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数学人教版七下全册备课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1 平方根第三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1 平方根第三课时教案,共4页。
6.1 平方根(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明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理解开平方运算和平方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平方根的概念,会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难点: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联系与区别.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算术平方根,大家掌握的怎么样?请完成下面的习题:1.填空:(1)的算术平方根是 .(2)= .(3)= .2.王东同学说:“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那么这个数一定是3.”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平方等于9的数有两个,它们分别是3和-3.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3是9的算术平方根,那么-3又该如何称呼呢?这一节,我们一起学习“平方根”.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新课,让学生在思考中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探究新知探究点一: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1.你能快速地完成下面表格吗?1163649x 学生完成并展示.教师:不难看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平方相同.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这就是说,如果=a,那么x为a的平方根,记为x=±.例如:3和-3是9的平方根,记为±3是9的平方根,表示为±3=±.2.快速指出下列各数的平方根,从中你能发现什么?0;1;4;16;25;-36.学生展示,教师补充3.根据上面习题,回答下列问题:(1)正数的平方根有几个?它们是什么关系?(2)0的平方根是多少?(3)负数有没有平方根?为什么?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订正.通过习题,学生不难看出:1.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例如100的平方根是±10.2.0的平方根是0.3.负数没有平方根,即当a<0时,无意义.学生可借助平方运算理解,因为任何一个数的平方都不会是负数.我们知道,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可以用符号“”表示,正数a的负的平方根可以用符号“-”表示,故正数a的平方根可以用符号“±”表示,读作“正、负根号a”.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平方根的特点后,适时总结算术平方根、负的平方根以及平方根的不同表示方法,可以互相对比增强记忆,防止混淆,并让学生体会分类思想.探究点二:平方运算与开平方运算之间的关系.观察,填表(1)、表(2). 表(1) 表(2)(1)学生完成上表.(2)教师总结:求=( )的这种运算叫平方,那么求( =1的这种运算就叫开平方,即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3)思考:结合上面两个表格,思考平方运算和开平方运算有什么关系?(4)学生展示,教师总结:像加法与减法、乘法和除法一样,平方运算和开平方运算互为逆运算.设计意图借助两个图表描述“平方”与“开平方”的运算过程,突出了两种运算的互逆过程,揭示开平方运算的本质.联系学过的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理解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让学生在六种运算的整体中认识开平方运算,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学习了新知,使学生的学习形成了知识的迁移. 新知应用例1 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100;(2);(3)0.25.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订正.解:(1)∵ =100,∴ 100的平方根是±10,即±=±10.(2)∵ =,∴ 的平方根是±,即±=±.(3)∵ =0.25,∴ 0.25的平方根是±0.5,即±=±0.5.例2 求下列各式的值:(1);(2)-;(3)±.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分析各小题的具体意义:求,就是求36的算术平方根;求-,就是求0.81的负的平方根;求±,就是求的平方根.解:(1)表示求36的算术平方根.因为=36,所以=6.(2)-表示求0.81的负的平方根.因为=0.81,所以-=-0.9.(3)±表示求的平方根.因为=,所以±=±.例3 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分别是3a-5和2a-10,求这个正数.师生活动学生分析,教师引导分析本题的解题思路: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从而可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出a的值.解:由题意得3a-5+2a-10=0,解得a=3,所以3a-5=3×3-5=4,2a-10=2×3-10=-4.故这个正数的平方根是4和-4,故这个正数是16.课堂练习(见导学案“当堂达标”)参考答案1.D2.解:(1)0的平方根是0;(√)(2)1的平方根是1;(×,正数有两个平方根)(3)-1的平方根是-1;(×,负数没有平方根)(4)0.01是0.1的一个平方根.(×,应该说0.1是0.01的一个平方根)3.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4.解:(1)=3;(2)-=-0.7;(3)±=±;(4)+=12+7=19.5.D 6.D 7.±6 6 -6 8.±11 (见导学案“课后提升”)参考答案1.解:(1)∵ =,∴ x=±,x=±.(2)∵ =25,∴ x-2=±,x-2=±5,∴ x-2=5或x-2=-5,解得x=7,x=-3.2.解:∵ +=0,又∵ ≥0,≥0,∴ a-1=0,b-15=0,解得a=1,b=15.∴ ==4.∵ 4的平方根为±2,∴ 的平方根为±2.课堂小结1.什么叫做一个数的平方根?负数有没有平方根?2.正数、0、负数的平方根有什么规律?3.正数a的平方根怎样表示?算术平方根怎样表示?负的平方根怎样表示?布置作业教材第47页练习第3,4题教材第47页习题6.1第3,4,8,9,10,11,12题板书设计6.1 平方根(第三课时) 平方根:∵ =a(a≥0), ∴ x=±,即x是a的平方根.(1)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2)0的平方根是0. (3)负数没有平方根. 例1 (1)∵ =100, ∴ 100的平方根是±10,即±=±10. 例2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实数6.1 平方根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引入,应用举例,拓展提升,当堂训练,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1 平方根第3课时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1 平方根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