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同步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精品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精品课后复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 硫元素不同价态间的相互转化(A) 一、单选题1.1912年E.Beckmann冰点降低法获得了黄色的正交α—型硫元素的一种同素异形体S8分子。1891年,M.R.Engel首次制得了一种菱形的ε—硫,后来证明含有S6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6和S8分子分别与铜粉反应,所得产物可能均为CuSB.推测Na2S8可能是一种复合分子材料C.S6和S8分子分别与过量的氧气反应可以得到SO3D.等质量的S6和S8分子分别与足量的KOH反应,消耗KOH的物质的量相同2.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C. D.3.如下为火山喷发时硫元素的转化示意图,其中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气体,丙为液体,丁为固体。下列关于甲、乙,丙、丁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甲只具有还原性 B.乙、丙均为酸性氧化物C.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丁为黄色或淡黄色固体4.将 H2S、 SO2、 SO3 各0.01mol依次溶解于1L水中,则该溶液具有A.中性、漂白性 B.酸性、漂白性 C.只有酸性 D.只有漂白性5.已知SO2通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SO2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e、f两管中的试剂可以分别是浓氨水和NaOH固体B.乙中产生的一定为氧化性气体,将BaSO3氧化为BaSO4沉淀C.玻璃管的作用是连通大气,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广口瓶,参与反应D.c、d两根导管都必须插入BaCl2溶液中,保证气体与Ba2+充分接触6.可以被还原为,现将含有0.3mol的溶液加入到300mL某浓度的亚硫酸钠 溶液中,恰好反应完全,已知被氧化为,则溶液的浓度为A. B. C. D.二、填空题7.为了探究木炭与浓H2SO4反应的产物中是否存在CO2,某同学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在组装好上述实验装置后,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需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该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说明SO2 具有_______________性。(4)已知SO2也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能说明产物中一定存在CO2气体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硫元素不同价态间的相互转化(B)一、单选题1.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B.C.D.2.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SO2和C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C.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硫酸D.SO2和Na2SO3溶液都能使氯水褪色3.硫元素的几种化合物及单质存在下列转化关系:浓硫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中浓硫酸是氧化剂B.反应②表明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C.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D.反应④中稀硫酸是还原剂4.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 0.100 mol·L-1 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 )A.S2- B.S C.SO32- D.SO42-5.某工厂的一个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工艺流程是用来制备的B.气体是C.气体参加的反应是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6.下列反应中,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①向在空气中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②向Na2CO3溶液中加入酸化的CaCl2溶液③向Na2SO3溶液中通入Cl2,再滴加BaCl2和稀盐酸④向Na2SO3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后再加入BaCl2溶液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7.加热绿矾晶体,除失去结晶水变为无水FeSO4外,还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FeSO4→Fe2O3+SO2+SO3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生成BaSO4和BaSO3两种沉淀 B.生成BaSO4沉淀,有SO2气体逸出C.生成BaSO4沉淀,有SO3气体逸出 D.有SO2和SO3两种气体同时逸出 二、填空题8.利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图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1)从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图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填一种就可以)。(2)将X与Y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3) Z的浓溶液与铜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4)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下列制备Na2S2O3的方案理论上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a.Na2S+S b.Na2SO3+S c.SO2+Na2SO4 d.Na2SO3+Na2SO4(5)已知Na2SO3能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24 mL 0.05 mol/L的Na2SO3溶液与 20 mL 0.02 mol/L的溶液恰好反应时,Cr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9.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学认为除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能产生氢气。为了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装置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__。(2)乙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是__。(3)丙同学在安装好装置后,必须首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4)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作用是__;B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作用是__;E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作用是__。(5)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C中:__,D中:__。如果去掉装置B,还能否根据D中的现象判断气体X中有氢气?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
