
【点睛】F2中毛型与性别相关联,故控制毛型的等位基因在X染色体上。
29.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某种鸟类(ZW型)的翅膀羽毛红色(D)对灰色(d)为显性,羽毛有条纹(R)对无条纹(r)为显性,其中一对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色有条纹个体与一只灰色有条纹个体杂交,F1雄鸟中约有1/8为灰色无条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rZd的配子均占1/4
B. F1出现红色有条纹雌性个体的概率为3/16
C. F1中无条纹个体随机交配,子代出现红色无条纹的概率为7/16
D. F1中红色有条纹个体随机交配,子代出现灰色有条纹的概率为1/9
【答案】D
【解析】
【分析】
ZW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其中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只能产生一种含有Z的雄配子,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能产生两种雌配子,即含有Z的卵细胞和含有W的卵细胞,且比例为1:1,含有Z的精子和含有W的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雌性个体,含有Z的精子和含有Z的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雄性个体,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1,一只红色有条纹个体与一只灰色无条纹个体杂交,雄鸟中灰色无条纹个体占1/8(1/2×1/4),可推测出毛色基因D\d位于性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RrZDZd×RrZDW。
【详解】A、一只红色有条纹个体与一只灰色无条纹个体杂交,雄鸟中灰色无条纹个体占1/8(1/2×1/4),可推测出毛色基因D\d位于性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RrZDZd×RrZDW,亲本产生r和Zd的概率均为1/2,因此产生rZd的概率为1/4,A正确;
B、F1 出现红色有条纹雌性个体的概率为3/4×1/2×1/2=3/16,B正确;
C、F1中无条纹个体随机交配,无条纹个体基因型都为rr,随机全部为无条纹,只需要考虑羽毛颜色,ZDZd:ZdZd:ZDW:ZdW=1:1:1:1,雄配子ZD:Zd=1:3,雌配子ZD:Zd:W=1:1:2,后代ZDZD+ZDZd+ZDW=1/16+2/16+4/16=7/16,C正确;
D、F1中有条纹个体1/3RR,2/3Rr,随机交配产生有条纹个体概率为8/9,红色杂交后代出现红色个体的概率为7/16,灰色个体为9/16,后代灰色有条纹个体为8/9×9/16=1/2,D错误。
故选D。
44.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家蚕蛾(ZW型)的触角有多节数、中节数、少节数之分,分别受位于Z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1、B2、B3控制。现用雄性中节数家蚕蛾与多节数雌性家蚕蛾杂交,F1中雄性均为多节数,雌性中节数:少节数=1:1。回答下列问题:
(1)复等位基因B1、B2、B3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上述实验可知,复等位基因B1、B2、B3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本雄性中节数家蚕蛾的基因型为_______,若从F1中取出两只基因型不同的多节数雄性家蚕蛾请利用题干F1的家蚕蛾设计一次简便杂交实验进一步确定其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需写出相关基因型组合即可)。
(3)纯合中节数家蚕蛾抗病能力较强,请利用F1中家蚕蛾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获得纯合中节数雄性家蚕蛾。
①设计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挑选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碱基对(脱氧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2). B1对B2、B3为显性,B2对B3为显性 (3). (4). (5). 让F1中多节数雄性家蚕蛾分别与中节数雌性家蚕蛾杂交 (6). 从后代中出现中节数雌性(或不出现少节数)的杂交组合子代中,挑选出中节数雄性家蚕蛾即为纯合中节数家蚕蛾
【解析】
【分析】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的基因,其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碱基对(脱氧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显隐性性状确定规则为:亲本无该性状个体,子代出现有该性状个体,该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无中生有为隐性);亲本有该性状个体,子代出现无该性状个体,该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有中生无为显性)。
伴性遗传: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一种遗传方式,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
【详解】(1)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碱基对(脱氧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根据题目所给的杂交组合:雄性中节数家蚕蛾与多节数雌性家蚕蛾杂交,F1中雄性均为多节数,雌性中节数:少节数=1:1,可得两亲本基因型为:,子代基因型为:、、、。由此可知B1、B2、B3的显隐性关系为:B1对B2、B3为显性,B2对B3为显性。
(2)由题中子代雌性个体表现型可知,亲本中雄性中节数家蚕蛾基因型为。动物测定亲本基因型的方法为测交,即用基因型不同的多节数雄性家蚕蛾分别与杂交,所以杂交基因组合为:。
(3)根据题目要求,要选育纯种中节数家蚕蛾,即基因型为和两种个体,所以两亲本中必须携带有B2基因,因此选择子代中节数雌性家蚕蛾(基因型为:)与子代中多节数雄性家蚕蛾(基因型为:、)进行杂交,选择杂交后代不出现少节数家蚕蛾或出现中节数雌性家蚕蛾的组合,即亲本基因型为,后代中中节数雄性家蚕蛾即为纯合中节数家蚕蛾。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掌握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能够根据亲子代表现型差异确定亲子代基因型,明确ZW型性别决定中雌雄个体基因型与性别、性状的关系,据此确定杂交组合及子代表现。
20. (内蒙古自治区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大联考生物试题)果蝇的翅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但是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如表1),现用6只果蝇进行3组杂交实验(如表2),且雄性亲本均在室温20℃条件下饲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表l
饲喂条件
基因型与表现型
AA
Aa
aa
室湿(20℃)
正常翅
正常翅
残翅
低温(0℃)
残翅
残翅
残翅
表2
组别
雌性亲本
雄性亲本
子代饲喂条件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Ⅰ
①残翅
②残翅
低温(0 ℃)
全部残翅
Ⅱ
③正常翅
④残翅
室温(20 ℃)
正常翅91,残翅89
Ⅲ
⑤残翅
⑥正常翅
室湿(20 ℃)
正常翅152,残翅49
A. 亲代雌果蝇中⑤一定是在低温(0℃)条件下饲喂的
B. 亲代果蝇中③的基因型一定是Aa
C. 若第II组的子代只有两只果蝇存活,则子代果蝇中出现残翅果蝇的概率为1/2
D. 果蝇翅型的遗传说明了生物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共同调控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表格1中:果蝇的翅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决定。在室温条件下,基因型为A_的果蝇均表现为正常翅,而在低温条件下,果蝇的翅型均表现为残翅,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调控的。
表格2中:杂交Ⅱ后代正常翅∶残翅=1∶1,属于测交类型,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杂交组合Ⅲ中,在室温条件下,子代果蝇出现正常翅∶残翅=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
【详解】A、根据表2,⑤残翅与⑥正常翅杂交后代在室温条件下,子代果蝇出现正常翅∶残翅=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因此亲代雌果蝇中⑤一定是在低温(0℃)条件下饲养的,A正确;
B、根据③正常翅与④残翅杂交,后代在室温条件下,子代果蝇出现正常翅∶残翅=1∶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测交类型,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因此亲代果蝇中③基因型一定是Aa,B正确;
C、若第Ⅱ组的子代只有两只果蝇存活,则由于子代果蝇数目少,偶然性大,所以出现残翅果蝇的概率无法确定,C错误;
D、根据分析,果蝇翅型的遗传说明了生物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共同调控的,D正确。
故选C。
22. (内蒙古自治区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大联考生物试题)山雀(ZW型性别决定)羽毛颜色由一组复等位基因B1(红色)、B(蓝色)和b(褐色)控制,该组复等位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其中B1对B、b为显性,B对b为显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山雀种群中,控制羽毛颜色的基因型共7种
B. 红山雀和蓝山雀杂交,后代有红色、蓝色和褐色,则亲本基因型为ZBZbZB1W
C. 该山雀种群的褐山雀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低于雌性个体
D. 基因型为Z B1Zb的雄性红山雀某些羽毛上有褐色斑点,则部分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ZW是雌性,ZZ是雄性。
【详解】A、该山雀种群中,红山雀基因型有ZB1ZB1、ZB1ZB、ZB1Zb、 ZB1W 四种,蓝山雀基因型有ZBZB、ZBZb、ZBW三种,褐山雀基因型有ZbZb、ZbW两种,所以控制羽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9种,A错误;
B、若一只红山雀和一只蓝山雀杂交,后代出现红色、蓝色和褐色三种表现型,则双亲的基因型组成是ZBZb×ZBW或ZBZb×ZB1W,B错误;
C、因雄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只要雌性的Z染色体上有基因b就表现为褐色,而雄性必须是两条Z染色体上都有基因b才表现为褐色,所以该动物群体中,褐色个体在雄性中所占的比例低于雌性,C正确;
D、基因型为ZB1Zb的雄性红山雀的某些羽毛上有褐色斑点,原因可能为部分体细胞发生了基因B1突变为b,使部分羽毛细胞的基因组成变为ZbZb,即发生了基因突变,使基因b控制的隐性性状表现出来,也可能部分体细胞中带有显性基因B1的染色体区段缺失,即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使基因b控制的隐性性状表现出来,D错误。
故选C。
【点睛】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28. (内蒙古自治区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大联考生物试题)某植物的叶型受五对等位基因(A、a)、(B、b)、(C、c)、(D、d)、(E、e)控制,当显性基因A、B、C、D、E同时存在时叶型为裂叶,其余情况为圆叶。现有甲、乙、丙三株纯合的植株,其中甲、乙为圆叶植株,丙为裂叶植株,相互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F1
F2
甲×乙
裂叶
裂叶:圆叶=243:781
甲×丙
裂叶
裂叶:圆叶=3:1
(1)控制该植物叶型的五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
(2)请写出符合杂交实验结果的甲和乙的一组基因型:_____(任写一组即可)。乙和丙植株杂交产生F1,F1自交后代中裂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现发现一个纯合新圆叶植株品系,该纯合新圆叶品系是由纯合野生型裂叶的一个新的隐性突变基因f导致的,且该基因不在五对等位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请设计实验验证基因f不在五对等位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除该新品系外,还有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EE、AAbbCCDDEE、AABBccDDEE和AABBCCddEE、AABBCCDDee的五种纯合圆叶植株供选择)。要求写出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方案: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
【答案】 (1). 自由组合 (2). aaBBCCDDEE和AAbbccddee(或AAbbCCDDEE和aaBBccddee、AABBccDDEE和aabbCCddee、AABBCCddEE 和aabbccDDee、AABBCCDDee 和aabbccddEE) (3). 81/256 (4). 让该纯合新圆叶植株品系分别和基因型为aaBBCCDDEE、AAbbCCDDEE、AABBccDDEE、AABBCCddEE、AABBCCDDee的五种纯合圆叶植株杂交产生F1,F1再分别自交产生F2 (5). 若所有的组合的F2中裂叶:圆叶=9:7,则证明基因f不在五对等位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适用范围:①适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并且非等位基因均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此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出现基因的自由组合。③按遗传基本定律遗传的基因,均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所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均是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规律。
【详解】(1)根据甲×乙杂交得到F1,F1自交后,F2中裂叶:圆叶=243:781,可得:243+781=1024=45,即F1的这雌雄配子结合方式共有45种,由此可知,F1的雌雄配子各有25种,根据F1的表现型为裂叶,说明F1基因型为AaBbCcDdEe,因此五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丙为纯合裂叶植株,故其基因型为AABBCCDDEE,甲×丙杂交得到F1,F1自交后,F2中裂叶:圆叶=3:1,可知甲的基因型可以是五对等位基因中任意一对为隐性纯合,其余4对等位基因为显性纯合,即aaBBCCDDEE、AAbbCCDDEE、AABBccDDEE、AABBCCddEE或AABBCCDDee;又因为甲×乙杂交得到F1,且F1基因型为AaBbCcDdEe,所以亲本甲、乙的基因组合有aaBBCCDDEE和AAbbccddee、AAbbCCDDEE和aaBBccddee、AABBccDDEE和aabbCCddee、AABBCCddEE和aabbccDDee、AABBCCDDee 和aabbcddEE。
乙和丙植株杂交产生F1,即:丙AABBCCDDEE与乙AAbbeeddee(其他符合乙的基因型结果一样)杂交产生F1,F1的基因型为AABbCcDdEe,F1自交后代中裂叶植株占3/4×3/4×3/4×3/4=81/256。
(3)实验思路的得出:根据假说演绎法,若要设计实验验证基因f不在五对等位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先假设基因f不在五对等位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然后让其与五种纯合圆叶植株分别杂交得到F1,F1自交后,得到F2,然后演绎推理出各组F2中的性状分离比,因此,只要在实验中发现F2中的性状分离比符合演绎推理的各组性状分离比,即可证明基因f不在五对等位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实验方案:让该纯合新圆叶植株品系分别和基因型为aaBBCCDDEE、AAbbCCDDEE、AABBccDDEE、AABBCCddEE、AABBCCDDee的五种纯合圆叶植株杂交产生F1,F1再分别自交产生F2;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若所有的组合的F2中裂叶:圆叶=9:7,则证明基因f不在五对等位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性状分离比的变式和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和乘法定则来解决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2. (山西省吕梁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下列关于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 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下一白化病女儿与等位基因分离有关
C. 测交可以区分纯杂合子,自交一定能区分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D.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自由组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其它的称为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
2、鉴定生物是否是纯种,植物可以用测交或自交的方法,其中测交是最简单的方法;动物则只能用测交的方法。采用自交法,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中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纯合子。采用测交法,若后代中只有显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出现,则被鉴定的个体为杂合子。
3、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
【详解】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可以控制性别,但是也有不控制性别的,如控制色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A错误;
B、表现型正常双亲生下一白化病女儿是基因分离的结果,B正确;
C、显性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无法区分性状的显隐性,C错误;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B。
23. (山西省吕梁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人类男性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数可表示为22+X或22+Y,下列选项中就这23条染色体源自双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X染色体来自母方
B. 常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
C. 22条常染色体可能全部来自母方,X染色体来自父方
D. 22条常染色体可能全部来自父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随机移向两极,因此精子中的常染色体随机来自父方或母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 X染色体来自母方,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5. (山西省吕梁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某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种群中有3种基因型的个体即AA、Aa和aa,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所结种子的数目较多且相同。若该种群自然繁殖一代,所得子一代中AA:Aa:aa=3:2:3.则由此可推测亲本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A. 1/2 B. 3/4 C. 1/4 D. 1/3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题意分析,该植物进行的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因此自然状态下,该植物通过自交的方式进行繁殖。
【详解】亲本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F1中出现AA:Aa:aa=1:2:1,现在可假设亲本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份,则其产生的后代中AA、Aa、aa分别为1份、2份、和1份;则子代中的2份AA来自亲本AA,根据结实率相同的原则可推知亲本中AA占1/2份,同理亲本中aa所占的份数也是1/2份,综合得出,亲本中三种基因型AA:Aa:aa=1/2:1:1/2=1:2:1,因此亲本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1/4。即C正确。
故选C。
26. (山西省吕梁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摩尔根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验证的,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尔根所用的研究方法为类比推理法
B. 该实验也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是线性排列
C. 若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也能出现图实验结果
D. 实验结果也可解释为控制白眼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具有隐性纯合的雌性个体胚胎致死
【答案】C
【解析】
【分析】
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A、摩尔根所用的研究方法为假说-演绎法,A错误;
B、摩尔根通过该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不能证明线性排列,B错误;
C、若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也能出现图示实验结果,C正确;
D、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具有隐性纯合的雌性个体胚胎致死,则F2中:雌蝇∶雄蝇不为1∶1(或雌蝇∶雄蝇=3∶4),与该实验结果不符合,D错误。
故选C。
27. (山西省吕梁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假如某植物茎卷须的长短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单杂合植株的茎卷须中等长度,双杂合植株的茎卷须最长,其他纯合植株的茎卷须最短;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对等位基因C-c控制,含有C基因的花粉可育,含有c基因的花粉败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茎卷须最长的植株自交,子代中茎卷须最短的个体占1/4
B. 茎卷须最长植株与一茎卷须最短的植株杂交,子代中茎卷须最长的个体占1/4
C. 基因型为Cc的个体连续自交2次,子代中CC个体占3/4
D. 如果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该植物种群内对应基因型共有27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中“某植物茎卷须的长短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单杂合的茎卷须中等长度,双杂合植物的茎卷须最长,其他纯合植物的茎卷须最短”可知,茎卷须中等长度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茎卷须最长的基因型为AaBb;茎卷须最短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根据题干中“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对等位基因C-c的控制,含有C的花粉可育、含c的花粉不可育”可知,父本只能产生含有C的花粉。
【详解】A、茎卷须最长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中最短的个体(AABB、AAbb、aaBB、aabb)占总数的4/16=1/4,A正确;
B、茎卷须最长的(AaBb)与最短的(AABB、AAbb、aaBB、aabb)杂交,不管是哪一种基因型,子代中茎卷须最长的(AaBb)个体都占1/4,B正确;
C、基因型为Cc的个体自交1次,由于父本只能产生含有C的花粉,子一代中CC个体占1/2,Cc个体占1/2。子一代自交,由于父本只能产生含有C的花粉,子二代中CC占1/2×1+1/2×1/2=3/4,C正确;
D、如果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逐对分析可知,茎卷须的长短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型有3×3=9种;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对等位基因C-c的控制,含有C的花粉可育、含c的花粉不可育,基因型只有CC和Cc两种。因此该植物种群内对应的基因型有9×2=18种,D错误。
故选D。
28. (山西省吕梁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有一批玉米三种基因型为AaBB:Aabb:aaBb=1:2:2.符合完全显性遗传,遵循自由组合规律,现将这批玉米进行混种,则子一代表现型种类以及aaB_占总数的比例分别为( )
A. 4种33% B. 6种33% C. 4种31% D. 4种32%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玉米三种基因型为AaBB:Aabb:aaBb=1:2:2,可以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B:Ab:aB:ab=1:2:3:4。
【详解】据上分析可知,这批玉米可以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B:Ab:aB:ab=1:2:3:4,现将这批玉米进行混种,根据棋盘法可知,子一代基因型种类有9种,表现型4种;aaB_的基因型有aaBB、aaBb,比例为(3/10×3/10)+(3/10×4/10)+(3/10×4/10)=33%。
故选A。
29. (山西省吕梁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研究人员在小鼠群体中筛选到一个脊柱弯曲的突变体,且该突变体只出现在雌鼠中。将任意一只脊柱弯曲的雌鼠与脊柱正常的野生型雄鼠杂交,所得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均为1/3脊柱弯曲的雌鼠、1/3脊柱正常的雌鼠和1/3脊柱正常的雄鼠(不考虑X、Y同源区段遗传)。以下推测错误的是( )
A. 脊柱弯曲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
B. 实验结果是由于含显性基因的雌配子致死
C. 脊柱弯曲的雌鼠均为杂合子
D. 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该脊柱弯曲的突变只出现在雌鼠中,说明该性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不考虑X、Y同源区段遗传,则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任意一只脊柱弯曲的雌鼠与脊柱正常的野生型雄鼠杂交,所得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均为脊柱弯曲的雌鼠:脊柱正常的雌鼠:脊柱正常的雄鼠=1:1:1,说明脊柱弯曲的雌鼠为杂合子,脊柱弯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详解】A、将任意一只脊柱弯曲的雌鼠与脊柱正常的野生型雄鼠杂交,所得雌鼠有两种表现型,说明脊柱弯曲的雌鼠为杂合子,脊柱弯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A正确;
B、若亲本脊柱弯曲的雌鼠的含显性基因的雌配子致死,则杂交后代不会出现脊柱弯曲的雌鼠,B错误;
C、雌鼠的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自亲本雌鼠和雄鼠,由题意可知,雄鼠不含脊柱侧弯的基因,所以脊柱弯曲的雌鼠均为杂合子,C正确;
D、该脊柱弯曲的突变只出现在雌鼠中,说明该性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不考虑X、Y同源区段遗传,则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准确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0. (山西省吕梁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下图所示的五个(1~5)家庭所患遗传病类型各不相同,且致病基因均位于性染色体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1号家庭所患遗传病,在人群中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
B. 2号家庭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应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此区段基因所控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C. 从优生角度考虑,3号家庭应优先生男孩,4号家庭相反
D. 控制5号家庭遗传病的基因用B、b表示,则该夫妇的基因型是XbYB、XBXb
【答案】D
【解析】
【分析】
5个家庭遗传病类型分析:
1号家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①致病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上(致病基因为b,XBXb×XBY→XbY);
②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致病基因为b,XBXb×XBYb→XbYb);
2号家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由于女患者的父亲正常,因此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应该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致病基因为b,XBXb×XBYb→XbYb);
3号家庭:①该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B,XX×XYB→XYB);
②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b,XBXb×XbY→XbY);
③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b,XBXb×XbYb→XbYb);
④还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B,XbXb×XbYB→XbYB);
4号家庭:①该遗传病可能伴X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b,XBXb×XbY→XbXb);
②该遗传病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B,XbXb×XBY→XBXb);
③该遗传病可能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b,XBXb×XbYb→XbXb);
④该遗传病可能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B,XbXb×XBYb→XBXb);
5号家庭:该病是显性遗传病,由于男患者的女儿正常,因此致病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致病基因为B,XBXb×XbYB→XbXb)。
2、因为题干有个信息“五个(1〜5)家庭所患遗传病类型各不相同”,所以五个家庭中每个家庭的遗传病类型为:
5号家庭:该病是显性遗传病,由于男患者的女儿正常,因此致病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致病基因为B,XBXb×XbYB→XbXb)。
3号家庭:该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B,XX×XYB→XYB);
2号家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由于女患者的父亲正常,因此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应该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致病基因为b,XBXb×XbYB→XbXb);
1号家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上(致病基因为b,XBXb×XBY→XbY);
4号家庭:该遗传病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B,XbXb×XBY→XBXb)。
【详解】A、根据分析,1号家庭所患遗传病的类型是伴X隐性遗传病,在自然人群中男性患病率大于女性,A错误;
B、假设控制2号家庭的遗传病的等位基因为A、a,2号家庭的遗传病的类型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隐性遗传(XAXa×XaYA→XaXa),此区段基因所控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B错误;
C、若从优生角度考虑,对于3号和4号家庭来说,4号家庭(致病基因为B,XbXb×XBY→XbY XBXb)应选择优先生男孩(后代女孩均患病,男孩均正常);3号家庭所患遗传病的类型是伴Y遗传病(致病基因为B,XX×XYB→XX XYB)应选择优先生女孩(后代男孩均患病,女孩均正常),C错误;
D、假设控制5号家庭的遗传病的等位基因为B、b,XBXb×XbYB→XbXb,则该夫妇的基因型是 XbYB、XBXb,D正确。
故选D。
34. (山西省吕梁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果蝇的正常眼和棒眼、黑背和彩背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B/b控制。现有4种纯合品系果蝇:正常眼黑背、正常眼彩背、棒眼黑背棒眼彩背,某小组对果蝇两对性状进行研究,用正常眼黑背雌果蝇和棒眼彩背雄果蝇杂交,得到F1都是正常眼黑背果蝇,让F1相互交配,F2结果如下表所示。该小组同学在统计结果时,由于疏忽只统计了个体的性状数量,未统计F1、F2果蝇中雌雄的性别数量。回答下列问题:
F2表现型
正常眼黑背
正常眼彩背
棒眼黑背
棒眼彩背
数量
272
90
89
31
(1)果蝇作为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2)根据题意,等位基因A/a、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可能(不具体区分在几号染色体上,不考虑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确定等位基因A/a、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易饲养,繁殖快;后代多,便于统计;相对性状易于区分等(写出任意两个即可) (2). 3 (3). 选择纯合正常眼黑背个体作父本,纯合棒眼彩背个体作母本,相互交配,统计子代雄果蝇的表现型(合理即可) (4). 若子代雄果蝇全为正常眼黑背,则A/a、B/b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非同源染色体;若子代雄果蝇全为正常眼彩背,则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代雄果蝇全为棒眼黑背,则A/a位于X染色体上,B/b位于常染色体上(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1、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1)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均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
(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则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方法。
2、基因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1)基本思路一:用“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
(2)基本思路二: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
3、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
设计思路:隐性的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获得的F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子代中的雌雄个体杂交获得F2,观察F2表现型情况。
【详解】(1)果蝇作为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其优点是易饲养,繁殖快;后代多,便于统计;相对性状易于区分等。
(2)根据题意,等位基因A/a、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有3种可能,①A/a、B/b都位于常染色体上,②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③A/a位于X染色体上,B/b位于常染色体上。
要确定等位基因A/a、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选择纯合正常眼黑背个体作父本,纯合棒眼彩背个体作母本,相互交配,统计子代雄果蝇的表现型。若子代雄果蝇全为正常眼黑背,则A/a、B/b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非同源染色体;若子代雄果蝇全为正常眼彩背,则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代雄果蝇全为棒眼黑背,则A/a位于X染色体上,B/b位于常染色体上。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及配子致死情况的综合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对数据的分析与理解。
44.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②若用两个纯合子杂交,子一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此性状一定为显性性状
③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④A和A、b和b不属于等位基因,C和c属于等位基因
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⑥检测某雄兔是否是纯合子,可以用测交的方法
⑦若F1的基因型为Dd,则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为属于“演绎”内容
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
【答案】B
【解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型,所以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短毛应该是相对性状,①错误。若用两个纯合子杂交,子一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无法确定此性状是否为显性性状,②错误。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的,表现型不一定相同,③正确。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④正确。杂合子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⑤错误。检测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以用测交方法,⑥正确。如果F1的基因型为Dd,则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为假说内容,⑦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要掌握基本概念,鉴定植物是否为纯合子一般用自交,鉴定动物是否为纯合子一般用测交。
45.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
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色素分离是因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C. 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动态过程
D.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答案】B
【解析】
【分析】
质壁分离中的“质”指原生质层,“壁”指细胞壁。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石英砂和碳酸钙;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A错误;
B、色素分离是因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的,扩散速度慢,B正确;
C、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观察不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动态过程,C错误;
D、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D错误。
故选B。
48.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如图为某对夫妇的一对染色体上的三对基因,A、b、D分别为甲、乙、丙三种病的致病基因,若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 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一定低于丙病
C. 人群中甲病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D. 该夫妇子代患两种病和不患病的概率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父亲产生ABD和aBd两种精子,母亲产生Abd和abd两种卵细胞,后代的基因型为1/4 AABbDd(同时患甲病和丙病)、1/4 AaBbDd(同时患甲病和丙病)、1/4 AaBbdd(只患甲病)和1/4 aaBbdd(不患病).
