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通用版)中考数学总复习随堂练习(含答案)
(通用版)中考数学总复习随堂练习14《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数学总复习随堂练习14《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含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从下列四个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4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A组基础巩固1.用四条线段首尾相接连成一个框架,其中AB=12,BC=14,CD=18,DA=24,则A,B,C,D任意两点之间的最长距离为(C)A.24 cm B.26 cm C.32 cm D.36 cm2.如图,AE,AD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且∠B=36°,∠C=76°,则∠DAE的度数为(B)A.40° B.20° C.18° D.38°3.如图,从下列四个条件:①BC=B'C,②AC=A'C,③∠A'CA=∠B'CB,④AB=A'B'中,任取三个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为结论,则最多可以构成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B)A.1 B.2 C.3 D.44.将纸片△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A'处的位置.图1图2(1)如果A'落在四边形BCDE的内部(如图1),∠A'与∠1+∠2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果A'落在四边形BCDE的BE边上,这时图1中的∠1变为0°角,则∠EA'D与∠2之间的关系是 . (3)如果A'落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如图2),这时∠A'与∠1,∠2之间又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 (1)2∠A'=∠1+∠2,理由略.(2)如图,∠EA'D=∠A,∠2=∠A+∠EA'D=2∠EA'D,故答案为:2∠EA'D=∠2.(3)题图2中,2∠A'=∠2-∠1,理由是:因为沿DE折叠,A和A'重合,所以∠A=∠A'.∵∠DME=∠A'+∠1,∠2=∠A+∠DME,∴∠2=∠A+∠A'+∠1,即2∠A'=∠2-∠1. B组能力提升 1.如图,正方形①,②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正方形③的一个顶点也在该直线上,且有两个顶点分别与正方形①,②的两个顶点重合,若正方形①,②的面积分别为3 cm2和4 cm2,则正方形③的面积为7cm2.2.如图,Rt△ABC中,直角边AC=7 cm,BC=3 cm,CD为斜边AB上的高,点E从点B出发沿直线BC以2 cm/s的速度移动,过点E作BC的垂线交直线CD于点F.(1)求证:∠A=∠BCD.(2)点E运动多长时间,CF=AB?并说明理由.(1)证明 ∵∠A+∠ACD=90°,∠BCD+∠ACD=90°,∴∠A=∠BCD.(2)解 当点E在直线BC上运动2 s或5 s时,CF=AB.理由如下: 如图,当点E在射线BC上移动时,若E移动5 s,则BE=2×5=10(cm),∴CE=BE-BC=10-3=7(cm).∴CE=AC,又∵∠ECF=∠BCD,∠BCD=∠A,在△CFE与△ABC中,∴△CEF≌△ABC,∴CF=AB,当点E在射线CB上移动时,若E移动2 s,则BE'=2×2=4(cm),∴CE'=BE'+BC=4+3=7(cm),∴CE'=AC.在△CF'E'与△ABC中,∴△CF'E'≌△ABC,∴CF'=AB.总之,当点E在直线BC上运动5 s或2 s时,CF=A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数学总复习随堂练习26《概率》(含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1,乙组数据的方差=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数学总复习随堂练习18《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BG=EH,AG=AH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数学总复习随堂练习16《解直角三角形》(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0,60PD-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