A卷参考答案 1.D【解析】A.S6和S8是硫元素的不同单质,化学性质相似,因此它们分别与铜粉反应,所得产物相同均为Cu2S,故A选项错误。B.Na2S8不是复合分子材料,故B选项错误。C.不管氧气过量还是少量,S6和S8分子分别与氧气反应可以得到SO2,故C选项错误。D.等质量的S6和S8分子,其硫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因此它们分别与足量的KOH反应,消耗KOH的物质的量相同,故D选项正确。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中要注意S6和S8是硫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化学性质相似,可以采用对比法研究。2.D【解析】A.由,硫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需要加入氧化剂就可以实现,如硫化钠与盐酸反应可以得到硫氢化钠,故A不符合题意;B.由,硫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如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可以得到二氧化硫,故B不符合题意;C.由,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应该加还原剂才能实现,如将通入硫化氢溶液中可以得到硫单质,故C不符合题意;D.由,硫元素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如:,故D符合题意;答案:D。3.A【解析】根据转化关系,乙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则乙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则丙为三氧化硫;甲可与亚硫酸反应生成丁,且甲、丁为火山喷发的产物,则甲为硫化氢,丁为单质硫。A.甲为H2S,S为-2价,只有还原性,但其中的H为+1价,具有氧化性,H2S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判断错误;B.乙、丙分别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均为酸性氧化物,B判断正确;C.乙为二氧化硫,含有的S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判断正确;D.丁为单质S,其为黄色或淡黄色固体,D判断正确;答案为A。4.B【解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SO3+H2O=H2SO4、2H2S+SO2=3S↓+2H2O,SO3极易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根据方程式知,H2S、SO2反应生成S和水,且SO2有一半剩余,部分SO2和水反应方程式为SO2+H2O=H2SO3,则溶液中溶质有H2SO4、H2SO3、SO2,所以溶液具有酸性和漂白性,故答案为B。5.A【解析】SO2与BaCl2反应产生沉淀,溶液中必须存在大量的SO32-,右侧Y型管中应能生成碱性气体或氧化性气体,若是碱性气体,溶液中存在大量的SO32-,若是氧化性气体,溶液中可生成SO42-,则生成的沉淀可能为BaSO3或BaSO4;容器内压强增大,溶液倒吸,气体不容易导入,所以导气管A的作用是保持集气瓶内外气压平衡,以便左右两边产生的气体顺利导入,由此分析解答。A. 若是碱性气体,溶液中存在大量的SO32−,所以e、f两管中的试剂可以分别是浓氨水和NaOH,产生氨气碱性气体,故A正确;B. SO2与BaCl2不反应,氧化性气体将溶液中的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而不是将BaSO3氧化为BaSO4沉淀,故B错误;C. 玻璃管的作用是连通大气,平衡压力,以便左右两边产生的气体顺利导入,故C错误;D. 如果产生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为防止倒吸,所以不能插入BaCl2溶液中,故D错误;答案选A。6.C【解析】反应中被氧化为,S元素的化合价由+4升高为+6,X元素的化合价由中的+5降低为中的,设溶液的浓度为c,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得,故选:C。7.(1)分液漏斗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C+2H2SO4(浓)CO2↑+2SO2↑+2H2O (3) 吸收SO2 还原性 (4) 品红溶液不褪色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1)根据仪器的特点,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由于实验与气体有关,在组装好实验装置后,装入药品之前必需的实验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在装置A中C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CO2、S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3)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由于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检验CO2之前必须除尽SO2。装置B中酸性KMnO4用于除去SO2,B中的现象是紫红色溶液褪色,发生的反应为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该反应表明SO2具有还原性。(4)装置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检验SO2是否除尽,能说明产物中一定存在CO2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不褪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卷参考答案1.B【解析】A.,能够一步实现,故A不符合题意;B.硫单质不能一步转化为三氧化硫,不能够一步转化,故B符合题意;C.,能够一步事项,故C不符合题意;D.,能够一步实现,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B。2.C【解析】A.SO2和CO2都能与Ca(OH)2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不选A;B.硫化钠及亚硫酸钠都具有还原性,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变质,不选B;C.常温下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铂的活泼性较弱,不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选C;D.SO2和Na2SO3都具有还原性,都能与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氯水褪色,不选D;故答案为C。【点睛】SO2和C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不能使酸碱指示剂褪色。3.D【解析】Cu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浓) CuSO4+SO2↑+2H2O,SO2与NaOH反应,SO2为酸性氧化物,发生SO2+2NaOH=Na2SO3+H2O,Na2S2O3中S显+2价,发生Na2SO3+S=Na2S2O3,Na2S2O3与稀硫酸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据此分析;A.与浓硫酸反应时,浓硫酸将氧化为硫酸铜,表现出氧化性,浓硫酸是氧化剂,故A说法正确;B.与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表明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故B说法正确;C.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说法正确;D.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稀硫酸仅起酸的作用,不是还原剂,故 D说法错误;答案:D。