【详解】A、三对基因均为核基因,且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
B、甲、丙两种病均为显性遗传病,故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不一定低于丙病,且一般情况下,二者应基本相同,B错误;
C、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人群中甲病女性的发病率和男性的发病率基本相同,C错误;
D、由分析可知,该夫妇子代患两种病和不患病的概率不相同,D错误。
故选A。
49.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下列示意图最能表明其原因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类的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表现正常的夫妇(XBX_×XBY)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并伴有色盲的男孩(XbXbY),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XBY。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XBY,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并伴有色盲的男孩的基因型为XbXbY,则该男孩是由基因型为XbXb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而基因型为XbXb的卵细胞是由于次级卵母细胞中两条含有基因b的子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同一极所致,即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由于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着丝点分裂,所以D图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5.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性染色体为WW的胚胎不能存活)。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芳香化酶抑制剂处理了200个性染色体为ZW的鸡蛋,发现有76个鸡蛋孵化并发育成具有完整雄性生殖器官的雄鸡(发生性反转),该结果说明雌鸡的原始性腺可发育成___________。遗传学家发现少数雌鸡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理论上雌鸡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后代中,性染色体组成为ZW的概率是___________。
(2)某鸡场孵化同一代正常羽色鸡中偶然出现了3只白化羽雌鸡,让雄性正常羽鸡和雌性白化羽鸡交配,F1代全为正常羽鸡,F1雌雄个体白由交配得到F2代249只,其中63只白化羽鸡全是雌性。若鸡羽毛的正常与白化羽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F1代雄性个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___________个白化基因。若工作人员要利用F2代大量繁殖正常羽个体,需要对F2代中的___________鸡的基因型做出检测。
(3)假设该鸡的体重(产量)大小是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和d与E和e控制,且D和E控制高产。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在F2中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若对F2的所有中产鸡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雄鸡或雌鸡的生殖器官 (2). 4/5 (3). 0或2 (4). 雄性 (5). 中产:中低产:低产=1:4:1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于ZW型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用一定浓度的芳香化酶抑制剂处理了200个性染色体为ZW(雌鸡)的鸡蛋,发现有76个鸡蛋孵化并发育成具有完整雄性生殖器官的雄鸡(发生性反转),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即伴性遗传,先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的位置,写出相关个体的基因型,然后根据亲本基因型解答问题。(3)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熟练掌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纯合亲本杂交,F2代基因型及比例,即可解决本题。
【详解】(1)由题意可知,性染色体组成同为ZW的鸡蛋用一定浓度的芳香化酶抑制剂处理后既有雄鸡也有雌鸡,说明雌鸡的原始性腺可发育成雄鸡或雌鸡的生殖器官。雌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若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是W,三个极体的染色体分别是W、Z、Z,后代的染色体组成是WW、2ZW,其中WW不能存活,若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是Z,三个极体的染色体分别是Z、W、W,后代的染色体组成是ZZ,2ZW,所以雌鸡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理论上雌鸡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后代中,性染色体组成为ZW的几率是4/5。
(2)由雄性正常羽鸡和雌性白化羽鸡交配,F1代全为正常羽鸡,可确定正常羽为显性,白化羽为隐性。又因为F2代63只白化羽鸡全是雌性,可确定控制鸡正常羽与白化羽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假设控制鸡羽色的基因用A,a表示,则亲代雄性正常羽鸡和雌性白化羽鸡的基因型分别是ZAZA和ZaW,F1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ZAZa,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ZAW。F1雄性个体中的ZA和Za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随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故减数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一个含有两个A,一个含有两个a,因此F1代雄性个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0个或2个白化基因。因F1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ZAZa,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ZAW,故F2代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ZAZA、ZAZa,全为正常羽个体,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ZAW、ZaW,既有正常羽个体又有白化羽个体,若要利用F2代大量繁殖正常羽个体,可直接淘汰掉雌性个体中的白化羽鸡,保留正常羽鸡,但需要对雄性鸡的基因型做出检测,选出纯合个体。
(3)由题意可知,亲本高产鸡与低产鸡的基因型分别是DDEE和ddee,F1的基因型为DdEe,因此F2的表现型及对应的基因型分别是:高产(DDEE),中高产(DDEe,DdEE),中产(DDee,DdEe,ddEE),中低产(Ddee,ddEe),低产(ddee)。F2中产鸡基因型及所占比例为1/16DDee,4/16DdEe,1/16ddEE,三者比例为1:4:1,中产鸡测交后代表现型有:中产所占比例为:4/6×1/4=1/6;中低产所占比例为:1/6×1+4/6×1/2+1/6×1=4/6,低产所占比例为:4/6×1/4=1/6,因此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中产:中低产:低产=1:4:1。
【点睛】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组成为ZW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为Z,三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Z、W、W;也有可能是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为W,三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W、Z、Z。
2、染色体组成为ZAZa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有ZA(或Za)基因的数目为0个或2个。
3. (浙江省衢州、湖州、丽水四地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下列有关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豌豆子叶黄色与豆荚绿色是相对性状
B. 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也相同
C. 测交结果可反映待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D. 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2、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豌豆子叶的黄色与豆荚的绿色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表现型相同的个体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DD和Dd,B错误;
C、测交实验用于鉴定F1的基因型,其结果可反映被检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C正确;
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D错误。
故选C。
24. (浙江省衢州、湖州、丽水四地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四倍体曼陀罗植株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配对的4条染色体中随机的2条染色体移向一极,另2条染色体移向另一极。曼陀罗的紫花性状对白花为完全显性。现有纯合四倍体紫花曼陀罗和四倍体白花曼陀罗杂交,得到F1。取F1植株的花粉离体培养得到植株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F1植株的花粉中,含紫花基因的花粉占3/4
B. F1自交产生的紫花后代中,纯合子占1/35
C. 二倍体植株甲的体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D. 应将F1植株的花粉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上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植株甲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四倍体植株细胞内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随机的2条染色体移向一极,另2条染色体移向另一极,紫花对白花为显性,用Aa表示,则纯合四倍体紫花曼陀罗(AAAA)和四倍体白花曼陀罗(aaaa),F1基因型AAaa。
【详解】A、F1基因型AAaa,产生的配子AA∶Aa∶aa=1∶4∶1,含紫花基因的比例为5/6,A错误;
B、F1基因型AAaa,产生的配子AA∶Aa∶aa=1∶4∶1,白花植株aaaa的比例为1/6×1/6=1/36,紫花的比例为1-1/36=35/36,纯合紫花AAAA的 比例为1/6×1/6=1/36,因此紫花后代中,纯合子占1/35,B正确;
C、甲有配子发育而来,是单倍体。C错误;
D、应将F1植株的花粉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植株甲,D错误。
故选B。
28. (浙江省衢州、湖州、丽水四地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某XY型性别决定的野生昆虫种群,有正常翅灰体和正常翅黄体两种类型。翅型由常染色体上的A(a)基因控制,体色由B(b)基因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偶然发现1只卷翅、灰体雌性突变个体,取该突变个体与一只正常翅灰体雄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I
卷翅灰体(♀)×正常翅灰体(♂)
卷翅灰体:卷翅黄体:正常翅灰体:正常翅黄体=2:1:2:1
II
取F1中卷翅灰体(♀)×卷翅灰体(♂)
卷翅灰体:卷翅黄体:正常翅灰体:正常翅黄体=6:3:2:1
注:F1是杂交组合I产生的子代;F2是杂交组合II产生的子代。
(1)研究人员检测到卷翅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__,由杂交实验结果推测,卷翅对正常翅为__(显/隐)性。
(2)为确定体色基因的位置,可通过统计上述杂交子代F1中黄体的性别,若__则体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灰体雌雄性个体杂交的子代均为2:1的分离比,则__(填基因型)个体致死。
(3)若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取F2中卷翅灰体与正常翅黄体随机交配,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__。
(4)若体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从F2中选择合适个体,用简便方法验证F1中正常翅灰体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__。
【答案】 (1). 核苷酸缺失(或替换、或增添) (2). 显 (3). 黄体均为雄性, (4). BB
(5). 5/6 (6).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灰体(♀)与灰体(♂)杂交,后代灰体:黄体=2:1,说明灰体是显性性状,BB致死;F1卷翅 (♀)与F1卷翅(♂)杂交,后代卷翅:正常翅=3:1,说明卷翅是显性性状,分析统计F1卷翅、灰体(♀)与F1卷翅、灰体(♂)杂交所得F2的性状分离比为卷翅、灰体:卷翅、黄体:正常翅、灰体:正常翅、黄体≈6:3:2:1,说明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研究人员检测到卷翅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提前出现了终止密码,相关基因中发生了核苷酸的缺失(也可能是增添或替换),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卷翅对正常翅为显性。
(2)为确定体色基因的位置,可通过统计上述杂交子代F1中的黄体个体的性别比例即可确定,若黄体均为雄性,则体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灰体雌雄性个体杂交的子代均为2:1的分离比,则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BB的个体致死。
(3)若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取F2中卷翅灰体(A_Bb)与正常翅黄体(aabb)随机交配,则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2/3Aa、1/3aa)(1/2Bb、1/2bb),则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1/6)=5/6。
(4)若体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从F2中选择合适个体,用简便方法验证F1中正常翅灰体的基因型,正常翅灰体的基因型为aaXBXb,为了验证该基因型需要采用测交的方法,故选择正常翅黄体雄果蝇与之交配,遗传图解如下:
【点睛】熟知伴性遗传的实质与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能根据实验结果对显隐性以及基因位置进行正确判断是解答本题的前提。
23.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生物试题)玉米的高茎和矮茎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以自然状态下生长的玉米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取两株高茎玉米相互杂交,子代中未出现矮茎玉米,则亲代两株高茎玉米基因型相同
B. 取一株高茎玉米与一株矮茎玉米杂交,子代中高茎:矮茎=1:1,则亲子代高茎玉米基因型相同
C. 取一株高茎玉米与多株矮茎玉米杂交,子代中高茎:矮茎=1:1, 则亲子代高茎玉米基因型相同
D. 取多株高茎玉米与多株矮茎玉米杂交,子代中高茎玉米数量明显多于矮茎玉米,则亲代高茎玉米基因型不完全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玉米为同株异花植物,在自然状态下,花粉既可以落到同一植株的柱头上,也可以落到其他植株的柱头上。设控制高矮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为A、a。
【详解】A、由于显隐性不知道,所以取两株高茎玉米相互杂交,子代中未出现矮茎玉米,则亲本基因型可能为AA×AA或AA×Aa或aa×aa,即亲代两株高茎玉米基因型不一定相同,A错误;
B、取一株高茎玉米与一株矮茎玉米杂交,子代中高茎∶矮茎=1∶1,则亲本基因型应为Aa×aa,子代基因型为Aa、aa,所以亲子代高茎玉米基因型相同,B正确;
C、取一株高茎玉米与多株矮茎玉米杂交,子代中高茎∶矮茎=1∶1,说明高茎为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Aa×aa(多株),子代高茎植株的基因型为Aa,即亲子代高茎玉米基因型相同,C正确;
D、取多株高茎玉米与多株矮茎玉米杂交,若子代中高茎玉米数量明显多于矮茎玉米,则说明高茎为显性性状,亲代多株高茎玉米的基因型可能为AA和Aa,D正确。
故选A
25.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生物试题)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Ⅱ1与Ⅱ4均不携带致病基因,家系中所有个体染色体组成均正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确定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
B. Ⅲ2与Ⅰ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C. Ⅱ1与Ⅱ2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为0
D. 若I2仅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则Ⅲ1和Ⅲ2近亲婚配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为5/16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I1和I2正常,生下患甲病的女儿II2,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1和I2正常,生出患乙病的儿子II3,可判定该病为隐性遗传病,但无法进一步推知其在染色体的位置。可设甲病的控制基因为A、a,乙病的控制基因为B、b,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为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具体类型无法判定,A错误;
B、已知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若控制乙病的基因位于常染体,则其基因型为AABB,II4不携带致病基因,其基因型为AABB,II3基因型为1/3AAbb、2/3Aabb,III2不可能出现AABB的基因型,故Ⅲ2与Ⅰ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B错误;
C、若控制乙病的基因为位于常染色体,则I1和I2基因型均为AaBb,故II2基因型为aaBB或aaBb,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基因型为AABB,则其与Ⅱ2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为0;若控制乙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则I1基因型为AaXBXb,I2基因型为AaXBY,则II2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II1不携带致病基因,基因型为AAXBY,子代男孩可能患乙病,C错误;
D、若I2仅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则可确定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I1基因型为AaXBXb,I2基因型为AaXBY,II1基因型为AAXBY,II2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故III1基因型为AaXBY,II4基因型为AAXBXB,II3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故III2基因型为2/3AAXBXb、1/3AaXBXb,故Ⅲ1和Ⅲ2近亲婚配患甲病的概率为1/3×1/4=1/12,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1/12=11/12;乙丙的患病概率为1/4,不患乙病的概率为3/4,两病皆不患的概率为11/12×3/4=11/16,故患病概率为1-11/16=5/16,D正确。
故选D。
28.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生物试题)某种昆虫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R和r)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其中A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且A对a完全显性。基因R能降低红色素的含量,且降低的程度与R基因个数有关。将两只纯合白眼果蝇杂交,F1均为粉红眼,F1随机杂交得到F2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雄性
红眼:粉红眼:白眼=3:3:2
雌性
粉红眼:白眼=3:5
请回答:
(1) R(r)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其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属于____________。
(2) F1雄性个体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2中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
(3)将F2粉红眼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3中有______ 种表现型,其中白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4)欲鉴定F2中某白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取F2中一粉红眼个体与其杂交,发现子代中既没有红眼雌性个体,也没有白眼雄性个体。请写出该杂交的遗传图解。_______
【答案】 (1). X (2). 不完全显性 (3). AaXRY (4). 2 (5). 5 (6). 1/3 (7).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A基因控制红色素合成,且A对a完全显性。基因R能降低红色素的含量,且降低的程度与R基因个数有关。将两只纯合白眼果蝇杂交,F1均为粉红眼,说明F1中个体既含有A基因也含有R基因,F1随机杂交得到F2中雌性没有出现红眼,说明在雌性个体中一定含有R基因,而雄性个体中含有红眼个体,说明雄性个体中存在不含R基因的个体,由此可知R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中有差异,可判断R、r基因在X染色体上。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此可推测亲本基因型为AAXRXR×aaXrY,子一代基因型为AaXRY、AaXRXr,均表现为粉红眼。子二代中A-XRXR、aaXRX-表现为白眼雌性,A-XRXr表现为粉红眼雌性;A-XRY表现为粉红眼雄性,A-XrY表现为红眼雄性,aaX-Y表现为白眼雄性。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基因R能降低红色素的含量,且降低的程度与R基因个数有关,所以其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属于不完全显性。
(2)根据分析可知, F1雄性个体基因型为AaXRY,F2中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AAXrY、AaXrY共两种。
(3)F2粉红眼个体(1/3AAXRXr、2/3AaXRXr;1/3AAXRY、2/3AaXRY)随机交配,单独分析A、a基因,后代能出现AA、Aa、aa三种基因型,单独分析R、r基因,子代能出现XRXR、XRXr、XRY、XrY四种基因型,产生的F3中A-XRXR、aaXRX-为白眼雌性、A-XRXr为粉红眼雌性、A-XRY为粉红眼雄性、A-XrY为红眼雄性、aaX-Y为白眼雄性,故F3中共有5种表现型。A-XRXR、aaXRX-、aaX-Y均为白眼,单独分析A、a,F2均为1/3AA、2/3Aa,产生配子种类为A∶a=2∶1,后代中aa=1/3×1/3=1/9,A-=1-1/3×1/3=8/9,单独分析R、r,后代中XRXR∶XRXr∶XRY∶XrY=1∶1∶1∶1。所以F3中白眼个体所占比例为8/9×1/4+1/9×1/2+1/9×1/2=1/3。
(4)F2中粉红眼雌性个体基因型为1/3AAXRXr、2/3AaXRXr,F2中白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1/2aaXRY、1/2aaXrY,由于F2中某白眼雄性个体与F2中一粉红眼个体杂交,发现子代中既没有红眼雌性个体(A-XrXr),也没有白眼雄性(aaX-Y)个体,可知F2中粉红眼雌性个体基因型为AAXRXr、F2中白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RY,故遗传图解如下: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规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根据题意判断基因的位置并进行推理计算。
19.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一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自交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显性:隐性=2∶1,则可能是由显性纯合子死亡造成的
B. 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2∶3∶1,则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死亡造成的
C. 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 =2∶2∶1,则可能是由隐性个体有50%死亡造成的
D. 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 =4∶4∶1,则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造成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频率的计算: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
【详解】A、一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自交时,若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显性:隐性=2:1,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1/4,Aa=2/4,aa=1/4,则可能是由显性纯合子死亡造成的,A正确;
B、若自交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死亡,则Aa自交时,雌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a= 1:1,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a=2:1,后代中AA=,,,即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2∶3∶1,B正确;
C、Aa的豌豆植株自交时,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若隐性个体有50%死亡,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C错误;
D、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Aa自交时,产生的配子小A∶a=2∶1,即A=2/3,a=1/3,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 =4∶4∶1,D正确。
故选C。
20.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由位于X染色体上Ⅰ区段(与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由X和Y染色体上Ⅱ区段(同源区段)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突变型都是隐性性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
B. 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l中会出现白眼
C. 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
D. 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XBXB与突变型雄果蝇XbYb杂交,则F1的基因型为XBYb、XBXb,因而不会出现截毛,A错误;
B、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XAXA与突变型雄果蝇XaY杂交,则F1的基因型为XAY、XAXa,因而不会出现白眼,B错误;
C、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XBYB与突变型雌果蝇XbXb杂交,则F1的基因型为XBYb、XBXb,因而不会出现截毛,C正确。
D、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XAY与突变型雌果蝇XaXa杂交,则F1的基因型为XaY、XAXa,因而会出现白眼,D错误;
故选C。
24.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作物,是遗传实验常用的材料。玉米子粒的颜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相关物质的合成途径如图所示,基因A、a和B、b分别分布在第10、5号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红色子粒玉米Aabb自交,后代出现了白色子粒玉米,白色子粒玉米的产生是否为基因重组的结果?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纯合紫色子粒玉米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植株杂交产生F1,F1随机传粉,F2玉米子粒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F2紫色子粒玉米中纯合子占的比值为__________。
(3)A-、a-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A和a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为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现有AA、aa、AA-、A-a、aa-共5种玉米植株,请设计最合理的杂交实验方案(写出杂交组合即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不是,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没有发生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新组合 (2). 紫色:红色:白色=9:3:4 (3). 1/9 (4). aa(♀)×A—a(♂)、aa(♂)×A—a(♀)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1)红色子粒玉米Aabb自交,后代出现了白色子粒玉米aabb,白色子粒玉米的产生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因为白色子粒玉米的产生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没有发生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新组合。
(2)纯合紫色子粒玉米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植株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为AaBb,F1随机传粉即自交,F2玉米子粒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红色∶白色=9∶3∶4,F2紫色子粒玉米A-B-中纯合子AABB占的比值为1/9。
(3)验证染色休缺失的花粉不育时,应该使用A—a做父本;验证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时,应该使用A—a做母本。所以,最合理的杂交实验方案应该为aa(♀)×A-a(♂)、aa(♂)×A-a(♀)。
【点睛】本题考查有关遗传规律的综合运用和概率计算。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此类型是高考中考查的重点内容,学生应注意熟练掌握基因型的推导、概率计算的基本方法。
13. (广东省 2021届高三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如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不考虑发生变异)( )
A. I1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两个致病基因
B. 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 II1和Ⅱ2再生一个小孩不患病的概率为3/4
D. 若Ⅱ4和Ⅱ2基因型相同,Ⅱ3和Ⅱ4所生儿子中 50%患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Ⅲ1的父母都正常,则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相应基因用A、a表示)。
【详解】A、I1的基因型为Aa或XAXa,其初级卵母细胞经过了间期DNA复制,故含有2个致病基因,A正确;
B、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不能确定,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错误;
C、如果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II1(Aa)和Ⅱ2(Aa)再生一个小孩,患病(aa)的概率为1/4,不患病的概率为3/4,如果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II2(XAXa)和Ⅱ1(XAY)再生一个小孩,患病(XaY)的概率为1/4,不患病的概率为3/4,C正确;
D、如果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2和Ⅱ4基因型(Aa)相同,Ⅱ3(aa)和Ⅱ4(Aa)所生儿子中 50%患病(aa),如果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Ⅱ2和Ⅱ4基因型(XAXa)相同,Ⅱ3(XaY)和Ⅱ4(XAXa)所生儿子中 50%患病(XaY),D正确。
故选B。
18. (广东省 2021届高三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已知果蝇的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正常肢(R)对短肢(r)为显性,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将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中灰身与黑身比为1∶1,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现型比均为灰身∶黑身=6∶9。出现该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若F1中灰身果蝇相互交配,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2)现有品系甲(rrwv)、乙(RRWV)果蝇用于探究基因(R/r)和(V/v)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①请利用上述品系设计杂交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
②若基因(R/r)和(V/v)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请在下图画出 R/r 基因所在的位置_______。
【答案】 (1). AA致死(灰身显性纯合致死) (2). 灰身:黑身=2:1 (3). 方法一∶实验思路∶ 让甲与乙杂交产生 F1,F1与甲回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与结论∶若回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 1∶1∶1∶1,则基因 R/r 与 V/v遵循
自由组合定律。若出现其他结果,则不遵循。
方法二∶实验思路∶让甲与乙杂交产生 F1,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与结论∶若后代中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 9∶3∶3∶1,则基因 R/r 与 V/v遵循自
由组合定律。若出现其他结果,则不遵循。 (4).
【解析】
【分析】
萨顿利用了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利用了果蝇作为遗传实验的材料,在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Aa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 1,而后代出现2:1的性状分离比一般可以认为显性纯合致死,验证两对等位基因是否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通过自交后是否满足9:3:3:1的比例或测交后满足1:1:1:1的比例。
【详解】(1)黑身雌果蝇和灰身雄果蝇杂交,F1灰身黑身1:1,则F1的基因型为Aa和aa,F1杂交产生的后代应AA:Aa:aa=1:6:9,现在灰身:黑身=6:9,说明AA致死,F1的灰身(Aa)自交,后代AA:Aa:aa=1:2:1,AA死亡,子代灰身:黑身=2:1;
(2)①方法一∶实验思路∶ 让甲与乙杂交产生 F1,F1与甲回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与结论∶若回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 1∶1∶1∶1,则基因 R/r 与 V/v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出现其他结果,则不遵循;
方法二∶实验思路∶让甲与乙杂交产生 F1,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与结论∶若后代中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 9∶3∶3∶1,则基因 R/r 与 V/v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出现其他结果,则不遵循;
②若基因(R/r)和(V/v)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两者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
【点睛】本题考查了摩尔根的遗传实验、伴性遗传以及遗传定律的应用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摩尔根遗传实验的过程以及相关结论,能够根据题干中异常表现型比例推测可能的原因,同时根据图中两种基因存在的位置利用遗传定律计算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具有一定的难度。
9. (华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综合测试(二))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株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下列哪项不是产生这一结果所必需的( )
A. 人工授粉后,都要对母本进行“套袋”
B. 必须对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
C. F1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D. 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
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说明F1是双杂合子Aa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是AABB、aabb或者AAbb、aaBB。
【详解】A、人工授粉后,都要对母本进行“套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A正确;
B、不需要对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B错误;
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是F2中出现9:3:3:1的保证,C正确;
D、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是F2中出现9:3:3:1的保证,D正确。
故选B。
10. (华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综合测试(二))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
A. 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B. 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C. 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D. 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长翅与长翅果蝇杂交的后代中出现截翅果蝇,说明截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
【详解】A、根据截翅为无中生有可知,截翅为隐性性状,长翅为显性性状,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杂交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可知,亲本雌蝇一定为杂合子,B不符合题意;
C、无论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后代中均会出现长翅:截翅=3:1的分离比,C符合题意;
D、根据后代中长翅:截翅=3:1可知,控制翅形的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故可推测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华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综合测试(二))雌雄异体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狭叶(b)是显性,这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狭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用杂合宽叶雌株与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A. 1/2为宽叶雄株,1/2为狭叶雄株
B. 1/2为宽叶雄株,1/2为狭叶雌株
C. 1/2宽叶雄株,1/2为宽叶雌株
D. 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各占1/4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1)宽叶(B)对狭叶(b)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
(2)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用杂合宽叶雌株与狭叶雄株杂交,后代没有雌性。
【详解】杂合体宽叶雌株(XBXb)与窄叶雄株(XbY)杂交,雌配子为XB、Xb,由于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所以雄配子只有Y一种,则后代基因型为XBY、XbY,所以后代全部为雄株,一半是宽叶,一半是窄叶。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6. (华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综合测试(二))下图是甲病(基因A、a控制)和乙病(基因B、b控制)的遗传系谱图,其中3号个体不含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 6号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 AAXBY或 AaXBY
C. 7号和8号个体婚配所生后代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2
D. 若9号为女性乙病患者,则其致病基因来自于Ⅰ代中的4号个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依题意并分析图示:由“1号、2号和5号”、“3号、4号和8号”的表现型可知:甲病与乙病均为隐性遗传病。再结合“4号个体患有甲病、8号个体不患甲病”与“3号个体不含致病基因”可进一步推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由“1号和2号个体不患甲病、5号个体患甲病”可推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再根据“4号个体为患甲病的女性、8号个体为不患甲病的男性”可进一步推知: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3号和4号个体均不患乙病、8号个体患乙病”可推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再根据“3号个体不含致病基因”可进一步推知: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
B、若只研究甲病,则1号和2号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因此6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AA或Aa,若只研究乙病,则6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XBY,由此可见,6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AAXBY或 AaXBY ,B正确;
C、若只研究甲病,则1号和2号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3号和4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AA与aa,所以7号个体的基因型为1/3 AA、2/3 Aa, 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7号和8号个体婚配所生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2/3 ×1/4aa=1/6,正常的概率是1—1/6=5/6,若只研究乙病,则7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XBXb,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bY,7号和8号个体婚配所生后代患乙病的概率是1/2,正常的概率是1—1/2=1/2,所以7号和8号个体婚配所生后代只患一种病的概率1/6 ×1/2+1/2×5/6=1/2,C正确;
D、若9号为女性乙病患者,则9号的基因型为XbXb,这两个致病基因分别来自于Ⅱ代中的7号和8号个体,进而推知分别来自于Ⅰ代中的1号和4号个体,D错误。
故选D。
20. (华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综合测试(二))某观赏植物花色有红、白两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B、b表示)。现有甲、乙两个白花品系,分别与一纯合的红花品系丙杂交,结果如下表,据此回答问题。
杂交组合
组合1
组合2
P
甲×丙
乙×丙
F1类型及比例
全是红花
全是红花
F2类型及比例
红花:白花=9:7
红花:白花=3:1
(1)两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甲________,乙___________。
(2)杂交组合1的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若对F1测交,子代的现型和比例是______。杂交组合2的F2中,能稳定遗传的类型所占比例是________。
(3)补充完成下图模型,以说明基因是如何控制上述性状的。________
【答案】 (1). aabb (2). aaBB或AAbb (3). 5 (4). 红花:白花=1:3 (5). 1/2 (6).
