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8553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8553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85538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写作 怎样选材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写作 怎样选材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理解作文选材的意义。
2、学习作文选材的方法:围绕中心、真实新颖。
3、增强写作信心,提高作文的兴趣和选材能力。
重点:理解作文选材的意义。
难点:学习作文选材的方法:围绕中心、真实新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平时老师在你们的作文批语中爱说“偏题了”“材料与中心不符”;有时候,你们在拿到一个作文题的时候,也常感到不知该确定什么中心,选择什么材料。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怎样选材”的问题。(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听.设计意图---激趣】
讲授新课
展示目标:
1、理解作文选材的意义。
2、学习作文选材的方法:围绕中心、真实新颖。
3、增强写作信心,提高作文的兴趣和选材能力。
【学生活动:读。设计意图:明确目标】
(一)、什么是选材:选材,是指写作时材料的选择。
我们说,写记叙文必须要有一个鲜明的中心思想。然而,文章的中心怎样才能表达出来呢?这就要谈到材料了。
材料的选择与取舍决定着文章的质量,只有从丰富的材料中精选出最恰当的来表现中心,文章才能写得好。
就象蜜蜂采花,不是所有的花都能酿蜜,只有精心挑选、精心酿制,才有甘甜可口的蜂蜜一样,选材是根据主题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主题产生最好的效果。
对于一篇好作文来说,主题是心脏;结构是骨架;语言是细胞;材料是血肉!
、从哪里选材
1、从 生 活 中 寻找(做生活有心人)
a.亲身经历 b.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2、从 阅读中挖掘(做阅读有心人)
a.文学作品 b.报刊杂志(经典故事、典型形象、时事新闻等)
【学生活动:听。设计意图:完成目标1】
、如何选材
选材要围绕中心(以本单元课文为例进行教学:教师讲述——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丰富、博大的文化遗产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为其自豪。传统的文化,与中华儿女的美德相融合的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第四单元的的文章为我们抒写了中华传统美德,今天,我们就以本单元的课文为例,看一下这些作家都是如何选材的。)
根据《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内容,思考材料与中心关系的密切程度。
【学生活动:讨论说出使用的材料与详略。设计意图:完成目标2】
检查学生练习:对照示例,完成《驿路梨花》和《最苦余最乐》的素材整理归纳。(学生出示导学案)
《驿路梨花》
《最苦与最乐》
结论:选材要围绕中心——确定中心、广泛选材、仔细删选
【学生活动:讨论。设计意图:选材要围绕中心】
选材要真实
下面这则材料你觉得真实吗?
放学时,大雨如注,无奈之际,母亲飘然而至,结果因为淋雨,累得生病住了一个星期的院。
(预设学生给出结论:选材要真实)
春寒料峭,风像小刀一样锋利。“嚓、嚓、嚓……”妈妈用她那柔而有力的双手一下一下的搓洗着衣服,领子、袖口、前襟……单调的声音在清冷的夜里诉说着她无言的爱意,也一点一点地沉淀在我心底:那仔细的动作,让人觉得她手里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个值得拥有的珍品。她的背影俯下,抬起,俯下,抬起……在这个寂静清冷的夜里成了一幅最动人的画面。(你觉得这段文字真实吗?)
(预设学生给出结论:景物描写,修辞运用,细节描写——真实动人)
结论:要做到在写作中讲真话抒真情,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就必须要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捕捉素材,利用生活中的点滴做文章,也就是要做到观察生活,关注细节,才能保证作文材料的真实。
【学生活动:说。设计意图:选材要真实】
选材要新颖
例:题目:润物细无声——×老师二三事
题解:“润物细无声”是杜甫《春夜喜雨》一诗中的名句,这里是借用其比喻义。把正、副标题结合起来看,是要求通过两三件事,来表现教师——人类灵魂的雕塑家注重言传身教,善于潜移默化、耐心细致地启发、教育、培养学生。
第1组:(1)值日同学把垃圾扫到教室一角就回家了,第二天早自习时,×老师不声不响地撮出去倒掉。(2)食堂里自来水没关好,同学们视而不见,×老师默默地把水龙头拧紧才去打饭。 (3)夏日中午,几个同学乱扔冰棒雪糕纸,×老师一一拾起,丢进废纸篓。
第2组:(1)“我”做了某种错事,出乎意料的是,×老师找“我”谈话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平静耐心地开导“我”。(2)大扫除时,×老师又是拎水冲教室,又是爬高擦玻璃,大家在×老师的带动下抢干脏活、累活。(3)一次,×老师病得很厉害,他在医院输过液后,不让学校知道,照常给我们上课。从此,同学们学习更认真了。
第3组:(1)炎夏一日,刚上完课的×老师顾不得自己已汗流浃背,打来几盆凉水泼洒在教室地上以降温。(2)班上同学去学校餐厅当志愿者遭人讽刺,大家极感委屈。×老师在教室里挂出“大海”彩图和“要培养大海一样的胸怀”的字幅,并亲自带大家再去餐厅做好事。(3)同学们作文中描写人物易“千人一面”,一次讲评课上,×老师请五位同学做“模特儿”,让大家写《五双眼睛》。
在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的记叙文中,
如果像第1组材料那样,仅从同一角度选取几则相同类型的素材,内容未免过于单一,人物形象也不够丰满。
第2组材料虽然注意到围绕中心从不同角度与侧面选材,思路较为开阔,但仍未脱“旧材料、老面孔”的窠臼,缺乏新意,又有编造、套用之嫌。
相比之下,第3组材料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三个材料有生活上的关心、思想情操上的熏陶、学习上的启发指导,既典型又精当,能写出一个“教书育人”“润物细无声”的好老师的形象,比较有深度。
结论:选材除了要围绕中心、真实之外,选材还要新,这个“新”就是别人从未用过的,自己独有的材料;或别人用过,但自己有独特的感悟和体验。这样的材料入文,才能视角独特,读来打动人心。
【学生活动:比较分析。设计意图:选材要新颖。】
三、课堂小结
怎样选材:
围绕中心——确定中心、广泛选材、仔细删选
真实——观察生活、关注细节
新颖——自己独有、自己独悟
四、布置作业
沉下心来,看看,我们生活中的琐事其实都在闪耀美德的光辉。不乱扔垃圾是美德;不随地吐痰是美德;不使用塑料袋是美德。美德并不遥远,遥远的是我们的认识。
请以《美德并不遥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中心
材料
待人宽厚,谨严认真
1、修改文章标点
2、修润课本的事
3、送客 4、复信
律已严
1、用语主张“写话”
2、文风上重视“简洁”
3、重视语言使用的规范
中心
材料
人物
所做好事
做好事时间
雷锋精神
“我”和老余
修葺小茅屋
第二天早上
瑶族老人
专门送粮食
前一天晚上
梨花妹妹
照料小茅屋
前几年姐姐出嫁后
(解放军)
盖小茅屋
十多年前
(梨花)
照料小茅屋
解放军盖小茅屋后出嫁前
中心
材料
最苦:背负未来的责任
事未办、钱未还、恩未报、礼未赔
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对自己
最乐:责任尽完了
处处尽责任,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时时快乐
人应当勇于负责任
正面:尽的责任越大,快乐越大
反面:逃避责任是自投苦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 怎样选材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写作 怎样选材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写作歌诀,技法讲解,作文题目1,佳作示范,作文题目2,作文题目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写作 怎样选材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