4.D【解析】n(Na2S2O3)=0.025L×0.100mol/L=0.0025mol,n(Cl2)==0.01mol,设S2O32-被氧化后的S元素的化合价为n,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则0.0025×2×(n-2)mol=2×0.01mol,n=6,故选:D。5.D【解析】A.由工艺流程中的箭头指向可知,该过程中硫酸亚铁和硫酸铁可循环使用,气体和为反应物,指向流程之外的箭头只有硫酸(部分硫酸又参与循环),即硫酸铁和二氧化硫作用生成硫酸和硫酸亚铁,气体和硫酸、硫酸亚铁作用生成硫酸铁。根据上述分析知该工艺流程是用来制备硫酸的,故A错误;B.根据反应关系知气体、和作用生成,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是具有氧化性的气体,如等,H2S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C.气体、溶液和硫酸作用除生成外,还有生成,气体参加的反应不是化合反应,故C错误;D.参加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故D 正确;答案:D。【点睛】难点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如选项D,应该找准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SO2中S化合价升高,SO2为还原剂,SO42-为氧化产物,Fe3+的化合价降低,Fe3+为氧化剂,Fe2+为还原产物,即有SO2+Fe3+→SO42-+Fe2+,然后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即有SO2+2Fe3+→SO42-+2Fe2+,然后电解质环境、原子守恒配平其他即可。6.A【解析】①在空气中久置的Na2SO3,有一部分会被氧化为Na2SO4,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的BaSO4不溶于稀盐酸,所以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②若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酸化CaCl2溶液,Na2CO3先与酸反应,产物与CaCl2不反应,则无沉淀产生,所以不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③向Na2SO3溶液中通入Cl2,Na2SO3被氧化为Na2SO4,再滴加BaCl2,生成的BaSO4沉淀不溶于稀盐酸,所以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④向Na2SO3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后,Na2SO3被氧化为Na2SO4,再滴加BaCl2,生成BaSO4沉淀,所以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综合以上分析,①③④中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故选A。7.B【解析】SO3溶于水生成H2SO4, H2SO4 + BaCl2 =BaSO4↓ +2HCl , SO2部分溶于水生成H2SO3,大部分SO2逸出,B正确正确答案为B8.(1)SO2、H2SO3、Na2SO3 (填一种) (2)1∶2 (3)Cu+2H2SO4(浓) CuSO4+2H2O+SO2↑ (4)b (5)+3 【解析】S元素的化合价有-2价、0价、+4价、+6价。(1)具有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S元素的化合价有-2价、0价、+4价、+6价,所以0价和+4价S的化合物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图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有SO2,H2SO3、Na2SO3;(2)将X为H2S与SO2混合,可生成淡黄色固体,是用SO2的氧化性氧化H2S生成淡黄色沉淀S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2价变化为0价,H2S作还原剂,+4价变化为0价,二氧化硫作氧化剂,则该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浓硫酸与铜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4)Na2S2O3中S为+2价,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反应物中S元素化合价必须分别大于2和小于2,a中S化合价都小于2,c、d中S的化合价都大于2,均不符合题意,只有b中Na2SO3的S为+4价,单质S为0价,一种大于2,一种小于2,故选项 b符合题意;(5)假设Cr元素在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24×10-3L×0.05mol/L×(6-4)=20×10-3L×0.02mol/L×2×(6-a),解得a=+3。9.(1)Zn+2H2SO4(浓)ZnSO4+SO2↑+2H2O (2)当Zn与浓H2SO4反应时,浓H2SO4浓度逐渐变稀,Zn与稀H2SO4反应可产生H2 (3)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4)品红溶液 检验SO2 浓H2SO4 吸收水蒸气 碱石灰 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D中 (5)黑色变成红色 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不能 因为混合气体中含H2O会干扰H2的检验 【解析】本题对Zn与浓H2SO4反应的产物进行两种推测,而后设计装置进行验证;设计时既要验证有无SO2生成,又要验证有无H2生成;验证SO2可用品红溶液,验证H2可利用它的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让气体通过CuO,再通过无水硫酸铜,同时必须注意验证H2时,应考虑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从洗气装置中带出的水蒸气对氢气检验的干扰。(1)锌和浓硫酸反应是二氧化硫、硫酸锌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2SO4(浓)ZnSO4+SO2↑+2H2O;(2)反应时浓H2SO4 浓度逐渐变稀,Zn与稀H2SO4 反应可产生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3)装置是气体验证实验,所以需要装置气密性完好,实验开始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4)分析装置图可知,生成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硫和氢气,所以装置A是验证二氧化硫存在的装置,选品红溶液进行验证;通过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二氧化硫,通过装置B中的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利用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蒸气,所以利用装置D中的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的生成,为避免空气中的水蒸气影响D装置中水的检验,装置E中需要用碱石灰;(5)证明生成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的现象,C装置中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铜,D装置中白色硫酸铜变为蓝色;混合气体中含H2O会干扰H2的检验,所以如果去掉装置B,就不能根据D中的现象判断气体X中有氢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实验活动5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精品课后测评,文件包含513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解析版docx、513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一课一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当堂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