【解析】
【分析】分析表格:实验组合1中,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9:7,是“9:3:3:1”的变式,由此可推知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Bb,且F2中,红色基因型为A_B_,白色的基因型有A_bb、aaB_、aabb;实验组合2中,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3:1,符合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则F1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红色基因型为A_B_,白色的基因型有A_bb、aaB_、aabb,甲、丙都为纯合,所以甲的基因型为aabb,丙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组合2中,F1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又由于丙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乙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2)杂交组合1的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若对F1的基因型为aabb,测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红花:白花=1:3,杂交组合2中,F1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所以F2中,能稳定遗传的类型所占比例是1/2。
(3)由以上分析可知,红色基因型为A_B_,白色的基因型有A_bb、aaB_、aabb,即A基因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示为红色,因此基因控制上述性状的图解为
。
【点睛】能根据表中信息推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是解题的关键。
21. (华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综合测试(二))如图所示果蝇染色体上存在控制眼色的基因(A/a和B/b),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其基因型与表现型如下表所示。另一对染色体上存在直毛(D)和非直毛(d)基因。
基因型
A_B_
A_ bb
aaB
aabb
表现型
暗红眼
褐色眼
朱砂眼
白眼
(1)正常情况'下,基因型如图所示的果蝇表现型为________,该果蝇减数分裂产生含有Ab配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
(2)若该果蝇与裼色眼非直毛的杂合子果蝇互相交配,子一代果蝇中表现暗红眼直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比例是__________。
(3)现有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果蝇,研究人员为了确定是A/B在一条染色体上,还是A/b在一条染色体上,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该雌性果蝇与___________杂交,观察并统计F1果蝇的眼色。
②若后代中__________,则说明AB在一条染色体上;若后代中__________,则说明Ab在一条染色体上。
【答案】 (1). 暗红眼直毛雄果蝇 (2). 0 (3). AABbXDXd或 AaBbXDXd (4). 1/4 (5). 白眼雄果蝇 (6). 暗红眼果蝇和自眼果蝇接近1:1 (7). 褐色眼果蠅和朱砂眼果蝇接近1:1
【解析】
【分析】
由题图和题意分析可知,A、B基因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b基因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存在连锁现象,且没有交叉互换。故该果蝇基因型为AaBbXDY,表现型为暗红眼直毛雄果蝇,控制眼色基因与直毛、非直毛基因能自由组合,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据图示可知,该果蝇基因型为AaBbXDY,如图所示的果蝇表现型为暗红眼直毛雄果蝇,由于AB连锁,该果蝇减数分裂产生含有Ab配子的概率为0。
(2)若该果蝇AaBbXDY与褐色眼非直毛的杂合子AabbXdXd果蝇互相交配,子一代果蝇中表现暗红眼直毛的基因型为AABbXDXd或AaBbXDXd,比例是1/2A_Bb×1/2XDXd=1/4。
(3)现有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果蝇,与白眼雄果蝇aabb杂交,若A/B在一条染色体上,则AaBb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AB和ab,后代为AaBb:aabb=1:1,则后代中暗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接近1:1;若A/b在一条染色体上,则AaBb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Ab和aB,后代为Aabb:aaBb=1:1,则后代中褐色眼果蝇和朱砂眼果蝇接近1:1;所以若后代中暗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接近1:1,则说明AB在一条染色体上;若后代中褐色眼果蝇和朱砂眼果蝇接近1:1,则说明Ab在一条染色体上。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减数分裂、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表格信息确定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能够设计实验确定基因的连锁关系。
10. (2021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一中南校区高三第四次调研考试)家蚕蛾(ZW型)的触角有多节数、中节数、少节数之分,分别受位于Z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1、B2、B3控制。现用雄性中节数家蚕蛾与多节数雌性家蚕蛾杂交,F1中雄性均为多节数,雌性中节数:少节数=1:1。回答下列问题:
(1)复等位基因B1、B2、B3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上述实验可知,复等位基因B1、B2、B3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本雄性中节数家蚕蛾的基因型为_______,若从F1中取出两只基因型不同的多节数雄性家蚕蛾请利用题干F1的家蚕蛾设计一次简便杂交实验进一步确定其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需写出相关基因型组合即可)。
(3)纯合中节数家蚕蛾抗病能力较强,请利用F1中家蚕蛾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获得纯合中节数雄性家蚕蛾。
①设计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挑选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碱基对(脱氧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2). B1对B2、B3为显性,B2对B3为显性 (3). (4). (5). 让F1中多节数雄性家蚕蛾分别与中节数雌性家蚕蛾杂交 (6). 从后代中出现中节数雌性(或不出现少节数)的杂交组合子代中,挑选出中节数雄性家蚕蛾即为纯合中节数家蚕蛾
【解析】
【分析】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基因,其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碱基对(脱氧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显隐性性状确定规则为:亲本无该性状个体,子代出现有该性状个体,该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无中生有为隐性);亲本有该性状个体,子代出现无该性状个体,该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有中生无为显性)。
伴性遗传: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一种遗传方式,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
【详解】(1)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基因中碱基对(脱氧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根据题目所给的杂交组合:雄性中节数家蚕蛾与多节数雌性家蚕蛾杂交,F1中雄性均为多节数,雌性中节数:少节数=1:1,可得两亲本基因型为:,子代基因型为:、、、。由此可知B1、B2、B3的显隐性关系为:B1对B2、B3为显性,B2对B3为显性。
(2)由题中子代雌性个体表现型可知,亲本中雄性中节数家蚕蛾基因型为。动物测定亲本基因型的方法为测交,即用基因型不同的多节数雄性家蚕蛾分别与杂交,所以杂交基因组合为:。
(3)根据题目要求,要选育纯种中节数家蚕蛾,即基因型为和两种个体,所以两亲本中必须携带有B2基因,因此选择子代中节数雌性家蚕蛾(基因型为:)与子代中多节数雄性家蚕蛾(基因型为:、)进行杂交,选择杂交后代不出现少节数家蚕蛾或出现中节数雌性家蚕蛾的组合,即亲本基因型为,后代中中节数雄性家蚕蛾即为纯合中节数家蚕蛾。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掌握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能够根据亲子代表现型差异确定亲子代基因型,明确ZW型性别决定中雌雄个体基因型与性别、性状的关系,据此确定杂交组合及子代表现。
17.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第三次联考)某种羊的毛色有白色和黑色两种,受常染色体上一对完全显隐性的等位基因(A/a)控制。若一头白羊(甲)和一头黑羊(乙)交配,产生两头白羊(丙和丁),不考虑突变和环境因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控制该种羊毛色的基因在遗传上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B. 若甲和乙都是纯合子则毛色性状中显性性状为白色
C. 若甲和乙的交配也称为测交,则甲羊的基因型为Aa
D. 甲和乙的基因型是不同的,但丙和丁的基因型是相同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一头白羊和一头黑羊交配,产生两头白羊,有可能白羊是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是Aa或AA(白羊)和aa(黑羊),也有可能白羊是隐性性状,亲本基因型是aa(白羊)和Aa(黑羊)。
【详解】A、一头白羊和一头黑羊交配,产生两头白羊,有可能白羊是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是Aa或AA(白羊)和aa(黑羊),也有可能白羊是隐性性状,亲本基因型是aa(白羊)和Aa(黑羊)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若甲和乙都是纯合子,则甲的基因型为AA,乙的基因型为aa,丙和丁的基因型为Aa,可见,毛色性状中显性性状为白色,B正确;
C、AA×aa和Aa×aa均可称为测交,若亲本甲(白羊)基因型是aa,亲本乙(黑羊)基因型是Aa,同样是测交,产生两头白羊(丙和丁)基因型是aa,C错误;
D、由于甲和乙的表现型不同,所以甲和乙的基因型是不同的,甲和乙的杂交组合无论是AA×aa,还是Aa×aa,丙和丁的基因型都是相同的,D正确。
故选C。
18.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第三次联考)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并利用假说演绎法得出遗传学三大定律中的两大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需除去母本豌豆的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
B. 孟德尔最先发现了基因,进而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 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 孟德尔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性及其比例不属于假说演绎的范畴
【答案】A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详解】A、豌豆具有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为了防止自交,母本需在花未成熟前进行完全去雄处理,A正确;
B、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没有发现基因,B错误;
C、不能根据表现型判断亲本的纯合,因为显性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表型一样,C错误;
D、孟德尔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性及其比例属于假说演绎的范畴,D错误。
故选A。
19.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第三次联考)玉米的株高受基因A和a控制,其中A控制高茎,a控制矮茎。适量的赤霉素能够促进植株增高,现有一株纯种矮茎玉米喷洒适量赤霉素后长成高茎,让其与基因型为Aa的高茎玉米杂交,子代中高茎植株占( )
A. 25% B. 50% C. 75% D. 10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有关分离定律的相关内容,玉米的株高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其中A控制高茎,a控制矮茎。现有一株纯种矮茎玉米喷洒适量赤霉素后长成高茎,喷洒赤霉素不改变其基因型,纯种矮茎玉米的基因型仍为aa,与基因型为Aa的高茎玉米杂交,子代中Aa:aa=1:1,高茎植株和矮茎植株各占50%。
【详解】现有一株纯种矮茎玉米喷洒适量赤霉素后长成高茎,喷洒赤霉素不改变其基因型,仍为aa,让其与基因型为Aa的高茎玉米杂交,根据分离定律可知,子代会出现Aa:aa=1:1,所以子代中高茎植株占50%,B正确。
故选B。
【点睛】分析题干信息,注意纯种矮茎玉米的基因型为aa,喷洒适量赤霉素后矮茎玉米长成高茎,但不改变其基因型,再根据分离定律进行计算即可。
20.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第三次联考)某植物的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花粉粒非糯性(E)对花粉粒糯性(e)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有品种甲(BBDDee)、乙(bbDDEE)丙(BBddEE)和丁(bbddee),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亲本
F1产生的生殖细胞类型及比例
组合一
甲×丁
BDe:Bde:bDe:bde=4:1:1:4
组合二
丙×丁
BdE:Bde:bdE:bde=1:1:1:1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对等位基因B/b、D/d和E/e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各不相同
B. 若乙×丁,所得F1再自交,则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
C. 检测“甲×丙”所得F1花粉的性状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若乙×丙,则所得F1能产生A种类型的花粉比例为1:1:1:1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表可知,甲和丁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BbDdee,如果基因B、b和基因D、d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1产生的四种配子BDe︰Bde,bDe︰bde=1︰1︰1︰1,由表中F1产生的四种配子BDe︰Bde︰bDe︰bde=4︰1︰1︰4可知基因B、b和基因D、d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配子Bde与bDe是交叉互换产生的,出现比例较低。
【详解】A、根据杂交组合一的结果可知,等位基因B/b和D/d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
B、由杂交组合二的结果可知,等位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结合上述分析,等位基因E/e和D/d的遗传也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乙丁所得F1再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B正确;
C、甲、丙的基因型分别是BBDDee、BBddEE,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BBDdEe,由于等位基因D/d和E/e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F1产生的花粉的类型及比例是BDE:BDe:Bde:Bde=1:1:1:1,花粉类型分别表现为长形非糯性、长形糯性、圆形非糯性、圆形糯性,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花粉的性状验证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由于等位基因B/b和D/d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乙丙所得F1虽能产生4种类型的花粉,但比例不是1:1:1:1,D错误。
故选B。
21.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第三次联考)已知某二倍体植物的高产与低产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一批亲本(亲本数量足够多)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杂交方案
杂交结果
甲组
高产×低产
高产:低产=7:1
乙组
低产×低产
全为低产
A. 表格中表现出低产性状的都是纯合子
B. 甲组亲本中,高产个体中杂合子:纯合子=1:3
C. 若甲组中高产亲本自交,则子代中低产个体占1/8
D. 该植物体细胞内有些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高产与低产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高产和低产杂交,子代高产数量比低产多得多,说高产为显性性状,低产为隐性性状。
【详解】A、低产性状是隐性性状,故表格中表现出低产性状都是纯合子,A正确;
B、甲组实验中高产个体的基因型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低产只能是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杂交产生,而子代低产占1/8(=1/2×1/4),说明亲本杂合个体的比例是1/4,B正确;
C、甲组本杂合体占1/4,自交产生的低产子代个体的比例为1/4×1/4=1/16,C错误;
D、植物体细胞内核基因是成对存在的,但质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D正确。
故选C。
22.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第三次联考)某昆虫的翅形有长翅(T1)、匙翅(T2)残翅(T3)三种T1、T2和T3这对复等位基因之间是完全显性关系。实验一:长翅个体甲与残翅个体乙交配,所得T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长翅:匙翅=1:1;实验二:长翅个体丙与长翅个体丁交配,所得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长翅雌性:匙翅雌性:长翅雄性:匙翅雄性=3:1:3: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长翅对匙翅和残翅为显性,匙翅对残翅为显性
B. T1、T2和T3这对复等位基因应位于常染色体上
C. 长翅个体甲、丙和丁的基因型不可能相同
D. 实验一的F1雌性和雄性中都有长翅:匙翅=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实验二”中,F1的表现型没有性别差异,说明控制翅形的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再结合“实验一”可推知,长翅对匙翅和残翅为显性,匙翅对残翅为显性。
【详解】A、由两个实验可推知,长翅对匙翅和残翅为显性,匙翅对残翅为显性,A正确;
B、“实验二”中,F1的表现型没有性别差异,说明控制翅形的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正确;
C、长翅个体甲、丙和丁的基因型可能都是T1T2,C错误;
D、由于翅形的遗传为常染色体遗传,所以实验一的F1雌性和雄性中都有长翅∶匙翅=1∶1,D正确。
故选C。
23.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第三次联考)某植物的花色由A/a和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的分布有2种情况,如图1和2所示。进一步研究发现当A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红花,否则开白花。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基因型为AaBb植株自交或测交,所得子代的表现性及其比例不可能为( )
A. 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9∶7
B. 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1∶3
C. 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1∶1
D. 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1∶1
【答案】D
【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图1中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其遗传过程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图2中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其遗传过程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一步研究发现当A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红花,否则开白花,即基因型为A_B_表现为红花,aaB_、A_bb、aabb表现为百花。
【详解】A、图1中的个体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9∶7,A正确;
B、图1中的个体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1∶3,B正确;
C、图2基因型的个体自交,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则其自交产生的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红花∶白花=1∶1,C正确;
D、图1中的个体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1∶3,图2基因型的个体测交,其测交产生的后代表现型全为白花,无论基因位置是图中的哪种情况,其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不会出现红花∶白花=1∶1,D错误。
故选D。
24.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第三次联考)大麦品系Ⅰ的麦穗性状表现为二棱、曲芒;品系Ⅱ的麦穗性状表现为六棱、直芒。研究人员将品系Ⅰ和品系Ⅱ杂交,F1麦穗性状全部为二棱曲芒。F1自交,得到F2,统计F2麦穗性状及其株数,如图所示。已知麦穗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大麦的麦穗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二棱和曲芒
B. 控制该大麦麦穗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 品系和品系Ⅱ杂交,所得F1产生的花粉中有1/4含A和B基因
D. 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两小麦植株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5:1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杂交,F1表现的性状为显性。
2、一对杂合子自交的常见比例是3:1,两对杂合子自交的常见比例为9:3:3:1(总和为16份)。
【详解】A、根据亲本是二棱曲芒和六棱直芒,杂交所得F1都是二棱、曲芒,可知二棱对六棱为显性,曲芒对直芒为显性,A正确;
B、从图中信息可知,F1自交得到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由此可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正确;
C、F1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雌配子和雄配子的种类均为AB:Ab:aB:ab=1:1:1:1,即F1产生的花粉中有1/4含和B基因,C正确;
D、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两小麦植株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D错误。
故选D。
25.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第三次联考)现有甲、乙两袋种子其中甲袋装的是玉米种子(基因型为AA的种子占40%、Aa的种子占60%),乙袋装的是豌豆种子(基因型为Dd的种子占25%、dd的种子占75%)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袋种子中,A基因的频率为70%,乙袋中D基因的频率为25%
B. 甲袋种子种下后,随机授粉,所得F1中Aa个体占42%
C. 乙袋种子种下后,自然繁殖,所得F1中含D基因的个体占13/16
D. 乙袋种子连续自然繁殖n代,所得Fn中含Dd个体占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甲袋子A基因的频率为40%+60%÷2=70%,乙袋中D基因的频率为25÷2=12.5%,甲袋种子种下后,随机投粉,所得F1中Aa个体占70%×30%×2=42%,乙袋种子种下后,自然繁殖,所得F1中含D基因的个体占1-(75%+25%×1/4)=3/16。
【详解】A.甲袋子A基因的频率为40%+60%÷2=70%,乙袋中D基因的频率为25÷2=12.5%,A项错误;
B.甲袋种子种下后,随机投粉,所得F1中Aa个体占70%×30%×2=42%,B项正确;
C.豌豆自然状态进行的是自交,所以乙袋种子种下后,自然繁殖,所得F1中含D基因的个体占1-(75%+25%×1/4)=3/16,C项错误;
D.乙袋种子连续自然繁殖n代,所得Fn含Dd个体占25%×=,D项错误。
故选B。
29.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第三次联考)分析有关遗传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兔子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且b1、b2、b3、b4之间具有一定次序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将不同毛色的兔子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组
杂交方案
F1性状
甲
纯种青色×纯种白色
青色
乙
纯种黑色×纯种褐色
黑色
丙
F1青色×F1黑色
青色:黑色:白色=2:1:1
(1)据表分析,表现型为青色的兔子对应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可能。
(2)让一只灰色雄兔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若子代中灰色兔、青色兔、白色兔、黑色兔和褐色兔都有,且灰色兔占___________%,那么该灰色雄兔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材料2:豌豆有较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如茎有高茎与矮茎、豆有饱满与不饱满、花的位置有腋生与顶生等,是遗传学实验的理想材料。
(3)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分别是___________、基因连锁和交换定律。
(4)孟德尔利用豌豆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时,对母本所做的相应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
(5)孟德尔分别让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饱满豆荚豌豆与不饱满豆荚豌豆杂交,花腋生豌豆与花顶生豌豆杂交,所得F1再自交,F2中高茎:矮茎=3:1、饱满:不饱满=3:1、腋生:顶生=3:1。
①豌豆茎的高度、豆的形状和花的位置中显性性状依次为___________。
②纯合高茎、不饱满、顶生豌豆与纯合矮茎、饱满、腋生豌豆杂交,所得F1再自交,若F2中与亲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___________,则表明控制这三对相对性状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1). 4 (2). 50 (3). Bb4 (4). 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5). 花未成熟前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6). 高茎、饱满、腋生 (7). 13/16
【解析】
【分析】
不完全显性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这一现象。遗传学的三大定律包括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连锁和交换定律,其中可以利用分离定律来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题目。
【详解】(1)由实验甲可知b1对b2为显性由实验乙可知b3对b4为显性,实验丙的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1b4:b1b3:b2b4:b2b3=1:1:1:1,又青毛:黑毛:白毛=2:1:1,则b1b4和b1b3均表现为青色,b2b4表现为白色,b2b3表现为黑色,所以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b1>b3>b2>b4。因此表现型为青色的兔子对应基因型有4种可能性。
(2)若一只灰色雄兔(B_)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都有,则该灰毛兔的基因组成中,除了含有B基因外,另外一个基因一定是b4,因为b4不会遮盖b1、b2、b3的表现,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Bb4,这样子代中灰毛个体占50%。
(3)遗传学三大定律包括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连锁和交换定律。
(4)豌豆的杂交实验,处理的都是母本,也就是花未成熟前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5)根据F2中3:1的性状分离比可以判断出高茎、饱满、腋生是三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假设A-a控制茎的高度,B-b控制豆荚的形状,C-c控制花的位置。纯合高茎、不饱满、顶生豌豆的基因型为AAbbcc,纯合矮茎、饱满、腋生豌豆的基因型为aaBBCC。若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不同的个体占。
【点睛】本题考查不完全显性条件下,基因分离定律应用,以及利用“拆分法”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概率计算,要求考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有较深入的理解与把握。
30.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第三次联考)玉米是遗传学实验常用的材料,现有3个纯合玉米品种:1个高株(高)、2个矮株(矮甲和矮乙)。用这3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玉米的株高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根据该实验结果(只考虑等位基因对数最少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合
F1
F2
第1组:矮甲×高
高
3高:1矮
第2组:矮乙×高
高
3高:1矮
第3组:矮甲×矮乙
高
9高:7矮
(1)玉米的株高由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
(2)亲本矮甲和矮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
(3)如果用矮甲和矮乙杂交得到的F1再与矮乙杂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是___________。
(4)第3组F2中高株玉米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让其全部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高株玉米与矮株玉米的比例为___________。
【答案】 (1). 2 (2). 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 AAbb(aaBB),aaBB(AAbb) (4). 高:矮=1:1 (5). AABB:AABb:AaBB:AaBb=1:2:2:4 (6). 高株:矮株=4:5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题图分析,第3组F2的表现型为9高∶7矮,为9∶3∶3∶1的变式,说明F1为双杂合子AaBb,并且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高株为A_B_,其他基因型为矮株,所以高株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矮株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
【详解】(1)表中数据显示,第3组F2的表现型为9高∶7矮,为9∶3∶3∶1的变式,说明F1为双杂合,并且该性状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组合3中F1为双杂合子AaBb,而其他的单显类型和双隐类型均表现为矮,因此亲本甲为AAbb(或aaBB),亲本乙为aaBB(或AAbb)。
(3)F1AaBb与矮乙aaBB(或AAbb)杂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是高∶矮=1∶1。
(4)第3组中F1为双杂合子AaBb,则F2中高株玉米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比例为1∶2∶2∶4,让其全部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高株的比例=1/9 +2/9 ×1/2 +2/9 ×1/2 +4/9 ×1/4 =4/9 ,所以后代中高株玉米与矮株玉米的比例为高株∶矮株=4∶5。
【点睛】熟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相关的基因型与性状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前提。
10.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遗传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提出了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下列哪项不是这些有规遗传现象所必须的因素
A. F1体细胞中各基因遗传信息表达的机会相等
B. F1自交后代各种基因型发育成活的机会相等
C. 各基因在F2体细胞中出现的机会相等
D. 每种类型雌配子与每种类型雄配子相遇的机会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
孟德尔杂交试验中,出现这些有规律遗传现象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详解】A.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F1体细胞中并不是所有的基因都表达,A错误;
B. F1自交后代各种基因型发育成活的机会相等是出现这些有规律遗传现象的必要因素之一,B正确;
C.各基因在F2体细胞出现的机会相等是出现这些有规律遗传现象的必要因素之一,C正确;
D.每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相遇的机会相等是出现这些有规律遗传现象的必要因素之一,D正确。
故选A。
11.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l全为扁形块根,Fl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l,则F2圆形块根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A. 2/3 B. 1/3 C. 8/9 D. 1/4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l,可判断萝卜块根形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双显性个体表现为扁形,单显性基因表现为圆形,双隐性表现为长形,单显性中有两个为纯合子,则F2圆形块根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6=1/3。
故选B。
12.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Y(黄色)和y(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
A. ♀Yy×♂yy B. ♀yy×♂yy
C. ♀yy×♂YY D. ♀Yy×♂Yy
【答案】C
【解析】
【分析】
黄色的基因型为YY、Yy,白色的基因型为yy。根据题意可知,雌性无论什么基因型均为白色。
【详解】由于yy在雌雄中均表现为白色,Y_在雌性中表现为白色,雄性中表现为黄色。要根据后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应该选择的杂交后代应该全部是Y_。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3.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A. 1/4 B. 1/8 C. 1/16 D. 1/3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每对性状分开计算,运用乘法原理,每对性状分开计算,运用乘法原理,只要是有一个亲本控制性状基因是杂合的,则子代1/2杂合,1/2纯合,所以这两个个体交配,亲本控制性状的基因四对均有杂合,DD与dd后代一定是杂合,所以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其余纯合的个体为1/2×1/2×1/2×1/2=1/16。
【详解】A.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其余纯合的个体为1/2×1/2×1/2×1/2=1/16,不是 1/4,A错误;B.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其余纯合的个体为1/2×1/2×1/2×1/2=1/16,不是 1/8,B错误;C.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其余纯合的个体为1/2×1/2×1/2×1/2=1/16,C正确;D.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其余纯合的个体为1/2×1/2×1/2×1/2=1/16,不是 1/32,D错误;故选C。
【点睛】易错点:纯合子包括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不能按照显性纯合子或者隐性纯合子计算纯合子概率。
16.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I的亲本基因型是
A. 甲为AAbb,乙为aaBB B. 甲为aaZBZB,乙为AAZbW
C. 甲为AAZbZb,乙为aaZBW D. 甲为AAZbW,乙为aaZBZB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中的两种杂交方式属于正交和反交。
正交和反交一般用来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性染色体遗传。如果是常染色体遗传,正交反交后代表现型雌雄无差别,反之则为性染色体遗传。
【详解】A、根据杂交组合2中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相联系,由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因此可以确定其中有一对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A错误;
B、杂交组合1中后代雌雄表现型相同,且都与亲本不同,可见子代雌雄个体应是同时含A和B才表现为褐色眼,如果甲的基因型为aaZBZB,乙的基因型为AAZbW,因此后代褐色眼的基因型为AaZBZb和AaZBW;由此可知反交的杂交组合2中亲本基因型为aaZBW和AAZbZb,后代雌性的基因型为AaZbW(红色眼)、雄性的基因型为AaZBZb(褐色眼),这个结果符合杂交2的子代表现,B正确;
C、如果甲为AAZbZb,乙为aaZBW,则子代AaZBZb(褐色眼)、AaZbW(红眼),杂交1后代表现型不同,C错误;
D、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性性染色体组成为ZW,D错误。
故选B。
17.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一种鱼的雄性个体不但生长快,而且肉质好,具有比雌鱼高得多的经济价值,科学家发现这种鱼 X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 D—d,含有 D 的精子失去受精能力,若要使杂交子代全是雄鱼,可以选择的杂交组合 为( )
A. XDXD ×XD Y B. XDXD×XdY
C. XD Xd ×Xd Y D. XdXd ×XDY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由于含有D的精子失去受精能力,所以XDY的个体只能产生一种含Y的能受精的精子,而XdY的个体能产生两种含Y和Xd的能受精的精子。
【详解】AB、因为含有D的精子失去受精能力,所以不存在XDXD的个体,AB错误;
C、XDXd×XdY→XDXd、XdXd、XDY、XdY,杂交子代既有雄鱼,也有雌鱼,C错误;
D、XdXd×XDY→XdY,杂交子代只有雄鱼,D正确。
故选D。
52.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级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1)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
①果蝇体色性状中,________为显性。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________;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
②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90只灰身果蝇和10只黑身果蝇,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会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实验二:光学显微镜观察果蝇有丝分裂的体细胞中可以看到_________条染色体,能否观察到4条染色体?__________(填“能”或“否”)
【答案】 (1). 灰身 (2). 性状分离 (3). 2/3 (4). 18% (5). 下降 (6). 自然选择 (7). 8或16条 (8). 否
【解析】
【分析】
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说明灰身是显性性状,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说明是常染色体遗传,且F1是杂合子Bb,则亲本是BB和bb。
【详解】(1)①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果蝇体色性状中 灰身为显性性状,F1灰身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F2的灰身果蝇基因型为:1BB、2Bb,其中杂合子占2/3。
②根据后代有990只灰身果蝇和10只黑身果蝇可知bb=10/1000,所以b的频率为1/10,B的频率为9/10,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2×1/10×9/10=18%,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容易被天敌发现而淘汰,所以灰身果蝇的比例会下降,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果蝇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前期、中期的细胞中可以看到8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可以看到16条染色体,不能观察到4条染色体,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观察到4条染色体。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解答遗传问题
19. (华中师大一附中 2020—2021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检测)某地区野生型果蝇(正常眼色)种群中,发现两只突变型褐眼雌果蝇,分别记为果蝇 A 和果蝇 B。为研究果蝇 A 和果蝇 B 的突变是否为同一突变类型,进行了如下实验(突变基因均能独立控制褐色素的合成而表现褐眼)。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组别
亲本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A×纯合正常雄果蝇
40 正常(♀): 38 褐眼(♀): 42 正常(♂)
实验二
B×纯合正常雄果蝇
62 正常(♀): 62 褐眼(♀): 65 正常(♂): 63 褐眼(♂)
实验三
实验二的子代褐眼雌、雄果蝇互相交配
25 正常(♀): 49 褐眼(♀): 23 正常(♂): 47 褐眼(♂)
A 果蝇 A 发生了显性突变且突变有纯合致死效应
B. 果蝇 B 发生了隐性突变且突变有纯合致死效应
C. 果蝇 A、B 为不同的突变类型,突变后的基因均有一定的致死效应
D. 让果蝇 A 与实验二中子代褐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出现褐眼与正常眼比例为 2﹕1
【答案】BD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表:实验一果蝇A与纯合正常雄果蝇,后代雌性一半正常,一半褐眼,而雄性只有雌性的一半,且表现为正常,说明果蝇A发生的突变是显性突变,且该突变具有致死效应,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实验二与实验三中子代眼色性状与性别无关,说明果蝇B的突变发生在常染色体上。
2、实验二中F1褐眼雌雄果蝇互相交配,后代正常:褐眼=1:2,说明显性纯合致死,即果蝇B发生的突变是显性突变,该突变也具有致死效应。综合实验二和三,可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详解】A、假设与果蝇A的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用A和a表示。若果蝇A发生了显性突变,且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果蝇A的基因型为XAXa,纯合正常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子代基因型为XAXa、XaXa、XAY、XaY,表现型为正常眼雌:褐眼雌:正常眼雄:褐眼雄=1:1:1:1,若突变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则雄蝇全为褐眼(XaY),A正确;
B、若果蝇B发生了显性突变,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果蝇B的基因型为Aa,纯合正常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则子代雌、雄果蝇中正常眼∶褐眼=1∶1,与实验二信息相符,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果蝇A、B为不同的突变类型,突变后的基因均有一定的致死效应,C正确;
D、实验一果蝇A基因型为bbXAXa,实验二B的基因型为BbXaXa、纯合正常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Y,中F1褐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Y,bbXAXa与BbXaY杂交,因XAY致死,所以后代出现褐眼果蝇的概率是1-1/2bb×(1/3XaXa+1/3XaY)=2/3,即出现褐眼与正常眼的比例为 2﹕1,D正确。
故选BD。
【点睛】解题的切入点为题文中的关键词“野生型果蝇(正常眼色)种群中发现两只突变型褐眼雌果蝇”和表格中显示的各杂交组合中“亲本的表现型、F1的表现型及性状分离比”,由此判断果蝇A和果蝇B的基因突变类型、突变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自设基因符号,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24. (华中师大一附中 2020—2021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检测)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2n)植物有窄叶和宽叶两种表现型,其中窄叶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B、b 控制。茎的粗细受另一对等位基因D、d 控制,基因型 DD 表现为粗茎,Dd 表现为中粗茎,dd 表现为细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体是指某对染色体缺失一条的个体,其染色体条数可以用 2n-1 来表示,单体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人工构建该种植株的单体系(窄叶)应有_____种单体。将宽叶植株与该种植物单体系(窄叶)中的全部单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当子代出现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时,则 可将宽叶基因定位于该单体所缺少的染色体上。
(2)若两对等位基因 B、b 与D、d 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电离辐射能使D、d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断裂,分别随机结合在 B、b 所在染色体的末端,形成末端易位。仅一条染色体发生这种易位的植株将高度不育。现将图基因型为BbDd 的植株在幼苗时期用电离辐射处理,欲判定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及易位的类型,通过观察该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的情况进行判断 (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①若出现_____种表现型的子代,则该植株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
②若出现_____,则该植株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末端易位。
③若D、d 所在染色体片段均发生了易位,且 d 基因连在 b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D 基因连在B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答案】 (1). n (2). 窄叶植株:宽叶植株=1:1 (3). 6 (4). 无子代 (5). 窄叶粗茎∶窄叶中粗茎∶宽叶细茎=1∶2∶1
【解析】
【分析】
1、生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因此从变异类型看,单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2、窄叶为显性,宽叶为隐性,若B/b所在染色体其中一条染色体缺失,则正常宽叶植株(bb)与窄叶植株(B0,0表示B所在的染色体缺少)交配,获得子代窄叶:宽叶=1:1;否则子代全部为窄叶植株;
3、B/b、D/d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因为D对d为不完全显性,因此有2×3=6种表现型;
4、若D连在B基因所在染色体,d连在b基因所在染色体,则B与D,b与d之间连锁遗传。
【详解】(1)单体为2n-1,该植物有对同源染色体,其单体可以是n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一条缺失,因此有n种单体,宽叶植株(bb),窄叶植株基因型(BB,自花传粉,一般为纯合子),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杂交,子一代应该全部为窄叶(Bb),宽叶植株基因在缺少的染色体上,植株杂交为B0×bb,产生后代Bb:b0=1:1,既宽叶:窄叶=1:1;
(2)①如果基因型为BbDd个体没有发生易位,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会出现6种表现型,比例是3:1:6:2:3:1,即如果出现6种表现型则该植株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
②根据题意知,仅一条染色体发生这种易位的植株将不育,因此如果该植株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末端易位,则不会产生后代;
③D、d所在染色体片段均发生了易位,且D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d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则该植株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BD:bd= 1 : 1 ,因为雌雄配子是随机结合因此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DD: BbDd: bbdd= 1:2:1,既窄叶粗茎:窄叶中粗茎:宽叶细茎=1:2:1。
【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 (华中师大一附中 2020—2021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检测)某地区野生型果蝇(正常眼色)种群中,发现两只突变型褐眼雌果蝇,分别记为果蝇 A 和果蝇 B。为研究果蝇 A 和果蝇 B 的突变是否为同一突变类型,进行了如下实验(突变基因均能独立控制褐色素的合成而表现褐眼)。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组别
亲本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A×纯合正常雄果蝇
40 正常(♀): 38 褐眼(♀): 42 正常(♂)
实验二
B×纯合正常雄果蝇
62 正常(♀): 62 褐眼(♀): 65 正常(♂): 63 褐眼(♂)
实验三
实验二的子代褐眼雌、雄果蝇互相交配
25 正常(♀): 49 褐眼(♀): 23 正常(♂): 47 褐眼(♂)
A 果蝇 A 发生了显性突变且突变有纯合致死效应
B. 果蝇 B 发生了隐性突变且突变有纯合致死效应
C. 果蝇 A、B 为不同的突变类型,突变后的基因均有一定的致死效应
D. 让果蝇 A 与实验二中子代褐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出现褐眼与正常眼比例为 2﹕1
【答案】BD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表:实验一果蝇A与纯合正常雄果蝇,后代雌性一半正常,一半褐眼,而雄性只有雌性的一半,且表现为正常,说明果蝇A发生的突变是显性突变,且该突变具有致死效应,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实验二与实验三中子代眼色性状与性别无关,说明果蝇B的突变发生在常染色体上。
2、实验二中F1褐眼雌雄果蝇互相交配,后代正常:褐眼=1:2,说明显性纯合致死,即果蝇B发生的突变是显性突变,该突变也具有致死效应。综合实验二和三,可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详解】A、假设与果蝇A的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用A和a表示。若果蝇A发生了显性突变,且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果蝇A的基因型为XAXa,纯合正常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子代基因型为XAXa、XaXa、XAY、XaY,表现型为正常眼雌:褐眼雌:正常眼雄:褐眼雄=1:1:1:1,若突变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则雄蝇全为褐眼(XaY),A正确;
B、若果蝇B发生了显性突变,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果蝇B的基因型为Aa,纯合正常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则子代雌、雄果蝇中正常眼∶褐眼=1∶1,与实验二信息相符,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果蝇A、B为不同的突变类型,突变后的基因均有一定的致死效应,C正确;
D、实验一果蝇A基因型为bbXAXa,实验二B的基因型为BbXaXa、纯合正常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Y,中F1褐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Y,bbXAXa与BbXaY杂交,因XAY致死,所以后代出现褐眼果蝇的概率是1-1/2bb×(1/3XaXa+1/3XaY)=2/3,即出现褐眼与正常眼的比例为 2﹕1,D正确。
故选BD。
【点睛】解题的切入点为题文中的关键词“野生型果蝇(正常眼色)种群中发现两只突变型褐眼雌果蝇”和表格中显示的各杂交组合中“亲本的表现型、F1的表现型及性状分离比”,由此判断果蝇A和果蝇B的基因突变类型、突变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自设基因符号,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24. (华中师大一附中 2020—2021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检测)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2n)植物有窄叶和宽叶两种表现型,其中窄叶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B、b 控制。茎的粗细受另一对等位基因D、d 控制,基因型 DD 表现为粗茎,Dd 表现为中粗茎,dd 表现为细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体是指某对染色体缺失一条的个体,其染色体条数可以用 2n-1 来表示,单体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人工构建该种植株的单体系(窄叶)应有_____种单体。将宽叶植株与该种植物单体系(窄叶)中的全部单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当子代出现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时,则 可将宽叶基因定位于该单体所缺少的染色体上。
(2)若两对等位基因 B、b 与D、d 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电离辐射能使D、d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断裂,分别随机结合在 B、b 所在染色体的末端,形成末端易位。仅一条染色体发生这种易位的植株将高度不育。现将图基因型为BbDd 的植株在幼苗时期用电离辐射处理,欲判定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及易位的类型,通过观察该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的情况进行判断 (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①若出现_____种表现型的子代,则该植株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
②若出现_____,则该植株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末端易位。
③若D、d 所在染色体片段均发生了易位,且 d 基因连在 b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D 基因连在B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答案】 (1). n (2). 窄叶植株:宽叶植株=1:1 (3). 6 (4). 无子代 (5). 窄叶粗茎∶窄叶中粗茎∶宽叶细茎=1∶2∶1
【解析】
【分析】
1、生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因此从变异类型看,单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2、窄叶为显性,宽叶为隐性,若B/b所在染色体其中一条染色体缺失,则正常宽叶植株(bb)与窄叶植株(B0,0表示B所在的染色体缺少)交配,获得子代窄叶:宽叶=1:1;否则子代全部为窄叶植株;
3、B/b、D/d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因为D对d为不完全显性,因此有2×3=6种表现型;
4、若D连在B基因所在染色体,d连在b基因所在染色体,则B与D,b与d之间连锁遗传。
【详解】(1)单体为2n-1,该植物有对同源染色体,其单体可以是n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一条缺失,因此有n种单体,宽叶植株(bb),窄叶植株基因型(BB,自花传粉,一般为纯合子),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杂交,子一代应该全部为窄叶(Bb),宽叶植株基因在缺少的染色体上,植株杂交为B0×bb,产生后代Bb:b0=1:1,既宽叶:窄叶=1:1;
(2)①如果基因型为BbDd个体没有发生易位,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会出现6种表现型,比例是3:1:6:2:3:1,即如果出现6种表现型则该植株没有发生染色体易位;
②根据题意知,仅一条染色体发生这种易位的植株将不育,因此如果该植株仅有一条染色体发生末端易位,则不会产生后代;
③D、d所在染色体片段均发生了易位,且D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d基因连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则该植株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BD:bd= 1 : 1 ,因为雌雄配子是随机结合因此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DD: BbDd: bbdd= 1:2:1,既窄叶粗茎:窄叶中粗茎:宽叶细茎=1:2:1。
【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豌豆自交实验要在花蕾期对母本去雄处理
B. 测交实验是对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巧妙验证
C. 正交和反交是为减小实验误差而做的重复试验
D. 雌雄配子数量不同导致子二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豌豆自交实验不需要去雄处理,A错误;
B、测交实验是对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巧妙验证,B正确;
C、正交和反交主要是为了区别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C错误;
D、雌雄配子数量比例不影响子二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D错误。
故选B。
22. (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地中海贫血症由常染色体上三个复等位基因控制,其显隐性关系为A>A+>a,并且A和a均为致病基因。已知一对患病夫妇生有一正常儿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正常儿子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B. 夫妇中至少有一方的基因型为AA+
C. 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通过基因突变实现的
D. 该对夫妇生育正常儿子是通过基因重组实现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等位基因A和a编码的蛋白质均不正常,从而导致地中海贫血,已知这三个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A>A+>a,可知患地中海贫血个体的基因型有AA、AA+、Aa、aa四种,正常个体的基因型有A+A+、A+a两种。
【详解】A、正常儿子的基因型可能是AA+,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正常个体的基因型有A+A+、A+a两种,因此夫妇中至少有一方的基因型为AA+,B正确;
C、复等位基因的出现是通过基因突变实现的,C正确;
D、该对夫妇生育正常儿子是通过基因分离实现的,D错误。
故选D。
24. (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三对性状均为完全显性,且不存在致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三对基因中有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D. 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中A和B、a和 b基因连锁,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A/a、B/b与D/d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a)和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三对基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
C、AaBb个体产生AB和ab配子,比例是1∶1,令其自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C错误;
D、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自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配子有AB、Ab、aB、ab四种,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D 正确。
故选D。
25. (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果蝇的红眼与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杂合红眼雌果蝇,其卵原细胞进行正常减数分裂的过程中,若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当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开时,细胞内可能存在( )
A. 四条X染色体,四个红眼基因
B. 两条X染色体,两个白眼基因
C. 四条X染色体,两个白眼基因
D. 两条X染色体,一个红眼基因,一个白眼基因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果蝇的红眼与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一只杂合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
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该杂合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发生了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因此当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开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相应的基因和染色体组成为XBXB或XbXb,B正确。
故选B。
36. (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如图所示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1号和6号肯定是携带者
B. 近亲结婚可提高此病的发病率
C. 若3号不携带致病基因,则8号患病的概率为0
D. 若7号不携带致病基因,则8号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1号和2号正常,其儿子5号患病,可判断该单基因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但无法确认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遗传。
【详解】A、不管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1号和6号都为女性且生出患病儿子,故肯定是携带者,A正确;
B、近亲结婚可提高隐性病的发病率,B正确;
C、3号不携带致病基因,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8号患病的概率为0,若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4号是携带者的概率是1/2,8号患病的概率为1/8,C错误;
D、若7号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4号是携带者的概率是1/2,则8号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D正确。
故选C。
44. (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果蝇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请回答以果蝇为材料开展研究的相关问题。
(1)选择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2)现有一裂翅果蝇(裂翅与非裂翅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d控制)种群,让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产生子代,子代果蝇中裂翅:非裂翅=2:1. 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请推测异常分离比出现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论上,该种群D基因须率将______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3)果蝇眼色由常染色体上的(A/a) 和X染色体上的(B/b) 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具体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A和a基因的基因位置_____(相同/不同), A/a 基因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
②一只纯合粉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有红眼、粉眼。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F1随机交配, F2中雄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繁殖速度快、培养周期短、相对性状明显等 (2). Dd (3). D基因纯合致死 (4). 下降 (5). 相同 (6).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7). AaXbY (8). 7:9:16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A_XBX-、A_XBY表现为红眼,aaXBX-、aaXBY表现为粉眼,A_XbXb、A_XbY、aaXbXb、aaXbY表现为白眼,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有:繁殖速度快、培养周期短、相对性状明显等。
(2)裂翅与非裂翅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d控制,让裂翅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产生子代,子代果蝇中裂翅:非裂翅=2:1,说明裂翅为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Dd,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DD纯合致死,由于D基因显性纯合致死,因此一裂翅果蝇种群,雌雄自由交配产生子代,理论上该种群D基因频率将下降。
(3)①A和a属于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座位相同。A/a基因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②由分析可知:纯合粉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_XbY、aaXbY,两者杂交,子代出现了红眼、粉眼,由于粉眼中aa纯合,而红眼为双显性,故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F1雌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XBXb:aaXBXb=1:1,雄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XBY:aaXBY=1:1,随机交配过程中雌配子有1/8AXB1/8AXb3/8aXB3/8aXb,雄配子有1/8AXB1/8AY3/8aXB3/8aY,则F2中雄蝇的表现性及比例为红眼:粉眼:白眼=7:9:1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学会根据细胞代谢途径写出不同表现型的基因组成,应用逆推法根据子代表现型推测亲本基因型,学会书写遗传图解,难度中等。
7.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个小桶中D和d的球的总数要相等
B. 若取四次球,必有两次取球组合为Dd
C. 从两个桶中取球组合模拟的是分离定律
D. 每个小桶要保证D和d两种球的数量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详解】AD、每个桶中不同颜色(或标D、d)的小球数量一定要相等,这样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但甲、乙两个小桶中的彩球总数量不一定相等,A错误,D正确;
B、不同彩球是随机结合的,所以若取四次球,不一定有两次取球组合为Dd,B错误;
C、本实验模拟的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的性状分离比,C错误。
故选D。
8.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玉米是雌雄同株单性花的倍体植物,其种子的甜味和非甜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但显隐性关系未知。现有非甜玉米(甲)和甜味玉米(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让甲、乙相互授粉,收获并种植两植株结的种子,二者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不同
B. 让甲、乙杂交,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一定能判断出种子甜味与非甜的显隐性关系
C. 让甲、乙分别自交,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一定能判断出种子甜味与非甜的显隐性关系
D. 若非甜对甜味为显性性状,则根据甲、乙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能判断出甲的基因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玉米的花是单性花,属于雌雄同株异花植物。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若甲、乙都是纯合子,让甲、乙相互授粉,收获并种植两植株结的种子,二者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相同,A错误;
B、若甲、乙分别是显性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让甲、乙杂交,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不能判断出种子甜味与非甜的显隐性关系,B错误;
C、若甲、乙都是纯合子,让甲、乙分别自交,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不能判断出种子甜味与非甜的显隐性关系,C错误;
D、非甜对甜味为显性性状,若甲、乙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非甜玉米:甜味玉米=1:1,则甲的基因型为Aa;若甲、乙杂交子代全为非甜玉米,则甲的基因型为AA,D正确。
故选D。
9.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素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基因B对b为显性;花色素的合成还受显性基因D的影响,基因D能抑制基因B或b的表达而使该植物开白花。图表示研究该植物花色遗传的杂交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基因B、b分别控制红色色素和粉色色素的合成
B. 基因D的存在会抑制基因B的表达
C. 若F2中的红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粉花植株约占1/6
D. 若F2中的红花植株与粉花植株杂交,子代不会出现白花植株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干及杂交实验可知,F2中的白花∶红花∶粉花=9∶3∶4,为9∶3∶3∶1比例的变式,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说明基因D能抑制基因B的表达而使该植物开白花,基因型D_B_表现为白花,基因型ddB_表现为红花,基因型D_bb和ddbb表现为粉花。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型ddB_表现为红花,基因型D_bb和ddbb表现为粉花,说明基因B、b分别控制红色色素和粉色色素的合成,A正确;
B、由分析可知,F2中的白花占9/16,基因型为D_B_,说明基因D能抑制基因B的表达,B正确;
C、由分析可知,F2中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1/3ddBB、2/3ddBb,自交子代中粉花植株(D_bb、ddbb)比例为2/3×1/4=1/6,C正确;
D、F2中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ddB_,粉花植株基因型为D_bb和ddbb,其中ddB_与D_bb杂交会产生基因型为DdBb的白花植株,D错误。
故选D。
13.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绿茧(A)对白茧(a)为显性。某基因型为Aa的雌雄个体发生了如下图所示的突变,含2条缺失染色体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种类型的突变都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 两种类型的突变个体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C. 突变型I和白茧家蚕杂交,子代可根据性状来判断性别
D. 突变型II和突变型I杂交,子代中白茧家蚕所占的比例为1/8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图可知:左图突变型I是2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易位到W染色体上,右图突变型II是2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易位到Z染色体上。
【详解】A、由题图分析可知:两种类型的突变都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A正确;
B、两种类型的突变个体属于同种生物,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
C、突变型I和白茧家蚕杂交,子代若为绿茧,则为雌蚕,若为白茧,则为雄蚕,子代可根据性状来判断性别,C正确;
D、突变型II产生配子0Z、0Za、AZ、AZa和突变型配子0Z、0WA、aZ、aWA杂交,子代16种组合中有4种因含2条缺失染色体不能发育,则白茧家蚕所占的比例为2/(16-4)=1/6,D错误。
故选D。
21.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果蝇的眼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A、a控制色素的产生,基因A对基因a为显性,其中某一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无色素时果蝇眼色为白色;基因D、d控制色素的类型,基因D对基因d为显性,其中一个基因决定紫色,另外一个基因决定红色。红眼雌性果蝇和白眼雄性果蝇杂交,F1有紫眼雌性果蝇和红眼雄性果蝇两种类型。F1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眼∶红眼∶白眼=3∶3∶ 2.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a存在时才能合成色素
B. 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A存在时才能合成色素
C. 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d控制紫色色素的合成
D. 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D控制紫色色素的合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 由题意可知,A、D同时存在,表现为紫眼,A存在、D不存在表现为红眼,A不存在、不论D是否存在都表现为白色。由题干信息可知,红眼(♀)×白眼(♂)→紫眼(♀)、红眼(♂),说明D、d位于X染色体上,子二代紫眼果蝇的比例是3/8,可以写成3/4 ×1/2 ,说明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亲本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X dX d 、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DY,子一代基因型是AaX D Xd、AaXd Y,故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A存在时才能合成色素;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D控制紫色色素的合成,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2.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下图是某家系中甲(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相关基因用B、b表示)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已知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9%,且I-3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 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I -3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
C. II-4的基因型可能是AAXBY或AaXBY
D. II-7和II -8的子代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7/400
【答案】BD
【解析】
【分析】
1.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
2.伴X性隐性遗传的遗传特征:①人群中男性患者远比女性患者多,系谱中往往只有男性患者;②双亲无病时,儿子可能发病,女儿则不会发病;儿子如果发病,母亲肯定是个携带者,女儿也有一半的可能性为携带者; ③男性患者的兄弟、外祖父、舅父、姨表兄弟、外甥、外孙等也有可能是患者;④如果女性是一患者,其父亲一定也是患者,母亲一定是携带者。
3.伴X性显性遗传病特征:①人群中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一倍,前者病情常较轻;②患者的双亲中必有一名是该病患者;③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都为患者,儿子全部正常; ④女性患者(杂合子)的子女中各有50%的可能性是该病的患者;⑤系谱中常可看到连续传递现象,这点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致。
【详解】A、II-2为患甲病的女性,她的父亲没有患病,所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9是患两种病的男性,因此,I-3和I-4必然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而I-3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可知,I-3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因此,乙病就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由项分析可知,I-3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且为甲病的致病基因,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B错误;
C、II-4为男性,不患乙病,因此,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Y,Ⅲ-1不患甲病,因此甲病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所以,II-4的基因型可能是AAXBY或AaXBY,C正确。
D、II-8不属 于这个家族,跟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他患甲病的概率按人群的概率来算,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9%,即Paa=Pa×Pa=9%,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30%,A基因频率为70%,由此可得,AA=49%,Aa=42%,aa=9%,因为II-8不患甲病,去掉aa重新取比例,II-8基因型为AA的比例占49/91,基因型为Aa的比例占=42/91,II-8不患乙病,基因型为XBY。
再来看II-7,她的父母都是Aa,II-9两病皆患,因此II-7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是AA,三分之二的可能是Aa;II-7和1I-8生过一个患乙病的男孩,因此基因型为XBXb。
II-7和II -8的子代同时患甲病,双方基因都为Aa才有四分之一的概率患甲病,即2/3×42/91×1/4;II-7和II -8的子代同时患乙病,必须II-7产生Xb的配子,且II-8产生含Y的配子,即1/2×1/2,因此,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2/3×42/91×1/4×1/2×1/2=7/364,D错误。
故选BD。
25.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豌豆的紫花(A)对白花(a)为显性,麻色(B)对非麻色(b)为显性,已知基因A、a位于3号染色体上。紫花非麻色豌豆与白花麻色豌豆杂交,F1均表现为紫花麻色,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非麻色∶紫花麻色∶白花麻色=1∶2∶1。回答下列问题∶
(1)用豌豆做杂交实验时,在人工授粉前要先对母本进行_______处理。碗豆在自然条件下繁殖能免受外来花粉的干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以上杂交实验及结果可知,亲本豌豆的基因型是___。请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说来解释F2的性状分离比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亲本、F1、F2及白花非麻色豌豆若干,从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上述假说∶
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以上假说成立,F2紫花麻色豌豆的自交后代出现了少量的白花非麻色植株,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出现该变异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去雄、套袋 (2). 豌豆是 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植物 (3). AAbb、aaBB (4). 基因B、b也位于3号染色体上(或基因B、b与基因A、a连锁或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或基因A与b、基因a与B连锁) (5). 让F2的紫花麻色豌豆与白花非麻色豌豆杂交(或让F1的紫花麻色豌豆与白花非麻色豌豆杂交) (6). 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非麻色∶白花麻色=1 ∶ 1,则该假说成立 (7).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四分体时期)
【解析】
【分析】
1、豌豆为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植物,花较大易操作、性状易区分的优点。在杂交实验的过程中,花粉成熟前需对母本的花进行去雄处理,防止其自花受粉,需要套袋,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3、紫花非麻色豌豆与白花麻色豌豆杂交,F1均表现为紫花麻色,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非麻色∶紫花麻色∶白花麻色=1∶2∶1,在F2中紫花:白花=3:1,麻色:非麻色=3:1;若2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F2中应该出现紫花麻色∶紫花非麻色∶白花麻色:白花非麻色=9:3:3:1的比值,而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非麻色∶紫花麻色∶白花麻色=1∶2∶1,则说明A、a和B、b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均位于3号染色体上,且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详解】(1)用豌豆做杂交实验时,在人工授粉前要先对母本进行去雄、套袋处理。碗豆在自然条件下繁殖能免受外来花粉的干扰,原因是豌豆为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植物。
(2)分析以上杂交实验及结果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和B、b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均位于3号染色体上,或基因A与b、基因a与B连锁。
(3)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上述假说,可以选择F2的紫花麻色豌豆与白花非麻色豌豆杂交,或F1的紫花麻色豌豆与白花非麻色豌豆进行杂交的杂交组合。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非麻色∶白花麻色=1 ∶ 1,则该假说成立。
(4)若以上假说成立,F2紫花麻色豌豆的自交后代出现了少量的白花非麻色植株,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
【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遗传的实质,关键考查考生对遗传定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6.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小鼠的毛色受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AY、A、a控制,在群体中小鼠的毛色对应的基因型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黄色
胡椒面色
黑色
AYA、AYa
aa
AA、Aa
(1)基因AY、A、a的不同可能在于 _____________。多只黄色雌雄小鼠随机交配,子代中黄色小鼠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两只雌雄小鼠交配,子代出现三种毛色,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小鼠毛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B、b的影响,当基因B存在时,基因AY、A和a才能表达,否则小鼠毛色表现为白色。现有胡椒面色和白色的雌雄小鼠若干,从中选择合适的材料,通过杂交实验来验证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杂交组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基因中碱基对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2). 2/3 (3). 不存在基因型为 AYAY的个体(或基因型为AYAY的个体死亡),亲本黄色小鼠均为杂合子,并且子代显性纯合致死 (4). AYa×Aa (5). 黄色 ∶胡椒面色∶黑色=2∶ 1 ∶ 1 (6). 让胡椒面色雄鼠与白色雌鼠交配 (7). 子代雌鼠不出现白色(或为黄色、胡椒面色、黑色)
【解析】
【分析】
由题表得出:AY>A>a,控制胡椒面色基因a是复等位基因中显隐性关系最小的,进而得出亲本的基因型,再答题。
【详解】(1)基因AY、A、a是复等位基因,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核苷酸序列不同(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多只黄色雌雄小鼠随机交配,故雌鼠和雄鼠中配子比例为AY∶A∶a=2∶1∶1,因此黄色(AYa、 AYA)为2+2+2+2=8,黑色(AA、Aa)为1+2=3,胡椒面色(aa)为1,AYAY为2×2=4(死亡)。 故黄色小鼠所占的比例8/(8+3+1)=2/3,故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AYAY 致死。
(2)由表中所表示基因型可知,黄色必存在希AY配子,胡椒面必存在a配子,黑色必存在A配子。因此要使子代出现三种毛色,亲本必存在AY、A、a三种配子;故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Ya×Aa,黄色1/2×1=1/2,胡椒面色1/2×1/2=1/4,黑色1/2×1/2=1/4,故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黄色 ∶胡椒面色∶黑色=2∶ 1 ∶ 1。
(3)要证明B、b位于X染色体上,则要后代雌雄的表现型比例不同,故为XBY,XbXb;要证明当基因B存在,基因AY、A、a才能表达,故要使子三代表现出三种毛色,所以有Aa×AYa;故杂交组合:胡椒面色雄鼠与白色雌鼠交配;预期结果∶子代雌鼠不出现白色(或为黄色、胡椒面色、黑色)。
【点睛】本题以小鼠的毛色为素材,考查复等位基因、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重点要求考生能根据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和得出结论。
23. (海原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关于孟德尔的豌豆遗传学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选择豌豆是因为自然条件下豌豆是纯合子,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B. 杂交实验时,对母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C. 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用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
D. 孟德尔首先提出假说,并据此开展豌豆杂交实验并设计测交进行演绎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
【详解】A、选择豌豆做实验材料是因为自然条件下豌豆是纯合体,且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A正确;
B、杂交实验时,对母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B正确;
C、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孟德尔用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C正确;
D、孟德尔首先进行豌豆杂交实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说,再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推理和验证,D错误。
故选D
24. (海原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以下有关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D. 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型,狗的长毛和短毛是相对性状,A错误;
B、隐性性状是指在杂交子一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B错误;
C、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C正确;
D、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纯合子,D错误。
故选C。
25. (海原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某养牛场有黑色牛和白色牛,假如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牛是杂种(Bb)还是纯种(BB),最合理的方法是( )
A. 让该公牛充分生长,以观察其肤色是否会发生改变
B. 让该黑色公牛与多头黑色母牛(BB或Bb)交配
C. 让该黑色公牛与多头白色母牛(bb)交配
D. 从该黑色公牛的表现型即可分辨
【答案】C
【解析】
【分析】
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详解】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牛是杂种(Bb)还是纯种(BB),最合理的方法是测交,即让该黑色公牛与多头白色母牛(bb)交配。若子代全为黑牛,则表明该黑色公牛是纯种(BB),若子代出现白牛,则表明该黑色公牛为杂种(Bb)。
故选C。
29. (海原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已知马有栗色马和白色马,栗色基因(G)对白色基因(g)呈完全显性。请分析回答问题。
(1)一匹栗色母马生了一匹白色小马,该母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2)与此母马交配的公马基因型为 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此母马进行测交,其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对栗色马生了一匹白色和一匹栗色小马,若这对马再生两匹小马,为一白、一栗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
(5)某农场养了一群马,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并根据毛色这一性状鉴定这是杂种还是纯种。为了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一鉴定所需的杂交工作,所采取的配种方案是用该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
现对其交配后代可能出现的结果,作出相应的鉴定:
第一种:若交配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栗色公马是杂种。
第二种:若交配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栗色公马是纯种。
【答案】 (1). Gg (2). Gg或gg (3). 栗色或白色 (4). Gg∶gg=1∶1 (5). 3/8 (6). 全白或者有白马 (7). 全是栗色(或不出现白马)
【解析】
【分析】
1、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子一代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子一代没有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测交:显性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杂交,子一代产生1:1的显性性状个体和隐性性状个体;
3、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1)由于母本为栗色马,生了一匹白色小马,已知栗色基因为显性基因,则该母马一定为杂合子,基因型为Gg。
(2)由于后代基因型为gg,则与Gg交配的公马的基因型为Gg或gg,表现型为栗色或白色。
(3)对该母马Gg进行测交,即与gg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Gg:gg=1:1。
(4)一对栗色马生了一白、一栗两匹小马,则该对栗色马的基因型为Gg,这对马又生了两匹小马,一白一栗包括第一匹是白色、第二匹为栗色和第一匹是栗色,第二匹是白色两种情况,概率各为:1/4×3/4和3/4×1/4,则后代一白、一栗的概率为3/16+3/16=3/8。
(5)要想鉴定一匹栗色公马是杂种还是纯种,并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一工作,可以用该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如果后代全为栗色,说明该公马为纯合子;若后代出现白色,说明该公马为杂合子。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5.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三12月教学测试)某种牛,基因型为AA的体色是红褐色,aa是红色,基因型为Aa的雄性红褐色,雌性红色。现有多只红褐色雄牛和多只红色雌牛进行随机交配,子代雄性中红褐色:红色=19:5,雌性中红褐色:红色=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亲本红褐色雄牛只有一种基因型Aa
B. 亲本红褐色雄牛有两种基因型,AA:Aa=1:3
C. 亲本红色雌牛只有一种基因型aa
D. 亲本红色雌牛有两种基因型,Aa:aa=3: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对于雄性:(AA+Aa)/aa=19:5,对于雌性:AA/(Aa+aa)=1:3,亲本雄性中可能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雌性中可能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设雄性中AA为x,Aa占比(1-x),雌性中Aa占比为y,aa为(1-y),因为雄性中红褐色:红色=19:5,雌性中红褐色:红色=1:3,得到:(1-x)/2×(y/2+1+y)=5/24,[x+(1-x)/2]×y/2=1/4,解得X=1/4,y=8/9,所以亲本雄牛中1/4AA,3/4Aa,雌牛中8/9Aa,1/9aa。
【详解】A、根据分析,亲本红褐色雄牛有两种基因型:AA和Aa,A错误;
B、根据分析,亲本红褐色雄牛有两种基因型:AA:Aa=1:3,B正确;
C、亲本红牛有两种基因型,Aa和aa,C错误;
D、亲本红色雌牛有两种基因型,Aa:aa=8:1,D错误。
故选B。
28.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三12月教学测试)某地区野生型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和残翅,眼色均为正常眼。现发现一只残翅褐眼雌性突变体,欲研究相关的遗传机制,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翅型和眼色的基因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
组别
亲本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残翅褐眼突变体♀×长翅正常眼♂
长翅正常眼♀:长翅褐眼♀:长翅正常眼♂=1:1:1
实验二
实验一子代长翅褐眼♀×实验子代长翅正常眼♂
长翅正常眼♀:长翅褐眼♀:残翅正常眼♀:残翅褐眼♀: 长翅正常眼♂:残翅正常眼♂=3:3:1:1:3:1
(1)根据杂交结果可知,褐眼为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且突变基因位于________(填“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实验一、实验二子代雌雄比例均为2:1的原因可能是:____ 。
(2)若实验二的子代随机交配,则后代中正常眼:褐眼=________,长翅正常眼雌性纯合子占____ 。
(3)请从实验二的子代中选出合适的个体,验证残翅褐眼雌性突变体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 。
【答案】 (1). 显性 (2). X染色体 (3). 基因型XBY致死 (4). 6∶1 (5). 3/28 (6).
【解析】
【分析】分析实验一:亲本残翅♀×长翅♂,后代雌雄性个体均为长翅,说明长翅对残翅为显性,且控制长翅和残翅的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褐眼突变体♀×正常眼♂,后代褐眼只出现在雌性中,说明正常眼对褐眼为隐性,又由于子代雌雄比为2:1,故控制正常眼和褐眼的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1)由实验一可知,褐眼突变体♀×正常眼♂杂交,后代中雌性个体中正常:褐眼=1:1,说明果蝇发生的褐眼突变是显性突变,且雌雄个体比为2:1,雄性个体中无褐眼,说明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该突变可能具有纯合致死效应。据题表和分析可知,实验一亲代的杂交组合为aaXBXb×AAXbY,杂交后代雄性只有常翅正常眼AaXbY ,同时实验二亲代杂交组合为AaXBXb×AaXbY,而子代中雄性眼色都是正常眼,无褐眼出现,且两次实验的子代雌雄比例均为2:1,推测可能是基因型XBY致死导致的。
(2)实验二子代关于眼色的基因型及比例,雌性为XbXb∶XBXb=1∶1,雄性为XbY一种,若随机交配,雌性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XB∶Xb=1∶3,雄配子为Xb∶Y=1∶1,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Y∶XBY=3/4 ×1/2∶1/4×1/2∶3/4×1/2∶1/4×1/2=3/8∶1/8∶3/8∶1/8,其中XBY致死,所以其后代中正常眼∶褐眼=6∶1;实验二亲本长翅基因型均为Aa,其后代关于翅形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故后代长翅正常眼雌性纯合子AAXbXb所占的比例为1/4 ×3/7=3/28。
(3)从实验二的子代中选择基因型为aaXBXb的残翅褐眼雌性和基因型为aaXbY的残翅正常眼雄性杂交,可以验证残翅褐眼雌性突变体的基因型,其遗传图解可表示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在伴性遗传中的应用以及异常遗传时个体比率的变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亲本褐眼果蝇为显性突变,据此可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和相关果蝇关于眼色的基因型。
18. (诸暨市2020年12月高三诊断性考试试题) 研究发现,二倍体曼陀罗11号染色体为3条时会导致果实发育为球形。为研究其遗传特性,用球形果曼陀罗和正常曼陀罗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
母本
父本
子代球形果比例
1
球形果
正常
25%
2
正常
球形果
0%
由此推测,球形果曼陀罗自花授粉的子代中,正常果的比例约为( )
A. 25%
B. 75%
C. 50%
D. 100%
【答案】B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曼陀罗是二倍体,因此含有2个染色体组。球形果曼陀罗的11号染色体含有3条,可形成的配子类型是含有11号染色体一条的配子和含有11号染色体两条的配子。如果两者育性相同,两种配子比例为1∶1,球形果与正常杂交,后代球形果∶正常=1∶1。表格信息显示,母本球形果×父本正常,后代球形果:正常=1∶3,说明含两条11号染色体的雌配子:含一条11号染色体的雌配子=1∶3,两者育性不同。同理,母本正常×父本球形果,后代无球形果,说明球形果父本形成的含两条11号染色体的雄配子无育性。
【详解】由分析可知,球形果母本形成的雌配子种类和比例是:含两条11号染色体的雌配子:含一条11号染色体的雌配子=1∶3,球形果父本只能形成含一条11号染色体的雄配子,含两条11号染色体的雄配子无育性,球形果曼陀罗自花授粉,子代正常果∶球形果=3∶1,球形果在子代中占25%,正常果占75%,即B正确。
故选B。
【点睛】
23. (诸暨市2020年12月高三诊断性考试试题) 神经性耳聋、腓骨肌萎缩症是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B、b和D、d基因控制。下图1为某家族相关的遗传系谱图,其中已死亡个体无法知道其性状,经检测IV21不携带致病基因。为了确定腓骨肌萎缩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科研人员对III9~III13个体含相关基因的DNA片段扩增后用某种限制酶处理,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神经性耳聋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腓骨肌萎缩症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
B. III10的基因型为BbXDXd
C. IV19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II3、II4、II5、II6
D. V22与V23婚配,他们后代中出现不患病男孩的概率是7/16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Ⅲ9和Ⅲ10不患神经性耳聋,而生下一患神经性耳聋女孩Ⅳ16,说明神经性耳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Ⅳ20和Ⅳ21生下一患腓骨肌萎缩症女孩,而且Ⅳ21不携带致病基因,说明腓骨肌萎缩症为显性病,再通过电泳结果比较Ⅲ10和Ⅲ12,发现男女患者致病基因型不同,且Ⅱ6为正常人,说明致病基因应在X染色体上,如果在常染色体上Ⅲ10和Ⅲ12电泳结果应该相同,所以腓骨肌萎缩症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详解】A、由分析可知,神经性耳聋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腓骨肌萎缩症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A正确;
B、由图可知,Ⅱ5和Ⅱ6有关腓骨肌萎缩症的基因型是XDXd、XdY,所以Ⅲ10的基因型是XDXd,因为Ⅳ18两病皆患,所以Ⅲ10神经性耳聋的相关基因为Bb,所以Ⅲ10的基因型为BbXDXd,B正确;
C、Ⅳ19患神经性耳聋,相关基因型为bb,其致病基因来自Ⅲ9和Ⅲ10各一个,而Ⅲ9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Ⅱ3或Ⅱ4,Ⅲ10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Ⅱ5或 Ⅱ6,故IV19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II3、II4、II5、II6,C正确;
D、IV21不携带致病基因,再结合遗传系谱图可知,V22的基因型为BbXdY,V23的基因型为1/2BBXDXd、1/2BbXDXd,所以他们后代中出现不患病男孩的概率是7/8(不患神经性耳聋概率)×1/4(不患腓骨肌萎缩症男孩的概率)=7/32,D错误。
故选D。
28. (诸暨市2020年12月高三诊断性考试试题)某动物(XY型性别决定)有尾和无尾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E/e)控制,基因型为EE的个体表现为有尾,ee的个体表现为无尾,Ee的个体雄性表现为有尾,雌性表现为无尾。毛色由另一对位基因(D/d)控制。纯合的白毛无尾雌性个体与纯合的黑毛有尾雄性个体为亲本进行杂交,F1中雌性个体均表现为黑毛无尾,雄性个体均表现为白毛有尾:无致死效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E/e、D/d 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F1中雌雄个体杂交,F2中出现_____种表现型,其中白毛有尾雌性个体占_____。
(2)一只有尾黑毛雄性个体与一只无尾白毛雌性个体多次杂交,所得F1中雌性全为无尾,雄性既有无尾又有有尾。请写出相关遗传图解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将荧光蛋白基因导入该动物的受精卵中,筛选出荧光蛋白基因成功整合到常染色体上的个体。经检测某雌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荧光蛋白基因(假定荧光蛋白基因均能正常表达)。此雌性个体与正常雄性个体交配,若荧光蛋白基因只存在于一条染色体上,则后代中能产生荧光的个体所占比值是_____。若两个荧光蛋白基因存在于两条染色体上,则后代中能产生荧光的个体所占比值是_____。
【答案】 (1). 自由组合定律 (2). E/e位于常染色体上,D/d 位于X染色体上 (3). 8 (4). 1/16 (5). (6). 1/2 (7). 1或3/4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有尾和无尾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雄性有尾的基因型为EE或Ee,雄性无尾的基因型为ee;雌性有尾的基因型为EE,雌性无尾的基因型为Ee或ee;纯合的白毛雌性个体与纯合的黑毛雄性个体进行交配,子代中雌性个体均表现为黑毛,雄性个体均表现为白毛,说明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黑毛为显性性状,双亲的基因型为XdXd和XDY。
【详解】(1)根据“纯合的白毛雌性个体与纯合的黑毛雄性个体交配,子代中雌性个体均表现为黑毛,雄性个体均表现为白毛”可知,等位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又因为等位基因E/e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等位基因D/d和E/e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中雌雄个体杂交,即EeXDXd×EeXdY,F2中出现E_XDXd、eeXDXd、E_XdXd、eeXdXd、E_XDY、E_XdY、eeXDY、eeXdY这些基因组成。则表现型有:黑毛有尾雌、黑毛无尾雌、白毛有尾雌、白毛无尾雌、黑毛有尾雄、白毛有尾雄、黑毛无尾雄、白毛无尾雄共8种,其中白毛有尾雌性个体(EEXdXd)占1/4×1/4=1/16。
(2)由有尾黑毛雄性个体( E_XDY)与无尾白毛雌性个体(eeXdXd)多次杂交,所得F1中雌性全为无尾,雄性既有无尾又有有尾,可知亲代有尾黑毛雄性个体为 EeXDY。故遗传图解为:
(3)①两个荧光蛋白基因只存在于一条染色体上,此雌性个体只产生2种配子,即含荧光蛋白基因和不含荧光蛋白基因,比例为1:1,与正常雄性个体交配,则后代中能产生荧光的个体所占比值是1/ 2 。②两个荧光蛋白基因存在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此雌性个体产生3种配子,即含2个荧光蛋白基因、含1个荧光蛋白基因和不含荧光蛋白基因,比例为1:2:1,与正常雄性个体交配,则后代中能产生荧光的个体所占比值是 3 /4 。③两个荧光蛋白基因存在于两条同源染色体上,此雌性个体产生1种配子,即都含荧光蛋白基因,与正常雄性个体交配,则后代中能产生荧光的个体所占比值是1。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及伴性遗传。能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释遗传现象,知道伴性遗传的遗传特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1级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能参与性别决定
B. 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父亲
C. 人群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患者中部分女性症状较轻
D. 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过程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性染色体有决定性别的基因,但不是所有基因都与性别有关。例如色盲等伴性遗传病,其基因也在性染色体上却与性别决定无关,A错误;
B、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基因型为XBXb,其中致病基因Xb可能来自父亲也可能来自母亲,B错误;
C、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DXD或XDXd,其中XDXd症状较轻,C正确;
D、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指受精作用,D错误;
故选C。
6.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1级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B. 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验证,得到的实验结果不一定与预期相符
C.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 利用类比推理法得出的推论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假说-演绎法是指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演绎推理并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类比推理法是指将未知的和已知的作比较,根据惊人的一致性推理并得到结论。
【详解】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这是实验材料的特点,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A正确;
B、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不一定与预期相符,实验结果与预期相同,说明假说正确,可得出结论,若实验结果与预期不同,需重新设计实验再验证,B正确;
C、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摩尔根利用果蝇得出的结论,C错误;
D、利用类比推理法得出的推论不具有逻辑必然性,仅是假说,不一定正确,D正确。
故选C。
【点睛】利用假说-演绎法的实例:孟德尔发现两大遗传规律、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利用类比推理法的实例: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9.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1级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在一个家庭中的遗传图谱,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B. 导致该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结构异常
C. Ⅱ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或1/2
D. 如Ⅱ4为携带者,则Ⅱ3与Ⅱ4的子女患病率为1/6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2没有病,但所生子女中5儿子有病,无中生有为隐性,所以可以判断这种遗传病是隐性遗传病,但不能确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还是伴X隐性遗传。
【详解】A、根据图示分析,这种遗传病既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
B、图示为某单基因遗传病在一个家庭中的遗传图谱,所以导致该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B错误;
C、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是携带者的概率是2/3 ;若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是携带者的概率是1/2 ,C正确;
D、若Ⅱ4为致病基因携带者,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3与Ⅱ4的子女患病率为2/3 ×1/4 =1/6 ,D正确 。
故选B。
12.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1级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具有甲图中基因型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中AaBbDD个体的概率为1/4
B. 乙图中黑方框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
C. 丙图所示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2
D. 丁图所示的哺乳动物的细胞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者第一极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甲的基因型为AaBbDD,这样的个体可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ADB、ADb、aDB和aDb。图乙的家庭中患病的均为男性,由于患者的父母都正常,因此可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图丙的女性基因型为XAXa,男性基因型为XAY,则他们的后代基因型女性为XAXA、XAXa,男性为XAY、XaY,也即所生的后代中女孩都表现正常,男孩中有一半患病。图丁细胞处于细胞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共有10条染色体,每一个子细胞中只有5条染色体,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据此分析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详解】A、图甲中生物自交后代产生AaBbDD的生物体的概率为1/2×1/2×1=1/4,A正确;
B、图乙中男性患者的父亲正常,不可能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B错误;
C、图丙所示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男孩的基因型为1/2XAY或1/2XaY,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1/2,C正确;
D、图丁表示哺乳动物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该细胞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者第一极体,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通过图像综合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3.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1级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科研人员将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烟草细胞培育转基因烟草,如图①②③为两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随机整合在染色体上的三种转基因烟草植株的细胞示意图,整合后的基因随染色体的基因一起复制。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植株②产生的卵细胞中一定含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
B. 植株①的一个花粉细胞中可能不含红色荧光蛋白基因
C. ①②③植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都有4条染色体含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
D. ①③植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体细胞可能含有4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
①植株相当于是红色荧光蛋白基因杂合子,其产生的配子中有12含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
②植株相当于是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纯合子,其产生的配子均含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
③植株相当于是红色荧光蛋白基因杂合子,其产生的配子中有34含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
【详解】A.植株②同源染色体上均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产生的卵细胞中一定含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A正确;
B.植株①相当于是红色荧光蛋白基因杂合子,植株①减数分裂产生的花粉细胞中不一定含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B正确;
C.有丝分裂后期植株①只有2条染色体含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C错误;
D.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含四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有①和③,D正确。
故选C。
16.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1级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在某小鼠(2n=40)种群中,毛色受三个复等位基因(AY、A、a)控制,AY决定黄色、A决定鼠色、a决定黑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中基因AY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时期死亡,且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AY>A>a。现用AYA和AYa两种黄毛鼠杂交得F1,F1个体自由交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F1中小鼠的表现型和比例为黄色:鼠色=2:1
B. F2黄色小鼠有三种基因型
C. F2中黄色小鼠所占比例为1/2
D. F2鼠色小鼠中基因型为Aa的比例为2/3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可知,AYA和AYa两种黄毛鼠杂交得F1,F1为1AYAY(死亡)、1AYA(黄色)、1AYa(黄色)、1Aa(鼠色),因此黄色:鼠色=2:1,AY的基因频率=1/3,A的基因频率=1/3,a的基因频率=1/3。F1个体自由交配,F2为AYAY(死亡)=1/9、AYA(黄色)=2/9、AYa(黄色)=2/9、Aa(鼠色)=2/9、AA(鼠色)=1/9、aa(黑色)=1/9。因此F2中AYA黄色:AYa黄色:Aa鼠色:AA鼠色:aa黑色=2:2:2:1:1,则F2中黄色:鼠色:黑色=4:3:1。
【详解】A、由分析可知,F1中小鼠的表现型和比例为黄色:鼠色=2:1,A正确;
B、F2黄色小鼠有AYA、AYa两种基因型,B错误;
C、由分析可知,F2中黄色:鼠色:黑色=4:3:1,因此子二代小鼠中黄色鼠比例为1/2,C正确;
D、F2鼠色小鼠中基因型为Aa比例为2/(2+1)=2/3,D正确。
故选B。
1. (四川省成都市2020-2021学年高新区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某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株,其红花和白花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宽叶和窄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将纯合的红花宽叶和白花窄叶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宽叶,F1自由交配,F2中红花宽叶雌株:红花宽叶雄株:红花窄叶雄株:白花宽叶雌株:白花宽叶雄株:白花窄叶雄株=10:5:5:2:1:1。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叶形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原因是______。
(2)请写出亲本基因型______。
(3)从实验结果推测,F2比例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含基因______的花粉部分不育,其所占比例为______。请选用题干中已有的实验材料通过一代杂交实验验证上述推断,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
【答案】X F2雌株只有宽叶,雄株中宽叶:窄叶=1:1,表现出性状遗传和性别相关联 AAXBXB、aaXbY a 50%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控制叶形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原因是F2雌株只有宽叶,雄株中宽叶:窄叶=1:1,表现出性状遗传和性别相关联。
(2)F1全是红花,F2中出现了白花,说明红花是显性;宽叶:窄叶=3:1,雌性:雄性=1:1,F1基因型为AaXBXb,AaXBY,由此推测出纯合的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
(3)从实验结果推测,F2中红花:白花=10:2=5:1,即aa个体减少,可能是含基因a的花粉部分不育,由于子一代关于花色的基因型为Aa,假设a花粉的不育率为X,雌配子正常,则有Aa产生雄配子的比例为A:a=:(1-X),调整比例后,a花粉的概率=,而a雌配子所占的比例为,故有×=,解得X=50%,说明a花粉不育率为50%,要验证上述推断,可将F2中的白花雌株(aa)和F1中的红花雄株(Aa)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若a花粉不育率为50%,则Aa产生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a=2:1,子代中红花:白花=2:1。
故答案为:
(1)X F2雌株只有宽叶,雄株中宽叶:窄叶=1:1,表现出性状遗传和性别相关联
(2)AAXBXB、aaXbY
(3)a 50%
实验思路:将F2中的白花雌株和F1中的红花雄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
预期结果:子代中红花:白花=2:1
分析题干:纯合的红花宽叶和白花窄叶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宽叶,说明红花宽叶为显性性状,F1自由交配,F2中红花宽叶雌株:红花宽叶雄株:红花窄叶雄株:白花宽叶雌株:白花宽叶雄株:白花窄叶雄株=10:5:5:2:1:1,即雄性中红花:白花=10:2=5:1,宽叶:窄叶=1:1,雌性中红花:白花=5:1,全为宽叶,说明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
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以及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考生要能够根据表格中确定亲本的基因型,再结合题意答题。
5.(辽宁省2020~2021学年新高考联合调研考试) 果蝇的眼色有红眼、伊红眼、白眼之分,分别受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1、A2、A3控制。为研究眼色的遗传规律,某小组用一只伊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F1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既有伊红眼,也有白眼。以上有关杂交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F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有2种
B. 3个等位基因之间显隐性关系为A1>A2>A3
C. A1、A2、A3的产生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D. F1中的雌果蝇与伊红眼雄蝇杂交,子代出现的伊红眼雌蝇全为纯合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果蝇的眼色有红眼、伊红眼、白眼之分,分别受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1、A2、A3控制,一只伊红眼雌果蝇(XA2X ̄)与红眼雄果蝇(只有XA1Y基因)杂交,F1中雌果蝇全为红眼,由此可以确定(A1)红眼对伊红眼(A2)是显性;又由于“F1中雄果蝇(XA2Y、X ̄Y)既有伊红眼,也有白眼”,说明亲本中伊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A2XA3,则表明伊红眼(A2)对白眼(A3)是显性。
【详解】A、据分析可知,F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有XA1XA2、XA1XA3,A正确;
B、根据分析可以看出,3个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A1>A2>A3,B正确;
C、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正确;
D、F1雌果蝇的基因型有XA1XA2、XA1XA3,伊红眼雄蝇基因型是XA2Y,所以若F1中的雌果蝇与伊红眼雄蝇杂交,子代会出现XA2XA3的伊红眼雌果蝇,故子代雌果蝇不全为纯合子,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基因分离定律分析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三个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以及亲本的基因型。
7.(辽宁省2020~2021学年新高考联合调研考试) 某动物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科研人员调查不同区域内该动物的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了基因频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浅色岩Q区的深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D、Dd
B. 与深色熔岩床区相比,浅色岩P区的杂合子频率高
C. 与浅色岩P区相比,浅色岩Q区的隐性纯合子频率低
D. 深色个体与浅色个体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浅色岩P区:深色表现型频率为0.18,因为动物的毛色(深色)与环境(浅色岩)差异大易被天敌捕食,D基因频率为0.1,则d基因频率为1-0.1=0.9;深色熔岩床区:深色表现型频率为0.95,因为动物毛色与环境差异小不易被天敌捕食,D的基因频率为0.7,则d的基因频率为1-0.7=0.3;浅色岩Q区的深色表现型频率为0.50,因为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D的基因频率为0.3,则d的基因频率为1-0.3=0.7。
【详解】A.该动物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由题图分析可知,浅色岩Q区的深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D、Dd,A正确;
B.深色熔岩床区杂合子(Dd)的频率=2×0.7×0.3=0.42,而浅色岩P区杂合子(Dd)的频率=2×0.1×0.9=0.18,故与深色熔岩床区相比,浅色岩P区的杂合子频率低,B错误;
C.浅色岩P区隐性纯合子(dd)的频率=0.9×0.9=0.81,而浅色岩Q区隐性纯合子(dd)的频率=0.7×0.7=0.49,因此,与浅色岩P区相比,浅色岩Q区的隐性纯合子频率低,C正确;
D.据图分析可知,深色个体在深色熔岩床区的表现型频率高,而在浅色岩P区和浅色岩Q区的表现型频率较低,因此,深色个体与浅色个体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的影响,D正确。
故选B。
11. (辽宁省2020~2021学年新高考联合调研考试)如图表示控制三对相对性状的三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假设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交叉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a,B、b和D、d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 基因型为AaDd和aaDd的个体杂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
C. 仅考虑A/a,B/b基因的遗传,图中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比例为3:1
D. 图中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8种配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A、a和B、b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d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与A、a和B、b之间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由题图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可知,A、a,B、b和D、d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
B、因为A、a和D、d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自由组合,则基因型为AaDd和aaDd的个体的杂交后代会出现的基因型有AaD_、aaD_、Aadd、aadd,其对应的表现型比例为3:3:1:1,B 正确;
C、由于A、a和B、b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出现2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C正确;
D、因A、B基因连锁,a、b基因连锁,故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4种配子,D错误。
故选D。
17.(辽宁省2020~2021学年新高考联合调研考试) 水稻的糯稻和非糯稻为一对相对性状,其中糯稻中支链淀粉含量接近100%且黏性很强。现用纯合的糯稻植株和非糯稻植株进行了四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相关基因用A、a,B、b,C、c…表示)
实验一:非糯稻×糯稻→F1全为非糯稻→F1自交→F2中非糯稻:糯稻=3:1。
实验二:非糯稻×糯稻→F1全为非糯稻→F1自交→F2中非糯稻:糯稻=9:7。
实验三:非糯稻×糯稻→F1全为非糯稻→F1自交→F2中非糯稻:糯稻=27:37。
实验四:非糯稻×糯稻→F1全为非糯稻→F1自交→F2中非糯稻:糯稻=81:175。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水稻的糯稻与非糯稻至少由4对等位基因控制
B. 非糯稻为显性性状,实验二中F1基因型有2对基因杂合
C. 实验三中,让F1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非糯稻:糯稻=1:7
D. 实验三中,F2的非糯稻植株中杂合子占19/27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四组实验中,相对性状的植株杂交,F1代均是非糯性稻,说明非糯性稻为显性性状。实验四中F2代非糯性:糯性=81:175,比例之和为256=44,说明至少有4对等位基因控制。
【详解】A、杂交实验四中,F2中非糯稻植株所占的比例是81/256,即(3/4)4,故水稻的糯稻与非糯稻至少由4对等位基因控制,A正确;
B、非糯稻植株和糯稻植株杂交,F1全为非糯稻,故非糯稻为显性性状,由实验二的“F2中非糯稻:糯稻=9:7”可推知,实验二中F1基因型有2对基因杂合,B正确;
C、由实验三的结果可知,实验三中的F1基因型有3对基因杂合,故让F1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非糯稻:糯稻=1:7,C正确;
D、实验三中,F2的非糯稻植株中纯合子占(1/3)3=1/27,则杂合子占1-1/27=26/27,D错误。
故选ABC。
18. (辽宁省2020~2021学年新高考联合调研考试)水稻存在雄性不育基因:其中 R(雄性可育)对 r(雄性不育)为显性,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对等位基因;N(雄性可育)与 S(雄性不育)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基因;只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为雄性不育基因时,个体才表现为雄性不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R、r 和 N、S 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水稻种群中雄性可育植株共有 6 种基因型
C. 母本 S(rr)与父本 N(rr)的杂交后代均为雄性不育
D. 母本 S(rr)与父本 N(Rr)的杂交后代均为雄性可育
【答案】C
【解析】
【分析】
题意分析,雄性的育性由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包括:N(RR)、N(Rr)、N(rr)、S(RR)、S(Rr)、S(rr)。由于“只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为雄性不育基因时,个体才表现为雄性不育”,因此只有S(rr)表现雄性不育,其它均为可育。
【详解】A、遗传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细胞质中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即R、r 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由分析可知,只有S(rr)表现雄性不育,其它均为可育,即水稻种群中雄性可育植株共有5种基因型,B错误;
C、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所产生的后代细胞质基因均来自母本,而细胞核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母本S(rr)与父本N(rr)的杂交,后代细胞质基因为S,细胞核基因为rr,即产生的后代均为雄性不育,C正确;
D、母本S(rr)与父本N(Rr)的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S(Rr)、S(rr),即后代一半雄性可育,一半雄性不育,D错误。
故选C。
【点睛】
23. (辽宁省2020~2021学年新高考联合调研考试)果蝇的翅形、体色和眼色是三对相对性状。翅形基因(A、a)体色基因(B、b)分别位于Ⅱ号、Ⅲ号染色体上,而眼色基因(红眼R、白眼r)位于X染色体上。眼色基因R所在的X染色体片段移接到任意一条常染色体的末端,可能产生花斑眼;眼色基因r所在的X染色体片段的移接不能产生花斑眼。移接后的个体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移接后的个体的表现型和基因型
花斑眼
红眼
白眼
RXrX、RXrY、RXrXr、RXY
rXRX、RXRX、RXRY、rXRY
rXrX、rXrXr、rXrY、rXY
(1)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___________。果蝇花斑眼的出现是________的结果。
(2)让多只长翅灰体红眼雌果蝇(AABBXRXR)与残翅黑体白眼雄果蝇(aabbXrY)交配,F1中偶然出现一只花斑眼雌果蝇,其原因是亲代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眼色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片段移接到某条常染色体上,发生移接的是________(填“雌”或“雄”)果蝇,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取上述F1花斑眼雌果蝇和残翅黑体白眼雄果蝇交配,在不发生新移接的情况下,若子代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则可判断上述亲代果蝇的X染色体片段移接到Ⅱ号染色体上;若子代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判断上述亲代果蝇的X染色体片段移接到Ⅳ号染色体上。
【答案】 (1). 红眼/白眼 (2). 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 (3). 雌 (4). 花斑眼是X染色体上的R基因所在片段移接到常染色体所致,而雄果蝇无R基因,X染色体末端是否发生移接不影响果蝇眼色的变化 (5). 长翅全是花斑眼 (6). 长翅灰体、长翅黑体、残翅灰体、残翅黑体的雌雄果蝇均出现花斑眼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控制果蝇的翅形、体色和眼色的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它们之间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眼色基因R、r本来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R所在片段移接到任意一条常染色体的末端,可能产生花斑眼,而r基因所在片段移接则不会。
【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三对性状中只有眼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X上,因此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红眼和白眼;果蝇花斑眼的出现是由于X染色体上R基因所在的片段移接到了常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2)根据题意分析,亲本雌果蝇基因型为AABBXRXR,雄果蝇基因型为aabbXrY,后代出现了花斑眼雌果蝇,说明发生了R基因的转移,而亲本中只有雌果蝇含有R基因,雄果蝇无R基因,因此发生移接的是雌果蝇。
(3)上述子一代花斑眼雌果蝇基因型为AaBbRXrX,残翅黑体白眼雄果蝇基因型为aabbXrY,在不发生新移接的情况下,若后代中长翅全是花斑眼,说明上述亲代果蝇的X染色体片段移接到了Ⅱ号染色体上;若子代果蝇中长翅灰体、长翅黑体、残翅灰体、残翅黑体的雌雄果蝇均出现花斑眼,说明上述亲代果蝇的X染色体片段移接到了Ⅳ号染色体上。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染色体变异等知识点,明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花斑眼出现的原因,并结合伴性遗传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分析答题。
15.(河南省巩义四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卷) 以豌豆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
B. 进行豌豆杂交时,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
C. 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均在形成配子时分离
D. 非等位基因形成配子时均能够自由组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豌豆的优点: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传粉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含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详解】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A正确;因豌豆雌雄同花,在进行豌豆杂交时,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并进行套袋处理,B正确;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能够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D。
【点睛】易错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可以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也可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可以自由组合。
16. (河南省巩义四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卷)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 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 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
D. 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
【答案】B
【解析】
由图示可知灰色:黄色:黑色:米色=9:3:3:1,可确定灰色是显性性状由两对显性基因控制,米色是隐性性状由两对隐性基因可知,黄色和黑色都是一显性基因和一隐性基因控制,A错误;假设黄色基因型为AAbb,黑色基因型为aaBB,则子一代灰色基因型为AaBb,与黄色亲本AAbb杂交,后代有2AaBb、1AAbb、1Aabb两种表现型,所以B正确;子二代中灰色大鼠基因型包括AABB、AABb、AaBB、AaBb、所以C错误;子二代中黑色大鼠基因型为1/3aaBB、2/3aaBb,与米色大鼠aabb杂交后代米色大鼠概率为2/3×1/2=1/3。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7.(河南省巩义四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卷)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妻,夫妻双方的父亲都是红绿色盲。这对夫妻如果生育后代,则理论上( )
A. 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
B. 儿子和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都为1/2
C. 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
D. 儿子正常,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及概率计算,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是:(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3)女性患病,其父亲、儿子一定患病;(4)男性患病,其母亲、女儿至少为携带者;(5)男性正常,其母亲、女儿一定表现正常。
【详解】据题意夫妻表现型正常,双方的父亲都是红绿色盲,故丈夫的基因型是XBY,妻子的基因型是XBXb,生育后代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A错误;
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0,B错误;
女儿正常,儿子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C正确;
儿子正常概率为1/2,女儿中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0,D错误。
故选C。
【点睛】关键要据题干的条件,夫妻表现型正常,双方的父亲都是红绿色盲,推出丈夫的基因型是XBY,妻子的基因型是XBXb。
18. (河南省巩义四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卷)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 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 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短指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在男性女性中发病率一样,A错误;
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女病父必病,B正确;
伴X显性遗传女病多于男病,因为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获得显性基因的概率大,C错误;
隐性遗传病往往隔代交叉遗传。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般隔代遗传,D错误。
12. (福建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生物试卷)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色。将W基因用红色荧光标记,w基因用蓝色荧光标记。下面对纯种非糯性与糯性水稻杂交的子代的叙述错误的是( )(不考虑基因突变)
A. 观察Fl未成熟花粉时,发现2个红色荧光点和2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是分离定律直观证据
B. 观察Fl未成熟花粉时,发现1个红色荧光点和1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说明形成该细胞时发生过染色体片段交换
C. 选择F1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1∶1
D. 选择F2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3∶1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细胞中的过程。
【详解】A、 纯种非糯性与糯性水稻杂交的子代,Fl的基因组成为Ww,则未成熟花粉时,发现2个红色荧光点和2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是因为染色体已经发生了复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移向了两个细胞,这是基因的分离定律最直接的证据,A正确;
B、 观察Fl未成熟花粉时,染色单体已经形成,不同荧光点荧光都是两个,如发现1个红色荧光点和1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说明形成该细胞时发生过染色体片段交换,B正确;
C、基因分离定律形成的配子中糯性和非糯性的花粉的比例为1:1,故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1∶1,C正确;
D、依据题干可知,Fl的基因组成为Ww,F2所有植株中非糯性(W_):糯性(ww)=3:1,但他们产生的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W:w的比例不是3∶1,D错误。
故选D。
【点睛】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福建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生物试卷)农作物的籽粒成熟后大部分掉落的特性称为落粒性,落粒性给水稻收获带来较大的困难,研究发现水稻落粒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科研人员做了如图所示杂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控制落粒性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 杂合不落粒水稻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C. F2代中纯合不落粒水稻植株的比例为3/16
D. 野生稻多表现落粒,不利于水稻种群的繁衍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解可知,落粒与不落粒杂交后代全为落粒,则落粒为显性,F1自交后代落粒:不落粒=9:7,为9:3:3:1的变形,说明该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且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假设该性状由基因A、a和B、b表示,根据自交结果说明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落粒,其他均表现为不落粒。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控制水稻该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不落粒的基因型为A_bb、aaB_、aabb,则杂合不落粒水稻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其自交后都表现为不落粒,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F2代中纯合不落粒水稻植株AAbb、aaBB、aabb,比例为3/16,C正确;
D、野生稻多表现落粒,落粒后遇到适宜的环境利于萌发产生后代,因此利于水稻种群的繁衍,D错误。
故选D。
14. (福建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生物试卷)鸡羽毛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羽基因B对全色羽基因b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且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T的存在是B或b表现的前提,tt为白色羽。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子代中出现了芦花羽、全色羽和白色羽鸡,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 )
A. TtZBZb×TtZbW B. TTZBZb×TtZbW
C. TtZBZB×TtZbW D. TtZBZb×TTZbW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
【详解】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鸡的性染色体是ZZ,雌鸡的性染色体是ZW,依题意可知杂交的芦花雄鸡的基因型为T_ZBZ-,全色雌鸡的基因型为T_ZbW,子代中出现了白色羽鸡,则白色羽鸡的基因型为tt_ _。因此可确定杂交的两只鸡的常染色体基因型都是Tt、Tt,又因为子代中出现了全色鸡,那么全色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bZb或ZbW,其中ZbW中的Zb来自亲本中的雄鸡,因此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雄鸡TtZBZb,雌鸡TtZbW,所以A正确。
【点睛】解遗传题的思路是首先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写出亲本的基因型,再根据亲本的基因型来推算子代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出现的概率。如果不能直接写出亲本的基因型,那么要先写出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性,再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写出亲本的基因型,然后再进行相关的问题的计算。
22. (福建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生物试卷)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显性,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d的长翅蝇幼虫放在35~37℃的环境中处理6~24h后,得到了一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1)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催化的反应,据此你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实验说明影响表现型的因素是_______。
(3)现有一只残翅雄果蝇,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案来确定它的基因型。
①该实验的方案: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a.若_____________,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
b.若后代均表现为长翅,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C.若后代有的表现为长翅,有的表现为残翅,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答案】 (1). 温度影响与翅发育有关的酶的合成和活性,但不改变遗传组成 (2). 基因组成(基因型)、环境的影响 (3). 让该只残翅雄果蝇与多只正常发育的残翅雌果蝇交配,孵化的幼虫在正常的温度环境中培养,观察后代的表现 (4). 后代均表现为残翅 (5). AA (6). Aa
【解析】
【详解】(1)如果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的催化反应,而酶的活性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应是温度影响与翅发育有关的酶的合成和活性,但不改变遗传组成。
(2)这个实验说明了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基因组成和环境因素。
(3)要确定残翅果蝇的基因型应让该只残翅雄果蝇与多只正常发育的残翅雌果蝇交配,孵化的幼虫在正常的温度环境中培养,观察后代的表现。如果子代都是残翅,说明该果蝇的基因型是aa。如果后代中都是长翅,该果蝇的基因型是AA。如果后代中长翅和残翅都有说明该果蝇的基因型是Aa.
24.(福建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生物试卷) 人类的性别主要由 Y 染色体上的 SRY 基因决定,通过男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表现出来。
(1)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同源配对区与特异区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①SRY 基因可能位于图 1 中的_____特异区。
②请在绘图处的方框内,绘制出 X、Y 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的图像。________________
(2)在某家族中发现一名性染色体组成为 XX 的男性,研究人员同时检测了此家族成员的性染色体组成和红 细胞表面 Xg 抗原(由 X 染色体上的基因 A/a 控制)的存在情况,具体如图 2。
由图 2 分析,红细胞表面 Xg 抗原是由____性基因控制的,Ⅲ-2 父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图 中Ⅲ-2 的 Xg 抗原表现型与预期_____(填“相符”或“不相符”)。
(3)研究人员推测 XX 男性携带 SRY 基因,用 SRY 基因探针对 XY 男性和 XX 男性进行 DNA 分子杂交,结果如 图 3。结合图 2、3 分析,III-2 父亲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________发生交叉互换,使 X 染色体上带有 SRY 基 因的配子与来自母方的___________配子结合,发育成 Xg 抗原阴性的男性。
(4)某些农村地区出现了一种叫“转胎丸”的药,该药丸含大量的雄性激素,传说孕妇怀孕早期服用后,可使 胎儿的性别由女性转变为男性。请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服用这种药物实现“转胎”的合理性作出评价,并阐 述原因:_____。
【答案】 (1). Y 染色体 (2). (3). 显 (4). XAY、XAXa (5). 不相符 (6). A 基因所在 X 染色体的片段与 SRY 基因所在 Y 染色体的片段 (7). Xa (8). 不合理。人类的性别主要由 Y 染色体上的 SRY 基因决定,雄性激素不能改变女性胎儿的基因组成,故不能改变其性别
【解析】
分析】
1.遗传图谱中判断显性还是隐性,及是否在性染色体上,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病。
2.人类性染色体X和Y,虽然形态大小不一样,但是可以发生联会,故为同源染色体,并且有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决定性别。
【详解】(1)①人类性别决定是由XY决定的,XY为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母本一条来自父本,XY可以发生联会,人类的性别主要由 Y 染色体上的 SRY 基因决定,故SRY基因主要是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②X、Y 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的图像如图。
(2)分析图2,可知Ⅰ代的1、2,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且男患病,说明该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Ⅲ-2 父母为Ⅱ1、3,患病,Ⅲ-3也是患病,Ⅲ-3来自Ⅱ1、3,子代中有不患病的,故父母的基因型为XAY、XAXa,Ⅲ-1、3均未患病,则说明Xg 抗原表现型与预期不相符。
(3)父亲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为X和Y,母亲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为X ,III-2为XX,所以父亲减数分裂形成配子Y和母亲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为X,发生交叉互换且是A 基因所在 X 染色体的片段与 SRY 基因所在Y 染色体的片段交叉互换。由(1)知该基因为显性,所以母方的配子为Xa。
(4)某些农村地区出现了一种叫“转胎丸”的药,该药丸含大量的雄性激素,传说孕妇怀孕早期服用后,可使胎儿的性别由女性转变为男性,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人类的性别主要由 Y 染色体上的 SRY 基因决定,雄性激素不能改变女性胎儿的基因组成,故不能改变其性别。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减数分裂时候,X和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且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人类性别决定是由XY染色体决定的,而不是有激素决定的,雄性或雌性激素可以表现出男性和女性的第二性征。
14. (安徽省2021届高三五校联考生物试题)“请你根据孟德尔的解释,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这属于“假说—演绎法”的( )
A. 观察现象 B. 演绎推理 C. 实验验证 D. 做出假说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推测测交结果”,属于演绎推理,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睛】
15.(安徽省2021届高三五校联考生物试题) 果蝇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常染色体遗传),种群内VV:Vv:vv=2:2:1。一只杂合的长翅雌果蝇与一只长翅雄果蝇交配,生下一只长翅果蝇A,A为杂合子的概率是( )
A. 4/7 B. 3/5 C. 2/3 D. 1/2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果蝇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常染色体遗传),种群内VV∶Vv∶vv=2∶2∶1。可知长翅雄果蝇的基因型和比例为VV∶Vv=1∶1,据此答题。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长翅雄果蝇的基因型和比例为VV∶Vv=1∶1,所以一只杂合的长翅雌果蝇与一只长翅雄果蝇交配,子代果蝇的基因型和比例为VV∶Vv∶vv=(1/2×1/2+1/2×1/4)∶(1/2×1/2+1/2×1/2)∶(1/2×1/4)=3∶4∶1,所以生下一只长翅果蝇A,A为杂合子的概率是4/7,即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6.(安徽省2021届高三五校联考生物试题) 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小组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 之后甲同学用子代灰体雌性与灰体雄性杂交,乙同学用子代黄体雌性与黄体雄性杂交,丙同学用子代黄体雌性与灰体雄性杂交(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依据小组实验可判断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灰体为显性性状
B. 依据甲同学的实验可判断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C. 依据乙同学的实验可判断控制体色的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且黄体为隐性性状
D. 依据丙同学的实验可判断控制体色的基因的位置关系和显隐性关系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这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关系和等位基因所在染色体都是未知,性状角度来看,黄体比灰体的整体来说还是1:1关系,有可能是常染色体,也可能是性染色体遗传。假设控制灰体的基因为A,控制黄体的基因为a,则实验中亲本黄体雄蝇基因型为XaY或aa,灰体雌蝇基因型为XAXa或Aa,子代的基因型为:♀灰体XAXa或Aa、♀黄体XaXa或aa♂灰体XAY或Aa、♂黄体XaY或aa。
【详解】A、根据题干中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无法判断控制体色的基因的位置关系,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位于常染色体上,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 A错误;
B、根据分析,假设控制灰体的基因为A,控制黄体的基因为a,依据甲同学的实验,若子代雌性全为灰体,雄性中既有灰体又有黄体,可判断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代中雌性雄性都有灰体和黄体,可判断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
C、依据乙同学的实验,若子代雌性只有一种性状,雄性有两种性状,说明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代雌雄个体表现无差异,说明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是不能判断控制体色的基因的显隐性关系,C错误;
D、丙同学用子代黄体雌性个体与灰体雄性个体杂交,若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D错误。
故选B。
29.(安徽省2021届高三五校联考生物试题) 某果蝇种群中存在正常翅灰身和正常翅黑身两种类型。偶尔发现了1只翻翅灰身雌性个体,利用该个体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已知该正常翅与翻翅受A、a基因的控制,灰身与黑身受B、b基因的控制,请分析回答:
翻翅灰身
翻翅黑身
正常翅灰身
正常翅黑身
组合一:翻翅灰身(♀)×正常翅灰身(♂)
159
78
161
79
组合二:F1翻翅灰身(♀)×F1翻翅灰身(♂)
211
108
70
35
(1)从变异角度分析,最初那只翻翅雌性个体的出现是________的结果,子一代中翻翅黑身个体的出现是________的结果。从组合二后代比例看控制____________(体色/翅型)的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2)为确定翻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可通过统计________(填组合一或组合二)杂交子代的性状表现来确定,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从F1翻翅灰身雌果蝇不同部位取一些细胞,将基因A和B都用荧光染料标记(a和b等其他基因不能被标记)。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荧光点,也可能不含荧光点。不含荧光点的细胞是如何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该果蝇产生的一个卵细胞中含有荧光点,则该卵细胞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个荧光点。
【答案】 (1). 基因突变 (2). 基因重组 (3). 体色 (4). 组合二 (5). 雌性全为翻翅,雄性中翻翅与正常翅的比例是1:1 (6).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a和基因b进入同一个细胞 (7). 1个或2个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组合一和组合二的亲本都是灰身,子代出现了黑身,说明灰身对黑身为显性性状;且后代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2:1,而不是3:1,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亲本相关基因型都是Bb,且BB基因型纯合致死。组合二的两个亲本(组合一的F1)都是翻翅,说明翻翅对正常翅为显性性状;后代出现了正常翅,且翻翅:正常翅=3:1,没有性别的差异,说明控制该性状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
【详解】(1)根据题意分析,某果蝇种群只有有正常翅灰身和正常翅黑身两种类型,没有翻翅,因此偶然出现的翻翅、灰身雌性个体应该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该翻翅、灰身雌性个体与正常翅、灰身雄性个体杂交,后代出现了不同于两个亲本的表现型,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属于基因重组。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控制体色灰身的B基因纯合致死。
(2)为了确定翻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可以通过统计组合二杂交子代的性状表现来确定,(Aa×Aa→1AA 2Aa翻翅 1aa正常翅),若雌性和雄性中翻翅与正常翅的比例都是3:1,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XAXa×XAY→1XAXA♀翻翅 1XAXa♀翻翅 1XAY♂翻翅 1XaY♂正常翅)若雌性全为翻翅,雄性中翻翅与正常翅的比例是1:1,说明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a和基因b进入同一个细胞,这样的细胞不带有荧光标记。若没有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一个卵细胞中含有荧光点,则此卵细胞有可能含有AB基因,也可能含有Ab或者aB,前一种情况含有2个荧光点,后一种情况含有一个荧光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性状分离法分别判断两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并根据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确定亲本和子一代的相关基因型,结合杂合子自交的异常分离比确定不能存活的基因型。
19.(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已知等位基因A、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相互交配,所获得的子代并不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 基因A对基因a为不完全显性
B. 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C. 种群中存在纯合致死现象
D. 雌雄亲本均产生了2种生活力相同的配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孟德尔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是:(1)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2)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性状遗传,(3)细胞核遗传,(4)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5)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6)所有后代都应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7)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详解】若基因A对基因a为不完全显性,则子代中性状分离比为1∶2∶1,A正确;基因型相同,环境条件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型可能不同,而出现了不同的性状分离比,B正确;若种群中存在纯合致死现象,可能有两种情况,即显性纯合致死或隐性纯合致死,若为前者,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1,若为后者,后代则全为显性性状,C正确;雌雄亲本均产生了2种生活力相同的配子,则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能准确判断各选项是否是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同时能够解释不是3:1分离比的原因。
20.(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涉及自交和测交。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自交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测交不能
B. 自交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测交不能
C. 自交和测交都不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D. 连续自交可以用来选育显性纯合子,测交不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自交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测交也能,A错误;自交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测交可用于基因型的鉴定,故测交也能,B错误; 自交不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但可用测交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自交可以用于显性优良性状的品种的培育,随着自交代数增加,纯合子所占比例增多,测交不能,D正确。故选D。
21.(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假设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AA与Aa的比例为1:2。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AA和Aa的比例为( )
A. 1 : 1 B. 1 : 2 C. 2 : 1 D. 3 : 1
【答案】A
【解析】
【详解】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AA:1/3和Aa:2/3;则A和a的基因频率为2/3和1/3.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计算出子代AA=2/3×2/3=4/9,Aa=2×1/3×2/3=4/9,aa=1/3×1/3=1/9.因为aa不能存活,所以AA:Aa=4/9:4/9=1:1,A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22. (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果蝇的灰身(B)与黑身(b)、大脉翅(D)与小脉翅(d)是两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灰身大脉翅的雌蝇和灰身小脉翅的雄蝇杂交,F1中47只为灰身大脉翅,49只为灰身小脉翅,17只为黑身大脉翅,15只为黑身小脉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亲本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BbDd和Bbdd
B. 亲本雌蝇产生卵细胞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4种
C. F1中体色和翅型的表现型比例分别为3:1和1:1
D. F1中表现型为灰身大脉翅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可把两对性状分开考虑,根据灰身果蝇进行杂交,后代中灰身:黑身=3:1,可知亲本对应性状的基因型均为Bb;大翅脉与小翅脉杂交后代中大翅脉:小翅脉=1:1,可知亲本对应性状的基因型为:Dd和dd。
【详解】由题中数据可知子代中灰身:黑身=(47+49):(17+15)=3:1,可推知亲本基因型是Bb和Bb;大翅脉:小翅脉=(47+17):(49+15)=1:1,可推知亲本基因型是Dd和dd,所以亲本灰身大翅脉雌蝇基因型是BbDd,灰身小翅脉雄蝇基因型是Bbdd,A正确;由A项可知亲本灰身大翅脉雌蝇基因型是BbDd,其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有BD、Bd、bD、bd共4种类型,B正确;由题中数据可知F1中灰身:黑身=(47+49):(17+15)=3:1;大翅脉:小翅脉=(47+17):(49+15)=1:1,C正确;由亲本基因型可知F1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或BbDd,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Dd,Bbdd。
23. (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研究人员为探究荞麦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的遗传规律,以两种自交可育的普通荞麦纯种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亲本
F1表现型
F2表现型及数量
绿茎尖果
×
绿茎钝果
红茎尖果
红茎尖果271 红茎钝果90
绿茎尖果211 绿茎钝果72
A. 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由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控制的
B. 荞麦的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C. 荞麦的尖果与钝果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D. 荞麦的绿色茎与红色茎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亲本绿茎与绿茎杂交,F1表现型为红茎;F1自交产生的F2中红茎:绿茎=(271+90):(211+72)≈9:7,因此可推断主茎颜色是由二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亲本尖果与钝果杂交,F1表现型为尖果,F1自交产生的F2中尖果:钝果=(271+211):(90+72)≈3:1,因此可推断瘦果形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图表,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由分析可知,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所以这两对性状是由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控制的,A正确;
B、由分析可知,荞麦的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分别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B正确;
C、荞麦的尖果与钝果杂交后代的自交分离比为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所以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C正确;
D、荞麦的绿色茎与红色茎杂交后代的自交分离比为9:7,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D错误。
24. (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柑橘的果皮色泽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为红色,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不含显性基因时(即aabbcc……)为黄色,否则为橙色。现有三株柑橘进行如下甲、乙两组杂交实验:
实验甲: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
实验乙: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
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 果皮的色泽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B. 实验甲亲、子代中红色植物基因型相同
C. 实验乙橙色亲本有4种可能的基因型 D. 实验乙的子代中,橙色个体有9种基因型
【答案】C
【解析】
依题意和实验甲的结果“子代红色、黄色分别占1/8、1/8”可推知:果皮的色泽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实验甲亲、子代红色植株基因型为AaBbCc,亲代黄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A、B正确;实验乙的子代中,红色、橙色、黄色分别占3/16、3/4、1/16,说明相应的橙色亲本有3种可能的基因型:Aabbcc、aaBbcc、aabbCc,C错误;实验乙的子代中,共有12种基因型,其中红色的有2种,黄色的有1种,则橙色个体有9种基因型,D正确。
4. (广东省2021届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花粉尚未成熟前对父本去雄
B. 测交结果可反映F1产生配子种类、数量及比例
C. 孟德尔提出了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假设
D. 孟德尔对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增强了实验的严谨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因此,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在进行杂交操作时,需要在花粉尚未成熟前对父本进行去雄操作;进行测交,是为了验证假说的正确性,测交结果可以反映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并不能反映其配子数量情况;孟德尔对于染色体,减数分裂等后人才发现的知识并不知晓,同时,孟德尔称作的遗传因子实质上后人提出的基因的概念雏形;孟德尔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和准确性,对七对相对性状进行了正反交实验。
【详解】在花粉尚未成熟前对母本去雄,防止自花授粉,A错误;测交结果可反映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但不能反映F1产生配子的数量,B错误;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也不知道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错误;孟德尔对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增强了实验的严谨性,D正确;综上所述,选D项。
【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杂交实验相关内容,涉及其杂交方法、假说内容、验证手段等内容的考查,均属于教材正文中核心内容,部分属于旁栏知识点,因此,对教材的深度理解和活学活用是考生能力提升的第一道关卡。
8. (广东省2021届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 红绿色盲往往隔代交叉遗传
C. 抗维生素D佝偻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 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详解】短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相同,A错误;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往往隔代交叉遗传,B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点之一是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C错误;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往往不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其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4. (广东省2021届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假如图中Ⅲ1和Ⅲ4由于对优生知识的匮乏,而步入婚姻的殿堂。他们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远大于普通人群(已知这种隐性基因携带者在正常人群中的概率是1/1 00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Ⅲ1和Ⅲ4婚配生育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9
C. Ⅲ1和正常人婚配后代发病率为1/6 000
D. Ⅲ1和Ⅲ4婚配后代发病率远大于普通人群的原因是从共同的祖先继承来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在后代纯合机会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Ⅱ3和Ⅱ4个体正常而Ⅲ3患病,即双亲正常生了患病的女儿,女儿患病但是父亲不患病,可推知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近亲结婚,由于双方有共同的祖先,相同的基因(包括正常的和异常的)很多,而且亲缘越近,相同的基因越多,他们相互间婚配,子代成为患病的机会就大大增加。近亲结婚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将明显提高,所以,应禁止近亲结婚。
【详解】A、从图中Ⅱ3和Ⅱ4个体正常而Ⅲ3患病可以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Ⅱ1和Ⅱ2个体正常而Ⅲ2患病可推出Ⅲ1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3,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同理可知Ⅲ4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3,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Ⅲ1和Ⅲ4婚配生育患病女孩的概率为2/3×2/3×1/4×1/2=1/18,B错误;
C、已知这种隐性基因携带者在正常人群中的概率是1/1000,所以Ⅲ1和正常人婚配后代发病率为2/3×1/1000×1/4=1/6000,C正确;
D、由于Ⅲ1和Ⅲ4属于近亲婚配,后代发病率远大于普通人群,其原因是从共同的祖先继承来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在后代纯合机会增大,D正确。
故选B。
【点睛】对应《课程标准》生物必修课程模块2遗传与进化中“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与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成有多种可能”等概念的应用性考查落实:本题以生活实践情境和科学探索情境为切入点,用科研人员的研究结果为载体,考查利用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考查思维认知能力群中的理解能力,落实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
15.(广东省2021届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高秆抗病水稻和矮秆抗病水稻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F1)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分别为: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感病:矮秆感病=3:3:1:1,若让F1中高秆抗病植株相互授粉,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
A. 25:5:5:1 B. 24:8:3:1 C. 15:5:3:1 D. 9:3:3: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详解】F1中高秆:矮秆=1:1,说明两亲本相关的基因型分别为Tt、tt;F1中抗病:感病=3:1,说明两亲本相关的基因型均为Rr,故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TtRr、ttRr,则F1中高秆抗病的基因型为TtRR(1/3)、TtRr(2/3),可计算出基因T和t的频率均为1/2、基因R和r的频率分别为2/3、1/3。随机交配,后代的基因频率不变化,则F2中TT、Tt、tt分别占1/4、2/4、1/4,RR、Rr、rr分别占4/9、4/9、1/9,进而可知F2中T_R_(高秆抗病)占1/4×4/9+1/4×4/9+2/4×4/9+2/4×4/9=24/36、ttR(矮秆抗病)占1/4×4/9+1/4×4/9=8/36、T_rr(高秆感病)占1/4×1/9+2/4×1/9=3/36、ttrr(矮秆感病)占1/4×1/9=1/36,故F2中性状分离比为24:8:3:1。故选B。
19.(广东省2021届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 某二倍体植物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花瓣颜色的形成原理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和a不同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它们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
(2)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3)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①若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如果从减数分裂的角度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若A、a和B、b基因在同-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突变)。则F2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答案】 (1). 两者的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序列不同 (2). 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3). AaBb (4). 白花:紫花:红花:粉红花=4:3:6:3 (5).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6). 紫色:红色:白色=1:2:1
【解析】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由细胞代谢途径可知,基因型为A_bb的个体开紫色花,A_Bb开红色花,A_BB开粉红花,aa_ _开白花;由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_ _,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_bb,二者杂交都开红花,子一代红花的基因型是AaBb,亲本白花的基因型是aaBB,紫花的基因型是AAbb。
【详解】(1)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a基因不同根本原因是二者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由图可知,它们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基因型为A_bb的个体开紫色花,A_Bb开红色花,A_BB开粉红花,aa_ _开白花;由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_ _,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_bb,二者杂交都开红花,子一代红花的基因型是AaBb。
(3)①如果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中,紫花( A_bb)=3/4×1/4=3/16,(红花)A_Bb=3/4×2/4=6/16,(粉红花)A_BB=3/4×1/4=3/16,(白花)aa_ _=1/4,故白花:紫花:红花:粉红花=4:3:6:3。
②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aB=1: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1:2:1,分别开紫花、红花、白花,即紫色:红色:白色=1:2:1。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使用条件以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学会根据细胞代谢的途径判断不同基因型的性状表现,并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探究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的遗传规律,预期结果、获取结论。
20. 萤火虫(二倍体,XY型)的体色有红色、黄色、棕色三种,受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X染色体上的基因Ff控制。已知含有F基因的个体体色均为红色,含E但不含F的个体均为黄色,其余情况体色均为棕色。请回答下列间题:
(1)红色萤火虫的基因型有______种,棕色萤火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2)现有一只红色个体与黄色个体交配,子代1/16为棕色雄性个体。亲本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F1雌性中出现黄色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__。
(3)EeXFXf×EeXFY的杂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不考虑雌雄差异)_________。若杂交后代出现一只三体棕色果蝇(XXY),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答案】 (1). 9 (2). eeXfY和eeXfXf (3). EeXFXf (4). 3/8 (5). 红色:黄色:棕色=12:3:1 (6). 雌性亲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了一个XfXf异常的卵细胞,该卵细胞与Y精子结合产生了三体棕色果蝇
【解析】
【分析】
红色个体基因型为_ _XFX-、_ _XFY;黄色个体基因型为E_XfXf、E_XfY;棕色基因型为eeXfXf、eeXfY.又因为的基因E/e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F/f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据上分析可知,红色雌性萤火虫的基因型为_ _XFX-,共有3×2=6种,红色雄性萤火虫的基因型_ _XFY有3种,红色萤火虫基因型:6+3=9种;棕色基因型为eeXfXf、eeXfY。
(2)一只红色个体与黄色个体交配,子代中为棕色雄虫个体eeXfY占1/16=1/4×1/4,故亲本雌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EeXFXf,EeXfY;黄色个体基因型为E_XfXf、E_XfY,F1雌性中出现黄色个体的概率=3/4×1/2=3/8。
(3)EeXFXf×EeXFY杂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中棕色个体(eeXfY)的概率是1/4×1/4=1/16,黄色(E_XfY)的概率为1/4×3/4=3/16,红色个体中雄性EEXFY占1/16,EeXFY占2/16,eeXfY占1/16,则红色雄性个体占4/16,红色雌性个体占1-3/16-1/16-4/16=9/16,故红色雌性:红色雄性:黄色雄性:棕色雄性=8:4:3:1,即红色:黄色:棕色=12:3:1。出现一只三体棕色萤火虫的基因型为XfXfY,由于亲本中只有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中拥有Xf,并且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时同源染色体不分离,会出现XFXf的配子,不符合题意,故原因是雌性亲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了一个XfXf异常的卵细胞,该卵细胞与Y精子结合产生了三体棕色果蝇。
【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 直翅果蝇经紫外线照射后出现一种突变体,表现型为翻翅,已知直翅和翻翅这对相对性状完全显性,其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翻翅基因纯合致死(胚胎期)。选择翻翅个体进行交配,F1中翻翅和直翅个体的数量比为2∶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紫外线照射使果蝇的直翅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
B. 果蝇的翻翅对直翅为显性
C. F1中翻翅基因频率为1/3
D. F1果蝇自由交配,F2中直翅个体所占比例为4/9
【答案】D
【解析】
【分析】
翻翅个体交配,F1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翻翅为显性性状,直翅为隐性性状,设定A为显性基因,a为隐性基因,翻翅纯和致死,则AA致死,亲本的翻翅个体基因型为Aa,杂交后产生子代为Aa:aa=2:1。
【详解】A、紫外线照射使果蝇基因基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等位基因,A正确;
B、由分析知,翻翅为显性基因,B正确;
C、F1中Aa占2/3,aa占1/3,A的基因频率为:,C正确;
D、F1中Aa占2/3,aa占1/3,则产生A配子的概率为2/3×1/2=1/3,a配子概率为2/3,F2中aa为:2/3×2/3=4/9,Aa为:1/3×2/3×2=4/9,AA为:1/3×1/3=1/9(死亡),因此直翅所占比例为1/2,D错误;
故选D。
23.(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 果蝇的钝圆平衡棒和正常平衡棒是由Ⅲ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T/t控制。多翅脉对正常翅脉为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纯合多翅脉正常平衡棒果蝇和纯合正常翅脉钝圆平衡棒果蝇。回答下列问题。
(1)经杂交实验已确定钝圆平衡棒对正常平衡棒为显性,该杂交实验的亲本及F1的表现型分别是亲本_____F1_____。
(2)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研究等位基因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应选择的交配组合是_____。若子代表现为_____时,则说明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3)如果已经证明了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材料,设计杂交实验来进一步证明A/a是否也在Ⅲ号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思路_____
预期结果与结论_____
【答案】 (1). 亲本:正常平衡棒、钝圆平衡棒 (2). F1:钝圆平衡棒 (3). 纯合正常翅脉♀×纯合多翅脉♂ (4). 全为多翅脉 (5). 让纯合多翅脉正常平衡棒果蝇与纯合正常脉钝圆平衡棒果蝇杂交,再将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统计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6). 若子代多翅脉钝圆平衡棒:多翅脉正常平衡棒:正常翅脉钝圆平衡棒:正常翅脉正常平衡棒≠9∶3∶3∶1,说明A/a也在III号染色体上;(或若子代多翅脉钝圆平衡棒:多翅脉正常平衡棒:正常翅脉钝圆平衡棒=2∶1∶1,说明A/a也在III号染色体上)
若子代多翅脉钝圆平衡棒:多翅脉正常平衡棒:正常翅脉钝圆平衡棒:正常翅脉正常平衡棒=9∶3∶3∶1,说明A/a不在III号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
确定基因位置的方法:
(1)正反交法:若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一致,则在常染色体上,否则在X染色体上。
(2)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在雌雄性别中的比例是否一致进行判定:若后代的表现型在雌雄性别中的比例一致,则说明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否则在X染色体上;
(3)选择亲本杂交实验进行分析推断:对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可选项隐性雌性个体和显性雄性个体进行杂交;对于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可选项显性雌性个体和隐性雄性个体进行杂交。
【详解】(1)确定显隐性可以将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即将正常平衡棒和钝圆平衡棒杂交,F1都为钝圆平衡棒,说明钝圆平衡棒对正常平衡棒为显性。
(2)判断等位基因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可用显性雄性(多翅雄性)与隐性雌性(正常翅雌性)杂交,若子代表现为全为多翅脉,与性别无关,则说明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代雌性全是显性(多翅),雄性全是隐性(正常翅),则为伴X染色体遗传。
(3)如果已经证明了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钝圆平衡棒和正常平衡棒是由Ⅲ号染色体上等位基因T/t控制,要证明A/a是否也在Ⅲ号染色体上,就是要证明钝圆平衡棒和正常平衡棒与多翅脉和正常翅脉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让纯合多翅脉正常平衡棒果蝇与纯合正常脉钝圆平衡棒果蝇杂交,再将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统计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若子代多翅脉钝圆平衡棒∶多翅脉正常平衡棒∶正常翅脉钝圆平衡棒∶正常翅脉正常平衡棒≠9∶3∶3∶1,(或若子代多翅脉钝圆平衡棒∶多翅脉正常平衡棒∶正常翅脉钝圆平衡棒=2∶1∶1),说明A/a也在III号染色体上;若子代多翅脉钝圆平衡棒∶多翅脉正常平衡棒∶正常翅脉钝圆平衡棒∶正常翅脉正常平衡棒=9∶3∶3∶1,说明A/a不在III号染色体上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四川省遂宁市2021届高三零诊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已知某种羊的有角和无角性状是由等位基因A/a控制的,有角羊一定含有A基因。现选取一对有角羊进行杂交(三年内产了3胎,每胎产多只羊),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角♂:有角♀:无角♀=2:1:1。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羊角性状的遗传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依据是____
(2)控制羊角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基因型为Aa的羊,雌性表现无角,雄性表现有角。现有一无角雌羊,请设计杂交实验鉴定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预期实验结果和相应结论。______
【答案】 (1). 遵循 (2). 杂交后代有角与无角满足一定的分离比 (3). 常染色体 (4). 有角雄性羊的杂交后代,雌性出现了无角(或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有角雄性杂交后代,雌性全为有角,这与题设结果相矛盾。) (5). 选一无角雄羊与该雌羊(多次)杂交,观察后代雄羊角的表现。若后代出现有角,则说明该雌羊为杂合子;若后代雄羊都无角,则说明该雌羊为纯合子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1)根据杂交后代有角与无角满足一定的分离比,又知道该羊有角和无角的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此,可推测该羊角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有角为显性,若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有角公羊的后代中雌性均为有角,与题意不符,显然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3)判断基因型通常采用测交的方法,这里要判断该雌羊的基因型是Aa还是aa,需要选择无角公羊与之多次杂交,产生足够多的后代,观察后代的雄羊角的表现,从而得出结论。若后代中有有角公羊出现,则说明该雌羊为杂合子,否则为纯合子。
【点睛】熟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与应用是结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题中的相关信息并能合理的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从性遗传是本题的考查点。
29.(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不适用于下列哪些生物( )
①噬菌体 ②酵母菌 ③蓝藻 ④豌豆 ⑤乳酸菌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③ ④ ⑤ D. ① ③ 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只有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真核生物,其细胞核遗传才遵循遗传定律。
【详解】①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不能适用;②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适用;③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能适用;④豌豆属于真核生物,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适用;⑤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能适用。所以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不适用于的生物是①③⑤。
故选D
【点睛】
30.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籽粒黄色对白色为显性。若有一粒黄色玉米,判断其基因型简便的方案是
A. 用显微镜观察该玉米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看其上是否携带等位基因
B. 种下玉米后让其做母本与白色玉米植株杂交,观察果穗上的籽粒颜色
C. 种下玉米后让其做亲本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的籽粒颜色
D. 种下玉米后让其做亲本进行自花受粉,观察果穗上的籽粒颜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对于植物最简单的鉴定基因型的方法是自交,玉米是雌性同株异花的植物,所以自交是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故C正确。
【点睛】
31.(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基因型正确的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已知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aabbcc与显性纯合个体AABBCC杂交得F1的基因型为AaBbCc,再根据测交结果判断F1的基因组成情况。
【详解】已知隐性性状个体aabbcc与显性纯合个体AABBCC杂交得F1的基因型为AaBbCc,如果三个基因完全独立,那么测交结果应该有八种基因型,而测交结果只有4种基因型,说明有2对基因是连锁的。根据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发现去掉隐性亲本提供的abc配子后,F1AaBbCc产生的4种配子是abC:ABc:abc:aBC=1:1:1:1,不难发现其配子中a与C、A与c始终是在一起的,是连锁基因,它们与B、b之间是自由组合的,C正确。
故选C。
32.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控制机理如图所示。现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F1的表现型是黄色
B. 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5
C. 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_B_
D. 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7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AABB和aabb杂交,得到F1为AaBb,由于存在B基因抑制A基因的表达,因此F1的表现型是白色,A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只有基因型为A_bb植株的花色为黄色,其它均为白色,因此F1(AaBb)自交得F2中A_bb占3/4×1/4=3/16,因此黄色:白色的比例是13:3,B 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有A基因存在无B基因存在时表现为黄色,因此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C错误;
D、 F2中的A_B_和aa__均表现为白色,因此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种,D正确;
故选D
【点睛】
33.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B. 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C. 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D. 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A、曲线II是随机交配并淘汰aa的曲线,F2(1/2AA+1/2Aa)随机交配以后,得到F3为9/16AA+6/16Aa+1/16aa,淘汰掉aa以后,比例是3/5AA+2/5Aa,A正确;
B、曲线II是随机交配并淘汰aa的曲线,曲线III是自交并淘汰aa的曲线,因为Aa自交和随机交配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1/4AA+1/2Aa+1/4aa,淘汰掉aa后,则基因型比例是1/3AA+2/3Aa,如果自交则其后代是1/3AA+2/3(1/4AA+1/2Aa+1/4aa),淘汰掉aa以后,得到的后代是3/5AA+2/5Aa,Aa所占的比例是0.4,B正确;
C、曲线IV是自交的结果在Fn代纯合子的比例是1-(1/2)n,则比上一代Fn-1增加的数值是1-(1/2)n-(1-(1/2)n-1)=(1/2)n,C错误;
D、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F1代的Aa的基因型频率都是1/2,所以I和IV符合,但连续自交的结果是纯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杂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而随机交配后代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不再改变,所以I是随机交配的结果,IV是自交的结果。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这两者都不存在选择,所以不会发生A和a的基因频率改变,D正确。
故选C。
34.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假定人类肤色是由A/a、B/b、C/c三对等位基因决定,A、B、C为深肤色基因,a、b、c为浅肤色基因;A对a、B对b、C对c都表现为不完全显性,三对基因对肤色作用的程度相同,且每对基因以微效、累积的方式影响肤色的表型。下列基因型对应的肤色由白至黑的正确顺序是( )
①AaBbCC ②aaBBcc ③AaBbCc ④Aabbcc ⑤AaBBCC.
A. ④②③①⑤ B. ④②①⑤③
C. ④③②①⑤ D. ④①③②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A、B、C为深肤色基因,a、b、c为浅肤色基因,A对a、B对b、C对c都表现为不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对肤色作用的程度相同,如AAbbcc与aaBcc、AaBbcc、aabbCC的肤色一致,可以看作显性基因越多,皮肤颜色就越深,隐性基因越多,皮肤越白。
【详解】①AaBbCC 有4个显性基因,有2个浅色基因,②aaBBcc有2个显性基因,有4个浅色基因,③AaBbCc有3个显性基因,3个浅色基因,④Aabbcc有1个显性基因,有5个浅色基因,⑤AaBBCC有5个显性基因,1个浅色基因,所以对应的肤色由白至黑的正确顺序(显性基因由少到多的顺序)是④②③①⑤,A正确,
故选A。
35.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某种两性花的植物,可以通过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繁殖后代.在25℃条件下,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都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植株开白花,但在30℃的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同温度条件下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花色可能不同,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的性状
B. 若要探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25℃条件下进行杂交实验
C. 在25℃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红花植株
D. 在30℃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在25℃条件下生长可能会出现红花植株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生物的性状受遗传物质(基因)的控制,但也会受生活环境的影响;生物的性状是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由题干,该植物“在25℃条件下,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都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植株开白花”,说明该植物花色的性状受基因的控制;由题干“但在30℃的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可知该植物花色的性状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详解】A、基因型是AA和Aa的该植物在25℃条件下都开红花,而在30℃条件下均开白花,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的性状,A正确;
B、探究一株该植物的基因型是AA、Aa还是aa,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25℃条件下进行自交,并在25℃的条件下培养后代,如果后代全部是红花植株,说明该植植株的基因型为AA;如果都开花,说明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如果既有开白花的植株,也有开红花的植株,则说明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错误;
C、在25℃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此种基因型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仍为aa,表现为白花,后代中不会出现红花植株,C正确;
D、在30℃的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所以在30℃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在25℃条件下生长可能会出现红花植株,D正确。
故选B。
36.(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某理想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等位基因有3个,分别为a1,a2和a3,且显隐性关系为:a1>a2>a3,若三个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则在群体中表现出a1所控制的性状的比例为( )
A. 1/3 B. 1/9 C. 4/9 D. 5/9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试题:三个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所以各为1/3,随机组合产生的后代基因型有:a1a1、a1a2、a1a3、a2a2、a2a3、a3a3。
【详解】由于理想种群中某一基因等位有3个等位基因形式,则其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1a1=1/3×1/3=1/9,a1a2=2×1/3×1/3=2/9,a1a3=2×1/3×1/3=2/9,a2a2=1/3×1/3=1/9,a2a3=2×1/3×1/3=2/9,a3a3=1/3×1/3=1/9,又a1对a2对a3为显性,所以在群体中表现出a1所控制的性状个体为a1a1、a1a2、a1a3,比例为1/9+2/9+2/9=5/9。
故选D。
37.(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B. 在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
C. 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 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是均和性别决定有关,如红绿色盲基因、血友病基因等;并且生殖细胞中并不是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细胞新陈代谢必需的酶的基因在每个细胞中均得到表达;
2、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方式都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
3、X和Y为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会发生联会和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Y染色体;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X或Y这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也就是说次级精母细胞有的含X染色体,有的含Y染色体。
【详解】A、XY同源区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也和性状有关,如Y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使得后代男性始终有该基因控制的性状,A错误;
B、双亲表现型正常,则父本的X染色体上为显性基因,女儿的X染色体有一条来自于父本,使女儿不会患病,B正确;
C、含X的也可以是父亲产生的雄配子,C错误;
D、雌雄同体的生物没有性染色体,比如部分植物,D错误。
故选B。
38.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我国人群中高度近视的发病率为1%,某班级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下面的方法中哪种是不正确的
A. 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B. 保证被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C. 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D. 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计算遗传病的发病率应采取在人群中随机调查的方法,而不是在某患者家系中调查,而且被调查的群体应该足够大,A、B正确;在患病家系中调查是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C错误、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9.(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图1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该基因可能位于图2的A、B、C区段或常染色体上,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A. 该遗传病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因为男性患者多
C. 无论是哪种单基因遗传病,Ⅰ2、Ⅱ2、Ⅱ4—定是杂合子
D. 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4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1中Ⅱ1和Ⅱ2婚配且两者无病,其后代Ⅲ1有病,根据“无中生有”特点即可判断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图2中的B区域或C区域,A错误;
B、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A区域,则图1中的Ⅲ3不能患病,Ⅲ4肯定患病,因此该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的A区域,B错误;
C、根据遗传系谱图及以上分析可知,无论是哪种单基因遗传病,Ⅰ2、Ⅱ2、Ⅱ4一定是杂合子,C正确;
D、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2,D错误。
故选C。
【点睛】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来女病,女病父子病为伴性遗传。
43.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注:AA纯合胚胎致死)。
表现型
黄色
灰色
黑色
基因型
(1)若亲本基因型为,则其子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___________。
(3)假设进行很多的杂交,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许多的杂交,预期每窝平均生___________只小鼠。
(4)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雌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
①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___________色雌鼠杂交;
②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
①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②如果后代出现___________,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
【答案】 (1). 黄色、灰色 (2). (3). (4). 1/8 (5). 6 (6). 黑 (7). 后代的毛色 (8). Aa (9). 黄色和黑色
【解析】
【分析】
1.题中已知亲本的基因型,结合自由组合定律可得出子代的基因型,由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结合表格,根据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分析亲本的基因型,再结合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注意毛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不会伴性遗传;结合AA纯合胚胎致死分析Aa2和a1a2所生后代和Aa2和Aa2的后代的存活率;要检测该雄鼠的基因型,应让其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分析表格可知,从黄色个体的基因型可知,A基因对a1和a2均为显性基因;从灰色个体的基因型看出,a1对a2为显性基因。
【详解】(1)若亲本基因型为Aa1和Aa2,则其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AA(死亡) 、Aa(黄色)、 Aa(黄色)、aa(灰色)。
(2)由后代有黑色a2a2可推知其父母均有a2,又因后代有3中表现型,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Aa2和a1a2,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鼠为,雄性概率为,所以黑色雄鼠为。
(3)Aa2和a1a2所生的后代全部存活,而Aa2和Aa2的后代中AA纯合胚胎致死,只有存活,所以预期每窝平均生只小鼠。
(4)要通过杂交方法检测出黄色雄鼠的基因型,可将该黄色雄鼠与多只黑色雌鼠杂交并观察后代毛色。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黑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
【点睛】结合基因分离规律,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图表,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44.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为ZZ,♀为ZW)。鸡的鸡冠常见的有玫瑰状和单片状,由一对基因A和a控制;芦花鸡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非芦花鸡羽毛无横斑条纹,由另一对基因B和b控制。一对雄鸡和雌鸡杂交后代F1雄鸡中玫瑰冠芦花:单片冠芦花=2:1,F1雌鸡中玫瑰冠芦花:玫瑰冠非芦花:单片冠芦花:单片冠非芦花=2:2: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等位基因A和a位于________(Z、常)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F1中玫瑰冠:单片冠=2:1,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等位基因B和b位于________(Z、常)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亲本雌雄鸡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要想在早期雏鸡时就能根据羽毛的特征把雌性和雄性区分开,从而多养母鸡下蛋。要选用的杂交亲本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常 (2). 后代雌、雄个体中玫瑰冠和单片冠的比例均为2:1, 说明鸡冠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联,其控制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 (3). A纯合时会导致合子致死 (4). Z (5). F1雄鸡和雌鸡芦花与非芦花比例不同 (6). AaZBW (7). AaZBZb (8). 非芦花雄鸡和芦花雌鸡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分析可知,雄鸡和雌鸡杂交,F1雄鸡和雌鸡中玫瑰冠与单片冠都为2:1,说明鸡冠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联,其控制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玫瑰冠对单片冠为显性;而F1雄鸡全为芦花,雌鸡中芦花:非芦花=1:1,说明鸡羽毛颜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其控制基因(B/b)位于Z染色体上,且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进而推断亲本雌鸡和雄鸡的基因型分别为AaZBW、AaZBZb。
【详解】(1)一对雄鸡和雌鸡杂交,后代雌雄个体中玫瑰冠和单片冠的比例都是2:1,说明鸡冠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联,其控制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F1中玫瑰冠:单片冠=2:1,是3:1的变式,是由于A纯合时会导致合子致死。
(2)一对雄鸡和雌鸡杂交后代中,F1雄鸡中玫瑰冠芦花:单片冠芦花=2:1,F1雌鸡中玫瑰冠芦花:玫瑰冠非芦花:单片冠芦花:单片冠非芦花=2:2:1:1。F1中雄性全为芦花,雌性一半芦花,一半非芦花,雄鸡和雌鸡芦花与非芦花比例不同,说明控制芦花、非芦花这对等位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亲本雄性为ZBZb,雌性为ZBW;雌性和雄性玫瑰冠:单片冠都是2:1,亲本控制这对性状基因都是Aa,亲本雌雄鸡的基因型分别是AaZBW、AaZBZb。
(3)要根据杂交实验来判断子代的性别,可用芦花雌鸡与非芦花雄鸡杂交,即让ZbZb、ZBW的个体杂交,通过观察雏鸡的羽毛来区分性别,有黑白相间横斑条纹的芦花鸡为雄性,没有横斑条纹的非芦花鸡为雌性。选出的非芦花鸡即为所需的雌鸡。
【点睛】对于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由于雄性个体含有两条Z染色体,雌性个体含有Z、W染色体,故设计根据性状判断生物性别的实验时,应该选用显性的雌性个体和隐性的雄性个体杂交。
23. (河南省南阳市2020年秋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质量评估)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朱红眼基因ca和暗栗色眼基因cb共同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B. 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基因cb与基因w互换实现了基因重组
C.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a、cb、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 常染色体DNA上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一定导致基因突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由等位基因控制。
2、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3、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详解】A、朱红眼基因ca和暗栗色眼基因c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不是由等位基因控制的,不是相对性状,A错误;
B、基因cb与基因w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不会发生交叉互换,B错误;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a、cb、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C正确;
D、基因突变指的是DNA上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D错误。
故选C。
【点睛】牢固掌握相对性状、交叉互换、基因突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学习中一定要掌握概念的实质,灵活掌握。
24. (河南省南阳市2020年秋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质量评估)某种植物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红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现将该植物群体中的白 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5:1,则亲本红花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
A. 1:3 B. 1:2 C. 1:4 D. 2: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种植物的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红花基因对白花基因显性,所以红花的基因型为AA和Aa,白花的基因型为aa。子一代的性状分离比不是1∶1,而是5∶1,说明群体中的红花的基因型不止一种。
【详解】植物的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将该植物群体中的白花植株(aa)与红花植株(A_)杂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5∶1,说明亲代红花植株产生配子A∶a=5∶1,a配子占,设在红花植株中Aa比例为X,Aa只能产生的a配子,即X=,X=即Aa=,说明该植物群体中的红花植株为AA和Aa比例为2∶1,其中纯合子AA的比例为。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测交实验的实质,根据测交后代的比例可以得出测交个体的配子比例,再根据配子比例推测出亲本中显性纯合子和显性杂合子之间的比例。
25. (河南省南阳市2020年秋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质量评估)已知小麦的抗旱对敏旱为显性,多颗粒对少颗粒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颗表现型为抗旱、多颗粒的植株,对其进行测交,测交后代4种表现型及比例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敏旱多颗粒:敏旱少颗粒=2:1:1:2,若让这棵植株自交,其后代上述4种表现型的比例应为( )
A. 9:3:3:1 B. 24:8:3:1 C. 22:5:5:4 D. 20:5:5: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抗旱与多颗粒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测交是指杂合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能真实反映杂合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从而推测出其基因型。
【详解】由题意可知小麦的抗旱性(A)和多颗粒(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颗表现型为抗旱、多颗粒的植株,对其进行测交,测交后代4种表现型及比例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敏旱多颗粒:敏旱少颗粒=2:1:1:2,说明抗旱多颗粒植株产生的可育配子AB:Ab:aB:ab=2:1:1:2。若让这棵植株自交,其后代上述4种表现型的比例应为(2/6×2/6+2/6×1/6×2+2/6×1/6×2+2/6×2/6×2+1/6×1/6×2):(1/6×1/6+1/6×2/6×2):(1/6×1/6+1/6×2/6×2):(2/6×2/6)=22:5:5:4。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6. (河南省南阳市2020年秋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质量评估) 已知家蚕体色油性和非油性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体壁正常和体壁透明是由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两只家蚕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油性正常雌:油性正常雄:非油性正常雌:非油性正常雄:油性透明雌:非油性透明雌=3:6:1:2: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亲本表现型均为体色油性体壁正常
B. 子代中雄性纯合个体占3/8
C. 雌雄亲本均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
D. 让子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非油性体壁透明的雄性个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析可知,体壁正常∶体壁透明=3∶1,可推断体壁正常为显性性状,又因为子代中油性∶非油性=3∶1,可推知油性性状为显性性状。
【详解】A、由分析可知,杂交子代的表现型中,体壁正常∶体壁透明=(3+6+1+2)∶(3+1)=3∶1,可以确定体壁正常为显性,体壁透明为隐性性状。又因为子代中油性∶非油性=(3+6+3)∶(1+2+1)=3∶1,可推知油性性状为显性性状。设体色由A/a基因控制,体壁由B/b基因控制,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及交叉遗传的特点,可推测亲本的基因型为:AaZBZb、AaZBW,表现型均为体色油性体壁正常,A正确;
B、根据推测出的亲本的基因型:AaZBZb、AaZBW,可以判断子代中雄性纯合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错误;
C、根据推,亲本的基因型为:AaZBZb、AaZBW,所以雌雄亲本都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C正确;
D、根据亲本的基因型:AaZBZb、AaZBW,可以推测:子代体色的基因型为:AA、Aa、aa,子代体壁的基因型为:ZBZb、ZBZB、ZBW、ZbW,让子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非油性体壁透明的雄性个体(aaZbZb),D正确。
故选B。
27. (河南省南阳市2020年秋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质量评估) 兔的白色(M)对黑色(m)为显性。现有两笼兔子,甲笼中是一只白色雌兔和一只白色雄兔,乙笼中是一只白色雌兔和一只黑色雄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M/m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乙笼兔是甲笼兔的杂交后代,则甲笼中两只白色兔的基因型均为Mm
B. 若M/m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甲笼兔是乙笼兔的杂交后代,则乙笼中白色兔的基因型为MM或Mm
C. 若M/m位于X染色体上且乙笼兔是甲笼兔的杂交后代,则乙笼中白色雌兔的基因型为XMXm的概率为1/2
D. 若M/m位于X染色体上且甲笼兔是乙笼兔的杂交后代,则甲笼中白色雌兔的基因型为XMXm的概率为3/4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甲笼白色雌兔和白色雄兔的基因型均可表示为M_;乙笼中白色雌兔基因型为M_,黑色雄兔基因型为mm。
2、若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甲笼白色雌兔的基因型为XMX-,白色雄兔的基因型为XMY;乙笼中白色雌兔基因型为XMX-,黑色雄兔基因型为XmY。
【详解】A、若M/m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甲笼兔的基因型为M_,乙笼兔的基因型为M_和mm,若乙笼兔是甲笼兔的杂交后代,则甲笼中的两只白色兔子都应含有基因m,故其基因型均为Mm,A正确;
B、若M/m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甲笼兔是乙笼兔的杂交后代,则乙笼中的兔子要提供基因M即可,故其基因型可以为Mm,也可以为MM,B正确;
C、若M/m位于X染色体上,则甲笼兔的基因型为XMX-和XMY,乙笼兔的基因型为XMX-和XmY,若乙笼兔是甲笼兔的杂交后代,则甲笼中的白色雌兔应含有基因m,其基因型应为XMXm,故乙笼中白色雌兔基因型为XMXm的概率为1/2,C正确;
D、若M/m位于X染色体上且甲笼兔是乙笼兔的杂交后代,则甲笼雌兔含乙笼黑兔的Xm,又因其为白色,必含XM,故甲笼中白色雌兔的基因型为XMXm的概率为1,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解题关键是根据甲、乙两笼兔的表现型、基因的位置和亲子代关系推断它们的基因型及比例。
28. (河南省南阳市2020年秋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质量评估)果蝇的X、Y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杂交组合1
P刚毛(♀)×截毛(♂)→F1全部刚毛
杂交组合2
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
杂交组合3
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
A. 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
B. 通过杂交组合1,可判断刚毛对截毛为显性
C. 通过杂交组合2,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D. 通过杂交组合3,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表中信息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伴性遗传等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情况。掌握位于性染色体不同区段的基因的遗传特点,并能够根据遗传特点设计实验验证基因存在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假设相关的基因用B和b表示。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如当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与XBYb时,子代雌性均表现为显性性状,而雄性均表现为隐性性状,A正确;在杂交组合1中,刚毛(♀)与截毛(♂)杂交,F1全部刚毛,说明刚毛对截毛为显性,B正确;通过杂交组合2,不能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例如,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P:截毛(XbXb)×刚毛(XBY)→F1刚毛(XBXb):截毛(XbY)=1:1,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上,P:截毛(XbXb)×刚毛(XBYb)→F1刚毛(XBXb):截毛(XbYb)=1:1,C错误;通过杂交组合3,可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例如,P:截毛(XbXb)×刚毛(XbYB)→F1截毛(XbXb):刚毛(XbYB)=1:1,D正确。
【点睛】位于性染色体同源区上的基因存在于X和Y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互为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其遗传与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相似,但在特殊情况下也有差别;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上的基因仅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非同源区上的基因仅存在于Y染色体上,只限于在男性中遗传。
29. (河南省南阳市2020年秋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质量评估)果蝇的体色有黄身(H)、灰身(h)之分,翅形有长翅(V)、残翅(v)之分。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得F1,F1中得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因某种精子没有受精能力,导致F2的4种表现型比例为5:3: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果蝇体色和翅形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HHvv和hhVV
C. 不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基因组成是HV
D. F2黄身长翅果蝇中双杂合子的比例为2/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9:3:3:1的形式,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信息获取的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难度较大,综合性强。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F2出现4种类型且比例为5:3:3:1,是9:3:3:1的特殊情况之一,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F1的基因型是HhVv,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HHVV与hhvv或HHvv与hhVV,由于已知果蝇有一种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而F2比例为5:3:3:1,说明该精子的基因组成为HV,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只能是HHvv与hhVV,B、C正确;F2黄身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HhVV、HHVv、HhVv,比例为1:1:3,所以双杂合子的比例为3/5,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9:3:3:1的组合形式,并准确把握并理解题干信息“某种精子没有受精能力”,结合数据分析作答。
37. (河南省南阳市2020年秋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质量评估)枫糖尿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氨基酸代谢异常,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下图是某患者家系中部分成员的该基因带谱,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2号携带该致病基因
C. 3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
D. 1和2再生患此病孩子的概率为1/4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遗传系谱图分析可知:Ⅰ1和Ⅰ2无病,但Ⅱ4有病,根据“无中生有”,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基因带谱可知,Ⅱ4是隐性纯合体,Ⅱ3是显性纯合体,是Ⅰ1和Ⅱ5是杂合体。因此,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根据分析,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B、由于Ⅱ4是隐性纯合体,所以2号携带该致病基因,B正确;
C、3号为显性纯合体,为杂合子的概率是0,C错误;
D、由于Ⅰ1和Ⅰ2无病,都是杂合体,所以他们再生患此病孩子的概率为1/4,D正确。
故选C。
38. (河南省南阳市2020年秋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若细胞中某种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则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分向一极,另两条染色体分向另一极。克氏综合症是人类的一种遗传病(染色体组成为44+XXY),克氏综合症的患者有97%的可能性不能生育。假设一个患克氏综合症的色盲男人和父亲是色盲的正常女性结婚,他们育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既患克氏综合症又患色盲的概率为多少?(XXX个体能够存活,表现为女性,称三X染色体综合征)
A. 1/6 B. 1/200 C. 1/8 D. 1/1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该患克氏综合症的色盲男性基因型为XbXbY,父亲为色盲,则正常女性一定是色盲的携带者,则女性基因型为XBXb,该患克氏综合症的色盲男性产生的配子类型,根据数学的组合计算,其配子种类及比例为:XbY:Xb:Y:XbXb=2:2:1:1,其中只有XbY精子与Xb卵细胞结合,后代才会出现既患克氏综合征又患色盲的可能,即概率为:2/6×1/2=1/6,故A正确,BC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生物变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43. (河南省南阳市2020年秋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质量评估) 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仅位于X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与基因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个体比例为3:5,无粉红眼出现。
(1)从实验结果推断:T、t基因位于_____(X/常)染色体上,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
(2)F2代雌果蝇共有_____种基因型,雄果蝇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
(3)请从亲代和F1代果蝇中选取材料,设计实验验证t基因纯合时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雄果蝇。
①实验方案:_____观察子代的性别比例。
②实验结果与结论:若出现_____,则证明该结论正确。
【答案】 (1). 常 (2). TTAAXBXB和ttAAXbY (3). 4 (4). 1/5 (5). 实验方案:让 F1代(红眼)雌果蝇与亲本(白眼)雄果蝇交配,观察并统计子代的性别比例 (6). 实验结果与结论:子代雌雄果蝇个体数量比例为 1∶3,则该结论正确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文: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如果T、t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应为XBTXBT和XB-Y,杂交后产生的F1再随机交配,F2中雌雄的比例应为1:1,与题意不符,说明T、t基因应该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代中均没出现粉色的个体,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应均为AA;F2中雌雄的比为3:5,可见F2中有1/4雌性个体性反转为雄性个体,由此可推知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TT和tt,综合以上可知,亲本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TTAAXBXB和ttAAXbY。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T、t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TTAAXBXB和ttAAXbY。
(2)亲本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TTAAXBXB和ttAAXbY,则F1中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TtAAXBXb和TtAAXBY,它们相互交配后产生的F2中,雌性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含tt基因的:ttAAXBXB和ttAAXBXb转化为不育的雄果蝇,另一种是不含tt的:T-AAXBXB、T-AAXBXb,不发生性别反转,仍为雌性,故F2中雌性的基因型共有4种,即TTAAXBXB、TTAAXBXb、TtAAXBXB、TtAAXBXb;雄性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含有XY染色体的,即3/4T-AAX-Y、1/4ttAAX-Y,另外一种是雌性性反转形成的,即ttAAXBX-,占雌性中的1/4,因此F2代雄果蝇中不含 Y 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1+1/4)=1/5。
(3)若从亲代和 F1代果蝇中选取材料,设计实验验证t基因纯合时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雄果蝇,则可选用测交方案进行验证。
①实验方案:让 F1代雌果蝇(TtAAXBXb)与亲本雄果蝇(ttAAXbY)交配,观察并统计子代的性别比例。
②实验结果与结论:F2中Tt:tt=1∶1,若tt雌性出现反转,则雌性占1/2×1/2=1/4,而雄性占1/2+1/2×1/2=3/4,即若子代雌雄果蝇个体数量比例为 1∶3,则该结论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等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T、t基因的位置及亲代果蝇的基因型,再根据题干条件“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答题。
44. (河南省南阳市2020年秋期高中三年级期中质量评估) 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
(2)若I-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分析。
①I -2的基因型为_____;1I -5的基因型为_____。
②如果11—5与11—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
③如果II—7与11—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
④如果11—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_____。
【答案】 (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 HhXTXt (3). HHXTY或HhXTY (4). 1/36 (5). 1/60000 (6). 3/5
【解析】
【分析】
计算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时,通常将两种病分开计算,例如先算出甲病的患病概率,再算出乙病的患病概率,最后将两个概率相乘即是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
【详解】(1)由遗传系谱图1可知,Ⅰ—1与Ⅰ—2不患甲病,生有一患病的女儿Ⅱ—2,则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可以肯定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①Ⅰ—1与Ⅰ—2既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但其后代既有患甲病的个体,也有患乙病的个体,因此Ⅰ—2是甲病与乙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基因型为HhXTXt,Ⅱ—5是不患甲病和乙病的男性,对甲病来说其基因型是HH或Hh,对于乙病来说基因型是XTY,因此Ⅱ—5的基因型是HHXTY或HhXTY。
②先分析甲病,由①可知,Ⅱ—5的基因型是HH或Hh,Hh占2/3,同理分析Ⅱ—6的基因型HH或Hh,Hh占2/3,因此Ⅱ—5与Ⅱ—6婚配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2/3×2/3×1/4=1/9;再分析乙病,Ⅱ—5的基因型是XTY,Ⅱ—6及其父母正常,但有一患病的兄弟,因此Ⅱ—6的基因型是XTXT或XTXt,各占1/2,因此Ⅱ—5与Ⅱ—6婚配,后代男孩患乙病的概率是1/2×1/2=1/4,因此如果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1/4×1/9=1/36。
③分析遗传系谱图2可知,对甲病来说,Ⅱ—7及其父母均不患甲病,但有一患甲病的兄弟,Ⅱ—7的基因型为HH或Hh,Hh占2/3,由题意可知,Ⅱ—8的Hh基因型频率为1/10000,如果Ⅱ—7与Ⅱ—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2/3×1/10000×1/4=1/60000。
④由②可知,Ⅱ—5的基因型为HH或Hh,Hh占2/3,由题意可知,其妻子是h基因携带者,基因型为Hh,后代患病的概率是2/3×1/4=1/6,不患甲病的概率是5/6,Hh=1/3×1/2+2/3×1/2=1/2,不患甲病的个体中,h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2÷5/6=3/5。
【点睛】若父母无病,生出患病孩子,则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父母有病,生出无病孩子,则该病为显性遗传病。
20. (湖北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联考生物试题)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性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基因组合
A不存在,不管B存在与否(aaZ-Z-或aaZ-W)
A存在,B不存在(A_ZbZb或A_ZbW)
A和B同时存在(A_ZBZ-或A_ZBW)
羽毛颜色
白色
灰色
黑色
A. 黑鸟、灰鸟的基因型分别有6种、4种
B. 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子代可能出现三种毛色
C. 两只黑鸟交配,若子代羽毛只有黑色和白色,则两亲本基因型均可确定
D. 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与杂合的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毛是灰色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伴性遗传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自然界中由性染色体决定生物性别的类型,主要有XY型和ZW型,XY型在雌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在雄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型在雌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在雄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
【详解】A、黑鸟的基因型分别有6种(AaZBZB、AAZBZB、AaZBZb、AAZBZb 、AAZBW、AaZBW),灰鸟的基因型有4种(AAZbZb、AaZbZb 、AAZbW、AaZbW),A正确;
B、一只黑雄鸟(AaZBZb)与一只灰雌鸟(AaZbW)交配,子代可能出现三种毛色:黑色(A_ZBZ-或A_ZBW)、灰色(A_ZbZb或A_ZbW)、白色(aaZ-Z-或aaZ-W),B正确;
C、两只黑鸟交配(A_ZBZ-或A_ZBW),若子代羽毛只有黑色(A_ZBZ-或A_ZBW)和白色(aaZ-Z-或aaZ-W),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ZBZb×AaZBW,C正确;
D、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AAZbZb)与杂合的黑雌鸟(AaZBW)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毛是黑色(A_ZBZb),D错误。
故选ABC。
25.(湖北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联考生物试题) 豚鼠的毛色受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其中基因E控制黑色素的合成,而基因F对黑色素有淡化功能,淡化的结果是基因型为E_Ff的个体毛色为灰色,基因型为E_FF的个体毛色为白色。不考虑突变,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豚鼠的基因型有____种。白色雌、雄豚鼠交配,子一代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黑色个体。
(2)两只基因型均为EeFf的雌、雄豚鼠交配,若所得子一代中黑色:灰色:白色=________,则表明等位基因E-e和F-f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若基因型为EeFf的灰色豚鼠能产生EF、Ef、eF和ef四种配子且EF:ef=l:1.Ef:eF =1:1,则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等位基因E-e和F-f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以上配子类型及比例无法判断两对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 ____________。
【答案】 (1). 5 (2). 不会 (3). 3:6:7 (4). 能 (5). 该灰色豚鼠产生的配子中E:e=l:1,F:f=l:1 (6). 若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发生交叉互换也可以产生四种配子符合以上比例 (四种配子两两比例为1:1,不能确认4种配子之间的比例是否符合1:1:1:1)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意:豚鼠毛的颜色中,黑色为E_ff,灰色为E_Ff,白色为E_FF和ee__。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1)从题干信息可知,白色豚鼠的基因型为E_FF、eeF_、eeff,可见白色豚鼠的基因型共有EEFF、EeFF、eeFF、eeFf、eeff共5种。由于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E-ff,若两白色亲本交配能产生黑色豚鼠,则要求至少有一方能产生Ef配子,而白色豚鼠都不能产生Ef配子,所以白色雌、雄豚鼠交配,子一代不会出现黑色个体。
(2)若等位基因E-e和F-f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基因型为EeFf的雌、雄豚鼠交配,所得子一代黑色豚鼠(E-ff)占3/4×1/4=3/16,灰色豚鼠(E_Ff)占3/4×1/2=3/8,白色豚鼠占(E_FF和ee__)3/4×1/4+1/4×1=7/16,即黑色:灰色:白色=3:6:7。
(3)等位基因E-e和F-f遵循分离定律时,产生的配子中E:e=l:1,F:f=l:1。若基因型为EeFf的灰色豚鼠能产生EF、Ef、eF和ef四种配子且EF:ef=l:1,Ef:eF=1:1,即产生的配子中,E:e=l:1,F:f=l:1,所以能得出等位基因E-e和F-f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但不能判断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为若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发生交叉互换,也可以产生四种配子并符合以上比例。若要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EeFf的灰色豚鼠应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即EF:ef:Ef:eF =1:1:1:1。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意推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25.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现有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一对亲本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蝇为灰身∶黑身=3∶1,雄蝇为灰身∶黑身∶深黑身=6∶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蝇的灰身基因是B
B. 基因R使黑身果蝇体色加深
C. 亲本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
D. F2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占5/6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算出亲本的基因型
【详解】A、由题意知,黑身雌蝇与灰身雄蝇杂交,F1全为灰身,说明灰身对黑身是显性,基因是B、A正确;
B、根据“题意,F2代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说明R、r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雄果蝇的比例可知,子一代雌性是BbXRXr,根据后代雌果蝇的比例可知子一代雄果蝇是BbXRY,则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结合F2中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分析,灰身的基因型为BBXRY、BbXRY、BBXrY和BbXrY,黒身的基因型为bbXRY,深黑身的基因型为bbXrY,则基因R没有使黑身果蝇体色加深的作用,B错误;
C、由A项分析可知,亲本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C正确;
D、子一代雌性是BbXRXr,根据后代雌果蝇的比例可知子一代雄果蝇是BbXRY,则F2中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的基因型为BBXRXr、BbXRXR、BbXRXr,比例为 ++,D 正确。
故选B。
【点睛】根据表现型及比例反推相关基因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2.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下表为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的部分性状。
翅型
复眼形状
体色
.........
翅长
野生型
完整
球形
黑檀
.........
长
突变型
残
菱形
灰
.........
短
(1)由表可知,果蝇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常用于遗传学研究。摩尔根等人运用________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在果蝇的饲料中添加碱机类似物,发现子代突变型不仅仅限于表中所列性状,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的特点。
(3)果蝇X染色体上的长翅基因(M )对短翅基因(m )是显性。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f)纯合时,仅使雌蝇转化为不育的雄蝇。对双杂合的雌蝇进行测交,F1 中雌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雄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 假说-演绎 (3). 不定向性 (4). 2种 (5). 长翅:短翅=1:1(或长翅不育:短翅不育:长翅可育:短翅可育=1:1:2:2)
【解析】
【详解】(1)表中信息显示:果蝇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摩尔根等人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在果蝇的饲料中添加碱机类似物,发现子代突变型不仅仅限于表中所列性状,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
(3)依题意可知:双杂合的雌蝇的基因型为FfXMXm,让其与基因型为ffXmY的雄果蝇杂交,子代基因型的种类及其比例为FfXMXm:FfXmXm:ffXMXm:ffXmXm:FfXMY:FfXmY:ffXMY: ffXmY=1:1:1:1:1:1:1:1,其中基因型为ffXMXm和ffXmXm的个体转化为不育的雄蝇,因此F1 中雌蝇的基因型有2种:FfXMXm和FfXmXm;雄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长翅:短翅=1:1(或长翅不育:短翅不育:长翅可育:短翅可育=1:1:2:2)。
40.(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IV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胚胎致死。一只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杂合子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白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1,下列关于F1果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白眼雄果蝇占1/4 B. 红眼雌果蝇占1/4
C. 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3 D. 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3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杂合红眼雌的基因型为XDXd,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dY,亲本中均缺失一条Ⅳ染色体,因此后代中缺失一条的占1/2 ,缺失两条的和染色体正确的均占1/4 ,但由于缺失两条的不能存活,因此后代正常染色体的占1/3 ,缺失一条染色体的占2/3,由此可以计算后代不同表现型的概率。
【详解】A.亲本的基因型为XDXd和XdY,则后代白眼雄果蝇XdY的比例为1/4,A正确;
B.亲本的基因型为XDXd和XdY,则后代红眼雌果蝇XDXd的比例占1/4,B正确;
C.后代正常染色体数占1/3,红眼果蝇占1/4,则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12,C错误;
D.缺失1条IV号染色体占2/3,白眼果蝇占1/2,则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3,D正确。
故选C。
34.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列关于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茎豌豆Dd自交产生矮茎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 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所结的西瓜无子
C.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一定可获得纯合植株
D. 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的年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详解】A、高茎碗豆Dd自交产生矮茎是由于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不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
B、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结西瓜有籽,种植后获得三倍体西瓜植株,给其雌蕊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子房发育成无籽西瓜,B错误;
C、单倍体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不一定可获得纯合植株,C错误;
D、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的年限,D正确。
故选D。
35.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取自然状态下的一株高茎豌豆(DD)和一株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得到的F1在幼苗期经低温诱导使其变成四倍体。F1进行自交,后代中高茎所占比例为( )
A. 5/6 B. 15/16 C. 25/36 D. 35/36
【答案】D
【解析】
【分析】
子一代四倍体自交可用配子法解题。
【详解】据题可得,F1四倍体为DDdd,其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DD:dd:Dd=1:1:4,自交后代矮茎(dddd)比例为:1/6×1/6=1/36,则高茎为35/36。
故选D。
【点睛】四倍体的配子类型及比例问题须结合减数分裂来考虑,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随机组合均匀移向细胞两极。
36.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据调查,某校学生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在该群体中B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
A. 36%、64% B. 8%、92% C. 78%、22% D. 92%、8%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B的基因频率=(42.32×2+7.36+46)÷(50×2+50)×100%=92%,所以b为8%,D正确,A、B、C错误。
30.(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下列有关遗传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红绿色盲与血友病之间的遗传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 男性中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由于没有等位基因,因此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C. 某种小鼠,任意两只黄色的雌雄小鼠交配,后代黄色与灰色的比例总是2:1,因此不符合孟 德尔的遗传规律
D. 女娄菜控制叶子形状为阔叶型和细叶型性状的基因,由于存在隐性基因花粉不育现象,因 此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目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等遗传规律,只要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都要分离,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就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红绿色盲与血友病都是伴性遗传,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B、男性中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 因没有等位基因,但它也随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分离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实质上符合基因分离定 律,B项错误;C、两只黄色的雌雄小鼠交配,后代有黄色 与灰色,发生了性状分离,说明亲本是显性杂合子,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表现型比例总是2:1,可能是显性纯合子死亡造成的,C项错误;D、女娄菜控制叶子形状为阔叶型和细叶型性状的基因是等位基因,就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与花粉是否可育无关,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注意:孟德尔遗传定律是基因的遗传定律,是在形成配子时遵循的规律,与配子的行为、基因型和表现型无关。
29. (黑龙江省
30. 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下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中II、III、IV、X、Y表示染色体,基因A、a分别控制灰身和黑身,基因R和r分别控制红眼和白眼。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果蝇细胞一个染色体组组成是II、III、IV、 X或II、III、IV、 Y
B. 该对果蝇杂交后得到的F1代中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
C. 若该雌果蝇含A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则该对果蝇杂交后得到的F1有16种基因型
D. II号、III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左图为雌果蝇,基因型为AaXRXr;右图为雄果蝇,基因型为AaXrY,由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能够独立遗传,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根据图解可知,果蝇细胞一个染色体组组成是II、III、IV、 X或II、III、IV、 Y,A正确;
B、该对果蝇杂交后得到的F1代中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1/2(AA+aa)×1/2(XrXr)=1/4,B正确;
C、若该雌果蝇含A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则其基因型为_aXRXr,雄果蝇基因型为AaXrY,先分析第一对:_a×Aa→A_、Aa、_a、aa,4种基因,再分析第二对基因,XRXr×XrY→XRXr 、XRYXrXr、XrY,也是4种基因型,则该对果蝇杂交后得到的F1有16种基因型,C正确;
D、Ⅱ号和Ⅲ号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不属于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D错误。
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8 实验与探究- 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分类汇编(1月刊),共228页。
这是一份专题16 种群和群落- 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分类汇编(1月刊),共64页。
这是一份专题1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分类汇编(1月刊),共4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